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对,大义在西军!”
不得不说,京都的百姓还是非常敬畏天皇家的,哪怕天皇家很可能是骗子,而不是神仙的子孙。但是人家也骗了那么多年了,京都的百姓们都被骗习惯了,不想换人来骗了。
不过民间的舆论变化起来还是很快的,到了二月初,幕府大老保科正之率兵在备中胜山合战中取得大胜,击溃毛利、浅野联军五万人的消息传到京都后,市民们就开始觉得天皇家骗人总是不好的!
“真是太不像话,骗了一千多年,不是把我们当成傻瓜了!”
“真不愧是神棍的子孙啊,就知道装神弄鬼,欺骗大家......”
“骗人就骗人吧,当个日本国大王就行了,为什么要称天皇呢?那是僭越啊!”
“可不是嘛,推古女王可以背叛天朝,公方殿下为什么不能背叛天皇?”
到了二月下旬,十万幕府大军(其实只有两万)离开江户,浩浩荡荡向京都开来的消息传到,京都民间的舆论又为之一变。
“都骗了一千几百年了,也该换人来骗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换人,将军家出自清和源氏,寻根溯源也是徐福的子孙啊!”
“对,对,都是徐福的子孙,公方为什么不可以当大王?”
“日本的天下本来就是公方的,所谓的天皇不过是个三万石......别说和拥有四百万石的将军家相比,就算和大部分的藩主相比都不如啊!”
天皇家的三万石其实也是虚的,拥有的不是一块能收到三万石糙米的土地,仅仅是拥有从幕府领取三万石糙米的权利。而且这三万石糙米还不能由着天皇胡乱花用,得由幕府派到天皇家的武士管账德川家康的孙女和子入宫嫁给后水尾天皇的时候曾经带了一些武士作为配臣,于是天皇家的三万石糙米就归他们管理了。
除了天皇家的这三万石,京都还有一堆要饭的公卿,他们的俸禄加一块儿差不多也是三万石。总共六万石糙米,就是日本天皇和公卿的全部石高了,对德川幕府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一直以来支撑天皇家的不是实力,而是神格天皇是神的子孙!
可现在,神的子孙变成了神棍的子孙......
所以当笨公方家纲率领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京都的时候,京都的百姓已经和甲申年间的北京百姓一样,拿出了迎新主的劲头,都穿上了他们最好的衣服,在京都城内宽阔的街道上恭迎了。
整个京都,正等待着日本国新大王家纲的到来!
当然,也有不愿意让德川家纲当大王的,比如后西天皇,但是他也没有可以阻挡家纲的实力。所以在德川光国奉着德川家纲浩浩荡荡进驻京都二条城的时候,走投无路的后西天皇只好找到自己的父亲后水尾上皇、姐姐明正上皇和嫡母东福门院皇太后源和子商量对策。
明正上皇和东福门院皇太后源和子都有德川家的血脉,源和子是二代将军秀忠的女儿德川和子,今年53岁。
而明正上皇则是和子的女儿,在后水尾天皇退位后成为女天皇,当时年仅七岁,现在也不过36岁。
如果天皇家还有谁可以阻止德川家纲和德川光国,想来也只有这两个女人了。
“决不能承认神武先皇就是徐福......如果承认了,那就什么都完了!”德川和子到底是德川家康的孙女,在政治上比后西天皇还是要高明一点的,立即就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可,可是家纲率兵十万上洛......”后西天皇的声音都有点发颤了。
明正上皇哼了一声:“那又如何?只要你不承认,他们是不敢篡位的,最多把你弄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弄死......
“这,这可不行啊!”后西天皇说话都有哭音了,怎么能弄死呢?
后妈和姐姐靠不住,那就只有向父皇求助了。
他扭头看着已经出家多年的和尚爸爸,“父皇,您说句话吧......”
后水尾上皇只是轻声叹息,他当年用传位女儿的办法将德川家的血脉从天皇家排除,显示出了一定的权谋之术女天皇不能结婚,所以不会有后代,当时他如果不退位,就有可能和和子生下儿子,那么天皇就会变成德川家的外孙。可是现在他也有点束手无策了!
现在天皇家所面临的危机,比当时更大......德川家不是要当天皇的外公,而是要当真正的日本国王了!
一旦承认神武天皇是徐福,那真就什么都完了!
“父皇,”36岁的明正上皇看见老爹束手无策,又开口发话了,“不如让弟弟退位,让我再当天皇,为天皇家遮风挡雨吧!”





抢救大明朝 第1113章 女王不让位,女王想嫁人(求订阅)
日本京都的皇居御所占地不大,东西宽四百多步,南北长八九百步,占地大约只有南京紫禁城的十分之一。御所之内的建筑都充斥着浓郁的唐风,只是没有盛唐的豪华气派,至少比不上唐朝的皇宫,顶天就是个王府。而在日本国内,皇居御所也算不上豪华奢侈,和江户城那是根本不能比的,差太多了!就连许多强藩之主的居城,也比京都御所要来得漂亮。
而且京都御所盖房子的用料很差,说好听是节俭,说难听点就是偷工减料,处处透着穷酸气儿。还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破损,也无钱修缮,就这么漂漂亮亮将究着用吧......什么时候真是塌了,幕府还是会给俩小钱重建一下的。
不过京都御所再破,住在里面的毕竟还是日本国名义上的主人......神棍的子孙。
所以上洛的笨公方和德川光国还是要去朝见一下的。
天皇接见德川家纲和德川光国的地方是紫宸殿,这里也是京都御所的主殿。公方和大老到达的时候外面正下雨,所以紫宸殿里面也是水淋淋的,地板上摆着好几个木盆,接着从屋顶上渗漏下来的雨水。
不过家纲和光国跪坐的地方还是干的,两边还有七八个陪坐的公卿,也都选了不滴水的地方落座,就是关白二条光平有点倒霉,就坐在一个接水的木盆边上......在那儿唉声叹气!
不是因为紫宸殿漏雨叹气,谁家不漏啊?京都的这些公卿早就习惯房子漏风漏雨和被放高利贷的商人逼债不得不找个破庙躲几天的生活了——公卿嘛,日子不就是这样过的吗?发米的时候还债,还完了债就继续借债,借完了债就唱唱和歌,写写汉诗,装一下文艺青年、文艺中年、文艺老年......装着装着一辈子就过去了。
荣华富贵什么的,都是《源氏物语》里面的故事,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拥有1000余石家禄,却背了5000余石高利贷(不是他一代欠下的)的二条光平怎么想不到,自家这种勉强能吃饱,但是高利贷却永远还不完的公卿生活也有到头的时候!
现在就要到头了......天皇家都要没了,公卿家还能存在?以后要没了1000余石的家禄,还有一屁股的高利贷,日子怎么过?会不会饿死?会不会被要账的武士砍死?
想到这些,二条光平都要哭起来了!
就在他要哭没哭的时候,紫宸殿外的长廊木板地面就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两名侍从挑开帘子,接着就是内大臣一条冬经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声地道:“天皇陛下驾到,明正院上皇驾到,各官恭迎!”
什么?明正院上皇怎么来了?她不会是一时头脑发热来怒斥乱臣贼子的吧?千万别这样......二条光平心说:我还想安安稳稳的饿死呢,你可别把将军惹毛了害我被乱刀砍死!
关白大人连哭都忘记了,连忙给对面的左大臣鹰司房辅递了个眼色。
左大臣也是一头雾水,明正院隐退十几年了,一直太太平平的,今天怎么回事?想干什么?
帘子再次放了下来,这意味着天皇和上皇要出来了——神的子孙嘛,不能让人随便看到的,所以得用帘子遮挡起来。
大臣们全都一起拜服恭迎,口称:“天皇万岁,上皇万岁!”
帘子后面的天皇用一种悠扬的语调说道:“众卿平身。”
大家伙都直起身子,将目光投向纱帘,隐约可以看见帘子后面并排坐着两个人。
这时天皇又开了口:“朕日前忽染恶疾,卧病不起,不能理政,同后水尾院上皇商议之后,决心隐退让位给明正上皇,自今日起,明正上皇再任天皇!”
什么?天皇这就换人了!
众人愕然,却忽然听见德川光国高呼:“臣源光国恭贺明正院上皇复位再任天皇!”
这就是一锤定音!
笨公方是不掌握大权的,现在的日本就是两位幕府大老联合执政!大老保科正之在前方督军,所以实际执掌幕政的就是这位德川光国。
光国表了态,然后就是一片恭贺之声。
已经退位的后西天皇叹了口气,起身离去,纱帘之后,就只剩下了明正女天皇。
“卷起纱帘!”纱帘后面的明正女皇下达了一道让大部分人都感到意外的命令。
二条光平刚想开口阻止,却忽然发现德川光国正恶狠狠的看着自己,连忙闭口不言了。
纱帘被卷起来时,所有的大臣都低下头,不敢正视天皇。明正女皇又道:“都抬起头,看着我。”
除了德川光国和德川家纲,没有别人敢抬头。
光国看着自己的表姐,36岁的女人,但是保养的很不错,脸色红润,肌肤细腻,胸前还鼓鼓的......五官也算端正,虽然不能是一等一的美女,但也是个颇有风韵的女人了。
“水户大纳言,”女天皇问,“你和将军前来京都,是为何事?”
“陛下,”德川光国道,“去年明国大将军吴三桂在修建城池时挖到了始皇帝陵,并且得到一批竹简,上面记录了秦朝方士徐福东渡并求封神武倭王之事......大明皇帝已经遣使日本,想查此事明真伪。
陛下,神武先皇是否真为秦国方士徐福?”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神武先皇就是徐福!”女天皇回答道,“我大和王朝就是徐福东渡所开创的基业......皇宫当中,一直收藏着始皇帝封先祖为神武倭王的诏令!”
承认了?
完蛋了......
公卿们一个个都好像泄了气一样,全都瘫软着跪伏在地。
天皇不是神,他们怎么办?
“那么......宫中是否收藏有长生不老之药?”德川光国认真的说,“如果有长生不老药,天朝方面一定不会怪罪。”
“没有这种仙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东西?”女天皇说,“所以我已经决定要将天皇的僭号废除,以后的日本国君就称日本国大王或女王。从今天起,我就是明正女王了!”
就这样了?
公卿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道真的能这样轻易解决吗?女皇换成女王,明朝就能善罢甘休?德川家就能放过朝廷?
德川家的十万上洛大军,就会乖乖的退散了?
德川光国大声道:“女王殿下,天朝不仅派出了使臣,而且还派出了水陆大军,若无长生不老之药,僭越称帝之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结吧!”
明正女王笑道:“只要朝廷和幕府能够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困难。水户大纳言,你觉得呢?”
“女王殿下言之有理,”光国笑道,“只是不知朝廷和幕府应该如何团结?”
女王道:“寡人女王,而且没有夫婿,如果能从德川家选择一位才智出众之男为王夫,那么朝廷和幕府不就能合一了?朝廷和幕府合一之后,再向天朝交涉,还有不成功的可能吗?”
“这个......”德川光国仿佛陷入了沉沉的思考,过了一会儿,只是喃喃道,“就不知道德川家谁最聪明了?”
女王笑了笑,看着那个傻呼呼的德川家纲,“公方,你来说吧?德川家谁最聪明?谁最合适当寡人的王夫?”
德川家纲傻傻的一笑:“德川家最聪明之人当然是水户大纳言,最适合当王夫的应该也是他吧?”
公卿们已经被眼前所发生的事情给惊呆了!
你们表姐弟俩(明正女王是德川光国的表姐)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一起谋朝篡位的?公方也笨,怎么能让这对奸夫y妇得逞呢?




抢救大明朝 第1114章 忠义之士徐正之
“好一个水户光国,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王夫,恐怕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当日本国王了吧?他这样干,不仅是日本国的乱臣贼子,也是德川幕府的叛逆!”
说话的是幕府大老保科正之!
他现在已经率领大军渡过了关门海峡,进驻了一度被岛津军攻占的丰前小仓藩的主城小仓城。
在德川家祭出了“高考”杀手锏后,倒幕的丰臣军就好像被打中了七寸,一下子就失去了气力,从原本的凯歌高奏,变成了一溃千里。在九州方面输掉了西坂城合战和府内城合战,在本州方面先是在胜山合战中溃败,稍后又在毛利家的老巢荻城城下再败。毛利——浅野联军只好退入荻城死守。
而保科正之在留下部分军队包围荻城之后,则渡海进入了九州岛北部,和保科正经、德川高两兄妹在小仓会师。
仗打到这个份上,谁都知道丰臣军又扑了,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以后要再起来就困难了......因为日本国内过剩的武士现在有了出路,可以考试做官,也可以出国当明朝的雇佣军,还有机会在南洋得到一块土地成为领主。
所以武士对倒幕的兴趣已经大大降低,否则丰臣军也不会一败不起——如果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浪士随时准备入伙,丰臣军绝对可以承受几场惨败。
但是现在不行了,没有人肯跟着丰臣家去倒幕了,设置原本加入岛津、毛利、浅野等丰臣政权大老诸家的浪士也在纷纷开溜走人——浪士也要择主而仕的!跟着这几个倒霉的丰臣大老没有前途,而且也拿不到几个军饷,如果没有别的出路,他们也就拼一下了,可是德川家开了高考......
可就在德川幕府眼看就能夺取最后胜利的关口,京都那边又传来了一系列让保科正之意想不到的消息。
奉着德川家纲上洛的德川光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和退位隐居多年的明正院勾结在了一起,导演了一出床上政治的好戏。
不仅逼退了后西天皇,让明正院复位为君,而且还通过明正院的口废除了天皇家的神格,承认了徐福这个祖宗,随后又来了一个女王和大臣的联姻,让德川光国当了王夫!
这事儿办得也......也太漂亮了!
德川家就这样堂堂正正的篡了大位,而且身为没有将军继承权的水户家的当家,德川光国也通过迎娶女王绕开将军家的大义名分,篡夺了德川家的大权。
虽然德川家纲还是将军,但是德川光国很快就是日本国大王了......大王比将军大啊!
以后谁还把笨公方当回事儿?他的将军不就是个虚职了吗?
保科正之听到这消息,怎么可能不火大?
谁在前线和丰臣家打生打死?还不是保科正之、保科正经和德川高(保科高)三人?
凭什么德川光国捡了现成的,把朝廷和幕府一起吞了?
大家都是神君之后,大家都没将军继承权......凭什么他当国王,保科正之只能当人臣?
在小仓城的本丸中听他说话的,现在只有保科正经和德川高。兄妹二人跪坐在和室当中,扶着膝盖静静的听着。
“水户光国简直是个窃国之贼,不能轻饶了他!等平定了岛津、毛利这两个叛逆,就提兵上洛,去和窃国之贼分个高下!”
保科正经僵硬的点头:“父上,水户大纳言的吃相虽然有点难看,但是对各方而言,却都是可以接受的......”
“都可以接受?”保科正之眼皮一跳,“公方殿下呢?”
“公方不是笨嘛......”
当统治者的可以残暴,可以贪婪,可以好色,却不可以笨!
什么垂拱而治的话,都是骗无知小民的——一个笨到不会行使权力的统治者,根本就不是垂拱而治,而是别人在统治,笨蛋统治者本人已经沦为傀儡了。
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如果掌权的大臣有什么篡国谋朝的心思,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所以把德川家最笨的家纲换成最聪明的光国,对于幕府,对于日本王国,对于日本的武士们,都是好事儿。
“可是水户光国不是台德院大人的子裔!”保科正之连连摇头。
台德院大人就是保科正之的生父德川秀忠!
水户光国是德川赖房的儿子,不是德川家光的儿子——要是的话,他早就是将军了!
当然了,如果保科正之是秀忠的嫡子,他也肯定是将军了!
“父上!”一直都没说话的德川高这个时候忽然开了口,“水户光国迎娶女王之事木已成舟......不仅公武双方都会满意,而且天朝上国也会接受这个结果。我们凭什么去反对?”
女儿的一席话,顿时让保科正之冷静了下来。
没有郑建功和郑鸿逵的支持,水户光国怎么敢这么干?
“难道就要这么眼睁睁看着水户光国把好处都占了?”保科正之一着急,实话都说了......
“怎么可能?”德川高说,“女儿是大明天子的选侍......天子怎么可能亏待父上?”
“天子的意思是......”保科正之低声问。
“九州需要一位忠义之士坐镇!”德川高说,“父上,您说现在全日本谁最忠义?”
保科正之道:“让我想想......好像是我啊!”
“对,就是父上!”保科正经一本正经的说,“父上乃日本第一忠义之士......所以镇守九州之人,只能是父上!”
“不知道我能以什么名义镇守九州?”保科正之问。
保科正经和德川高两兄妹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保科正经已经摸出了一本大明朝的圣旨,双手递给了父亲。
“父上,这是郑建功路过长崎的时候交给儿子的......”保科正经道,“他让孩儿在京都方面大定后,再将这份圣旨交给您老人家。”
“是吗?”保科正之吸了口气,看了看自己的这对儿女,低声道,“聪明之人原来不止水户大纳言一人啊!”
当然了......如果没有做好幕后交易,德川光国敢那么干?
保科正之接过圣旨,打开后一字一句的细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又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天子赐我姓徐氏,封倭国公,管领九州。”
朱皇帝当然不会让日本真正统一起来的......日本国太大,而且人口又多,还有特别多的武士,又悬于海上。要是真的统一起来,早晚会是个麻烦。
所以朱慈烺就在支持德川光国篡国的同时,扶植了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保科父子,让他们当九州之王。
九州这块地皮不算大,但是对于日本国也不太小了。光国不可能放弃,又没办法征服——大明站在九州背后,他这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的!
“父上,徐氏乃是日本国姓,也是我家先祖之姓啊!”保科正经说,“而且九州半数之地已经在手了,如果再有了大明天子给予的名分,我家就能成为真正的九州王者了!”
“可是朝廷......日本的朝廷呢?”保科正之摇摇头,“九州毕竟是日本的土地啊!”
“朝廷当然会同意的!”德川高笑道,“水户大纳言并不想和父上为敌,而且他也需要有忠义之士镇守九州啊!”
保科正之吐了口气:“还是便宜了水户大纳言......这个家伙不但聪明,而且还走运啊!”




抢救大明朝 第1115章 ??长生不老药就在夏威夷?(求订阅)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大明洪兴十三年的五月了,按照西历来说,就是1660年的六月。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朱慈烺已经是三十多岁的大叔了,而他的父皇崇祯,虚岁已经五十岁了。
五十岁可是大寿了,身为大明第一孝子的朱慈烺,自然要给崇祯皇帝好好操办一下了。所以他在十三年四月中旬,就暂时中止了仿佛没有尽头的亲征,带着朝廷浩浩荡荡的顺江而下,到了五月初才回到老山宫。
这日他正在老山宫新落成的仁寿宫内,陪着刚刚打完猎,从老山猎场回来的崇祯喝奶茶,日本国的奏章就送到了。
因为日本国的奏章关系到朱皇帝的一片孝心——为崇祯上皇五十大寿准备的长生不老药!所以朱慈烺下了口谕,只要日本国的奏章抵达,就要立即送来给他看。
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黄小宝在收到外交部送来的日本国奏章后,就马上送到朱慈烺这里来了。
朱皇帝接过奏章就翻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只是轻轻一叹。
坐在他对面的崇祯上皇正在一边喝奶茶,一边和玛丽.曼奇尼谈论着哪里出产的西洋钟表比较好——曼奇尼喜欢米兰的钟表,崇祯皇帝喜欢阿姆斯特丹出品的钟表。但是崇祯上皇谈论钟表的时候也在留意大孝子朱慈烺,见他叹了口气,就好奇地问:“皇儿,是不是日本国又出了什么状况?”
朱慈烺将奏章交还给黄大宝,然后道:“父皇,今日送来的是日本国女王的奏章。”
“日本国女王?”崇祯一愣,“之前的倭王不是个男子吗?怎么就变成女人了?”
1...366367368369370...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