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老头子正琢磨的时候,忽然听见不知道哪儿传来了刺耳的哨音!
这是停止前进的命令啊!
老头子连忙眯着眼睛往前张望,这个时候前方的硝烟已经散去了大半,他这才发现对面的丰臣军正在变阵——铁砲手退回,长枪兵向前!
原来丰臣一方的将领把赤铁砲军当成了一支肉搏部队了——因为赤铁砲军的士兵都在燧发枪上插了磨得锃亮的刺刀,寒光闪闪的,看着都吓人!而且这帮赤铁砲军一路顶上来都没开过一枪,这也不是火枪队的打法啊!
所以看见他们靠近,丰臣军的指挥官连忙让他们的铁砲手后退——丰臣军的铁砲手都有武士刀,但是拿把刀子是砍不过长枪的!
而且铁砲兵如果把肉搏的活都干了,后面扛长枪的凭什么拿军饷?
而丰臣军的铁砲手们刚顶上来,还没来得及整队,也发现不对了!前面的硝烟已经散开,他们已经看见对面的长崎军了......他们哪里是什么长枪兵,分明是清一色的铁砲兵!而且他们已经摆好了三列射击队形,第一列是跪姿,第二列平举着火枪,而第三列则和第二列稍稍岔开,将火枪架在第二列士兵的肩膀上。
终于可以不死了!
刚才吓得半死的山本重澄老爷爷现在又神气活现起来了,他已经将手里的武士刀高高举起,然后大喊一声:“杀给给......”
然后就猛的一下,将武士刀一挥而落。
一千八百多支燧发枪同时打响!每一支燧发枪都向前喷吐出一阵长长的白烟。战场又一次被浓重到抹不开的硝烟所笼罩,五百步宽的战线上,转眼就出现一条烟火组成的长龙。
枪声连成了一片,合在一起,化作了一声震天动地的惊雷,即便是远在丰臣军本阵的岛津光久和德贝拉斯科都被这声巨响吓了一跳!这个是长崎军的巨炮在开火?那么大动静,这得多大的弹重啊......不是开花弹吧?
这两位现在当然想像不到,己方的右翼所遭遇到的打击,可比被一枚几十斤重的开花弹直接命中还要可怕的多!
一千八百多枚子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冲入了丰臣军有点混乱的队列当中,毫不留情的将挡在它们前方的一切东西都击穿。子弹击穿人体的噗噗声不断响起,又在人体的另一面带起一蓬蓬的血雾,同时还要开出一个让人绝望的巨大伤口!
仅仅是第一轮齐射,丰臣军的阵前就躺下几百具血流如注的人体,哀嚎的声音此起彼伏,幸存的人们则被眼前的这一幕给震惊了——这里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阿鼻地狱吗?
“快,快装弹!”
“再打一轮!”
“动作快......”
山本重澄和其他赤铁砲军的军官们都在大声呼喊,催促自己的手下赶紧装弹!
机会难得啊!现在对面的丰臣军已经乱成了一团,而且被顶上来的还是长枪兵,连反击的可能都没有,只能挺着挨枪毙了!
“轰......”
又是一声惊雷般的轰鸣,又是一千八百余枚铅弹旋风般的扫过丰臣军的阵前,将不知所措的长枪手们打倒了一大片......
然后,又是第三轮齐射!
三轮近距离的火枪齐射打下来,饶是丰臣军的武士也顶不住了,纷纷扔了长枪抱头就跑,而刚刚从前面退下来的丰臣军的铁砲兵也傻眼了,领队的军官们还在发出绝望的喊叫,想要重整队形和敌人对射,但是他们的队伍已经给那些丢了武士之魂的长枪兵冲的七零八落,哪里还能组织起来?
而与此同时,打完了三轮齐射的赤铁砲军已经发起白刃冲锋了!
刚刚还怕得要死的山本重澄,这个时候也化成了“古稀军神”,挥舞着武士刀和下面的铁砲兵一起冲向丰臣军的铁砲兵——他这时已经忘记刚才怕死的事儿了,心理想着:要是早生个50年,凭自己的本事,说不定能打出一个藩主!而且现在有点老了,两个儿子都不见了,如果真打出一个藩,让谁来继承呢?
丰臣家的铁砲兵已经完了,他们没有刺刀,而且也没来得及装弹,连阵型都已经失去,只是乱纷纷的拥挤在那里......根本不是武士,而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啊!
呜呜呜......
已经冲入敌阵的山本耳边隐约又听见了一阵急促的号声!老头想着:这应该是总攻的号声吧?长崎军要大获全胜了,丰臣家的再兴已经到头了!





抢救大明朝 第1110章 ??发现徐福 (求订阅)
大明洪兴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武汉。
东湖宫外的内阁府衙门内,几个乌纱蟒袍的大臣,正拿着隔壁大元帅府抄送来的陕甘总督吴三桂的一份奏报哭笑不得。大家都有点懵逼,你看看我,我瞧瞧你。
内阁首辅魏藻德居中高坐,手里拿着一份吴三桂奏报的抄件一字一句的仔细看着,也不知道看了几遍了。
底下几个尚书、侍郎议论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
“凉国公不是督军在宝鸡、县之间和李定国对峙吗?怎么就跑去骊山筑城了?而且城没筑起来,却挖到了始皇帝陵......”
“是啊,好好打着仗,怎么就去盗了始皇帝的墓?”
“胡说什么呢?这怎么是盗墓呢?甘陕总督凉国公挖个坟能说盗?而且人家真要盗,就不会给朝廷上奏章了!”
“对对对,失言失言......”
“可是这也太巧了吧?那边日本国才报了大捷,凉国公那边就挖到了始皇帝陵,而且还挖出一批和日本国有关的竹简......”
听到有人提出质疑,魏藻德嗯咳了一声,将手中的奏章抄件甩在了桌子上,慢慢抬起头来:“有什么巧不巧的?不就是甘陕前线修个城堡顺带着挖到了始皇帝的坟,又挖出一点竹简,竹简上又刚好记载了徐福求封神武倭王的事儿吗?这事儿只有真假,没有什么巧不巧的!”
工部尚书何腾蛟上了年纪(67岁了),有点老糊涂,听到魏藻德的话就问了一句:“师令,你的意思凉国公没挖着秦始皇的坟弄了假的......”
“定兴侯,您说什么呢?凉国公能在这事儿上造假?他图个啥?”魏藻德说,“现在需要弄清楚的,就是徐福求封神武倭王的事儿是真是假?”
何腾蛟何老爷子越听越糊涂了,“师令,我们这里是内阁府!辅佐天子治理天下,可谓是日理万机,哪儿有功夫管一千多年前的事情?”
“虞山先生,您老人家学问大,您说吧......”魏藻德又把皮球踢给了钱谦益。
钱谦益比何腾蛟还好,今年78岁了。可是脑子却清醒的很,不像何腾蛟已经有点糊涂了,听了魏藻德的话,当下就道:“这事儿好办,让外交部移文日本德川幕府,问问他们的大王是不是神武倭王徐福之后?大公,你说呢?这样可以吗?”
罗大公点点头:“可以啊,有什么不可以的?现在日本的倭王就是神武倭王的后裔,如果神武倭王真是徐福,又是始皇帝所封,那么如今的倭王就是天朝的臣子,妄称天皇可就太不应该了!”
“对!太不应该了!”郑芝龙道,“如果倭王真是徐福之后,又蒙始皇帝册封,就应该恪守臣节,怎么可以僭越称帝?这是不臣,这是大逆,应该下台谢罪。”
“下台?”何腾蛟问,“那倭王谁去当?”
郑芝龙说:“当然是在神武倭王徐福的旁系子孙中选择贤德之人立为倭王。”
“神武倭王的旁系子孙都有谁?”何腾蛟又问。
郑芝龙说:“公认的倭王旁系有源、平、橘三氏,但是平氏、橘氏都已经断绝,自称两氏子孙者有许多,却没有谁是公认的平、橘两氏之后,而且也没有两氏族长。只有清和源氏有公认的子孙传下,而且还有源氏一门的族长存在,就是日本国大将军德川家光。”
老糊涂何腾蛟点点头,“那么说来,倭王如果要谢罪下台,就应该把王位让给德川家光?”
郑芝龙道:“也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了。”
魏藻德捋着胡须,笑着:“看来也只能这样了......那咱们就拟个条旨贴在凉国公的奏章上吧。”
内阁府这几位开始拟条旨建议废倭王改立笨公方家光的时候,缺席了今天内阁府例会的兵部尚书吴三辅正在东湖宫清凉阁的地图室内参加御前会议这是一场军事会议,所以吴三辅这个兵部必须出席。
“陛下,田意卿的奏报上说,长崎军的赤铁团的20步齐射战术威力极大!在西坂城之战中,人数仅有2000的赤铁团就一举击溃了丰臣军的右翼四五千人,然后又击退了丰臣军的三千援兵,最后一路杀到了丰臣军的本阵,立下了头功!
在十月下旬的第二次府内城之战中,赤铁团再次建功,顶着丰臣军的枪弹一路推进到敌方中路阵前20步内才打响齐射!虽然自身在推进过程中也损失了200多人,但是在敌中路阵前的2轮齐射就把丰臣军的火枪手彻底打崩......然后他们有以火力击溃了试图发起冲击的丰臣军长枪兵,再次奠定胜局!”
正兴冲冲介绍日本国内战况的是军师李岩。西坂城、府内城两战的胜利是在预料之中的,可是燧发枪兵20步内齐射的威力却让李岩非常震惊!
不仅他感到震惊,与会的大元帅府的将领们,也大多感到非常意外,只有朱大皇帝一副早就知道了的淡然模样因为这种20步内齐射的疯狂战术,本来就是他从历史上的英国龙虾兵那里抄来的!而且他也没和李岩、吴三辅他们去说,而是越过他们,给保科正经写了信,告知了这种最适合日本武士的战法。
保科正经又找上参军长田意卿,把朱皇帝的信给他看了,才有了“日本小龙虾兵”(他们个子小)的横空出世。
朱慈点点头,对李岩道:“也可以让咱们的燧发枪兵照着这个办法好好练一练......也不是一定要在战场上运用,不过是多一个选择。”
“20步齐射”的战术说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老山浦口出来的那边贵族军官还没那么疯狂!为了维持队列和督战,燧发枪部队的军官必须位于队列之侧,这让他们很容易成为对方的靶子。如果推进到敌军阵前20步前在开火,基层军官的损失会非常大的。
而明军这边基层军官的储备够吗?他们足够勇敢吗?这都得好好考虑清楚......
朱皇帝正交代事情的时候,门外一阵脚步声急响,就看见兵部侍郎张煌言拿着个贴好了条旨的奏章进来了。他代替吴三辅开完内阁府会议直接过来的,魏藻德还让他把贴了内阁府条旨的那本吴三桂汇报“倒斗工作”的奏章抄本(原本会通过大元帅府上传,上面会有大元帅府的条旨)一并带来了。
张煌言先揖拜了一下朱皇帝,然后将手中的奏本奉上,“陛下,这是凉国公的奏本,上面说在骊山筑城时发现了始皇帝陵的一个陪葬坑,从中挖掘出了许多竹简,其中有一份是徐福派人从倭国送到咸阳的。”
“什么?徐福?”朱慈还在装糊涂,“那个徐福?”
张煌言说:“陛下,就是那个替始皇帝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
“喔?”朱慈一脸感兴趣的表情,“说了什么?是不是找到长生不老药了?”
“没有......”张煌言连忙摇头。
“没有找到?”朱慈有点失望。
“没有说这事儿......”张煌言道,“只说了他率领500童男、500童女在东方大海中寻到了三个大岛,还在岛上发现了许多土著部落,于是他就暂时搁置了寻找海外仙岛,开始替始皇帝开疆辟土了!”




抢救大明朝 第1111章 ???又是自古以来了!(求订阅)
“这个徐福......找长生不老药那么要紧的事情怎么就不管了呢?”朱慈烺打断了张煌言的话,连连摇头,显得很是失望!
张煌言也有点失望——你这个明君怎么也想要嗑长生不老药了?这玩意从古到今,可坑了不少皇帝了!
朱慈烺道:“后来怎么样了?”
张煌言连忙道:“陛下,后来徐福就在这三个大岛上征战,靠着500童男和500童女还有随船而去的一些方士、水手、兵士奋勇杀敌,很快就征服了许多土著部落。这三个岛屿上的土著都自称倭人,又称他们所在之地为倭国......”
“倭国?那不就是日本国吗?”朱慈烺讶异道,“那徐福到底有没有在日本国的土地找到神仙?”
“这个就不知道了,”张煌言道,“不过徐福很有可能留下了后人!”
“是吗?”朱慈烺大感兴趣,“谁是他的后人?”
“现在的倭王很有可能就是徐福之后!”张煌言道,“因为徐福很可能就是倭王的祖宗神武倭王。而且他的神武倭王还是始皇帝封的!”
“什么?始皇帝封了徐福当神武倭王?”朱慈烺一愣,“那日本国岂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我天朝藩属?”
“对啊!”张煌言说,“就是自古以来......所以内阁府建议朝廷派员赴日调查此事,如果属实,倭王僭越称帝可就是大大的不臣了!”
“一定得查清楚了!”朱慈烺说,“还得查清楚有没有长生不老药!”
几道异样的目光投向了朱皇帝,朱皇帝仿佛有所察觉,连忙补充了一句:“不是朕要......而是给太上皇他老人家用的!太上皇年纪大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急需要长生不老药延年益寿!”
原来如此!
臣子们心想:太上皇年过40后,龙体的确不如之前了,这两年诞生的上皇子女可比前两年少多了,去年只添了5个孩子......
“谁可以走这一趟?”朱慈烺又问。
“陛下,臣可以去一趟日本国。”自告奋勇的是海军司使郑建功。
前一阵子他向朱慈烺请求出任东洋舰队提督,已经获得了恩准,现在就等顾容(顾三麻子)从北洋回来接任海军司使,就可以去胶州湾上任了。
而东洋舰队在长崎、五岛列岛、浦贺设了据点,郑建功上任后照例要去视察,正好顺路去问一问徐福的事儿。
“行!”朱慈烺道,“就有劳建功了......如果倭王真是徐福之后,一定要问清楚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太上皇可等着服用呢!”
事关长生不老药,郑建功当然不能耽搁了!所以他也不等顾容了,过完年就马上启程,先去上海。然后在那里登上刚刚入役的应天府号炮舰,就直奔日本国而去。
应天府号炮舰是所谓的轰击炮舰,就是专门为了装备轰击炮而设计的风帆战列舰。
应天府号的载重吨高达1000吨!上甲板非常平整,没有高高隆起的舰艏楼和舰艉楼,也没有什么上层建筑。甲板上除了三根高大的桅杆,就是四座对角线排列的无遮盖炮台。炮台位于甲板的边缘,稍稍向外突出,摆放在上面的是4门最新式的32斤轰击炮,可以做180度的旋转。
其中的2门32斤炮可以向正前方开火,另外2门32斤炮则可以向后开火。
当然了,位于舰艏附近的2门32斤炮向前开火的时候比较麻烦,必须先把船艏斜桅上的风帆完全收好,而且这一级战舰的船艏斜桅特别平直,几乎是水平向前伸出的,也没有首斜桁上桅——就是在首斜桅上再加一段向上的桅杆用来挂帆,是荷兰战船常见的设计。
除了4门32斤炮之外,应天府级战列舰上还配备了斤短炮,摆在上甲板下面的炮甲板上。为了防火防殉爆,每两门24斤炮都有一个单独的炮舱——就是用刷了防火涂料的厚木板在两边一隔,隔出一个“小间”,里面摆上2门24斤炮,一门向左,一门向右。
这一级战舰在进行炮战的时候,如果以侧舷迎敌,同时开火的轰击炮多达10门,火力算是非常强大了!
不过此时东洋海上已经没有敢于攻击大明船只的西班牙私掠船了——在西坂城之战和府内城之战后,西班牙人就开始布署撤退了,所以西班牙东方舰队的船只和他们可以搜集到的所有愿意为腓力国王服务的船只,都用来运输人员了。先将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运往日本九州,到了九州之后再搭载上另一些西班牙人和日本人,一同撤往新大陆......
而大明海军也没有去干扰西班牙人的撤退行动——新大陆上有五六十万西班牙人,也不多这几千。而西班牙人从西太平洋的撤离,则可以大明的商船不再提心吊胆,和大明海商关系密切的海军舰队,自然不愿意阻挡西班牙离开了。
所以郑建功赴日的这一路无惊也无险,在大明洪兴十三年的二月十三日,就顺利抵达了浦贺町。又过了两日,他就和驻日本大使郑鸿逵一起抵达了江户,在水户藩邸中见到了幕府大老德川光国。
“什么?天皇陛下真的是徐福的后代?”德川光国眉头紧皱,“而且徐福还被始皇帝封为了神武倭王?那么说起来......传说的事情完全是真的!”
“没错,就是真的!”郑建功说,“证据确凿啊......吴三桂挖了始皇帝的陵寝,从中获得了记载了徐福征倭和奏请封王的事件。”
“大老,”郑鸿逵看着德川光国,“您家祖上出自清和天皇,也是徐福的后人啊!不知道家中的长者有没有提过长生不老药的事情?”
长生不老药?德川光国真有点哭笑不得,连忙摇头:“没有啊,没有......要是有,神君肯定会服用的!”
“也是啊!”郑鸿逵轻轻点头,“要真有......神君岂不是活到现在?”
“那天皇家有没有?”郑建功问。
”天皇家......这个就不知道了!”德川光国想了想,正色道,“徐福奏章出现是大事,一定要弄清楚天皇陛下的祖先到底是徐福还是天照大神?”
这事儿可大发了!
如果天皇的祖宗是徐福,那可就没有神格了......
如果天皇的祖宗是天照大神......那么天照大神应该有长生不老药吧?赶紧献出来给大明天子啊!
所以德川幕府大老德川光国准备带兵两万,奉将军家纲上洛,亲自向天皇陛下请教此事。
光国的大军还没有离开江户,他的奏章已经派人送到了京都的皇居当中,这下可把后西天皇给吓傻了。
“陛下,神武先皇到底是不是徐福呢?如果不是,朝廷应该尽快下旨澄清,以正视听!”
“是啊,一定要正视听......因为民间一直都有传闻,是神武先皇就是徐福。”
正在皇宫的紫宸殿中和竹帘后面端坐的天皇说话的是关白二条光平和左大臣鹰司房辅。
这两个藤原五清华出身的公卿,是如今日本朝廷中权势最大的人物——其实也没什么权势了,大权都在幕府,他们也就能在朝廷的“封官游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顺便收点礼物。
后西天皇在收到幕府的奏章后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立即召两人入宫。可是听这二位的语气,一点也不着急......他们还以为这事儿是个传说奇闻呢!




抢救大明朝 第1112章 ??神棍的子孙(求订阅)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日本国的首都京都根本就没有墙,所以也遮挡不住天皇很可能不是神的消息在这座古老悠久的城市中疯传。
关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受命始皇帝出海求仙的方士徐福的传言,在日本国内其实早就存在了。不过那只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谈,谁也没当真,谁也没想要细究。更没谁会去想这个传言一旦被证实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可是在万治三年的春天,京都的街头巷尾,突然传出了神武天皇真的是秦朝方士徐福的消息,这个在日本国内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传说,居然是真实的!在中国陕西省和流寇作战的大将吴三桂的部下,在骊山构筑城堡的时候,挖出了一个始皇帝陵的陪葬坑,其中就有一些竹简记录了徐福向始皇帝上奏求封神武倭王的事情。
这可不得了啦!神武天皇居然不是神的子孙,而是一个欺骗了秦始皇的方士!
而且这个骗了始皇帝的方士还厚着脸皮向始皇帝求封神武倭王这事儿如果确定了,那么大和朝廷从一开始就是天朝皇帝的臣子!这个性质和后来的“倭五王朝贡”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相当于“加盟商”,后者相当于“子公司”。
如果把“徐福求封神武倭王”和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五倭王朝贡”摆在一起看,那么“五倭王朝贡”的性质也就变成了徐福受封的延续。而推古女王在隋朝初年自称天皇的事件,就是不折不扣的反叛了!
而更加让京都的百姓们感到惶恐的是,京都所司代已经发出了通告,大将军家纲将会在近日率兵十万上洛......调查神武天皇是否真为秦国方士徐福!
笨公方是什么意思啊?带兵十万上洛就为查明神武天皇是不是徐福?这事儿需要十万幕府大兵?京都的老百姓可聪明着呢,怎么可能被笨公方给蒙骗了?他带十万兵上洛,肯定是要当乱臣贼子了!
所以消息一传出,京都的街头巷尾就一片哗然了。
“公方想干什么?为什么要带十万大军来查明神武天皇的真实身份?难道确定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之后,他就要推翻天皇陛下了?”
“那是乱臣贼子!那可是连旭日将军都不敢干的恶行,德川将军就不怕变成全天下唾弃之人?”
“现在西军还没有覆灭,如果德川将军敢行不臣之事,那他就是国贼,全天下都会和他为敌,到时候德川家就完了!”
“没错,公方如果敢僭越不臣,那么大义就在西军了......”
1...365366367368369...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