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这个操作可是完全把史可法给“耍”了,同时也把拜音图和他手下的两万大军给坑苦了。

    因为当史可法得知从天津卫南下的清军又调头北上的时候,他的大军已经急行军过了兴济县境进入了沧州境内,距离观音堂——庄桥村战场都没多少路了,当然也不可能再回去打天津卫了,也就只好南下去收拾拜音图了。

    所以拜音图就真的惨了!

    在他和吴克善汇合之前,已经得到了顺治皇帝将亲率万人南下增援的消息,因此前一天晚上就布置了再次围攻黄得功(他以为是史可法)的作战。而在正月初六凌晨,他得知顺治回天津去了的时候,他的两万大军都已经进入前沿开始和明军接触了。

    在这个时候吴克善带着一千人来了,还告诉他顺治不来了,又回天津卫去了......没过多久,在北面警戒的骑兵(拜音图的哨骑主要放在西、南两面,没太注意北面)又慌慌张张的跑来,带来了一个差点让他吐血的消息。

    北面来了两三万明军步兵,距离观音堂——庄桥村战场不到30里了!

    北面两三万明军,而眼前的观音堂——庄桥村战场上至少还有两三万明军!而且光是观音堂——庄桥村战场上的明军,拜音图已经收拾不了了,再加两三万......这仗还能打下去吗

    “这,这可如何是好”拜音图完全没注意了,这个局面别说他了,就是皇太极、多尔衮复生都得吐血啊!

    而且顺治皇帝打仗的手艺,怎么看都不像是和皇太极、多尔衮学来的,到像是得了崇祯皇帝的真传!难道他是在北京紫禁城里面拿到了崇祯留下的兵书

    大清果然不能没有皇阿玛啊!

    轰轰轰......

    没有人能回答拜音图的问题,倒是想起了几声炮响,这是黄得功所部的3磅炮在开火。

    在正月初四的战斗中,清军丢失了所有的12门3磅炮,所以能在观音堂——庄桥村战场上打炮的只有明军。

    而这炮声也意味着明军即将发起进攻!七彩中文

    “还是撤吧!”吴克善对拜音图说,“腹背受敌,根本没办法打啊!”

    “哪儿那么容易现在都快打起来了,怎么撤”拜音图叹了口气,“王爷啊,现在南军的骑兵马队也不弱,咱们没那么容易走脱了......而且咱们要往哪儿撤天津卫应该去不成了吧咱们手头的军粮也不多啊!”

    “天津卫肯定是去不成了,”吴克善摇摇头,“要不去河间府城”

    拜音图摇摇头:“怕是不行啊,河间府城早就是空城了,现在说不定都给南军一把火给烧了!”

    因为北直隶在大清朝治下人口大幅下降,工商业也急剧萎缩,连河间府城这种级别的城市也没多少户口。而在碣石山大战后,多铎又从关内拉走了大批人户,留在关内没走的十旗人户也都集中到了有重兵防守的城市,河间府这种不上不下的城市,当然就变得空空如也了。

    现在明军都打进了北直隶,而且还到处破坏大清朝控制的州城府治,守在河间府的大清朝的官员多半已经望风而逃了......

    “那就直接退到北京、天津之间吧!”吴克善说,“那边有不少旗庄,总可以补充到军粮的。如果咱们在半道上没食儿了,要么宰杀牲口,要么就向老百姓借粮吧!”

    “借”是借不到的!崇祯皇帝当年都借不到,何况现在走背字儿的大清朝吴克善说的“借”,其实就是去抢!

    拜音图跺跺脚,“也只能这样了......王爷,你带人先走,我和班布尔善一块儿断后!”

    断后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现在明军的机动性很强,步军走得都不慢,还有一群打黑枪的骡子兵,不扒个几层皮下来,哪儿那么容易让清军跑回去而且清军和明军现在正接触着呢!这一撤,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而且这个时候拜音图、吴克善还不知道,现在的北直隶战场上还有一个两万多人的明军集群,也就是高杰所部。他们的主力刚过顺天府境内的大城县,而作为前锋的李元胤率领的“黑枪骡子兵”已经绕过了天津卫西面的三角湖,突到天津和北京之间的武清县境内,开始破坏那一带的旗人田庄了!

    刚回到天津卫,还有点惊魂未定的顺治皇帝,就从留守的官员那里得知了武清县被明军“占领”(其实没有占领县城)的消息。

    “什么什么武清县也......”

    才回到行在的大清皇帝眼前一黑,脱口就道:“皇阿玛,儿臣该怎么办啊!”

    跟着他的大臣们都在心中一叹:皇阿玛回不来了!大清朝怎么办

    “皇上别着急,奴才还有好消息,”留在天津行在的大臣以大学士刚阿泰为首,他还有个好消息没说呢,“皇太叔已经入关了!”

    “皇太叔他......”顺治皇帝稍微定了下神,“他,他到哪儿了”

    “昨天晚上得报,说是领兵到玉田了。”刚阿泰说,“今儿估计能到通州。所以皇上不必担心北京有失,只需安心守在天津即可。”

    守在天津顺治心想:等着明军把天津城打下来到时候朕驾崩了,他就能即位了......多好的盘算啊!

    顺治皇帝咬牙道:“朕要回北京!”

    刚阿泰摇摇头:“皇上,暂时回不去了......天津卫西北到处都是南军的骡子兵,他们的大队多半也在附近,咱们手头就万把人,真要冒险西行,就怕被南军所破啊!”

    “对啊!”已经有点焦头烂额的索尼也道,“皇上,天津卫城坚粮足,足以固守。而且有皇太叔带兵在外,史可法必然不敢在天津卫附近久留。”

    顺治看着索尼和刚阿泰两个“老实奴才”,心想:多铎若是不来关内,史可法兴许不敢围攻天津,可是现在......史可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还有谁敢来救朕啊

    皇阿玛,朕该如何是好




第846章 多铎很郁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想念多尔衮的可不止顺治皇帝,他最亲爱的皇太叔多铎,这个时候也在念叨自己的十四哥呢!

    你怎么就有了这么一个活宝儿子呢用兵如此轻率,仗打得没头没脑,到底随谁啊

    在顺治十一年正月初七的时候,多铎已经到了蓟州城。刚一进城,还没来得及安顿一下,就得知了顺治皇帝出屯天津,还准备在河间府和北伐的史可法决战的消息。

    “这,这......这怎么就出了北京城了北京那么好的地方不呆,跑天津去干什么天津卫派个卓布泰带火器营去守卫不就行了守着天津、北京、黄河南北大营,即便不能立于不败,也不至于大败啊!昔日辽宋对峙的局面还是有的!他现在出屯天津,还要和史可法决战,稍有不慎就会大败啊!”

    多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顺治办事儿也太不靠谱了!固若金汤的北京城不呆,出去溜达个啥而且还要和史可法决战......他以为史可法总打败仗就好欺负

    人家败而不溃,还能屡败屡起,越败越强,这可就很不简单了!

    “皇太叔,皇上还不至于败给史可法吧”尼堪跟着多铎一块儿来了玉田,他可没把史可法太当回事儿,“这个史可法可是咱们的手下败将,败了好多回了!”

    “那是咱们和成宗皇帝去打!”多铎摁着自己的太阳穴,“皇上一小屁孩哪儿打得过人家而且明军这几年越来越强,咱不能拿五六年前的老眼光看他们了......尼堪,你看着吧,不出两天,皇上打败仗的消息就该来了!”

    尼堪想了想,忽然压低了声音:“皇太叔,皇上不会驾崩吧”

    多铎瞧他一眼,叹了口气:“要是崩了,倒也对得起他阿玛了!”

    “对了,”尼堪左右瞧了瞧,发现没有外人,才又问道,“皇太叔,皇上的阿玛到底是谁”

    “太宗和成宗啊!”多铎说,“都知道啊,你不知道”

    “不是,我是说亲阿玛......”

    “当然是......”多铎愣了愣,摇摇头,“那得问太后了!”他这时才觉出不对劲儿,“尼堪,你问这个干什么”

    尼堪尴尬一笑:“外面都在传,说皇上是,是皇阿玛的种......”

    多铎哼了一声:“我看不像......也不像太宗!脑袋瓜子一点不好使,这可怎么办啊!”

    他这边正说顺治坏话,让他跳脚的消息又传来了!

    而且一次性来了俩!

    第一个是明军骑兵已经出现在了天津卫附近的东安、武清两县境内!

    第二个是顺治皇帝现在被困在了天津卫,身边只剩下万余人了。

    “给困在天津,只剩下万余人”多铎眼珠子瞪得好大,看着给他送信的一个御前侍卫,“剩下的人呢不会都叫史可法给......”

    “皇太叔,”那侍卫哭丧着脸道,“剩下的人都在天津卫以南一带......想来是陷入了苦战!”

    “什么叫想来陷入了苦战”多铎问。

    那侍卫道:“具体怎样奴才也不知道,不过奴才知道皇上从天津卫出兵增援内大臣拜音图的时候,差一点撞上一股两三万人的南蛮子大军,幸得及时后退才免了一劫。可这股南军并没有跟随咱们到天津卫,想必是南下攻打内大臣拜音图了......”

    完了!

    多铎翻了翻眼皮,拜音图凶多吉少了!损失过半是没跑的......福临这小子根本不会打仗啊!

    打发了顺治派来求援的侍卫,多铎就在蓟州城内原来的蓟州总兵衙门里面召开了军议。书袋网

    把跟着他入关的尼堪、岳乐、何洛会、巴哈纳、谭泰、冷僧机、穆里玛、詹岱这些人都叫来了。

    “皇太叔,”阿巴泰的儿子岳乐现在是多铎倚重的左膀右臂了,这人不仅善战,而且也有政治头脑,他提醒多铎道,“咱们不怕皇上殉国,就怕皇上投降啊!我听说南朝朱皇帝已经在南京为皇上修了恭亲王府了......”

    顺治一旦投降,那就意味着大清亡国!

    虽然多铎依旧可以宣布即位,但是政治上的恶劣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大清的统治集团会因为顺治归明而再度分裂,出现一个亲明派!

    而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有西藏的和硕特汗国都有可能会倒向大明!

    岳乐接着说:“皇上如果殉国,皇太叔您就是大清国的新皇上了......那皇上的子嗣又该怎么办”

    是啊!

    顺治死了白死!

    他儿子福全不是太子,无缘皇位,说不定还会因为多铎的猜忌而被夭折......

    “不至于,”何洛会道,“天津卫城池坚深,军资充沛,史可法很难将之攻破......只要城不破,皇上怎么会自甘堕落,当个亡国之君”

    冷僧机道:“那咱们也不能让皇上觉得完全无望......要不然建宁公主可是朱皇帝的宠妃。”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样”尼堪道,“大军刚刚走了远路,必须休整。而且史可法如果围困天津卫,对咱们也不是没好处的。”

    “怎么说”多铎问。

    “史可法如果知道皇上在天津卫,那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围困天津卫城,这样南朝的东路北伐军就会被天津卫牵制。”尼堪顿了顿,又道,“皇太叔,咱们入关而来是为什么呀”

    多铎入关当然不是为了拯救中州三藩,也不是为了保住北京不失。因为他知道三藩不可救,北京不必救——明军就算最终能打下北京,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一回他们多半不会去打北京!

    因为北京已经被改造成了坚城,而且背靠着燕山和坝上草原,关外清军很容易可以支援北京。

    另外,山西的太原府还在清军手里。山西的地形高屋建瓴,俯视河北。如果明军不拿下太原就攻打北京坚城,侧后是不稳的。大同、太原、平阳三镇的清军很有可能会攻击他们的侧后。

    所以明军多半会先取顺天府以南地盘,再去山西的太原、平阳,然后再打北京城,这顺序就和当年北宋一样。

    多铎道:“是为了河南河北大营!”

    根据多铎的估计,河南河北大营是明军所必取,而且也是清军所必守——清军必须要守到春夏之交,黄河涨水,才能掘开黄河大坝制造黄泛区。

    其实多铎这么干的目的并不是要淹死多少汉人百姓,而是要制造恐慌,破坏河南的农业生产,让惧怕黄河水的河南百姓逃难——这些人往南一逃,就都是大明的负担,如果能有个一二百万难民,朱慈烺就得摸出几百万石。而河南的农业生产一出问题,大明北伐军的后勤就会出问题。

    而朱慈烺也不是傻瓜,多半也能看出黄河南北大营存在的目的!如果他想解除黄河大水的危机,那么就必须强攻河南大营,那么多铎就有了重创明军的机会。

    尼堪笑道:“那不就行了!咱们只管间道南行,再以偏师呼应天津并监视史可法所部。”

    多铎点了点头:“倒是个办法......天津的皇上如果能变成吸引史可法的香饵,咱们在黄河南北大营之战中就有更多的胜算了。”

    他顿了顿,“河南方面有什么消息南军开始进攻河南了吗”

    “目前还没有,”尼堪道,“不过朱皇帝是一定会出兵的,而且不会拖延太久。”



第847章 多铎在哪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抢救大明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大明洪兴七年,正月初八。东线的捷报已经雪片般的传到了大明皇帝朱慈烺驻跸的徐州云龙山行宫,河间会战已经大获全胜!

    在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下,庄桥村——观音堂战场上的清军不得不在已经展开交战阵型,并且和数量、战力都相当的明军已经开始交手的情况下仓惶撤退!

    没有比这再遭的撤退了,对于需要跑路的一方简直是噩梦!特别是追击他们的明军行动速度很快,而且还有一千几百相当难缠的“黑枪骡子兵”(史可法和黄得功两军所属的火枪骑兵相加有一千多骑)可以穷追猛打。

    为了能让更多的部队撤回北京,吴克善和拜音图不得不在一开始就抛弃了2000天津开出来的绿旗步军,并且夺走了属于他们的牲口(都是自备的),结果造成这2000人集体向追击而来的明军投降,而且还当起了带路党,领着一部分追兵抄近路阻截逃亡的清军。

    这些人可都是河间府的土著,再熟悉地形不过了,在地方上还有关系,可以为追击的明军找到粮食、牲口和民伕——现在整个北直隶只有三四百万人口,空旷的吓人!所以老百姓有太多的空地可以躲避兵祸,明清战事一起,战场周遭和大路附近就连个人影都没了。也就是河间府的地头蛇才能找到躲藏起来的老百姓来喜迎王师。

1...272273274275276...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