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魔王娇养指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行水云间

    周家在红磨村的风评不好,往年仗着周大户是村老,还能过得鲜活滋润。现在周家出了个杀人犯,周大户的职位也被剥夺,大家伙还客气什么只管落井下石。

    世态,世态,不外乎如此。

    周家人的日子,恐怕从此要不好过了。

    燕三郎和靳娘子又寒暄几句,后者知道他和曲云河关系匪浅,只觉压力山大,谈起话来也放不开。倒是阿眉笑嘻嘻跑了过来,向燕三郎打招呼,又想拉着他的手去玩耍。

    燕三郎可不会再让她碰着自己,不动声色反背双手,只问她:“镜子好玩么”

    “好玩!”小女孩开心极了,“照得阿眉美美的!”

    燕三郎提醒她:“不能让别人知道,你有这个小镜子。”

    “不说,谁也不说。”阿眉早就有了经验,“免得周弦毅来抢!”

    她还小,不知道周弦毅这次离开,很久都不会回来了;同样地,她还不懂得人情世故,只知道这个小哥哥是好人。

    她左顾右盼:“咦,那位……姐姐呢”

    一个“姨”字在舌尖转悠转悠,到底没丢出去,而是换了个词儿。阿眉记性好,还记得红衣女郎神出鬼没,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来揪她的小辫子呢。

    她怕怕,才不要喊错。

    “她有事,先走了。”面对小孩子,燕三郎也是眼都不眨地撒谎。

    “这样啊。”阿眉有些儿失望。那姐姐好漂亮,漂亮得她都想亲近。

    她年纪虽小,却本能地向往美好的事物。

    燕三郎一笑,向靳娘子和阿眉道别,慢慢走向村口,一路上采下不少针胎花。

    在药铺子里贵得不像话的针胎花,此刻俯拾即是,可惜这季节没有蜂蝶纷绕,否则真要让人以为换了人间。

    趴在马鞍上的白猫捂着嘴打了个呵欠,一边看他手上忙碌,一边道:“货比货得扔。这么看来,你居然还比周弦毅可爱一点点。”

    她没见过六七岁的燕小三,但想来也是讨人嫌的。

    挣扎求生的人,都不可爱。

    都是为自己,但这小子孤狼一样的眼神,是周弦毅所没有的。

    拿他和周弦毅比燕三郎也不吱声,一伸手就去揉尖尖的猫耳朵。

    一下,两下,猫耳朵躲着他,他还锲而不舍。于是猫儿生气了,挥舞着白爪子去挠他。

    “别生气,给你个好东西。”少年露齿一笑,牙快和雪一样白了。

    一刻钟后,一人一猫一马终于走到了约定的桥边。

    桥边的针胎花树开得不遗余力,仿佛要把毕生活力都换作刹那芳华。

    花下立着一个高大男子,一身青衣,帷帽遮面,同样牵一匹好马。碌碌众生从他身边走过,无人发觉他就是本地的花神。

    燕三郎问他:“怎么针胎花突然都开了”

    曲云河左顾右盼,没有看见千岁的身影:“离开红磨谷之前展现一次‘神迹’,能令香火愿力大增。”他在懵懂不自知的情况下积攒愿力已有百年,渲泻一点出来无伤大雅,反而让红磨谷乡民对花神更加信奉、更加虔诚,那么他收到的愿力自然也就爆涨。

    千岁眼红啊,忍不住哼了一声。

    曲云河当即转头,惊讶地瞪着白猫:“这、这猫是”

    “嗯,是我。”

    曲云河看她的眼神就像见了诡。

    这白猫的品相上乘,还是少见的鸳鸯眼儿,便是放去宫廷也能当个上乘的宠物。问题是,它脑门儿上戴着一圈花环。

    金红两色针胎花编成的花环,手法很巧,款式很美,还凝着薄薄一层微霜,显然是早晨刚摘下来的。

    它很好地衬托出猫儿的美貌。

    可是戴在千岁头上——唔,他已经知道这猫儿就是千岁了——就很违和!

    花儿是刚摘下来的,显然编花环的是边上的小少年。阿修罗何时任由旁人这样摆布了

    从前就算是娄师亮也不行哪。

    白猫没看出他眼里的诡异之色,她正在享受初冬的太阳,毛茸茸的尾巴尖轻拍马鞍,很是惬意的模样:“走吧,别大惊小怪。”

    红磨谷之行,起初要她离开舒适的春明城,要她离开温暖的塘火和美味的食物,她还有些不乐意。不过这会儿满载而归,她决定大度地不跟燕三计较。

    至于曲云河知悉她和燕三的小秘密,千岁也不担忧,倒不是出于对老熟人的信任。时间是钝刀,不显山不露水就可以慢慢磨杀所有情谊。

    可她笃定曲云河身为新晋山泽,于愿力的使用上还是新手一枚,有的是向她讨教之处,绝不敢轻易得罪她。

    她和所谓的“主人”从来都是互惠关系,即使典云河干掉燕三郎继任,也不能强迫千岁违背她自己的意愿。

    这一点,曲云河很清楚。

    甚至千岁常挂在嘴边的“给木铃铛换个主人”,燕三郎也并不担心。曲云河受山泽之位限制,今后也要长居于红磨谷,千岁的目标是愿力,在这种穷山僻壤当然攒不齐,她中意谁都是万万不会中意他的。

    (花中仙卷到此结束,下一章进入新卷《化局》)




第366章 青岩村
    腊月,隐龙湖大雪纷飞。

    湖边的青岩村,住家只有三十来户。大雪飘扬三日,让这附近真正变成了“万径人踪灭”。

    雪落无声,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更显遗世独立。

    不过这天申时,有一男一女踩着齐膝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靠近了村东头。

    他们年纪都在二十出头,眉心写着疲惫,脸色都快和雪地一样白了。这两人走进村头,只见挨家挨户门窗紧闭,只有灯光隐约透出。

    村里有人,真是太好了,他们松了口气。

    这时前头一扇木门吱呀一声开了,两名汉子走出来倒炭灰,一抬头恰好看见两人,不由得露齿一笑:“借宿啊”

    这对男女嗫嚅:“啊,对。”不知怎地,两个汉子的笑容总让他们想起林间一闪而过、龇牙咧嘴的野狼,女子害怕地躲去男人背后。

    汉子们热情道:“进来吧,我们家正好有空房。”

    汉子们生得壮实,这对男女犹豫了。会不会是送羊入虎口呢万一对方生出歹念……可他们实在又乏又困,渴望一个落脚之处,否则在大雪夜露宿荒野,第二天早晨大概醒不过来了。

    就在他们两难之际,十几丈外又有一户人家开了门,有个老太婆向外张望。

    她年纪在六旬开外,满头银发,后背都有些佝偻。她看见这对男女,当即笑道:“这么大雪,竟然还有人来啊”

    这对男女喜出望外:“老、老夫人,可否在你家暂住一晚”比起那俩壮汉,这老太太看起来亲和得多,也安全得多。

    老太婆眼花心不盲,看了看场景就明白大概怎么一回事了,沉思道:“借宿啊可是我家没有空房了。”

    女子连连摇手:“无妨,我们只要有地方过夜就行,便是厨房也能睡得!”

    老太婆沉吟不语。

    男子更机灵些,看见边上两个壮汉面露不悦缩头关上了门,也知道得罪人家了,所以老太婆这里就必须说成。他从袖里掏出五个铜板,递了过去:“求老夫人通融。”

    果然甜言蜜语也没有钱来得好使,老太婆也不为难了,侧身笑眯眯道:“进来吧。”

    屋里火塘子烧得很旺,两人从冰天雪地走进来,险些化在这里。

    屋里还有一个老头子,干瘦干瘦地,正踞在塘边打盹。老太婆进来后就打发他去后厨做些热食,然后问这对年轻夫妻:“汤面吃吗一碗五文钱。”

    五文,这么贵!要知道城里的面条一碗也才两文钱,还是熬了小半天的骨头汤底,就算再加肉加菜,也只要三四文钱。

    可他们也明白奇货可居的道理。在这种偏远地区,想吃碗热食哪那么容易

    男子咽了下口水:“这、这个……”

    老太婆倒是善解人意,不待他说完就笑道:“灶里埋了两个大红薯,现还是热的,一个收你两文钱可好”

    夫妻赶紧点头。

    棉袄已经冻得像冰棍,两人费了好大力气才脱掉,蹲去塘边烤火。这么一烤就是小半刻钟,骨头里的寒气才算是被烤出去了一点儿。

    这时煨熟的红薯来了,热气腾腾。他们饿得狠了,顾不得烫手烫嘴,连吃了几口才赞道:“真香。”

    老太婆给他们端了两杯温水,才坐去一边的椅子上:“你们可是夫妻”

    这两人点头:“我们是梅城人。”

    红薯噎人,这水端得正及时。小夫妻吃得口渴,端起来咕嘟灌了几大口。

    人在饥肠辘辘时,也就顾不得形象了。

    “我们这村子平时罕有人至,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男子苦笑:“西南打仗,打到梅城来了,死了好多人。我们抵不过,街坊邻居一起逃。原本有两三百人,结果路上遇到风雪,我俩走丢了,又走了大半天才进到这个、这个……”

    “青岩村。”老太太替他补完,又问,“你们还有人往这里来吗”

    “那就不知……”男子话未说完,妻子扯了扯他的衣服,打断道,“为什么问这个”她对这地方还有些警觉。

    老太太笑眯眯道:“你们要是还有同伴来,我就多备点食物,免得手忙脚乱。这天气,唉,可是会冻死人的。”

    两人三口吃完了红薯,这时肚里扎实,身上暖洋洋地,之前又顶着风雪奔波了大半天,困意一阵阵翻涌上来,上下眼皮像要黏到一起去。

    老太婆见状即道:“困了就睡,我这没有多余的屋子,你们就睡厅里吧。”

    男子感激谢过。厅里没榻,但很暖和,比起厨房可要好得多了。

    “我给你们拿两床褥子。”老太婆话音未落,院子外头响起了敲门声,咣咣咣,砸得很重。

    “来了来了。”老太婆应声而出。

    过不两息,沉重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寒气尾随三个人影一起进来。

    头两个,正是方才被小夫妻谢绝的大汉,老太婆就跟在他们身后,一边抱怨道:“急什么,这还没到时候呢。”

    这屋子本来就窄小,多挤进两人更显逼仄。小夫妻脸上微微色变,看向老太婆:“这、这是”这两人一走进来,他们也觉得不对,可是头脑昏钝,竟提不起警觉。

    汉子一边抖雪一边笑道:“吃了药就不能动弹。早一刻晚一刻有甚关系倒是为什么浪费食物在这两人身上”红薯也是过冬的粮食。

    老太婆不满:“没听过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这两只能是狼”其中一个大汉走过来,一把抬起女子下巴,“不太水灵,但也凑合。”

    丈夫想打掉他的狼爪,但手才伸到一半,眼皮一翻,软倒下去。女子浑身无力,饶是拼命睁眼,睡意也是铺天盖地袭来。这时她怎会不明白自己二人中了圈套,鼓起最后力气向老太婆道:“求、求你放……”话未说完,也昏了过去。

    “下回有点耐心,别这么莽撞。”老太婆瞪了两名汉子一眼,取过两人的行囊摸索一番,掏出的全是不值钱的零碎,不由得有些失望。



第367章 不好养
    


    她再伸手在两人身上掏了一阵,只摸出一两半碎银子,不由得呸了一声,“一对儿穷光蛋”

    大汉在边上笑道“有一身好肉就行。”

    “是啊,吃起来应该挺嫩。”老头儿也插口,“上次来的羊太瘦,年纪比我还大,啃得直碜牙。”

    老太婆检查完毕,对两个汉子道“桩子、柱子,你俩把他们抬到后边去收拾,老头子已经将厨房空出来了。先说好,这次是我们先动手,腰条和腿肉归我们。”

    被称作桩子的大汉面露不悦,但也没有异议“行吧,我先去磨刀。”

    厨房里已经烧好了大锅水,他拿出杀猪刀,嚯嚯磨了起来。

    门一关,厨房里就弥漫着淡淡的血味儿。

    柱子拿出绳子,帮着老太婆将昏迷不醒的小两口捆好,这时盯着女子两眼放光“就这么直接杀掉,怪可惜的。”

    老太婆怒道“不许在我屋里,脏”

    “那我去厨房”柱子嘿嘿一笑,要去搬动女子。

    他才碰着腰带,外头就传来了咚咚咚三下。声音清晰,呼啸的风雪声也盖不过去。

    有人敲门了。

    柱子脸色微变,老太婆朝着后厨一呶嘴“搬过去,快。”

    看大汉将猎物搬去后厨,老太婆整了整鬓发,这才缓步走去院子开门。

    外面站着一大一小,各牵大马一匹。

    大的开口了“老太太,能不能借住一宿”

    声音中正温醇,不是上年纪的。

    老太婆略一犹豫。家里已经放倒两个了,还要再收么

    她还未拿定主意,十余丈外另一户人家开了门,里面有个中年妇人站出来,对着这两个旅客伸手招揽“来我这,我家有空屋。”

    眼看两个旅人转身要走,老太婆急了,院门大开“进来吧。”

    这两人身上穿着的大氅隐泛光泽,她听说能反光的好皮料不是獭皮就是黑狐皮,那可不是普通人穿着的破袄子能比再看那两匹大马,油光水滑,拿去外头卖,每匹至少也能卖个一二十两。
1...103104105106107...5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