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敦煌的胜利,只是局部战场的胜利。还不足以让整个总督府都松懈下来,走出战争的氛围。
捷报在傍晚时就已经送抵瓜州城。由耀武营参将荀阳、杨渭、程攸连名报上:赖明公虎威,敦煌将士用命,连溃吐谷浑部、拔野古部偏师。阵斩胡骑万人,俘获无数。报与大帅。
瓜州城,大帅府。
房和厢房中一片欢腾。
齐驰含笑着放下捷报,对曾季高点点头,“季高持我的手令走一趟。”
曾季高潇洒的拱手一礼,笑道:“敢不从命!”显得心情极佳。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瓜州城外,秣马厉兵的副将乐白,率麾下京营出城,在白天激烈的大战之后,趁夜出击北山!
校尉羽飞瀚海,单于猎火照北山。山川萧条极边土,战士军前半死生,将军金甲夜不脱。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九十九章 捷报(二)
九月初一晚,新月如钩,挂在暗蓝色的苍窘中。 风吹过敦煌城内外的屋舍。
城南的驿馆中,贾环在自己幽静的小院中,酣然入睡。他满心的心思都尽去,放空思绪休息。
于整个战局而言,敦煌这里击溃来犯的胡骑,是局势转化的关键,但不是结束。最终要看瓜州前线的战况。
但,对于贾环而言,这场战役中,他的任使命已经完成,重担卸下。等待着预料中的大胜结果即可。敦煌城破的危机解除,他便可安然入睡。
睡梦中,贾环梦到了很多人:宝姐姐、林妹妹,薇薇,诗诗,韵儿她们;还有他的那些娇俏、美丽、可人的丫鬟们;还有柔媚、温柔、如水的可卿;还有三姐姐,妹妹她们;还有师生、朋友;还有他这十年来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美好的事情。
他在疲倦、劳累之后,彻底的放松下来。
西征的开局,很完美!
驿站中华灯初上,灯火点点。喧闹声不断。钱槐和胡小四轮流守在院落的门口,挡住了一众拜访者。
敦煌城外的大胜,已经足以使得贾环早前获取的威望可以“兑现”:若是敦煌城破,胡人占据,贾环的威望自是无用。现在,很多人想“投资”。
约晚上七点多,和驿丞带着两名心腹小吏过来,想给贾环还一个最好的院落:三进的小院,有一个小花园,挨着街边,方便进出。
钱槐道:“等我家三爷醒了,我报给三爷知道。和大人先请吧。”
接着,郭家的族长郭纶带着三个儿子前来下请帖,请贾环去郭家吃酒,“当日贾大人说解决骨利的事情后再到郭府吃酒。一直未曾有时间。老朽特来相请。”
稍后,便是汪学士来拜访,但因为贾环已经睡下,留下几句话,便告辞。
紧跟着,便是西域布政司的同僚。
小院门口,拜访的人们络绎不绝。都被钱槐挡去。此时,贾环还在熟睡中。敦煌的月夜,静谧、怡人。落在小院正房床榻的浅灰色帷幕上。
相比于敦煌城内战胜、喜庆、欢乐、兴奋的氛围,数百里外的瓜州城则是充满了紧张、忙碌的氛围。
敦煌周军大胜的消息,早就由信使快马送到。而拔野古部的联军还没有收到这个消息。傍晚时分,周军大将乐白便率麾下的京营趁夜出战,仰攻北山的胡人营寨。
总督府中,信使不断。
大堂里,幕僚们齐聚。齐驰一身暗青色的常服,居于大堂主位中,缓缓的喝着茶。
他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治政文臣。因而,从不干预前线的指挥。战阵之事,尽数托付给大将,只掌握全局。
瓜州城距离北山不远,炮声、火铳声,在城内都足以听到。但总督府这里,衙门深,屋舍多,只是隐隐听到些许声音。但,从攻击的时间,可以推测出战局并不顺利。
乐副将已经率军仰攻了近一个时辰,还没有攻占北山的野马峰。北山山脉呈一个雁行状。野马峰是其西北段的一处山峰,扼守着通往哈密方向的要道。
简而言之,若是周军攻占了野马峰,以火炮的射程为周长,可以掐断拔野古部联军的主要退路。
一名幕僚忍了忍,还是出声道:“大帅,要不要派信使催一催乐将军?”
齐驰想一想,摆摆手,沉稳的道:“再等一等!”
北山,常年都是棕色。只有低洼的泉水处,生长着植被如:假木贼、霸王、麻黄、小盐生草、针茅、锦鸡儿、蒿属等。
然而,在这平静的山脉中,九月初一的夜晚,战火纷飞,血色浓郁。
野马峰下不远处,副将乐白的大旗已经插到这里。月夜中,十几名将校围着他,“将军,火炮已经运过来。”
乐白一身铠甲,脸上带着血污,他是阵上的猛将,刚才斩杀了不少胡骑。眼睛中露出锐利的光芒。
而在间隔数百米外,山峰背后的一处山坡上,拔野古土门的中军大帐设在此地,此时,不少胡骑将领正跪在地上请命。一名大将哀求道:“台吉,撤吧!从早晨打到现在,我薛延部已经死伤了数万儿郎。再这样下去,大军就要崩溃。”
同罗大将婆实亦单膝跪地,劝道:“台吉,周军正在猛攻野马峰。而敦煌那里还没有消息传来。再这样下去,大军就将被堵在北山、瓜州、大漠之间啊!”
拔野古土门坐在胡杨木大案后,沉思了一会,痛苦的叹口气,不得不无奈的放弃他心中的想法:他寄希望于敦煌那里获胜。但是,已经这个时辰,还没有消息传来。
拔野古土门低声下达命令,道:“婆实你带本部两万人先撤,保护大军后路。其余各部依次与周军脱离接触。先撤离北山。”
他在事实上,承认偷袭粮道的计策失败。而经过一天的鏖战,拔野古部的联军不敌周军:在白天主动发起进攻后,被打残五万人;夜间时,防线正被不断的被突破,至有后路被断的风险。他不得不下令撤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拔野古的战略意图:在今年冬天到来前,将周军赶到嘉峪关内的战略目标已经失败。
作为二十万大军的统帅,他心中如何不痛苦?心都在滴血。但,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若是还心存侥幸,只怕手中这十几万大军都不到北庭。
大帐中的众将松口气:幸而大帅没有固执,纷纷领命而去。然而,就在小半个时辰后,一则消息传遍胡骑联军:野马峰丢失,被周军火炮封锁。大军退路已断。
对于拔野古不而言,局势一溃千里!
北山,九月初一的深夜,战争之神:火炮的怒吼,贯穿了整个夜晚的主旋律。将无数狼奔豕突的胡儿的哀嚎都遮掩住。映红了整片北山山脉!
炮声令北山后的拔野古联军的后勤部落,惊疑不定。而后信使赶来,痛哭流涕,赶着牛羊,往后撤退,准备跨越大漠撤往哈密。这炮声,对于周军,对于西域被屠杀的汉民而言,是华丽的乐章!
山坳间,低谷处,无数的胡儿在慌乱的奔走,逃跑。更有数不清的大周军人扑过去、追杀。
瓜州城内外,在得知野马峰被攻占的一刻,万胜之声,不绝于耳。那一夜的风华,已经无须再过多的描述。这场激烈汉胡的碰撞,至此,已经毫无悬念!
“呱!呱!”
天明时分,微风吹过略显寂静的战场。惨败的旌旗,无主的野马,战死的尸体伏倒在荒野、山沟、戈壁上。秃鹰、乌鸦在空中盘旋。
数万征调而来的民夫,在清理着战场。统计着数据。还有,执行齐总督的京观命令。
大战已经结束,战争的余韵,正在飘散。
在瓜州城中,总督府的房中,城中喧闹的声音还可听闻。西域总督齐驰,在桌上,亲笔起草给朝廷的奏章:
大周天威,十八年九月初一,臣齐驰率军与蛮族战于瓜州、北山,大胜之!斩首五万余,俘获近十万,牛羊、骆驼、马匹百万头。报捷于陛前
九月初八,西域捷报至京师。朝野轰动。




奋斗在红楼 第八百章 九月初二
“恭喜!恭喜!”
九月初二,贾环自驿馆出来,耳边、街上都是贺喜之声。瓜州战胜的消息在一夜之间,已经传到敦煌。
瓜州位于敦煌偏东北方向,自瓜州出发的报捷文,往东是发往京城。但,战胜的消息自是会传给数百里外的敦煌的。敦煌是后勤粮草基地。犒赏将士,自是加大供应。
庞泽和贾环在大街的食铺中,吃着面汤,笑道:“子玉,军民士气可用!拔野古联军二十万大军,斩首五万余,俘获近十万,畜牧百万,只剩下三两个小猫逃去。自此,攻守之势异也!大军夺龟兹指日可待,我们在这敦煌怕是要待不久了啊。”
说着,环顾四周。
食铺临街,并不大,店内支着三五张胡杨木的方桌。老板带着两个小二正忙碌着。贾环的随从钱槐、胡小四并几名家将在另外的两张桌子上。街上数名读人高谈阔论的走过去,话题不离昨日的大战、大胜。
“嗯!”贾环微笑着点头,心情放松,夹起碗中炖的酥烂的牛肉,惬意的吃着。
是啊,他们还在这美丽的敦煌能待多久?或许,明年春天,他们就将前往龟兹。这里是他西行的终点,却是西征的起点。西域,还有更广阔的地域,需要光复。
“士元,这些时日,战事公务繁忙,我们连敦煌这座美丽的城市都还没有游览过!改日我们约二三青年士子,一起游览这大漠风光。”
敦煌最有名的其实不是沙漠,而是沙漠的利的月牙泉,以及雅丹地貌。还有,预计埋在黄沙中的莫高窟,那些没有被盗走的经!文化瑰宝!
庞泽哈哈一笑,欣然的道:“理当如此!你我来西域,当踏遍西域的名山大川。最终,勒石燕然,方不负来西域走这一遭!”
贾环亦笑道:“士元这话说的情绪激荡啊!壮志凌!”
算下来,雍治天子不过三四年的寿命了。晋王登基,他肯定要朝。而要在三年的时间,打到漠北去,勒石燕然有难度啊!
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吃过早饭,钱槐用银元会帐。约十银元。还要找几分银子,老板找不开,记在帐上。明日再来。
贾环心中微微一动。中原地区随后发行的银角货币,还没有流通到西域来。
当日,汪学士和他说过,工部调拨给西域的一套铸币模具,被他从龟兹带到敦煌。
他早就上心。否则,亦不会有杀胡令的颁布。这道命令,没有那么简单的!只是,现在,整个西域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得出来。
敦煌是有金矿、银矿的!
敦煌城并不大。贾环一行步行到城西的总督府,顺便感受中城中军民的欢庆情绪。昨夜的庆祝,在瓜州的消息传来后,再次推行一个顶峰。这份喜悦,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
扬眉吐气!
自雍治十三年,国朝征服西域以来,胡儿气焰嚣张。当街,都敢持刀耀武扬威。但到此时,贾参议发布废奴令,杀胡令,又有军队的大胜作为支撑,城中胡儿偃旗息鼓,遵守律法,唯恐一个不慎,人头落地!
贾环一行抵达总督府,同僚、吏、衙役们相互道喜。程攸、杨渭、贾环、胡炽四人在偏厅中喝茶叙话,商议着事情。
胡炽率先笑道:“大帅的捷报传来,令敦煌这里转运牛羊、美酒至军中犒赏将士。子玉昨日不胜酒力,先驿站休息,我已经处理好。”
贾环随和的一笑,表示自己知道。都转运使,从来就不是他所看重的权限。
程攸瘦高的个子,道:“还有一事,和子玉有些关联。昨日,季高兄提议,调敦煌守军一万精锐,出大漠,直逼龟兹,趁机夺城。耀武营参将荀阳昨夜追杀胡虏,已经整军出发。伸威营被调遣。沈于乔随军。”
贾环微微的皱起眉头,心情升起很复杂的情绪。喝着茶水,然后,舒展开。
他是很担心沈迁的安全。这关系到他三姐姐的终身大事,一生幸福。到西域以来,一直都将沈迁带在身边。然而,这时,他怎么派人将沈迁追来?
他知道沈迁的理想: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纵横天下!
雄鹰终究是要翱翔在九天上的!能不能飞起来,直上霄,要看沈于乔自己的能力。他只能祝福!
贾环道:“沈于乔酷爱兵事。有杨游击,荀参将的照顾,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程攸笑了笑,“这在情理之中。”敦煌城内,稍微消息灵通点的人都知道。宣大总兵,庆国公的次子沈迁是贾环的准姐夫。贾环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有担忧,但是同意。或许,还有无奈吧。他还以为贾环会发怒。
又道:“好了,昨日的事情说完,接着该讨论下对城内叛乱的吐谷浑,羌人,月氏的处理。”
程攸、胡炽、杨渭的目光都落在贾环身上。
杨渭看着眼前的青年,心中微微有些感慨。实际上,大帅的幕僚之间,并无地位高低之分。但显然,贾环已经成为总督府的核心人物。胡炽,程攸都很尊重他的意见。结果,搞得畅所欲言的碰头会,向给贾环做汇报一样。
而他是情报主管,对内政事务并不擅长,这件事,同样要听贾环的意见。
贾环早有腹稿,冷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有些人不想当大周子民,那么,我们就应当顺应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意思。让他们把土地留下,人都滚蛋!敦煌的银矿里,想必很缺人。”
这话提神,解气!杨渭忍不住脱口而出,赞同的道:“好,理当如此!”他同样是鹰派。
程攸、胡炽都点头,“嗯,稍后我们按子玉这个方案,报给大帅。”
贾环补充道:“吐谷浑部占据的大并泽,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不能再给胡儿。应设乡村,用于安置、奖赏伤残,退伍的士兵。这事,我亲自去大并泽走一趟。问一问,谁赞成,谁反对。”
杨渭、程攸、胡炽都是笑着摇头。别看贾环说的很在理,真要做什么,他们都心知肚明!
吐谷浑部不少部众,前几日时常来城南的驿馆骂贾环,涉及到贾环的祖宗,妻子。言语污秽不堪。贾环不展雷霆手段才怪?




奋斗在红楼 第八百零一章 自我起
在敦煌、瓜州处在一片欢腾中时,敦煌北面的大漠中,一行行驼队、马队,正在艰难的行军。
向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敦煌出发,前往焉耆、龟兹,是大片的沙漠。物资转运困难。这条路线,是丝路中的路线之一。但只适合商队、小股的军队前进。根本不适合大军的行进。
大军行进,最理想的路线,应当是先进吐鲁番盆地,沿哈密、高昌再往西行,进入焉耆、龟兹地界。
但,在此时拔野古联军大败,或杀或俘大半的背景下,这时无疑是抄后路,夺下龟兹的最佳时机。总督府下令,令一万京营将士出击。
兵部主事、庆国公嫡次子沈迁便在这支队伍中。
烈日正盛。沈迁浑身裹着白布,感觉嘴里、鼻子中全是沙子,看着蜿蜒的队伍,跟着袍泽们前进。
成功之路,从来便没有捷径。非得历经艰辛不可。


同一时间,北山山脉外的戈壁中,副将乐白指挥着麾下的将士,轮番追击,扩大胜果。
拔野古联军的损失非常大。但各族大将、贵族,统帅拔野古土门全部都在北山战役中逃脱。
零星的战斗,在这一昼夜间,从未停止。周军的兵锋直指哈密。


九月初,在西北塞外,已是晚秋初冬。天空澄净的一如碧海,平整的草原上,枯黄两色交替。形成杂乱、美丽的弧线。牛羊在吃草。
一队骑兵沿着井泉河边奔驰而过。看着汉人的骑兵,草原上放牧的蛮族牧民们眼中露出畏惧的神色。
近日,吐谷浑部战败,拔野古部来犯,亦被击溃。城中大批的贵人、富商受到牵连,或被抓,或被杀,家产充公!消息早就传遍整个敦煌地区。就算是最懵懂的牧民都知道!
新掌权的贾参议对胡态度极其的强硬。往日的苗将军则受到排挤。今时不同往日了!
大并泽位于敦煌城西北二十里。贾环一行上午出城,半个小时左右即抵达。
这里曾是吐谷浑部名王伏重的驻地。在胡骑大败后,当日便有周军攻占、接管此地。俘获大批的牛羊,胡人子女。
九月初六时,大并泽这里十分热闹。用木栏围起来的简陋营地中,到处是人。官员、吏员整理着战后的收获,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商贾们则是钻营门路,希望低价拿到胡人奴隶,牛羊等物资,再向中原专卖。
当然,守在这里的商贾,财力都并非雄厚。属于中小势力。真正的巨商,都是直接和军中的权力人物们交谈,切下战后商贸最大的蛋糕。
“踏踏!”
一水的红胖袄,百余名骑兵的声势,立即引起营地入口处,所有人的主意。
有眼尖的人喊道:“是贾参议!”贾环前几日在敦煌多次露面,见过他的人不少。而在西域,贾参议这个名字,比“贾探花”更出名!
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看着队伍中被簇拥的青年,羡慕的叹口气,“我这二十多年算白活了啊!”
贾环作为敦煌的权力人物,连蛮族牧民都知道。消息灵通的商贾,怎么可能不知道?临时总督府中,现在贾环说话算数!当即,便有心思活泛的商人关注:“贾参议来这里做什么?”
北山大胜,真正的财富,其实在两处:其一,在北山之后,缴获的供应拔野古联军的后勤队伍:牛羊百万头。其二,敦煌城内的吐谷浑、羌人、月氏贵族、富商的财富。
大并泽这里的几万人口,牛羊,反倒不是最多的。吐谷浑部的金银、宝石等财富,早就被运往敦煌。按理说,贾环处在敦煌权力金字塔的顶尖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关注这点蝇头小利。
营寨门口的商人们,相互交谈着,少顷,便有最新的消息传来:贾参议前来惩处当日在城中辱骂他祖宗、妻子的吐谷浑族胡儿。


秋风吹过草原。正午时,烈日高照。肃杀的氛围浮现。
大并泽草原的北端,一排排,约100多名胡人被绑着跪下,不少人痛哭流涕,用汉语求饶道:“贾大人饶命,当日我等不过是奉命行事。并不敢冒犯大人。”
还有人道:“贾大人大人大量,何必与我等小人计较?冤有头,债有主。这事是伏王爷、慕延、苗将军商议的。我等愿生生世世念贾大人再生之德。”
敦煌归附汉家一百五十多年,而大并泽这里距离敦煌城并不远。吐谷浑部落中,很多人都会说汉语。不然何以八月底的那几日在城南驿馆门口堵着贾环骂?
贾环端坐在条桌后,不为所动。神情冷漠。
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求饶有用,要军队干什么?
身边秦弘图、张四水、黄观、钱槐、胡小四簇拥着贾环。另有十几名府学的学子追随。百余名将校手拿火铳,正准备行刑。一名九品小官带着几名书吏在一旁核对着名单。
这时,吐谷浑部的一名宿老在一名小吏的带领下,走过来。约六十多岁。这个年纪在胡人中算高寿。孙大使过来道:“贾大人,这是吐谷浑部的宿老穆萨。在部落中威望很高。他这几日非常的配合我们。”
贾环便点点头。
穆萨跪在贾环面前,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我部族子民尽归天朝所有。望贾大人网开一面。赦他们一命。罪民之罪,割舌刺面,非死罪。”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道理只是吐谷浑部的道理,而不是贾环的道理。
沙州府府学里的学子,因仰慕贾环的文采、名声,追随在左右。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敦煌这里的豪强、缙绅,开始在贾环身上下注。派族中子弟追随在他左右。
有几名学子,脸色微动。确实,罪不致死。
贾环冷淡的驳斥道:“胡儿率性如禽兽,不知礼法,子继父妻,不敬祖宗。我汉家子民,子孙祭祀,世代不绝。你部落的族人,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我的祖宗、妻子,如何不是死罪?
自我起,凡胡儿敢当众辱我大周官吏者,死!”
穆萨沉默无语,伏在地上,叩头。看似可怜。然而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吐谷浑的首领伏重出征的那个早餐,多少吐谷浑人期盼着部落里出征的男子能带回来大量的财富,汉人奴隶,女子?包括此老。作为宿老,他亦有儿子。
一名学子心中不忍,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作揖,劝道:“大人,一次杀百余人,此举恐于大人日后的名声不利。”
贾环做个下压的手势,拒绝,直白的道:“无功,不必多言。行刑!”说什么辱骂祖宗,其实只是托词。
树立朝廷的威严是其一。
最重要的,他如何能忘记这些胡儿强加给他的屈辱?他挚爱的两位妻子:宝姐姐、林妹妹,被这些人指名道姓的辱骂,满城皆知。都成了西域布政司的笑话。
一个男人,若别人这样恶毒的辱骂你的妻子,还要谈仁慈,那完全是傻逼!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设计此事的月氏人慕延,已经被斩杀。非文士,怎么可能留意到他妻子的名字?直接指使此事的伏重,正如同丧家之犬般的逃进大漠。根源,苗副将,他的日子,不会好过。
韩无功轻轻的叹口气,这真是贾大人的风格:很贾环!
“砰!”“砰!”“砰!”
1...335336337338339...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