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环微微皱眉。心中不喜。敦煌到底是汉地,还是胡地?胡儿竟敢当街耀武扬威?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七十八章 盟友
贾环心中不快,但不至于在大街上,逮着一个路人甲去怼!
雍治十四年,何大学士在京中收乌孙王子侍卫,连坐二十余人,尽斩于西市,遣使问罪乌孙国王。自此,胡儿在大周各地恪守周律,不敢嚣张。
所以,敦煌城中,这种胡焰嚣张的风气,必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而言之,有势力支持!
贾环一行一路步行到归楼。汪璘早就在酒楼二楼订好雅间。
汪学士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文士装束,容貌普通,身材微矮,身上带着很儒雅得的气质。
汪璘拱手一礼,笑呵呵的道:“在下冒昧的请贾探花一聚,勿怪。请!”伸手邀请贾环落座。
跟在贾环身边的钱槐忍不住心中感叹:三爷在京中、在金陵何其的风光。但自开始西行以来,仿佛泯然众人矣!胡钱王审视;曾幕僚矜高;商游击圆滑;程幕僚冷淡。直到此刻,才有昔日“天涯到处有逢迎”的感觉。
而且,“恭维”三爷的还是昔日的翰林侍讲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侍郎的大臣!
钱槐心中顿时感觉很舒爽!
雅间中,环境幽雅,墙壁上挂着字画,墙角养着兰花。窗外大街的喧闹声,偶尔传进来,浸染着生活的气息。
贾环客气的一笑,拱手道:“汪前辈客气。请!”
翰林院的翰苑词臣们,通常不是以官位论高低,而是以科场名次论高下。汪璘称呼贾环一声贾探花,既是喊贾环的名号,亦是称呼贾环的科名。这要看贾环自己怎么理解。总之,今日的见面,不是官场上的见面。
否则,四十多岁的从六品的汪经历要拜见才十七岁的从四品的贾参议。这就很尴尬了!
贾环则是直接以翰苑规矩相见。尊称汪学士为前辈。瞬间,令雅间的气氛变的极其融洽。
汪璘微微一笑,点点头,赞许的看着贾环。
自雍治九年,贾环进入士林,他能一路得到众多科场前辈的褒扬、关照、喜欢,并非无因。京中传言其:尊师重道,品行端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性情沉稳,气度恢弘。
酒楼的小二上了酒菜。汪璘和贾环碰了一杯,直入主题,道:“当今西域,胡道昌汉无人。昔日,唐朝面临着强大的东突厥,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而今,国朝所面临的情况类似。拔野古部与同罗、薛延、回纥的联军,控弦之士数十万。
现今的形势,不独是蛮族大军逼近。内部亦有隐忧。齐总督亲率诸将临瓜州前线据敌,却留苗副将在敦煌驻守,此举意味深长!我在城中多日,得知苗副将与胡人交好。他最宠爱的小妾是吐谷浑女子。”
贾环听得皱眉。换言之,汪学士的意思,此时的大局势是内外交困。他端起精致的酒樽,缓缓的问道:“汪前辈的意思,苗副将有通敌的嫌疑?”
汪璘摇摇头,道:“不是。苗副将主张对胡人采取怀柔的政策。他能在齐总督抵达之前,稳住敦煌、瓜州的形势,得益于他和吐谷浑部的良好关系。当时借得胡骑二万人。”
贾环哂笑,道:“苗副将作为留守,还是很称职的嘛!”
大周掌控的城池里面竟然有胡骑的存在,而且是如此规模。对胡人怀柔到这份上,真他吗的是奇才!难怪敦煌城中胡儿敢嚣张。根子在这里!胡骑两万!
汪璘笑一笑,道:“一地有一地的情况。我知道子玉有经世之才,这次来西域,是为将来做打算。当前大战将起,以团结为先。未必有人肯明言。子玉初来乍到,我挑明此事,望子玉勿怪我多嘴。”
贾环心中一动,举起酒杯和汪璘轻碰,道:“这怎么会呢?我心中感激不尽。汪前辈客气。”
汪璘微笑,饮酒。
两人的政治同盟,便在这一杯酒中达成。
自西行以来,贾环第一次感觉到朝堂中的氛围。他这段时间,都是在忙着运筹,调度粮草。其实算是做数学工作。而此刻,他的感受完全不同!
汪璘不愧是闽党的二号人物,有望部院高官的人。看得出他来西域的目的:为将来做打算。第一时间示好,挑明齐总督和苗副将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表面上看,是对军权的掌控的矛盾。是新来的军队和昔日留守军队之间的矛盾。牛继宗的部下们,对齐驰未必就那么服气。苗副将就是台前的旗帜人物。
苗副将出身于九边,但他稳住了敦煌、瓜州的形势。京营诸将还是服气的。又收留众人,尽力供给粮草,有一份香火情。
再者,齐驰的策略是稳扎稳打,而牛总兵的部将,只怕急切的想复仇。手握六万京营,天下大可去得,为何要做缩头乌龟?
而矛盾的更深层次原因,只怕在于齐总督和苗副将对胡人的立场不同。贾环和齐总督都是强硬派。齐总督在西南灭国,杀的人头滚滚。若非如此,贾环不会跟着齐总督来西域。
汪璘向贾环示好。目的,以贾环的政治水平,当然推测的出来。汪学士想要在西域布政司中大展手脚,从而立功,仕途复起。所以,他和贾环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是两人合作的基础。
贾环当前的官职、任务,是负责后勤。他今天晚上还要去和胡商、缙绅谈判。但是,他来西域,并非只是为了当军需官的。他需要和诸将接触,获取军中的基本盘,为将来执政,打下基础。
所以,他来西域同样是要大干一场,改变西域的形势,推行他的政策,在这片土地打下他的烙印!而非简单的跟着大军转运粮草,其余诸事不问。


随着同盟的确立,贾环和汪璘一边饮酒,一边闲聊。谈话越发的深入。而这更加的验证了贾环的判断:汪璘很有才干!
“位于龟兹的铸币局机器、工匠,在撤离时,我都全部运回到敦煌。”
“韩布政使并非蠢人。当前西域设总督。政令,军令悉出总督衙门,布政司只是执行机构。所以,他根本没有去城内的沙州府衙、敦煌县衙办公。而是住在驿站中。”
贾环是很希望他的政敌都蠢一点。省多少事呢。但看起来西域布政使韩伯安很难缠。
“牛继宗的军事才能不错。他以十万大军,平定西域全境。重置安西四镇。边境西至吐火罗地区。可谓军功赫赫。然而,在西域的治理上,却是平平。
西域虽然设布政司,但很对政策需要军队的支持。朝廷选派齐总督主持西域全局,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一步棋。”
贾环对这些观点很赞同。一顿酒,从中午吃到下午四点多。两人方才尽兴而散。
归楼的门口,阳光和熙。秋风徐徐。街肆上人声鼎沸。贾环和汪璘在门口话别。
汪璘欲言又止。但终究没说什么。其实,贾环今晚想要募集粮草成功,势必要先去拜访苗副将,取得苗副将的支持,就好办多了。但,这些军务上的事,他不好多嘴。
贾环懂汪璘的意思,笑一笑,拱手道:“汪前辈,告辞。”关于此时,敦煌、瓜州的局势,他心中隐约有一个计划。


十四晚,一共十六名胡商、缙绅齐聚在归楼三楼的小厅中。双方泾渭分明。
小厅中灯火通明,每张八仙桌上都摆着酒水、菜肴。而今晚的主人贾环还未现身。其时,距离他下午在这里吃酒,才过去约一个半时辰。
厅中的气氛,略微有些焦躁。胡商骨利挪着自己肥胖的身躯,用突厥语抱怨道:“小小年纪,官威挺大的!”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七十九章 暗标竞标
贾环、庞泽带着随行的家将踏入归楼三楼时,正好见到花厅中“民怨沸腾”的一幕。
六名胡商,十名缙绅,都在出口抱怨。双方都在敦煌城中生活、繁衍多年的家族,都是熟人。国朝自定鼎之后,就复哈密卫、瓜州卫。敦煌一直就是周朝的地域。
“他这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呢。到底谁给谁好看,待会倒要看看。”
“哼,他也不想想他的处境。据我了解,齐总督给他筹办粮草的期限还剩两天。”
“那他是虚张声势咯。想必心虚至极。哈…”
归楼的三楼上楼梯来,是观光的四面回廊。走进门内,则是一间约百平米的精美花厅。可以用做聚宴之用。整体风格偏胡化。除开各豪商、大地主、权贵们的府邸,这里是敦煌城内最合适的酒宴场所。类似于地级市里最好的酒店。
贾环露面,粮商们的抱怨声逐渐的变小。但依旧有那么一两个胡商在嘀咕着。直到看到贾环身后跟着的黄观等佩戴着刀剑、拿着火铳的将士,方才闭嘴。
黄观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扫过一众喋喋不休的胡商。心中讥笑:贾三爷常说胡儿畏威而不怀德,见到他们带着刀剑、火铳,果然是怂瓜。
庞泽跟在贾环身后,迈过门槛。微微皱眉。这在中原地区是不可想象的。官员和商人谈生意,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晋商、徽商的掌柜们都不敢多言!
子玉当然是刻意迟到。用意是营造有利的谈判氛围。官、商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似乎这第一招,失败了。胡商果然嚣张!
胡商、汉商如果沆瀣一气,定会令募粮计划受损:他们肯定会统一抬高价格!
子玉手中有银钱,但这才刚刚开始。征服西域,都要靠这剩余的2000万银元。
贾环充耳不闻,神情沉静,径直往主位中走去。满座的粮商无一人起身迎接,表示着他们的不满。
花厅之中摆了四张八仙桌。十六名胡商、缙绅们依次而围坐。贾环的主位在最上首的桌子。
黄观带着麾下十几人配刀剑堵在厅门口,给粮商们带来压力!
贾环走到位置上,并没有坐下,而是一一环视着众粮商,再缓缓的道:“本官今日请诸位贤达前来,为的是求购7万石军粮。当前西域严峻的形势,诸位应当都有所了解。胡焰嚣张!
本官恭添为西征大军的都转运使,负责供应十五万大军粮草。敦煌水草丰美,沃野千里。必不至令本官空手。本官今日与诸位协商稻米、麦子、牛、羊的价格…”
贾环的开场白很强势。西征大军购买粮食,粮商们谁敢不卖?但是…
“呵呵…”
花厅之中,突兀的、很不合时宜的响起几声笑声。坐在贾环面前三米开外的八仙桌边便的胖胡商骨利,笑的眼睛都眯起来,费力的挪着他臃肿如几百斤肥猪的庞大身躯,楠木椅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骨利年纪约三四十岁,非常的胖,头小手脚短,肚皮圆,整个人如同肉球一般。穿着精美暗色丝绸长衫。见厅中所有的人都看过来,很随意的道:“我突然嗓子有点痒,请贾大人见谅!”
“哈哈。”厅中响起一阵附和的笑声!不少汉商都是脸带微笑。
敦煌大族的族长郭纶,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穿着浅蓝色的棉布衫,微不可查的摇摇头。看来,本城的头号富商骨利根本不把贾参议放在眼中啊!贾参议这脸丢的!
贾环眼神微冷。他这时自是认出来,眼前的肉球,就是上午时,他在敦煌大街上遇到的,带着侍卫,耀武扬威的胡人。有这种体型的人,不多。
贾环看了骨利一眼,没回应这毫无诚意的道歉。继续道:“采取何种方式报价,我等会再说。首先,我需要提醒各位一段历史往事:唐失安西四镇,汉儿为奴,妻离子散。
血脉、种族,不是你想改,别人就会承认的。若是拔野古联军攻下敦煌,诸位阖族的结果如何?联姻、跪舔有没有用?可以去翻翻史书。看看到底如何。以史为鉴。”
贾环顿了顿,再道:“现在言归正传。请诸位将各自的报价以及可以筹备的粮食数量,隐秘的写在纸上。本官将择取最低的商家报价采购。
我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此次粮食采购,只是第一笔生意。后续,大军的各项物资都将部分从敦煌城中采购,预计数额不会低于1000万银元。”
贾环的话,说的简单点,就是“工程招标”。
这十六名胡商、汉商,现在坐在一块,聊的很嗨,多是旧识,看似一个整体,其实不然!自古,汉胡不两立!拔野古部联军来了,吐谷浑人可以投降,当二等人。汉人呢?唐朝安西四镇的结局,可以去翻翻。
同时,贾环画了一张饼,1000万银元的采购大饼。很多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他当然是会和此次采购粮食的商人合作。
商人短视,未必会讲什么国家、民族大义。晋商不就把明王朝卖的干干净净?但,商人绝对逐利!
重点在于,贾环采取的是暗标的模式。没有人知道别人写在纸上的价格。这加剧了竞争。有利于低价拿到粮食。
或许,有的人更看好前线是胡骑取胜,或许有的人比较保守。但十六家粮商中,一定有人会赌一把!机会就在眼前,若是这些粮商不敢赌,他们就有胆子高价卖粮?
吾之刀剑不利否?
贾环说完之后,坐下来,做个手势,令等候在外面的钱槐带着书手进来,给各粮商送上笔墨。
花厅中的气氛,陡然间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同伴变成了商业上的竞争对手。
郭纶再看贾环的眼神,就微微有些变化。六十多岁的老者,低头喝着清茶,心中思索着郭家的报价。


傍晚时分,副将(正三品)苗骐带着几十名亲随骑兵,自城外回到城西的副将府中。
他刚处理完军务回来。军营之中,哪有家中舒服?甚至,九边苦寒,他原来在驻守的宁夏镇,亦没有敦煌这里舒服。
庭院前,管家迎着,吩咐着家仆,妥当的安排着亲随们、马匹。苗骐将身上的棉甲脱下来,坐到椅子中,小厮奉上香茗。
管家躬身道:“老爷,骨利上午来拜访,说今晚贾参议在归楼召集城中粮商议事。”
苗骐喝着茶,微微点头。他根部不关注贾环这个人。他的注意力都在西域总督齐驰身上。齐驰虽然奏请朝廷,晋升他为副将,但在打压他在军中的影响力。
这次瓜州之战,更是将他排除在外。他知道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齐驰和他对胡人的立场不同。
苗骐问道:“我知道了。贾环今天没来我这里投贴子?”他对胡人采取怀柔的立场,但不会蠢到希望西征大军失败。事实上,若齐总督驻龟兹,他在敦煌城中的自主权会更大一些。
所以,采购军粮这件事,他还是愿意帮忙的。只是价格上…
管家低声道:“并没有。”
苗骐微怔,刀锋般削出的五官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呵,他倒是挺自信的。他明日来拜访,就说我不在。”
语气很不满。
但苗副将显然没有料到事情的走向!


八月十四日晚,贾环召集胡商、汉人缙绅议事,协商采购粮食的价格。最终,本地大族郭家拿到这笔订单。七万石大米,一石作价12银元。总计84万银元。
八月十六日,位于郭家城外数处田庄中的粮食,就近集中至一处,由总督府调兵接管,并派吏员登记造册。同时,第一批粮食已经起运,送往瓜州前线。


八月中旬,夜中比较寒冷。
吐谷浑胡商骨利在十六日晚,悄然的前往城西的副将府中。刚才一帮胡商聚会,大吐苦水。咒骂贾环和郭家。少顷,便有老仆将骨利引到苗骐的书房中。
苗骐四十多岁,外貌俊伟,一身白色的轻裘坐在书桌后,眼神锐利的盯着走进来,单手抚胸的骨利,半响,才冷冷的问道:“归楼中,怎么回事?”
这两天,城中的消息已经传遍。贾环采取暗标的方式,最终被郭家夺标。但,谁知道是不是郭家的报价最低呢?毕竟,消息是十五日清晨才公布的!
敦煌并无宵禁,贾环又住在人流密集的驿馆中。谁知道有没有粮商在夜晚私下里拜会他?
相对而言,贾环在归楼中对胡人强硬的态度,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他只是一个军需官。
骨利苦着脸,叫冤道:“大人,我们几人都是统一报价。但是,郭家太奸诈。明明事先答应了。但在最后报了一个低价。抢到这笔生意。”汉人做生意,最狡诈,最无耻。
苗骐冷哼一声。没有心情说话。他此时看骨利如同一头蠢猪!
同时,他心中亦有些恼羞成怒。抬高些许价格,是他的本意。骨利抬的太多,根子还在他这里。而贾环来到城中数日,竟然不来拜访他这个留守的副将。让他心中极其不快!
骨利的小眼睛转了转,谄笑道:“大人…,我们…”
苗骐瞪骨利一眼,训斥道:“我们什么?你在归楼中,无故嘲笑贾环。却是为何?我大周的朝廷命官,是你一个商贾能嘲讽的?”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借题发挥。
若非如此,他居中调解,日后的军需采购,分一杯羹很难么?1千万银元啊!
“我…”骨利低下头。心中,倍感屈辱!
他可以购买汉女为奴,肆意玩弄。可以在街头前呼后拥,趾高气扬。可以对其他商人发出指令。可以轻慢贾环,从四品的左参议,但是在手握二万兵马的副将面前,并无底气。所以还是拔野古部来统治敦煌比较好。
苗骐怒骂道:“王八蛋龟儿子。你还不服气。动动你的猪脑子,想想得罪贾环你有什么好处?”
骨利耸拉着脑袋。
书房中,骂声不绝于耳。
骨利在归元楼中,当众故意和贾环唱反调,落贾环的颜面。但,贾环以事实回击,证明没有骨利这帮胡商的牛羊,他一样可以筹备到军粮!
很解气!
你嚣张个什么劲?没有张屠户,我还吃不了猪肉吗?
这种装逼不成反被打脸的经历,对当事人心中一般都很不好受。结果,此刻,他又被苗骐痛骂了一顿!
憋屈啊!
但是,此刻正在假装很温驯挨骂的胖胡商骨利,包括苗骐,都没有搞清楚贾环的脾气、性格。京中对贾环的评价,很难传到敦煌来啊!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奋斗在红楼 第七百八十章 接风宴
“诸位,今日宴饮第一杯酒,敬贾都转运使。祝贺他顺利完成粮草募集的任务。大帅的嘉奖令已经下来。请!”
“这第二杯酒,敬贾参议!因瓜州前线局势紧张,接风宴时至今日才开始。”
“第三杯酒,敬贾探花。敦煌自古便是凉州重镇。文化明珠。今有我朝的诗词大家贾探花前来,必可在敦煌城中留下令人称道的诗篇、华章。请!”
敦煌城并不大,周长二十余里。城中约有百姓5万人,大半是汉民。胡儿以吐谷浑、月氏、羌人为主。
这样的人口规模,与京城、金陵、扬州、苏州这些动辄百万人口的城市相比,规模太小。但与国朝内地的县城来比,算的上中等。
整座城池有两条大街,呈“回”子形布局。沿街栽种着胡杨。各种商铺、仓库、客栈、酒肆、青楼、赌馆、驿馆沿街布置。
沙州府府衙在大街西。敦煌县衙在大街东。而临时的西域总督府征用了府衙。
八月十九日中午,由程攸出面,代表总督府,召集城中的文武百官近400多人,在总督府中开接风宴,招待贾环。
一个州府,再加上留守的五万将士,文武官员,绝对没有4百这么多。汇聚在此的大半是大周在西域布政司的行政官僚。多数是从龟兹、焉耆、高昌、哈密撤下来的文官。
程攸的祝酒词毕,安坐在主座的贾环瞬间便成为全场的焦点!
十七岁的青年,于此时,被西域的官场正式认识。
位于主桌的西域左布政司韩伯安默然的品着酒。他是看贾环不顺眼的。然而,西域局势崩溃,牛继宗承担全责,他同样有责任。随着齐总督到来,他的职权,被压缩到最小。而贾环却是齐驰点名要来的才俊。
这时,厅门口的一名中年官员扬声道:“贾探花蜚声中外,今日酒宴,岂可无诗?”
厅中的官员们,纷纷附和。气氛热闹。
程攸微微一笑,乐见其成。他以秀才的功名,在如此众多的官员面前,挥洒自如,其能力亦展现出来:策士!难怪当日总督府的幕僚们刁难贾环时,他最先出头。
庞泽饮一杯酒,笑着看着被人瞩目的贾环。为好友感到高兴。这是运粮完成后应有的待遇。前线大战,军粮有何等重要自是不必说。能做事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程公达这不就转变了态度?
事功、事言、事德。他亦要作出决定啊!何苦毕生困顿于科场?
贾环站起来,向四周拱拱手,谦逊的道:“程公达谬赞。诸位抬爱。”再道:“环于八月十三日入敦煌。这里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亦是我朝西征的起点。
当今西域的局势严峻,令我忧心。那么,谁将挽救如此危难的局面?能站出来,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牺牲?
在下口占一首,送于诸君。赠西域诸君:寸寸河山寸寸金,西疆图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世间所熟悉的杜鹃典故当属李义山的句子:望帝春心托杜鹃。然而,杜鹃啼血的传说还有一则:望帝化杜鹃入城,劝说丛帝爱民,啼血而死。
这一句,是表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
1...328329330331332...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