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尔后,消息继续向大周门前的六部衙门蔓延,传播。继而,扩散至整个京城。


傍晚时分,小时雍坊,谢府门前,车流穿梭。最近朝堂的风声对谢大学士有利。谢府在太子叛乱后,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低潮后,稍后宾客如。
待客的事情,自是交由儿子、幕僚去办。谢旋在后院一处精美的楼中,拥着新纳的美妾妙梦,饮酒作乐,另外有素琴、诗书等物。士大夫在公务之余的生活,还是相当悠闲的。
豆蔻年华的美妾,翘着兰花指,给谢旋斟酒,嫣然笑道:“老爷圣眷正浓,梦儿为老爷贺!”
“哈哈。”谢旋开怀大笑,饮了这杯酒。太子叛乱,他的应对确实有问题。但是,他一大家子人,难道学何朔那么光棍?看看王子腾什么下场?破家灭门啊!凄惨难言。
他跟着雍治天子这么多年,绝对没有背叛、不忠的念头。只是,他已经位极人臣,天家父子的事,他不愿意搀和太深。天子呢,到底是还是原谅他了。
谢旋刚笑完,门外传来长子的声音,很惊惶,“父亲,儿子有急事禀报。”
谢旋微微有些奇怪,让小妾去里面回避,叫进来长子,“何事如此惊慌?”
谢大公子当然出城报信,被京营扣留,后来天子回来后,又被放出来。此时,一脸的焦虑,顾不上行礼,赶忙道:“父亲,赵大人刚派人来通知,天子批复,升贾环为翰林院侍讲。”
什么?
瞬间,谢大学士脑子嗡了一下。他也算是历经宦海沉浮的人物,养气功夫到家。但在此刻,他禁不住失神。“嘭!”的一声,手里的酒杯落在地上。美酒溅洒出来。
他刚刚还在想,天子看在往日的情分、忠心办事的表现上原谅他。哪里知道会是这样?不仅仅没有原谅,反而表现出厌恶。
良久之后,谢大学士叹口气,“罢了。我改日上书请辞。回归故里吧!”
“父亲…”谢大公子急得想劝,但突然间现,他父亲仿佛苍老了十岁。话到嘴边,硬生生的忍回去。说到底,谢府在事涉皇位的政变中蛇鼠两端、立场不坚定。触怒了天子。
唉…


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京城。谢府门前骤然的冷落下来。看不清楚形势的官员,是极少的。看似庞大的谢党,在雍治天子的态度、压力之下,分崩离析。
分裂出来的几个旗标人物有:军机章京、翰林院侍讲学士许澄,刑部尚书华墨、大理寺卿赵鸿、左副都御史韩伯安以及官职未定的王子腾。
十一月下旬时,天子和王子腾密谈了一次,王子腾升任九省都检点。年后离京,去九边赴任。
(红楼原书第五十三回: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不题。)
谢旋自此称病不出,在十二月后,上书求去。往返十三次后,于雍治十四年春,辞官回乡。自此,周帝国中枢进入大学士何朔的执掌期。
当然,这是后话。
雍治十三年的十一月中旬,满京城的关注点,除了谢大学士失势、贾环升官外,最大的热点,是西市杀头。襄阳侯在狱中赐死,保全体面。据说是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魏其候为其争取的。汝阳侯赵豫全家当众处斩。
汝阳侯安排了后事。他的几个儿子分多路出城逃跑、避祸。包括和贾环有旧怨的赵星辰,但,均被锦衣卫捉拿,无一走漏。女眷贬教坊司、或卖为奴。
据说,王统制买了几个漂亮且有身份的女子回去。
其余,参与叛乱者,都是照汝阳侯这样办理。夷三族。吴贵妃的家族亦在此列。这个算是太子宁溥挖的坑。
一时间,京城中杀的人头滚滚!白杨村里人呜咽,清风林下贵吟哦。但叫好声一片,京师两三百万人口,在那一夜的兵乱中,至少有几万人丧生。


天阴沉着,北风呼啸。翰林院飞翘屋檐上的瓦片,被吹得嗡嗡作响。
贾环裹着棉袄从检讨厅出来,到讲读厅处的一处公房见方望。方宗师的公房中,堆满了各种书籍。方望一身青袍,坐在书案后,正在校对书稿。见贾环进来,笑着道:“唷,贾侍讲来了。”
方宗师的死对头傅伯龙卷入太子叛乱中,被杀。他现在心情极佳。
贾环给打趣的无奈的一笑,行礼,道:“学生见过方先生!不知道先生叫我来有什么事吗?”他还没有领到礼部的告身、官袍,暂时是假侍讲。
方望将手头的一份半月刊拿出来,放在桌边,道:“傅伯龙已死,你给我说的那个文学奖,大概可以推行。我忙于修书(皇周英华),这件事,你负责起来。”
贾环点头。
方望再语重心长的道:“如此年轻的翰林侍讲,国朝闻所未闻。当年明朝名臣彭时,以状元入,亦有32岁。风头太盛,不是好事啊。要谨言慎行。如今盯着你的人多,你再修书混日子就不行了。先帮我把《翰苑文话》撑起来。”
《翰苑文话》是方望以翰林院的名义刊的半月刊报纸。方宗师身为礼部尚书,清流之望,借翰林院的牌子在文坛打口水仗,当然没人说他。
翰林侍讲,修书,必定是要挂头衔的。不可能如翰林修撰、庶吉士那样,白干。而且,书成之后,必然要论功行赏,升官。方望对官场不热心,不代表他不懂。
他真要给贾环挂一个修书的头衔,如副总裁官,某篇的副主编。对贾环而言,绝非好事。月满则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贾环道谢,“谢方先生。”
方望摇摇头,感叹的道:“我本以为,我在京城修书七年,可以保你七年无忧。没想到啊,何朔这么看重你。把你推到风口浪尖。子玉,你要韬光养晦啊!”
何朔很有可能在未来,调贾环入值军机处,熟悉中枢事宜。为以后做准备。
贾环郑重的作揖行礼,道:“学生省的,”
方望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哦,差点忘了。前几个月翁宗道等翰林被贬。正好你升侍讲。亦有不少翰林要晋升。魏宗贯亦升翰林侍讲。你可以去恭喜他。”
贾环和皇周英华副总裁官、性情耿直的魏翰林关系匪浅。他是大师兄的岳父。多年的老翰林,总算是熬出头。
得了方宗师提前透露的消息,贾环笑一笑,告辞出去,去找魏翰林。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中午,贾环在棋盘街的宾楼请魏翰林吃饭。棋盘街与崇文门外、灯市口等处,并称为京城的闹市,人流密集。棋盘街这里,不远就是六部等衙门。想不繁华都难。官员经济,自古有之。
棋盘街这里的铺户号称有数千家。繁盛异常。宾楼便是棋盘街最好的酒楼。正所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钱槐早早的在西面的楼中订了位置。贾环和魏翰林先后抵达,在引客的店小二的带领下抵楼二楼的房间中。
魏翰林还是老样子,说话很不大中听,在八仙桌边落座,道:“你府上还欠着天子五十万两银子吧?我听闻你都在卖地,怎可如此奢华浪费?”
贾环一阵无语,道:“请魏先生吃顿酒的银子,我还是有的。”贾赦在平安州参与走私贸易,天子罚银五十万两,这是归内务府、天子内帑的银子。吴王前两天就派人通知他,同时下帖子说要府上拜会他,请他做吴王世子的老师。
贾府缺不缺银子呢?缺。五十万两的缺口,确实非常大。贾环脑子没进水,当然不会像甄家那样拖欠天子的银子。太子叛乱结束后,他就派人去乌家庄处理卖地之事。同时,变卖贾赦的收藏、家私,筹集银子。京城之中,稍微留意下贾府的动态的人就知道贾府正在变卖资产。
所以,别看魏翰林说话不中听,实际上,对贾环还是很关注的。毕竟,他是贾环会试的房师。算是师生关系。
少顷,店小二上了酒菜。
魏翰林和贾环吃了几杯酒,到底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打开话匣子,告诫道:“子玉,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嘿,十三岁的正六品翰林侍讲。不足四十岁就可以成为宰辅。你觉得可能吗?
天子此次偏向于何新泰的意见,原因在于天子对谢福清不满。天子一定会找机会压你。你近几年最好低调一些。犯了人主的忌讳。这不是好事。”
这是第二个人给他说,要如履薄冰,小心慎微。
贾环嘴角泛起一缕苦笑,这算是推心置腹吧?给锦衣卫听着,报你一个“揣测上意”,不死也要脱成皮。同时有些惊讶。魏翰林的官场觉悟,比方宗师高。
贾环起身给魏翰林斟酒,道:“谢先生提醒。”
其实,他早就有预感。怎么可能如此顺心如意的拿到一个正六品翰林侍讲?
方宗师是叫他低调,淡出别人的视线。魏翰林更进一步,说要提防天子打压。实际上,贾环心里的看法是:天子只怕已经出手。这才符合雍治天子的性情。
所以,贾环现在根本就不是什么低调不低调的问题。他只需要等着雍治天子“出招”、等待结果就可以。这确实非常令人无奈。就像游戏里面打boss爆出的宝物,某些属性逆天,却总有些缺陷。
当然,他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多半会给雍治天子派个闲差,消磨青春、光阴。


从宾楼出来,贾环回到贾府,刚回望月居后院。鸳鸯已经等候多时。晴雯陪着鸳鸯在闲聊。望月居那日遭到汝阳侯的乱兵,在冬日里显得有些破败。
鸳鸯一身青色的棉袄,系着白绉绸汗巾儿,身姿高挑,越显得胸挺腰细。二十岁的鸳鸯,已经是俏丽明媚的女孩子。见贾环进来,她脸上露出自内心的欢快笑容,笑吟吟的起身,眼眸看着贾环,道:“三爷,贵妃打陈太监来给你送升官贺喜之礼。老太太等着你去呢。”
贾环微笑着点头,“嗯。我换身衣服就去。刚在外面吃了酒。鸳鸯姐姐稍等。”
他当然能感受到鸳鸯的亲近之意。这是因为贾赦的缘故。贾大老爷,如今已经下狱,想要强娶金鸳鸯,那是做梦了。给美丽的女孩子亲近,当然是让人舒服的事情。
鸳鸯笑着点头。
贾环洗过热水澡,换了身便服,到贾府西路的贾母上房处见贾母,阖府的女眷都在。包括新来的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四人。贾环领了贾元春的赏赐:一斤的明前西湖龙井,一套正品的汝窑茶壶,一件精美的白色貂裘斗篷,款式新颖、金锭一对。
对元妃兴致勃勃的赏赐,贾环心中报以苦笑。大约,雍治天子没和贾元春说吧。她弟弟的这个翰林侍讲,可没有兼职日讲官,或者修书升官的机会。
陪着贾母、王夫人等贾府的内眷们说了一会话,贾母就笑,道:“你去和宝丫头她们说笑罢。你在这里,我们也不自在。”贾环向来是不搞“母慈子孝”的名堂,也不会陪着贾母说笑。他到贾母面前来,多半都是有事。
而贾环在贾府内权威日盛。他不说笑,贾母等内眷,难以忽视他的存在。所以,贾母笑着说要贾环出玩笑。这倒不是疏远。贾母对贾政也是这么说的。
贾环笑着点头,辞别出了贾母上房处。在庭院外的甬道上,和宝钗、黛玉、探春等人道别。他并没有陪金钗们去大观园里小坐,而是回到贾府的前院。
略等片刻,吴王便到了。时间自是早在帖子中约好。贾府开中门迎接。贾环在荣禧堂中,招待前来拜访的吴王。贾蓉、贾蔷两人做陪客。贾琏还在处理贾赦的资产事宜。
叙茶、寒暄几句后,吴王令众人都退出去,和贾环单独密谈。吴王将近四十岁,穿着水蓝色的蟒袍,更显得气度不凡。温和的笑一笑,看门见山的道:“贾探花,天子转我转述,令你担任小犬之师。本王今日特来相邀。”
贾环微微怔住。随即,回过神来,原来雍治天子的后手在这里。
之前,吴王专程前来邀请过他作为吴王世子宁澄的老师,据说是雍治天子推荐的。他拒绝了。因为,当时,吴王对太子的立场不明,他不想卷入。
另外,成为一个亲王世子的老师,并没有什么前途。最出名的是汉朝早死的梁怀王太傅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环当时也恶意的揣测过,雍治皇帝心中怕是很希望他如同贾谊般,英年早逝。
果然还是来了啊!一个非常清闲的职位。要知道翰林侍讲,通常是要做太子,或者天子的老师。他却被天子安排去做吴王世子的老师。很恶意啊!几乎让他的政治前途,看不到光亮。
贾环的心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雍治皇帝在点他为探花时,不是一样想压着他,让他跟着方宗师去修书。结果呢?七年的修书时间,对他而言,反倒成了一个绝佳的晋升平台。
升官的机会啊,不是皇帝给的,而是自己去刷的。不过,短期内,他这个翰林侍讲,怕是没什么作用。从炙手可热,变成冷灶。搞不好,他的词臣之路,就此到顶。
贾环“表演”着轻叹一口气,以一种不确定,不甘心的语气问道:“这是圣上的意思?”吴王是雍治天子的眼睛,他此时的表现,必将全部反馈给雍治天子。他不能表现的毫不在乎。你要表现的让天子“爽”到啊。否则,结果不问可知。
吴王笑着点头,道:“本王还不敢胆大到假传口谕。”说着,又笑道:“本王确实是诚心想请贾先生教授小犬。特备薄礼一份,望贾先生笑纳。万勿推辞。”说着,从袖袋中拿出一纸文书,递给贾环。
天子的想法是一回事,他的想法是另外一回事。
贾环接过来看了看,微微一惊。这是一张地契。对应的就是荣国府北街汝阳侯的住宅。贾环惊诧的看向吴王。吴王微笑着点头,给了贾环一个确定的答复。
这张契约,是晋商们“孝敬”给他的。平安州走私贸易事。荣国府、平安州知州、节度使章时、京中四大皇商朱家被卷入。晋商们希望废弃平安州的通商口岸的地位,仅留张家口作为与草原蛮族的通商口岸(吃独食)。
这张房契收到,他自然是认可晋商们的想法。但,他才不会和天子提。晋商自会安排官员上书,若是天子问他,他会支持晋商们的意见。现在转送给贾环,作为拜师之礼。
据说汝阳侯,欠着晋商大笔的银子。而汝阳侯被杀后,这地契自是归了晋商。虽说,晋商并没有废多少银子、力气,但这不并是意味着这座府邸不值钱。
恰恰相反,一座占地近一百五十亩(一个半荣国府大)位于内城中的府邸的价值,按照市价,至少是价值2万两。
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请参考北京二环以内地段级豪华大别墅的价值。
这张地契倒是一个意外之喜。望月居残破,还没修缮,而且地方较小,将来住不下。贾环正有换宅子的想法。吴王这份礼,送的很及时。想了想,道:“我最近要处理府里的事情,约莫冬至后,去王府一趟,和世子见见面,正式的授课,要等到来年后。”
吴王笑着点头,起身向贾环拱手一礼,道:“如此就拜托贾先生了。”这做派,尊师重道。
虽然是被天子“流放”到吴王府,贾环倒是难得对吴王升起些好感来。


贾环贾探花为吴王世子师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就传遍京城。那些准备和贾府联络感情的人们,又不约而同的收了“善意”。亲王世子的老师,政治前途基本等同于完蛋。贾环瞬间从政坛新星,变成了冷灶。
十一月十九日夜,教坊司胡同某处,顺亲王宴请晋王赴宴,席间,笑道:“贤侄,这又如何?”
他前些天,刚被贾环擢升翰林侍讲打脸,给晋王笑了一回。但今天就传出贾环为吴王世子师的消息,他当即就约了晋王出来吃酒。
天子偏向何朔是真的。天子要压贾环同样是真的。
晋王笑着摇头,“王叔,难道贾环会一辈子都做吴王世子的老师不成?吴王可是我父皇身边的红人。比你还红。你还是尽快改善和贾府的关系吧!”
顺亲王愣了下。他和贾府的恩怨由来已久,就这样去改善?他脸往哪里搁?现在明摆着贾环没什么前途嘛!他很不愿意。


十一月二十四日傍晚,何大学士与户部尚书卫弘在公房中议事甚晚。谈的还不错。傍晚在棋盘街的酒楼宾楼中小酌。
卫尚书,很有他的风格、魅力。被朝廷上下视为能臣。何大学士对他印象很不错。
酒楼东楼的包间中,几道精致的小菜陈列,美酒一壶。颇为轻松、惬意。
何朔道:“子衡,西域战事已经平定。驻守大军的用度,有各国供奉。朝廷在这一块的支出将会变小。户部要尽管组织人手,重开丝路,为国家增加税源。”
卫弘时年五十九岁,在高官中算是年轻的,抿着酒,建议道:“何相,如今丝路多走海路,恐怕难以恢复汉唐时。国家的税收,可以考虑如南宋,增收商税。”
何朔点点头,道:“这是正理。但阻力会很大。不过,西域那边的通商,亦要抓紧。再少,于国家亦是有所裨益。”国朝的商税如明朝,定的很低。要加税,背后的利益集团不会同意。
“嗯。”卫弘先答应,再笑道:“说起阻力,我倒是想向何相推荐一个人:贾子玉。他必定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当日在金陵,我目睹他是如何操控舆论。满朝言官加起来,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
这就是卫弘的高明之处。他知道何朔很看重贾环,着重栽培。只是给天子闪了一会。否则,必定会调贾环入值军机处,熟悉中枢事务。提贾环,很快就拉近了他和何大学士的距离。同时,他和刘大学士亦是好友。
何朔莞尔一笑,点点头。忽而道:“大鹏一日同风起!子衡以为然否?”
卫弘抚掌一笑,举杯道:“此句当浮一大白。”
何朔闻言大笑。
诗仙李太白有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豪迈异常。大鹏只要扶摇而起,就算风停了,一样能激起沧溟中的水。
贾环只要升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讲,就是抟摇直上的鲲鹏。压无可压。翰林侍讲,就算是只能教授吴王世子,他还是翰林。这个基础太夯实、牢固。天子压不住的。卫弘赞同何大学士的观点。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贾府愁银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陈设华丽的房间中散着药香。太监、宫女们寂静无声的进出。
吴王坐在绣墩上,给半倚在床榻上的雍治天子说起他前些天去贾环府上邀请贾环担任世子之师的情况。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雍治天子伤风感冒还没有完全好,到今天才接见吴王。这时,喝了口药,沉吟着道:“这么说,他有些不心甘情愿?”
吴王点头,笑道:“陛下金口玉言,贾先生即便不愿意,也不敢拒绝啊。”他心里对贾环有一些歉意,毕竟他知道贾环不大愿意。同时,有一点期待,希望贾环能够将他顽劣的儿子给教好。
雍治天子笑了笑,神态轻松,“嗯。”
这时,太监总管许彦进来,低头小声道:“陛下,太上皇吃过药了。”他刚宁寿宫回来。太上皇最近生病了。
雍治天子点点头,和吴王闲聊起其他的事情来。


十一月底,因贾环升任翰林侍讲所带来的眼球效应在他担任吴王世子师后逐步的消退。
整个京城还沉浸在太子叛乱带来的后续余波中。暴风雨后,狼藉、清静的场景。最直观的体现是朝廷人事上的变动。何大学士主持着中枢事务。惩罚、奖赏、杀戮官员,这些变动,都渗透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
城北郊的一处坟头。一名中年文士正在坟头给死者敬酒,泪如雨下。墓碑上的文字,彰显着死者的身份:太子太师,大儒傅伯龙。
祭拜傅伯龙的,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即将离开京城去河南布政司上任的右参政(从三品)彭世俊。时年三十八岁。一颗耀眼的官场新星。


京杭大运河上,船只密集。运河中一艘普通的中等客船上,两名士子在船头吹着寒风。
“子恒兄,你估计我们还有多久到京师?”胖胖的士子问道。
国字脸的士子答道:“开之,不远了。我们明日就可以到通州。”到通州,进京城就快了。
说话的正是自黄州府北上而来的韩谨、萧梦祯。太子死了。他们还是决定来京城。萧梦祯要来参加雍治十四年春的会试。而韩秀才想要学一学尹太守,挑选皇子,达成他的政治理想。


于此同时,自陕西、河南、河北联通京师的官道上,一支马队正在前行。官道上,行人退避。因为这支马队上竖着钦差的旗号。
马队正中,是一辆精美的马车。四十多岁的俊美男子感叹看着官道两旁的景色,“终于快到了。”
正是,出使西域数月的龙江先生。西域平定,他作为使者的使命已经完成,带着详细的战报、报功文书,返回京师。谁都知道,宁儒是天子面前的红人。
1...234235236237238...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