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其实也挺爽的!贾环想着,合上眼睛,沉沉的睡去。
宝玉在一旁看着贾环的待遇,羡慕无比。恨不得此刻倒下的是他才好。要知道,他五月间给老爷打的死去活来,也没这个待遇。可惜,可叹!
谢鲸留了一百人的京营守护贾府,并清剿余下的残兵:大观园和贾府西路中有不少溃兵。又派人封锁了汝阳侯府,这才带着京营前往皇城,与乐参将合击皇城。
贾环虽然在休息,但是他的心腹手下柳逸尘、张四水都在,处理这贾府善后的各种事宜,包括拉网排查贾府各处的溃兵。贾府遭遇的创伤,慢慢的愈合。
京城之中这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棋局,于贾府这一隅是落下帷幕,贾府不会再卷入到这场风暴中。接下来,只是等消息。或许,是好消息!
贾环以一己之力,从棋局的一隅出,却切实的影响到了京城这场政治风暴。大局还是雍治天子的大局,但却改变了很多人的结局。他还会只是一个天天迟到早退的翰林修撰吗?


谢鲸以为还要与乐参将合击皇城。其实,等他赶到皇城西华门时。战斗已经结束。
守在天子后宫中的殿前侍卫司的重兵掌握着皇城北面的神武门,乐参将的部队直接从神武门进入皇城,在殿前侍卫司的高手配合下,从乾清门杀入皇城正中的三大殿:建极殿、中级殿、皇极殿。所谓的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皆伪清之制。
京营战力无双,襄阳侯收罗的军队,没有皇城作为依仗,近乎于野战,如何抵挡的住?稍后,乐白就攻破皇极殿,俘虏太子宁溥、襄阳侯。封锁宁寿宫(太上皇)、慈宁宫(太后)、慈庆宫(东宫)。
宫中所有的军队当即反正。即便将官不愿意,底下的士兵却不愿意再和京营作战。大势已去,都在谋求活路。皇城旋即被京营控制,各处消息恢复通畅。
一路赶来的果勇营费游击连一点功劳都没有捞到。脸都黑成锅底。在皇极殿外,愤然的问一名京营校尉,“你们乐参将呢?”
京营校尉道:“乐将军被太子召过去说话。”
费游击冷哼一声,甩着披风,道:“等他出来,告诉他来找我。皇城的防守归我果勇营管,请他退回大营中。我手中有陛下的圣旨。”
果勇营是雍治天子的嫡系,接管皇城的防务,自是理所当然。不过,天子一天不废太子。太子就是国之储君。即便太子现在称兵拒命,他并没有去整太子的意思。
天家父子的事,搀和起来很不好。


太子宁溥是被幽禁在一处偏殿中,身边有京营的士兵看守着,防止他自杀。
宁溥不过二十多岁,遭遇到这样的大变,此时的形象很不佳。金色的盔甲自是给人剥掉。外面罩着一身简单的月白色外衫。冻的瑟瑟抖。头凌乱。
宁溥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大将,心中火气很大,怨恨的道:“乐白,本宫对你如何?”
乐白抬头,满脸的苦涩,道:“太子殿下于我有恩。我一直不敢忘?”
宁溥失笑,手指着乐白,“哈哈,哈哈!你还知道我对你有恩。我没想到,最终是来坏我的好事。京营诸将都不出兵,怎么独独你出兵?”
乐白叩头,道:“殿下于我有恩,这是私事。而殿下于太上皇勾结,意图使太上皇复辟,这是公事。我不敢因私废公,请殿下见谅。”
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太子殿下和京中各营,各卫结交,其实并无谋反之心。但是,天子令王统制会同五军都督府、兵部彻查太子结交诸将之事。没影的事,也是事。
宁溥看了乐白一眼,讥讽的笑道:“因私废公?呵呵,乐白,你读了几本书?这番话你说不出来的。是谁教你的?”
乐白顿了几秒,道:“是贾探花,贾环。”贾环在路上给他说的。君臣大义是公,太子恩情是私。因公而忘私,此人臣的本分。
贾环?突然间,宁溥再没有责骂乐白的想法,挥挥手,“你出去吧!本宫要静一静。”
乐白退了出去。
宁溥站在偏殿之中,昏暗的光线透进来。估摸着快要中午了。不知道静儿如何了?稍后,太子的脑海中浮起那个少年翰林的形象。贾环,呵呵,贾环。他所遭受的一切,大概都起自于这个少年。
天意吗?


京营换防时,何大学士以留守大臣的名义,统领京城全局,命令各卫回驻地,把守城门,恢复内外交通。令锦衣卫侦查不法,履行职责。令顺天府府衙、县衙张贴安民告示,恢复商贸。令百官各司其职。谢大学士闭门不出。
下午的时间渐渐的过去。京城中因昨晚带来的骚乱逐渐的平息。街面上恢复平静。这是何大学士的治国之能。
不过,内城之中,无数百姓家中披麻戴孝。哭声不断。造反,不是请客吃饭,是有流血的。
东宫之中,京营的将士封锁了东宫。局势如何,东宫中的太子妃、侧妃等人想想就明白。
寝殿里的厅中,金碧辉煌。太子妃甄静儿用镇纸压着一封信,放在桌子上。八仙桌边坐着太子宁溥的两名侧妃。容颜姣好。可称美人。桌上,有一壶酒。
甄静儿给一人到了一杯酒,脸上带着笑容,缓缓的道:“两位妹妹,请!”
两名侧妃都是泪流满面,举起酒杯,清声道:“姐姐,请!”
甄静儿点点头,从容而镇定,右手拿着酒杯,左手拿着自己太子妃礼服的袖口,樱唇微张,仪态优雅的将毒酒喝光。一滴不洒。仿佛,她喝的不是毒酒。
两名侧妃哭泣着,犹豫着。但最终在甄静儿积年的威压下,还是喝下毒酒。其实,太子事败,她们确实活不了。但谁又想死呢?
甄静儿在绝笔信里写道:儿臣邀天之幸,嫁入皇家。陛下,母后信重,慈爱有加。儿臣未敢有片刻忘恩。…然则,出嫁从夫。儿臣之罪,在己身。望陛下勿罪皇孙,勿罪甄家。儿臣死亦无憾。
稍后时分,东宫之中,哭声一片。太子妃统御太子内事,为人处事,赏罚严明,但宽厚待人。深得上下敬重。太监、宫女们向外面的守将报告了消息。


东西六宫之围,已经解除。宫中人人欢喜。参与造反的,只是太子,太上皇几处而已。如今平定,如何不喜?
景仁宫中,吴贵妃没有吃晚饭,而是坐在镜子前化妆。明亮的镜子前,里面映衬着的是一张宜喜宜嗔的美人脸。但吴贵妃还不满意,接着化妆。
直到她最终满意了,这才打侍候的宫女离开。她自己回到寝宫里,从精美的小箱子中拿出金条,费力的吞下去。然而,和衣躺在宽敞的床榻上。


十一上午,留守大臣何朔的信使,果勇营的信使、锦衣卫的信使纷纷抵达承德。
京城中的消息,局面传到雍治天子面前。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四十三章 对与错,历史和现在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山坡、湖水,寒鸦。冷冽的水光粼粼。小山坡下,树林的绿色与湿地的枯黄交映。冬意凛然。
烟雨楼中,雍治天子在精美的小厅中,看着玻璃窗外的风景。他心中还在权衡。书案上,放着三分情报。分别来自于:何朔、锦衣卫、果勇营。说的是同一件事。
留守大臣何朔,在十月初九晚,也就是前天,太子称兵拒命时,匹马出京城,前往京营大营,说服京营出兵平叛。果勇营赶到时,大局已定。
雍治天子的后手,几乎没有用。太子集团就被打的稀里哗啦。对此,三方的说法不同。
何朔请罪,兼催促皇帝立即回京主持大局。锦衣卫客观的叙述了详细的经过,包括各大臣的反应,动向。并且提到元妃的弟弟贾环,为何大学士的马前卒。京营出兵,有部分兵力是救援贾府。
果勇营则是指责显武营违抗圣旨,擅自出兵平叛,语气激烈(主要是被抢功了)。特别是参将乐白,万一他率显武营叛变呢?
太监总管许彦从外面进来,小声提醒道:“陛下,刘、韩两位大学士来了。”
雍治天子转过身来,“请他们进来吧!”
许彦领命,转身去厅外,将觐见的大学士刘飞白、韩润,锦衣卫指挥使毛鲲,果勇营参将祈夏带至进精美、富丽堂皇的小厅中。然后,悄然的退到一旁。
刘飞白、韩润几人参见天子,看过奏章后。文华殿大学士刘飞白深深的吸一口气,直言奏道:“陛下,何朔虽然擅自调动京营进城平叛,但他到底是一片忠心。堪称国之干城。古之名臣,莫过如此!”
刘大学士,性情醇厚。以他的眼光,当然明白天子这次召对是什么意思,关键点在什么地方:何朔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越职调动精锐的京营平叛。是功还是过?
宰辅染指兵权,后果是什么?人主岂会没有忌讳?但,他对何朔的才能、政治操守还是很佩服的。何朔在中枢,是国家、百姓之福。这时,当然要为何朔说话。
果勇营参将祈夏仗着是天子的亲信,加之麾下到手的平叛功劳被抢,对性子比较厚道的刘大学士并不大尊重,不以为然的道:“名臣不会连半日的功夫都等不了吧?陛下于全局早有安排。”
韩大学士性情耿直,当即怒斥道:“祈参将还是闭嘴的好!不要因为功劳被抢,就胡乱说话。规矩重要还是人心重要?陛下留有圣旨不假,但早一些平叛不好?
何朔对陛下忠心耿耿,有何过错?莫非坐在府中,就对得起陛下留他守京城之责?”
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看着祈夏不爽的脸色,心里幸灾乐祸的笑着。祈夏仗着天子的宠信,都忘了自己几斤几两!一个武将,胆敢说大学士居心叵测?
刘大学士对雍治天子行一礼,正色道:“陛下,昔日刘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出征,屡屡留刘穆之总揽金陵全局。当年宋武帝北伐,若非刘穆之去世,历史恐怕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何朔是陛下的刘穆之。”
当年刘穆之拿到岂止是兵权。那是汉相萧何的位置。但是,宋武帝能信任他,委任他留守后方,才能尽情的挥自己的军事才华,建立刘宋王朝。
何朔作为留守大臣,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主动维护雍治天子的正统,调兵平叛,这恰恰是一名优秀的留守大臣应该做的。名臣风姿,莫过于此。
事情,有重要的,次要的之分。太子叛变,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维护当今天子的正统,而不是纠结于是否违反常例,越职权(触碰兵权)。他希望天子信任何朔。
雍治天子微微的点点头,道:“明日,大军启程回京!刘卿,你负责安排此事。”
天子结束召对,刘飞白、毛鲲,祈夏几人准备告退。韩润突然道:“臣请留对。”他看出来,天子心中对何大学士仍有疑虑。
雍治天子诧异的看了韩润一眼,道:“可。”
等一干大臣和太监都离开后,韩润作揖一礼,缓缓的道:“陛下忘了汉武帝的丞相刘屈氂、北军使者护军任安吗?”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起兵政变,得到了他的母亲,汉武帝的皇后,卫夫子的支持。当晚,留在京城本来应该主持长安大局的丞相刘屈氂却逃跑了,连丞相官印都丢了。汉武帝很生气:刘屈氂没有周公的风范。周公不是诛杀了管叔、蔡叔吗?
一年之后,刘屈氂因罪腰斩。
北军使者护军任安(此人在历史上极其的有名,因为太史公司马迁的《与任安书》),掌握精锐的北军,虽然接受太子刘据的诏令,但按兵不动。
看起来有功啊!但,结果是,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
雍治天子若有所思的看了韩大学士一眼,道:“韩卿言之有理。”心中的顾忌去了七八分。但是,他还要当面与何朔谈一谈。看看何朔到底怎么想的!


雍治天子于十月十二日自承德启程返回京城。
京城中的各种消息不断的传来。令雍治天子在路途中对局面了如指掌。何大学士在文渊中办差,主持大局,京城安稳。就等着天子回京城处理善后的事宜。赏罚皇子、大臣、将士,是人主的权力!何大学士没有逾越。
于此同时,初十上午,眼看着风头不对,谢大学士派了儿子出城向天子报信,试图表明他的立场。但是,谢大学士的儿子刚出东门,就给守在官道上的京营抓个正着,扣留下来。
初冬的寒风吹过谢府中槐树的叶子时,谢大学士没能等来儿子的回信,坐在幽静的小中,独自一人,轻轻的叹了口气。


梁王府外已经被京营围起来,如同隔绝的信息孤岛。但太子妃甄静儿于初十的晚上自杀的消息,还是传进府中。
梁王妃甄舒儿在一场小雨的午后,看着檀木的方桌上的精美白瓷瓶,始终下不了姐姐那样的决心。
泪流满面!
甄府,已亡。
此时,梁王还被扣在皇宫中,就在太子宁溥隔壁的房间中。


德胜门外,京营的大营中,显武营和谢鲸等三位游击平叛的兵将已经回来。大营之中,到处都在讨论这次平叛的事情。论功,还是论过?但更多的是讨论京营的战力无双。
小雨淅沥,显武营参将乐白和心腹下属胡游击两人在大营的一处房间中,看着雨。
等待命运的审判,是焦灼的。


秋叶胡同,王子腾府中,残垣断壁,满府破败。全府的人都在披麻带孝。死了太多的人。包括王承嗣的老婆。王子腾许多美貌小妾。
王子腾没有去坐衙,而是在家中气的病卧在床,咬牙切齿的怒骂:“赵豫,你这个老匹夫欺人太甚!我誓灭你满门。”


贾府之中,战争带来的创伤正在逐渐的平息。安葬死去的家丁,安置受伤的青壮,老弱妇孺,招募、购买新的奴仆,这些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贾环亦从虚弱中恢复过来。
贾府新增的喜事是:薛蝌、李婶、邢夫人兄嫂到来。带来了四位美丽、各具气质的少女: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大观园中再次热闹起来。
大观园正殿西面的缀锦中,贾环登高望远,看着一街之隔,空寂无人的汝阳侯府(全部下狱),看向更远处的屋舍。心中思绪万千。他亦在等结果。
冬日的阳光落下。
楼内,两个美少女香菱、晴雯,悄然的等候着,看着贾环的背影。


十月十五日,雍治天子返回京城。召何大学士入御书房问对。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君臣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www.d3sb .com 请书友收藏
明黄色的幔幕、雕龙的影壁,彰显着御书房的身份。紫檀的书案坐北朝南。精细小巧的书格、多宝格、黑漆描金的琴桌、玉石、宝石、珐琅、象牙陈列。透着无尽的贵气。
建极殿大学士时年六十二岁的何朔,身穿绯袍,身材高大,气度出众。他在太监总管许彦的带领下,进了御书房,跪拜道:“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雍治天子坐在书案后,目光审视的盯着何大学士,半响,才道:“平身!”
“谢陛下。”何朔起身,挺立而站,微微低头。臣子当然不能和皇帝对视。官袍下的袖口一滑,一本奏章暗中捏在手里。
雍治天子缓缓的开口,“何卿为何不效仿谢旋,居府中,而待局势明朗。你可知道,朕给京营的旨意,不过与你调兵的时间相差半个时辰而已。宰辅试图握有兵权,何卿,你想干什么?”
雍治天子问的话很诛心。当然,何大学士擅自调兵,确实罪责很大。所以,何大学士这时候,根本没有有和天子争论的想法。甚至,他刚进御书房时,就变现的很谦恭、小心。
没有人会拿自己的命乱来。表现风骨,不在此时。那叫傻逼。这个时候,需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
何朔再次跪地,道:“微臣有罪。”说着,双手举起他的奏章,“臣请乞骸骨!”等太监将他的奏章收走之后,何大学士双手将自己的官帽子取下来,放在地上。
乞骸骨的意思,就是辞官不干。
既然天子怀疑你有不轨之心,那么,我辞职总可以吧?任何明眼人都不会指责何大学士此次调兵平叛,是有不轨之心。平定太子叛乱,显然是忠心耿耿。
但宰辅握有兵权,必须要避嫌。
何大学士对官场上的套路还是很清楚的。他辞职,天子总不可能砍他的脑袋吧?
雍治天子哂笑一声,“呵。”大臣的套路,他当了这么些年的皇帝,还能不清楚?皇帝在规则内,要杀一个重臣是很麻烦的。当然,不讲规矩,那可以随意。
杀一个重臣麻烦,废一个多年、年长的太子更麻烦。否则,他何必冒京城动荡的风险。甚至,他最宠爱的杨贵妃都还在宫中养胎。
雍治天子看都不看,将奏章丢在书桌上,道:“何朔,宰辅请辞,自有流程。朕不许。”
宰辅辞职,绝对不会是只上一封辞职的奏章就行。而需要反复的递交辞呈。往返很多次,才有可能会被皇帝批准。这要看皇帝对大臣的喜欢、信任的程度。
当然,这是走形式,但朝堂内外,都需要去认认真真的走这个形式。方便各方去解读、体会。
所以,雍治天子的话,绝不是挽留何大学士,而是说:你回去准备接下来的辞职奏章吧。
何朔心里叹口气,他是先谋退路,再求其他,倒没想到天子真有罢免他的意思。也是,他其实很不讨天子的喜欢,这次给天子抓到把柄,请他回乡咯。但他心中并不后悔。
雍治天子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何朔,问道:“何朔,你还有何话可说?”
何大学士要是现在一句自辩的话都不说。那可不是示弱、自保。恰恰相反,而是,心里对天子很有意见。给皇帝知道你“心怀怨对”,结局是什么,不问可知。这四个字,是可以入罪的。
何朔道:“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子宁溥与陛下是父子,亦是君臣。起兵叛乱,窥测至尊之位,此举有悖于纲常,是为叛乱。
汉书有言:子弄父兵,罪当笞耳。臣窃以为不取。亦不敢与之同流合污。陛下命臣以留守,臣不敢怠倦。所以,调兵平叛。”
汉武帝的卫太子刘据兵败被杀后。车千秋对汉武帝说,儿子调父亲的兵马,罪过只是抽几鞭子。罪不至死。何大学士说,他不敢苟同。这是叛乱。他为留守大臣,所以调兵平叛。
何大学士政治品格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不是迂腐的性格。这个时候,要是给雍治天子说:我调兵是为京城的百姓,那简直是脑残。他给出的调兵理由是:他认为太子违背了儒家的理论,纲常、礼法。他不认同。
这逼格就很高了。
任何事情,上升到这样的高度,那就是道德、理念之争。不存在任何妥协、退让的可能。何大学士平常是个什么做派,雍治天子自是一清二楚。这很符合他的一贯形象。
雍治天子坐在书案之后,居高临下的盯着跪在下面的何大学士。御书房中,是死一般的安静。好一会,雍治天子脸上露出一个很淡的笑容,道:“何卿是名臣。”
儒家思想,在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就没有教人造天子的反。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种激进的思想,是不被认可的。最多就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从雍治天子的角度而言,何朔认同儒家的思想,那就是确保他的忠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这话是说笑的么?其实,某些时候,任用文官,还是有优势的。
文官不会造反啊!
御书房中的气氛就此缓和下来。
何朔心中一松,他这是过关了吧?


在御书房中,一场看不见的硝烟的交锋之后,随后几天,朝廷内外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便是何大学士上书请求致仕。谢大学士在十月初九那晚上的表现,似乎没有多少人在关注。一时间,朝廷的舆论风向便有所变化。
在第十二封请辞的奏章之后,雍治天子下旨,让何朔出府回军机处视事。此时,已经是十月底。关于天子宁溥谋反的各项事宜都已经由锦衣卫、三法司、五军都督府清查完毕。定罪、奖赏的文卷,移交军机处,等待廷议。
京城到处传着各种各样的流言。但是,有一条,何大学士被天子重新启用,很多事情,就很明朗了。比如:京营显武营参将乐白肯定无罪。比如,那天挟持史指挥使,跟着何大学士去京营的贾环贾探花,有可能升官。
十月底,又是一场大雪。冷宫中越的清冷。某处窄小的殿宇中,咯吱一声,有半个月没有打开的门,重新打开。
雍治皇帝走入其中,小小的房间之中,太子宁溥坐在床榻上,眼神有些浑浊的看过来,等看清楚之后,眼神渐渐的变得清澈,懦懦的,脸上又带着冷笑,就这么坐着,喊道:“父皇!”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d3sb .com 谢谢!




奋斗在红楼 第五百四十五章 我是你逼反的
1...232233234235236...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