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七十七章 浮生偷闲
朝廷征讨西域的大略出来之后,朝中暂无大事。而京城之中,贾环那篇白话文的演讲文稿所带来的冲击,已然慢慢的消散。士林、名妓间、文会上的最新新闻是方望对大儒傅伯龙的抨击。同时,流传开的还有贾环的那首《论诗》
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周(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
赞誉极多。一种才华满满的要溢出来的感觉。
在等待成亲的日子前,贾环的日子就比较清闲了。每日写字、看书、派香菱和宝姐姐鸿雁传书,或者去潇湘馆林妹妹处坐一坐,偶有亲昵。再与迎春、探春、惜春顽笑。
三姐姐探春与李纨负责着大观园里的事,每天上午要议事半天,余下来的才是自由时间。
这天上午,贾环起来,正在书房里写字,让如意在一旁侍候着。清秀的小姑娘站在书案边看贾环练字。她已经识的许多字。写信、读报都不成问题。
没多时,香菱从蘅芜苑过来送信。她一身水白色的长衫,温柔、安静。十六岁的姑娘,亭亭玉立,令人心生好感。贾环便停下笔来。裁开宝钗的信笺。都是日常的闲暇小事。比如昨日又于何处做了何事。但平淡之中,才见真趣。
留香菱吃了饭,至午间时,一个小丫鬟进来回报“三爷,史大姑娘来了。老太太请你过去相见呢。”以贾环如今的地位,贾母有事也会叫他过去,见见面。当然,晨昏定省,这就算了。
“走吧。”贾环笑一笑,放下毛笔,带着如意、香菱出了望月居,进角门,穿过贾府中路,到贾母上房处。刚到贾母花厅的门口,正好听到史湘爽朗的娇笑声。
琥珀笑着挑起门帘,贾环就带着如意、香菱两个进去。屋子里,贾母、王夫人、宝钗、黛玉、贾府三艳、宝玉都在。都在说笑着。青年姊妹间经月不见,一旦相逢,其亲密自不必细说。貌似是在说史湘的趣事。
史湘穿着水粉色的长裙,身姿高挑,肌肤雪腻,身姿优美。众人相互见礼后,她笑着道“环哥儿,你如今越发的名气大了。我昨儿还听家里的叔叔们说起你。”
贾环固然是威势日重,但史湘的性子,还是拿他当朋友。还是雍治七年、八年,贾府里的那个少年。
贾环就笑,语气轻松的道“妹妹这算是夸奖我罢!多谢,多谢。”他现在叫史湘一声“妹妹”,自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
这话说的屋里的众人都笑起来。
宝钗明眸落在贾环身上,含笑着挪开。她不好意思看的太久。鸿雁传书,哪里抵得过见面的美好。撇过眼神,就看到黛玉正抿嘴一笑。显然,是给她看到。
贾环来之前,贾母这边已经说了好一会话。这时差不多到了尾声。史湘拿出个手帕来,里面是四个绛纹戒指,道“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
袭人曾经服侍过史湘一段时间,史湘和她关系极好。
宝玉和史湘说嘴。贾环听着金钏儿的名字,转头瞄了一眼王夫人的身边,跟着的是彩、玉钏儿。心里恍然惊觉,烈金钏儿投井的事,差不多就在最近吧!但他早早的就叮嘱过彩霞让金钏儿有什么事可以来找他。
他最近并不算忙,这件事应该略有变动,暂时还没有发生。
一时间,话说完,贾母让史湘去各处走动。奶妈、丫鬟们跟着。众人也纷纷告辞。到庭院里,下午的阳光顺着疏离的树叶落下来。形成斑斓的图案。
贾环沉吟着道“我有几句话和妹妹说,一会在三姐姐处等你。”袭人在潇湘馆里,史湘等会最后肯定是去那里看她。但他这时当然不能说在潇湘馆里等史湘。宝姐姐在呢。
史湘去王熙凤、李纨等各处拜访,将丫鬟、奶妈都给遣散,只带着贴身的大丫鬟翠缕跟着。
贾环则是带着丫鬟去探春的屋子里说话。黛玉和三春自是一起。倒是宝钗不好意思,找个借口,往梨香院去看薛姨妈。
史湘来,最高兴的便是宝玉。如今府里的姐姐妹妹们都是和环老三亲近,和他有些生分。只妹妹对他还是如旧。有贾环在,宝玉心里再想跟着黛玉,也觉得没意思,林妹妹眼睛、话题只跟着环老三的。他看着心疼。先回了怡红院。
秋爽斋的庭院中,种植着芭蕉、梧桐,此时盛夏,绿色正好,枝叶茂密。
贾环和一众姐妹说笑着进到正厅里。秋爽斋的三间屋子,并不曾间隔开。陈设典雅、华丽大方。
当厅的是花梨大理石大案,墙角窗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挂着米蒂的一副《烟雨图》真迹,旁边是颜真卿的一副对联,是摹本,书曰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贾环的毛笔书法到现在已经有几分功底,他毕竟是下了科场的人,又是翰林,一笔字要是见不得人,怎么可能?指着颜真卿的摹本,笑道“改日我给三姐姐收罗一副颜鲁公的真迹挂着。”
米蒂的画到还好,不过两三千两银子。颜真卿的笔墨真迹,那可就珍贵了。当然,听说书法里最珍贵的《兰亭集序》真迹在唐太宗的墓中。
探春抿嘴一笑,顾盼神飞,道“你搜罗来了,我也舍不得挂在厅中。”
传承千年的书轴,需要保养,她哪里会大大咧咧的挂出来。
探春让侍书、翠墨两人带着丫鬟们给贾环和姐妹们倒茶,招待大家坐下来,问道“三弟弟,你找妹妹说什么话?”
贾环道“我是听说妹妹看好人家了。想要问一声是谁家里。”
史湘已经订婚。刚才在贾母上房处,王夫人亲口说的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不出意外,就是卫若兰家里。
唉…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散高唐,水涸湘江。
他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史湘的婚姻,他怎么说话?
当日,在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史湘说媒,说的是宝玉,贾母没同意。
真要他说,史湘嫁给宝玉,未必是什么好事。大脸宝是个深坑啊!
探春性子落落大方,如今又管着事,消息灵通,笑道“我道什么事。这我知道。听说是府里经常来往的卫家。”
惜春穿着浅紫色的裙子,出落的很美丽,精致俏丽的小美人,绣户侯门的少女气质浸润出来。她年纪小,脸皮薄,明眸圆睁,娇嗔道“三哥哥,你如今怎么尽关心这些事来?”
在未婚的少女们面前说谁谁的婚事,这个是不大妥当的。
贾环莞尔一笑,惜春近来气质上的变化令他感到高兴,道“偶尔一问。倒是二姐姐的婚事,我现在就得关心着。”说着话,指着一旁温柔笑着的迎春。
迎春“呀”了一声,满脸通红,心里慌乱之余,忽而有些安心下来。她的年纪,快到了要出嫁的。她近来的心事,亦有这方面的担忧。
贾环喝着茶,含笑不语。他倒不是故意让迎春发囧,而是他想起一个合适的人来薛蝌!孙绍祖这个中山狼就不要想他二姐姐了。门都没有。
薛蝌这小子今年应该就会带着妹妹来京城贾府里。为的是和梅翰林之子完婚。当然,他现在是找不到人了。除非追着梅翰林一家去哈密卫。
这事,他还的盯着贾赦一些。五千两银子,他出的起。但最好能拿到贾赦几个把柄,让这老小子就范。毕竟,迎春的婚姻,还是要贾赦说话。
至于有过一面之缘的邢岫烟,这个,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他肯定是先紧着自己的姐姐好。
黛玉清声笑着,团扇掩嘴,道“环哥,你是自己的婚事要来,所以在我们面前说罢。”
贾环就是一笑,目光落在越发出众的黛玉身上。大家正说笑着,忽而香菱快步前来,道“三爷,我们奶奶叫你去梨香院。有事让你出面处理。”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七十八章 飞燕、杨妃(上)
梨香院一间雅致的偏厅中,魏翰林端正的坐等着,喝着凤髓茶。茶是好茶,清香飘逸。他心中却是很不耐烦。他公务繁忙,而薛家半天却没一个人出来招待。
后院里头,薛姨妈和宝钗两人同样正焦急的等待着。薛家在京城之中的故旧,除了贾史王薛四家,就都是皇商一流的人物。何时与翰林有旧?薛蟠此时并不在家中,即便在家中,薛姨妈也不放心由他出面接待一位清贵的翰林。
一个是儿子性情不稳妥,一个是两者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
贾政还在衙门里坐衙,薛姨妈赶紧派了香菱去请贾环来。这才是身份对等的人物,足可以待客。
贾环从秋爽斋里过来,到梨香院里已经是半个小时后。他身上都有些汗,天气炎热。
梨香院后院厅中,陈设精美。阳光给拦着窗外,窗户下的半桌上的瓷器泛着光泽。清幽、阴凉之气,浸润而出。
宝钗见贾环进来,站起来,就要避开。
薛姨妈忙阻止道“嗳哟,我的儿,这都什么时候?不必避讳着了。”再笑着对贾环道“环哥儿,却是有个姓魏的翰林上门来,不知道有何事,要你帮着招待一二。”
“魏先生?”贾环心中奇怪。翰林就那么些人,他虽然在翰林院没正经“上过班”,人名都还是知道的。姓魏的翰林,那只有他的房师,大师兄的岳父。
“姨妈不必着急,我去前头见一见魏先生。”婚还结,贾环当然不用改口,应下来,再对宝钗一头,示意她安心,到前院里见魏翰林。
薛家的仆人将贾环带到偏厅中。贾环笑着行礼,“魏先生…”
魏翰林不爽的抱怨道“怎么这么慢才出来?”他根本就不奇怪是贾环代表薛家出面招待他。毕竟薛家就住在贾府里。而且,贾环请了婚假在家。
贾环露出一个苦笑。好在他知道魏翰林的脾气,并不以为意。
魏翰林拿出一封书信,道“这是梅翰林给薛家故人的书信。他儿子与薛家之女定有婚约。如今,他被贬往哈密卫,说不必苦了故人之女。要退了这门亲事。婚书在我手中,等薛家子来京,我亲自给他。先来给薛家说一声。”
魏翰林脾气很臭,性格执拗,但办事还是很妥帖的。他即便信的过贾环,还是会亲手将婚书交给薛蝌手中。
贾环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梅翰林要退掉薛蝌的妹妹薛宝琴的婚约。薛蝌算是薛蟠的堂弟。接了书信,道“魏先生,我知道了。我一会给薛姨妈说明情况。”
“嗯。”魏翰林把事情说完,并不多留,告辞离开。
贾环送魏翰林出门,再回到后院里,将梅翰林的书信给薛姨妈,将情况给薛姨妈说了说。
说起来,古代的婚姻,女子嫁人的年纪都比较早。薛宝琴比宝钗小,在今年就要嫁人。红楼十三年秋,薛蝌就要带着薛宝琴进京完婚。再比如,史湘今年十一岁多就订婚。
此时宝钗已经避开,不在客厅中。
薛姨妈一身褐色的常服褂子,富家太太的装束,四十多岁,坐在名贵的梨花木交椅上沉吟了一会,道“环哥儿,这事我知道了。且看看什么时候带信回金陵罢。”
又叹道“我这侄女也是没福的。她父亲那年在京中将她许给梅翰林之子。第二年就去世。如今母亲有痰症。家道中衰。上头有一个哥哥,这婚约解除,一时间又哪里去挑好的?”
贾环对薛姨妈这种轻飘飘的感慨没什么感觉。她有几分真心,很难说的。
再者,据红楼原书的描述,薛宝琴非常漂亮,兼之能诗文。贾母就曾想将其配给宝玉。薛宝琴要挑,怕是还有选择的余地吧!
同喜进来给贾环倒茶。薛姨妈笑道“环哥儿,今天多亏你出面待客。你大哥,唉…,就不提他了。”吩咐同喜,“去将今年新到的凤髓茶,拿一块给环哥儿。”又留贾环吃饭。
贾环帮薛家出面招待下客人,是他地位使然,这时便道“姨妈留饭,本该是要留下来的。只是还有些事,改日再领。”他和薛姨妈关系一般。当即,拿着凤髓茶回望月居。
凤髓茶,当然不是凤髓,而是一种名贵的茶,又名青凤髓。正所谓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产地,福建省建安县。最早见于唐李肇的《国史补》。明代徐应秋在《玉芝堂谈荟》中也说“建安之青(凤)髓……此唐宋时产茶地名也。”
苏轼有词老龙团,真风髓,将来免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清代黄葆真在《增补事类统编?饮食部?茶》中说“蝉膏、凤髓,分八饼之浓香。”
贾环在这里生活了六七年,又是贾府这样的世家之族,对茶叶,略有了解。走在青石板上,两边树荫浓密,午后静悄悄的只有蝉鸣。
风俗贵茶,其名品众多。建安青凤髓,皆品第之最著者也。
贾环看看手里油纸包着的一块茶,心情不错。他给薛姨妈想起来帮忙出面待客,薛姨妈认为他能拿的了主意。正是他执掌贾府内外的一种权利体现。


却说秋爽斋中,贾环给香菱叫走,黛玉和三春们说了一会儿话,便散了。
史湘先到凤姐处,再往李宫裁的稻香村,又去怡红院,再来秋爽斋。听的探春说贾环给薛姨妈叫出去待客,又听探春说了刚才的原委,俏脸微红,和探春说了会话,去潇湘馆里看袭人。
黛玉从秋爽斋里出来,因贾环给叫到薛家去待客,心中略感闷闷的。一路上,登山渡水,过树穿花,到四月底时她卖花冢处,看着隆起的小土包。
黛玉一袭精美的白底黄花的衣衫,身姿娇柔婀娜。容貌绝美的少女。她在这幽静、美丽的绿树、花丛间蹲下来,轻轻的拍拍土包,想着也不知道里头花化了没有?又想起那日所做的《葬花吟》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心中的情思、忧愁涌起来,禁不住轻声吟诵道“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若是给环哥听到我写这样的诗句,怕是又要说我不保重身体。要罚我锻炼。”黛玉吟诵了一回,想着心底的男子。他要成亲了啊。心中情思萦逗,缠绵固结。叹口气,站起来,自言自语的道。
忽而,背后给人拍一下。黛玉给吓的一跳,回头就见香菱笑嘻嘻的站着,长出口气,道“你个傻丫头,唬我这么一跳好的。你这是从哪里来?”
香菱嘻嘻笑着提起手中的油纸包的小包,“喏,我们姑娘让我给姑娘送茶来,要我亲自交到姑娘手里。我到处没找着姑娘,听的有人在这里吟诗,猜着是姑娘。过来一瞧,还真是!”
黛玉的诗才,在闺之中,自是有名的。听闻,她还曾以笔名“潇湘妃子”在报纸上发表过诗词、文章。香菱心里羡慕的不得了。家里的三爷可不就是诗词名家么?
黛玉轻轻的一笑,绣花鞋踩在鹅暖石路上,道“宝姐姐费心了。”
“好姑娘,我们走罢。回家去坐着。”香菱说着,拉着黛玉的手往潇湘馆里而去。
香菱的性情,温柔、安静。但是呢,会有一些呆、憨。她是极愿意和黛玉亲近的。


第二天上午,贾环没在屋里写字、读书娱情,带着晴雯、如意往潇湘馆而去。他昨天晚上听晴雯说黛玉心情不佳。
原因么,贾环不用猜都知道。
大观园中风景最好的几处便是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其中,潇湘馆位于在大观园的南面正门左侧。
贾环三人是在西北面的角门进园子里,顺着甬道往东直走,过园中戏班子所在的榆荫堂,隔着墙可以看到外头的梨香院,直走到迎春的紫菱洲。
再往南直行。沿途过惜春的暖香坞、李纨的稻香村、探春的秋爽斋。往东过至黛玉的潇湘馆。潇湘馆院落外室一带粉恒,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
夏季清晨七多,天地间的凉气还未完全的消散。微风吹过,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所谓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贾环到时,黛玉已经起来。贾环给她定的作息时间是早睡早起。以规律的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至于什么赖头和尚“见不得眼泪”那种鬼话,那是唬人、装逼的。按照中医理论忧伤肺、思伤脾。这才是根结所在。
黛玉在金陵里按照御医的方子,调养了一年多。再加上贾环知道的一些现代养生知识,她的身体,自是比红楼原书中好很多。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黛玉秋水般的眼眸落在贾环身上,眸光潋滟,精致如玉的俏脸上露出喜悦的浅笑,让贾环落座,紫鹃倒茶,好奇的道“环哥怎么今天这么早就来我这里?”
贾环微微一笑,道“新写了一首词,想着和妹妹一起品鉴。”
黛玉美丽无瑕的瓜子脸上闪过一抹绯红的霞。环哥说的“道貌岸然”,一本正经,其实是说想她了,所以早上过来看她。
完美破防盗章节,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七十九章 飞燕、杨妃(下)
黛玉娇羞的神情无疑是极美的。不过,屋子里还有丫鬟在,贾环费力的挪开视线。
这时,大小丫鬟们笑着上前来问好。贾环问袭人、紫鹃,“近日林妹妹的饮食、起居如何?”
紫鹃穿着青色的掐牙背心,笑吟吟的回答。袭人偶尔补充几句。雪雁、沫儿在一旁听着。
贾环听完之后,心里过了一遍,便放下心来。叮嘱了紫鹃、袭人几句。再吃了几口茶,贾环和黛玉到窗下的书案处写字。丫鬟们都识趣的退下去。
当是时,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书橱上满是书。林如海给黛玉留了非常多的书,都从金陵带回来了。
淡淡的少女幽香在身边萦绕,无限美好的感觉在心中浮起。贾环看着案几上的诗稿,看着抬头的三个字《葬花吟》,心中微微一惊。按道理来说,这首代表着黛玉巅峰的诗作,是不应该出现的!
比如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比如这一句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种哀婉、凄苦、悲亡之音,断然是不应该出现的。他给予黛玉的生活、保障、稳定,早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怎么,命运的轨迹还是要如此吗?
贾环的素养,自是不会乱翻黛玉的东西。黛玉微微慌乱的将诗稿收起来,带着轻柔妩媚的娇嗔道“环哥…,你不许看。”诗为心声。这差不多算黛玉的日记。
贾环温和的一笑,怜惜的道“好,我不看。”心中微疼。
这时,廊下的鹦鹉不知道怎么给人逗起来,先学着黛玉的音调长叹一声,接着念道“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鹦鹉学舌。
蓦然的冲淡了贾环心中微微伤感的情绪,莞尔一笑,道“颦儿,你不让我看,可我现在只需要去逗你的鹦鹉就能知道。”
这只鹦鹉算是拆了黛玉的台。
给鹦鹉拆台,黛玉自己也笑起来,一身夏季的水绿色长裙,掩嘴一笑,风姿妩媚,如花似玉,明眸微嗔,道“它往日挺安静的,偏偏这时来念一句,想是外头的丫鬟淘气,惹着它说话了。环哥,你不许去逗它。”
声若清箫,语气娇柔。
贾环就是一笑,叫外头的丫鬟端一盆清水进来,洗过手,擦干。在黛玉的书案上铺开精美的熟宣纸,提起她的羊毫湖笔,微微偏头,看着身边美丽、妩媚、娇艳如花、身世凄苦的少女,轻声道“
颦儿,人固有一死。纵然是英雄盖世,天之骄子,到头来也是一捧黄土。纵然是风华绝代,倾城倾国,到头来也是红粉骷髅。我们在这尘世中挣扎,经历各种苦难、折磨。而挣扎,恰恰是说明我们还活着,曾经活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艰难困苦,我们无须悲观。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我是有一句诗,要写给你看为由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贾环说着,笔尖流走,在宣纸上,用标准的颜体,写下这句主席的豪迈、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诗词。
看着纸面上的诗词,再看看身姿挺拔而立的男子,黛玉心中感触,明眸流波。感受着他坚定如磐石的意志,慷慨、豁达的心胸、男儿气魄。
她想起金陵那漫漫的秋日长夜。想起,他如同阳光般在父亲死后照射在她心田之中,带来温暖。她想起之前贾环在京中流传的诗句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她对环哥的感情,并非是他的才华的吸引。他最好的诗词,是兼怀宝钗,是“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她喜欢的,是他如同厚重、高远的山峰一样,刺破黑夜,给她撑起带着一片五彩斑斓的天空。
“环哥,我…”黛玉轻声呢喃,轻轻的依偎在贾环身边。
贾环搁下毛笔,搂着黛玉,温香软玉,轻轻的抚摸着她的长发。哑然失笑。他又如何要求黛玉去相信、实践“人定胜天”。不过,确实希望她乐观、坚强,不再做悲苦之词。
1...205206207208209...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