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红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九悟
贾琏的心情是不爽又无奈,以贾环的势头,他自是知道,迟早有那么一天,贾环会执掌贾府。若是贾环客客气气的和他说话,他如何不能接受?但贾环几乎是强压着他做事,这让他心里很不痛快。
贾琏没好气的道“还能从哪里回来?环哥儿请我去吃酒,你又不是不知道?环哥儿说了,叫你自己去和太太说,请珠大嫂和三姑娘管园子里的事。”
他手里有银子,如今在王熙凤面前说话,也是敢炸刺的。当然,还没翻过天去。他手段不如王熙凤。
王熙凤眨了下凤眼,冷笑道“凭什么?”
贾琏不耐烦的道“自是因为贾芹的事。环哥儿对他不满意,要换了他。环哥儿最近要整风。”
王熙凤虎虎的气势就有泄了。因为,外头的事,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有几分把握一定没事?按理说也是不该管的。就像贾环现在要插手大观园内的事,必须要她自己去说。
她那天本来是要请黛玉帮她说话的。这几天茶是给黛玉送去了。但话还没说出口。
王熙凤想了一回,道“既然如此,那我去如实的回太太吧。太太答不答应,就不是我能管的了的。”王凤姐的心眼自然比贾琏多。
解决这件事,王熙凤心情略好,又问道“整风?这是个什么词儿?环哥儿要干什么啊?老爷能由的他这么乱来?”
贾琏没理会王熙凤,径直去洗澡。他并没有看清楚贾环的整体思路。今天吃酒,更像是提前内部通气。开不开始的了,他不大看好,但鉴于贾环一贯的表现,他还是先当它可以开始吧。


四月二十日傍晚,贾环散衙回来,前往贾政的外书房见贾政,说整风这件事。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风运动(中)-准备
贾政的外书房中常年“驻扎”着他养的清客。所谓清客,就是清谈客耳。
贾环到的时候,詹光、山子野、单聘仁几人正在和贾政清谈。
“世兄来了。”几人纷纷和贾环打了招呼。现在么,环世兄的“环”字当然是省略掉。然后,众人识趣的退出去。
贾政站在一副新搜罗来挂起来的字画下,一身玉色儒衫,风度儒雅,手持酒杯。一副很飘逸的样子。但知道他的人都清楚政老爹热衷仕途。贾政喝了口酒,缓声道“环哥儿,你这会儿来我这里有什么事?”
他对这个已经中了探花的庶子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身为儒家门徒,他自认是严父,当然不会随意的就夸儿子。
“儿子见过父亲。”贾环躬身行礼,贾政为他卷入会试舞弊的事去求王子腾,他是知道的,道“前几天琏二哥回了父亲,让族里的贾芹去管理家庙。现在寺里给他搞的乌烟瘴气,窝娼聚赌。有人投诉到我面前来。儿子已经派人了解过,确有此事,因而请父亲免了此人的差事,好好查一查他。另外再选人去管理家庙。”
贾环说着话,递了一份调查情况给贾政。这并非他伪造的。贾芹的事,他派人去铁槛寺去探听下就都有了。只能说,这小子太嚣张,上任没几天,就开始搞名堂作威作福,窝娼聚赌。
贾芹有这个作派根本不稀奇。铁槛寺在京城之外,天地皇帝远嘛!贾环虽然让贾蓉以贾家族长的身份,整顿过贾府的子弟,但是根本不可能根治贾家子弟的作风。处罚了一批五毒俱全之辈,但贾芹属于漏网之鱼。
人在未得志之前,往往没有做坏事的资本,而非本性是好的。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的女婿冷子兴曾经对贾雨村说荣国府的事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像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这番话是六年前说的。贾府现在的情况,比这还要差几分。特别是几个月前的元宵,元妃省亲,更是将贾府日常的花销开支扩大几成。花团锦簇的局面之下,是银子花的如同流水。上下都是不肯收手。
贾政对贾环还是很信任的,摆摆手,没去接贾环递来的材料,皱着眉头,道“族中子弟竟然有如此不肖之徒?我近年来疏于家中事务。低下的人越肆意妄为。”
淡风轻的世家子弟派头。贾政再想一想,道“环哥儿,这件事交给你处理。”
贾环头。意料之中,政老爹一贯是怕麻烦。他能解决麻烦,政老爹自然会把事情交给他去做。
而调查贾芹就是整个整风运动的开始!
扩大化,这种套路,他很熟的。
贾环现在和贾政的关系处的还可以,算融洽,但相互间并没什么话题可以聊。当即,便拱拱手,正准备告辞离开时,贾政却是叫住贾环,“环哥儿,你母亲前些日子去探望了宫里的贵妃。贵妃说宫中一切都好。”
贾环听着这话,心里无语的补了一句这是说给你们听的,怕你们担忧吧?
宫禁之内的事,都属于天子的隐--私。擅自泄露、打探都是死罪。当然,这是针对天子的个人情况而言的。像贾府这样的外戚,和贵妃的大太监交好,不算错事。
贾环虽然没有从陈太监那里听到什么消息,但是对贾元春的处境还是有猜测、了解的。
红楼原书第二十八回,借袭人之口说了一番话昨儿贵妃打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五月端午节前,贾元春派人出来,让贾府里的帮她打三天的平安醮。所谓,平安醮。很明显,原书中此时贾元春已经感受到失宠的迹象了。当然,她还能使唤得动六宫都太监夏守忠,证明贵妃的地位还在。宫里的太监,特别是这种大太监,看风向办事。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天子如今正在独宠杨妃——天子三个贵妃都没带,只带了杨妃到大明宫中避暑。已经独占天子一年多宠爱的贾贵妃正在逐渐的失宠。
贾环脑海里正想着元春怎么安抚王夫人的,就见贾政没往下说,而是看着他,心里恍然明白过来贾政是在问他,年底他给说的,会升官的事准不准。
贾环心里一阵无语政老爹是官迷啊!反而,根本没有留意到危险在靠近。政治敏感度不高。这完全符合政老爹的一贯形象。
贾环道“父亲,今年之内,你必然会有机会接触实务。”虽说如今贾家的局面被改了很多,他的仕途甚至都被天子压着。但贾政出任学政一事,恐怕不会有大的变故。
国朝一省的大宗师、提学官,都是以提刑按察使司的按察使及副使、佥事兼任各省提督学道。佥事为正五品,副使为正四品,按察使是正三品。
贾政如今是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参议,出任学政,在品级上是可以的。几乎就在天子一念之间的事。
天子压他是正常的,因为他这个年纪的翰林,很容易让人想到明朝的权臣。国朝无褒扬神童之风气,就是为了防止权臣出现。但,天子不可能去压贾政。
这还是年龄和能力的问题。贾政如此家世,四十多岁还只是混到个正五品的闲职,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贾环对贾政出任学政之事,有九分的把握,不会偏离原有的轨迹。当然,雍治皇帝心里对此事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他就不清楚了。
贾政给贾环说破心事,略显尴尬的笑了笑,喝口酒,掩饰着道“都是为国效力。”
贾环并没有去笑贾政言不由衷,告辞离开。


贾环在二十日傍晚征得贾政的同意,准备开始贾府整风运动时,王熙凤在十九日的午后,瞅空在贾母面前给王夫人回话“太太,环兄弟说我事务繁忙,叫我别管园子里的事,让珠大嫂和三姑娘管。哎哟,我倒是乐的轻省,只怕是累着三姑娘。”
夏日午后幽静。贾府如今万事顺利。后宅之中,除了宅斗的事之外,基本都是很祥和、愉快的气氛。
因如今宝玉、黛玉、李纨、探春等人都搬进了大观园中居住,来回有几里的路程。贾母面前承欢的孙儿、孙女们就少了。不过是吃饭时聚着。
宝钗为人处事,滴水不漏,时常过来贾母面前坐坐。红楼原书,宝玉撵她走的时候,说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由此可见一斑。此时,她便在场。薛姨妈、邢夫人、李纨亦在。
贾母咧着嘴笑,指着王熙凤道“这猴儿…”她人老成精,当然看的清楚。
贾府内宅,管家的事情,名义上是已经交到王夫人手中了。所以王熙凤是向王夫人请示。贾母叫做“荣养”了。当然,谁都知道贾母在府里是最大的。又当然,王夫人正在不断的架空贾母,压缩她的影响力。
王夫人一身名贵的江南绸缎面子的淡金色衣衫,表情略显木讷,坐在木椅上。身边赵姨娘、周姨娘,大丫鬟们金钏儿、彩跟着。此时,便问道“环哥儿几时说的?”
王熙凤笑吟吟的道“昨儿晚上让琏二爷带话进来说的。”
王熙凤刚才的一番话是说的非常圆滑的。当然,也暗藏着挑拨。内宅的事务,是王夫人的地盘,她说了算,贾环插手,王夫人心里怎么想?
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清楚,太太心里对贾环是什么态度?这便是王熙凤的心机、手段。她是不愿意给贾环削权的。不过,王凤姐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王夫人便头,道“既然环哥儿这样说,就让三丫头先管起来。她到底是年幼,怕压不住园子里的媳妇、丫鬟们,让你珠大嫂帮衬着些。”
王熙凤顿时就有傻眼。这…什么情况?
王夫人不理王熙凤的反应,接着道“过两日是舅太太的生日,你给园子里的姑娘们都说一声,准备着一起过府去给舅太太庆贺。”
凤姐给王夫人这样闪一下,场面就有尴尬了。
贾母圆了一下场,重新起一个话头,问邢夫人,“大老爷今日可好些?”这两天贾赦病了。说是感冒。至于,到底是什么病,这就谁也不知道了。
场面这才重新恢复过来。
薛宝钗在一旁旁观,心里好笑。环兄弟在敲打凤嫂子呢。说是让珠大嫂和三姑娘管园子,其实这会大家都知道环兄弟是推探丫头掌权。
凤嫂子没看明白。不说环兄弟此时在府里的地位,探丫头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她姨妈(王夫人)怎么会介意?如果,环兄弟让她管园子里的事,那她姨妈只怕就要恼了。
想着,宝钗俏脸微红。因为,她将是环兄弟的妻子。
贾环如果是推薛宝钗掌握贾府内宅权力,那就是推动媳妇和嫡母夺权。王夫人不怒才怪。这和庶子要夺嫡支没什么差别。但是,探春则不同。探春是贾府的姑娘,她日后是要出嫁的。这事,王夫人还是肯对贾环让步的。


四月二十一日,何夫人生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内眷,王子腾的门生故旧,至交好友的内眷、晚辈都是上门庆贺。
贾环跟着走了一遭,并无别话可说。四大家族内说话算数的夫人们,他都见过。
傍晚上时,贾环交代了贾蓉、贾蔷、贾芸一番事,往大观园里去看黛玉,正好路遇着李纨、探春带着丫鬟,提着灯笼去见他。刚好在路上遇到。
夏季晚上七许,天地间的酷暑还没有完全的消散。李纨穿着浅白色的对襟褂子,身姿的曲线起伏,无限美好,一股迷人的少妇风情流泻。白皙的额头上戴着抹额,二十七岁的寡居美人,浑身都透着成熟的女人韵味。
李纨轻笑着道“嗳哟,恰好在路上碰到环叔了。我和三丫头还说去望月居找你呢。你可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呢。”
李纨是寡妇,衣着装扮偏素,她不能穿颜色斑斓的漂亮衣服。否则,会被礼法所不容。探春穿着一袭浅绿色的绣花长裙,俊眼修眉,风采精华。
所谓的俊眼修眉,就是她的眼睛大而明亮,眉宇间有一股勃勃的英气。用四个来形容顾盼神飞。
风采精华,则是她自身的修养、气质,不像黛玉那样满腹诗书气自华,也不像宝钗那样的端庄、明丽的神女气质,而是一种飞扬的风采,却又不低俗、恶俗、跋扈,自是百年世族浸润出来的小姐风范。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见之忘俗。
探春早就从贾环处得到口风,这时也笑道“三弟弟,可不是么?我和大嫂子心中都没有底。”
贾环就笑,“我对三姐姐有信心嘛!”
所谓的宅斗,亦是要谋定而后动。这件事,他违背探春的意愿,将她管理大观园的时间提前了两年,更重要的是,他在测试王夫人的反应。结果,令他满意。
王凤姐,当然是掉坑里了。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奋斗在红楼 第四百六十二章 整风运动(下)
四月下旬,贾府里,风渐渐的挂刮起来了。『. m
起因大约是源于环三爷派人去城外的铁栏寺里将贾芹给抓回来,据说,那小子当时是在尼姑床上给如狼似虎的兵士抓起来。环三爷从扬州带回的黄总旗等十人都是好手。
贾芹窝娼聚赌的罪名落实。这不是什么罪名,不会送官府,但是肯定不适合管家庙了。寺庙里搞这些藏污纳垢的事情,如何对得起祖宗?
宁国府里四个大管家李华李伟刘张涛四月二十二日下午聚在一起吃酒,席间哀声叹气。
据蓉大爷的口风,三爷要在两府族中整风。他们这些官家没赶上好时候啊!想当年赖大赖升当总管时多威风?连蔷哥儿都要叫一声赖大爷。现在,想都别想,还要小心给三爷惦记上,导致洗牌出局啊。
荣国府内,单大良林之孝吴兴登张才四人在管事处里坐着,面面相觑。外头,贾芸正在指挥人手搭建台子。听说环三爷要召集阖府上下的人等讲话。
四个管家内心里怎么想的,自有他们自己知道。单大良心中恐惧,环三爷早就说要查修建大观园的帐,而今开始了。林之孝八风不动,他没犯三爷的规矩。吴兴登惴惴不安。他是管银钱的,底子不干净。张才心中冷笑,他背靠着大老爷贾赦。三爷要做的事,若是惹着大老爷了,那就对不起,他肯定听大老爷的话。
约一米高的台子渐渐的成型,夕阳已经是斜斜欲坠。贾瑞帮着卖力气搬了水缸在台前,回到家里,爷爷贾代儒唉声叹气,“环三爷杀气太重,不是君子之道,何苦闹得合族不得安宁?”
贾瑞好笑的道:“爷爷,三爷做事,还要你教的?他可是探花。”笑着摇头,坐下来吃饭。媳妇盛了饭过来。
夜色中,住在廊下的娄氏,点着灯,督促着儿子贾菌读书。如今族学里除了补助,还有奖学金,她儿子争气,拿了二等奖学金,一月2两银子。否则,晚上她这样的人家,哪里用的起油灯。
“这两天安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要管,知道吗?”
“知道了,娘。”


同一时间,贾琼,贾琛,贾璘等几个宁国府这边近支的贾家子弟聚在一起吃酒,都是苦笑不已。
贾琼叹道:“三爷如今仕途不顺,时间大把,拿我们折腾。”
几人都是大笑。
贾琛道:“也怪贾芹那小子太作死,尼玛上任不到两个月就搞起那些事情来。”
“明天。”
他们这些亲近贾蓉的子弟倒没什么可怕的。三爷做事,向来很有水准。


东跨院隔壁的赵姨娘小院中,灯火绰绰。暖阁中,如意正在和赵姨娘的大丫鬟小鹊说话,“若是那马道婆再来,你派人通知三爷。”
小鹊点头,“放心,我知道。”
如意抿嘴笑一笑,模样清秀。她这样的丫鬟,都也感觉到了府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望月居里,贾环写了一封便签,交给前来传话的香菱。宝姐姐在担心会不会出事。
“香菱,你去吧。”贾环回过信后,温和的笑一笑,将呆呆的美少女香菱给打回蘅芜苑。
然后,坐在书桌前,修改着明天言的文稿。
这一次整风运动,他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以贾芹之事为契机,彻查贾府上下在修建大观园中的帐,要杜绝浪费贪--腐,立下一个新的办事规矩:
日后,办事费,只能是总数的十分之一。绝不能高出。
像红楼原书里,大观园里移栽树木,凤姐批给贾芸3oo两,但实际上只要5o两。
第二,彻底的清理马道婆之流。佛教可以信,但是这种骗灯油钱,搞厌胜之术的鬼魅魍魉都要清理。


四月二十四日,沐修之日。
上午时分,宁荣两府上下五六百人6续的前往荣国府东角门的管事处。管事处门前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一个约1米高的木板高台,上面摆着长条桌。
台下则摆着椅子凳子等。后面来的奴仆,没有身份的都只能在廊下,外围,走道上站着。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光是荣国府,阖府就有一千人。两府刨除后宅里丫鬟仆妇婆子还有今天正在各处当值的下人,基本都来了。
气氛略显严肃,没有人会以为今天是在搭台唱戏。风声早就传出来:三爷要整风。关于“整风”这个词,能理解的人不多,但都知道不会是好事。
约上午八点许,贾环贾琏贾蓉贾蔷贾芸从荣国府前院里的一处院落中出来,带着长随小厮过来。贾环贾琏贾蓉带着几人上了高台,坐下来后,场面迅的安静下来。
贾环轻轻的点了一下桌面,开始今天的演讲。借助于水缸的扩音效果,他的声音让台下的贾府子弟管家管事小头目奴仆都听的清清楚楚。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我是想要讲一点关于我们贾府的作风的问题。
什么作风问题?集中起来说,就是有两点。第一,贪--污浪费。第二,宗派主义。
为什么现在要讲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大家吃饭的大事。府里每年的收入是固定的。大老爷老爷蓉哥儿的俸禄,宫里的赏赐,地租。外加,近两年在外头的一些铺子。而支出,每年却是逐年的增加。
入不敷出,会怎么样?我不讲,大家心里也知道。”
场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附和的笑声。贾环的演讲,尽量是用口语。而一个名满天下的探花,府里的男主子,用这样的明白话来演讲,对贾府众人而言,还是挺有冲击力吸引力的。可以听的进去的。
贾环接着道:“关于贪--污浪费的问题,我们要怎么解决?要列一个计划,要用多少,实际用多少,都要审核。办事情的经费,从今天以后,只允许控制在一成。
有的人,心里未免想,我不这样办,你能怎么办?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宗派主义。讲究划圈子,捞地盘。谁是谁的人。要我说,这样不行….
我们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宗派主义。对以前犯下的错误,要揭,不讲情面。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把人整死,而是为了像医生一样,为了救人。
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达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愿意老老实实真真正正的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得他变成一个好同志。
对那些拒不悔改的,屡教不改的,认识和行动没有统一的人,要坚决打击。从严从重从快。
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团体,大致上都由三部分组成: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比较落后的。所以,我们要团结积极分子,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
关于整风的问题,由我主持,具体的工作由你们蓉大爷琏二爷来负责。你们的问题,可以找他们。”
贾环的演讲结束,并没有响起掌声。不是他讲的不好,而是现在不流行掌声。只有一些支持他的人在下面叫好,稀稀朗朗,不成声势。大部分人都在沉思。
不过,贾环并不在意,他已经把要说的话说清楚了。到时候,他动手清人,勿谓言之不预。
总体上来说,主要三点。第一,成立以他贾家族长贾蓉荣国府的继承人贾琏为的小组,来主持贾府的整风运动。
第二,鼓励贾家的奴仆们相互揭,把贪污的银子吐出来。吐不出来的,就要接受惩罚。人,只要活着,总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产生价值。
第三,对于个别人顽固份子,要坚决整治,绝不手下留情。
四月二十三日,夏日炎炎。位于荣国府管理处外的贾府众人却是心头刮过一阵凉风,出一身冷汗。谁能保证自己不被别人举报?都是知根知底的啊。
贾府里的一场清查整风运动,就此展开。


“哈哈,这都是写什么狗屁东西?”
当天晚上,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的府上,毛鲲下千户整理出来的文档,纵声大笑。
不得不笑。国朝的诗词名家,今科的探花,翰苑词臣,科道清流,写出这样的口语化文章,下里巴人,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啊!传出去,京城都要轰动。
国朝锦衣卫设锦衣卫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二人,镇抚使二人。北镇抚司对外,名诏狱。南镇抚司对锦衣卫内部。下设十四个千户所。锦衣卫,人数少时,一千余人,人数多时,达四五万人。负责侍卫仪仗侦缉廷杖。
雍治朝的锦衣卫十分活跃,规模可想而知。
周朝在锦衣卫上面,并没有如同明朝,随意的将锦衣卫的官职封给功臣的后代。故而都是实职。
1...198199200201202...4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