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他地位也更进了一步,萧言将原来太原后路大营兵马,加上原来楼烦城中的军士民壮,部分太原城中河东驻泊禁军,合编为神武常胜军前厢,韩世忠后来调来的四个骑军指挥也尽数拨补其中。魏大功就权发遣为神武常胜军前厢副都指挥使!前厢都指挥使虽然给了都如虎,可现下都如虎重创不起,这个神武常胜军新立之厢,现在就是魏大功一言而决。
此次萧言西巡南下。岳飞并未曾跟来。而是在太原城中整练军马,要以他带来的龙卫军为基干。加入太原城中河东路驻泊禁军挑选出来的精锐,编出一支四五千正军规模的野战集团出来。到时候魏大功部四五千,龙卫军一部四五千,加上神卫军主力。就是自楼烦出击的重兵集团。这支大军,自然是岳飞统帅,而也可见魏大功终于出人头地,从一个普通的骑军指挥使,一跃而成为萧言麾下中高层军将一员!
萧言麾下年轻敢战军将的出头道路,的确是整个大宋军中最为宽广的。也无怪萧言麾下这些岁数都不算大的各层军将,凡战都拼命向前。
萧言和宗泽还未曾吭声,脸色还有些苍白却因为得到重用的魏大功却精神亢奋得很,忍不住就道:“燕王,女真鞑子看来不想在这里和俺们硬打了!说不定就要掉头向西!西军这下不出力也得出力了,到时候女真鞑子和西军缠战,俺们自后而出,打女真鞑子个全军覆没,末将请为先锋,将宗翰擒过来献于燕王马前!”
宗泽和身边燕王直甲士都扫视了魏大功一眼,并没开口,未免都觉得这个在楼烦城下立下大功的年轻军将骤然重用之后,有点忘形了。
一场会战进行过程,哪有他话语中这么轻易便宜的事情。西军和萧言所部,分隔在两个战场上。就算西军能老实尊奉萧言号令,这配合起来也是极难的事情。时间,空间,处处都是问题。而且从楼烦打出去,女真鞑子就不会派遣兵马遮护他们东面后路?自萧言以降,但凡是参与筹谋这场战事的,无不是凛凛惕惕,如履薄冰。
而且诏令西军之事,要在接到御驾之后,才能发出。与西军之间讨价还价,还不知道要往复进行多久,其间变数甚多。萧言虽然下定了会战决心,但是这一场决战到底会什么时候打起来,而且结果到底如何,以宗泽见事之明,都觉得颇为混沌难料。
不过魏大功这番话虽然说得口气过于大了一些,但是这番话也说得颇为有些眼力。宗泽随萧言巡视前线,就已经察觉出女真军马不见得会硬冲楼烦一线了。而窟谷寨方向,强攻硬打比之战于楼烦更不合算。韩世忠所部本来就甚精强,女真鞑子想硬打过去人命就要填上一大堆,而且就算打过去又能怎样?韩世忠所部已经逐次撤了下来,包抄不了神武常胜军主力后路,且离太原府还有相当距离。宗翰就算是乡间村汉,也不见得会选择窟谷寨方向为突破口。
东进既然不能,继续南下也不是好选择。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还将战线继续延长,庸帅也不为之。
唯一所能,就是掉过头来,先击破西面!
魏大功这番话说完,自觉铿锵有力,也表明了自家战事上的眼光。不过发觉宗泽他们都没有吭声,魏大功一下警醒。
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得意忘形,有些过于出风头了?
顿时魏大功又强笑一下:“末将是粗人,想到什么便说什么,都是些胡说八道。运筹帷幄之事,不是末将这等人所能插嘴的。”
一直凝神向西而看的萧言,这个时候终于转过头来,锐利的目光扫视魏大功一眼,淡淡道:“你说得颇有些道理,怎么是胡说八道了?将来说不定是要统千军万马独当方面的,运筹帷幄之事就是你该做的!自轻自贱做什么?”
魏大功脸色一下涨得通红。非是羞惭,而是激动!
他此前和萧言打交道还是太少,这个时候才算是真正亲身接触。现下恍然明白,燕王麾下,果然不是重文轻武!武臣在燕王麾下,才是真正得看重,得使用,得有出头!只要你有能力本事!
萧言随口说了魏大功一句,就又转回了头去。定定的看着西面群山,还有群山之间蜿蜒的道路。
宗翰西进的可能性极大,到前线来看一遭便是明白了。可是纵然揣度明白了敌人动向,这场会战要打起来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女真大军到底什么时候动?西军包括折家军会怎样应对?会不会自行其是?自己这里决战部署能不能及时完成?
还有,河北那里能留出让自己从容与宗翰决战的时间么?
种种桩桩,都是问题,沉重的压在心头。楼烦敌锋虽然稍挫,可是风涛卷动,反而更急!
就在胸中各种念头不住起伏之际。突然之间,萧言就看见远处山上,突然也涌上一队人马。
这队人马,同样未张旗号,同样就数十骑的阵仗。
可这数十骑,就如自己身边燕王直甲士一般,体形雄壮,座下都是难得骏马。他们中间簇拥着一人,身形不甚高大,面目这么远也看不清楚,他同样在竭力向东而望。
相隔至少七八里的距离,两座山丘高处,萧言与那人都发现了彼此的存在。
那人定定朝着萧言这里看了一阵,突然遥遥抬手一指,似乎在和萧言打招呼一般。然后这数十骑就慢慢退下山去。
萧言身边宗泽等人,也发现了那几十骑动静。不少燕王直甲士都拔出兵刃,紧紧拱卫在萧言身边。
虽然相隔如此距离,那几十骑对于萧言此刻毫无威胁。但是都是从死人堆里面滚出来的燕王直甲士,却能清楚的感觉到那几十骑就有的俾睨之气!
萧言冷冷一笑,轻声自语:“宗翰。”
在这一刻,萧言莫名的就知道这七八里外,突然一遇的那数十骑,簇拥着的人物到底是谁。
完颜宗翰!他同样亲身东来,瞻看当面自己军势!
萧言猛的拨马便走。在这一刻,自己无比肯定。女真大军就要即刻西旋,先将侧翼西军打垮。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时间了!
而在燕地河北,女真东路军留给自己的时间,也再不多了!(未完待续。。)
ps:菊花不保…………名次被爆。
很想爆发。但是今天起床,右耳一直有像是耳垢挂着耳膜的声音作响。
什么法子都想了,可是还是这样。痛苦无比。好容易才挣扎出一章来。只有明天一大早去医院了。
看在奥斯卡这么可怜的份上,大家月票支援一下吧…………拜求!!!
.全部章节
宋时归 第三卷 补天裂 第一百零三章 风涛急(七)
. .
易县为燕地易州治所,萧言曾经在此城下惊退其时残辽四面大王萧干主力。说,w≈ww..co¢m
自从燕地规复以来,汴梁朝廷也曾选派官吏,抚循新得之地。
可百余年来,已经被富贵生涯养得骨头都软了的大宋士大夫官吏。做官第一选择当然是留在汴梁城,汴梁不得,就是近畿诸路,其次河北诸路,再下就是江南陕西河东。
其余各处,哪怕素无兵火,民事不繁,公使钱加倍给予,且但愿意奔赴上任,哪怕选人也尽可以指射为官,发遣知州军都不在话下。可大宋官吏仍然避之则吉,宁愿在都门当中继续听鼓。
燕地新得,遍地伏莽,豪强处处,居民流散,更有边患,却无强兵坐镇。虽然选派了官吏,但是两年余的时间,真正就任的没有几个。
易州离河北甚近,为官一年就可以磨堪时算作一次正任,且公使钱加了一倍。但有什么事情,撒腿就朝河北跑也容易。总算是有官吏上任,两年余已经换了三拨。在治所之内百事不理,且活动范围不离残破的易县城垣。只是闭门衙署吃公使钱而已。一到一年任满抵一次正任磨堪,都是毫不眷恋的撒腿就走。
在女真东路大军入寇消息传来,易州本来就缺额甚多的官吏,一夜之间都跑得精光。反倒是易县城内城外土著燕民,自家持戈上城守卫,维持城内城外秩序。
倒不是易州燕民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培养出对大宋的忠诚,在大宋官吏放弃他们之后还愿意为大宋死守易州到底。而萧言因为易州离河北甚近,不好做大动作经营。易州零星的地方豪强。也对萧言没有什么归属感。
而只是这些土著燕民无处可逃。到大宋境内也无亲无故。只有徒死于沟壑。所做一切,只是维持秩序,减少变乱时候的损失。只等哪方势力先到,就向哪方势力投降。乱世当中生存法则,就是如此而已。
刘保忠率领二千余骑,自飞狐陉出,直入易县之后,看到的就是这番景象。易县地方豪强倒是毫无抗拒的交出城防。他们也是有眼色的。这二千余骑虽然不多,但是一眼就能看出尽是剽悍敢战之士,而且大宋军马来得如此之快,表明大宋还是愿意守卫燕地。同为汉民,这支军马未尝不可以依靠!
紧接着他们就知道这支军马是燕王萧言麾下,易州豪强,就更热情了几分。
萧言名号,在大宋本部,在士大夫们的诋毁之下,几乎可以算得是声名狼藉。但是在燕地。却是万众归心的对象!
燕地北半部分,多少豪强归于萧言麾下。现下各家子弟。都在大宋有了出身。将来萧言若是能更进一步,燕地子弟前途更加不可限量。且萧言破耶律大石,破萧干,破女真,定燕京的威名,几年过去,仍然是在燕地如雷贯耳!
此刻来援燕地的,仍然是萧言军马。燕王仍然没有放弃此地!
得到地方支持的刘保忠,虽然匆匆而至,却马上就能在易县之地令行禁止。立刻召集人手修补城防,囤积粮草物资,搜集前方军情,并且向各处联络。
刘保忠这一部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任务却是甚重。一则接应檀州方向,二则掩护飞狐陉通路,三则为余江马扩之天武军展开与河北缘边之地赢得一点时间。一抵易县,重任在肩的刘保忠就忙得不可开交!
燕地战事消息,不住传来。且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女真东路军大至分为两路,从燕山破口而入的,是真女真一部与大量从辽人手中接手过来的辅从军。主帅完颜宗辅,副帅完颜宗弼,并有渤海大族出身杨家诸人,马和尚等前辽骁锐。已然围困檀州,加起无数炮石轰打。檀州这个萧言着力经营许久的地方,一边闭城死守,一边依附与萧言的燕地豪强,正纷纷南撤。
自平州而出击燕京的,是女真东路军主力,完颜宗望,完颜宗磐,完颜宗峻等等女真最为亲贵的军将,尽在其间!生熟女真,加起来铁骑不下四五万!辅军部族军等,更是如云似雨。
完颜宗望作为大军统帅,并没有将主力用于檀州方向,而是先指向燕京。那下燕京这个燕地枢纽,则道路四通八达,尽可纵横驰奔。整个战略主动权就全部掌握在手中。
而此刻燕京,流官只是在河北遥领而已。只是一部依附于萧言的豪强与前辽部分汉官以不明不白的名义坐镇而已。萧言得掌汴梁大权之后,本来想给燕京方向一个名义,正式开始好好经营一番,可女真东路军却没给萧言这个时间。
刘保忠坐镇易县几日,从北而来的难民和地方豪强溃军,就纷纷而至,拥塞于途。不少溃军退至此间,人人负弓持刀,人马疲惫不堪,带伤者不少。见到易县城头出现的是大宋军旗,都放声哭喊!
萧言数年在燕地的经营,带领燕地子弟出战河东,入卫汴梁。至少让燕地之人,在女真大举南下之际,哪怕是螳臂当车也好,哪怕是一战即败南走也好。至少还为大宋拼命血战了。而不是如历史上一般,郭药师败后,数十万军民一起归降女真!
这些溃军难民带来消息,檀州已经被围数重,而燕京已经陷落。女真大军一边在燕地四下烧杀抢掠,筹措军资,一边已经分出哨探轻骑南下,扫通前路,为女真大军稍作休整之后,直下大宋河北做准备!
这样的危急的军情传来,刘保忠也只能咬牙硬撑到底。
他一边遣出一部精骑北上,看能不能尽量接引败军难民南下。同时也在尽量收拢难民溃军,修补易县城防,准备在此做死守计。同时不住遣传骑向南。看天武军现在到了何处。
刘保忠起的是掩护作用。天武军未到。刘保忠就要死守易州到底。若是天武军能及时展开,他还能带领难民溃军从易州脱身!
最坏打算,刘保忠已经做出。无非就是与易县同殉而已。此刻女真两路大军汹涌南下,大宋江山,到处都有天崩地陷之危。但为武臣,何处不是死所?唯望自己牺牲,为燕王将来决胜疆场,挽回河山。能多争取到一点胜机!
~~~~~~~~~~~~~~~~~~~~~~~~~~~~~~~~~~~~~~~~~~~~~~~~~~~~~~~~~~~~~~~~~~~~~~~~~~~~~~~~~~~~~~~~~~~~~~~~~~~~~
站在易县墙头北望,正是一片开阔地势,春草正盛,在风中摇曳,星星点点野花,点缀其间。可这一片春深景象当中,随风传来的,尽是兵戈杀气。
四望道路之中,不时出现零零星星的骑士,卫护着车马行人。疲累的向南行来。从易县城中放出的巡骑,四下巡视接应。但遭逢这样的溃军难民队伍,都让他们去易县集合。
那是在易县城中还有甄选,强壮有马,能上阵厮杀者编入军中,其余精壮,也可留为辅军。老弱妇孺,就让他们自选,或者经飞狐陉而去河东,或者就给予龙卫军的文牒让他们入河北。
每日易县城中,都有上百口大锅架起,一团团白雾升腾让易县城跟失火了一般。每口锅中熬的就是稀粥加上各种野菜,供这些难民溃军稍稍能填点肚子。易县粮草积储不足,河北守官在天武军未曾展开,对河北缘边以军令管之之前,也不会向易县送上粮草辎重。刘保忠只能数着米过日子,半点大方不得。
易县北门虽然洞开,供难民溃军不住而入。但城门外已经设下夹寨,无数弓弩布列寨墙,拱卫着城门。城上也尽是巡守之军,往往是一名龙卫军老卒带着十余名燕地之强壮的比例,充作城守之兵。
而精锐骑军,则从南门进进出出,撒向各方,或者巡视,或者接应,或者哨探。
刘保忠脸色有些青黑,正在城墙上巡视,看着这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他这几日,胡乱合衣睡觉的时辰加起来最多两三个。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身上,让这个强壮如牛的军将眼看着就有点憔悴下来。
现在燕地已经为女真东路大军洪流所席卷,昨日已经有女真小队哨探出现在距离易县不过二十余里的地方,为龙卫军巡骑撞上,双方小规模的厮杀了一场,砍了六个女真鞑子脑袋,抢了三匹马之后,女真鞑子哨骑就自行退去。
虽然小胜一回,但是也表明女真鞑子大军已经就道了,燕京和檀州等要点,只怕已经尽数沦于女真鞑子手中!
昨日是哨探小队,再过几日就是成千上万的胡虏大军滚滚而来!只凭一个易县,又能撑持多久?且不用说易县能遮护河北缘边的,只是短短一线而已!
这直娘贼的余江天武军,怎么还不曾来?
一边在城墙上踱步一边沉沉思索的刘保忠,情不自禁就狠狠一拳头砸在城垛之上。让身边同样疲倦的亲卫吓了一跳,举目北望,没发现有什么变故之后,这几名亲卫又站在那儿垂下脑袋,能合一会儿眼睛是一会儿。
到得易县,任务甚重,纵然是刘保忠亲卫,也得轮番出而巡哨。易县粮草又不足,每人都是半饥半饱,多合一会儿眼睛,也就抵得过吃肉了。
突然之间,这些亲卫都猛然抬头,刘保忠也一下举步,奔向南面城墙方向。
原因无他,正因为从南面传来了自家军马的欢呼之声!
易县之南,北易水之北,正有一支车队蜿蜒而来。车队由百余辆北地常用的两轮太平车组成,在燕地河北平野道路,这样的车子足可载重千斤左右。
这车队周围,是数百名骑军拱卫,看打起的认旗。正是天武军中军一个骑军指挥!在他们前头,是龙卫军的哨探巡骑小队引路。眼看得离易县近了,就有几十骑脱离大队。加快速度。卷起尘烟。直向易县弛来!
直娘贼,天武军总算是到了!也接到了俺遣去的传骑,送粮草辎重上来了!
刘保忠捏紧拳头狠狠挥舞两下,拔腿就朝着城下跑去。才至城门,这几十骑就在龙卫军哨骑的接引下驰至。当先一人翻身下马,个子不高,形貌平平,浑然没有半点军中重将气度。就如一军中老卒而已。却正是萧言一手从旧常胜军底层中提拔起来的余江余裤裆!
不少难民溃军,此刻也猬集在城门左近。多少人都识得这位久镇檀州的余江。顿时就哭喊着向他涌来。
“余将主,檀州完了呀!”
“余将主,你总算来了。什么时候带着俺们杀回去啊!”
“余将主,可要为俺们报仇!燕王给了你多少大军?”
更有哭喊着问自家从军子弟下落的,向余江告哀的,顿时南面城门就混乱成一片。
不等刘保忠约束,余江就大喝一声:“俺们幽燕男儿,入娘的嚎什么丧!俺的娘子孩儿,不也都在檀州!这仇终究要报!甲胄兵刃。俺都会源源不绝的送过来,想要报仇。从军就是。这鸟模样做给谁看?”
余江这么一喝,这些难民溃军全都收声,缓缓退了开去。久镇檀州,深得民心军心,且带着无数幽燕子弟在燕王麾下飞黄腾达的他,形貌纵然不惊人,却在燕地之军民当中,有着足够威望!
喝住涌来的溃军难民之后,余江就向着刘保忠抱拳一礼:“刘将主,俺来得迟了,莫怪。”
刘保忠算是西军宿将出身,纵然是萧言麾下没那么深的门户之见。刘保忠对于余江这等旧常胜军出身的,也不见得会多亲近。更不必说余江现在掌天武军,地位已经高了他一层。
他这些时日孤守易县,苦盼天武军到来,对余江更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
可是现在当余江率先向他见礼,刘保忠就加倍恭谨的向他还了回去:“见过余将主。只要天武军到了,末将就放心了。有甚迟不迟的?但请余将主上城,但有何布置,末将无不听令。”
原因无他,余江三十余年终于成家有后,此刻已经全部陷在檀州城中!只因为一奉燕王之召,余江就率领燕地人马入卫,将妻儿撇下。此刻等回转之时,已然生死两隔。如此忠勤军将,就算是常胜军出身又怎的了?
而且看余江憔悴形容,风尘仆仆的模样,率领天武军北上,想必也是尽了全力。这个时候刘保忠此前怨气,早已烟消云散。
在亲卫簇拥之下,两人举步上城,一路走到北面城墙,边走边交流双方掌握的军情。
余江和马扩率领的天武军,的确是尽最大努力快速北上了。按照萧言的指示,河北防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进一步整合燕地力量,起着阻挡迟滞女真东路军的作用。第二层就是依托河北缘边防线,大宋几十年经营起来的缘边防止辽人骑兵冲突的防御体系,也可依仗守备一段时间。第二层就是以大名府为核心的防御体系。
大名府为大宋四京之北,是河北诸路的核心枢纽。缘边失守之后,大名府就是掩护黄河的要点。若是大名府不保,则女真大军就可直扑黄河岸边。汴梁腹心之地,就已经无险可守了。且大名府为雄城大镇,积储极多,河北财富军资,尽在其间。女真得之,则兵威更盛,更要平添十倍的凶焰!
天武军北上,在布置大名府防务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原来知大名府的徐处仁已经被征召入汴梁为中书侍郎,当时准备以蔡懋出知大名府,却因为被牵连到蔡京作乱当中,出贬英州。
大名府一时缺帅,在萧言授意下就以马扩权知大名府,负责整理大名府防务。
以武臣知州郡,大宋固然有先例,但无不是边州。突然以一武臣知大宋北京,纵然在萧言此刻威权之下,东府诸公唯唯而已。可大名府地方官吏,如何能够心服?他们是没见识过萧言在汴梁砍下的人头,余江马扩率大军入大名府后,地方诸官,好一点阳奉阴违。差一点的干脆就是什么号令也不听从。还自诩为有士大夫气节。
余江马扩耐着性子纠缠了几天。在女真东路大军突然南下军情传来之后。终于耐不住了,余江对大宋官吏还有点下意识的卑怯,马扩却是年轻而得大宋君王重用,就是萧言,在经历了汴梁之乱之后还是看重于他,终于毫不客气的出手。虽然未曾杀士大夫,可是编管的编管,送交汴梁处置的送交。那些煽风点火的小吏们,更是血淋淋的砍了一批脑袋下来!这样才镇住了大名府诸方,真正掌握了全权。
在马扩留守经营大名府之后,耽误了些时间的余江马上北上。争抢时间展开兵力于河北缘边一线。扼守诸处要点。当得到刘保忠传来军情之后,马上又亲率队伍北上,向着易县补充粮秣辎重,并与刘保忠面商河北战事如何措置。
此刻在河北缘边展开的,有天武军主力万余人,杂凑起来的河北驻泊禁军也有二万余人,至于这些河北驻泊禁军能派得上多大用场。谁也说不准。
听余江介绍完这所有一切,刘保忠沉吟少顷。慨然道:“余将主,虽然俺是龙卫军所部。可是既然岳将主遣俺至此,俺就在河北死战打到底就是。河东有韩岳两位将主,更有燕王率领神卫军亲往坐镇,不缺俺这一个。俺算算看,除了本部军马之外,这些时日接收本地豪强之军马,还有南来溃散之军,再征募燕地强壮,凑五千能战之军也不是难事…………只要河北的接济补充不要断!俺就钉在这易县了!”
余江动容。
刘保忠接到的号令是出飞狐陉应援燕地,此刻在易县等到天武军大队到来,并且收容了数千溃军,多少难民,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余江大军到来,自可以拔腿就走,回返河东。那里精兵强将云集,更有燕王坐镇,有的是立功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