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归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然后萧言再借赵楷或者赵佶,减等一些,不至于族诛。这样既打击了政敌,又维护了中枢威权,还不至于让整个大宋统治体系又太大的震荡。
萧言行事,虽然刚勇决绝,可是最后关头,还是有分寸。这人似乎从来不犯糊涂!
自己不用说就是首恶大逆之一了,纵然亲族能免,也少不了抄家。且自己项上人头是绝对保不住的。既然如此,何苦再到狱中受那般凄凉折磨?
蔡京举袖掩面,就要纵身跳入身边火场。萧言举手,示意蔡京身边军士不要拉着。
在萧言冷冷的目光之下,蔡京犹豫半天,还是放下袖子,长叹一声,缓缓拜伏在地。
这个时候,就听见皇城方向一声巨响。却是那座代表赵家皇权威严的宣德楼,被烧得垮塌了下来!
萧言看也不看背后坍塌的宣德楼一眼,也不看拜伏在地的蔡京。
大声对身边军将号令:“让方宣抚坐镇汴梁,权领开封府尹。我出外几日,将这场乱事首尾收拾干净,等我回来的时候,叫方宣抚将汴梁收拾干净,再重回她本来面目!”(未完待续。。)
ps:第三更!!!
.全部章节
宋时归 三更!理直气壮的求月票第十弹!
. .
没想到今天有三更吧?
连续单章求月票,奥斯卡都有些惭愧了。
但是今天码吐血也拼出三更,就是为了能理直气壮的单章求月票!!
能不能再向前挪动几位?更好的名次,让奥斯卡的爆发,能持续得更久一些!!(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宋时归 第三卷 汴梁误 第三十九章 覆手为火(十六)
. .
城外原来新军军营,此刻安静得有如鬼蜮。
南熏门外新建大营与一众临时设立的军营当中,除掉已出中军外,在今夜变乱起前,容兵有五十指挥之多,两月来萧言竭尽所能,将这支军队武装完全,还进行了初步操练。如若萧言不是面对这么险恶的情势,且有这么多的敌手,更无充足的时间。能耐下心慢慢梳理的话,不说强军了,至少是一支可用于野战的整然大军。
可是因为拱卫禁军为主体的新军不愿出河东死战,文臣趁机下手勾连,一夜兵乱之后。这支萧言注入了极多资源的新军,已然凋零不堪。
出而参与乱事的军马,足有四五千之数,而散去各自归家的,也有七八千人。此刻留于营中的,只剩下五千余人。
留营军马,有实在是老实的,怕离营之后军法追责。有性子重义的汉子,原来拱卫禁军被遣散之后,沦为汴梁下层工佣,日子过得甚苦。萧言将其拉拔起来,在军中厚饷养之,有的人还提拔为了军将,受人之恩当涌泉报之,此刻燕王为兵乱所胁,纵然无力阻止这已经纷涌而起的乱事,可也不能这个时候弃了燕王!
更有一两千人,非是汴梁本地之人。燕王立神武常胜军,一系列战事打得苦,但是其间军将士卒都跟着萧言飞黄腾达。萧言汴梁募兵整军,这些外间勇武汉子就赶来投军,鲁勇就是其中之一。此次生乱,这位外地投军之人参与生乱的少。汴梁土著军汉自成团体。很少联络这些非汴梁的村汉。此次乱事。他们不是本地土著,跑也不知道朝什么地方跑,干脆就在营中呆着。见得汴梁火光盈天,军乱之声沸反盈天,一个个心下好生鸟乱。
直娘贼,你们不愿意去河东打仗,俺们愿意去啊!三数年间,燕王麾下升出了好几个横班贵臣。各级军将,车载斗量。俺们还想追随燕王博一个前程来着!
乱事在夜中进行得越来越烈,留营之人人心也越来越乱。有那么一段时间,听着乱军欢呼呐喊声达到最高点。留营的这几千人马就要卷堂大散了。
俺们不愿意将兵刃指向燕王,可现今眼瞧着燕王成不得事了。俺们却也没有在营中待死的道理。对着鞋子磕两个头,入娘的有多远走多鸟远罢!
正当这些留营军士准备翻检营中有没有什么可以变卖值钱的器物,准备轰然而散之际。汴梁四下,又响起了如雷的马蹄之声!
在接下来的时间,这些留营军士,就看到了什么叫做万骑奔腾!
无数的骑兵。只是不断的从黑暗中涌来,一个个指挥的旗号翻卷。有条不紊的先撒开将汴梁城四下通路团团围住。南熏门外连绵军营,同样布下了上千骑军监看。接着就是大队铁骑,在军将的号令声中,向着汴梁城内涌去!
如此大规模的骑军,呼啸往来,纵横驰奔,一时间天地间似乎只有马蹄声响。地面在这样大军来去之下,不住的在颤抖,直让人觉得,天底下只怕没有什么势力,经得起这样一支军马的一击!
这是燕王调来的军马!
燕王抽出中军出外,其间骑军不过二三千。这样一支军马离开汴梁,就让所有燕王敌手松了一口大气,以为是上好的机会到来。谁能想到,燕王又召回了一支规模至少上万的骑军大队来!
可笑那些乱军,以为燕王也是他们欺得的。现今还不知道落得一个甚鸟下场!
留营军马,有些心思稍微活些,尤其是那些外地来投军之士,就想这个时候出营加入平乱大军,捞些功绩傍身。
结果在外监看,来回游走的上千铁骑,每每将他们阻住,只是喝让他们退回营中去,等燕王腾出手在,再对他们做出处断安排。
形势比人强,在这些煞气腾腾,如潮一般突然而至的铁骑面前,一众军士只得泱泱的退回营中去。提心吊胆的等着萧言的到来。
城中骚乱之声,越来越小,火头也很快的就被扑灭下去。今夜乱事,虽然比二月二宫变之夜还要闹得厉害些,可波及仍然不算广。真正失控骚乱,也就短短一阵的事情,接着就是萧言大军入城,擒斩失却约束抢掠放火的乱军,对于汴梁这么一座阔大到此刻地球上第一的大都市,损伤可称得上轻微。
一夜慢慢过去,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空气中的焦糊味道,血腥之气,也为清凉的晨风吹散不少。
军营之外,那些游荡监看的铁骑,也终于看得分明。
这些铁骑,满面都是风尘仆仆之色,身上衣甲,都显得有些敝旧。可仍然是马壮人强,一个个好似懒洋洋的黏在马背上,什么姿态都有,怎样舒服怎样来。战马四下悠闲走动,那些骑士就没有一个抓着缰绳的,只是在马背上打着瞌睡。甚或还有在马背上躺倒,头枕着马鞍后面的甲包,身子置于马鞍,腿在马背上架着二郎腿,呼噜扯得震天响的大能!
如此姿态,一看就明白,这是真正在马背上如鱼得水的厮杀之士。这控马功夫,大宋军中少有人比得上,更不必说才初初编练的新军了。而就是这些看起来懒洋洋的铁骑,昨夜不管有人从哪里越出营去,他们就转眼间如狼一般悄然出现,当在所有人面前!
这些铁骑马鞍之侧,还有各色各样的兵刃,形制都是一样的,多半都是大宋所制军器。可在他们手中造型却是各自不同,都按照各人习惯又缠又裹的改成使用起来最顺手的方式。那些裹缠的皮条布带,都浸染着深深的血痕。代表这些军器对于这些铁骑而言,绝不是摆设。
这样千骑,已然足堪纵横驰奔。迫得大宋经制之军只能结阵而战。自行放弃机动力了。更何况燕王调来的足有上万骑?
营中军士。心思越发忐忑。昨夜虽然未曾参与乱事,勉强还算是理直气壮。可是谁知道燕王会不会平乱杀红了眼睛,顺手就将他们给了结了?
这样忐忑之下,一夜未曾睡的这些留营军马,只是惶恐的等待着最终结局的到来。
终于在天色彻底亮起来之后,就听见从南熏门方向传来巨大的响动声。外间监看各营的游骑都有人马飞速迎了过去,留下之人,也赶紧一个个收拾起这懒洋洋的姿态。在马背上坐得端正,尽力整理衣甲,还有人呸呸的朝手上吐唾沫,将一脸灰尘擦干净些。
留营军士攀上望楼观看,就见南熏门中,大队军马,正滚滚而出,其间正捧着燕王的大旗。无数甲骑簇拥在侧,无数面旗号在翻卷飞舞。欢呼声也响亮了起来。一直传到这里。
“燕王,万胜!燕王。万胜!”
欢呼声中,这大队军马由远及近。烟尘卷动蔽日。甲士猛鹜如虎,骏马骁捷如龙。如此翻涌奔腾的壮盛军威,自从与西夏战事的**过后,在大宋几十年已未曾见!
燕王至矣!
在营中军士呆呆的注视下,不知道过了多久,燕王大队才抵达南熏门那座最大的大营之前。无数甲骑向两边延伸开来,直似铺满了整个视线之间。欢呼声还在彻底连天的响动,军营之中哪怕极近距离想说什么,都听不见。在这样的军容之前,只让人觉得快要窒息!
清晨阳光洒下,将这一片大军甲胄照得金属流光浮动,汴梁城外,就是一片金属组成的海洋。
从始至终,营中军士都一动未动。
南熏门外大营,是原来中军所居,后来中军出外,萧言就在里面塞了前后两厢的军马。这里驻扎军马最多,昨夜崩乱之后,剩下的人也还是最多。足有两千余军将士卒。可在这样一支大军面前,营中每个人只觉得自己脆弱得仿佛随时会淹没。
但求燕王,念着点俺们的好处也罢,不要当真杀红了眼睛,将俺们也都一锅烩了!
军阵在南熏门外大营立定,突然就分出队列,从中推出了无数披头散发,浑身血污焦黑痕迹的乱军军士来。都是昨夜乱事中被擒获的,放眼所及,黑压压的一片,怕不有一两千人之多。
每名乱军被擒军士,都被按到跪下。身后站定一名甲士,不约而同的拔出了腰间长刀,上千把锋锐长刀扬起,只待号令。
营中军士只觉得眼前一黑,昨夜燕王人马传令,离营之人,定斩不饶,还真的是不打折扣。现在城中不知道当场就斩杀了多少,现今这些被擒下的,还要推到大营之外,一个不留的砍下头颅!
军中军法虽然森严,但多还是略有点法不责众之概,之前讲得再是严厉。最后追究,往往也是只砍下为首一班人的头颅。可没想到燕王军法竟然森严到了这等地步,但违军令,说砍光就是砍光!
军阵当中,一骑缓缓而出,所有人都看得分明,身形挺拔瘦削,目光冷冽如剑,黑色甲胄白色鬓发,不是燕王萧言还能是谁?
一夜变乱血火,将萧言身上森然气质越发淬炼得纯粹,这个时候,单单在军阵面前策马而立,就让营中军士只觉得腿脚发软,此刻扑通扑通的,不知道在营中跪下了多少。被这样的场面震慑得实在太厉害,跪下了这么些人,居然就没人想到去打开营门!
萧言也不废话,举起一手,凝在空中。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的等着萧言手挥将下来。这一挥落,就是上千的人头落地!
这个时候,就听见一声凄厉哭喊之声响动:“陈五婆以命乞燕王手下留情!”
军阵之中,又冲出一人,正是此前被软禁的陈五婆,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夹在在军阵当中了。想是软禁之中未曾从贼,被人挟持之后又顺手被燕王军马解救了出来,在这紧要关头,连滚带爬的跑出来求情。
陈五婆**着上身,也亏得他居然还寻到一大捆荆条,捆在背上。膝行而前。他离萧言的距离着实有点远。这一路用膝盖蹭过来。到了最后,两膝已然血肉模糊。
萧言手停在半空,冷冷的注视着他,直到陈五婆挪到面前,重重叩首在地:“燕王,拱卫禁军本为燕王拉拔出苦海。今夜却迷了心窍,犯上作乱。但念燕王垂怜这一干人等本是无知之辈,且此前也曾经为燕王有微劳。属下约束不力。乞燕王斩之以慑全军,作乱军马,诛其首恶便罢,其余人等,就饶他们一条性命罢!还有那么多留营军士,也是忠心于燕王之辈,还请燕王再度纳于麾下,不要降以重罪!燕王,请斩陈五婆,请斩陈五婆!”
萧言冷冷的看着陈五婆。缓缓的放下手,突然大喝一声:“拱卫禁军有微劳与我。我薄待了他们么?”
陈五婆不住叩首:“不曾!”
萧言又大声问道:“问问这些千里来援定乱的儿郎们,但为军健,一生功业都在马上取。他们为我死战,我薄待了他们么?”
这次是无数甲骑呐喊着回答:“不曾!”
萧言冷笑:“我带领你们去河东死战,让胡虏不得侵我汉家尺土,是我的本分。但在我麾下披甲持兵,跟着我的旗号死战到底,那是你们的本分!不愿出战,那就滚蛋。天底下有的是好儿郎!为什么却要作乱,为什么要干犯我的军令?真当我杀不得人么?”
萧言猛的戟指大营营门,吼声如雷:“既然留营之人据你说是忠义之士,为什么此刻还不出来?”
这一声大吼在军阵当中震荡开来,转瞬之间,数十营寨全都营门大开,无数留营军将士卒,全都涌了出来,向两边布列开来,全都拜倒在地。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同声大喊:“而今而后,愿随燕王,不论天南海北,皆死战到底!”
萧言内心终是松了一口气。
今夜乱事扫平之后,最终善后,还是得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竭力维持住这个大宋不至于震荡太过。而且与女真决战,用上麾下每一分力量,都还觉得单薄。
这支花了巨量资源,相当心血编练出来的新军,还是不能就这样轻掷了。自己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抓住了,留营未出。但是也不能让这支还有些散漫而不肯战的军马就这般轻松过关,事先预备的陈五婆出面求情,自己才能稍稍抬一抬手。
经此一事,陈五婆在这新军之中,也就有些威信了罢。再不至于这些军马各行其是,若不是此前有老神武常胜军军将镇抚,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萧言并不看那些拜倒在地的留营军士,转向那上千垂头丧气跪倒在地的乱军军将士卒。一摆手道:“但凡倡乱之人,但凡乱事中为发号施令之辈,但凡有趁乱行劫骚扰民居之徒,都皆斩了!”
昨夜这些乱军被擒获,谁在发号施令,谁在行劫骚扰。当场擒获,如何能不清楚。当下就有三四百人被推出来,不待他们哭嚎乞命,长刀挥下,顿时就是三四百颗人头落地!
行军法一次砍落如许多人头,已然是足以震慑得所有人胆战心惊之事。不过此刻看着满场鲜血横流,无头尸身歪七扭八的倒地。所有新军人等,除了畏惧之外,只有庆幸。
燕王终究是高抬贵手了,燕王终究是愿意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今夜乱事之后的燕王,虽然名位仍如前。可谁都知道这位燕王已然是再无可制之势。还愿意让他们追随,这就是天大的好处。从此以后,还有什么说得,燕王旗号所指,拼命死战就是!
萧言又一挥手:“其余被擒之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从此刺配河东,守侯台,转运粮草。唯有大功,才得赦还!”
侥幸捡回一条性命的这些乱军士卒,此前宁愿作乱也不愿意去河东。此刻刺配到河东为苦役,却觉得那里简直就是天堂了!
萧言看也不看他们,转向那些犹自拜倒在地的留营士卒,大喝一声:“都起来!”
几千军将士卒,赶紧爬起身来,萧言厉声道:“如今可愿去河东么?”
几千军将士卒整齐呼喊:“敢不为燕王效死!”
萧言点点头,举手一指身后汴梁:“大敌在前,我唯有率领你们死战。身后总有人让我们不得安心就死!我就为你们将这所有身后敌人扫除,胜则凯旋而归,死则香火百世!而且临阵之前,我总在你们阵中!”
不论是留营新军,还是万千千里驰援而来的铁骑,这个时候都振臂欢呼。
“愿随燕王!愿随燕王!”
萧言在这欢呼声中,目光只是望向北面关山之外。再将永宁和熙河两路解决,这内局就算初定了罢?
内有朝臣,外有强镇配合,掀起的这场滔天恶浪,仍然土崩瓦解。自己还是勉强维持住了中枢威权。如此之后,还是能震慑大宋一段时间了罢?
有这段时间,够自己北上与女真争胜负了。更或者是女真东路军也会南下,自己就带着这点辛苦聚集起来的实力,背靠汴梁,东征西战,痛痛快快的厮杀一场也罢!
只要这靖康之耻不再发生,身后之名,千载之后,自然有人评说。
男儿行事,俯仰无愧而已矣!(未完待续。。)
ps:昨天爆得太狠,今天有些伤了。但是还在努力,还在努力!
第一更!月票支持啊!!
.全部章节
宋时归 辛苦的求月票第十一弹!
. .
昨天一万七千字。
今天起来,头脑都是木的,仍然在坚持码字。一更之后,出门散步,脑袋一晕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
回来两杯咖啡下肚,再来一更。
奥斯卡自觉不缺才华,唯缺勤奋而已。
所以,大家投月票吧!!!争一下前十!!!(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宋时归 第三卷 汴梁误 第四十章 覆手为火(完)
. .
西京洛阳,以八关拱卫,四下山脉河流,圈起了五百里盆地。
姚古的熙河军,自蒲津渡渡河不成,就只能从陆路进发,直抵西京。在西京找着地方官吏大发脾气了一场,就转而领军向东直进,穿过少室山间轘辕关,继续向着汴梁疾疾赶去。
姚古已然没有多少退路。
他此次自关中而出,违背了老种在时西军各家将门共同进退的默契,老种方故,姚古便不顾而去,沿途更勾连了不少地方西军驻军。正守着兄丧的小种气愤如何,已然可以想见。东进不胜,再想回头,小种以泾源秦凤两军塞路,姚古只怕连熙河也回不得!(姚古是熙河军,奥斯卡前面写错了,再说一遍…………)
且此次毅然率熙河军而来,就是为了博大富贵。姚古本心还是想争姚家在关西第一将门的地位。但是种家根深蒂固,这方面争竞不得。所以必须要得到中枢大力支持,此前看到这个机会,姚古以为必胜,如何肯放过?
此次而出,虽然有蔡京背书,可蔡京毕竟是东府之长。天下兵马调动,必须要皇帝下诏,西府副署。没有此般程序,如此大军轻动,形同反逆。
所以当姚古发现蒲津渡无船,虽然知道事情已然不妙,还是只能冒险而前。希望蔡京在中枢稳住局势,而他率领熙河军精锐到来,互相配合之间,也可以和萧言掰掰腕子。就算是扯破了脸,但萧言一时间压不下蔡京连同西军,天下郡县强镇自然就能看清楚风色,群起而上,咬也将萧言那点实力咬得粉碎。
说到底作为西军将门第二的姚家家主。姚古还是看不起萧言这等人物的。根基实在太过浅薄,在大宋没有几十年,三代子弟的经营。如何能撑起一个将门世家?如何能称得上有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势力?当日不过是老种带着西军主力急着返乡,没有留姚家爷爷在汴梁与你争竞罢了。要不然哪有你这南来子一飞冲天的机会?
至于什么鸟神武常胜军,不过都是西军不要的军马和郭药师的余烬杂凑而成。遇上真正的关西精锐拿出全力去对付,且看还能撑持多久。更不用说老神武常胜军主力还在河东,萧言在汴梁搅动风雨,不过是靠着汴梁土著编成的新军而已,就算抽调一点军马回来,还拿出了拘刷船只封锁河渡的手段,也不见得就真个能撑持住这个天下皆敌的局面!
带着五分不可动摇的信心。三分侥幸,还有两分没奈何。姚古只是率领大队疾进。
可纵然姚家父子还能咬牙死撑,麾下熙河军实在是顶不住了。熙河所部直面河湟蕃部,做的马市生意最大,加上蕃部的药材皮毛,哪怕是中级军将也是家资富饶。青唐诸部这些年来勉强称得上是恭顺,与西夏军马不时还诈尸一下迥然不同。熙河军也多年未经大的战火了。在伐燕战事中,熙河军表现其实比之还打了几场狠仗的环庆军都不如。
虽然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熙河军能拉出关西诸军中最大的骑军集团出来,支撑着姚古父子做这样千里奔袭。但是这般由关西腹地过潼关。再从潼关到西京,西京穿嵩山至汴梁的远距离行军,这些熙河健儿也实在顶不住了。
其实就算是换成萧言的老神武常胜军。甚或是女真精锐,这样的长途奔袭,也是只有叫苦。
从蒲津渡一直到轘辕关,一路上稀稀拉拉的丢下了不知道多少关西人马。姚古只得让这些找出各种理由,打死也不愿意再前进半步的麾下人马就地安置,顺便以为退路。到时候万一抵达汴梁不顺利,还能珍珠倒卷帘的扯呼回去,实在不成盘踞西京也行啊。
等过得轘辕关,出了嵩山连绵山脉。能跟在姚古身边的,不过就两千余骑都瘦脱了形的熙河精锐了。胯下战马也都掉膘严重。走着走着就能倒毙。要不是将留置军马的坐骑带了不少出来以为备用替换,现在姚古以降。当得人人步行而进。那可算是被萧言折腾了一溜够。
当入眼之处,都是平野旷地,四下人烟相望,到处是村庄市镇,一片大宋帝国近畿之地繁盛景象的时候。熙河军上下这才是松了一口气。
出了嵩山,到汴梁就两三日路程了。到时候杀进城去,为老公相撑腰。萧言要打便打,反正这路是直娘贼的走不得了!
于途之中,看到身边这些军将士卒总算是士气高了一点,姚古忙不迭的就跟着鼓劲儿:“此去汴梁,但有所得,不管是萧贼所积财货,还是朝廷赏赐,姚某都一介不取,全部分赏诸君!此次如此辛苦,事定之后,西府枢副位置,姚某是当仁不让。都门禁军自要重建,除了俺们熙河健儿,谁还能操持此事?到时候三衙管军之位,禁军诸军管领,还不是诸君囊中之物?禁军恁大产业,百年所积,从萧贼手中将回来,还不是大家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