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我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吴老狼
友军众人放声大笑,都说正是如此,陈应良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又确实累得无法忍受,所以陈应良倒也没有继续客气,赶紧向众人道了谢,然后返回自己的寝帐休息,结果进到了寝帐后,陈应良连床都没有来得及上,歪在了地上就呼呼大睡过去,最后还是一路上都是骑马行进的袁天罡和魏徵把陈应良抬上了床,这才没让恶贯满盈的陈应良在地上睡出什么风湿感冒关节炎——袁天罡和魏徵也真是造孽啊
也是凑巧,陈应良刚在寝帐里安心合眼,李渊就带着他的勤王来到了忻口大营,看到谯彭隋军已经入驻营地并且霸占了所有的友军帐篷,李渊倒是不动声色,他的宝贝侄子李孝恭和亲信许世绪等人却是大发雷霆了,以至于当面就质问前来迎接的阴世师等人,为什么不把营地军帐留给李大使的队伍休息过夜?
先行赶到忻口战场的勤王兵马中,除了来自河北恒山郡的两个县官,余下的全都是李渊这个河东山西慰抚使的部下,听了李孝恭和许世绪的无理刁难,当然是个心中有气却不敢发作,但这些山西地方官怕李渊,不久前才空降到楼烦担任太守的阴世师却不怕,当面就顶撞说你们为什么不先来?你们太原的队伍,勤王救驾来得比中原的队伍还晚,还有脸责怪我们不给你们留下营地军帐?
被阴世师抢白了一通,勃然大怒的李孝恭还想不知死活的发一下飙,结果却被叔父李渊几大耳光抽得满脸开花,嘴角出血,被李渊逼着向阴世师稽首谢罪,然后李渊又下令自行立营在勤王联军西侧,这才摆平了这场过夜风波。——同时到了事后,李渊少不得又把侄子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说阴世师的背景不仅不亚于自己李家,还很得隋炀帝的信任宠爱,在这件事上得罪阴世师,那不是自己找死而是自找灭门之祸
太原勤王军立营的同时,李渊也观察了一下勤王联军的情况,期间看到之前那名中年文官时,李渊的眉头一下子就皱成了川字,问道:“怎么是你来?王仁恭呢?他怎么没有来勤王?”
“回禀大使,突厥这次来得太快,王太守还没来得及出兵,土城关与楼烦关的道路就已经被突厥封锁。”那中年文官很无奈的拱手答道:“两关道路不通,我军南下就只能走山间小道,山路太险,王太守不敢带着马邑主力冒险南下,只得选择在雁门关以北牵制突厥,替陛下分担压力。”
期盼着拿马邑军队当主力战兵用,结果却碰上了这一情况,这几天来一直在走背子的李渊心中郁闷可想而知,便又喝道:“那你怎么来了?带来了多少兵力?”
“回禀大使,马邑位居北疆,常年与接触,熟悉突厥的各种情况,这一点是南方勤王友军所不具备的。”那中年文官如实答道:“为了方便友军勤王,下官就征得了王太守同意,带了两个团的兵力走山间小道南下,前来忻口与勤王大军会合,下官带来的兵力虽少,但这些将士都熟悉突厥的语言风俗,作战习惯,在勤王战场上一定能派上用处。
中年文官的话提醒了李渊,让李渊猛的想起了一件大事,也立即换了一副温和面孔,微笑说道:“难得你们还能这么细心,不错,你考虑得很对,你带来的兵马是少,在战场上起的作用却绝不会小正好,本官的中军大帐也建起来了,随我到大帐里去坐下来谈,把你知道的突厥情况都告诉本官。”
说着,李渊还亲手拉起了那名中年文官,与他并肩前往中军大帐叙谈,那中年文官却是宠辱不惊,面带微笑的向李渊道谢,心中究竟做何想,却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破天荒的没有在夜里亲自巡营了一次,陈应良一直睡到第二天接近正午才爬下床来,满身酸痛的清洗脸上和身上的灰尘污垢,期间袁天罡来到了帐内探望陈应良情况,见陈应良已经苏醒,袁天罡忙上前低声说道:“禀副使,你那个仇家李渊来了,昨天傍晚到的忻口,立营在了我们的西面。还有,他今天早上在中军帐中擂鼓聚将,还把率军前来勤王的河东山西官员都召了过去,看模样,是想利用他河东山西大使的身份,拿下勤王军队总指挥的位置。”
“他喜欢拿去就好了。”陈应良打了个呵欠,冷笑说道:“他是河东山西慰抚大使,当然有权力指挥山西河东官员。但我是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副使,我的直系上司是张须陀,不是他,没有天子任命他为勤王总指挥的诏书,他的任何命令在我面前都是放屁”
袁天罡点头,也知道陈应良会用这个借口拒绝执行李渊的任何命令,然后袁天罡又小心翼翼的说道:“副使,还有一件怪事,昨天晚上,驻守在前营的友军当中,有一支大约四百来人的友军队伍,突然连夜转移到了李渊的营地当中驻扎,走得一个不剩。”
“还有这样的事?为什么知道没有?”陈应良终于露出些惊讶。
“还没打听到原因。”袁天罡摇头,又补充道:“阴世师阴太守是好人,知道这事后,马上亲自带着一支军队去前营驻扎,及时堵住了漏洞,好在昨天晚上也没突厥偷袭,没造成大的影响。”
既然没什么影响,全身仍然酸痛无比的陈应良也就懒得去操这个心——对于目前的谯彭隋军来说,别说只是失去四百来人的友军保护了,就是走了四千友军也没任何影响,所以陈应良随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并且要求袁天罡做一些准备,说自己吃完饭后要去拜访老前辈阴世师,感谢他的率众眷顾之情,顺便了解突厥军情,袁天罡答应,立即亲自去替陈应良准备答谢礼物。
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饱餐了一顿的陈应良还真的带着礼物去拜访了阴世师,已经从李渊营中回来的阴世师倒也没怎么和陈应良客气,很大方的收下礼物,并且还对陈应良嘘寒问暖,很是关怀了陈应良这个后生晚辈一通,也很快就接受了陈应良的伯父称呼。而当陈应良准备把话转入正题时,阴世师却抢先换了一副严肃面孔,低声对陈应良说道:“应良贤侄,有个问题,希望你对伯父说实话,你和李渊李大使之间,曾经是否有什么过节?”
“有,还不小。”陈应良坦然答道:“具体什么过节,请伯父恕罪,小侄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总之我和他之间过节不可能化解,这次我和他联手勤王护驾,联手可以,但是要我听他的命令不行”
没想到陈应良回答得这么坦白,隋阴世师的脸色顿时有些变了,半晌后才叹道:“难怪,难怪会出现那样的事,难怪……。”
叹罢,阴世师稍做犹豫,又突然问道:“贤侄,你知不知道?昨天晚上李大使突然下令,让一支勤王军队连夜改变营地,全部驻扎到太原勤王军的营地内。”
“知道。”陈应良点头,也是无比疑惑阴世师为什么要问这问题。
“那你又是否知道?那支勤王军队是那里来的?”阴世师又问道。
“不知道。”陈应良摇头了,忍不住好奇反问道:“伯父,那支军队是那里来的?”
“马邑。”阴世师面无表情的说道:“那支军队人数虽少,却全都懂得突厥话,熟悉突厥风俗民情,作战习惯,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南下突厥偏师切断,马邑太守王仁恭无法率领主力南下,就只好让他的副手郡丞李靖率领这两个团走山路南下,来这里为我们勤王大军提供帮助,李大使把这支军队全部收到了他的大营里,你这次就是想找一个懂得突厥话的通译都难了。”
“呵。”陈应良差点没笑出声来,刚想得意说自己早有准备,却猛的跳了起来,大吼大叫道:“什么?李靖?昨天晚上被李大使调走那支军队的主将,是李靖?”
“不错,他就是马邑郡丞李靖。”阴世师点头,严肃说道:“他是什么态度,伯父还不清楚,但他是李大使的部下,李大使的命令,他不能不听”
陈应良目瞪口呆,半晌才在心里咬牙切齿的说道:“难怪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不顺眼,原来这混蛋就是老李家在历史上的得力走狗啊麻烦了,这家伙刚出现就站到了李渊那边,要是让李渊现在就发现了他是个军事天才,把他笼络过去,那我岂不是麻烦大了?”
几乎同一时间的太原勤王军大帐内,正在与同宗下属李靖饮宴的李渊,恰好收到了陈应良去拜访阴世师的消息,听到这事后,李渊点点头并不说话,心里却在冷笑,暗道:“小匹夫,还知道会拉盟友,可惜,阴世师这个盟友帮不了你什么忙啊,既是老夫的直系部下,必须要听老夫号令,麾下精通突厥情况的人也全被皇帝带到了雁门被包围,帮不了你什么忙。”
暗笑过后,李渊又向对面的李靖举起了酒杯,邀请对面而坐的李靖共饮,李靖恭敬谢了,然后李渊把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又放下酒杯后,方才向李靖说道:“药师,下午你去见一下陈应良,解释说你连夜移师是我的命令,你无法违抗,请他理解。”
“下官遵命。”李靖恭敬答应,又问道:“大使,如果陈副使提出向我索要通译向导,下官如何回答?”
“你就说通译由老夫控制,你只能争取向老夫替他求得几人。”李渊微笑说道:“还有,你可以向他表示,如果他需要,你随时可以亲自为他效劳,和他把关系处好,让他知道,你和老夫不是一路人,明白没有?”
李靖的眼睛中光芒一闪,然后才问道:“大使,你想让下官站到陈应良那边去?”
“老夫就喜欢和你这样的聪明人说话。”李渊笑笑,很坦白的说道:“老夫与他之间的过节,已经对你仔细说过了,他这次是来勤王,如果有机会整垮老夫,老夫相信他绝对不会错过。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老夫不得不做些准备,明白了吗?”
李靖点头,平静答道:“下官明白,请大使放心,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那就拜托了。”李渊一拍李靖的手,按着李靖的手背微笑说道:“血浓于水,柴绍再是不肖,也是老夫的女婿。所以你放心,事成之后,老夫亏待不了你。”
李靖点头,嘴角也露出一丝笑容,一丝有些狰狞的笑容。
.全部章节





隋末我为王 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要提防
. .
给阴世师的礼物倒也不是白送,经过一番交谈,人品不错的阴世师还是给陈应良提供了不少有用情报,让陈应良对这一次的敌人突厥队伍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也知道了这场大战困难之处与重要之处。
阴世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情报显示,突厥方面的兵力具体数字尚未确定,但至少也在二十五万以上,其中主力队伍包围雁门城,由突厥可汗始毕亲自率领,偏师由始毕之弟阿史那结社率统帅,围困崞县,并负责与隋军勤王对峙,兵力大约五万余人,驻扎在崞县西南的原平一带,扼住了勤王隋军抵达雁门的咽喉,也堵住了通往楼烦、开阳的要道,迫使阴世师只能取道忻口勤王,无法从楼烦关这条道路直进雁门,同时也使得马邑太守王任恭的队伍也无法南下,所以隋军队伍想要救出隋炀帝,首先就得拔掉阿史那结社率这颗卡在咽喉上的钉子。
突厥的兵种构成方面,阴世师坦然承认,骑兵多得十分可怕,士兵几乎人人都有战马,那怕是攻城步兵,也是由骑兵下马担任,机动力十分强大,且擅长骑射,喜欢用集团冲锋的战术,先以狂风暴雨一般的弓箭射垮敌人,然后再发起近身肉搏,偶尔也会用重骑兵直接冲锋厮杀,但这样的情况出现很少,同时突厥野蛮人那点可怜的生产力也组建不起太多的重骑兵,所以阴世师建议陈应良务必要多备长盾,借以应付突厥的箭雨战术。
听阴世师介绍到这里,陈应良先是谢了阴世师的好意提醒,然后又问了一个颇弱智的问题,道:“伯父,小侄有个问题,突厥虽然地域辽阔,但物产不丰,气候环境也不适合种植粮食,始毕贼酋是怎么供养这么多的大军?竟然能带来二十五万以上的骑兵偷袭圣驾?”
“你连这都不知道?”阴世师先是一楞,然后才解释道:“突厥的人口是少,但他们是兵民合一,成年男子全都是兵员,战时为兵,组军作战,闲时为民,畜牧为生,全国男子都是士兵,所以始毕贼酋出动二十五万军队十分容易,只要他愿意,更多的兵力他都能够出动。”
“原来是这样。”陈应良点头,见阴世师不肯往下说,陈应良又犹豫了一下后,这才问道:“伯父,那么小侄再请问一句,你可曾探到,始毕贼酋这二十五万军队,有多少附离?又有多少控弦和多少拓羯?”
阴世师又惊讶的看了陈应良一眼,这才笑道:“小家伙,挺会装啊,连附离、控弦和拓羯这些词都知道,还敢说你对突厥军队不了解?”
“只知道一些皮毛。”陈应良苦笑说道:“本来小侄想直接问你这个问题,但知道这点很难探察清楚,担心回答不出,让伯父尴尬,所以拐弯抹角的问一下伯父,伯父嫌小侄愚笨,不肯往下说,小侄就只好直接问了。”
“在我面前,用不着拐弯抹角,有话就直接说,老夫不喜欢吞吞吐吐的人。”阴世师训丨斥了晚辈一句,然后才说道:“你说对了,我是不知道,伯父到楼烦上任没多少时间,对突厥的情况了解也很少,和你一样,只知道突厥的军队由三种兵员构成,始毕贼酋的亲军附离,相当于我们的战兵精锐,普通牧民称控弦,相当于我们的辅兵,拓羯是指胡人雇佣兵,多由昭武九姓胡组成,战斗力颇强,但是始毕贼酋这次带来的突厥军队中,这三种兵员各有多少,我确实还不知道。”
敌情如此不明,憋足了劲要在这场大战中表现一把的陈应良难免有些皱眉,好在阴世师又说道:“你可以去找李靖打听这些情况,他从大业元年开始就在马邑担任郡丞,对突厥情况了解最多,只要他肯帮你,你一定有收获。”
陈应良点头,也这才知道李靖竟然已经在马邑担任了十一年的郡丞,然后陈应良盘算了片刻后,又问道:“伯父,还有件事请你帮忙,你能不能给我弄到崞县、雁门这边的气候记录,越详细越好。”
“气候记录?没办法,弄不到,雁门郡四十一城,除了雁门和崞县二城外,全都已经被突厥攻破,官府的地方记志恐怕早被烧成灰烬了。”阴世师顺口回答,又说道:“也许李靖能帮忙,在这里住了十一年,他也算半个地头蛇了,这方面也许能帮上你的忙。”
麾下有一个帮凶走狗叫妖孽袁天罡的陈应良大失所望了,但又无可奈何,只得赶紧谢了阴世师,然后告辞返回自己的营地,去检查军队的休整情况,阴世师也没挽留,仅仅只是把陈应良送出帐门——当然也没提起把漂亮女儿送给陈应良为妾的事。而陈应良这会也没兴趣去研究阴世师的漂亮女儿了,回营的路上脑海里翻来覆去,琢磨的全是关于李靖的问题……
“是否冒险笼络李渊一把?把他弄到手里,既可以获得一个独挑大梁的得力助手,又可以在这次勤王大战中取到重要作用,倒是可以一举两得,可他是老李的直系部下,昨天晚上又帮着老李切断了我的情报渠道,还于脆住进了老李的大营里,以老李的德行脾气,我如果去找李靖帮忙求助,还不得赶紧把李靖安插到我身边当二五仔啊?本来被老李刺探去一些军情也没什么,可老李如果心黑一些,利用这个李靖阴我,那我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抱着这个复杂的心思,陈应良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军中,而经过一个晚上的安心休息后,谯彭将士的体力已经恢复了许多,疲惫情况虽然还很严重,却也不至于无法作战,陈应良检查了一番后觉得满意,便又命令拿出随军带来的火腿腊肉等物为将士补充营养,同时下令连续三天分发双份口粮,谯彭将士欢声大作,陈应良则在欢呼声中回到了中军大帐,与魏徵、袁天罡和马三宝、程咬金等文武心腹讨论军情。
一帮心腹到齐后,陈应良也没客气,马上就把自己与阴世师交涉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遍,又把李渊故意调走李靖队伍是要让自己无法摸清敌情的目的说了,结果程咬金、秦琼和阚校等武将一听都是大怒,无不大骂李渊人品卑劣,为了抢功连这么下作的事都做得出来。熟悉突厥情况的长孙无忌冷笑连连,魏徵却是有些糊涂,忙向陈应良问道:“副使,你要这一带的气候记录做什么?”
“让袁先生研究这一带的气候特点,争取做到预测这一带的未来天气。”陈应良解释道:“突厥骑兵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骑射,但是在雨中作战,他们的弓弦就会被水浸软,无法射出箭矢,骑射威力大减,我们就可以乘机从容破敌,所以我想争取能在大雨中打一场大战。”
谯彭文武恍然大悟的同时,陈应良又叹道:“可惜,这一带的气候记录早就已经被毁了,雁门和崞县有记录拿不到,所以阴太守只能要我去找马邑郡丞李靖,说他或许能帮是我们的忙。”
“陈副使,那你直接去找李靖帮忙不就行了?”秦琼疑惑问道。
“找李靖帮忙?找死差不多吧?”陈应良苦笑,说道:“我们这次抢在李渊前面的抵达忻口勤王,让驻扎在太原的他丢尽了颜面,他怎么可能还会让我们拿下更多功劳?李靖又是他的直系部下,知道我们需要李靖帮这样的忙,还不得马上给李靖升官加职、黄金美女的一起上,让李靖出面阴死我们啊?”
路上已经和李渊明争了一次的谯彭隋将全都点头,觉得以老李的小心眼和行事风格,确实不会错过这个往自军内部安插内奸的机会,同时也全都认为帮着李渊切断自军情报渠道的李靖已经不可靠,肯定已经站到了李渊那边。只有袁天罡表示自己将抓紧时间研究雁门这一带的气候特点,争取做到替陈应良预测近日天气,陈应良死马当做活马医,也只好点头答应。
也是凑巧,正当陈应良与谯彭众人一致认为李靖已经给李渊当了走狗时,帐外亲兵却突然来报,说是马邑郡丞李靖求见,陈应良闻报一楞,稍作犹豫后才点头同意接见,谯彭文武都提醒陈应良小心,陈应良则答道:“放心,想骗我,他还嫩了点,我自有主张。”
不一刻,已经和陈应良见过一面的李靖进到了大帐,向陈应良行下官之礼,陈应良很会装模作样的还礼,又让帐内亲兵给李靖安排了座位,然后才微笑问起李靖来意,李靖则按照李渊的指点拱手,诚恳说道:“不瞒副使,下官此来,是为请罪。”
“李郡丞何罪之有?”陈应良故作惊讶的问道。
“昨天夜里,副使的大军正在休息时,下官率军值守前营,却突然率军离开,使营防出现破绽,险些酿成大祸。”李靖很爽快的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又拱手说道:“虽然此事是李大使亲自下令,下官被迫奉命而行,也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但下官对此还是愧疚难安,所以特地前来请罪,还请副使原谅,理解下官的苦衷。”
“原来是这件小事啊。”陈应良很爽朗的哈哈大笑,挥手说道:“没事,且不说没有造成任何后果,就算出了事也与你无关,你是李大使的下属,他的命令就是军令,你要是敢违抗,那可就是要人头落地了,我当然能理解你的苦衷。”
李靖慌忙道谢,同时仔细打量陈应良,陈应良知道他是在察言观色,判断自己是否真的信任于他,但陈应良也不在意,只是又微笑问道:“不过李郡丞,有件事能否打听一下,李大使昨天晚上为什么在夜里调动军队,把你的军队全部调到他的营内居住?”
“李大使想利用下官的麾下队伍,间接控制所有勤王军队。”李靖的回答坦白得惊人,直接就点破了李渊的真正用心,又解释道:“下官虽然只带来了区区四百来人,但这些士兵全是久居边塞之人,每一名士兵都会说突厥话,熟悉突厥的各种风俗习惯,也知道突厥军队的作战特点,认识突厥的旗号队伍,个别人甚至还能写一些突厥文字,是所有勤王军队都需要的宝贵通译和向导,没有他们,来自南方的勤王军队就是聋子瞎子,李大使把他们攥在手里,就等于是间接控制了所有的勤王军队。”
听了李靖这番话,在场的谯彭众人难免都傻了眼,都没想到李靖会坦白到这程度,看向李靖的目光里全是惊疑,李靖却仿若不觉,又继续说道:“陈副使,如果下官没有猜错的话,李大使应该是瞄上勤王军队总指挥这个职位了,他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雁门郡是他的辖区,在他的辖区里作战,再加上他控制了通译队伍,就算没有皇帝的旨意任命,勤王诸军也只能公推他为总指挥了。”
又看了陈应良一眼,李靖露出些微笑,温和说道:“陈副使,你远在彭城,却抢先率领麾下主力赶到忻口勤王,让驻扎太原的李大使颜面扫地,将来解围之后,皇帝面前,李大使肯定要受些责备——所以,你的军队如果受他指挥,可就得小心一些了。”
谯彭众人更是面面相觑了,陈应良则板起了脸,打量了李靖半天,才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我……。”李靖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因为我是大隋臣子,大隋朝廷的官员,我必须要以勤王救驾为重。”
李靖这话让陈应良稍微动摇了一下,因为陈应良清楚记得,历史上李靖可是首告李渊谋反的主,还帮着大兴方面宰了李渊的许多儿子,一直到被押上刑场才变节投唐,勉强算得上一个大隋忠臣。所以犹豫了片刻后,陈应良才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会尽力帮你。”李靖坦然说道:“马邑队伍四百二十五人,最精通突厥语的人是我,能写突厥文字的人是我,最熟悉突厥情况的人也是我下官没权力再派通译向导给副使你,但副使你如果信得过下官,下官愿意为你担任通译和向导,全力协助你勤王救驾。”
“我当然信得过你。”陈应良笑得比平时更加虚伪,又问道:“不过,李郡丞,你是否知道,你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李大使可是你的直系上司,想要你人头落地,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我当然知道。”李靖点头,微笑说道:“但我不怕,陈副使你才十九岁,就已经官居十二郡讨捕副使,这次又首先率军赶到忻口勤王,成功之后,前途自然更加不可限量——下官在马邑苦寒之地吃风喝沙十一年,早就已经呆腻了,很想换一个舒服点的地方,为陈副使你效力。就是不知道,副使是否愿意给下官这个机会?”
1...139140141142143...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