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宁小白
送走感恩戴德的小五,陆天隽闩上大门回屋,不禁问道:“婶,为什么你不收鸡蛋反而送了他半包红糖?红糖可比鸡蛋金贵多了。”
风轻雪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家日子艰难,产妇压根补充不到什么营养,咱们家生活强过他们,能帮点就帮点吧。咱们王楼大队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很淳朴,现在处处与人为善,将来对咱们家没坏处。”就算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他们也不好意思来批斗陆家。
坏人固然有,但终究是好人多,大部分老百姓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吵吵闹闹,追根究底是个穷字闹的,心却真的不坏,嫁过来这几个月,她早就看得透透了。
陆天隽听了,若有所思。
“快去睡觉,别想了,明儿还得出工呢!”第一次单独为人接生,风轻雪精神高度集中,现在一个劲地打哈哈,催促陆天隽休息后,自己也洗洗睡了。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3章 地头产子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冬闲事少,大家猫冬,小夫妻有精力,所以八九月间扎堆生孩子。
这个八九月指的是阴历。
给牛秀英接生没两天,就有隔壁生产队的大毛来找风轻雪,说他媳妇快生了,等风轻雪赶到他家,结果和大毛家隔了两家的三毛也跑过来说他媳妇要生了。
好么,妯娌两个同一天发动,也都没出工。
风轻雪看了看大毛媳妇的情况,目前为止动静不大,还跟自己有说有笑的,按照自己的估计,至少得半天才会产道全开,就叫大毛给她做点吃的养足力气,再烧热水准备着,然后越过中间的两户人家,到了三毛家,三毛媳妇却是等不了了,风轻雪先给她接生。
半个小时后,三毛媳妇生了个女儿,大毛娘的脸色一下子拉下来了。
再看那女婴脐带绕颈,绕了两圈,小脸憋得青紫,没气了,大毛娘松了口气,“既然没气了就扔了吧,白白浪费我十个月的鸡蛋。”
三毛媳妇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可是一条命,领导人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不准重男轻女!”风轻雪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迅速接过女婴,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给救过来,也是脐带绕得不紧,之前检查胎心时跳得强健有力,才有抢救回来的机会,如果脐带多绕一圈或者胎心微弱,就很难救回来了。
三毛两口子抱着哇哇哭的闺女感激涕零,大毛娘则气哼哼地去看大儿媳妇。
这边收拾好了,大毛那边还没生产的迹象,风轻雪就在跟前守着,直到晚上,产道才开到十指,顺顺当当地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大毛媳妇的第五胎,前四胎死了两个活了两个。
看到孙子,大毛娘顿时喜笑颜开,硬塞了一大碗冒尖的白面给风轻雪当谢礼。
三天内连接三胎,次次母子或者母女平安,连脐带绕颈的孩子都能救回来了,风轻雪一下子就名声大噪了,出工时不少人都抢着替她把活给干完了。
掰完玉米可不算完,腾出来的地赶紧种上小麦,不管晒没晒干的玉米棒子都得脱粒。
玉米粒晒起来可比玉米棒子晒起来轻松多了,而且晒得快。
没有脱粒机,怎么脱粒?
全靠人工。
风轻雪就坐在场地上和大伙儿一样,三五成群地守着一堆玉米棒子,先用比较尖锐的筷子在玉米棒子上从底部往上地钻出一条线,隔两排玉米粒钻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玉米粒脱离玉米棒子出现的,接下来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就就容易搓掉了。
有人的人直接用手,有的直接用鞋底,有的人就用搓掉玉米粒的玉米棒芯和钻过线的玉米棒子相互摩擦,金黄色的玉米粒跟流水似的脱落下来,最后只剩一个光秃秃的玉米棒芯。
夏红薯顺利下窖,壮劳力都去种小麦了,搓玉米的都是老弱妇孺。
很多人席地而坐,只有风轻雪坐在凳子上,以免压迫小腹,别人一看她这架势,还有啥不明白?怀孕和没怀孕的女人走路姿态和坐姿就不一样,有经验的妇女一看就知道。

四五点爬起来码字,o(╥﹏╥)o我先去吃饭,然后去输液,早去等到八点多输,不然人很多,快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回来,然后继续码字更新。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4章 地头产子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陆江媳妇这是有了吧?恭喜恭喜!”
“有多长时间啦?都没听你说。你也真是傻,自己有了,还去给人接生。”
“一看就知道你有福气的,刚结婚就有了,明年生个胖小子。”
在大家的恭喜声中,风轻雪看到了不断搓玉米的牛秀英。
她戴着一顶打补丁的斗笠,衬衫袖子挽到肘尖,脚边的竹篮子里偶尔传出一阵婴儿啼哭声,搓玉米的架势完全看不出是刚生下孩子不到十天的产妇。
牛秀英一边搓玉米,一边伸手拍拍篮子里的孩子,真是太辛苦了!
风轻雪感慨万千,由衷地佩服她们。
王凤巧注意到外甥女的眼神,看了牛秀英一眼,回头笑对她道:“农忙的时候,谁家媳妇能坐满月子,那是顶顶有福气的女人,一般生下孩子没几天就下地干活了。不过你放心,等你生孩子,我伺候你坐月子,坐满月。反正你家陆江疼你,不稀罕你田地干活挣的那几个工分,不然不会在走之前一路上都在拜托你大舅,就怕累着你。”
当时她就猜风轻雪可能是怀孕了,私下跟几个嫂子说,她们都不大信,现在信了吧?
怀孕和没怀孕的女人看起来完全不同。
风轻雪抿嘴一笑,心里甜甜的,“到时候就麻烦小姨啦!”她有条件不学牛秀英一类的妇女,绝不会像她们那样临近生产、产后数日就辛苦地参加劳动。
月子,肯定要坐,而且坐足四十二天。
家里没有女性长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孩子的衣服尿布不用担心,空间里有足够的布料,陆父和几个侄子可以帮忙洗,倒是不用担心,就是自己产后换洗的衣服比较麻烦。
“陆江走的时间可不短了,该到部队了吧?”王凤巧问道。
风轻雪点点头,“早就到了。”
大半个月前她收到了陆江的电报,他坐了十天的火车,先回部队,平安抵达,然后再去医院复查,最近倒是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恢复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按照吴峥的叮嘱请郭大夫或者郭秀英帮他针灸推拿刚刚痊愈的胳膊腿。
正聊着,王正国走过来道:“雪,有你的信和包裹,邮递员直接送到咱们大队了。”
风轻雪一愣,刚开始她以为是陆江的,拿回家才知道是陆江战友寄来的。
他这个战友叫胡平,在信里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和情况,目前在东北的一个林场工作,陆江想给妻子弄点好东西补身子,他就给寄了很多当地特产,一大包松子、一大包榛子、一大包干木耳和一条风干的野猪腿、两只风干的野鸡、半片风干的傻狍子。
他们那儿靠近深山老林,堪称处于天然宝库当中,经常在山里找吃的,倒也饿不着。
他没说自己需要什么,风轻雪想了想,借故找吴峥给自己诊脉去了城里一趟,给胡平寄了三十斤玉米面和二十斤白面,就说自己家乡今年丰收,才有余粮交换物资。

瞬间降温十几度,今天还会下雨,好冷,阴冷阴冷,好多好多感冒的,幸亏去的早,不然没位置。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5章 交公粮了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风轻雪没浪费自己出门的机会,寄完东西就去找吴峥。
吴峥确诊她已怀孕两月有余而三月不足,脉象稳健,气血充足,情况很好,同时也细心地解答了她最近灯下研读医书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近日的接生等等。
在风轻雪告辞前,吴峥找出几本旧时候妇科名医留下的医书给她。
其中,就有关于接生的内容。
风轻雪顿时如获至宝。
目前的医疗水平注定了她必须学习古人的接生技术,学习应对分娩以及产后遇到的种种问题,因为像后世的剖腹产等接生手段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广大农村。
出了门,坐在骡车上聊天的关城和陆天隽就道:“婶儿,时候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陆父不放心风轻雪一个人出门,就让两个孙子陪着。
不过,风轻雪寄东西时,他们也像现在这样,在外面守着骡车而不跟进去,才给风轻雪从背篓里取粮食的机会,如果他们跟前跟后,她就只能写信向胡平道谢,而不能寄东西了。
有人陪着出门,有好处,同时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不方便从空间中取东西带回家。
风轻雪心底叹了口气,好在自己在跟家人交代何人寄东西时,把胡平送的东西数目翻了一倍,另外还添了一些空间囤积的东北特产,再加上最近农忙不敢在人前吃好的,一时半会不需要从空间里取用物资了。
收庄稼的时候难怪叫农忙,真是忙得分身乏术,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因为没有农用机械,连拖拉机都没有,全靠人力物力,所以粮仓里囤积了很多晒干后没有脱粒的玉米棒子,即使如此,每个人脸上依然挂满了笑容。
玉米高产,玉米丰收,代表他们不用挨饿,忙都忙得开心。
王楼大队还有水田种了水稻,他们这一生产队一共有六十亩地,一部分老弱妇孺继续搓玉米,大部分人都来割水稻,打成捆,运到场地上摊晒,晒得差不多了,就用牲口拉着石磙子碾了一遍又一遍,让稻粒和稻草分开,挑走稻草,剩下稻粒继续曝晒。
幸运的是,粮食全部入仓之前,只遇到一场不大不小的中雨。
因为早在天阴下来的时候,大家就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把曝晒在场地上的粮食收拾好了,只有最后一点收尾的粮食没来得及收拾,淋到一点雨水,影响不大,所以大家都叫侥幸。
王楼大队的主食是粗粮,红薯、玉米,细粮则用来交公粮。
吃什么不能填饱肚子?一斤细粮能换三四斤粗粮,谁也没金贵到顿顿吃细粮。
交公粮也不能全部用细粮,按照粗细7:3的比例。
于是,老弱妇孺还在搓玉米的时候,王正国就组织各个生产队的壮劳力,把搓下来的玉米粒、准备好的红薯干、鲜红薯和刚刚晒干的稻谷,按照地亩应交公粮的数量装麻袋装筐,用骡车、牛车、驴车、小推车、平板车、自行车等运到粮管所。
风轻雪的自行车都被借走装载粮食了。

先更一章,捂脸,遁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6章 交公粮了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所有大车小车装不下了,就有很多壮劳力挑着扁担,两头竹筐、麻袋里装满了粮食。
有些身材粗壮干活有劲的妇女也跟着去,肩膀上挑着扁担。
紧接着,王正国又安排年纪大些的老人家和一些半大孩子赶车,基本上就是男女老少齐出动,场景之壮观,让风轻雪这个没见过的人大开眼界。
大家踊跃前往的行为令风轻雪觉得很纳闷。
不管是挑扁担还是赶车,人都得靠着两条腿步行,肯定很辛苦。
问明原因,她才恍然大悟。
原来,国家规定了交公粮的时间,务必在这几天送到粮站交上去,所以时间很紧迫,到了粮管所排队等候,经过验收,合格了粮管所才会收下,不合格就会被打回来再送好的过去。
怪不得玉米棒子没全部搓完就急着交公粮。
粮管所有陈明在,加上王楼大队的粮食一直都比较好,这些年没被打回来过。
这时候的人都很淳朴,一心想着国家,交给国家的粮食一定是最好的,所以除非遇到天灾人祸,否则交的粮食都是颗粒饱满,无可挑剔。
因此,跟去交公粮的人可以记十个工分,排队交公粮期间,到吃饭的时候,他们可以用多带的一部分粮食在粮管所附近的国营饭店换午饭,夏天用小麦换馒头包子面条,秋天用稻谷、玉米换二合面馒头或者米饭。
家家户户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吃不到也舍不得吃细粮,就等着交公粮这天打牙祭。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可以给家里省一顿饭。
江河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关城和陆天隽也跟着陆父一起赶车拉粮食,直到夜深了才回来,给风轻雪姐俩和弟弟带了几个白米饭酸菜馅的饭团子。
“婶,一人分了一斤饭团子,可好吃了,你快尝尝。”陆天隽对风轻雪道。
风轻雪心中十分感动,东西不多,但贵在心意。
很明显,像哥俩这么做的绝对不止一个人。
关城点头证明她的猜测,“人人都有,但很多人都舍不得吃,饿得受不了就拿自己带的干粮果腹,说把饭团子带回家给孩子吃,或者熬锅粥全家一起吃。”
江河就没舍得吃,说带回去熬粥给大家尝尝大米的滋味。
风轻雪听了心中一酸,温柔地笑道:“想法不错,咱们明天早上也熬粥喝。你们累了一天,快去泡泡脚,我烧了很多热水放在锅里等你们回来,洗完脚再去休息,你们明天都可以歇息。”又叫陆天隽先给陆父送一壶热水过去,自己则等两个孩子都睡了才熄灯歇下。
次日早上,她遵守诺言,用饭团子熬了一锅粥,又切了点碎碎的腊肉放进去。
味道鲜美得让几个小孩子喝了一碗又一碗,都不愿意吃拉嗓子的杂粮窝窝头了,“还是在家里吃婶婶做的饭比较好吃,什么时候不用在外面吃饭就好了。”
听了陆天智的话,关域和风轻云相继点头,点得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风轻雪抿嘴笑道:“等粮食分下来,咱们就在家做饭吃。”

两个小时一章,我晕了。
剩下两章下午更新,还得查点资料。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7章 分粮分钱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分粮食,就宣告秋收的落幕。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就是老百姓自己的。
具体按照什么比例,风轻雪最近忙着接生并治疗跌打损伤,没有参与最后的算账,不清楚其中的规则,但她知道王楼大队因为收成高,口粮数目远胜周边的大部分生产大队。
六十岁以下分成年人无论男女都可以分到450斤口粮,三岁以下的孩子口粮是150斤,三到七岁是200斤,七到十二岁则是260斤,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男女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则有360斤口粮,全是一年的量。
其他生产大队收成低下,成年人都分不到300斤粮食,更遑论老弱之人。
难怪王楼大队的人精气神永远那么充沛。
这份口粮全部是按粗粮来算的,就是红薯干玉米粒等都算在内,而且是带皮的毛粮。
大家也可以要求领细粮,按规定,他们可以领取占三成口粮数目的细粮,也就是遵循粗细7:3,不得超过这个比例。
这个规定,不是按口粮标准分给你315斤粗粮和135斤细粮,而是你可以选择从450斤口粮当中拿出135斤来换细粮,三换一。
细粮就是小麦、稻谷,135斤粗粮只能换45斤细粮。
这么一来,成年人最多可以领315斤粗粮和45斤细粮。
除了这种兑换方法,还可以用粗粮换刚挖出来的鲜红薯,一斤粗粮可以换四斤鲜红薯。
粮食不是谁想领就能领的,工分足够,可以领全部口粮,工分不足就只能领工分挣来的那些口粮,倒挂户得先把去年欠的账还上,剩下的工分才能参与今年的粮食分配。
今年王楼大队获得了大丰收,每个生产队的收入自然跟着水涨船高,总收入去掉各项开支,然后除以总劳动日,一个劳动日就是十个工分,生产队不同,收成不同,收入不同,最后算出的工值也不同,风轻雪他们生产队的工值是五毛钱。
工值五毛钱就是十个工分五毛钱,一个工分五分钱,是王楼大队中工值最高的一个生产队,工值最低的是第十生产队,只有三毛五。
虽然只有三毛五,但比草湖大队两毛钱的工值那是一点都不低。
从去年秋收后到今年秋收后的一整年,陆父总共挣了1800个工分,按照工值来算,总收入是90元,今年毛粮价格是七分二一斤,这笔收入首先就得扣除450斤的口粮钱一共32.4元,如果不需要扣除柴火费等费用,他最后可以领57.6元。
陆天隽、陆天智、关城、关域、风轻云和风轻雪在同一个户口本,他们工分都不高,陆天隽965个工分,陆天智357个工分,关城560个工分,关域226个工分,风轻云165个工分,风轻雪1360个工分,总共3633个工分,总收入为181.65元。
风轻雪口粮450斤,陆天隽、关城各360斤,风轻云200斤,关域、陆天智各260斤,一家子总共1890斤,需要扣除136.08元。
最后剩下45.57元,首先得算柴火费。
脱粒后的玉米棒芯、麦秸秆都是集体的,可不是免费分到家家户户。
于是,算上其他的支出,风轻雪一家子最后只剩二十块六毛钱,一年的收入。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8章 分粮分钱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虽然自己家一门妇孺,但一家人一年总共二十多块钱的收入还是让风轻雪傻了眼。
更让她傻眼的是,生产队里还有一个倒挂户。
倒挂户就是一家人劳动力少,挣的工分少,最后折算的钱不够口粮钱,要么自己掏钱交给生产3队买工分,也等于买粮食,要么领了口粮就得欠生产队的账,有的一年累积一年,年年欠债,俗称老倒挂户,在父老乡亲当中没面子的很。
像陆家这样能余钱的就叫顺挂户。
王楼七队的工值高,按道理来讲,只要是勤快的人就不会成为倒挂户,偏偏那一家倒挂户只有一个妇女可以出工,家里公婆长年卧病在床,丈夫腰腿痛不能出工,膝下四个孩子嗷嗷待哺,导致他们一家人根本挣不够领口粮的工分。
即使如此,分粮食时,仍然是人人兴高采烈,粮仓前排起了长队,人头攒动。
未来一年能不能吃饱,全看这一天了。
排队等着分粮食的人很多,王大春拿着户口本和工分册子,先给陆家算账,根据风轻雪的意思,粗七细三,1890斤粮食可以领567斤细粮,风轻雪要了300斤小麦和267斤稻谷,又要了400斤鲜红薯,最后1223斤的粗粮则领了800斤玉米和423斤红薯干。
对于风轻雪先领粮食,没人反对。
负责装粮食的人是大毛和三毛,俩兄弟极有眼色,发给陆家的粮食都是好的,红薯干没有霉点子,稻谷小麦玉米粒颗颗饱满,都达到了公粮的标准。
“谢谢,谢谢,辛苦各位了!”风轻雪也不是不知好歹。
王正国招呼二儿子和三儿子一声,在几个壮劳力的帮助下,给风轻雪送到家,鲜红薯下地窖,其余粮食按照风轻雪的要求堆放在西偏房。
陆父的200斤红薯干和250斤玉米也都送到儿子和儿媳妇家了。
之所以不要细粮,不是他不想要,而是他担心以后有人以他坏分子身份却娇贵得吃细粮为缘由而攻击他,这种事不是没在别的生产大队发生过,在一些人眼里,坏分子就没有资格吃细粮,没有资格享受学校招生、工厂招工、部队征兵等待遇。
风轻雪没有异议,反正她有空间,空间里的物资足以养得活家人。
一家七口未来一年的口粮都在这里了,风轻雪看着屋里的两千多斤粮食。
如果没有副食品,光靠这些粮食根本吃不饱。
成年人平均一天一斤多,一顿也就三四两,难怪平时大家都说半年瓜菜半年粮。
不同于风轻雪心中的叹息,陆天智一手拉着关域,一手拉着风轻云,三小却乐不可支地蹲在西偏房,直勾勾地望着所有粮食,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粮食堆放在一起,想到粮食都是自己家的,他们恨不得扑上去亲一亲。
“终于不用挨饿啦!”三小异口同声,兴奋得脸都红了。
陆天隽和关城也激动得直点头。
风轻雪莞尔道:“大家累了这么久,今儿中午咱们吃白面饼子!”
“太好了!”欢呼声此起彼伏。

白天出门吹风了,头很疼,我去码神算,这篇文先说一声,明天不确定什么时候更新,原因是窝有约,不得不去的约,o(╥﹏╥)o真心不想去。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9章 关城认亲1
1...3940414243...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