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宁小白
所以,中秋节傍晚,风轻雪就在厨房忙碌,在陆天隽和关城的帮忙下做了一大桌子菜。
基于陆江的提点,她不敢再明目张胆拿出很多肉了。
桌子上的肉菜不多,就两样,干豆角烧肉和青椒炒腊肉。
素菜摆在两道肉菜的周围,酸辣土豆丝、清炒小白菜、青椒炒鸡蛋,再加一盘五香花生米,月饼装了一盘、麻花装了一盘。
当时托张跃进买了六斤月饼,给风二叔家送一斤,回来陆续给三个舅舅和小姨家各送一斤,剩下一斤自己家就留着过节,一共就四块月饼,对半切开,里头是二十一世纪备受攻击或者拥护的五仁馅,冰糖花生芝麻红绿丝。
陆父见风轻雪只挑素菜吃,忍不住道:“小雪,你吃点肉补补。”
“爹,我晚上习惯不吃肉,不过您放心,我不会亏待自己。”风轻雪笑道。
“是不能亏待自己,有啥好吃的你自己也吃,别净留给孩子。”别以为他没看到风轻雪见几个小孩子胳膊不够长,老是把肉挟在他们碗里,吃得他们满嘴流油。
风轻雪一笑,“爹您就放心吧,我哪能亏待自己?你看我像亏待自己的人吗?”她独居东间卧室,每天早起都会吃三个核桃三颗红枣一把花生米或者一把坚果,每天还会给自己补充叶酸等,当时考虑到自己会结婚生子,空间里准备了很多孕妇营养品。
陆父见她脸色白里透红,确实不同于营养匮乏的样子,微微放了心。
“婶,你也吃肉啊,别不吃。”陆天智煞有其事地挟起碗里的肉片要放在风轻雪碗里。
风轻雪忙道:“我不喜欢吃肉,你自己吃,你们都快吃,吃饱喝足溜达一圈再睡觉。过了十五,差不多就开始农忙了,到时候天天在外面和人家一起吃干粮,咱们得准备和人家一样的干粮,枪打出头鸟,咱们家好长时间都不能吃肉了。”
陆父不住点头,“这话说得没错,我正准备提醒你,做点杂粮窝窝头或者杂粮煎饼,出工带出去,就着咸菜吃就行了,黑面白面都别拿出来让人瞧见。”
“对,对,婶子你可得注意了。”关城十分赞同。
他经常带着弟弟和风轻云去外面挖野菜捡柴火,遇到王楼大队的人都会问他们平时在家里偷吃什么好吃的,不拿出来当着大家的面一起吃。
很多人说他们家孩子长得好,脸上有肉,一定吃了满肚子油水。
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十分清楚,就是怀疑他们家日子过得好,吃得好。
“我记住了,你们放心吧!”风轻雪摸了摸坐在自己身边的关域头顶,“等到农忙的时候你们都不上课,得在家里出工干活,我早上给你们做点好吃的下肚了再去干活,中午在外面和人家吃一样的食物,过后忙完了再给你们好好补补。”
陆父道:“秋收一定是趁着天气好早出晚归,你早上别忙活,就一天三顿在外面吃,那么多年都过来了,没那么娇贵。”赶在出工前起来做饭,那得起多早?
“我知道了,爹!”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57章 秋收开始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八月十五刚过没两天,一大早王正国就敲锣通知父老乡亲准备秋收。
王楼大队一共十二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的土地是分配好的,只负责自己生产队的农活。
于是,王正国先把那些土地的庄稼抢收耕种任务和牛棚的牲口分配到各个生产队,由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全权负责,自己统率整个生产大队的事情。
陆家属于生产七队,队长是风轻雪的大表哥王大春。
王大春从小就跟着父亲管理生产大队的事务,这些年早就历练出来了,熟练地安排陆父和几个年纪差不多的老人赶牲口轧场,接着安排人修整生产队的地窖,然后安排剩下的人去地里割红薯藤,将之运到牛棚附近摊开晾晒。
红薯藤晒干了就是牲口冬天的饲料粮。
山地红薯熟得早,长得好,年年都种夏红薯,赶在霜降前收回来做种。
种粮比口粮更重要,关乎到下一年的庄稼。
很多生产大队饿殍遍野,不就是因为头一年非旱即涝,庄稼颗粒无收,导致他们没有种粮,无法种下一季的庄稼,才有持续至今快三年的灾荒吗?
现在收割的是春红薯,为了腾出地来种小麦。
秋收刚开始,不算特别忙,学生们没放假,不上学的男女老少则是齐上阵。
风轻雪也不例外。
因为陆江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又有陆父暗中相托,王正国早就提醒过王大春,他就给风轻雪安排了一个记工分的轻活,同时统计粮食收成数目,不认字的人无法负责这份工作,倒是给了王大春一个现成的理由。
整个王楼大队,除了陆家的人,所有佃农之后当中只有王正国读书识字,连带子孙后代也不是文盲,但陆家的人并不属于生产七队,除了陆父一家子。
王大春安排给表妹,没安排给两个弟弟和妹妹,别人也挺服气。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风轻雪在钻研医术,让他们敬畏,同时王大春说了,因为风轻雪不出工干重活,所以每天只有六个工分。
工分是什么?农民的命根子。
年底分粮食分钱就看工分的多寡了,谁不把工分当宝?无论男女,恨不得早出晚归一天挣十二个工分,可惜他们这里最高的工分是一天十个工分,谓之满工分。
风轻雪背着背篓,带着没上学的三个孩子下地,途中路过场地,就是晒粮食的场地,陆父几个人驱赶骡子或者牛马驴子,拉着一个套了木框架的石磙子,一圈又一圈地转着碾场,场地慢慢变得平整,陆父手里拎着一个粪筐,伸过去接住骡子拉出来的粪便!
其他人和陆父一样,一边赶牲口,一边注意牲口拉屎不拉屎。
风轻雪没敢多看,到了地里,绝大部分的人都到了,包括王正国一大家子,连平时最懒的王娇都出工了,戴着大斗笠,挽着裤腿。
“秋老虎厉害得很,我细皮嫩肉的可不能晒黑了。”王娇朝风轻雪挤挤眼睛,说道。
轻雪莞尔一笑,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戴了斗笠,有新有旧。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58章 秋收开始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风轻雪也戴了一顶边沿很宽的斗笠,穿着灰色长袖衬衫和黑裤子。
竹篾夹着油纸编出来的斗笠,遮阳遮雨。
王大春一声吆喝,全部开工。
先割红薯藤,红薯藤运走了,晾了晾地,然后挖红薯。
挖过红薯的空地立即就由王大春安排壮劳力赶牛耕地,后面跟着妇女撒小麦种。
活儿很多,但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风轻雪手里拿着生产队的人名册子,先点名,但不是一大早就给大家记录工分,而是根据一天的考察,当天农活干得最多干得最好的才记十个工分,不分男女,如苗凤琴和王大春兄弟妯娌都没少干活,喜欢偷懒干活少的如王娇只记六个工分。
在这方面,王正国管理得极其严格。
所以,他自己需要巡查所有生产队的情况,巡查的间隙之间才会下地干活,以免有队长和会计徇私,给亲朋好友记高工分,给不识字的老百姓记低工分。
绝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文盲,又因为生产队长总管所有事,他们只能忍气吞声。
王正国的做法,受到很多人的拥护。
弯腰割红薯藤不是轻活,弯身下腰时间久了,哪个不是腰酸背痛,得直起身拍拍腰继续忙碌,不趁着天气好赶紧把庄稼收回来,难道要等天气不好的时候再下地吗?
挖红薯也是一项技术活,技术好的不伤红薯丝毫就能把红薯完整地从土里挖出来了,有的人手里没个轻重,一耙子下去,红薯挖出来了,皮肉也受伤了。
红薯一伤,难免沾上土,自然就显得不干净了。
挖出来的红薯用竹筐竹篮粪箕子运到地头,因为春红薯用来切片做口粮,所以不论大小全部用红薯刨子刨成片,均匀地洒落在已经运走红薯并种上小麦的空地上,迎风晒干。
现在的土壤不干不湿,利于挖红薯和种小麦,虽然土壤湿度微微低于种小麦的标准。
整个生产大队一共有六千多亩地,一个生产队约有五百亩,活重时间紧,不能有丝毫耽误,谁知道接下来的天气是狂风暴雨还是晴空万里?如果下了大雨,很长时间都没法挖红薯种小麦,如果一直不下雨,也不利于挖红薯,更不利于种小麦。
所以,就算湿度不够,小麦还是赶紧种下地。
种过小麦的地就是晒红薯片的天然场地,一部分红薯片就地晾上,地方不够,则运到碾好的场地上摊开。
黑褐色的土壤,白生生的红薯片,形成明显对比。
用来刨红薯片的红薯刨子是一块长约八九十公分、宽约二三十公分、厚约三四公分的长方形木板,木板中间开了一道口子,口子下边固定一块铁片,非常锋利的铁片。
大部分妇女和年纪大些的爷们就干着刨红薯片的工作。
他们坐在一堆一堆的红薯跟前,红薯刨子置于身前腿间,斜坡状,上高下低,手拿一个红薯擦着红薯刨子滑下去,由铁片割成片,直接从木板中间的口子掉落下去。
。
感冒不舒服,先更二章,剩下两章下午或者晚上更新。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59章 秋收开始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刨出来的红薯片白天晒,傍晚收。
如果夜晚的露水落在红薯片上,容易发霉,所以不能淋到雨。
一群放学后或者没上学的大小孩子纷纷拎着竹篮子或者柳条编织的篮子,大手小手捡起地上的红薯片,装满了篮子倒在大竹筐里,继续回去捡红薯片。
江河和张二丫一群孤儿跟着忙前忙后,风轻雪根据王正国的意见给他们记工分。
次日早上,太阳露头,再把收回来的红薯片撒到地里继续晾晒,傍晚再收起来。
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红薯片晒成干。
干透了的春红薯片一边入仓,一边开始收夏红薯和玉米。
负责采挖夏红薯的都是老庄稼把式,他们有丰富的经验,挖出来的红薯受到的损伤少,通过他们精心的筛选,去掉伤、病、残以及带水渍的红薯,将完好无损而且饱满大块的红薯按照以往的储藏方式运入地窖,过程中全部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争取给明年留下最好的种。
种好,育出来的苗子好,长出来的秧子壮,收成自然也水涨船高。
玉米则是由男劳力一棵一棵地将玉米秸秆砍倒,整齐地放到地上,一排一排,每一排都有妇女孩子蹲着拿锥子挑开玉米棒子上的苞皮,剥开皮,把玉米棒子掰下扔到空地上。
一堆一堆的玉米棒子,金灿灿,饱满又好看。
丰收的喜悦,布满每个人的脸。
王楼大队土地肥沃,玉米棒子长得又长又大,产量不容置疑。
有些玉米生长在树荫下,受到的阳光不足,秸秆瘦小,长出来的棒子也小,而且苞皮青翠,里面玉米棒子的玉米粒很嫩,软软的,戳一下汁水四溅。
这时候就得有人监督,免得大伙饿极了直接偷吃生的嫩玉米。
还是王正国比较会做人,大声道:“嫩玉米单独拣出来放一堆,下工时一人带两个回去煮着吃!不算在工分里。所以,别在地里偷吃,被我抓住了,大家脸上可都不好看!”
一听此言,大家轰然叫好,干活更卖力了。
风轻雪两个多月没来事,虽然没有时间去找大夫把脉,但完全可以确定怀孕的事实,除了记录工分,她也得干活,不过她很小心,不干那些弯腰下身压迫小腹的活儿。
不能说不干活,因为很多大腹便便的妇女在地里挥汗如雨。
甚至,有的怀孕八九个月了都没闲着。
这种情况下,风轻雪怎么可能以怀孕为借口而不出工?
砍完玉米秸秆的男劳力把装满玉米棒子的竹筐或者粪箕子背到骡车上,运到场地上摊开晾晒,此时夏红薯中被不能做种的红薯切成片都撒在地里晾晒,不占用场地。
玉米秸秆则运到地头堆放,种完小麦后再运到牛棚附近堆成垛子。
玉米秸秆和红薯藤一样,都是牲口的饲料粮。
中午,为了不耽误干活,大家都在地头树荫下吃带来的干粮,一些人带来自己烧的凉开水,有的直接喝河里流动的生水。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0章 秋收开始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陆家的干粮是杂粮煎饼卷咸菜,没比别人家强多少,就是喝水用军用水壶和搪瓷缸,军用水壶里灌着烧开的水。农忙以来日日如此,吃的不比别人家好,所以没人再对他们家的伙食表示好奇,哪怕他们心里明白陆家表面上是这样在家里未必如此。
谁家有点好吃的不藏着掖着偷偷吃?
大家都一样,谁也别说谁,知道就行了,别点破,点破了就不够意思了。
风轻雪坐在树荫下,周围是一群孩子和王娇。
江河等人和关城关域关系好,手里攥着张二丫几个女孩子做的野菜杂粮窝窝头凑到陆家这边,说说笑笑,小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王正国说了,忙完分粮食,他们都有口粮,而且按王楼大队的标准分给他们。
他们现在吃的粮食,有陈明给弄来的,有自己出门乞讨来的,有王正国借口他们夏天绑着干了很多农活而提前支给他们的,再加上风轻雪私下资助,虽然都是粗粮,但凑凑活活可以填饱肚子,也有力气干活挣工分。
今年春夏两季,光靠打草喂牲口,他们就挣了不少工分。
五斤草,一个工分。
等到秋后冬初,王正国允诺他们的茅草屋建好,他们也是王楼大队的一份子了,真真正正地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下去,长长久久。
“雪姨,你做的咸菜真好吃!百吃不厌!”风轻雪用罐头瓶装的咸菜随便几个孩子吃,因为她知道几个孩子手里没有盐,没法腌咸菜,平时都是吃窝窝头喝水,所以这些天她都会准备一罐咸菜招呼他们,江河吃得特别香。
风轻雪抿嘴一笑,“好吃就多吃点,今年自留地种了不少芥菜疙瘩和青菜,秋冬天我多烀两锅咸菜,给你们留两坛子。”
“谢谢雪姨!”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道。
王娇道:“小雪,我也要。”
就是风轻雪烀的咸菜格外好吃,这段时间她天天拿着自带的干粮凑在风轻雪身边。
一样黑乎乎的老咸菜,风轻雪家的就是不一样,让人吃得欲罢不能。
说白了,就是风轻雪烀咸菜的时候舍得放佐料,姜片、花椒、八角、油盐、辣椒、酱油等调料一样没缺,烀出来的咸菜自然香辣可口。
“行,表姐出门子,我送你一坛子老咸菜!”风轻雪笑道。
王娇啐了她一口,低头伸筷子挟一根咸菜缨子卷到自己的红薯面煎饼里。
姐俩正说笑,突然就有人急匆匆地过来找风轻雪,“陆江他媳妇,快跟我过来!”
“怎么啦,表嫂子!”见来找自己的人是金翠华,风轻雪站起身,她是自己第一次来找王正国时给自己指路的那位妇人,也是王正国本家的侄媳妇。
金翠华拉着风轻雪往自己来的方向走去,“秀英在地里正剥玉米棒子,突然要生了,一问才知道光顾着挣工分,忍了半天了。这一时半会找不到接生婆,咱们大队接生婆是三队,他们生产队的地在最南边,咱们的地在西北边,相差好几里路,找她是来不及了。”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1章 地头产子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秀英是谁?是金翠华的妯娌,全名叫牛秀英。
金翠华的丈夫为长,秀英的丈夫是老五,妯娌三个当中她俩感情最好,这不,一听说秀英要生了,第一个跑来找风轻雪。
他们生产大队就一个接生婆,虽然很熟练,但接生的死亡率极高。
即使如此,仍然人人找她,因为干这一行的人太少了,在旧时候是贱民的职业。
现在这位稳婆年纪也大了,接生也不太稳,有时候又找不到她,很多妇女都是在家里自己生,家里有年长的女性长辈,就靠着自己那点生产经验来为晚辈接生。
是生是死,全看天意。
这是牛秀英生的第三胎,头胎一个闺女活了,二胎一个儿子没活成,总共活了十天不到。
风轻雪赶紧和金翠华过去,一边走,一边叫陆天隽跑回家,把自己放在衣柜中一个带红十字的药箱子和家里装满热水的两个暖水瓶拿过来。
药箱子是离开军区医院前,郭大夫送她的。
既然她潜心学医,那么不能没有行当,于是郭大夫和医院的几个教过她的护士东拼西凑倒也凑齐了一套,装在药箱里。
“还有咱们家的新马桶,也拿来!”
关城霍然站起,“我和天隽一起去!”
两人腿长脚快,等风轻雪到牛秀英跟前没多久,俩孩子就背着药箱子、拎着热水瓶和马桶飞速地赶来了,跑得气喘吁吁,满脸大汗。
牛秀英躺在地头哎哟哎哟地叫着,身下铺着一层玉米秸秆,生产大队的壮劳力都远远避开了,只有几个中老年妇女围着她,给她打气。
这样的生产条件简陋得让风轻雪叹气,太不卫生了。
现在告诉他们要讲究卫生已经来不及了,风轻雪挽了挽袖子上前,路上她已经听金翠华说了牛秀英的情况,现在主要任务就是检查胎位,又打开药箱子,用这个时代简易的听诊器测听胎儿心跳,又给剪刀毛巾消毒,忙得不可开交。
剪刀消毒用的是酒精。
瓶子里装的是酒精,自己空间准备的,对外宣称是白酒。
之前就用开水煮过的干净毛巾则用倒在马桶里的热水浸洗,风轻雪也洗了洗双手,叫旁边帮忙的妇女帮忙倒掉桶里的污水,再倒点热水进去晾凉。
没办法,条件如此简陋,她只能做到这种地步了。
牛秀英有生产的经验,大概一个多小时,产道就开了十指,毫无悬念,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孩子,还是带把的,可把跟前守着的她婆婆给乐坏了。
生产过程很重要,产后护理也很重要。
风轻雪没嫌脏,细心地给孩子剪掉脐带,倒热水进马桶和凉水兑成温水,洗干净后用金翠华叫儿子跑回家拿来的旧衣服包好,等牛秀英排下来的胎盘后,发现一切正常,没什么出血迹象,她才对躺在草堆上呼呼喘气的牛秀英道:“好好在家里坐月子,出了月子再干活,别不把自己当回事。”又跟她和金翠华讲了一点产后卫生知识。
“谢谢你啊,大妹子!”牛秀英侧头看着刚出生的儿子,十分喜悦。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262章 地头产子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王正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当即就叫牛秀英的丈夫用平板车把媳妇孩子拉回家,然后再回来干活,“不扣你的工分,快去!回家给你媳妇弄点好的补补!”
牛秀英的丈夫小名叫小五,他家弟兄按排行叫的。
他飞也似地拉着平板车走了,很快又气喘吁吁地赶回来,倒是金翠华惦记着牛秀英回家没饭吃,也不顾扣不扣工分,跟着回家没回来。
眼见这一幕的风轻雪一阵叹息,突然一阵胃酸上涌,“哇”的一声侧头吐出午饭。
她怀孕已经两个多月了,除了早起偶尔干呕几声,没别的妊娠反应,现在血气太重,熏得她全身都很难受,立刻表现出来。
牛秀英的婆婆见状,忙道:“他妹子,我去把脏东西给埋了。”说的是牛秀英排下来的胎盘污血等物,马桶里给娃娃洗澡的水也很脏,她一股脑地给处理了,又在河里涮了涮马桶,才提起来送到已回树荫下的风轻雪跟前。
生产队的妇女们对风轻雪充满了敬畏,有条不紊的样子很有大医生的架势,看她拿出来的接生工具就知道非同凡响,那可是连他们生产大队接生婆都没有的洋玩意!
到了晚上,小五端着装了鸡蛋和带壳花生的小笸箩给风轻雪送来。
“大妹子,今儿谢谢你了。”
“五哥,花生我留下给孩子当零嘴,鸡蛋你拿回去,给嫂子补补。”风轻雪执意把十个鸡蛋放回笸箩,“咱们日子都不好过,别那么客气。赶明儿我头一个接生的这孩子长大了有本事了,叫他来给我送东西谢我也不迟。”
话里好像是等着孩子长大后孝顺自己,但小五听着却很高兴,上一个儿子没活到十天,这个孩子寄托了他夫妇的全部希望,风轻雪这么说,反倒更合他意。
等孩子长大不就是说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吗?当爹的听着顺耳。
再三推让,鸡蛋到底还是小五拿回去了,以及风轻雪叫陆天隽硬塞给他的半包红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