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事实证明,日本人的做法,让西北军根本没办法战斗,得到了蔡锷的命令,快速逼近的西北军,却碰上了躲在中国民众后面的日本兵,他们投鼠忌器的情况之下,根本没办法战斗,只能够远远的监视着,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日本人,大摇大摆的把民众押会到了驻扎的县城之中。(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世界影响
被围困在天津城下的日军,疯狂的出击,在天津附近,抓走了超过50万普通民众,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蔡锷,也没敢自己处理,在知道的同时,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送到了西北。
整个西北都为止哗然,战争让平民走开,这一直是现代战争所倡导的,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做的很好而已,可是这样有目的,专门针对平民的活动,还是让人非常的不耻的,一些政府高层,甚至愤然疾呼,为这件事情在全国,甚至全西北呼吁。
参谋部里面,因为这件事情,全部的军方高层都集中起来,包括张孝准和蒋百里,都是面色凝重,西北对于民众的重视,加上西北的工业发展,离不开庞大的人口基数的,这些民众,或许进入到西北之后,就会转化为各种劳动力,对于已经3亿以上的西北人口来说,不算什么,可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毁灭,这任何人都过不去这一关。
再说了,西北的法律,从一开始,就保护普通民众,哪怕军队的多牺牲,都不会让普通民众受损,所以对于日本这样,专门针对普通民众的,真的有些接受不了。
“这些狗杂碎!”一个年轻的参谋,几乎是义愤填膺的说道,在大部分的年轻参谋,心中都是如此的想的,战争就战争,双方的军队,真刀真枪的开干就好了,牵扯什么平民的,这完全是无耻么。
年轻参谋们的心态是年轻参谋们的,更多人的军官却为之前。杨元钊力排众议的决定而庆幸,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山东的民众给疏散掉,哪怕是临时的集中到不复存在的青岛工业区。为了大量民众,每天支付海量的工资,也在所不惜,大量的人手推动了青岛发展迅速,让青岛在在西北控制区的城市之中,也属于是最快发展的城市,青岛独特的环境,为造船业,航运业。甚至是大型制造业,外向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可是无谓的花费还非常的多,保守的攻击,半年时间,最少浪费了数亿。
西北受到了杨元钊的影响,可是在各方面,也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的。一些人就对山东撤退感觉没有必要,明明是一场战斗就结束了,却劳心劳力,撤退了整个山东的民众。可是现在,日本人强撸民众,就证明了杨元钊的看法。山东可怕人口数量,一旦日军的动作。是在山东人口稠密的地方,这个数字可能就是140万。210万,甚至更多。为了这些民众,别说是数亿,哪怕是数十亿,甚至是上百亿,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管说先见之明也罢,先知先觉也罢,事情最终会回到解决办法上面,日本俘虏了这么多的村民,西北军距离还是太远了,还要先做好防御,也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当日本人强撸了50万的时候,这边才反应过来,不能任由日本人这么做。
蔡锷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专门派出了一部分的部队,去阻截日本人的行为,跟日本人有了一场短暂的交火,日本人明显不愿意过多的纠缠,稍稍接触,就放过了这个方面,让差不多2万多名民众得到了保护。
当然了,因为有民众的拖累,第一军也没办法乘胜追击,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日本人逃回去了,此时,日本人驻扎的现成,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集中营,现成原有的房舍,根本就不够,这些民众,或者被数十人关押在一个房间里面,或者被野外看管着,初春寒冷的气温,给了他们巨大考验,病倒的不少。
日本疯狂的行为,很是吓坏了周围的民众,特别是这件事情,经过广播,向着世界宣布的时候,更是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谁也没想到,日本人会做出如此可怕的举措。
首先在中国,之前西北曾经,长篇累牍的介绍过日军的残暴,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让山东的民众快速的撤离,把当年日俄战争,甚至是曾经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人的残暴行为给揭露出来,但是说是说,真正当日本人做了之后,中国人才真切的感受到日本人的野蛮,一些靠近日本强撸地点的民众,后怕不一,特别是有西北军的保护,一直安然无恙,顿时产生了一股移民潮。
都知道西北好,也有无数的例子,只不过现在,故土难离而已,现在,直接的威胁就在眼前,战区距离他们不远了,这个时候不走,更待何时。
虽然说,未来的河北,天津,都会并入西北,会有一波较好的发展,可是农村问题和普通民众的问题,一直都需要解决的,早点进入西北,统一的培训,了解西北的制度和体系,未来再回来,也算是比较好改造的。
河北周边的民众大溃逃,这对于拥有发达铁路网的中国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初期稍稍的有些混乱,后期,在西北帮助之下,大规模的百万级别的移民,在几天时间之中就完成了,对于此,西北的移民局有了超过数年的经验。
当人员稀少了之后,蔡锷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主动的试探,可是日本人贵所不出,就依靠着庞大的民众做挡箭牌,为了避免过多的刺激日军,产生屠杀的后果,蔡锷只能够远远的监视,顺便,通过外交途径,询问日本人到底想要干什么,有什么条件。
如果说,在西北造成的是轩然大波,在北洋范围之中是恐慌的话,对于世界来说,这件事情,却如同一个炸雷,战争,让平民走开,这是世界军事上,一直都宣扬的事情,抓俘虏,迁移民众,这多是战后的事情,可是在战争进程之中,抓捕超过70万的普通平民,这中间会造成多少的杀戮和恶意,暂且不说,用平民来当做挡箭牌,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如果中国还是清政府掌权,贫穷落后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话语权,当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和俄罗斯,都有不同程度的屠杀,只不过当时没有爆出来,时过境迁之后,也只是有零星的消息传播出来,影响没有那么的大。
可是现在,西北掌握了中国的大部分权柄,甚至英法的有线电报封锁都封锁不住西北,英法一直怀疑,西北跟德国之间,有一条通信线路在联通着,甚至西北的各个办事处之间,都有密切和紧密的联系,可是再怎么也找不到,有人怀疑过无线电,可是无线电太不稳定了。
总之,无法控制西北向外传播消息,有些做法就不能太过分,比如一些传统欺压的方法,很容易会被爆出来,到时候,就被动了,可没想到,日本不但明目张胆的做了,还给西北拿出了把柄。
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是对日本支持最厉害的协约国和美国的领导层,对于日本这样毫无遮拦的行动,也是有些微词,他们有心封锁这一切,却因为德国和西北四面开花而没有得逞,在一些小报,甚至是基层流传。
对于此,他们很清楚,民主的民众们,是不会放过这个情况的,从此日本人,会在民众那里彻底的臭了,这几乎无法扭转。在一战之前,各国都是强权政治,普通民众的想法,在高层领导人看来,根本就不重要的,可是日本人这一次做的太过了,最少,以后日本的债权,想要在各国销售,就骗不到普通民众了的,必须要各国政府来买单,这会给财政巨大的压力。
协约国和美国,最终还是有些忽视了民众的声音,因为有线和无线电报的关系,关于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几乎在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世界,也因此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美国,在英国,甚至在战区之中的法国,都产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矛头直接的指向了政府。
协约国和美国大惊之下,也深入的调查了,是否有西北在背后鼓动,因为西北的能量,能够影响到英法美的国内的话,这会对几个国家的国家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过查了半天,却发现,这不过是消息传过来的自发的反应,西北或许在其中推波助澜了,只是花钱弄了一些渠道,把消息刊登出去,这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正常。
详细调查了各国的情况,特别是法国,本身德国向西北输出大量的劳工,虽然有人证明,没有收到迫害,可是接下来呢,战争在法国的国土上面爆发,一旦双方打的激烈了起来的,没有底线的方法,会不会伤害到他们自己。哪怕法国都在岌岌可危的情况之下,都有这么多人抗议,为的就是让自己不至于落到如此凄惨的境地之中而已。
至于美国,纯粹是无聊的人太多了,美国庞大的国土,造就了非凡的物质文明和工业,但是也因为发展之类的,有一批的中产阶级,借助着高速发展的美国经济,这些中产阶级,即便不工作,也有足够的钱,也从他们身上,一些类似乎后世公知的人物诞生了,热衷于为各种不平而呼吁。
这个结果让协约国和美国哭笑不得,利用行政手段,给这些行为降温了之后,也通过外交途径警告日本,别太过火了,类似日俄战争时期的屠杀,是绝对不能够有。(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不在层面上
日本人接到了美国和英国的警告,也是愕然,载仁亲王选择的方法,属于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属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快10年前的日俄战争时期,他们也做了类似的事情,甚至一手引动了一些大屠杀,不照样没事情,这一次又有什么不同么?
外交部人员,通过英法美的警告,倒是把事情给打听清楚了,事情一样,没多少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当年的日俄战争,当时根本没有消息传出去,时过境迁之后,影响力和爆炸性都不强,甚至没有形成世界上的热点,就消失掉了,而现在,伴随着西北逐步的宣扬,有目的推动,几乎整个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强撸数十万无辜贫民的消息,再联想到过去的斑斑恶迹,一旦屠杀出现,协约国和美国,会第一时间抛弃日本。
在了解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日本人也吓了一跳,本以为平常的事情,经过了一系列的运作之后,会变成这样,好在之前得到消息,载仁顾虑到西北军的态度,没有选择过激的方法,目前平民们,还是比较的安全。
不过为了防止万一,日本还专门的用电报,把目前国际上面的呼声和各国的态度,告知了载仁,让载仁小心,一定不能越雷池一步。
西北参谋部,关于如何解决这一次事情已经研究了很久了,之前有人预见到,连蔡锷都保持了克制,没有过分的逼近日军,却没有想到,日军为了能够回去,居然疯狂的抓捕了接近70万民众,被全部包围,逼到了绝境上面的日军,抓捕了60万以上普通民众,这怎么办,会有什么的后果。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还能怎么办,当事情上报到杨元钊这里的时候,杨元钊几乎没有多想。直接就说道,日本人的目的,只是离开,所以才抓捕了那么多的平民,既然如此。为了保证民众的安全,放日本人离开。
最终的结果是放日本人离开,这让参谋部很意外,好容易用一个陷阱,把日本人给坑里面了,却轻易的放出去,这不是开玩笑了,有了准备之后,再来的日本人,会更加的可怕的。再说了,有一就有二,未来,卷土重来的日本人,等于天然的站在了不败之地上面。
打赢了就长驱直入,攻占西北的要害城市,赚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打输了,干脆就地取材,俘虏一大批的平民。再怎么也能够全身而退,到时候,西北再强大,能够承受住这么的几次三番?
对于参谋部的担心。杨元钊的理由很简单,既然已经同意德国,加入到了协约国的阵营,未来的敌人,就不止是日本了,日本算什么。工业份额,占据整个世界的1%,自己练基本的武器都没有办法生产,连俄罗斯都不如,这样的国家,如果还要重视的话,未来西北还打不打。
对于一个完全没有在一个层面上面,只能够称之为跳梁小丑的国家,还这么的重视,歼灭100万的军队,跟不歼灭,又有什么区别,真的拿这个作为种子,纠结一大批的军力前来的话,西北也丝毫不怕。
至于日本会不会再以民众为威胁,杨元钊更是不屑一顾,之所以放日本人进入到腹地,有机会俘虏民众,关键就在于,北洋当时还不是革命党的地盘,西北虽然渗透的有,也略微的控制了,可是力度上面,跟西北的地盘,甚至从德国手中接受的山东比起来,是远远不如的,否则的话,即便日本人使出这样的手段,强撸的民众数量,可能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
现在,南方已经在攻略之中,攻击最多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全部的攻占,北方,在北洋的配合之下,又相当的顺利,只要给西北三四个月的时间,西北的控制力会延伸到这两处地方,即便日本人卷土重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坚壁清野的战场,或者御敌于国门至外的强大,而不会再有现在的进退两难的局面。
杨元钊的话,让参谋部的人员哑口无言,甚至是大有启发,没错,未来西北统一中国之后,目标是俄罗斯,是协约国,是美国,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庞大的国土,等待着西北来占据,这种情况之下,日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障碍,这个也要重视的话,未来怎么办,难不成,碰到美军,英军,就要投降了不成么,那可是远远在日本之上的工业国?
参谋们都是大受启发,特别是蒋百里,他叹息道,西北的崛起已经无可阻挡,但是民众和军人的心态,还有待提高,中国已经不是10年前,贫穷落后,受到了世界各国欺负的弱国小国了,几年的卧薪尝胆,几年的不停发展,让中国真正的从工业上面,变成了 一个强国,拥有着远超过世界任何国家的工业底蕴和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可是强大的工业和产值,并不能够跟强国划上一个等号,之前参谋们的心态就是如此,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了,中国的国民,也应该如同中国本身那样,拥有强大的后盾和基础。
有了这个认识,这让杨元钊的这个拍板,贯彻的很快,整个西北立刻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在解救民众的前提之下,可以放日本人离开。
放是可以,但是必须要有步骤,不能够听之任之,让日本人自由活动,必须要把西北的意见传达到,不伤及无辜,否则,西北就算是上天下海,也会诛灭这些日本兵,这个态度必须要有的。
没有直接联络日本人,这是在宣战的状态下,双方都已经撤回了外交使节,所以只能够通过英法周转,朱尔典此时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说了西北的意向,主动的联络。
西北给的条件很简单,保证所有民众的生命的,死一个100个日本人来填,可以开放港口,任由日本人退走,但是在开放之前,最起码的50万的民众,必须首先放了,西北也承诺不攻击,即便是民众放完了,也不会攻击。
接到了西北的邀请,特别是看到西北能够后退一步,朱尔典的感觉比较的高兴,在他们看来,关键是把 这些日本人撤回去,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日本人的实力还犹存,稍稍的整顿起来,就又能够对中国产生威胁,到时候跟日本合作的,就不是不靠谱的革命党和北洋这些,而是俄罗斯这个欧洲的压路机。
因为觉得这个是好消息,故而朱而典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把消息传到日本方面,可是在接到了英国人转送过来的消息的时候,日本方面就有了别的想法,西北既然这么重视这些平民,是否可以借助着这些平民,得到更好的待遇,甚至是占据天津不走了。
得寸进尺的日本人,让西北大怒,直接把英法的公使给叫过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在民众被强撸的前提之下,西北可以后退,可以放日本人离开,但是这已经是最后的底限了,再有别的想法的话,西北不惜一战。
可是日本人居然不相信,在通过英法的二传,最终明白了日本人的想法之后,西北甚至想要把还没有彻底的完成,只是安装了武器的舰队拿出来,拼着暴露实力,也要把日军全歼,提出了攻击日本本土的想法,让日本为可能造成的民众损失买单。
西北的强硬反应,特别是**裸的威胁,让日本人吓了一跳,虽然说西北没有足够的战舰,可是日本人的舰队也已经被打的七七八八了的,这种情况之下,西北如果强行的攻击日本本土的话,日本麻烦大了。
日本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就是因为本土的安全,现在,在西北全面战争的威胁下面,才明白了自身的弱点,他们顿时不敢多说什么了,甚至开始向英法美求助。
英法美也认识到了,作为岛国的日本,损失了大量的联合舰队和新锐战舰之后,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商船吨位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造船业也极为的发达,只要更进一步,在解决了一部分的关键问题的情况之下,中国完全可以生产大型战舰,以西北的工业实力,暴战舰的话,可能会在短时间压倒的日本,到时候日本别说攻击中国了,就算是自保都成问题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再说了,日本还是真的需要,最终经过了调整和扯皮,在未来的6个月,美国和英国会共同为日本生产和移交47万吨级的各种战舰,其中包括了一些新锐战舰,比如说美国正在建造的3艘超无畏级战列舰,和一批重巡洋舰,只要得到了这些,日本的海军,会在六个月之内,恢复实力。
日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这才回到了谈判桌前,再怎么说,日本的百万大军,依然有被歼灭的危险,先期的列强商船,已经集中到了天津附近,早一天回去,后续的一切约定,就能够早一天的实现。(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日军撤退
双方之间的关系,既然已经扯到了外交的领域,那么就是相互之间的扯皮,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在外交斡旋努力之下,在英法美等一直的说服之下,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基本的意向。
西北同意日本人离开,可有一个前提,日本人必须提前释放60万人,对于此,日本那边还是有些顾虑的,可是在英法美的施压之下,特别是看西北的重视程度,70万跟10万,其实没有多少的区别,无外乎是人员损失多少的问题的。
百万大军,控制70万平民,特别是补给什么的,都已经不足的前提之下,还是从这些民众家里面抢到的粮食,长期下来,不是一个好事情,特别是的那些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他们已经尽可能的为他们准备房间了,可惜小县城容量有限,已经有一些病倒了,长时间的关押,说不定会死掉几个。
少死几个还可以,这在任何时候,都属于是正常的,哪怕是一个城市,每天,或者每个几天,都会有人死掉,这些不能够都放在日本人的头上吧,可是西北毫不客气的说辞,一个死人要100个日本兵来交换,真的多死几个,还能不能有剩下的,天知道西北会不会按照预定执行。
60万民众移交了,日本相当果断,因为这几天的时间,已经有数千人病倒了,有些还相当严重。西北早已经做好准备,在西北军的后方,布置了一批的帐篷,并且紧急从西北调来的医疗人员和各种药品,保证民众的安全。
之后,在稍稍恢复一下,会把人员分批分类的送回去,想要回家的就可以回家,不想回家的,无论是青岛。还是西北,都可以找到地方,妥善的进行安置的,这一点。西北是保证可以做到的。
当60万人平稳的完成了交接,危重的都由西北医生接手之后,蔡锷算是松了一口气的,西北的威胁在外,日本没有过多的虐待民众。这恐怕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可是也没有刻意的照顾,最多关注一些老弱病残,不让太多人非正常死亡而已。好在,都是一些呼吸道疾病,西北新生产出来的青霉素,对它相当的有用,大部分的危重病号都转危为安了。
来自西北的记者,在集中营之中,拍了一些照片。无论是留档,还是在西北刊发都可以,西北军小心的监控着日本人,并且按照约定,放开了一方的包围。
在天津港外,大量的列强们的商船,就已经来临了,既然放日本人离开,那就大大方方的让开天津港,给他们更好的登船条件。一部分的西北军加上特种部队的进驻,让天津的防护不成问题。
饶是如此,段祺瑞也如临大敌,争夺天津的过程之中。段祺瑞亲自见识到了日军的战斗力,在团队作战之中,甚至是濒临绝境的时候,日本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和玉碎的信念,给他敲响了警钟,武器并不代表一切。士兵才是最重要,100多万的日军,如果是破釜沉舟的前提之下,天津未必保险,一不小心会被攻占的。
加入到西北已成定局,他们这些北洋的高级军官,安排上面,也有定数,暂时会安排半年到10个月的时间,进入到西北军校之中学习,这一点,他们早有心理准备,西北的军制跟北洋截然不同,哪怕他们做到高级军官了,也都需要熟悉,可是接下来,进入到参谋岗位轮岗,看情况分配,就让他们摸不准了。
参谋他们知道,就是一个参赞军事的,这绝对是一个闲置,要想重新带兵,恐怕要遥遥无期,他们不知道,参谋才是西北最重要的岗位,要想更进一步,没有在参谋上面的表现,几乎是不可能。
可惜,段祺瑞等人不熟悉西北的军制,只是以为西北在推脱,所以尽可能的表现好一点,否则,天津城被日本人攻下来,他们也没脸去带兵了。
从上到下,都警惕的要命,部队分成了双班,如临大敌的上了天津城头,防止被日军偷袭,不过一切都是段祺瑞瞎操心了,此时此刻的日本,也无心继续战斗,早就被西北打怕了,如果说无路可逃,日本人或许会鼓起勇气,跟西北拼命,但是现在,路已经放开了的,从上到下,都没有任何人想要开战,当西北军退开了港口之后,就开始在天津港不断的上船。
1...41942042142242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