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一点,曾经简单接触过革命党和北洋的底层军官的使节,相当的有发言权的,这些政权的底层**,已经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了,到时候钱花了。事情却没办成,那就更加的得不偿失。
南京已经被攻占了,看西北军攻占南京的速度,恐怕那些革命党的高层,跑掉的不多。此时此刻,这些外交使节,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向外发电报,把南京这边的情况,通报给各国的外交部,有些东西,他们这个层面,这个时间,看不明白,交给外交部的话,他们会从全局上面处理问题,最起码不是他们的责任。
各个使馆的有线电报,昨天就已经切断了,他们着急了一夜,走出使领馆或者办事处之后,前往有电报的地方,找到南京的电报局,同样,被西北严格把守着,一些大胆的使节前去交涉,守卫电报大楼的西北军战士,根本就不去理他们,横遭白眼,没有丝毫的办法之后,他们不得已寻到了英国人开的电报服务点。
可是看着英人的电报房大门还开着,这些外交使节先是心中一喜,或许西北,对于南京的情况,了解的不算完善,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电报房,此时此刻,速度是第一位的,哪怕这个电报房很小,传输速度慢,甚至是收费昂贵,都没有人在意了此时此刻,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出去,才是最重要。
可是见到了电报房的主人之后,才发现,他也是愁眉苦脸的,询问之后,才知道,这里的电报,从昨晚开始起,也是中断的,对此,这个英国的电报房主甚至提出了抗议。可惜抗议无效,西北不是北洋,也不是革命党,西北对于外国人根本没有任何的好态度,比之普通的国民更差。
任你有千万种的理由,一句话的,战争时候,被严管了,就把所有的人都给挡回去了,这些外国人心急如焚,在这个时候,在没有更多的办法可以做到的前提之下,他们直接想到的是离开南京。
这一点第三军方面,没有阻挡任由这些外国人出城,这一点是早在第三军还没有出发之前,就已经想过的,从进攻南京的时候,就没办法保守秘密,庞大的南京,要想向外传递消息,或者说离开几个人,这太容易了,与其在这个上面,多费工夫,还不如把功夫放在防御上面,为南京建立立体的防御,争取尽可能多的抵挡住可能扑上来的革命党的军队。
从昨天晚上的后半夜,后续部队接管了南京城开始,第一波的部队,进行了几个小时的休息,虽然还没有完全的休息完毕,可是防御工事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在南京拿下之后,南京外围的那些藏兵地点,也没有隐藏的必要了,一个个呈现出开启的状态,一共16个地点,都选择比较关键的战略要地,以这些永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为基础,构筑整个防御网络,就会事半功倍,需要动用的土木,差不多需要第三军的全体,工作10天以上,当然了,有个四五天的时间,也能够构筑一部分的基础工事。
3天,只要不超过50万的军队,在三天之内没有抵达南京周围,当防御工事完成之后,依托着以前留下来的火炮和军火,第三军最少可以跟百万,甚至更多的军队,缠斗一个月以上。
一个月,哪怕西北军的速度在慢,也足以从四川,湖北,甚至是安徽,传流而下,作为军方高层,阎锡山甚至为北洋们展现了第三军的全部实力,有资格知道,袁世凯已经有意的把北洋的地盘交给西北,只是因为日本在山东的动作,加上南方革命党的动作,而延迟了下来。
可天津的日军已经开始行动了,以第一军的准备,最多一个月内,就会见分晓,西北后续的部队,会穿过的河南,湖北,安徽,直接对革命党占据的湖南,江苏动手,一个月的时间,什么也够了,大局已定了。
外国人出城,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原来,位于南京长江沿岸的渡船,因为西北管控的关系,无法使用,直接渡江坐火车就不行了,在南京同样不行,他们甚至连马车都没办法带出去,徒步的离开,可能要到最近的小镇,才能够换乘马车,这样要想传递消息出去,最少需要3天,3天,也足够西北做出任何准备了。
南京城略微有些混乱,外国人和国民各自心态,一副众生百态,而西北,参谋总部之中,包括张孝淮在内,都一夜未眠,虽然,对于阎锡山的能力,大家是相当的认可,也认定他是有能力,可是千里奔袭,直接斩首,毕竟是从未有过的创举,在敌人的腹地动手,无数的条件之中,哪怕一个条件没有达到,或者是一个任务执行的不够完善的情况之下,都会功败垂成。
故而,整个晚上,参谋部都在等待着前线的消息,特别是过了12点之后,听到了孙大炮逃脱的消息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捏一把汗,谁都清楚,孙大炮之于革命党代表着什么,西北的高层都是一清二楚的,孙大炮的逃离,代表着计划的彻底失败。
好在,之后的阎锡山亡羊补牢,紧急的派出了侦察机和空降伞兵部队,最终抓回了孙中山,占据南京计划这才彻底的完成。确认了南京拿下,加上阎锡山已经开始在南京周围布防,西北的参谋总部才算是送了一口气,一个问题解决了,瞒着几乎没有任何好处,那就向外公布吧。
首先公布了无锡和镇江的战局,这两个战斗就跟作假了一般,巨大的歼敌数字和俘虏人员骇人听闻,人们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这不是真的,可再怎么说,无锡和镇江,是属于西北的节点,说不定在节点之中有什么防御,西北一向是以防御强大而著称的,几年前,对俄罗斯的一战,就是首先防御,挫败了的俄罗斯的锐气之后,这才反击成功。
节点城市的胜利也算可以接受,最可怕的还是南京的攻陷,包括孙大炮,黄兴等数百革命党军政高层,基本上一鼓成擒,这让世界震惊,他们纷纷的质问位于南京的使节,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惜至今,南京没有任何的答复。
当然不可能有任何的答复了,此时的外交使节,在西北军的阻挠之下,刚刚匆匆离开了南京,正向最近的城镇而去,南京不是大使级的外交城市,最多是一个办事处和领馆,没有驻扎武馆这样的军事人员,几个公使也都是文职,距离南京最近的城市差不多有70多公里,徒步前去的话,最起码要一天,说不定要两天,此时,正在路上大汗淋漓的走着。
估计列强们要得到南京这边的确切消息,最起码要有几天的时间,这个时间差,不但给了西北很多外交上的准备时间,也会让第三军更加的安全。(未完待续。)
一千零五十三章外国人反应: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全程监控
西北对于列强的无理要求,没有回复,可英法首先抗议了,他们抗议西北无端的入侵革命党的领土,这不符合中国的现状,要求西北立刻退出南京,无锡和镇江,也退出南方节点城市,保持整个中国的和平,否则,他们必然不会坐视,一定会来干涉的。+◆
换成别的势力,无论是革命党,还是北洋,面对着英法的**裸的威胁,一定会心中忐忑不已的,毕竟,英法的威名远播,特别是英国,纵横七海的世界霸主,在这个时代,英国人世界警察的威名,可比后世的美国要强大的多,也蛮横和**裸的多。
无论是撬开中国国门鸦片战争,针对南非布尔人的布尔战争,还是挑起一系列的欧洲战争的行为,英国人在崛起之后,真的让世界一团糟糕,当然了,英国人的每一步,都是合乎英国人的道德,比如鸦片战争,是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市场,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富,布尔人的战争,更是**裸的掠夺布尔人的黄金,有证据表明,在用了巨大的代价消灭了布尔人之后,英国不但得到了南非的钻石矿和黄金矿,只是布尔人的黄金储量,就让英国人吃饱了,250吨左右的黄金,这即便在20世纪初,也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
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想用这样轻飘飘的威胁,逼西北就范,可惜他注定打错了算盘,西北跟其他的势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发展之初期,就注重外部发展,成立情报局之后,更是内外一起发展的。甚至在德国的帮助下,在欧洲和美国的根基更加的深厚,早就明白,英法在欧战之中泥足深陷,早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他们能够抽调的力量极为有限。左右不过是位于亚洲的一些力量。
陆军西北不怕,解决了革命党和北洋,西北的两三百万的大军,加上继续征兆,可能总数可能最终达到五百万这个让人惊呆的数字,别说是英法动用亚洲的力量,即便是英法俄美,倾力来攻,又能如何。
西北不同于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西北可是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战争动员能力极强,战争潜力也极强,超过亿吨钢铁的产量,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脊梁,更别说西北统一中国之后,拥有的地利优势,无论是英法。还是美国要想攻击中国,都必须要远渡重洋。在军事科技还没有发展到极致,海洋运输也只是最初的阶段的时候,万里之遥,实力首先削弱几成,再加上庞大的花费和后勤压力,一百万的军队。最多只能够当50万来用,这种情况之下,拿出跟西北同等数量的军队,跟西北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对于几个国家来说。真的是如同噩梦一般。
正因为了解,故而对英法的直接威胁,根本一点都不在意,直接用行动来回答英法,四川边境的部队立刻出马,继续扫荡四川,再一次拓地300里,歼灭了大大小小11个师的革命党军队,整个四川,大部分的军队都被歼灭,四川有沦陷的危险。
这样的行动,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嘴巴,扇英法不知所措,虽然英法的政府,不乏有人呼吁,对西北,对中国进行打击,可是真正的实权派和对西北稍稍有些了解的,都非常的无奈,因为西北已经有实力无视他们的威胁了,远隔万里,跟一个动员能力几乎在千万,而且完全有实力,有能力武装千万军队势力正面的对抗,不会有人那么傻。
英法没了声息,其他国家,各怀心思,也没有动,对于西北的抗议如同虎头蛇尾一样,但是这个抗议的风潮,就由此而起,这一次抗议的则是革命党。
南京被占据的消息,经过西北宣传,立刻成为了大新闻,革命党阵营立刻乱了,革命党的政权,看起来很先进,很民主,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形态,很多地方,就如同军阀占地一样,一帮子人,只要是革命党,然后拉起一票人,得到了从上到下的认可之后,就能够成为师长,市长,或者是其他的领导,随意性极大,甚至双方起矛盾的时候,也会相互征伐甚至暗杀,也就是孙大炮占据了大义的名头,这才能够勉强的稳定住一切。
可是现在,孙大炮在内的革命党高层,几乎被一扫而光的时候,下面自然是乱作一团,有的在呼吁西北,要立刻放了孙大炮黄兴等人,理由千奇百怪,不过大部分以革命党首义,建立民国,灭亡清廷为理由,要求西北放人,可惜这样的说辞,几乎只是让大家一笑,清廷灭亡的根源在哪里,不就是西北独立,如果不是西北独立,把北洋牢牢的钳制在西北,革命是否成功,还真的是两说。
甚至,在革命党之中,能够振臂呼吁的,还是少数,有的则看到了机会,想要浑水摸鱼,扩大地盘,有仇的报仇,有怨抱怨,开始相互争斗不休,一个完整的南方立刻不存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没有组织一起对南京的攻略,至于3个月之后,西北军已经解放了南方的大部分城市,他们就算是想攻击,也攻击不成了。
在所有势力之中,对于南方战局,最吃惊的还是日本,秘密派出了两个旅团,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数,革命党居然南京都被攻占了,还有18个师,跟随着日本人的两个旅团一起被歼灭,他们不会是认为,西北军实力太强的关系,只是认为革命党不堪一击,拖累了两个旅团,否则,两个旅团最起码可以跑掉。
一些敏感的日军,直接想到了山东的战局,事实证明,西北军的实力,应该是非常强大的,那么在山东,又是一向以能打硬仗,功勋卓著著称的第一军,如果贸然的动手,他们能够战胜对方么。
可惜,日军已经出发几天了,在没有无线电,只能够用人力传讯的时代来说,即便他们此时此刻想要干涉,也有些来不及了,只能期待着日军能够顺利一点。
不过,他们能够顺利的了么,在天津,几乎集中了一百多万的日军,差不多就是40多个师团,其中的一半,在前几天出发,首批当然是12个师团,分成了6个部分,分批进入到山东,而后续,15个师团,则乘坐着火车。
或许是先头部队扫荡之下,给了日军以信心,日军15个师团,迅速的在天津集结之后,从天津调集了大量的火车,直接启程前往山东,一路上走的相当的顺畅,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问题,比前面的12个师团,更快更加安逸。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列车的旁边,每一次经过山口,路桥的时候,都有一双或者几双眼睛,死死的盯着他们。
能够深入到后方,而且不着痕迹的发现他们的,唯有特种部队。西北的特种部队,在对俄作战之中大放异彩,几年之后,又成功的在南京建功,已经成为了的西北居住轻重的力量。
特种部队的历史,几乎快要跟西北军建立的时间相比了,几年的时间,经过几轮的挑选和扩张的,之前差了一点儿没有选上特种部队的,还有扩大的兵员规模,现在的特种部队已经不是原来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一个旅,这已经特战队的极致了,除非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兵员之中招兵,加大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够扩张,否则,暂时只能够维持这个数字。
不过,这个旅却是一个大旅,特种部队的编制都比其他的编制大,一个团的人员超过了6000人,而特战旅的一个旅3个团,1.8万人的规模,不算小了,早在第一次日作战,把他们都拍上来了,现在增加到了半个旅,差不多9000人的规模。
说实话,负责监控着火车的特种部队士兵和在后方,整合数据的特战旅的旅长王东,都有些郁闷,火车之上,日本人也没有考虑到西北拥有手段能够干掉他们,只是草草的检查了,要知道,现在的时代,引爆炸弹还是选择的导火索,稍稍检查,就能够发现,可是西北在电子工业上面的巨大进展,不但弄出来了新式炸药,还弄出来了电引爆装置,提前埋下的话,可以轻松的干掉正在行驶之中的火车。
铁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的通行,可是在敌占区,稍稍不注意,铁路和火车真的会成为催命鬼啊,一个炸弹,可以解决一列火车上,小两千的敌人,哪怕对于日本的编制而言,也最少是一个大队。杨元钊之所以不让他们这样的结果就是,这是在中国人的土地之上,这些铁路都是西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毁了可惜。
再说了,一次炸弹袭击未必能够干掉日军,到时候,受到了重创的日军,反倒会兽性大发,这里可是人人口稠密的地带,不比已经撤退的大半对山东,所以按照计划,这里是不能动手的,到了山东,怎么方便怎么来。(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德州之战
日军顺着火车,进入到了山东境地,追上了前面的12个师团之后,就没有继续前进了,显然日本人也相当的警惕,最少在山东境内,哪怕有火车可以代步,减少疲惫,可是在前方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步行。
先头的12个师团,虽然兵分六路,可是在进入到山东境内的时候,才发现,山东绝大多数的地方都已经坚壁清野的,借助着六路大军,分散对手的方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反而因为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出现犬牙交错,这种犬牙交错,对于军队来说是致命,西北军的速度和战斗力,在展现在日本人的面前之后,日本人就减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开始逐步的抱团了。
在距离德州50公里的地方,12个师团跟后续的15个师团,居然会和了,前方就是德州,河北进入山东的第一战。显然,日本在山东这边,也有眼线,知道德州是一个关键,既然已经进入到战区了,到不可能火车直接的前去,依靠着步行和挽马,缓缓的而行。
当然了,接近27个师团的军队,差不多70万人,这么庞大的队伍,根本不可能在德州这么一个节点城市展开,27个师团经过了简单的整编,形成了三个部分,一前二后,呈现出品字形,向前前进。
双方缓慢的接触,日军的前线总指挥,是曾经的陆军大臣川村景明,他带领着9个师团,22万人,率先逼近了德州。
日本因为连续的损失,少壮派的军官,大部分都死的死,伤的伤,新组建的师团,不得己。征兆了一大批的军官,其中又以60岁以上的居多。
川村景明也算是日本军方之中的常青树了。出身与萨摩藩武士家族,自幼就接触军事,参加过日本大部分重要的战争,比如近代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等,战功卓著,在1907年就升了子爵。甚至是最近呼声比较高的元帅人选,要知道,日本的元帅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有的,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天皇直接赐予才可以。
正因为在山东之战,损失了太多的兵力,又因为协约国的支持,日本获得了大批的军火,得以组建了大量的师团。兵员什么的,可以借助着贫民之中的征兵,加上军校毕业生和预备役部队的军官。快速的填充而成,可是高级军官却极为重要。不得已之下,其中了一大批的老将,日本军部,也希望这些战功卓著的老将, 能够给他们新的惊喜。。
川村景明所携带的日军,规模庞大,9个齐装满员的师团,一共拥有100毫米以上的火炮240门,平均到每个师团是27门。还有差不多300门的75以上的火炮,这些对上北洋军。绝对是优势,最关键的是他们紧急换装了美国的火炮,在240门火炮之中,可是有40门左右的150毫米以上的火炮,甚至拥有203毫米的火炮,这个沉重的大家伙的,川村景明可是花费了大力气运来的。
如果说,他们的对手是北洋,是革命党,没有150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足以压倒对手的,可惜他的对手是西北,并且已经为他们的到来,做好了全面的准备了。
驻守在德州的,本身只是第一军的第二师,特种部队侦查出,对方的人员众多的时候,蔡锷主动的调整,让第三师前提,来到了德州,本身德州这个节点,面积不过是12平方公里左右,勉强可以让一个师驻防,不过加上几个月来,在外围构筑的大量防御阵地,几乎是四五层的,勉强也容得下两个师,在蔡锷看来,西北本来就是以防御著称的,只要好好防御,2个师快6万人,抵挡住四五倍的敌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西北是在德州的周围20公里的地方布防,看到日本人的动作,背着日本方面的的军队向后收缩,收缩到了距离德州5公里的距离,而另外两个方面,则稳守住原来的阵地,正面一共摆上了6个团和3个炮团,而在侧面,迂回的位置,却摆上了足足5个团,在德州城内的,只留下了三个团的预备队。
很显然,蔡锷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全歼过来的九个日本师团,只有在一定区域形成优势兵力,并且全面包围的前提下,才算是奏效的、。
只有6万人部队,就想要全歼22万人日本师团,这看起来很疯狂,实际上,对于西北来说,还保守了,西北扩军的速度快,却是在军校之中培养了大批的低级军官,就说西北军在训练之中,也是极为的严格的,平均每一个合格的士兵,每月要训练120发子弹,至于炮手,起码是12枚炮弹,这样的训练规模,比德国都高的多,更何况是日本,所以,士兵的准确度相当的高,各种技战术水平,掌握的也相当的到位,再说就是火炮,一个师,拥有155炮12门,108炮24门,还有96门的75火炮,这样的火力,几乎相当于的数个日本师团,这还是加强过的日本师团,之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除了这些远程大炮之外,迫击炮几乎下放到了排一级,大小口径的火炮,差不多是1000多门,在联排火力上面,绝对是完爆日军,最关键的是,一个师装配了1300多挺机枪,平均20人就有一挺,几乎到了班一级,手里面拿的,也是半自动的ak11步枪的,这种步枪可以连发也可以单发,火力的威猛程度上面,远远高于日军。
就因为如此,只要的战术得当,打掉了对方的优势火力之后,凭借着火炮的优势,必然能够取得极大的效果。再说了,西北的土木工事也非常厉害,完善的阵地,直接的掩埋,一点都不心疼,退回去,依然是完整的,甚至更加强大的阵地,西北拥有者足够强大的生产能力,几乎把战壕和防守战,发挥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还真的就不怕对方9个师团压下来。
川村景明很清楚,他必须取得开门红,日本跟西北的对战之中,经过了几次损失之后,现在已经士气全无了,他肩负着振奋士气的使命,别说前面是铜墙铁壁,就算是刀山火海,也必须要过来攻击。
日军在德州之北,经过了短暂的集结之后,就形成冲击阵营,向着德州城冲了过来,看起来人员很多,气势汹汹的,可是实际上,毫无章法,最少相对于自动武器越来越多的今天来说。
2师长郑春云和3师师长王海波都微微的有些摇头,日本人的名声,还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创下来的,战术水准这么的差,这么差的部队,为什么还能够连续的去的甲午和日俄战争的胜利。
郑春云所言诧异,日本人比不上德国,也比不上英法,却跟俄罗斯差不多,郑春云之所以会这么的说,根本原因其实还在于,他们西北的训练,一部分是脱胎于的德国的训练方法,可是更多的,是杨元钊耳濡目染后世的训练方法。
百年的时间,技术装备的提升,何止百倍,从火炮,到飞机,到导弹,一步步的提升之下,陆军的发展几乎走向了极致,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更强的陆军,才能够真正的和平。
1...414415416417418...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