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李石点头,他们不都有儿子吗若是做得好,他们的儿子也有出息,到时候可以让他们全家都放出来,他们的儿子若有能力,也可以做老师。
老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在这个时代是很受尊重的,若是他的儿子转为良籍之后还能为师,只怕他们拼尽全力也会达成他们的要求吧。
木兰给先生们的工资并不低,至少比县城里的先生的们月薪还要高一点,所以先生们虽然对来这贫穷的地方教学有些不满,但木兰的基础设施做得好,工资又高,几位聘请来的先生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木兰离开的这段时间,附近的不少人家都送了孩子过来念书,现在先生们正在教书。
李石和木兰也就没进去,而是在附近转了一圈,就转身往村口另一个地方去。
木兰家身后就是山林,木兰驻足看着里面,有些怀念道:以前爹爹常带了我进山,因为怕一个不留神被狼叼走,就把我放在背篓里,猎杀了兔子就说给我将皮留下,冬天的时候给我凑够一件衣服,只是兔皮还没凑够,我爹就出事了,现在想起当年的那些事,就觉得明明时间没过去多久,可为什么觉得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李石将一个劲儿想自己走的儿子放在地上,拉紧妻子的手,因为我们现在过得很好,当年的那些苦难自然也就觉得久远了。
是这样吗
李石点头,夫妻两个就低头看向抓着李石裤子颤颤巍巍站起来,小心翼翼要往前走的阳阳,夫妻两个相视一笑,岁月带来的苦涩微微被吹淡。
阳阳正高兴自己能走了,却发现下面没有东西让自己抓着了,就抬头看向父亲,啊啊的挥手表示让他上前一步好让他继续抓他的裤子,谁知道手一挥,重心不稳,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阳阳有些发愣,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李石就哈哈一笑,将儿子抱起来抛了一下,你怎么就这么笨呢
阳阳不知道父亲在贬他,见父亲又和他玩这个游戏,顿时开心的挥手,咯咯的笑起来。
李石看见儿子的笑容,本来是想放下的,就又往上抛了几下。
木兰在一旁紧紧地盯着,道:快别这样抛,晚上做梦了怎么办
李石抱着阳阳,将他放在肩膀上坐着,回头笑道:晚上我来带他,他要是再踢脚,我就将他抱住。
小心吓着孩子。
李石看见三间和刚才学堂差不多的大房子,就好奇的问,这也是你建的
木兰点头。
有什么用
教女学生用。
教女学生李石惊诧,你要教女学生什么
不过是认几个字,然后学一些手艺,木兰顿了顿,道:重点还是在手艺上。
木兰不是不想多教女孩子们一些知识的,可她知道,读书读多了,对这个时代,对这里的女孩未必是好事。
读书多了就容易多思多想,但她们现在的身份决定了她们的思想多了就只会拖累她们。
古往今来,聪慧的人早夭的还少吗
听了木兰的担忧,李石就不在意的道:你担心的也太多了,你不过是给她们提供机会,若是她们学了东西,反而比一般人还要脆弱,那么学这些东西又有什么用呢她们就算是不学这些,也未必就能过得好。
李石一直觉得,人的命运靠的是自己,而性格直接影响着自己的选择,读了书的人性格的确会有些改变,但有些东西并不会随了读书就改变,该坚强的,读了书依然会坚强,那些脆弱的,就算是读了书,它还是依然脆弱。
你既然想让她们多多见识外面的世界,让她们多把握一些自己的命运,那就照着这个时代女子的教育来吧,京城的女子书院就有相关的课程。
这个时代对女子要宽容一些,江南这边没有女子书院,但京城有一个,从前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以前是通过考试考入,平民与贵族占了一半一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贵族在里面占了一大半的位置,但还是有平民考入女子书院的。
那些女子有凭此进入贵族生活的,但更多的是回归自己的生活,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嫁了,那些女子的生活都过得还不错,所以李石才说让木兰参照那个女子书院的课程,不过这个书院里都是农家的女子,以后她们多半也是要嫁在农家,有些贵族的礼仪就不必去学了。
李石决定回去将一些课程删除,添加一些就是了。
你是打算请女先生
木兰点头,女子教女子比较方便些。
这倒是,和族长说了吗
木兰摇头,这事慢慢来,倒不急,等那边学堂的事上了正轨,再弄这边的事。
两个人慢悠悠的散步回去,阳阳就觉得烦了,父亲和母亲就只顾自己说话,根本就不理自己,他伏在父亲的肩膀,生气的啊啊了两声。
李石听见就轻轻地拍了他两下屁股,再往下,村民就多了,大家见到李石和木兰都会停下脚步和两人问好。
李石和木兰微微点头,一路应着回去。
周春已经将要弄的食材弄的差不多了,看见木兰,忙上来请示,太太,是请村里的人帮忙吗现在时辰也快到了。
木兰看了一眼时间,发现他们只是走走停停就去了一个时辰。
不用,我来做,你打下手就好。说着挽了袖子就进厨房。
到了中午用饭的时候,苏族长提前带着人来了,三伯父显得有些拘谨,木兰和他说了几句话,都是笑盈盈的,三伯父就松了一口气,本来不太搭理三伯父的人也和三伯父说起话来,有两个隐隐还带着讨好。
三伯父顿时有些苦涩,他似乎有些明白妻子的意思了。
吃过这顿饭,李石将请到名士的事说了,重心思想只有一个,以后学堂的事就交给那位院长,而学田的事是族里和里正及这附近有名望的几位老人做主,族田则是直接交给族里管理。
而这顿饭后,围着三伯父一家的那层隔阂被捅破,村里人对三伯父一家又重新热情起来。
不仅三伯父和三伯母嘘唏,就是木兰见了也不由感叹,心里就算微有不舒服,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想回家了。
李石就摸着妻子的头道:等陈先生安置下来,我们就走。
车门预计明天下午会到,李石和木兰叫村里人收拾出给先生们的院子里最大的一间,打算将那整个院子都给。
就有两家合住的先生家属过来打听,这是又有新的先生来了
周春得了李石的吩咐,顿时骄傲的道:这不是先生,是院长,我们家老爷和太太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请到的名士,所以要将这些东西收拾好了。
那人脸上的笑容一僵,这学堂还有院长啊。
当然要有了,上百号的学生呢,哪能没有一个院长
那人就急匆匆的走了。
周春就微微一笑。
因为木兰请来的先生都是秀才除了那几个工匠,所以几人谁也不服谁,平时教书都是各教各的,可现在来了一院长,又是名士,那自然就不一样了。
.





农家小地主 第221章 女学
.
读书人虽然骄傲,但容易服人。若是同级,让他们屈居人下,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但对方是进士出身,又是名士,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听说学堂要来一个这样的院长之后,学堂里的几位先生不仅没有生气担忧,反而还开心激动起来。
除了一位已经年长的举人不想再科举之外,其他几个都是秀才,都还抱着更进一步的想法,若是学堂来的院长学识渊博,在课业上他们也能请教一二,因此怎么可能不开心
所以来到苏家庄的时候收到了热烈的欢迎,这也让他有些感慨,质朴之人到底比较好客。
陈夫人也以为是乡下人比较质朴的原因,所以点头应和了一声。
李石接待陈先生,木兰则和族长夫人上前招待陈夫人。
木兰领了陈夫人去他们的新居,这房子是新建的,乡下地方多用的是青砖,也就没能建得多好,还请夫人不要介意。
不会,不会,我连茅草屋都住过,难道还能嫌弃你刚建成的青砖大房
重视教育,来干的又是教育的活,所以他一来,首先要看的就是学堂。在参观了学堂之后,就微微点头,虽然与那些书院不能比,但建在这乡下地方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见过学堂里所有的先生,包括那些要教手艺的,心中就有了数,晚上和李石木兰商量学堂的事情的时候就说了,孩子们上午识字,下午就学手艺,等学过一段时间就要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选出一样两样来专门学着,你们看如何
识字和算术是一定要学的。木兰补充道。
点头。
木兰看了一眼李石,就提到,先生是否已经看过村东的那三间大房子了
我正想问你,怎么那边还有一看就知道那是照着这边的学堂建造的,因此有些好奇。
木兰就将女学的事说了。
眼睛一亮,如此甚好。要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开明,他就非常的尊重自己的妻子,并且认为女子只有才德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的丈夫。
我是想请陈夫人帮忙管理一下女学,您也知道,我们一家都是住在府城,平时难得能回来一趟,实在是管不到这儿
更加开心,一口应承道:你放心,这事我就能应下。
还是先问过夫人吧。
还想给妻子一个惊喜呢,自然不会让木兰去,一板脸就将夫妻俩赶出去了。
李石就拉着木兰的手道:你还没看明白吗陈夫人是一定会答应的,陈先生这是想自己讨这个好呢。
果然,第二天满脸红光的和陈夫人过来找木兰,陈夫人眼睛亮晶晶的,看见木兰,就不免嗔道:你还招收女学生,在山上的时候怎么不说要是我回我儿子那儿,没跟过去,我看你找谁去。语气亲近了不少。
木兰就笑道:夫人可舍不得先生一个人过来。
深以为然的点头。
这乡下地方,他们会把女孩送来上学吗
万事开头难,度过了最开始的一段总会送过来的,更何况,我们女学除了学认字,最主要的还是学各种手艺,我倒觉得他们还巴不得呢。
也不过是女工和厨艺,其他的东西例如琴棋,女孩子学了也没多大的用处,那不过是调节心情,陶冶情操所用。陈夫人沉吟半响,道:而女工厨艺这两项,这乡下人家谁不会自家在家父母教授便是,只怕不会来学堂的。
这两样她们是都会,但其中都有一个度和量的关系在,其他的不说,光说这绣品,这苏家庄,能拿得出手的绣品就是送到镇上有没有人收,但能做到这个的整个庄子里也没多少人。
钱氏能绣花做衣服拿到镇上去卖,那手艺却不是和她母亲学的,而是和她伯母学的,也就是李石的亲外婆,因为前世和李钱氏姐妹俩感情好,李石外婆在教自己女儿的时候也不藏私,直接教了钱氏。
而苏珠能做一些手工赚钱也是和自己的母亲学的,而三伯母以前最多也就能缝补衣服,她的手艺就是和钱氏学的。
但就是这样,她们的东西拿到镇上也就是换个几文钱或十几文钱,赚不了多少的。
但如果学过女工就不一样,不说其他,一个小小的屏风就能赚好几两银子。
木兰开的女学和男生这边的学堂一样,是不收学费的,女孩子们只要过来上学就成,甚至,木兰给她们提供了书本,不过也有规定,一旦毕业或是辍学不读就得将教材交还回来,损坏或丢失的照原价赔偿,若是想要留下做纪念,倒也不难,去镇上买一本新的还回来就行。
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无非是怕有的家长让女孩过来这边领了书回去给男孩,女孩这边是包了教材,男孩那边可没包。毕竟,买书的钱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木兰和陈夫人商量女学的事,李石和就去另一边说话。
等到两个学堂的规章制度出来,不仅是苏家庄,附近辐射到的村庄也沸腾起来。
苏珠首先来找三伯母打听,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以后女孩也能去上学
三伯母点头。
苏珠眼睛就亮起来,那岂不是说以后妞妞也能上学了那我明天就送过来
又在胡闹些什么妞妞才三岁,上的什么学连话都还说不全呢,木兰做了规定了,男孩女孩都是过了六岁才能到学堂去上学。
六岁苏珠狠狠地皱眉,那宝宝还得等一年呢,干嘛要到六岁才能去上学不是早点上更好吗
我听木兰说是因为孩子年纪小定不下来,学东西太早了也不好,而且孩子太小先生们也不好管。不过六岁也不算大。
那是,林氏的儿子都九岁了,还不是才上学以后我们家宝宝肯定比他厉害。
三伯母这次没有说话,转而问道:你那个小姑怎么样了
苏珠想起这几天吃的亏,烦躁道:快别给我提她了,我现在就盼着她早点出嫁,别在家里碍眼。
我早就告诉过你,你那小姑子年纪虽然小,但花花肠子多,叫你小心她一些,你非不听,一个劲儿的觉得人家是真心对你的。三伯母想起当时的事就有些生气,但看女儿不耐烦的样子,只好将到嘴的话又咽回去,改道:我看以后她的事你都别管了,她现在年纪不小了,你公婆不会留她太长时间的,你就只专心带着两个孩子就好,实在不行就带着孩子回来住一段时间,你小姑的事刚发生,也算有了借口,你公婆是不会说什么的。
苏珠撇撇嘴,没应声,她才不会搬回来呢,看着大家对苏木兰点头哈腰的,她就觉得胃疼,更何况,宋彩莲欺负了她这么久,她还没有欺负回去呢,怎么可能就这么躲到娘家来
而此时,三伯母和族长嘴里正讨论的人才出现在木兰家门前不远处。
她是跟着苏珠过来的。
上次的事情发生以后,宋父宋母对她就看得很紧,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来了两个媒婆,宋彩莲知道,若是再找不到出路,她就真的要嫁给一个农夫过一辈子,她不甘心,苏木兰也就比她长得漂亮一点,凭什么人家就可以过着有人伺候的生活,她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都说苏家庄这边还有女学,再过两天,两个学堂就正式开学,而李石还来了苏家庄,宋彩莲在家里听了一耳朵,一大早她就计划着怎么跑出来,看到苏珠今天要回娘家,她就想办法将自己关在屋里,人已经从窗户那里翻出来悄悄的跟在苏珠的身后来到了苏家庄。
苏珠是直接回家找自己的母亲,宋彩莲则是悄悄的藏在一棵树后面看着苏家的一排木栅栏。
她知道苏木兰不是一个善茬,不然上次也不会才一交锋,她就败下阵来了,而且上次的事也让宋彩莲知道,要求苏木兰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能直接求李石了,虽然方法落了下乘,但只要做得好,那就是好方法。
宋彩莲躲在树后面看着,看到一儒雅的青年男子抱着一个孩子出来,宋彩莲就不由的站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看着李石。
阳阳在外面玩惯了,几乎每天是才一起床就要拉着想往外走,今天也一样,才吃饱,就拖着李石的手,一直指着门外,李石逗了他一下,也就抱出来了
李石抱着儿子才走出上百步,大树后面就突然走出来一个急匆匆的姑娘,走到李石身边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歪,人就朝李石身上倒去。
李石几乎是下意识的跳开,然后宋彩莲就这么直直的狼狈的倒在了地上
对不起伴随着行动要说出来的道歉的话就这么说出来了,宋彩莲想要收回都不行。
宋彩莲狼狈的躺倒在地上,她有些愕然的看着抱着孩子站在一边的李石。
李石时常出入大户人家的内宅,对这些事最了解不过,所以他现在只是微微挑眉的看着宋彩莲。
.




农家小地主 第222章 羞愧
.
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宋彩莲愕然,一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阳阳好奇的看着躺在地上的人,突然就拍着小手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李石不免好笑的点了一下他的小额头,你知道些什么就胡乱笑了。
宋彩莲本来是想硬赖在李石身上的,但看见李石的笑容,一时呆住,竟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宋彩莲虽然有那样的心思,但其实是第一次用于实践之中。村子里都是一些农夫,身上总是带着泥土,宋彩莲远着都不必说,更不用说还近前了。
李石是第一个她如此近距离看到的男的。
以前去镇上的时候她也观察过路过的人,好寻找目标,但条件符合的,外貌都不符合,李石是第一个她见过的有钱相貌还如此俊朗的男子,所以李石一笑,宋彩莲就呆了。
李石看到宋彩莲的样子,眼里闪着寒星,对急匆匆赶出来的周大福问:此人是谁
李石脸上不辨喜怒,周大福一时拿不定他的心思,但还是毕恭毕敬的如实答道:是隔壁村子里的人,还是对面堂姑奶奶的小姑子。
对面李石挑眉,看过去,苏大福
是,周大福躬身道:听说是苏三爷的女儿的小姑子,以前倒是来过太太这儿一次。
很显然,那一次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李石直接挥手道:将人送到他家去,将事情告诉他们,就说她的腿脚很不好,让他们家给找个大夫吧。
是。周大福目送李石离开,这才低头看向宋彩莲,眼里闪过不屑,但语气还算恭敬的道:宋姑娘,您的腿脚还能走路吗若是不能,我好叫人抬您过去。
宋彩莲脸上青了又白,白了又青,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周大福直接就认为她走不了,所以转身去找了三伯母,离木兰一家最近的就是她家了,李石的态度很清楚,他虽然很看不上地上的人,但他也不希望将事情闹大。
周大福很理解,事情若是闹大,大家自然会对宋彩莲不屑,但对李石肯定也有影响,他们离开这里,就很少会有时间回来,到时候村里传成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要李石就这样放过宋彩莲也不可能,所以他又不避讳让三伯母一家和宋家知道。
三伯母面色怪异的将宋彩莲背回去,就让三伯父赶紧去隔壁村子将亲家请来,不许叫村里的小子去,你得亲自去。
三伯父一时有些不解,但看看妻子,再看看一边坐着的女儿,顿时明白过来,就肃穆了脸色急匆匆的往外走。
三伯母就转头看向女儿道:娘已经帮到你这个份上了,你以后若是还被她欺负,以后你也不必回来找我了。
苏珠不服的挪了挪屁股,嘀咕道:我怎么就被人欺负了。
咱们家穷,先前也没能给你准备多少嫁妆,所以你过去以后娘一直对你婆婆很客气,平时你们忙的时候也是能帮就帮你被宋彩莲欺负,我一直都知道,但你这孩子不听我的,事情捅破了我们家的底气也不足,对你未必是好事,所以我一直忍着现在他们家的女儿自己犯错,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等她嫁出去,你小叔娶媳妇只怕还得好几年,这几年你要是还不能在宋家站稳脚跟想到女儿的性子,三伯母到底没说狠话,但脸上的失望是掩饰不住的。
苏珠张张嘴,面对父母的关心,到底没说什么。
弟弟成亲的钱还差多少回头我跟宋田商量一下
可别,三伯母忙打断她的话,你哥娶媳妇的钱我和你爹再想办法,你可不能和他们家提这个,连意思也不能露。她虽然最看重自己的儿子,但也同样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会将更多的东西留给儿子,却不会为了儿子的幸福用女儿去交换。
不然,当时换婚就是了。
你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你哥这里有我和你爹呢,这几年净操心你的事去了,你要是真的能让我放下心来自然是最好的。
宋父宋母很快就赶过来,身后还跟着大儿子宋田。
宋田的脸色很不好看,他和弟弟先前一直在镇上,是突然听说苏家庄的学堂可以让他儿子免费入学,这才急匆匆的赶回来探个究竟,谁知道刚坐下和父母还没说两句话呢,岳父就上门来让他们去将小妹背回来。
宋田还疑惑小妹怎么跑到苏家庄去了,就见宋父宋母脸上一白,若不是顾忌着岳父,只怕母亲就哭出声来了。
路上,岳父和宋父走在前面,宋母就在后面小声的将事情和儿子说了。
宋田就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阵难堪。
所以他们一家到的时候脸上都不太好看,苏珠得了母亲的吩咐,脸上不敢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带着些担忧的走到宋田身边。
宋田勉强给妻子扯了一个笑,就问:小妹呢
在屋里呢。三伯母将人背回来后就放在苏珠以前的闺房里。
宋父宋母就推开门进去。
宋彩莲躺在床上,感觉到有人进来,就悠悠醒转,看到父母,忍不住眼一酸,眼泪就落下来,爹,娘
宋母几步上前,一巴掌甩在宋彩莲的脸上,宋彩莲要出口的话就这么被打断,她愕然的看着自己的母亲,这是她第一次被打。
你想要说什么我告诉你,你若是再胡乱攀咬人,信不信我还打你
宋彩莲张张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说,这些狐媚子的手段你都是跟谁学的你怎么好的不学非要学这些东西我们宋家几辈子积累下来的名声全叫你给败坏了。
宋彩莲突然就激动起来,狐媚子什么叫狐媚子大家都是这么做的,难道你们非要叫我和你们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才好吗我不要干农活,也不愿意干农活
宋父的手抖了抖,你不干农活,你觉得我们这样的家世,你能嫁给谁
宋彩莲脸上升起怪异的神色,只要李公子喜欢我,他就一定会纳了我的,他们家这么多奴仆,要人来伺候我最正常不过,而且我要是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1...9394959697...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