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马车里给铺上了暖暖的棉被,马车被工匠重新设计过,更加的防震防寒防水,这一次,他们在县城里买了两匹马,用双马拉马车。
可惜,他们从国公府带出来的两匹好马不愿意与新买的马呆在一个车架里,所以后一辆周春周婆子呆的马车就用了新买的马并架拉着,好在他们不赶路,所以两辆马车的速度差不多。
而此时,京城里的赖五才将收到的信和斗量送进宫里给皇上。
皇上看着手上的斗量,再看看旁边标准的斗量,脸色有些难看。
他可以容忍底下的人盘剥老百姓,却不代表可以无限度的容忍。
那不过是为了江南稳定而做出的退步。
皇上在思考,如果他要彻查,是否能坚持下去,是否能扛住大臣们的攻击。
皇帝问赖五,你说,朝中有多少大臣知道此事又有多少大臣将自家的田地嫁推到普通老百姓身上
赖五沉吟片刻,摇头道:臣不知。
皇上叹息,你不知道,朕也不知道,但料想不会少,就算他们没有这样做,家中亲友子弟,总有人这样做,其中牵涉之广,不亚于当年的赋田。朕担心啊,才安稳了几年,又要动荡,朕累心
赖五垂下眼眸,老实的站在一边。
皇上觉得他要好好的想一想,所以挥手让赖五下去了,他留下了李石写的那封信。
他将那封信掏出来读了又读,叹息一声,他有心丢掉不管,但那是他的百姓,正如李石心中所说,孙庄离京城不过几日的距离都这样了,那些离得远的地方呢
这些年吏治还算清正,但贪官依然有,那些百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他是皇帝,当初他想争这霸业的时候不就是受江南遍地的饿殍及灾民刺激,立志要为百姓开一片青天吗
现在他大权在握,已经是至尊之人了,却开始胆怯起来,反而是当初那两个青涩懵懂的孩子走在了他前面。
皇上摩挲着案桌,暗想,若当时让李石入朝为官,他还能有如今这些见解吗
这几乎是无解的。
但皇上就是想知道,想知道李石是不是有他表现的那么睿智聪明,可以对着权势金钱不动心。
可惜,他也就只能在心中想想,条件不曾存在,再假设也没用。
皇帝坐在案桌前胡思乱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把这斗量拿到了朝堂上给百官参观。
百官哗然,对着这斗量说不出话来。
有的不闻人间烟火的官员还有些迷茫,但也知道气氛奇怪,没跳出来乱说话。
户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出列跪在地上。
税收由他们征收,监督自然也是属于他们。
御史大夫也出列跪在地上,监察百官是他的份内职责,出了这样的事,户部逃不掉,御史台同样逃不掉。
皇帝看着下面跪着的人,微微松了一口气,事情没自己想的那么恶劣。
李石和木兰此时正在半途中,因为消息滞后,所以还不知道他们的那封信让朝廷又地震了一次。
御史台,吏部及户部刑部,四部门合作,将贪赃枉法的官吏查处,牵涉到的地主追回税款,罚金十倍,并没有做其他的刑罚。
皇上此举比以前的手段要温和得多,朝臣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怕再一次血染朝堂。
殊不知,皇帝也是怕过犹不及,不然,他还真的想砍了那些贪官及地主。
.





农家小地主 第463章 双胎
.
这一胎是木兰怀的三胎中最轻松的,能吃能睡,精力还很棒,大冷的天跟着李石看诊爬山也豪无不适。
李石一开始还提心吊胆的,但在木兰越发彪悍的表示自己没事,而脉相也沉稳有力时,李石终于放下了心。
也因此,李石也越发坚信这一胎是女儿,都说女儿是母亲贴身的小棉袄,要不是女儿,怎么会这么体谅我们
木兰也很想要一个女儿,闻言犹豫道:还是等到六个月的时候再说吧,万一又不是呢
李石就趴在木兰的肚子上,轻声对宝宝道:好宝贝,你要是个姑娘,就踢一下爹爹
李石话音未落,一个脚丫子就踢在他脸上,木兰也痛的哎呀一声。
李石眼睛发亮,目光炯炯的看着妻子,你看,宝宝她说她是姑娘了。
说着抓着木兰的手就把脉,虽然才五个月,但说不定我就能把出来咦李石皱起眉头。
木兰心中忐忑,怎么了
李石抓着木兰的手不放,闭着眼睛仔细听她的脉相。
木兰不敢出声打扰。
良久,李石才睁开眼睛,凝重道:我似乎把到两条脉,比之前把到的都弱,木兰,你这一胎只怕是双生子。
木兰眼睛一亮,又有些担忧,双生那孩子会不会有危险怎么说脉相弱我感觉一直挺好的。
李石忙安慰妻子,不是你想的那样,弱也是相对于先前的脉相来说的,之前我就奇怪这一胎孩子的脉相太强,我只以为孩子身体强健,也就没往别的方面想,可刚才孩子踢我后我给你把脉却抓到了两条脉,都比之前的那条弱些,倒像是之前的脉相是两条脉重合在一起的
李石从没给人把过双生的脉相,就是钟先生的经验也很少,所以这方面留给他的脉案也就少,李石不知道这样的脉相是否有问题,至少不敢保证肚子里的孩子是健康的。
孩子分开的脉相虽比一般孕妇表现的弱些,但因为是双胎,所以不要紧的。
李石心中虽然还拿不定主意,但他不想让木兰跟他一样焦心,孕妇的心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但就算有李石的安慰,木兰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抱着肚子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到京城
快了,最迟六天,你的身体要是受得住,我叫常义加快速度,四天就回去到了。
那就加快速度。木兰咬牙道。
那你受不住的时候要和我说,哪怕累了也要说。
木兰点头,你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和孩子逞能的。
通过这些年的调养,木兰的身体很好,加上这几个月一直在外头跑动,所以除了累些,并没有什么受不住的。
李石和木兰赶在小年夜前回到了京城。
安国公府一片欢喜。
阳阳和天天冲出来,冲到木兰跟前才刹住脚,看着木兰的大肚子,一时想抱又不敢抱,阳阳一跺脚,就抱住娘亲的胳膊不动了。
天天看着母亲的另一边胳膊被大嫂扶着,眼圈一红,转身扑进李石的怀里。
李石抱着小儿子哈哈大笑起来,擦了一把他的眼泪,笑问:怎么了和哥哥们在京城不好吗爹和娘离开那天你们不是还庆祝了
李毅低下头,父亲可真记仇,几个月过去了也没忘。
李彬嘿嘿一笑,摸着头道:爹,天天是想你们了,你们才走两天,天天就哭着喊着要你们,我们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人哄住的。
天天抱着父亲的腰,不好意思的埋在他怀里不说话。
李石摸着儿子的头发,微笑不语。
好了,我们快进府吧,大冷的天呆在外头别冻着了。
赖五站在一边看着,等他们走过来,就一把将天天抱起来放在肩膀上,爽朗的笑道:好小子,重了不少了,行了,你爹娘现在回来了,可不许再哭了。
我没哭天天小声且倔强的道。
是,是,你没哭,是沙子迷了眼睛呢。
天天对赖五找的这个理由很满意,点了点头,还一边偷偷的回头去看爹娘。
见爹娘都目光柔和的看着他,天天顿时觉得满足了,趾高气扬的坐在赖五的肩膀上进去。
许氏看到木兰大着肚子,很高兴,我们家又要添丁了,你也是,当时收到你的信,以为你怎么也要回来养胎,没想到你就这么大着肚子到处跑,心也真够大的。
外头讨生活的妇人不知比我辛苦多少倍,我那么好的条件若是还保不住胎儿,也太没用了些。
话是这样说,但我们到底不同,既有条件,何不对自己好一些。
木兰低声道:我很高兴。
许氏无奈。
一边的婷婷则羡慕的看着木兰的肚子,低声道:娘您慢一些。
木兰拍拍婷婷的手,一行人去了花厅。
婢女们将他们带回来的礼物都给拿过来了。
李石的眼睛在屋里转了一圈,问李毅,你们师公呢
师公在院子里呢,让父亲回来梳洗过后就去见他。
李石点头,他想和钟先生探讨一下木兰的脉相,赖五却不放他走,抓了他谈人生,谈这几个月他们的游历。
木兰和婷婷在那边分发礼物。
许氏让人抱了小儿子赖飞出来,木兰看着胖嘟嘟的赖飞,喜欢得不得了,逗着他问,旭儿和智儿呢
他们被圣上叫进别宫了,估计得过了小年夜才回来。
都快到年节了,皇上怎么还去别宫
许氏叹息一声,压低了声音道:圣上早年南征北战,身上落下了暗伤,因为别宫里有几处温泉,所以每到冬季,他都要去别宫住一段时间,好在那里离京城不远,政令下达的也方便。早些年你五叔身上的暗伤也不少,圣上体恤他,就在别宫附近拨了一个带有温泉的庄子给他,每年冬天我们也去玩一玩的。
今年飞儿太小了些,我们就没过去住,只是他时不时的过去住个一两天,前几日,几位皇孙到别宫去请安,圣上就把四位国公及几位大臣的孙子给叫到别宫去陪皇孙了。
别人家都是孙子辈,只有赖旭和赖智的辈分最高,偏年纪还小。
那这些东西你给他们收着。
许氏看了看,笑道:还是你了解几个臭小子,选的东西都是他们爱玩的。
木兰送完东西,许氏见她脸上有些疲惫,就让他们回去休息。
回到自家的院子,天天总算是挤走了哥哥,霸占住娘亲了。
天天好奇的瞪着木兰的肚子,想摸又不敢摸,娘,里面是妹妹吗
木兰抓起他的小手放在肚子上,笑道:娘也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那我们家天天是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天天很喜欢木兰用我们家的因此很高兴的道:弟弟妹妹我都想要。
木兰摸着天天但笑不语。
阳阳却坚定的道:我要妹妹,我已经有一个弟弟了。
李彬则一本正经的要给木兰把平安脉。
木兰伸手给他。
李彬年纪尚小,经验也浅,半天才憋红了脸道:脉相有些奇怪,似强似弱,好像会变化一样。
木兰惊讶,你能把出这个可见这段时间没有落下医术。
李彬红着脸低头,他倒是想偷懒,可家里不仅有大哥盯着,还有师公盯着,他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偷懒。
李毅更关心的是木兰他们年后还走不走。
这个问题木兰拿不准,因为,现在肚子里的孩子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她没怀过双胞胎,但也知道生双胞胎的时候有些危险,就算她的身体表现的一直很好,她也不敢大意。
所以,年后是否会出去,木兰也不知道。
李石已经将钟先生请过来了。
钟先生一进来,木兰忙带着孩子们起身。
钟先生挥手道:行了,你是双身子的人,快坐下吧。
李毅和婷婷见钟先生给木兰把脉,眼睛闪了闪,都有些担忧。
李彬眼里也闪过担心。
阳阳聪慧,也猜到了什么,一颗心顿时提起来,他一下子抓住弟弟有些冰冷的手,乖巧的站在一旁不打扰师公。
李石的眼光在孩子们身上一滑而过,并没有叫他们回避的意思。
钟先生闭目思考良久,睁开眼睛道:是双胎。
那孩子可健康这是李石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钟先生斟酌片刻道:应是无碍的,其中一条脉相和一般孕妇也不差多少,另一条虽然弱些,但也沉稳有力。
木兰担心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先生,先前李石根本没发现这是双脉,就像是两条脉完全重合在一起了,那孩子在肚子里会不会连接在一起我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有些部位连接在一起。
这也是木兰最担忧的事情之一。
钟先生一愣,就摇头道: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你和李石福缘深厚,又做了这么多功德善事,上天怎么会叫你们怀那样的孩子快别多想了,只要好好养胎就是。
说完,叫了李石出门,这就是你说的适应良好孕妇都喜欢多思多虑,并不是身体好就是健康的,还得心里也好才行,你多开导一下她吧。
.




农家小地主 第464章 入学
.
李石很自责,他不知道木兰有这样的心理问题。
晚上回去的时候他紧紧的抱住木兰不动,低声在她耳边道:你别担心,一切有我呢。
木兰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忍不住哭出来,我就是担心孩子们连在一起,我以前听说过的,孩子的屁股或胸连在一起你说他们的脉重合在一起,我就忍不住多想,我好怕,又没有机器检测
最后一句带着哭音,李石没怎么听清,但他也听懂了,以为木兰是因为自己是双生子,所以关注这些,他心中也有些拿不定,但却道:先生说孩子调皮,这样的脉相也是有的,我去太医院借一些典籍回来看,你别担心,我一直在你身边不是吗
木兰哭出来,心里就好受了些。
第二天李石就丢下木兰带着赖五的帖子和钟先生的手书去了太医院。
太医院的典籍很少外借,但要借也不难,有权有势有人脉就行,李石恰巧就属于这一类人。
他翻找所有关于双手胎及畸形孩子的记录,钟先生对这件事也很关注,几乎每天都给木兰把平安脉,将她的脉相详细的记录下来。
在典籍中,双生胎儿很难存活,生母的死亡率也很高,而且,在怀孕时能把出双脉的大夫很少,而把出来又愿意说出来的又很少,因此典籍中很少有记录的相关脉相。
钟先生在小儿妇女这类的病症上最拿手,好容易碰上一个天天给他把脉试验的人,自然是不愿失掉这次机会。
这个年,因为这件事,家里不是很热闹。
李石木兰就算不愿孩子们担忧这些,但孩子最敏感,他们很敏锐的察觉到大人的情绪,都不由收敛了一些,没有那么调皮捣蛋了。
就是皮实的赖旭赖智也不由乖巧了一些。
许氏叹气,要不是木兰的情况还未定,她不知道多高兴。
这一次,李石难得的没有瞒李江和苏文,写信告诉了他们,用李石的话来说,他们已经长大,也应该承担一些。
李江和苏文收集了一些药材送过来,还有一些关于双生的脉案及药方。
一直到木兰肚子八个月大的时候,钟先生和李石才确认木兰肚子里的孩子没事,多半是他们调皮,之前有一个躲在另一个的身后,而李石学艺不精所以没能把出来。
当钟先生说李石学艺不精的时候,李石郑重的点头了,以往我总觉得该学的都学了,剩下的不过积累经验,但这次借阅太医院的典籍,我方知是我以前眼界太窄了。
李石心火热起来,目光炯炯的道:所以我决定跟太医院的几位太医一起研讨医术。
钟先生摸着胡子欣慰道:你有这个想法很好,那些老东西想要从你这里套出方子和医术,你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偷学他们的本事,各凭本事。
先生,我们不是偷学,而是互相切磋。
钟先生撇撇嘴,明明是切磋,却把话说得这么好听,不过他也没再反驳。
钟先生转身给木兰拟了一张膳食单,给你媳妇补身子,我见她有些瘦了,她一人吃三人补,可不能疏忽,孩子的身体怎样全看胎中如何。
李石也有些担忧,木兰吃的不少,但不管吃多少就是不胖,他又怕吃得太多孩子太大,所以一直压着她少吃多餐,每次吃的食物都不多。
进入四月,木兰怀孕九月了,傅氏和王氏赶到京城,带了不少东西,二爷一直念着嫂子,所以一早就叫我出发了,说怎么样也要过来看着嫂子生产,也看看侄儿们。
你们怎么走在了一起木兰笑问,要知道太原和河间府到京城的路线并不一样。
王氏笑道:快要到京城的时候碰到的,王氏看着木兰的肚子,关心的问道:姐姐感觉如何这肚子也太大了些。
木兰摸摸肚子,笑道:没办法里面揣着两个呢。
王氏看着明显消瘦的木兰有些担忧,难怪姐夫会写信让苏文收集相关的脉案,木兰的确太瘦了些。
好了,快进去吧,五婶婶在里面等着呢,住处婷婷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说起婷婷,自他们成亲,你们还未正式见过呢,一会儿回到院子,叫她给你们敬茶。
婷婷扶着木兰,在一旁有些羞涩的笑。
傅氏和王氏打量了一下她,皆笑着应下。
许氏对傅氏和王氏有些客气,说了一会话,因为担心木兰累着,就让她们快回去休息。
和木兰相比,许氏对傅氏王氏并没有多少感情,交情也很少。
傅氏和王氏被安排住在隔壁的另一个小院子中,婷婷已经叫人收拾好了,她们的下人将东西搬进去,四人则进了花厅。
婷婷给她们敬茶认亲,傅氏和王氏都给她准备了礼物,因她是李石木兰的长媳,所以礼物还不轻,都是上等的头面首饰。
傅氏左右看看,问道:几个侄儿呢
他们都上学去了,到傍晚放学的时候才回来。
听说阳阳和天天的功课不错,傅氏羡慕道:京城书院云集,比之太原要好太多了。
王氏看了一眼傅氏,道:京城是天子脚下,自然不一般些。
木兰好像没发现他们的机锋,问道:明明现在入学了吗
傅氏一激灵,道:现在是单请了一位先生教着,平时二爷也监督一些,但那位先生只得秀才功名,与京城的书院相比到底差了一些。
王氏咬了咬唇,也点头,先生的能力是一方面,京城学子众多,一起交流到底比自己一人学习要强些。
木兰低头思考起来。
傅氏和王氏都松了一口气。
婷婷看了她们一眼,推了一下木兰,娘,您午睡的时间到了,还是去躺一会儿吧,我带婶婶和舅母去休息。
木兰疲倦的点头,你们去吧,晚上再一起吃饭。又吩咐婷婷,你叫小厨房做一些清淡易克化的食物给你婶婶舅母送去,他们赶了几天的路要养养肠胃。
婷婷应下。
下午李石从太医院回来,看到院子里陌生的丫头婆子微微蹙眉,周春迎出来看到,忙行礼道:老爷,您回来了,二太太和三太太来了。
李石嗯了一声,看了那些奴仆一眼,率先进屋了。
院子里的丫头婆子知道李石就是大老爷,忙屈身行礼。
等进了木兰的院子,见里面都是熟悉的丫头婆子,李石才放松下来,问周春,这次二太太和三太太带了多少个人来
二太太带了二十个,其中丫头婆子十二个,三太太带了十八个,除去外头的护卫内宅的有十个。周春顿了顿道:除了府里的老人各有两三个外,其他的我都没见过。
李石叹了一口气,随她们吧,这几看着一些,别叫他们拿其他的事来烦夫人。
周春犹豫。
李石就停下脚步,问道:怎么了
周春低声将今天在花厅里二太太三太太说的话一五一十说了,道:我看夫人中午没睡多少,后来还是大奶奶叫我熏了些香,夫人才睡过去的,但就是这样也很快就醒过来了。
李石脸色有些难看。
就算担心孩子的前程,大可以在木兰生产后再提,何必才一见面就急巴巴的提出来
木兰的这胎前面怀相很好,跟着他走南闯北也一点问题也没有,但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本来能吃能睡的木兰吃了睡了却日渐消瘦起来,到后来就有些厌食起来,更是很难入睡,每天晚上都会醒来两三次,中午的午睡就显得很重要。
他与几个孩子都尽量不让木兰为其他的事情烦心,就是生怕她在孕中多思更睡不着。
周春退到一边。
李石调整了一下心绪表情,这才起身进屋。
木兰正拿着本杂书看,见李石进来就丢了书,你回来了,怎么今儿这么早
宫里有贵人生产,太医们都进宫去了,我一人呆在那里没意思,就回来了。李石笑着摸摸她的肚子,笑问,今儿他们乖不乖
木兰露出一个笑容,道:乖得很,大概是知道他们婶婶和舅母来了。
李石点头,一会儿我去接阳阳和天天下学,你要不要再睡一些周春说你今天中午睡得太少了。
木兰摇头,睡不着,说起上学,我想起江儿和阿文的孩子也不小了,太原和河间书院少,读书人也不及京城多,反正两地离京城也不远,这两年我们也不离开,不如就把两个孩子接进京来读书吧。
李石笑着点头,好,不过现在才四月,离下次入学考试还有四五个月呢,倒是不急。
木兰了却了一桩心事,心情也放松起来,笑道:到那时我们只怕就要占了安国公府这一片角落了。说到这儿木兰心中一动,不如我们在京城买栋宅子吧,以后家里人要时常进京或住在京城,也方便些。
赖五叔不会放我们出去住的,买来也是荒废,还要派人过去时常打扫。
木兰却有另一番想法,可以租出去嘛,这样就省了一笔打扫看护的钱,而且,我们住在安国公府没什么,以后钱塘那边难免会有些亲友到京城来,到时候也好安排住处,总不能什么人都让住在安国公府,赖五叔和婶婶不介意,我们也不好意思的。
1...195196197198199...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