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王氏想了想,这件事太大,得等三爷回来再说。
自然要等三爷回来了,只是太太心里也有个成算。
王氏喃喃,这也太突然了。
王嬷嬷想到周春暗示的话,就一笑,低声道:听说是大老爷心疼大太太,不想让大太太给你们管家,这才决定彻底分开的,不然你看,每回来一次,大太太就忙得饭也顾不上,听周春说,大太太这两个月足足瘦了一圈,大老爷心疼的不得了呢。
王氏咋舌,李石也太疼木兰了一些。
果然,傅氏一回来,才休息了一天,两妯娌就被李石叫到议事厅,以后李苏两家就分开,各房在自己屋里吃饭,厨房都是现成的,现在他们住的院子里也有小厨房。
每个月初一十五再过来大厨房这边吃饭,或是他们叫他们的时候再过来,总之,不仅李苏两家要分开,这边李家两房也要分开。
王氏看了傅氏一眼,这样分,就相当于把苏家与李家放在一起算作三房了。
不过,他们两家一直是这样算的。
李石将账本推给他们,你们这次回来也带了服侍的下人,厨房和洒扫上的下人也都带了吧
王氏和傅氏点头,傅氏看了王氏一眼,垂下眼眸不语,王氏犹豫了一下就开口道:只是宅子太大,下人们一时也打理不了这么多。
李石皱眉,看向木兰。
他们家的下人也不多,但打理三栋宅子却还绰绰有余。
现在增添了下人,没道理反而不行了,但这些事李石都是交给木兰处理的。
.
农家小地主 第348章 回家(下)
.
打扫院子并不会花费多少时间,你们的院子看着大,但其实只要两个人负责半天就够了,你们也只住其中的一个院子,其他的地方只是简单的打扫就够了,又怎么会不够呢木兰想了想道:若是她们不会,回头我让周大福家的带她们一下,学上两天,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木兰知道她们平时是怎么管理下人的,但她对此很看不上。
不管是什么时候,劳动力都要合理的应用。
有过分压榨下人的,但也有纵容下人的,前者是为财,后者则是为了面子和所谓的排场。
一个院子洒扫的人要有两个,修剪花木的要有两个,统管着这院子的要一个,花园里的配备再各加上一人,府里各项的管事再配备,别的不说,但苏文那边的院子就有六个,还有一个大大的花园,这样配备下来,光下人就有三十多个,还不算厨房上的人和伺候的人。
这么多人,如果只靠苏文的那点俸禄,那他们连饭都吃不上,难道他们还要赚钱来养下人不成
木兰一直是实用主义者,平时一个人管着三家的院子十几个下人绰绰有余。
她这里不养闲人。
你们吃用的东西列出一个单子来,回头叫周大福给你们送过去。木兰不在刚才的话题上多停留,一句话,她不支持再增添下人。
王氏看了傅氏一眼,忙推辞道:姐姐,这合该是我与相公孝敬您才是,怎么还能从您这里拿东西
行了,不过是些吃用的东西,本来就给你们准备好的,说到这里,木兰一叹,我也没想过要分开,所以东西准备的也不是特别的齐整,回头你们列了单子,叫周大福上街去买,江儿和阿文眼看着回来了,他们回来就该准备着过年了,所以你们也要抓紧些,今年我们也过个好年。
王氏知道木兰不喜欢推辞这套,再说下去她只怕真的要生气了,因此看了一下李石的脸色,就应下了。
将东西分好,木兰就让他们离开了。
第二天,傅氏和王氏都写了单子过来,都是一些家常用的东西和米面粮食等。
至于瓜果蔬菜等,这些都是种在后头的棚子里,想吃了就叫下人去摘,压根就不用列上。
木兰看了一下单子,发现都差不多,就交给周大福家的去调配了。
而跟着王氏和傅氏回来的下人却叫苦不迭起来,她们重新被周大福家的接手,除了王氏和傅氏的奶嬷嬷,全都要培训一遍。
周大福家的冷着脸重新教了她们一遍规矩和活计。
除了才竞争上岗的小丫头,其他的人都一时有些适应不过来。
周大福家的知道木兰是想让她通过这件事立威,虽然三家以后要分开,但门是连在一起的,等那两位爷回来,只怕还是要在一起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底下的下人也要有一个尊卑出来,不然她叫底下的人办件事都推三阻四的,主子的命令还怎么贯彻
要知道,大太太可是最讨厌偷奸耍滑的人。
周大福家的冷冷的看着她们道:我知道,你们过惯了好日子,只怕一时间还不适应这乡下的生活,我倒是有耐心等着,只怕主子们却没耐心等你们慢慢适应过来。
不要以为你们干的活多,我们是做人下人的,没有谁比谁尊贵到哪里去,在这个家里,谁都要干活。
周大福家的目光放在几个一等丫头的身上,道:我闺女你们也知道,这个家里,她是大太太身边最的用的,但她除了伺候大太太,平时院子里和园子里的事她空了都要帮一把手,从没有做丫头的还有丫头伺候的,所以你们最好收起你们的懒性,不管你们在外头什么样,在这个家里就得照着大太太的规矩来,大太太最见不得的就是偷奸耍滑的人。
你们也知道,大太太仁慈,从不会打杀奴才,但若是做得不好,我们大太太要么就送到庄子上,要么就是卖不出去,我们家用不起这样的下人,自然没有留下的道理
下面的人都打了一个寒颤,脸色微白。
周大福家的说的没错。
木兰不喜欢打骂下人,更不允许有虐待的事情发生,可下人要是真的不好,不是太严重的,木兰会送到庄子里去劳动改造一番,但要是品质实在是太恶劣的,木兰肯定不会留下,转手就卖出去。
这几年,家里也添过下人,木兰还真就这么干过,底下的人就是磕破了头,要撞墙自尽都没用。
她们也听说过这些事的。
周大福家的见她们知道畏惧了,这才暗暗点头。
这些下人早被养叼了。
王氏和傅氏的下人都被改造了一番。
在这个时代,奴才就是主子的私有财产,脾气再好的人也不会允许别人插手自己的私有财产。
就是和木兰关系很好的王氏也有些不乐意,但木兰说的很明白,家里绝对不可以再添置下人,各自的院子各自管着,以后离开,这些下人也要全部带走。
王氏和傅氏实在不知道十多个下人要怎么管这么大的一个家,加上李石一直安坐在上面,俩人也只好交给木兰折腾几天。
可谁知道,只是在周大福家的手里过了几天,回来以后各个都会找活干了,正如木兰所说的,这么大的一栋宅子,只是打扫卫生,也不过是需要两个人半天的时间罢了。
王嬷嬷就对王氏叹道:的确是我们管理不当,以往我们总说大太太不太会管理下人,可现在看来,却是我们一早看错了。
王氏沉思。
大太太从来不打骂下人,出去问一问,谁不说大太太仁慈可您看,这么大的三栋宅子,大太太管了这么多年,井井有条,也从没出过什么事,现在那边还有十多个下人,但以前,也不过三房下人罢了。
傅氏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之后俩人都有意无意的留意木兰是如何管理下人的。
这一观察下来,才知道比起她们来,木兰到底有多轻松。
木兰每天花费在管理家务的时间上绝对不超过一个时辰,而剩下的时间都是用来看书消遣和陪孩子玩
等王氏和傅氏适应了木兰的处事方法,也终于将整个家管理起来的时候,李江和苏文总算是要回来了。
李石的脸色却一直黑着,冷气压让一向胆大包天的阳阳也不由躲开他。
李石摸了摸木兰的腰,心中堵了一口气,你又瘦了,她们以前到底是怎么管家的不过是接手自己的家,竟然还让你连着累了半个月她们要不是弟媳,而是弟弟或是妹妹,他早找鞭子抽人了。
木兰却很满意,我觉得这样刚好,先前那样有些胖了,我穿衣服都不好看了。
李石不会因为木兰的这句话就原谅李江和苏文的,所以等这两兄弟结伴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门口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就是李石的黑脸。
骑在马上,老远就看到了门前的大哥大嫂姐姐姐夫,俩人赶紧打马上前,只是没几步就悄悄的拉了一下马绳,大哥姐夫的脸色好像有些不对。
李石冷哼一声,眼刀子就向两人射去。
李江和苏文就知道,他们要倒霉了。
缩头一刀,伸头也是一刀,还不如趁着大嫂姐姐在的时候争取到援助,有大嫂姐姐在,他们应该不会很惨才对。
李江和苏文在离木兰他们几步远的地方就下马跑到李石和木兰跟前,撩开袍子就跪下,大哥姐夫大嫂姐姐,我们回来了说完就要磕头。
木兰忙上前拉住他们,快起来,我们家可不兴这一套。说着高兴的看他们,以看孩子的目光赞道:都长大了。
李石就冷哼一声,不要在外头丢人现眼了,进去吧。
乖乖站在后面的王氏和傅氏忙上前到各自的丈夫身后。
后头的孩子则有些奇怪的看着李江和苏文,就是妞妞和明明看见各自的父亲也只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没有飞扑上前。
这让李江和苏文都有些讪讪,兄弟俩有志一同的摸了摸鼻子。
李石在前头走着,木兰回头拉俩人,快走啊,我叫厨房给你们准备了你们最爱吃的东西,还熬着热汤,等一下进屋先喝一碗暖暖身子。
听着木兰轻柔的声音,李江和苏文心中的忐忑消去,再怎么样,不是还有大嫂姐姐在吗
等李江和苏文换下风尘仆仆的衣服,喝下一碗热汤之后,这才到李石的跟前小心的听训。
李石看了一眼屋里好奇看着他们的孩子,到底没当着他们的面教训李江和苏文,而是点头道:坐下吧,晚上我们先吃一顿团圆饭。
李江和苏文就松了一口气。
苏文笑嘻嘻的凑到木兰跟前,姐姐,桃子和媛媛她们什么时候回来啊到时候把他们接来,我们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
这几年,不是这个缺席,就是那个忙,全家一起团聚吃个饭的机会少之又少。
致德和登才只怕要到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到时他们回来我就叫人去接。
.
农家小地主 第349章 教育
.
郑致德三年前就升官了,还是在江南任职。
郑家努力多年,身上的罪臣身份总算是光明正大的以功绩消掉了。
郑将军一年前正式调回京城,他年纪大了,多年的战场生涯让他的身体很不好,因此回到京城,一半是为了养病。
好事要来来一双,也许是因为悬在家族头上的利剑消除,郑致德的大哥压力顿减,总算是和妻子传出了喜讯。
媛媛都有了三个孩子,最大的一个都五岁了,这对郑大奶奶的压力一直很大,郑太太也一直希望大儿媳能怀孕。
所以喜讯刚传来,郑太太就立马收拾东西回京城伺候大儿媳去了。
丈夫回了京城,大儿媳也有了身孕,就算是舍不得几个孙子,郑太太也不得不回京城,何况,这还是大喜事。
李登才则是在三年前考了庶吉士,然后直接留在京城了。
桃子自然跟随丈夫入京。
李老太太和李太太故土难离,到底没跟着去。
李登才在仕途上没什么野心,甚至可以说是懒散的,要不是家里希望他能有个身份,他连会试都不太想要参加的。
眼见着李老太太的身体越发不好,李登才干脆先斩后奏辞官,打算回江南教书,不然在江南做个小官也行,总之,他要回家和家人在一起。
李登才很是光棍的和吏部这样要求。
要么让他去做个博士,要么就在江南那块地找个小地方让他呆着,总之,他不要在京城追求仕途了。
若吏部做主的不是苏定,负责的官员一定会将李登才臭骂一顿,然后赶出去,爱干嘛干嘛去。
但在吏部,现在无人能越过苏定。
所以,李登才成了孝敬的典范,皇上甚至亲自过问了一声,赞叹李登才一声孝心可嘉。
当然,皇上并不欣赏李登才这样的人才,他要的是有野心的政治家,因为只有有野心的人才能更好的管理治下的百姓。
比如李江和苏文。
但他以孝治天下,孝与忠向来连在一起,就算他本人不太提倡李登才的做法和思想,但这不妨碍他夸奖对方。
所以,还在江南想着帮儿子走走关系进入六部历练李老爷直接怒发冲冠了。
偏偏,吏部的文书也发给李登才了。
年前李登才就可以交接手上的事回府城去当一五品的通判。
从一七品的翰林院学士成了一五品的通判,妥妥的升官啊。
李老爷顿时不愤怒了,只是很可惜,若是这个儿子有些野心,这样的路说不定能一路走到前面,说不定还有机会拜相。
偏偏,那小子一点也没有当官的野心。
心态太过平和什么的也很让人烦恼的。
得知过年的时候郑致德和李登才都会回来,李江和苏文顿时放心了。
他们也很久没见过两个妹妹和妹夫了。
孩子们第一次看见家里这么多大人聚在一起,一时都有些放不开,后来见大人们只顾着自己说话,并没有对他们多家约束,就慢慢的玩起来。
阳阳胆子最大,不敢跑到木兰跟前,直接去找最疼爱自己的父亲,爹爹,我想吃葡萄,弟弟们也想吃,妹妹也想吃,哥哥们也想吃。
妞妞和明明就眼巴巴的看着。
冬天水果本来就少,更别说葡萄这种反季节水果了。
阳阳他们在家里的隔一段时间还能尝尝鲜,加上夏天的时候又是敞开了肚皮吃,所以倒是不特别馋。
但妞妞和明明不一样,就算王氏和傅氏舍得花钱买那样水灵灵的葡萄,在小县城中可劲儿的让她们买的也很少。
所以孩子们是真的很馋。
苏文惊奇,家里还有葡萄
这几年天气冷,你大哥就叫人挖了地龙,因为每年冬天你们都吵着要吃青菜,我就叫人把地龙拐了一个弯,从大棚子底下穿过去,好歹也有些热气透出来,加上我们家棚子盖得好,我就叫人移了一株葡萄过去,本来只是试试,谁知道今年还真就结了几串葡萄。
苏文眼睛闪亮亮的,对几个孩子吆喝道:舅舅明天带你们摘葡萄去
李江挑眉,摘了就不易保存了,你还是悠着些吧。
苏文却不在乎道:这有什么,大冷的天,外头还下着雪呢,就是放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坏不了,何况,这有这么多小肚子,还怕吃不完
李江瞥了他一眼,暗道一声蠢货,冬天的葡萄这么珍贵,自然是要留着到过年的时候吃的,难道现在就一气吃完
几个孩子却欢呼起来,妞妞就直接钻进父亲的怀里,爹爹,我明天要吃两串。
可不能吃这么多,小心吃坏了肚子。
阳阳和天天和各自找了自己的父亲,李毅和李彬就坐在木兰这边,明明站在那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扭头去看自己的父亲,犹豫着没敢上前。
李石见了微微皱眉,木兰也发现了明明的异处,眉头微蹙,就冲他招手,明明,到大伯母这儿来。
明明看了母亲一眼,这才小步的走过去。
木兰摸着他的头问,你想不想和哥哥姐姐弟弟们去摘葡萄
明明狠狠地点头。
看着眼前满眼希望,却努力抑制的孩子,木兰好笑,心中却微酸,那明天你可要早点起来,要和大家吃过了晚饭才过去。
李江见木兰哄着儿子,心头一跳,再去看李石,就不由低下头去。
春红已经做好了饭菜,周春过来示下,大太太,饭摆在哪里
木兰看了一圈,见孩子们都有些冷,就道:就摆在东间,拿大桌子摆上。
东间是他们一家以往守岁的地方,那里也通了地龙,与他们房间的地龙相连,只要打开开关就行,那边再暂时断了他们的地龙,连花费都不涨多少。
吃过饭,木兰就让人将饭桌都扯下,和孩子们坐在炕上玩,王氏和傅氏则坐在一起说话,却都不由关心的看向李石书房的方向。
刚才李石的脸色虽然看着没什么变化,但王氏和傅氏却能感受到其中的低气压。
她们不知道丈夫又怎么惹到这位当家人了,但显然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就是了。
这才是回家的第一天呢。
其实,李石也不想在回家的第一天就找了个小子的麻烦。
虽然他面上不显,但对两个孩子回来他自然高兴,不然他也不会一早跟着木兰到大门口去接人。
这几年李江和苏文都长进了不少,他看在眼里,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们了。
可看着几个孩子,李石还是没能忍住脾气。
和对几个小的孩子不同,李石对李江和苏文一向严厉。
也许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他的理想,也因为他对他们寄予了太多的希望,总之,李石对俩人一直很严格。
这种严格,不仅是在学业和事业上,也在他们的为人处事和教育上。
李石看着已有一年没见过的两人,示意他们坐下。
李江看了一圈,就拿着小炉子上的茶壶给李石沏茶。
李石抚摸着茶杯,沉沉的看了他们一眼,你们知道我与木兰这一生最骄傲的是什么吗
李江和苏文相视一眼,摇头。
是你们李石道:我和木兰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你们,最骄傲的也是你们。
李江和苏文都绷直了背听着。
一个家族是否能延续和兴盛,看的是后辈,而木兰曾与我说过,这世上没有不可爱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你们一生中的另一半责任和事业,那我问你们,你们这一半的责任和事业做到了多少
李江羞愧的低下头,苏文眨眨眼,弱弱的道:妞妞是女孩
李石看着苏文道:媛媛和桃子也是女孩,她们也是跟着我读书的,教女与教子一样,父亲都是不可或缺的。
苏文低下头。
他宠妞妞,但妞妞的教育是一直交给王氏的。
李江的脸通红,比起苏文,他更加不如。
南阳县的情况比定远县要更复杂,在定远县,苏定几乎是一言堂,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底下的人都照做,很少会有异议。
但南阳县不一样,他要兼顾各方利益,还要调节读书人与农民的各种矛盾,也因此,南阳县有如今的成就,李江需要付出比苏文更多的精力。
这几年傅氏身体健康却一直没能怀孕就是因为他忙的。
他忙的连香火都顾不上了,又怎么可能抽出时间来教育儿子
因为怕儿子被傅氏宠坏,李江一见到儿子就是板着脸考校功课和讲道理,弄到最后,儿子一见到他就害怕。
刚才明明的反应他自然也看在眼里,一时心中又酸又涩又心疼。
我知道你们急于做出一番成绩,但官场可以一步一步走,哪怕是倒退了,只要没死,就还有机会再往前走,但孩子不一样,他们在一天一天长大,在不断的接受环境给他们的认知,有些思想一旦有了就很难消除,有些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过来。
妞妞已经四岁,王氏将她教得很好,只是你教了她什么李石说完苏文,扭头看向李江,眉头蹙起,明明是男孩子,不是女孩子
.
农家小地主 第350章 活动
.
李旭明将近五岁了,明年就可以启蒙,但他平时还好,但一见到李石李江他们就缩着脖子,李石一开始见到的时候就想纠正过来。
李家的子孙怎能这样畏畏缩缩的,养得连女儿都不如了。
妞妞还敢笑嘻嘻的和他说话呢。
只是木兰拦住了。
李石又能教育多长时间呢明明以后是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与其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不如去纠正父母的教育方式。
李石就一直忍着等李江回来。
本来他是打算过几天再提这件事的,可今天却看见明明连自己的父亲都如此畏惧。
李石并没有错过孩子眼里的渴望,这让李石对李江更加的恼怒。
李石面上严厉,但其实对孩子最心软。不管对李江和苏文多严厉,他都尽量不让李江和苏文受委屈,更不允许别人欺负他们。
可现在日子好了,父子亲情却变成这样。
李石将李江臭骂一顿,见他羞愧的低下头了,就对苏文道:你先去吧,我与他有话说。
苏文就同情的看了李江一眼,跑去找木兰了。
李石眯着眼道:王氏是因为身体不好,这才时隔四年才有鸣儿,你与傅氏皆都身体健康,为何这么多年还只有明明一个
李江羞愧的低下头。
因为他太忙了
家庭与事业,并不是要失去一样才能得到另一样的。
李石不希望他们年老以后会后悔自己年轻时的选择。
明明觉得很快活,原来回老宅父亲就会抱他了。
明明趴在父亲的肩膀上,炫耀的看向阳阳和天天,眼里明白的写着,快看,我爹抱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