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一来,王先生也多年不进京城了,二来,他也想多指导两个儿子一些日子,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两个孩子考中的可能性很大,而考中之后要跑官。
王先生本人看不上砸钱的行为,他们家也没这么多钱,所以就想着进京亲自为孩子跑跑腿。
他二十多年的先生可不是白当的,不说桃李满天下,但学生故旧不少,加上原本王家的关系,有他在和没他在的区别太大了。
王先生虽然自己淡泊明志,不出仕为官,但他却希望儿子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自然要尽最大的可能来帮助儿子。
王氏就敲定两天后回娘家看看。
知道了大姑子的情况,钟氏和董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见过女儿,王先生的心彻底放下心来,特别是看到女儿红润的脸蛋和两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王先生更是安心,他将儿子儿媳都赶出去,私下里问女儿,本来这事该是你母亲问你的,但是王先生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问道:这几年你写信回来总是说阿文对你好,我这次亲自问你,阿文真的没人也没收通房纳妾的意思
被父亲问这样私密的事,王氏羞红了脸,但她从小与父亲最亲近,也只是羞涩了一下,就大大方方的点头,他待我始终如一,除了特别忙的几日歇在外头或书房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小厮,爹爹,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喜欢丫头贴身伺候。
王先生瞪了女儿一眼,果然女生外向。
他对你好就好,本来我还担心因为你娘的事,他心中有结对了,他姐姐对你可还好
王氏有些无奈,爹,我不是说过了吗他们都没生我的气,木兰姐姐还劝我先养好身体,说我这个岁数生孩子才是最好的,越早生的孩子越不容易养活,自然,超过三十岁生的孩子也有些危险。
王先生彻底放下心来。
这些消息他自然是知道的,但天底下的父母大抵都是这样,就算明知道儿女过得好,也要他们再亲口确认一遍才肯放下心来。
这一次,王先生他们去京城,预计要呆半年左右,所以王先生还托付女儿多照顾一下娘家,开春的时候,阿文也要进京,到时候我们在京城也好有个照应,只是你两个弟妹在府城却无人支应,还需要你多加照拂。
王先生顿了一下,叹道:唉,你留在府城的时间估计也不长,这件事还得拜托你大姑子及小李相公。
王氏不由笑道:回头我和姐姐说一声,她必定是愿意的,姐姐那里应承了,姐夫那里也就没问题了。
王先生点头。
只是娘那里
你不用担心,我让她在家里安心念佛,你若是有空,回来与她说说话就是了。
这次王先生对妻子的防御直接升到最高级,从上次的节礼事件之后,王先生直接对两个儿媳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叫王太太踏出院门一步。
王太太身边的人也全都换了,现在她身边的人都是王先生自己的人。
她们会给她应用的尊重,在那个小院子里。
王心敏低下头,心里有些难过。
王先生就安慰她道:你放心,你娘身边都是我的人。
王先生到底是君子教养,就算再不喜欢自己的妻子,也绝对不会任由下人和儿媳欺负自己的妻子,因此往王太太身边安排的都是最忠心的人。
除了不能放王氏出来,她们会极力的维护王氏的利益的,就算他们不在府城,也没人能欺负到她头上去。
傍晚吃过饭,王先生刚要叫儿子送女儿回去,木兰就派了人和马车来接。
王先生就在心中感叹,当年他力排众议定下的这门亲不错。
不然,换谁遇到这样的丈母娘,不说绝交,起码关系也不会太好,至少女儿的生活就不会很好。
不过想想也不对,若不是李家和苏家,那种事也不会发生,因为有哪个男人会拒绝丈母娘送上门的通房呢
反正只是通房而已,不是吗
王氏的弟弟随马车送她回去,到了李家门口,却不进去,只是道:天色晚了,再不回去等一下城门就关了,姐姐进去吧,我先回去了。
王氏就撩开帘子,将衣服拉紧点,路上还有没化的冰,小心些骑马。
叮嘱了一大堆了话,眼送着几个下人护着他骑马转弯了,这才让马车进门。
第二天,木兰却站在大门前看着空空的大门。
阳阳带着天天和妞妞在大门前的空地上跑来跑去,不一会儿阳阳就跑到母亲的跟前,也仰着头看上面,好奇的问道:娘,你看什么呢
天天和妞妞手牵着手跑过来,也抬头去看。
我觉得咱们家的大门缺了些什么东西。
缺了什么
妞妞率先举着手道:我知道,见大家都看着她,就挺了小胸膛道:缺了牌匾,以前我们家门口有个大牌匾,可好看了
木兰夸道:妞妞真聪明,没错,我们家大门口就是缺了个牌匾,不仅这边缺了,两边都缺了,所以我们得做牌匾装上。
.





农家小地主 第346章 心意
.
他们家一共有三个大门。
孩子大了都是要分家的,这也是李石和木兰在两边建了两栋大宅的原因。
李江和苏文一人一栋,以后也就不会有什么矛盾。
但其实他们两家回来住的机会很少,连带着木兰也没想到在上面放上匾额。
而他们原先住的中门,因为乡下地方不兴这个,也没有放匾额。
但现在木兰突然想起来了。
晚上李石回来的时候木兰就和他商量,我们去做三个匾额回来挂着吧。
两个就够了,一个李府,一个苏府,李石瞥了妻子一眼,挂三个,你想第三个挂什么
木兰歪头想,可江儿那边的大门也很大,不挂着牌匾好像不太好看。
这么多年我们也没挂牌匾,不也没觉得不好看吗他要想挂,等他回来他自己想名字去。李石将妻子按下,给她盖好被子,亲了亲她的额头,这牌匾的事等江儿和阿文回来交给他们去办,这几也休息一下。
李石心疼的摸摸木兰的脸,这几天你都瘦了,好容易才养了一些肉又掉了。
木兰摸了摸肚子上的肉,我还觉得胖了呢。
李石皱眉,哪里胖了你这样还是有些瘦,再过几日傅氏也回来了,家里的事就交给她,你只管着外头的庶务就行了,现在正好是冬天,除了铺子上,庄子里也没什么事了。阿文那边的事你别插手了,让王氏自己安排。
江儿和阿文补缺就是快,从京城述职回来也到明年六月了,等他们去任上安排一下,傅氏和王氏怎么也要到八月份才能过去,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呢,你也可以歇歇,等他们走了,我们就生个女儿
木兰就推了李石一下,万一还是儿子呢
儿子就先养着,总能生出女儿来的。
木兰:
王氏生了鸣鸣还没满三个月呢,我自然要多照顾一下她
她那边能有多少事李石打断她,以前她在定远就能做好,在这里自然也能做好,何况,还有王嬷嬷帮她呢。李石抱着木兰的腰紧了紧,道:我不喜欢你管他们太多事,你看,因为他们回来,这两个月来你都没能好好吃饭,以前每天中午都午睡一个时辰,现在却缩短成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你才入睡就要起来,以前你每天晚上都要喝汤,现在却嫌麻烦我好容易才让你养了一些肉出来李石碎碎念,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木兰必须恢复以前的饮食作息。
木兰虽然无奈,但心中却感动,她侧过身子和李石面对面,手无意识的划着他的胸膛问道:李石,你老实告诉我,你这么紧张我的身体,是不是我身体不好
胡说些什么呢李石轻斥道:你身子好着呢,以前是有些弱,还有些宫寒,但怀阳阳之前都调理得差不多了。
可为什么别人都是一年一个孩子的生,我却是在阳阳快三岁的时候才有的天天,现在天天也快三岁了木兰是真的疑惑。
这个世界孩子的存活率虽然不高,但生产率却很高,没有避孕措施,一夫一妻制的农村几乎可以一年一个,一年一个的生。
木兰也没有做避孕措施。
李石静默了一下,就在木兰耳边低声道:我吃了药。
木兰惊诧的看着李石。
李石爱恋的抚摸妻子的头发,怀孕的时间隔得太短对身体不好。何况,木兰的身体还不是特别的好。
李石很喜欢孩子,他自然希望自己和木兰多子多孙,但他知道怀孕的辛苦,他还是大夫,比平常人更了解怀孕和生产的危险,他觉得三个孩子最好,只要再要一个女儿
木兰窝在李石的怀里,手下意识的抓紧李石的衣服,忍不住咬住他的肩膀,眼里含着泪意。
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李石对孩子的喜爱了,对着阳阳和天天,她还能打能骂,但李石却很少对两个孩子下手。
和对李江和苏文的严格不同,李石对阳阳妞妞他们这一辈多是宽和,平时甚至会将阳阳和天天顶在肩膀上出去逛街
古礼讲究抱孙不抱子,读书人对此尤为注重,李石却从不将这个放在眼里
第一次,木兰心里有了一种往常从没有过的甜蜜,她想,这或许就是爱意
原来,她对李石不仅仅是亲情和夫妻之情,还有爱情
李石只觉得肩膀一通,他微微一愣,感觉到肩膀的湿润,忙紧张的推开妻子,去看她的眼睛,怎么了你生气了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
李石看见妻子闪亮如黑曜石般的眼睛,一时心如雷击,眼里只有木兰,周朝的一切似乎都消失了。
李石轻轻地在木兰眼睛上印下一吻,手有些微抖的去抚她的背,好像要确认些什么。
木兰就主动的抱住李石,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
木兰直来得及看到李石眼里闪过一道红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木兰从没见过这么激动的李石。
他近乎疯狂的扯开她的衣襟,他们做了将近十年的夫妻,木兰从没见过这样的李石,就连新婚之夜,他都没有这么失态过。
木兰隐约猜到什么,心有些疼,有些酸,还有些欢喜,那样的猜想让她没有阻拦李石,只是顺从的躺在李石的身下。
李石察觉到妻子的纵容,动作只是顿了一下,然后就是更加的疯狂。
李石掐着点醒过来,他紧了紧手臂,看着熟睡中的妻子,忍不住亲了亲她,然后就披衣服起床,打开门,正好拦住要来叫门的阳阳和天天。
阳阳正拉着弟弟的手要去叫父亲母亲起床,却看见父亲已经早一步站在门前,就抬头疑惑的问道:爹爹,你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早
以前都是要他们进门叫的。
李石抽了抽嘴角,看着还没昏沉的天际,有这么一个热爱早起的儿子,他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母亲身体不舒服,今天不能陪你们玩,所以你们去舅母那边和妞妞妹妹玩吧。
阳阳着急起来,就要往屋里冲,好在李石早有防备,一把抓住他,低声喝道:你娘刚睡下,不许进门吵她
阳阳第一次看见这样威严的父亲,缩了一下脖子,想起这是父亲,不是母亲,就无畏的道:可我们要安慰一下娘亲。
天天点头,很担心的道:娘生病了,要吃苦苦的药。我们要哄娘。
李石就耐心的哄着他们,你们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很讨厌别人在你们的耳边说话
阳阳和天天歪头想了一下,好像是这样的,就点了点头。
那你们不舒服的时候是不是就特别想睡觉
这个倒是不用犹豫。
阳阳和天天狠狠地点头。
现在你们娘亲就是这样的,爹爹在这里陪你们娘亲,你们今天要听春红姐姐和小坠姐姐的话,要和妞妞妹妹好好玩,要是表现得好,过两天爹爹就带你们去城里玩。
阳阳和天天眼睛都是一亮,但还是对母亲的身体表示了关心,那娘真的不痛吗
对两个孩子而言,不舒服生病痛。
李石敷衍的点头,将孩子哄走了,就对掐着点端水过来的周春道:你去通知一下周冬,让他等一会去医馆说一声,就说我今天不去医馆了。
周春担忧,老爷,太太没事吧要不要我去熬药
虽然木兰平时连小病都很少有,但每隔一段时间李石都会给她开方子调理身体,药膳更是没断过。
周春知道木兰的身体不是很好。
李石脸微红,好歹天色还暗,并没让人发现。
不用了,你叫人在灶上熬上细米粥,给她做一些药膳,太太这里我来照顾就好。说着,接过水盆就进屋了。
李石拧了一下毛巾,给妻子擦拭了一下身体,就脱掉衣服滑进被子里抱住她。
木兰找了一个比较舒服的睡姿,然后就沉沉的睡过去。
这时候别说是有人抱着她,就是屋子塌下来她也不会醒的。
李石却怎么也睡不着,精神越老越好。
他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对,他也几乎一夜没睡,按说这时候他应该和木兰一样沉沉的睡过去才对。
但精神的亢奋却让他怎么也睡不着。
李石眼睛晶亮,脑海中不断的重复回放昨晚木兰的反应和她承认的话。
他觉得,此时他的血液都是沸的,根本就不能安静下来。
但奇迹的,只是低头看着妻子的睡颜,李石的心绪就渐渐平静下来。
李石亲了亲木兰的眼角,闭上眼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渐渐也跟着木兰入睡。
李石睡觉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扬,眉梢间总是带着的一丝清愁也消失不见了。
一向紧绷的人突然放松,显然更易沉睡。
李石就是这样。
这一次,他睡得很沉,沉到周春在外面敲了三次门也没苏醒过来。
屋外的周春很担心,犹豫了半天,还是小心的推开了门。
老爷和太太都不喜欢别人进他们的房间,但太太生病了,老爷却怎么叫也没反应,这很不寻常。
周春轻手轻脚的进来,刚要叫老爷,鼻尖就闻到一股味道,周春一开始有些迷茫,然后脸上大红,心中有些了然,忙轻手轻脚的退出去,将门关起来,拍着胸口暗道:难怪要把两位少爷支走呢。
.




农家小地主 第347章 回家(中)
.
李石知道自己很贪心,他也一直抑制着自己的奢望。
他知道,他能娶到木兰,更多的是因为这门亲事是从小定下的,还因为他做出的那些承诺和他们九年的相依为命。
木兰答应嫁给他的时候,李石就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但他从来不是一个会满足的人。
与木兰成亲以后,他知道,他还想得到木兰的心。
他以前从不知道夫妻之间应该是怎样的。
他见过很多对夫妻,有相互扶持,像他和木兰一样的,但更多的是相敬如宾。
两种,都不是李石想要的。
他一时说不清自己想要怎样的。
但木兰嫁给他将近十年,他却知道,自己从不是木兰心中最重要的,她的心里,住了太多太多的人。
每一个人的分量都不轻。
他不喜欢,不喜欢木兰为了江儿和阿文的事操心,包括媛媛和桃子,甚至见木兰将精力放在阳阳和天天的身上,李石有时候也会吃味。
虽然他比木兰更疼爱两个孩子,但他依然不喜欢他们占据木兰太多的心神。
他知道这样不对,但不对在哪儿,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木兰知道李石的这些纠结,她会很明确的告诉他,他恋爱了,他爱上了她
但这是在古代,连写黄文都是西厢记之类的书,而偏偏李石从不认为那是爱,他看不上那种爱,所以,他从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情绪是什么。
直到这个晚上,他从木兰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他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爱啊
而直到这一刻,李石才真正是感觉到了幸福,感觉到了踏实,他觉得,木兰不会再离开他了,再也不会了。
李石很满足,满足到木兰生气的揪着他的耳朵时他也没醒。
木兰见弄不醒他,只好放弃的自己起身找吃的。
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下来,木兰不会单纯的以为现在刚刚天亮,要知道,她是在鸡鸣之后才睡的,那时候李石还没停呢
木兰脸上潮红,她不知道李石会这么荒唐的。
整个家里都很安静。
王氏本来听说木兰病了还想过来看看,但知道李石亲自在屋里照顾后只好打住了。
只照顾好阳阳和天天。
见他们两人晚上也没有出来吃饭就有些担心,但周春表示没事,她也就不多问了。
木兰的病好像也不是特别严重,不然周春也不会一脸轻松。
果然,第二天早上,王氏就在餐桌上看到了夫妻两个。
李石脸上带着浅笑,正低声询问阳阳的功课。
天天则在一旁捣乱,拉着李石的手不断的问道:什么时候去城里玩
李石摸摸他的脑袋,明天再去,明天大哥和二哥学院放假,我们去接了他们一块儿去玩。
阳阳和天天就兴奋的叫起来,妞妞正坐在凳子上,听见了也跟着欢呼,不断的拍手。
木兰就好笑道:你知道哥哥和弟弟在说什么就拍手了
妞妞迷茫的看着众人,扭头去看母亲。
王氏就摸着她的头道:明天哥哥和弟弟要去城里玩,你还记不记得大哥哥和二哥哥明天他们就回家了哦。
妞妞却问道:城里好玩吗
好玩,阳阳抢先回答,城里有很多人,很多东西,有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你要不要去
阳阳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嫌弃妹妹了,觉得妹妹和弟弟也差不多,而且人多了也比较好玩。
妞妞看向母亲。
王氏微笑着点头。
妞妞就滑下凳子跑去牵阳阳和天天的手,那我也要去。
三个小脑袋就凑在一起讨论明天要买的东西。
吃饭的时候,李石一如既往的给木兰夹菜,但明明是一样的动作,王氏却总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直到踱步回到自己的院子,王氏才恍然大悟,是气氛
气氛完全变了,以前李石虽然也给木兰夹菜,但不是这样的感觉。
王氏羡慕木兰,姐夫对姐姐真好,听说她不过是疲劳过度,姐夫就特意留在家里照顾她了。苏文虽然也很关心她,甚至县城里的太太们都很羡慕她,但那是他们还没见过李石对木兰的好。
王嬷嬷就笑道:太太就知足吧,三爷不错了,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太太呢。
那倒也是。王氏一笑,人要知足。
王嬷嬷将账本拿出来给王氏看,这是大太太送过来的账册,说是我们家在府城的田庄铺子收入,太太看看。
王氏翻了一下。
我看了一下,账目很清楚,我私下打听了一下,这些数字都没有作假的,东西都放在大库房那边,银钱存在钱庄上,大太太向来公正,二房那边估计也是这个数。
王氏将账册合上,想了想,道:将账册送回去吧。
太太,这些都是苏家的东西,您总是叫大太太管着也不好啊,现在还好,三家的东西从未分开过,但三爷和二爷的官越做越大,以后几位少爷姑娘也会长大,到时难免有些纷争。您和三爷自然没有什么愁的,想争就争,只是岂不为难了大老爷和大太太
手心手背都是肉,您是大太太是帮我们这边,还是帮二爷那头
三爷和二爷兄弟情深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何况二爷和三爷还不是亲兄弟,正因为他们兄弟情深,有些东西才更应该分清楚,不然,再多的感情也会给磨完的。
二爷和三爷自然不会心疼这些,再苦的日子也过过,只是太太你和二太太愿不愿意就算您愿意退一步,难道心里就没有疙瘩
王嬷嬷一直当王氏当女儿一般,所以说话也不客气,直接道:感情都是要靠培养的,你们这些孩子现在不懂,但以后为难的却是大老爷和大太太,那两位当你们是孩子,还是不要伤他们的心好。
可这些东西都是三爷叫姐姐管的,我们又经常不在府城
叫管事们管就是了,再让大太太帮忙看顾一些,账本从我们这边走,以后也扯不上。王嬷嬷顿了顿道:我才和周春在厨房吃饭,听她的意思,二太太再过几天就回来了,老爷想将三家彻底的分开来。
王氏就吓了一跳,这是怎么说现在这样不是好好的吗
你们自然好好的,但大老爷和大太太可一直吃亏呢。王嬷嬷叹气道: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哭,可我看,你们就是做了父母一时间也没体会到做父母的苦心。
先前大老爷和大太太分财不分家,就是知道你们在外头需要银钱,不说别的,每年这边送过去多少米面粮食及蔬菜水果和土特产可我们庄子上和铺子上的收入就没少过,那些东西都是大老爷和大太太补贴给你们的,二爷那边自然也一样。
现在日子好了,大老爷这边的大少爷和二少爷可都长大了,开销一日比一日大,你们还打算一辈子吃着大老爷大太太的不成
王氏脸微红,有些歉疚,我还真没想到这些。
你没想到的多着呢。
大老爷想分家倒也不单只为了这个,孩子长大了若是不分家以后难免生分,外头的农户人家不分家是为了少纳户头税,富贵人家不分家却是为了照顾嫡长子外的孩子。可咱们家却没这些顾虑,户头税有多少咱们不必避开,当初大老爷分开你们的东西都是平均来分的,您和三爷的东西可是大老爷和二爷的总额
1...145146147148149...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