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大家对李石更高看一眼了。
这个时代,对技艺看得很重,各种各样的附加条件,比如传男不传女各种规矩。
而大夫也一样,现在依然有许多大夫不愿意将药方子交给病人,就是怕被人知道自己的药方子,让人学了去。
而现在,李石竟然愿意将这偏方教给大家,听说李石对同行业的医者也很大方,只要是问他问题,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大家在称赞李石的品德的时候就到了李家大门口,李石疲惫的拱手道:诸位也回去休息吧。又对村长抱歉道:晚上怕是不能去吃饭了,还望您能见谅。
村长看了眼李石眉宇间的疲色,自然不会介意,人家可是刚刚救了自己的玄孙。
李石扶着木兰回屋,低声埋怨道:你也真是的,不是叫你在家等着了吗外头乱糟糟的,那河滩上的石头又滑,要是一不小心摔跤了怎么办
我哪有那么娇气
你也别把自己的身子不当回事,这些年我好容易才将你的身体调理好呢。而且,你也不该将小毅也带去,当时若不是你看得进,这孩子说不定就跳到水里去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错了木兰连声求饶,但就是这样,李石也硬是两天没理木兰。
.
农家小地主 第329章 秋收(上)
.
因为这次溺水事件闹得大,村里对小孩的管理更严格了,连河边都不再许他们去,要不是他们进村出村都需要过桥,而半大的孩子也能帮衬家里,他们就把孩子们给关在家里了。
木兰对李毅和李彬也看得更紧了,要求他们下学后就回来,不许在外头多逗留。
反正他们家那么大的一片,家里花花草草果树等一概不缺,就在家里玩好了。
李毅叫苦不迭,倒是李彬因此获得了许多吃的机会,所以乐在其中。
木兰给几个孩子准备好酸梅汤,让人放到井里冰一下。
先前木兰贪图凉快,就用竹筒装了酸梅汤放在冰盆里镇着,结果孩子喝了闹肚子,吓了木兰一跳,再没敢放在冰盆里,而是改放在井里。
这样,酸梅汤既有一点凉丝丝的,又不至于太冷而闹肚子。
孩子们真是太可怜了,竟然大暑天的也要上学,要是有暑假就好了。木兰同情的看着一边满头大汗,一边坚定不移写作业的李毅。
李石切西瓜的手一顿,见李毅竖着耳朵听,就冷哼一声道:读书讲究的就是坚持,哪个有出息的人不是寒窗苦读,别说大暑天,就是天上下火,地上积冰,也要坚持不辍。更何况,现在他们条件多好,上学是坐在亮堂堂的课堂里,回家有酸梅汤和西瓜吃,屋里还放着冰盆以前江儿和阿文读书的时候可没这些东西,遇上农忙,白天还要和我们一块儿下地,晚上回来不一样要挑灯夜读
李毅就坚定了神情,低下头继续做作业。
李石这才满意。
木兰拿着葡萄的手就是一顿,眨眨眼,她不过是感叹一句而已
李石瞥了妻子一眼,又瞥了几个孩子一眼,意思很明显,不能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过是大暑天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今年的天气的确要比往年热一些。
李石想到去年冬天的大雪,觉得这两年天气的确有些异常,好在天气虽热,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一场雨,今年也算得上风调雨顺了,就不知道明年的气候会怎么样。
今年风调雨顺,咱们的庄子收成还不错,留下足够三年的粮食,剩下的都卖出去吧。李石年纪虽小,却经历过好几次天灾人祸,从而养成了屯粮的习惯。
现在粮食还没开始收,我听周大福家的说,市面上的粮价一直在涨,不如将家里的那些陈粮都卖出去吧,不然等丰收后在卖就亏了好多了。
李家和苏家一直有屯粮的习惯,一般都是屯三年,有特殊情况还会屯更多。
去年因为早有钦天监通知可能会有雪灾,李石就将所有的粮食都屯下,一粒都没卖。
后来雪灾,李石和木兰捐出去大半的粮食,只留够他们三家吃几年的。
现在雪灾顺利度过,今年又是大丰收,自然要把陈粮卖出去,囤积新粮。
也好,回头我找一下粮商。
根本不用李石去找,他才叫周大福去打听粮价,元家就找上门来了。
元家的大管事对李石毕恭毕敬,我们大老爷说,三爷这里无论如何要给个好价钱,赚谁的钱也不能赚三爷的钱。
李石轻笑出声,好心情的道:那也不能叫大师兄和二师兄破费,你回头叫人悄悄去拉粮,就照着你们给其他人的价给就行了。
元家大管事为难道:那可不行,哪有赚师兄弟的钱的,大老爷知道了要抽小的的,三爷,您还是别叫小的为难才好。
行了,多大点事,回头你与大师兄说,就说是我的意思,他若是怪罪,等他下个月寿辰我亲自去与他解释。
元家大管事就松了一口气,高兴的退下了。
大老爷和二老爷不时的出来刷一下存在感,不就是要三爷不要忘了元家的师徒之情吗
这一次苏家的手段太狠辣,一下子就将江南大半的地主豪强拉下马,倒给了一直不上不下,甚至有些没落了的元家一个机会。
老太爷当年布下的局总算是开始起作用了。
李石自然也知道元家的心思,但他并不十分反感,相对于那个算计了他,还一脸他对他有大恩惠的师父,李石更喜欢那两位想要什么就表现出来,并会拿出交换东西的师兄。
他们智商虽然不特别高,但这几年,他们越发走得稳健,也渐渐的开了眼界。
如果可以,李石不介意和他们合作。
毕竟,这对他也好好处不是吗
将家里的存粮卖出去,家里又多了一笔收入。
转眼进了秋天,天气的炎热才慢慢好一点,秋收也开始了。
木兰开始监督起庄子里的秋收,因为害怕老天这时候下雨,自然是越快抢收越好。
不过这时候的工钱很高,李石不是多大方的人,自然舍不得拿出那么多钱请短工,因此就把主意打到府城乞丐和贫民的身上。
那些人多半是没地的,又多是外地人,流浪到府城讨生活,有的甚至连户籍都没有,流落到这里,不是行乞,就只能蹲在路边等人招短工,一般东家只要保证他们三餐就可以了。
但就是这样,因为害怕他们闹事,真正愿意请他们的也很少。
那些大富和中富人家有自己的长工,小富人家不敢请,生怕引起那些人的窥伺。
因为发生过小地主请他们干活,反而被他们强抢灭家的情况,所以大家都不喜欢请他们。
但李石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家的长工和佃农不少,关键是,李家和苏家高高的围墙,上面甚至还削尖了竹子插在上面,家里又养了两条大狗,谁会没命来掠夺他们家
李石不仅包他们三餐,还给了他们每天十文钱的工钱。
而此时,农村短工的工钱已经涨到了每天二十八文,不过他们只用包午餐就行。
这样的待遇在短工之中自然不优渥,但比起其他人开给他们的,却是天大的喜事了。
那些异乡来的贫民和乞丐都紧张的搓着手,有的甚至衣不遮体困窘的站在那里,生怕李石看不上他们。
李石看了一圈,微微点头,对周大福道:将他们安排在庄子外头的草棚里,每天煮好的东西也送到那里去,工具都准备好了吗
是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石满意,那此事就交给你了。李石回头对他们道:工钱有一日一结,五日一结,十日一结及结束再结四种方式,你们可以自己选,还有,在庄子里,我不希望你们闹出什么事来,因此,你们最好安分守己,若是有人起了歹心或是持强凌弱,就不要怪我李石心狠手辣。
李东家放心,您是大好人,俺们只要不是良心被狗吃了,一定好好干。
对,对,多谢李恩人给我们一口饭吃。
李石诧异,看向说话的人,那汉子虽然衣衫褴褛,却将脸和手洗干净了,见李石看过来,就讨好的一笑,李恩人,您忘了,去年雪灾的时候,您救过我们的。
是啊,是啊,这次就是白干活我们也乐意,就当是报答李恩人的。
李石的心却并没有因此变软,只是点头道:既如此,你们就好好干,我总不会亏待你们的。
说着转身走了,周大福紧随其后,让向全看着他们。
李石停下脚步,蹙眉道:将向成也叫过去庄子那边一起看着,不仅要护好粮食,也要盯紧了他们,庄子里的长工和佃户都不少
周大福一凛,老爷是怀疑
李石摆手,希望是我多想了,顿了顿,李石道:你回去和太太说,在三爷那边收拾一个大院子出来,将村里庄子里的那十二个孩子都给带过来,虽然有狼狗,但都还是孩子,这时候单独在外头住不安全。
周大福连声应下。
每年抢收的时候也是最乱的时候,偷抢粮食算轻的,怕就怕有流窜到这儿的人跳进屋里行不轨之事。
那十二个孩子中就有八个女孩,最大的那个已经是个小大人,真要放在外头住也实在是危险。
十二个孩子被接进李家,他们并不是第一次住进李家,上次雪灾,他们就在李家住了有一个多月,还是因为赖五来这里,木兰才将几个孩子送回去的。
但木兰喜欢孩子,几个小的和李彬和阳阳又是好朋友,所以他们也经常到李家来玩,可以说,他们是村子里最熟悉李家的孩子了。
他们身上都挎着包袱,叽叽喳喳的跑进来,看到木兰站在廊下笑着看他们,就一窝蜂的跑上前,木兰阿姨,我们做了好吃的糕点给你吃,是三姐做的,可好吃了。
李婶婶,我给小妹妹做了漂亮的小裙子,等小妹妹生出来就给她穿好不好
还有人叫木兰姐姐,我能到院子里玩吗能摘果树上的果子吗
婷婷黑着一张脸进来,看见弟弟妹妹们这样,想要教训他们,但是老二立马拉了一下她的手,低声道:木兰姐姐喜欢他们,就让他们闹吧,大家好容易开心一些,你放心好了,他们都知道分寸,不会惹木兰姐姐生气的。
婷婷的脸色方好一些,但也教训老二,怎么又叫木兰姐姐上次李叔叔就生气了,还是叫李婶婶吧。
老二吐舌头,娇声道:可我就是觉得木兰姐姐明明很年轻啊。
.
农家小地主 第330章 秋收(中)
.
范飞领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口粮,急匆匆的回到崔庆的身边。
崔庆正端着一碗水在喝,抹了一下嘴巴,大口大口的吃着馒头,满足的呼出一口气,好久没有吃饱的感觉了。
范飞将一个馒头交给他,快吃吧,吃完了我们去河里洗一下,早点睡觉,听说明天要将这个庄子的粮食收完,好赶去下一个庄子。
崔庆不客气的接过,范飞食量不大,每次领了口粮都会给他一个。
而每次,他都会偷偷藏起来一个做口粮,多年的流浪生活让他习惯了贮存粮食。
以前流浪也是这样,范飞拿到了食物就会给他留一份,而他就会从自己这里留下一部分藏起来,等到两人山穷水尽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范飞是个读书人,斯斯文文的,根本就保不住粮食,就算这是在小李相公的庄子里,但那些人的眼睛依然充满侵略性,崔庆从来不敢懈怠放松下来。
有几人看见范飞又给崔庆食物,狠狠的啐了一口,果然是兔儿爷,这是可劲儿的巴结金主呢只是可惜,巴结的也是以乞丐,有本事去巴结李东家去呀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他们以及附近的人听到,当即有人大笑起来,幸灾乐祸的看着范飞等人。
崔庆心中一恼,就要上前找人理论,范飞就一把抓住他,别闹,真要出事,我们一定会被逐出去。
范飞眼里带着些坚持和渴求的看着他,他们找到这样一个活计不容易。
崔庆有力气,可以做搬运重物这样的活,但就是这样,他也会被钱塘这儿的人排挤,这儿的掌柜管事也不喜欢用外乡人。
而他虽然识字会算账,但他没有户籍,没有路引,更不可能有店铺肯用他,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糊口的短工,或是在街上乞讨,在丰收的时候去拾荒
李石给的工钱不多,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千年难遇的优渥,他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崔庆恨恨然。
不过是让他们说几句,又不会少块肉
崔庆脸色难看的坐下来,可你是读书人。
范飞苦笑,你觉得我还像读书人吗
崔庆低头不说话。
赶紧吃吧,吃完去洗澡。
这几天他们都在这个庄子里抢收,这六百亩的田都是李家的,早出晚归,即使中午有一个半时辰的休息时间,他们也累得够呛。
但他们从不抱怨,就是那几个刺儿头也从不喊苦,不偷奸耍滑,因为没有哪个东家会给底下的短工中午一个半时辰的休息时间的,他们恨不得让他们晚上也在工作,又怎么会在白天让他们休息呢
为了给这些短工一个睡觉休息的地方,李石让人在庄子边上盖了十几间的棚子,很简易,里面连床都没有,就只有一些茅草铺在地上,两个人一间。
但就是这样,短工们也很满足了,而那些曾经做过乞丐的更是感恩戴德。
现在范飞和崔庆就躺在茅草上,崔庆已经要昏昏欲睡,范飞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闪过白天那几个人讥笑的同时,又不由闪过那几人看向庄子里的贪婪眼神。
范飞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李家,提醒又该提醒到一个什么度
他一生闯荡过不少地方,比李石他们善良助人的不是没有,但真正让他认同的也就只有李石。
如果这次秋收他们在李石这里做得好,一旦名声传出去,那他们很可能就从现在这个尴尬的境地里脱离出去。
他们需要的工钱少,又是短工,也能为东家省不少钱不是吗
如果这事能成,不知道能活命多少人呢
何况,他还想借着这股风让他和崔庆的日子好过些,至少不再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
范飞拿定了主意,第二天下地割稻谷的时候就特别的卖力,早早的将属于他和崔庆的那一块割完了,拉着崔庆走向河边,走吧,去泡一会儿水,我觉得有些头晕。
你要不要喝一碗酸梅汤我去给你倒。
范飞想了想,就点头瘫坐在陇边,崔庆走到田边,倒了一碗酸梅汤,先自己咕咚,咕咚的喝下一碗,这才给范飞端一碗过去。
田里有人看见,忙喊道:崔庆,你可不能喝光了,我们才喝了两碗呢。
拉倒吧,你都喝了三碗不止了,要留也是给我们留着。
呸,我喝得多,崔庆喝得比我还多,一天光看见他跑田边去了。
人家喝的是范飞的份,有本事你叫范飞也让给你呀
就有人嘀咕了一句什么,那附近的人哄然大笑起来。
崔庆气得瞪眼,去去去,胡咧咧什么呢这儿还有一大桶呢,灌不死你们。
守在田边的向成抹了一把汗,手里拿着扇子使劲儿的煽风,喊道:快别吵了,我们家太太说了,酸梅汤管够,喝完了我再回去要就是了,你们赶紧干活,这个庄子的做完了提前下工,你们也好早点回去休息,我们老爷说了,今天不管多早下工都算一天的工钱。
此话一出,大家手下的镰刀就快了不少,既然不用赶着去下一个庄子,还算一整天的工钱,他们自然愿意加快速度了。
崔庆和范飞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担心今天还得赶下一趟呢。
范飞喝了酸梅汤,感觉好多了,就对崔庆道:走吧,我们先去河边泡澡。
此话一出,大家顿时对俩人羡慕嫉妒恨。
范飞的速度不快不慢,和他们的差不多,但崔庆的手快,干活又不惜力,简直是一个人当两个人在使,所以每次分配任务之后他们这一队总是最先做完。
这也是大家都嫉妒范飞的原因,谁不愿意有这样的队友啊,偏偏有不少人暗示过崔庆,崔庆都只坚定的选范飞。
见范飞每餐都给崔庆一个馒头,大家也就慢慢的不说什么了,但心里还有有些不满就是了。
范飞拉着崔庆往河边去,却没有去河滩,而是沿着河流往下,竟是朝着李家而去。
崔庆吓了一跳,左右看看,见没有人,这才小心的问道:你这是干嘛让人看到了我们就不用混了。
不管他们有什么矛盾,都不会找东家解决的,因为那样一来就意味着被所有人拒绝来往,甚至在之后还会被人刁难针对。
范飞无奈,我自然知道,但万老大他们很奇怪,范飞含糊道:李家对我们有恩,去年雪灾,要不是德胜医馆,我们俩早没命了,这次李家又给我们一口饭吃。
崔庆顿时安静下来,没再反对。
万老大他们的异常和眼神他自然也看到了,能在他们中间混的,还能活到现在的,就没几个是不会看人眼色的。
你放心,我不找李东家,只找周大福。
崔庆彻底放下心来,就算他们真被人看见,大不了用别的事情做借口就是。
崔庆心里已经转过各种借口,却不知范飞敢来找人就是已经找好了借口,就算被人质问,也能轻松应对过去。
范飞拉着崔庆站在路边的树荫底下等着,每天这个时候,周大福都会去府城采买食材。
崔庆没想到范飞连这个都打听到了,范飞却道:我没打听,只要每日留心一下就能知道了。
因为有前车之鉴,因此周大福对招来的这些短工很戒备,虽然平时没表现出来,却一直叫人盯着他们。
向成向全两兄弟武力值不错,一直轮流盯着他们。
名为监工,但其实他们干活都不赖,很少有偷奸耍滑的。
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盯着他们是否有什么异常。
一旦发现立马上报。
那个庄子就在鸣凤村附近,甚至有不少的地就在鸣凤村内,他们住的地方也离鸣凤村不远,走路两刻钟就到了。
村里老弱妇孺不少,一般村庄对外的防备又不深,李石虽然有心给他们一条活路,但一旦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李石不介意杀鸡儆猴的。
可周大福没想到,向成向全没发现异常,他也没发现异常,却是有人来告诉他有异常。
但想到范飞和崔庆的身份,周大福就释然了,这几个可是与他们朝夕生活在一处的,有些事情能瞒得过监督的向成向全,但一定瞒不过一起生活的人。
周大福沉默了片刻,点头道:我知道,你们回去吧,就当你们不知道此事,我会与老爷说的。
范飞松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道:还有一件事要求周管家,我有些中暑,这是以往大夫给开的药方,不知道您去府城的时候能不能帮我抓两副药回来。
周大福挑眉,赞许的看了范飞一眼,接过药方,点头道:自然没问题,这药也不多贵重,我们家里就有,也不用去药铺子了,回头我叫人给你送去。
那怎么行,小的还带了药钱来的
两副药不值什么,你们先回去吧,傍晚的时候我叫人给你送去。
范飞没有再推辞。
他们先去河里泡澡,然后才回的棚子,果然,他们去找周大福的事到底瞒不住,一进入棚区,不少人都看过来,眼里带着探究和怀疑。
范飞拉住崔庆,只当看不见,也不解释。
.
农家小地主 第331章 秋收(下)
.
棚区的气氛紧张起来,只要有人发出大一点的声响,大家就有些不安起来。
但范飞和崔庆就好像没有察觉到异常一样,该干嘛还是干嘛。
万老大脚下狠狠地踢了一下木桶,砰的一声让胆小的几个人直接跳起来。
范飞微微皱眉,也有些疑惑的看过来,万老大走过去,正要说什么,余光就看到向成慢悠悠的踱步过来,到嘴边的话就咽了回去,只是警告的看了范飞一眼。
喏,这事周总管叫我给你送来的药,总管说了,身体不好就休息两天,我们李家别的没有,这种寻常药最多了。向成把手中的两副药交给范飞。
范飞感恩戴德的道:多想周总管,向管事,我只是有些头晕,不用休息的,吃了药晚上睡上一觉就好了。
范飞点头,转身对大家喊道:赶紧吃完休息了,明天得赶早起来收拾东西,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庄子呢,这些木板都要收着,拉到下一个庄子里继续用。
向管事,这木棚得我们过去才搭
不然你们以为有谁给你们搭搭个棚子,一个时辰就搞定了,用多大会儿功夫。
有人苦着脸道:那我们明天下午也不能开工了
向成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就不在意的道:我们老爷说了,明日搬家也算在工钱里,只是你们手脚也快些,后天一早就要下地,我们老爷说了,再过四天就要有一场大雨,我们得加快速度,往后还不知道雨水怎么样呢。
大家自然是一番感恩戴德。
向成查看了一番棚区就离开了。
大家这才放松下来,有与范飞毕竟要好的人就上前关心的问道:你这是咋了怎么要喝药
范飞苦笑道:老毛病了,这几天一累就出来捣乱了,本来想忍忍就过去的,但今儿实在有些受不住,后面还有那么多活计呢,我也总不能老是拖崔庆的后腿,所以就找周总管帮忙买一些药。范飞脸上带着庆幸,幸亏这些药不贵,李东家都有,所以一文钱都没收,不然我这两天赚的钱都要搭进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