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木兰对教育孩子一直很谨慎,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会聪明一些,但也不会如同天才一般光芒闪烁,更不可能没有任何经历就心志坚韧。
坚强可能是孩子天生的,但坚韧却是要靠后天的锤炼。
也许看别人家的孩子在犯错之后还能摔打回来,甚至更出色她会赞叹一声,但对于自家的孩子,木兰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少走些弯路。
不是每个孩子在走上弯路之后都会回头的,也不是每个孩子在走上弯路认识到错误之后还有勇气回头的。
对于自己的孩子,木兰从不敢赌这些。
所以,她会在一开始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会费尽心思的去引导他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
所以,木兰不希望孩子们一下子掌握这么多的钱财。
也许,突然降下的重担会让他们快速的成长,甚至是比同龄人更加的优秀,但也有可能他们还没固定的心性会改变。
但李石却还是更加偏向于捶打他们,夫妻两个讨价还价,最后将年龄定在了十六岁,我答应你,将产业交给他们之后我会暗暗的看护着,不叫他们犯错,这总可以了吧
木兰瞥了他一眼,世事难料,谁知道到时你忙不忙而且,孩子们这么多,真要每个都看着,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玩啊说到最后一句,无比的怨念。
李石一滞,想到曾经答应妻子的事,看来医馆那边要赶紧培养起几个人了,最好能将医馆交给底下的人管理,不然等孩子再大一些,他们就是想出去也不能出去了。
后头的几个交给大的,大的带小的,我们只要看着就行了。李石脑子高速运转,应承道:等阳阳再大一些,我就带你去游玩,恩,我们先去扬州总之先将江南玩一玩,再去别的地方
见丈夫没有忘掉这个承诺,木兰这才开心一点。
周春牵着去洗爪子的阳阳进来,阳阳先将自己白白净净的爪子在李石眼前一晃,麻溜的爬到塌上坐在木兰的一边,嘟着嘴道:娘,洗好了,看,白白的。
木兰抓起他的手亲了一下,笑道:不仅白白的,还肉肉的。
阳阳咯咯的笑起来。
李石动了置产的心思,就在村里走了一圈,选中了两块离他们家不远的地,去找村长。
村长诧异,你想买下那两块地
李石点头。
可那是荒地啊,而且也种不了粮食,村长心中一动,犹豫的问道:你又要盖房子
不怪村长惊疑,李石家的房子是他们村,甚至是乡下地方难得的豪宅了。
大部分人家有了钱虽然会将乡下的屋子整理好,却不会像李石他们一样建这样豪华的房子,大家都宁愿将钱省出来到县城或府城买房子。
李家有多少产业村长不知道,但见李石和木兰从没进府城住过,就知道他们没在府城里买房子。
之前他们要在村里建那样大的房子就有人劝过他们,难道现在又打算建房子
可是也不对啊,那两块地虽然离他们家近,却并不挨着。
村长不知道,李石不是不想挨着,他自然希望以后子孙后代都挨在一起,但左边的地再买就到村口了,那里人来人往,李石嫌弃吵闹和复杂,右边过去又是何家和孙家的房子,李石也做不出让人家搬迁的事,所以还不如再选两块好一些地面。
买来的地的确是用来盖房子的,但却不是现在盖,得等两个孩子长大了才动工,所以先买下来,回头种上一些果树之类的
是给小毅和小彬的
李石点头。
村长感叹,你对他们,倒也算尽心了。
李石笑笑,没有作答。
村长就陪着李石去看那两块地,它们离得不远,却都在河东,他看着这么大的两块地,咂舌道:真要买下来给那两个孩子建房子
也不是只给那两个孩子,以后子孙多了,总要有个住的地方。
你那地方还不大啊,几十户人家也住不过来啊。村长腹诽,但却没说什么,叫人丈量好土地就给李石写地契,回头还要去衙门里办手续才算完成。
这些都是村子里的荒地,虽然近河,但土层薄,种不了粮食,还不如山上的荒地呢。
李石说在上面种果树是不可能的事,最多也就种一些菜,不过离岸远一些,山脚下那一片倒是还能种些果树,认真算下来,也就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积。
剩下的三分之二,要么任由它继续长杂草,要么就只能种一些菜了,毕竟菜根不发达,那点土还是管用的。
明天我与你去一趟衙门
李石笑道:多谢村长了,回头我在家里备下酒席,请您及村里几位长者一起过来喝酒。
村长笑眯眯的道:那倒不用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木兰却已经备好了酒菜,您要是不去,那我就只能送到您家里了。
村长点着李石,你啊,你啊,还是这么滑头。那几个老东西那里我去请,不用担心,你给村里捐了个学堂,村里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以李家和苏家现在的情况,要买村里的一两块荒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但李石还是找了村长,买了地还是像以前一样会请村里的长者吃饭宣布,可见李石还是如同以前一样谦逊。
村长哼着曲子回去,大儿子刘思远刚巧赶着马车回来,看见老爹,忙跳下马车,爹,您干嘛回来
给李石开地契去了。
李家又买地了刘思远艳羡道:李家现在有好几个庄子了吧,统共起来也有快一千亩的地了吧
是啊,村长想到当年李石和木兰破烂着衣服跟在他身后选了两块宅基地,谁能想到那几个孩子能有今天出息的人不管啥时候,啥境遇那都是会出息的,当时李石不读书跑去学医,多少人家都觉得他们家就此没机会了,可你看,现在日子过成这样
村长心里佩服李石他们,要知道当初他们家的情况比李家苏家要好多了,结果他和三个儿子也只能供出小儿子一个进士,李家和苏家硬是咬牙供出两个,偏偏家业还不落下。
刘思远犹豫了一下,拉住马,停下车子,道:爹,要不,咱也买几块地吧
村长眯眼,这是怎么说你不是在衙门里跟你弟做的好好的吗怎么想着买地了家里去年不是才买了一些吗
刘思远低下头,不是,我的意思是,再多买几块,然后我回家种地,爹,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种地
村长冷下脸来,也不走了,直接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敲了敲烟枪,沉声问道:你说,你是不是在你四弟那里受委屈了
不是,不是,刘思远慌的摇手,四弟对我好着呢,只是爹,我是真的想回来种地,衙门里的事我也不太会,可种地不一样
刘思远语无伦次的说着,见老爹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也静下来,然后就半蹲在父亲前面,气闷的道:爹,我就想着,这当官当衙役这都是一时的差事,上头要是不叫我们做了,我们就没得做了,不像地,买了就是我们家的,那都是实打实眼睛看见的,而且,我种了二十几年的地了,早就习惯了,这两年您也瞧见了,我实在帮不了四弟什么,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村长低头看着头发半百,脸上带着风吹雨打的沧桑的大儿子,胸中就好似有什么堵在胸口,下不去,出不来,涩涩的酸酸的
自个的儿子自个了解,老大是什么性子,他还能不知道吗多半是老四那里有人说了什么
要说刘思成是村长最看重的儿子,那刘思远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
刘思远是自己的长子啊,哪个男人不爱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规则之外的渣男例外
但刘思成读书出众,为了光宗耀祖,全家都是勒紧了裤腰带供小儿子读书,而其中,刘思远付出最多。在这么多儿子中,因为刘思成最优秀,村长也最关心他,平时关注最多的也是刘思成,外头的人都以为他最看重和最疼爱的是刘思成,但只有自己和老妻知道,他们最疼的还是这个长子,最心疼的,也是这个长子。
.





农家小地主 第325章 兄弟
.
你这次又是为什么回来村长看向大儿子。
刘思远脸上有些尴尬,这不是娘的寿辰快到了吗今年好歹是个整生日,四弟的意思是要大办,所以准备了一些东西叫我送回来,顺便留在家里帮着筹办。
村长心中一沉,看了一眼眼底有些尴尬受伤的大儿子,握着烟杆的手不由青筋暴突。
到现在他才发现,大儿子似乎经常被派回来,以前他还以为是几个儿子心疼他们二老,放心不下几个孩子,所以时常往回跑,可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老大将这么多时间费在来回的路上与家里,拿什么时间来办差
这哪里是提携兄长,分明是要将老大逼走。
村长眼里冒着寒光,嚯的起身,因为起的猛了,身子还晃了两下。
刘思远忙扶住父亲,眼里满是担忧,爹,你怎么了
村长摇摇手,没事,没事,你跟我说说,你平时在你四弟那里都干些什么差事
刘思远一噎,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糯糯的道:就,就是巡视街道,维护治安啊
村长点头,脸上带着笑,但熟知自己父亲脾气的刘思远知道父亲生气了,虽然他还怎么闹明白。
扶我上马车,咱们回家吧。
刘思远看看离家不到半刻钟的路,再看父亲脸色不好,忙将父亲扶上马车,小心翼翼的牵马回去。
村长就靠在马车上,头微微偏着看向李家的方向,心中带着些羡慕,李苏是两家,尚且能同甘共苦,兄弟友悌,可他生出来的孩子同父同母,却不能同心。
刘思远是三个儿子中为刘思成付出最多的,现在却也是第一个被设计回家的,没错,就是设计。
村长大约猜到了刘思成为什么让刘思远回来。
老大老实善良,没有他几个弟弟聪明机灵,在县衙里办事难免有些不知变通,这些他都知道。
如果老四明明白白的和他们说,难道老大会硬赖在县衙不走,难道他会硬逼着老四让老大留在县衙不成
刘家好容易能出一个官身,自然要处处小心,为了不给老四惹祸,他是不会强作那样的要求的
让他生气的是,老四不明说,却这样设计自己的大哥,让老大自己提出来。
两年啊,老大跟着老四整整去了县衙两年,从一年多开始,老大就开始频频回家
他们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竟然这样折腾自己的兄弟。
村长气得手都抖了,他是让老四照顾一下几个兄弟,这也是他的应分,因为他几个哥哥,几个侄子为了他能读书付出了那么多,看看顾也分为很多种,不一定要去县衙里办差,对于这一点,不管是村长,还是刘思远都很看得开
刘思远伤了心,不愿意和弟弟计较那些,他以前是真的没有发觉。
每次回来都是乐呵呵的,甚至他还感激弟弟让他能时常回家看看,可这次无意中听到的话却让刘思远伤透了心。
他与老四年龄相隔大,几乎是拿他当儿子养的,没想到头来,他却落了个蠢笨看不懂眼色的评价。
一路上,刘思远都有些神思恍惚,还是回来看到老父亲,情绪才好转些,听说李石又买地了,自己也动了心思,他是不懂县衙里的那些弯弯绕绕,也不能像二弟一样开铺子挣钱,更不可能像三弟一样只在县衙里三天就可以和所有人称兄道弟,但他会种地,他可以全村种地数一数二的好手。
村长坐在家中门口边石头上抽烟,老妻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忍不住坐到他旁边,你这是怎么了老大回来你不高兴啊
高兴,怎么不高兴,村长掩饰的擦了擦眼角,儿子是回来给你过寿辰呢。
老妻怀疑的看向他,高兴你哭什么呀你嫉妒儿子给我过寿辰那前年你不也过了吗
谁哭了村长面上涨红,不善的盯着妻子看。
是是,你没哭,是我花眼了行吧。老妻拍拍屁股起身,我可告诉你,我好容易能过一次寿辰,你可不能给我搞砸了。
村长张张嘴,到底没将真相告诉老妻,他知道,说了以后,只怕老妻比他还要伤心,到时候家里更不得安宁了。
村长起身道:晚上不用准备我的饭了,我去李石家用。
李石家又买地了
村长点头,老妻不由咂舌,我听说李石在打听七家湾的地呢,估计要在那边买地,他们家也够富裕的。说着愁眉道:都是县令,怎么我们家老四就没那个本事呢
快别乱说了,这和县令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李石置办田地的钱是李江和苏文那儿来的快别逗了,那两小子不从李石这儿拿钱就算好的了,你也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我们家能有今天就算不错了。
村长虽然没有特意去打听过,但最是清楚李家的底细,大概猜得出他们家置办产业的钱多是来自李石,而李江和苏文为了更好的做出政绩,只怕不但不能往回拿钱,还要往里贴钱呢。
村长与老妻说了一会儿话,心情好了一些,换了一身干净一些的衣服就晃悠着去请村里的几个老不死的。
等所有人聚在大榕树底下了,这才慢悠悠的往李家去。
李家的大门开着,他们人刚到门口,周大福就迎出来,几位老太爷来了,快里面请,我家老爷正要出来接诸位呢。
话音才落,李石就急匆匆的出来了,脸上带着笑意,村长和几位长辈来了,快里面请。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来,几乎李石每在村里买一块公地就会宴请他们一次,也算是打个招呼,因此彼此间都熟了。
这一次,木兰亲手将饭菜端上桌,几位老人看着暗暗点头。
李石就让李毅和李彬出来见人,村长拉着李毅看了又看,笑道:听说这孩子的功课好,我可是听着陈夫子夸了他好几次了。
李石笑道:不过勤能补拙罢了,村长可不能狠夸他,不然回头他该卖弄了。
村长却摇手笑道:这世上聪明人何其多,但出息的聪明人却不多,倒是在勤奋上努力的不少,不错,不错,勤奋可比聪明可贵多了。
李毅低头红着脸,但很快就大大方方的叫了一圈太爷爷。
这些老人更加喜欢。
他们这个年纪本来就喜欢孩子,尤其喜欢乖巧听话学习好的孩子。
这一些,李毅全都给表现出来了。
李彬跟在李毅身后叫了一圈,然后就坐在大哥的下首一起吃东西。
李毅怕李彬在餐桌上失礼,就帮他夹菜,几乎李彬才抬头看向哪一道菜,李毅就已经给他夹到碟子里了。
李彬塞满了嘴,含糊的叫了一声谢谢哥哥,然后就认真吃起来。
李石见了,微微摇头,但眼里的笑意却不减。
村长见兄弟俩这样相处,正好触动心思,一时间竟然就愣在当场。
李石微微挑眉,心中留意起来,就拿出一壶酒道:这是家里酿的,度数不高,大家可以尝尝。
喝酒就要喝烈酒,喝这绵软软的成什么样子
李石笑道:真要给长辈们喝了那烈酒,只怕回头几位叔伯要找我算账了。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谁不希望儿孙孝顺因此没再多要求,而是边吃东西边兴奋的谈起最近村里和府城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就有人问村长,听说你家大小子回来了这次什么时候走
你家大小子怎么总是回来你也是,想孩子也不能总叫他回来,这不是折腾孩子吗他总往家里跑还怎么干活
村长心中苦涩,但面上却风淡云轻的道:这次他回来就不走了,我留了他在家里种地。
不是谁在县衙里做衙役吗多体面的工作,怎么说不做就不做了
我年纪大了,他娘身子也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不好了呢他几个弟弟种地都不如他,我就叫他回来了,一边伺候我们,一边种些地。
当下就有人皱眉,你也太偏心了,要我看大小子比他几个弟弟强多了,怎么就得叫他让着几个弟弟
村长垂下眼眸不说话,只闷声喝酒。
有人冷哼一声,我就看不惯你们偏心的样子。
李石忙举起酒杯扯开话题,心中却若有所思,只怕村长不是偏向几个小的,而是偏向老大吧,偏偏还要为老大营造好舆论果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吗
这一顿饭大家一直吃到月上中天,大家兴致尽了,这才要告辞。
李石就亲自送村长回去,剩下的几位老人,也都叫周大福等家里的下人陪着,务必将人安全送回去。
这几位年纪都大了,李石可不敢怠慢,真要在路上出了什么事,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几位老人对李石的体贴很满意。
李石送村长到家门口,刘思远正举着灯笼要出来接人,看见李石搀着父亲回来,忙上前接过,李石道:刘大伯,您回来了村长多喝了两杯,刚才已经喝过醒酒汤了,您给他擦洗一下睡一觉就好了,不会有宿醉的。
刘思远感激,多谢小李相公了。
说着扶父亲回去。
才将门关上,半扶半抱的将父亲扶回去,就听到父亲幽幽的道:这次你就别走了,留下来种地吧。
刘思远身子一僵,身后眼眶一热,狠狠地点头,爹,我在家里伺候您和娘。
村长的眼睛也有些发热。
.




农家小地主 第326章 寿宴
.
村长老妻的寿辰,李石和木兰也收到了请柬,俩人准备三份礼物送过去,中午的时候还要去赴宴。
李毅早就领着两个弟弟跑到河西去了,和村子里小孩混在一起。
李家现在的生活很好,教育方式也和村里的孩子截然不同,但李石不希望几个孩子脱离人群,所以他从不限制孩子们和村里的小孩一起玩。
李毅和李彬有自己的同窗,每天放学回来会有半个时辰的玩耍时间,他们会很自觉的带上阳阳出去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汇合。
而阳阳也有属于自己的小伙伴。
木兰不太喜欢出门,但也会时常牵着阳阳到外面走走,那些有孩子的人家也看出木兰的心思,就时常带孩子到木兰这里来窜门,大部分时候,李家的大门都是不关的,和村里所有人家一样敞开了门欢迎来客。
到后来,阳阳熟门熟路,已经会自己跑出去找小伙伴了,木兰干脆将阳阳交给坠儿带。
早上和傍晚天气凉爽的时候,阳阳就会拖着坠儿去找自己的小伙伴玩。
今天是村长家的好日子,刘思成特意送银子回来叫村长办成了流水席,村里不管是谁家都能去坐席,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大的喜讯,因此一大早他们就跑到刘家,寿比南山,长命百岁等贺词不要钱的往外蹦。
村长和老妻看到这么多萝卜头,自然高兴,给每人抓了一大把糖果。
阳阳看了兴奋不已,也挤上去,结结巴巴的说了句长命百岁,村长见是阳阳,高兴得不得了,夸了他一句,就给他抓了两把糖果,使劲的塞进他肚子前面的围兜里。
旁边的小孩见了嫉妒不已,就挤上来眼巴巴的看着,李毅见了就护着阳阳出去,一把扯住流连忘返的李彬,出去了。
李彬虽然和想多拿一些,但也知道弟弟最重要,所以遗憾的护着阳阳往外走。
到了外面,李彬陶陶自己的口袋,再看看一样围兜里的糖果,哄着阳阳道:弟弟,你不喜欢吃的糖果就给我吃吧。
我不,阳阳一把护住围兜,戒备的看着李彬,这是我的。
阳阳倒不是多喜欢吃这些糖果,但这是他的,而且还是别人给他的,他的比别人的都多。
李彬很失望,就一直跟在阳阳身后转,李毅见他这样,就敲了一下他的额头,行了,你今天吃了这么多糖,小心娘知道了抽你,中午还要吃饭呢,你吃了这么多东西,中午还能吃下饭吗
李彬在饭和糖果之间,果断选择了饭。
所以他就安静下来了。
李毅很满意。
刘家的孩子跑过来找李毅,李毅,你都多大了还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去水里捞鱼吧
李毅摇头,不行,我要照顾我弟弟,而且我娘不给我们去河边玩。
真没劲儿,把你三弟给你二弟带就是了,我们去山侧的河滩那里,不会有人看见的,我们不说,你娘自然也不知道。
天气这么热,下河才好呢,还能摸鱼。
李毅有片刻的意动,现在的天气的确很热,河水很凉快,上次他就偷偷的去过
但李毅看了一眼正蹲在地上数糖果的阳阳和正眼巴巴的看着糖果的李彬,还是摇头了。
他两个弟弟都是二货,只怕他走了,阳阳的糖果就被人抢了,上次阳阳带出来的糕点就被人抢了,李彬因为这个还和别人打架了,回去让爹罚抄了三十张的大字。
几个小伙伴很失望,转而邀请其他的孩子去了。
阳阳拿起一块糖,犹豫了一下,数道:二十七
李彬白了一眼,纠正道:阳阳,你又数错了,明明是二十四。
阳阳瘪了瘪嘴,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糖果都塞回围兜里,嘟着嘴道:你数对了也不给你。
小气鬼
阳阳反驳,你是好吃鬼。
李彬使出杀手锏,我下次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阳阳一愣,然后就气势汹汹的道:不带就不带,我自己玩
说着转身就要跑,李毅一把扯住他的脖子后领,教训道:你们又吵架,快站好了。
阳阳不情不愿的站好了,李毅就让李彬给阳阳道歉,都说不要吃那么多糖果了,你怎么还是不听又惹弟弟生气
1...136137138139140...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