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如果大汉铁了心一定要除掉将军大人,要让德川家就此覆亡,那自然不必说,谈都不用谈了,可是如果大汉是想要钱财或者土地的话,那就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了。
“大人不要着急,此时实在太过于重大,所以我们仓促之间无法做出决定来,暂且搁置在一边吧。大人想必也不会只对幕府提出这一项条件吧?”
“那是自然。”周璞马上点头。“此次两国交兵,肇因都在幕府,就是因为幕府单方面干扰两国贸易才会引发此事,所以幕府对我国的贸易损失和军费损失,都必须予以赔偿。”
“因为某些奸臣作梗,所以两国之间出现了些贸易纠纷,并且惹起了乱事,对此将军大人也确实有些歉意,愿意给受到影响的商家以补偿。不过……贵国未经谈判就直接兴兵,并且给我国带来了如此重大的损失,恕幕府无法给予赔偿。”高木清立刻说出了幕府的打算。“不过……考虑到贵国大军云集,要调动要撤走都会多有不便,所以些许费用,我们幕府可以给出来。”
这话已经暗示清楚了,为了幕府的名声着想,幕府不肯对大汉进行赔偿,但是愿意以补偿和犒赏的名义对大汉进行赔偿,本质上倒是没有多少区别。
“那幕府到底打算怎么来偿付这种犒赏费用呢?”周璞饶有兴趣地问。“据我所知,幕府现在的财政十分艰难,恐怕仓促之间是拿不出多少钱来的。”
“幕府积储雄厚,纵使现在支出巨大,也完全可以支撑。”在唱了高调之后,高木清马上说出了幕府的真实意思,“不过,以老中大人的意见来看,这些费用,最好是用幕府在西国和九州的金银山来进行偿付,幕府可以将这些金银山让渡给贵国经营几十年,用开采出来的金银抵偿给贵国。”
“现在西国和九州都已经不在幕府手中了,你们直接就扔给了我们大汉……这岂不是一无所损?”周璞禁不住又大笑了起来,“你们将军和老中倒是做得好生意!”
不过虽然是在耻笑,但是他也没有拒绝这种意见的意思。毕竟说到底,大汉打过来还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
“现在西国和九州已经被倒幕大名所占,如果幕府愿意承认现在各地已经独立了的大名,并且保证不再追究他们的话,那么这一点我们倒是可以谈谈。”周璞换锋一转,“若是幕府还想要再讨伐他们的话,那我们绝对不能同意和幕府谈和。”
“这一点……我们将军也愿意保证。若是大汉撤军,我们愿意维持现状,承认西国各个大名所拥有的领地。”高木清黯然点了点头,然后重新看着周璞,“不过,敢问大人,又准备怎样来对待德川家?”
“德川家毕竟是日本名门,而且铲除丰臣秀吉一族有功,若是完全一概抹杀,自然不对。”周璞淡淡地说,态度因为对方的低姿态而微微放得缓和了一些,“德川家的种种劣迹,说来也是因为登上了将军大位而野心膨胀的缘故,所以……只要德川家解除幕府,并且交还将军之位,那么继续保有旧领,也未尝不可。”
丰臣秀吉因为入侵高丽,在大汉的官方语境里面也算是罪人,而德川家灭了丰臣氏的族,所以也算是给德川家记了一功。
不过高木清却无法领情了,一瞬间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要冰冻了起来。
解散幕府,交出将军之位,归于旧领……大汉的条件居然如此苛刻!
在开幕之前,德川家的旧领从小到大,从三河一隅变成了庞大的关东,但是极盛时也就是丰臣秀吉转封德川家时所封的二百五十五万石的土地。也就是说,大汉最多也就是承认这么多旧领了——甚至可能还没有这么多。
如果答应的话,那么德川家如今的四百万天领,数百万亲藩领地,都要直接被交出去……
“大人,这么苛刻的条件,我们宁可战死,也绝不能接受!”高木清热血上涌,突然大喊了起来。
大明武夫 第1661章 商人无大义
p>“大人,这么苛刻的条件,我们宁可战死,也绝不能接受!”随着高木清的这一声大喝,小小的房间当中回荡着他的吼声,一时间旁边站着的大汉士兵拿着兵器就往上涌,想要制止这个无礼之徒。
周璞倒没有多惊讶,反而伸出手来制止了这些士兵,他也知道自己的条件提得如此苛刻,幕府的代表不勃然大怒才是奇怪。
“你说这些条件苛刻?请问是哪里苛刻?”他不慌不忙地看着高木清,“你们德川家惹出了这么大的祸乱,又是贵国朝廷亲指的朝敌,按理来说是应该万劫不复,以儆效尤的,我们大汉圣天子宽仁,打算让德川家的血胤得以流传下去,宗庙领地也予以保留,这可是天大的恩惠,你们幕府居然还觉得条件苛刻?”
“让幕府解散,去除将军之号,这无异于是让德川家历代先祖的功业化为乌有,这一点将军大人是无论如何无法答应的。”因为极度的愤怒,高木清脸上的血管都已经凸起了,但是他还是强忍着愤怒,颤声对周璞说,“领地的话,也是德川家先祖和历代家臣武士一点一点打出来的,轻易无法让出给别人,否则我等有何面目到地下去见神君?”
“那你的意思是,一点都不可以做出让步,这些问题都没办法谈了?”周璞冷笑着反问。
“土地的事情,倒也……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讨论。”涨红了脸的高木清勉强回答,“我们老中大人说,幕府可以将九州岛的治权割让给大汉,同时在西国和近畿的土地分配上面也尊重朝廷的安排。”
“这话说得,难道没有幕府同意和认可,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分配了吗?”周璞禁不住大笑了,“原来幕府这都是在慷他人之慨,把我们已经占据的地方奉送给我们,自己却一无所损啊!”
“幕府如今在关东尚有数十万大军,若大人真心觉得可以再从关东夺取土地的话,那大人可以自行过来取走。”高木清正色反驳,“如今大人现在还在西国,近畿的土地都没有掠入手中,何谈我们在慷他人之慨?”
让大汉和朝廷可以在战后握有近畿土地,这是土井利胜的个人意见,就连德川家光现在还不知道,在土井利胜看来,自从坚壁清野的命令下达之后,近畿地区肯定会变成一片萧条,然后很难继续支撑大军的驻留,那么幕府在近畿即使维持大军也是十分艰难,既然如此还不如将它拿出来抛给朝廷,以便收缩战线维持幕府在关东的根本。
因为知道这样的条件德川家光难以马上答应,所以他决定先将这个条件抛出来,如果大汉真的能够因此而同意和幕府妥协的话,那么这个既成事实德川家光也不会不同意。
然而他还是没有预料到,大汉对他们的这个条件还是十分不满。
在周璞看来,幕府提供的这些谈判条件固然可以让大汉满载而归,得到极大的利益,但是幕府却没有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失,仍旧保留着关东的根本重地——而且关东到现在也没有经历过战火,战后肯定要比西国恢复更快,幕府也会因此而获得对西国和日本朝廷的绝对优势。
如果大汉同意这样的条件的话,那么只要大汉一松懈下来,幕府过得不久就可以恢复元气,然后又和德川家康一样,席卷西国,再度君临日本。
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对方的谈判条件,就算妥协,也一定是要把幕府削弱到一定程度,让他战后再也无法打破自己一手构建的平衡不可。
“没错,我军现在还没有打入畿内,你们还可以苟延残喘,不过在我军兵锋之前,京都光复也只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周璞自信满满地看着对方,“到了那个时候,就连幕府都是朝不保夕,又能谈什么让出京都给我们?”
“大人若是觉得贵军一定可以打到畿内,那在下也无话可说,这只能用刀枪证明了。”眼见第一次接洽已经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既然如此,在下先行告辞,等到过一阵再来和大人接洽,想必大人到时候应该就会有同的看法了。”
为了让两边好不容易建立的渠道不至于中断,他现在也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以后再来联系。他之前看到了姬路城的那些雄伟工事,因而对幕府军之后能够挡住大汉军队的兵锋深信不疑,因此他打算等大汉在姬路城下受挫、被泼上一盆冷水的时候再来和大汉使臣接洽,想来那时候他能够得到的待遇和条件就会好得多。
而周璞现在也十分自信,他是见识过大汉使用攻城炮进攻重兵把守的坚城的场面的,所以他觉得只要自己把大炮运上来,就绝对可以攻破幕府军队的任何要塞。
现在只是一个接触而已,两边在谈判当中的地位,终究还是需要在战场上的形势和表现来决定。
“今天天色已经晚了,如今这里已经是兵荒马乱,现在就让使者离开,恐怕会有危险,倒是有违我们大汉的行事原则,所以使者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吧。”既然已经跟他们透露了自己的一切要求,周璞也不打算跟他们多谈,直接挥手就让人把他们带走,“好了,你们先去歇息吧,明天一早我就让你们离开!保证你们的安全!”
在送走了这群幕府的使者之后,周璞不敢怠慢,马上将自己的一群参议官给叫了过来,因为黄昌国已经带领一支军队前往备前国儿岛郡占领港口去了,所以现在参议官们以黄昌国的副手苏昭为首。
等这些参议集齐之后,周璞马上将自己现在碰到的情况说给了他们听。
当听到幕府居然已经开始求和的时候,这些参议官们又惊又喜,感觉自己这一路已经碰到了曙光。
不过他们也很快明白,现在幕府的实力犹存,心气还很高,不会轻易接受大汉提出的和谈条件,所以接下来的战事还任重道远。
“大人,看来接下来我们不好好打,打断他们的脊梁骨,他们还真以为自己有本钱跟我们大汉讨价还价了。”苏昭皱着眉头说,“现在我们暂且缓一缓,等到我们将大炮运上来,给他几顿猛轰,看这些跳梁小丑还有什么可依仗的!”
他的话也惹得其他参议官们一阵附和,经过多年的战事,节节胜利的大汉军队已经极度自信,更何况还是在自己引以为傲的炮火上面。
“虽说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重视敌手。”周璞倒是没有如同他们那么兴致高昂,“现在幕府的使者已经被我带下去休息了,我料定他们除了负有和我们和谈的使命之外,一定还负有探听我军虚实,收集情报的使命,我们不得不防。”
一听周璞如此说,几位参议官都是有些惊诧。
这一路大军虽然看上去人数庞大,但是其实其中大汉军队的人数极少,这也是他们一直最为忧心的一点,要是被这些幕府的使者看破了虚实,那还了得?
“要不要我们先把这些使者拘禁起来,等到攻破了敌军之后再放回去?”苏昭迟疑着问周璞。
“我们身为天朝臣子,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周璞笑着反问,“这些人想要探听虚实,我们就让他们好好看看。”
苏昭先是有些迷惑,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周璞的意思。“大人是要在他们面前伪装吗?”
“对,现在把已经宿营的大汉军队都叫起来吧,让他们拿着火把在营地穿行,记得,要让他们拿着火把循环往复。”周璞点了点头,然后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我们要让这些使者看到我们大汉的军威!”
“明白!”苏昭等人恍然大悟,马上领命而去。
就在这个深夜当中,在军官们的命令之下,营中正在入睡的大汉士兵统统都被叫了起来。
在前明军队当中,因为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官兵之间的紧张关系,夜晚只要闹出一点乱子就会出现炸营的现象,所以前明一直给军营订立了十分严酷的规矩,晚上更是杜绝活动,但是大汉军队训练精良,官兵之间信任非常,所以夜晚里面的骚动并没有惊扰到士兵,他们很快就都被叫了起来,然后根啢往日的训练,很快就在点燃的篝火之下被集结了起来。
接着,这群大汉官兵拿着准备好的火把在营地当中列阵逡巡,做出一副不断有军队增援到此地的阵势来。在夜晚明亮的篝火之下,这些官兵身上的红衣军服和佩戴的勋章纽扣被弄得更加鲜亮,明晃晃地简直刺眼。
这种来回调动,也确实落入到了暗中窥伺的幕府使者们的眼中。在他们看到了大汉军队在夜间的调动和严整的军容之后,更加对这支军队敬畏不已,也对大汉军队的实力更加惊骇。
他们虽然是幕府当中的文臣,但是对兵事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当看到这群大汉官兵们的表现之后,他们自然知道会比幕府军队要强上多少。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他们模模糊糊,无法看清对面的人脸和具体规模。
直到半夜之后,这支红衣军队才结束了调动,慢慢地回归到了营地当中,原本的嘈杂也喧闹也回归到了寂静。而这时候高木清等人也暗自盘算了一下自己所看到的大汉军队的规模,粗略估计一下只怕接近万人,至少也有五六千人。
也许大汉军队还不止这一路,正有好更多的大汉军队正沿着各条路线向姬路城和京都进发,这个事实如果山岳一样,压得他们心头更加沉重。
第二天一大早,大汉使臣果然信守诺言,把他们送上了回城的道路,他们马上赶着路向姬路城走了过去。
而周璞也对自己部下们昨晚的表现十分满意,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欺骗对方的任务。这些幕府使者回去肯定是要把自己看到的情报告诉给幕府的守军将领的,所以对这一路大军里面的大汉军队数量判断越多,幕府军就越会感到震骇,这也是一个心理震慑。
更何况,他们越是觉得大汉在倾力进攻进度,就越不会想到大汉的主攻方向居然会是直接杀奔关东,和幕府决战,那他们的军事部署就会出现问题。
在使者们被送走之后,大汉军队的进兵速度开始缓和了下来,除了黄昌国一路顺利进兵席卷备前国海边各个城镇之外,周璞大军的本阵开始稳步进军,最后在备前国境内离姬路城还有几十里之外的地方停留了下来,将那里变成了自己的大营。
而他们在进军的时候,幕府军队一直没有出城对周璞大军进行袭扰,看来一如黄昌国等人的判断,幕府确实就是打算抛弃西国,然后依仗姬路城等地方的要塞来进行死守,用拖延的办法来让大汉失血,最后达到大汉不得不撤兵的目的了。
“他们自比为高句丽,但是却没有想想,我们大汉又如何能是立国之初的大唐能比?”在一众将士的簇拥之下,周璞巡视自己大军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评断。“如此保守,只能是被动挨打而已。”
而就在这时,从近畿地区又有一群人暗地里找上了他。
不过,这群人并不是幕府的人,而是近畿地区的商人,尤其是以堺市和大阪城内的商人为主。
堺市一直都是日本传统的商业城市,因为位于摄津国、河内国和和泉国三国的边境,而且交通位置十分方便,所以这三国的商人都会集中这里做买卖,再加上近畿地区物产丰饶,由临近京都这样的消费地,所以堺市就成为一商业城市。
在战国时代,堺市成为了一座自治城市,里面充斥着大批豪商,就连各地的大名也不得不有所忌惮,想尽办法来进行拉拢。堺市也因为这个特殊的地位,而躲过了各地大名频繁的厮杀,成为了连传教士都十分羡慕的和平富足的城市。
不过,正因为堺市的地位和财富,它很快就引来了有实力的大名的觊觎和忌惮。
从丰臣秀吉开始,中央政权一直都尽全力来打压堺市,丰臣秀吉派兵打开了堺市的坚固城墙然后抢掠了这座城市,而德川家康在进攻大阪的时候也将这里变成了一片白地,堺市的商人和财富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不过,因为堺市的优良地理位置,在幕府建立之后,堺市又重新开始复兴,里面的商人又开始活跃起来,也重新把它变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不过这时候,大阪作为商业城市也开始发展了起来,并且和临近的堺市开始竞争。
堺市因属自治城市被打压,很多人被迫迁往由幕府直接管治的大阪居住,江户幕府更将其商业的重要机构和机能也都迁往大阪,让大阪后来居上,也变成了日本的重要商业城市。
不过,无论是大阪还是堺市,都吃尽了德川幕府的苦头,他们都对德川幕府没有什么拥护之情,有些人甚至因为德川幕府几次进攻大阪而对幕府满怀仇恨。
当大汉登陆本州岛,让整个日本陷入骚动,而且一步步向近畿开始进攻的时候,这些城市里面的豪商们开始动摇起来了。他们暗中开始互相联系,商讨之后应对新形势的对策。
不管是出于仇恨,还是出于保护财产的需要,他们都认为自己必须要和大汉先行进行一些联系——这样不管是大汉和朝廷胜利,还是幕府胜利,他们的财产都能够尽量得到保全,而不是如同战国时代那样只能任人宰割。
可是怎么与大汉进行联系倒是让他们犯了难,因为之前幕府垄断了对大汉贸易的缘故,他们都是专做国内的生意,极少涉足于外贸当中,和大汉的联系渠道很少,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交涉人。
眼见大汉已经打到了近畿的门口,这些豪商心里愈发紧张,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让三井家来负责进行带头接洽——三井家之前生意做得很大,而且已经开始涉足外贸,并且曾经和长崎的大汉商馆取得过联系,在这些豪商们看来,已经是现在最好的人选了。
而为了自己的身家,三井家也不敢怠慢,马上派出自己家族内可以信任的人,轻装简从,小心翼翼地通过自己的渠道越过了两军的阵线,偷偷地潜入到了大汉军队的势力范围当中,然后想尽办法将消息透露给了大汉军队。
通过多年的商业积累,三井家现在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家族,依靠血缘为纽带进行家族式的经营,三井家通过几代人的繁衍已经分为了好几个支系,而这次被派来人,来自于血缘和本家十分亲近的分家,名字叫做三井高松,他被亲自派过来,也体现了三井家、乃至整个近畿豪商们对大汉军队的忌惮和重视。
当得知到豪商们的使者的到来之后,周璞也一改之前在幕府使者面前的倨傲,十分礼遇地接见了他们。
大明武夫 第1662章 不可影射臆测
周璞对这些商人礼遇,当然不是因为他喜欢这些商人,而是因为他们有值得利用的地方。在幕府的体制当中,对这些豪商政治上进行了十足的歧视,搞的是等级制那一套,但是在经济上又很依赖这些商人,他们也掌握了大量的资源。
如果能够和这些豪商建立好良好关系的话,幕府就会因此蒙受巨大的损失,而自己这边也能够利用这些豪商的资源,尽快稳定占领区的秩序,甚至对攻占近畿地区也大有帮助。
三井高松很快就被士兵带到了周璞面前来。
一看到周璞,他立即跪倒在了地上,然后毕恭毕敬地跟着他行礼。“在下三井高松,参见大人。”
在来的时候,他已经被告知了这次会是大汉使臣本人接见他,在意外之余也倍感欣喜,甚至还有点受宠若惊。在过去,这些豪商虽然富有,但是在幕府内部也受到了歧视,别说将军大人了,就连重臣也轻易见不到,而大汉使臣现在在西国已经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他肯亲自接见,可见大汉对商人的重视程度确实远超过幕府。
“抬起头来。”周璞虽然态度温和,但是也没有说客套话,“你来求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在下是代表堺市和大阪的一众豪商过来的。”三井高松抬起了头来,然后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几页纸,“我们素来仰慕大汉风华,一心想要同大汉发展生意,现在大人莅临日本,令我们不胜荣幸。大人,我们准备了一些小小的礼物给到大人,这是礼单……”
一边说,他一边将礼单往前呈了上来。
周璞也没有客气或者装模作样地推辞,而是直接就一把拿过了礼单,然后粗略地扫了几眼。
礼品算是丰富,也比较贵重,不过周璞倒也没怎么动心,最近他带着大军一路北上,部下不知道抢掠了多少东西送上来,他的眼界早已经和过去不同了。关键是要看礼单上写了名字的那些豪商,人家送上礼过来,就是为楸保自己命的。
“我知道了。”看完了之后,周璞随手将这张礼单扔到了旁边的案几上。“你们的心意我非常感激,你们放心吧,我们大汉素来宽仁,只要你们真心实意地不与我们为敌,那么我们也绝对不会跟你们为难。”
“大人……我们这些经商的人只是为区区薄利而奔忙而已,绝没有掺和到政事当中的意愿,我们是绝对不想跟大汉为敌的……”三井高松显得更加恭敬了,“只是,之前我们经商,有很多地方必须要和幕府打交道,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少人和我们来往……”
“这一点没关系,之前你们在幕府治下,很多事情不得不做,也不算做错。”周璞大度地挥了挥手,“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这一条是我奉行的宗旨,你看看我手下的大名们,有哪个不是之前在幕府治下俯首帖耳?形势使然,这不是罪过,只要你们弃暗投明,之前的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
“谢大人体谅!”三井高松大喜过望,然后马上又低下了头去,“不过,在下还是请大人谅解,现在幕府毕竟还控制着畿内和近畿地方,所以我们还是不得不任凭他们驱使一段时间……”
“什么意思?”周璞闹得不太明白。
“大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和幕府有生意往来,为他们承接了很多运输商货的任务,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幕府突然大量征用了我们的车船还有人员,为他们运输物资,现在我们本身的商业也大致陷入了停顿……所以大人,还请谅解,我们这也是不得已。”
周璞当然不会因为这个而发怒了,现在幕府大军云集,要征用这些商人的车船人员,他们又能怎么样?他反倒是对幕府的动向比较感兴趣。
“他们征用你们的车船,是运输粮草吗?每天的运输量大概有多少?”
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情报,如果能够通过这些商人弄清楚幕府对西国和近畿地区的粮食运输量的话,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幕府在西国已经部署和准备调动的兵力,也可以判断出他们接下来的动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