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哦,是这样?”周璞淡然应了下来。“那样也好,立花将军跟这我们立下了这么多功劳,也确实需要好好奖励一下。”
接着,他拍了拍桥本实村的肩膀,“桥本大人,我军的情况你也是看到了,虽然战力高昂,但是毕竟是客军,而且人数甚少,这就需要你们来多多努力,壮大我军的实力,并且帮助我军多从地方征集到更多粮草过来,也只有这样,我军才能够更加轻易地击败幕府,让贵国的朝廷得以还都啊!当然,考虑到大人你的难处,我这边会优先将军中的财帛调配给你的……”
他言下之意,是自己没有多少兵力可以直接划拨给桥本实村,需要桥本实村自己来招兵买马,这当然是给桥本实村出了一个难题,但是也是给他机会,至少他可以不受掣肘地发展直属于朝廷的军事力量——而且周璞也明说了会给金钱上的资助。
在这个世上,什么承诺都算不得数,还是只有兵马才能够有发言权。再说了,因为这次的战争,京畿周边现在全是流民,衣食无着的流民想要编入军队也不难。
“大人请放心,在下一定会殚精竭虑,全力扩充我军的实力,让我军可以尽快击垮幕府。”桥本实村打了包票,“我等在京都居住了多年,对各处风土人情多有了解,只要大人给予支持,想来不难!”
“那就静待大人的好消息了。”眼看自己的隐忧也被解决,周璞自然也颇为宽心。“我也期待着你身为大将,在阵前横刀立马进入京都的那一天!”
“一定会有那一天的。”桥本实村也自信满满。
他来之前,也看到了一大群本军将领四处巡视的样子,多么威风凛凛!他也羡慕起了这种威仪。在周璞的恭维下,他不禁畅想起了自己骑着马在万民的欢呼当中踏入京城时的场景,浑然忘却了自己之前只知道文事从未学过打仗的事实。
不过,畅想归畅想,现实问题还是需要需要严肃对待的,他马上又问起了心中最关切的问题。“大人,这次我北上,看到我军的阵势,真是盔甲鲜明,不过里面……好像属于大汉的士兵并不很多?”
为了统一指挥,所以周璞命令这次北上的联军应该尽量统一着装,他选用的是青色或者黑色的衣服,虽然形制各有不同,但是总归也算是统一了。这些藩军和大汉士兵的区别当然很容易分出来。
“是啊,这次我们北上,九州那边只分给我千人之众。”周璞点了点头,老实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在赵将军看来,我军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要与幕府决战,幕府的根基又在关东,所以我们必须集中所有力量,倾力一击,前往关东击垮幕府。”
“此计甚好。”桥本实村赞同了这个说法,不过马上又追问,“那不知大汉将会有多少大军直接前往关东跟幕府决战呢?”
“大约五六千人吧,这也是我们在九州的所有军队了。”周璞还是跟他坦承了——这也是他第一次跟日本的人说出这个机密问题。
“五六千人……?”桥本实村大吃了一惊,他这才知道,大汉军队派过来的真实实力。“这……这也太少了吧?幕府……幕府手里可是有很多人……”
“少?哪里少了?”周璞脸色一变,严肃了许多,“我军打到现在,战力你也看到了吧,说是以一当十,当二十,完全不过分吧?幕府虽然看似庞然大物,但是他们早已经衰颓腐朽,而且四处不稳都要派兵,哪有多少人能够和我们为敌?再说了,他们的那些兵,能打的也没多少个,号称几十万人,能打的人能有几万就不错了……”
“可是……可是……”虽然周璞说得有道理,但是毕竟人数差距还是摆在那里的,桥本实村还是有些犹疑。
他倒不是担心大汉损失惨重,而是担心幕府这样和大汉交战的话还留存有实力,那时候就会给立足未稳的朝廷带来灭顶之灾。
“大人,你好歹也去过大汉,也看到了我国到底有多么强大了吧?我国国富兵强,岂有害怕幕府的道理?就算这支军队没有一举击垮幕府,后续还是可以增调援兵嘛……难道大人还怕我们中途退缩,把贵国朝廷撒手不管?我朝天子既然已经下了诏书,那就不会是戏言而已,不得全胜是绝对不会收兵的。”
“那就好……那就好……”在周璞的连哄带吓的安抚下,桥本实村总算也稳了下来。“那在下就一切按大人的安排来做吧。”
就在穆延年和桥本实村等人来到了周璞帐下之后,周璞的大军继续往北开拔,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备前国,京畿的门户也已经赫然在望;这样的胜利也给了周璞等人更大的底气,一路上桥本实村等人借助朝廷的名义扩充军队,也让各个地方开始有了一个初步的秩序。
而被送回日本的幕府派驻在大汉的官员们,也被周璞直接送到了江户。
他们也将大汉开出来的和谈条件告诉给了幕府。
“混蛋!混蛋!”德川家光得知大汉居然开出了这么苛刻条件之后,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不已,“这些条件我要是答应,我日后还怎么去见神君!不行……绝对不能答应!”
然而,他的心腹、老中首席笔头土井利胜,却相比他要冷静得多——即使他也可能被大汉列入到了必须惩办的“祸首”之列。
“大人,不管我们能不能答应他们的意见,至少现在他们已经给出了一个出价了,这也算是好事。”
大明武夫 第1658章 我们能挡住汉寇吗?
“好事……?”德川家光气得笑了起来,“他们要我从将军之位上面退下来,还要惩办幕府的重臣……这些屈辱的条件我们怎么可能答应?”
“汉寇现在一路进兵,兵锋赫赫,战事顺利,他们自然信心满满,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倒也很正常。”土井利胜依旧十分镇定,“不过大人,既然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那就代表他们并不想要和幕府不死不休,可以接受一个德川家依旧延续、甚至保有一部分基业的局面……”
一听土井利胜的解释,德川家光倒是恍然大悟。
“既然他们并不希望与我们决战到底,那就说明只要我们再讨价还价,他们总会有放缓立场的时候,最终还是会和我们达成妥协。”土井利胜继续解释,“关键是可以开始谈,这就是好事——当然,想要让他们减少要价,那就必须依靠幕府大军在战场上有所表现,让汉寇不得不现他们无法任意摆布我们的事实。如果战场上毫无建树,那么谈判也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你还是坚持认为应该和汉寇和谈?”德川家光反问。
“是的,大人……臣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和汉寇和谈,这样才能稳住天下的局势。”土井利胜倒也干脆,马上点了点头,“大人请看,如今的局势太过于恶劣了,西国除了近畿之外都已经崩坏,幕府的号令已经施展不开……”
当听到西国已经崩坏这样的苛刻评语的时候,德川家光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了,但是他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任由对方说下去。“在西国之外的其他地方,各地大名也都已经得到了消息,甚至还收到了朝廷号召他们起兵的诏书……他们也是蠢蠢欲动,根据各地报告过来的消息,无论是仙台的伊达家,还是加贺的前田家,他们都已经开始征调藩内的军士,关闭境内,居心叵测。”
他说的时候,德川家光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这些逆贼鼠辈,大敌当前的时候还只顾着自己,竟然毫无忠义之心!迟早要将他们一一剿灭,这样天下才能够安定!”
虽然各家大名和德川家之间很多都有积怨,但是这并不妨碍德川家光自己将自己认作为武家共主。因而那种被背叛的忿恨也就变得更加炽烈。
“大人说得没错,若不是他们这些人拖了幕府的后腿,我们又何至于面临这么困难的处境?如今汉寇兵锋炽烈,说到底也是这些藩主自私自利,甚至认贼作父为虎作伥……我们之前对他们实在太过于宽容了。”土井利胜长叹了口气,显然有些遗憾,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将他们都清剿掉,才能够鼓起整个天下的力量和汉寇对抗。否则……如果相持下去的话,情势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毕竟幕府消耗的力量越多,周边各个强藩就越势大不可制,直到最后强藩会站出来,让幕府无路可走。”
因为已经有很多大名因为不满幕府的压迫欺凌而起兵归附大汉,所以现在不光是日本国内各个大名,现在就连幕府内部都产生了“之前对各藩那么苛刻是否不太合理”的议论,而作为对各藩强硬政策的两个主要决策人,德川家光和土井利胜是怎么也不能承认之前的大名政策有错的,他们反而只能说之前对各藩过于宽容,以至于他们竟然还有反叛自己的余力。
而与汉寇相比,这些藩主也更加可恨可怕了。
“那么照你来看,如果要与汉寇和谈,我们这边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条件?”德川家光横下了心来问。
“这要看战事顺利与否,如果一切都十分顺利,我们直接击垮了汉寇,那当然什么都不用给他们……可是如果战事不利,只能勉强僵持的话,那么我们就……我们就只能接受一些苛刻的条件了。”土井利胜将声音压得更低了,深怕别人听见,“比如,惩治一些祸、赔偿一些钱财,或者……或者……将九州岛割取出去,承认大汉对那里的占领。”
“割取九州?”一听到这个建议,德川家光骤然睁大了眼睛,然后几乎控制不住情绪了。“我……我怎么能够割取日本的土地给汉寇呢?那不是……那不是要做德川家的罪人?!”
“目前九州岛已经落到了汉寇的手里了,要说罪人的话,大人,我们现在已经是德川家的罪人了。”土井利胜却毫无畏惧地将事实给说了出来,“不过大人,我们在九州岛上原本就没有太多领地,现在就算丢弃掉,对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当然,长崎的丢失确实是很痛苦,但是既然已经丢了,我们也只好面对现实了。”
土井利胜如此毫无遮掩、也不体谅君上心情的话,在一向暴躁的德川家光的心里当然听来极度不好受,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只能听一些逆耳忠言,因此还是忍耐了下来。
“长崎如果丢失,对我们来说又何止是了……如今我们幕府的财政已经如此窘迫,如果还要赔款,又哪里给得出来?此事……怕不像说来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能够让汉寇知道我们不是轻易可以拿下的敌人,那么汉寇自然会减少要价,不至于一意孤行。而且……现在西国的那些金银矿山,反正已经失陷了,作为筹码我们干脆可以直接让给汉寇。”土井利胜的态度还是十分平稳,给了德川家光以莫大的信心。“这些矿山肯定也是那些强藩的心头肉,如果我们和汉寇妥协,让渡它们给汉寇,汉寇一定会和这些强藩失和,到时候就可以为我们所离间。另外,强藩也没有办法借此来壮大自己的势力,也方便我们日后去剿灭他们。”
“将西国的金银矿山让渡给汉寇……”德川家光微微沉吟了起来。
“大人,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给幕府拖延时间,让汉寇退兵!”眼见德川家光已经“大汉肯定没有办法长期维持这么大一支军队的远征,只要他们拿到了满意的东西就会撤走,而我们就趁着他们撤走的时间,把各个强藩都剪除掉……到时候日本上下一心,都听从您的调遣,到时候我们再废掉和汉寇的协议,他们就算想要再远征我们……我们也一定能够抵挡住。”
他这话虽然看似慷慨激昂,但是也就是说给德川家光好听而已,毕竟以德川家光的性格,要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肯定要以忍辱负重、静待时机作为理由。不过,想要讨伐之前的逆贼,想要整合各个强藩又谈何容易?万众一心又真的能再度和汉寇开战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土井利胜心中都有数。
在土井利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德川家光又重新陷入到了沉吟当中,尽管他万分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但是仔细思索之后,他还是觉得土井利胜给他的建议是最为可行也最为有效的。
现在也只能忍辱负重了。
“那你就按照这些条件作为基准,和汉寇开始交涉吧,一开始他们肯定不会同意,但是也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半晌之后,他长叹了口气,“这等屈辱,一定要那些逆贼用血来偿还。”
土井利胜低垂下头来,领受了将军大人的谕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向这里赶了过来,德川家光脸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了。这里是将军和重臣密议的地方,没有十分紧急的事情时,是绝对没有人胆敢过来打搅将军大人的。
而在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能够送来的重大消息,想必不会是太好的消息吧。
果然,当报信的侧近人来到了这间房间之后,他大气也不敢出,直接跪在了地上,用颤抖着的语调说出了自己刚刚得到的消息。
“启禀将军大人,根据高崎城刚刚来的报告……大纳言……大纳言大人,已经在前几日……前几日……趁乱逃离高崎城,不知所踪!”
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德川家光的骤然变得通红,他等待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个侧近人,仿佛是将要择人而噬的凶兽一样。而他的手,也青筋暴突,然后颤抖着摸到了自己的腰间。
“逆贼!逆贼!这个畜生逆贼!”他猛然拔出了腰间的佩刀,然后重重一挥砍,砍到了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锋利的佩刀顿时就将它看成了两半,出了轰然的巨响。
而土井利胜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表情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却并没有和德川家光一样冲动,而是仍旧跪坐在原地,只是目光颇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前的密议当中,是他建议德川家光为了统一幕府内部之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掉自己的弟弟、大纳言大人德川忠长,而德川家光也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出了使者前往高崎城,了结这个自己一直看不惯的弟弟的性命。
他没有想到,大纳言大人居然如此警觉,在这时候居然提前逃跑了——可见他虽然在幽闭当中,但是他的消息并不是十分闭塞,至少知道了日本如今在经历的这些大事,而且预料到了如果不跑的话自己将要遭受什么样的厄运,所以果断逃跑。
他不肯顺应将军大人的意思乖乖自杀,在德川家光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叛贼之举,但是在土井利胜看来这倒是人之常情,而且他也是一个很能面对现实的人。
“大人,我们应该加紧和汉寇谈判了,幕府内部更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因为大纳言大人的逃亡而内部生乱!”带着复杂的思绪,他垂向德川家光建议。
幕府内部的纷乱、乃至于将军德川家光的一个个决定,当然也会在幕府外部产生波动的涟漪,进而影响到整个日本。
而此时已经在风云激荡的西国,更加能够感受到江户吹来的阵阵寒风,在西国的幕府臣僚们,他们既要受到来自江户的压力,又不得不在大汉的兵锋面前瑟瑟抖,只觉得焦灼不安,更加不知道这种焦灼的煎熬到底要在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虽然时间已经临近夏天,天气渐渐开始炎热,但是这种寒意仍旧让京都所司代板仓重宗重重地叹了口气。
作为幕府在西国所设置的最高官员,他现在所受到的压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企及的,他现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更加没有人能够比得上。
自从大汉开始对日本动进攻并且登6九州岛开始,坏消息一个个地向京都传递了过来,而当大汉军队在毛利家的配合下登6本州岛并且开始进军京都,随着他们一路进军,那种压力也就变得越真实了起来。
大汉军队已经突进到了备前国,而且前面一片坦途,他们就要来到近畿地区当中,并且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京都了。
以前汉寇虽然可怕,但是毕竟是其他人要面对他们,但是现在……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
我们……真的能够挡住来势汹汹的汉寇吗?他禁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即使身处的这座巍峨的城池,也没有办法给他带来太大的信心。
虽然这座姬路城,确实是一座足够雄伟的大城。姬路城地处在西国向京畿方向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它老早就展成了大城,十分受到重视。
在纷乱的战国时代,这座姬路城多次易手,最后落到了赤松家的分支小寺氏的家臣黑田家的手中,经过拥有者们多年的经营,它已经变成了一座要塞城市。
在战国后期,织田信长开始崛起,并且以统一日本作为毕生的心愿,他在平定了周边的各个势力之后,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命令当时还是他部将的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大将,前往西国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通往西国的必经之路播磨国。在这次的战争当中,小寺氏原本站在毛利一方,但是控制着姬路城的家臣黑田孝高却叛变了,投降了织田一方,并且对丰臣秀吉献出了该城。而姬路城也成为了织田、秀吉军队进攻毛利家的后方基地。
在织田信长死后,秀吉开始崛起,他当然没有无视姬路城的重要地位,于是将自己的正室北政所的弟弟木下家定封为姬路城主,替他驻守姬路城。
没过多久,随着丰臣秀吉的死亡,他的政权又被被德川家康所取代,为了铲除丰臣势力的残留、同时奖赏有功之臣,德川家康以姬路城为核心划出了一个五十二万石的姬路藩,并且让池田辉政成为了姬路藩的藩主,统管姬路城。
然而过得不了多久,在池田辉政死后,他的儿子池田忠雄继承了姬路藩,而池田忠雄也很快死去,他的儿子池田光政当时还十分年幼,德川幕府以池田光政如此年幼、无法承担起守卫要冲姬路城的理由,将池田光政转封到了鸟取藩,领地也从五十二万石缩水到了三十二万石。
而姬路藩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十五万石的小藩,藩主大位则转到了本多忠政手中,本多家是德川家的重要家臣世家,手中各个支系都成为了大名,世代为幕府所倚重。而本多忠政则是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儿子,幕府让本多忠政来守护这个姬路城,其中的目的当然也不言自明,就是想要让这个要冲成为幕府的直统。
而这些年的变迁当中,经过历代藩主的苦心经营,姬路城也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最宏伟、最坚固的要塞城市之一。到处都有高耸的建筑物和配套的完备防御体系,外面是一层石垣,将整个城池包裹了起来;而在城内,更加是防备严密,和一般的城市不同,这里有好几座碉堡似的天守阁,几座外墙陡峭的三层小天守阁将中间的大天守阁围绕着,在城壁的狭间还有将近千个设计用的小窓,足以提供互相支援的火力,而且还能够给防守者以隐蔽。
而在城中心的本丸,是宏大的大天守阁。这座大天守阁高耸峭壁,本身就有十丈之高,再加上是盘踞在城中的最高处,仿佛是在俯视着世间的一切。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一样,因而姬路城也得到了一个别称白鹭城。
站在大天守阁当中远远望去,城中或高或低的建筑一览无余,气势恢宏之余,甚至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原本登高望远,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可是现在板仓重宗却无论如何都轻松不起来。
而他旁边的中年人也同样如此。
这个中年人面色苍白,体质虚弱,看上去比原本的年纪更老上几分。而他正是姬路藩的藩主、幕府谱代大名本多政朝。他是在去年父亲本多忠政死后继承家督职位的——那时候他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受到这样的冲击!
“大人……我们……我们真能够挡住汉寇吗?”他第三次问。8
大明武夫 第1659章 姬路城下
“大人……我们……我们真能够挡住汉寇吗?”这个问题,在早已经心烦意乱的板仓重宗听来,更加显得刺耳了。
我怎么知道能不能挡住?若是知道,还用得着如此烦忧吗?他禁不住在心里大骂。
如今天下已经和平了这么多年,之前那些强悍的名臣武将大多早已经凋零,而他们的子孙却已经在优渥的生活当中,丧失了之前祖先们的勇气和热血,尤其在这个体弱多病的本多政朝身上,更加是看不到任何来自父亲祖父的半点英豪之气。
这些天来,他一直惴惴不安,尤其是当听到了福山藩的藩主水野胜成被汉寇大军杀死的消息之后,更加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自己也会遭到这样的下场。他这些时间早已经将自己的家眷亲族都已经送向了关东,若不是因为板仓重宗和幕府都拒绝了他迁回关东的要求,恐怕他自己也早就丢弃了自己手下的姬路藩逃回关东了。
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原本的恐惧,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围在板仓重宗的身边,好像要借着他来给自己一些勇气似的。若不是顾忌本多家在幕府内部势大根深,板仓重宗早就要责罚他这种怯懦的行为了。
“我们世代领受幕府的恩惠,又是神君所确定的谱代大名,理应为幕府效忠到最后一刻,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他忍不住暗暗呵斥了对方,“如今幕府忧患艰难,正是我辈杀身报国的时候,我们只要为幕府尽了忠那就行了!至于挡得住挡不住,那得要看天意。”
“是……是。”本多政朝脸色微微变化,但是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
虽然知道对方内心当中对自己的话不以为然,但是板仓重宗也没有兴趣再和这位谱代大名争论了,自从来到了姬路藩之后,他就下令将已经集结起来的藩军全部收归到自己的属下,由自己来亲自指挥——而本多政朝对这一条也并不抵触,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少经验,还不如唯马首是瞻。
可是纵使表面上怎么镇定自若,板仓重宗又何尝有多少信心?他也是在承平年代长大的,他自己也没有多少信心能够在大汉的兵锋面前挫败他们,让汉寇不得不止步于西国。
所以这阵子他一直都在不停地向幕府报告,希望幕府能够派出更多援军和精兵强将来支援自己,虽然幕府最近一直都在调遣大军前来京都,但是他总是觉得还不够,因而他一直都在收缩周边的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