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由此也可以预想得到,原本的寺社势力应该也是对幕府十分不满。如果大汉打出一个消灭洋教,协助日本恢复信仰的纯洁,并且保证愿意让寺社恢复原本的财富和地位的话,这些寺社应该会心向大汉。
当听完了周璞的解释之后,赵松和严广陷入到了深思当中,显然开始意动了。
“这些寺社不是已经被打击得很惨了吗?他又有什么力量来支持我们呢?”片刻之后,赵松提出了质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寺社如今大不如前,但是毕竟千百年来信仰流传,他们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下层当中尤其受尊重。”周璞马上回答,“我们从外面入侵日本,最忌讳的就是让日本人心齐整,所以拉拢寺社,让幕府人心不稳,方为上策。我们镇压天主教民,然后宣称要帮寺社恢复地位,肯定会深得寺社欢喜。”
顿了一顿之后,他继续说了下去,“另外……对我们战后的安排来说,日本的力量越分散,就越容易为我们所掌控……”
赵松和严广对视了一眼,他们终于觉得周璞所言十分有道理。
“此议可行。”赵松低声说,“现在反正我们大军要修整,等长崎港差不多修好之后才能继续大规模行动,所以调出一些兵协助各地藩主镇压天主教民,也‘抽’得出来空。”
“演戏就要做全套,既然两位决定要协助镇压,那我也不能闲着。”眼见他们答应了自己的提议,周璞也喜形于‘色’,“我这阵子也接见一下九州岛各地的僧寺,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汉的诚意吧。魔王和幕府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就是他们的朋友了。”
在毁灭了这么多敌对的藩主之后,九州现在已经有了不少无主之地,虽然大汉答应了要把整个九州岛送给岛津忠恒,但是送一点土地给各个僧院,想必岛津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大明武夫 第1633章 分而治之和分化
在大汉军队最高层和使臣还在长崎城内,为征日军接下来的步调而进行商讨的时候,他们当时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一个事实——此时整个九州,还并没有被大汉军队完全攻占。网
此时,虽然幕府在长崎和其他地方的军队都已经被大汉军队完全消灭,但是九州岛最北端,还有一小点区域并没有被大汉或者它盟友的铁蹄所触及。
这片区域,就是小仓藩细川家的领地。
赵松和严广两个人并非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知道,此时他们正有一支大军正在向小仓藩挺进,他们一点也不怀疑这个地方很快就会落入到自己的手中,所以根本就没有就此进行正式的讨论。
小仓藩,轻而易举就能够被攻下——此时向小仓进军的毕肃和他的部下们,也是这么想的。
在鲜明的旗号下,毕肃带着他的团的主力部队,摆着行军队列,大摇大摆地向北挺进,其队列之严整,纪律之严明,简直就像是外出扫荡的红蚁大军一样。
经过了一次次和幕府军以及藩军作战、并且一次次取得了胜利之后,这支部队已经充满了自信,再也没有将接下来的敌人放在眼里,他们这种示威性的进军,也正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
作为团正的毕肃,骑在一匹从某个地方征用过来的马上,随着自己大军的队列前进,四处的乡野一片宁静,虽然顾影绰绰之间有些村庄的轮廓不断显现,但是却看不到多少人烟。
这倒也十分正常。在幕府和各藩之前的宣传之下,这些村庄的村民们都对大汉军队十分恐惧,因此一看到大汉的进军就四散奔逃,唯恐被大汉军队碰上;另外,大汉军队也确实在为自己的需要,四处搜索粮食进行征购,有些征购则展成了劫掠,更加加重了各地村民的恐惧。
跟随在大汉行军队列旁边的,是整装跟随的柳河藩的藩兵,他们原本都是立花宗茂的部属,不过因为毕肃的安排,柳河藩大部分的军队成为了他的部队的附庸部队,跟随着他们前进。
也正是因为这些藩兵的配合,他们才能够那么容易在沿途各地的村庄进行征购和劫掠,满足了部队一路的进军所需。
当然,这些藩兵的军纪很坏,在征购的时候还会做出一些杀人****之类的事情来,更加加重了居民的恐慌,不过毕肃对此并不在乎——藩兵们荼毒的都是日本自己的子民,跟他本来就没有关系。他只要这些藩兵完成了任务就好。
经过了几天的行军之后,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小仓藩的边界,而令毕肃稍稍有些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严阵以待的藩军等待着他。
没有经过任何的犹豫,大汉的军队马上进军到了小仓藩的境内。
一路上依旧人烟稀疏,不过大片的农田显示这里并不是一个贫瘠的地方,沿着并不平整的大路,毕肃和辽东团的士兵们一路向小仓城进军,逼迫一直躲避和他们的小仓藩兵和他们决战。
小仓城差不多已经在九州岛的最北端,和本州岛隔海相望,短短的海峡将它们分割开来,却一直都没有成为两地交流的障碍。不过当大汉占领它之后,这短短的海霞姐就将会成为天堑。
正当周璞在长崎接见各地的藩主,并且大大展示了一番大汉的雄威之时,红衣的大军也进军到了小仓城下。
而这一次他们的愿望没有落空,城下和城头的小仓藩军已经严阵以待。
放眼望去,印有细川家家纹的旌旗,如同山林中的树木一样茂密而招展,倒也有几分威势,不过在毕肃看来,这只不过是惊弓之鸟而已,在大汉的兵威之下,他们的气势早已经泄了。
在临敌之前,大汉军队开始转换阵型,从一开始长长的行军队列慢慢地按照条令结阵,准备迎敌,而相比之下,旁边的柳河藩的藩军则要迟缓得多,而且队列和阵型也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因为部队最近一直以来都在行军,将士们都有些疲乏,再加上现在攻城的器械和炮火都还不足,需要从博多湾慢慢运过来,所以毕肃倒也没有直接下令攻城,而是让自己的部属们在城下扎营,准备先想办法围困住这座小小的小仓藩城。
小仓藩军的军阵并不大,除了前排的足轻之外,就是一点点身穿盔甲的武士。而藩主细川忠利,则带着自己的家臣和武士在后面的城头压阵。已经封存了几十年的盔甲,细川忠利仔细观察着对面的大汉军队,心里则十分忐忑不安。
小仓藩虽然表高有三十几万石,但是土地和出产都颇为贫瘠,一直都不太富裕,所以能够养的藩兵也不多,这次也是在幕府布了防备大汉军队的命令之后,才紧急召集了这么多人,不过也仅仅是充实了人数而已。
对自家军队的实力,细川忠利当然是十分清楚的,不过在之前他还心存侥幸,觉得就算打过来,一开始能够上岸的军队肯定也不多,幕府和各藩的军队集结起来的话,人数可以大大过他们,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能把汉寇赶下海。
可是接下来的事态展却让细川忠利大失所望——汉寇登上岸之后,马上就打败了福冈藩和幕府的军队,然后一路追击。在听到大汉登6博多湾的消息时,细川忠利曾经召集了自己藩内的士兵准备南下支援,可是还没有走多远的路就传来了福冈藩被全线击溃的消息,他只得马上收兵。
接下来,留守小仓的细川忠利,听到了一个个坏消息,随着最初接战的胜利,大汉开始一路进击,以势如破竹的气势向九州岛的身处挺进,几乎无人能挡。而原本应该精诚团结的各藩,则在大汉的兵锋之下纷纷选择头像,最初是岛津家,而后是立花家,最后细川忠利现只要是还没有和大汉交战的藩主,基本上都在大汉的威胁之下选择了投降。
看到这么多人在大汉兵威之下抛弃了身为藩主的尊严,向大汉屈服,细川忠利原本也动过投降的心思。可是当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大汉使臣出的《九州奖惩令》的全文时,他的不得不再度观望。
这篇檄文,明确把有马家、宗家、黑田家还有小仓藩的细川家等已经或者将要和大汉交战的藩主大名定为“伪逆胁从”,宣称大汉兵锋之下,要让他们和幕府官员玉石俱焚,并且以叛逆的罪名诛除全族。
说实话细川忠利心里也感到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和岛津家、立花家一样的外样大名,并且还没有和大汉交战过,结果却被大汉在檄文当中列为了敌人,要除之而后快,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细川忠利猜测这可能是有哪位心怀不满的藩主在大汉使者的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借着这个机会来铲除自己。
不得已之下,细川忠利只得继续整备藩军,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大汉军队必然的到来。
他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能够抵挡得住大汉的兵锋,可是叫他束手就擒,等着被大汉灭族当然也不可能,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能抵抗到什么时候再说。当然,他心里也存了指望,希望能够有人来救援自己。
九州岛上的救援当然是不可能再出现了,不过本州岛上目前还没有遭遇过大汉军队的兵锋,当大汉刚刚踏上九州土地的时候,细川忠利就派遣使者北上本州岛,沿途通知各藩,希望他们能够整备好军队,帮助抵御汉寇。当时他觉得只要自己这边奋力抵御汉寇,其他各藩再把援兵派过来,挡住汉寇的兵锋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出乎细川忠利的预料,大汉军队这么快就横扫了整个九州岛,并且开始向他这里进军,现在看来,想要指望其他各藩派兵来救援自己已经是不大可能了——除了离得最近的长州藩和广岛藩。
可是长州藩的藩主是战国时代赫赫有名的毛利家,因为几次得罪了德川家康,在德川幕府建立了之后多番对他们进行打压,领地大大缩水,就连军队也被迫削减了许多,不管是心理上还是实力上,都难以为幕府效力。所以细川忠利尽管等待得望眼欲穿,但是毛利家的援兵却一直都没有到来。
只来了几位使者,似乎是为了观察大汉军队的具体情况,现在就有一位呆在自己的阵中。
“汉寇现在已经打到我们城下了,如果我们这里再失陷,九州岛上就再也没有日本人的立足之地了。”勉强压抑住心中的紧张不安后,细川忠利顾不得擦拭额头上的汗,转头就冲旁边的这位使者毛利元信说。“要知道唇亡齿寒,如果我们这里失陷,贵藩肯定会成为大汉下一步进军的目标,到时候恐怕再无宁日啊!”
他知道毛利家对维护幕府没有兴趣,对帮助细川家躲过灾难也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他只是从毛利家自家的立场来陈说问题,想要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打动他们。
可是毛利元信却并不如细川忠利希望的那样紧张和激动,他站在城头,眺望打量着大汉军队的军阵。
“大汉的军队,行止果然法度严谨,难怪能够一路横扫九州。”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叹息了一声,“这样的军队,藩主如何能够战胜呢?”
“现在已经是生死关头,我哪里还能够管得那么多?”细川忠利有些怒了,但是他现在有求于人,还是强行压抑住了愤怒,“如果不抵抗,我全族的身家性命就没有希望了……如果抵抗的话,至少还能为贵藩拖延一些时间,让贵藩可以从容准备,因为毁灭了我们之后,接下来贵藩就是汉寇的目标了。”
“我们毛利家已经在准备了,可是现在时间仓促,确实来不及救援藩主,只能先依靠海峡天堑来布防。”毛利元信好像没有听出他话中的讥刺一样,从容地回答,“不过藩主也不必如此灰心丧气,细川家名流传了这么多年,勇武天下知名,就算是汉寇也没办法拿贵藩怎么样吧。”
“你……”细川忠利气得七窍生烟,他几乎将要叫人把这个毛利家的使者扔下城头去,让他给自家人陪葬。
但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气,“你现在讥刺我没关系,可是事到临头的时候,你们也一样找不到出路。我就算死,也要和小仓藩共存亡。”
“藩主为何认为自己就没有出路了呢?”毛利元信却不以为然,他伸手指了一下城下的柳河藩军队的军阵,“你看,他们不是找到了出路了吗?大汉军队现在可是十分重用他们呢。”
“……”细川忠利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毛利元信。
他没有想到,这位毛利家使者不仅没有帮助自己抵抗的意思,而且居然还劝说自己等人效仿岛津忠恒、立花宗茂等人对大汉投降。
难道毛利家也很岛津家一样,和汉寇早有勾结?他的心里不由得闪过了这个念头。不过现在大难临头,他也无暇去顾忌这么多了——或者,如果真有这种勾结的话,倒还是好事。
“大汉了檄文说要我全族的性命,我怎么去投降!”他也不说空话来掩饰自己了,直接说了实话。“大汉军队对我不知道起了什么误解,我又有什么办法!”
“这么说来,其实藩主并不想要和大汉死战到底,也并不想要殉城对吗?”毛利元信反问。“如果能够和大汉讲和,保住全族的性命,藩主肯不肯做。”
“你们和大汉有什么私下里的来往吗?”细川忠利有些狐疑。
“现在还没有。”毛利元信摇了摇头,“不过很快就会有了,不瞒藩主说,这次藩内派我过来,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大汉军队的实力,并且择机和大汉军队接洽,建立联系。”
“你们……你们果然存了这样的心思啊……”细川忠利苦笑了起来,笑声十分干涩,“也对啊,毕竟是毛利家。”
“那藩主意下如何呢?如果现在让我们出城去和大汉军队接洽,我们可以为贵藩说项,让他们放弃一定要将藩主作为敌人的想法。”毛利元信再度装作没有听懂其中的讥刺,“如果我们真的成功了的话,藩主就可以摆脱现在的窘境了吧?还是说藩主一定要和大汉血战到底,全藩玉碎呢?”
“可是我又怎么相信大汉呢?别忘了……大汉军队可是明了檄文,要了却我们的性命啊。”细川忠利拍了拍手上的《九州奖惩令》,“要是大汉军队不肯罢休,我就算投降也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不试试看的话怎么知道呢?”毛利元信还在坚持,“再说了,我是以毛利家的使者的身份去和他们接洽的,就算是辱,也是我们毛利家的屈辱,藩主不用担心。”
这下细川忠利倒沉默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消息,毛利家和细川家都是三十多万石的大藩,如果两藩同时选择投降大汉的话,想必是会深得他们的欢心,这个时候再提出一个饶过细川家性命的条件,未必不可行。
再说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自己又没有为幕府殉身的想法,何必不去试一试呢?
“那好,你就去试试吧,希望你一切顺利。”最后,细川忠利终于点头同意了。
“希望如此。”
在下令就地扎营之后,大汉军的团正毕肃原本已经在帐篷当中准备休息了,他最近一直都在各地辗转打仗,一直都没有安定下来,今天打算早点休息,好歹睡个囫囵觉。
除了必要的警戒部队之外,他也命令自己的部下们也好好休息,恢复精神和体力,以便应对不久之后对小仓藩城动的总攻。
然而,他的愿望却落空了,还没有等他休息多久,他就被自己的部下给叫醒了。
“生了什么事?”他略带着不满问。
“对面派过来了使者,说要求见团正。”部下小心回答。
“不见,我们要把细川家彻底毁掉。”毕肃马上就回绝了这个要求,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大汉已经布了要将细川家全部消灭掉的檄文,那就应该做到底,给九州和其他地方的日本人做出一个榜样来。
再说了,打赢最后一战的功劳,也比接受细川家的投降要大。
“他们不是小仓藩的人,是……是从本州岛那边过来的,说是长州藩毛利家的人。”参议军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再解释一下。“长州藩是个大藩,如果能够为我所用的话,倒是不错……”
“什么?”毕肃对这个情况颇为意外。
原本他就打算打下小仓藩之后,就跟本州岛的豪族们进行联系,方便朝廷使臣策反他们,没有想到现在就已经有藩主开始接洽自己了。
如果真的能够做成这件事的话,倒也算是一个功劳。
“好吧,让他来见我。”8
大明武夫 第1634章 借大势行私心
在士兵们如临大敌的监视下,毛利元信被带到了毕肃所处的帐前。([
有了之前在柳河藩接受立花家的经验,所以毕肃这次并不显得茫然无措,而是一脸倨傲地站在人前。由于他身形魁梧,比之毛利元信高了许多,所以更加体现出了那种大国对小藩的压迫力。
因为已经开始扎营了,所以很多大汉士兵开始生火煮水泡干粮和面,到处都是炊烟,所以烟雾十分浓烈,能见度不高,一派繁忙的景象。
烟呛得两个人都有些呛鼻,不过毛利元信还是恭恭敬敬地对毕肃行了礼,也不过地上是被践踏的泥地就跪了下去。
“见过大汉军将军。”
“你是长州藩毛利家的使者?”毕肃摆了摆手指,示意毛利元信站起来,“是有什么事情呢?”
“藩内给我交代了几件事,还请将军容许我一一转述。”毛利元信从容地站了起来,“先,我们最关心的是大汉对弊藩的态度——贵国使臣所布的檄文,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上面已经明示,将幕府和一些藩主列为了敌人,宣称要让他们玉石俱焚……那么,请问大汉打算怎么处置我们长州藩呢?”
“我们来日本,为的是惩戒幕府、恢复贵国的纲纪,并不是想要与整个日本为敌,也不想要无缘无故去攻击任何人,想必贵藩也看到了,虽然我们除了幕府之外还要讨伐几个藩主,但是我们的檄文已经罗列他们的罪名,他们都是因为顽固不化、附从幕府,所以才会被我们当成目标。”
毕肃按照大汉的既定方略,回答了毛利元信的问题,“所以,如果贵藩并未协从幕府与我们为敌的话,我们不会将贵藩视作敌人,会保证贵藩的安全。”
“若是弊藩追随幕府或者对抗大汉兵锋的话,那就会被当成敌人,然后毫不留情予以打击了,对吗?”毛利元信追问。
“对。”毕肃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所以这就看贵藩如何取舍了。”
因为看到大汉的军官如此强硬,毛利元信也微微有些迟疑,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弊藩同幕府一直都有深仇大恨,之前只是畏惧幕府势大所以才不得不虚与委蛇而已,内心当中一直都没有忘记之前的仇恨。”毛利元信马上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藩内在派我来之前就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绝对不会为了幕府而死战,和贵国为敌。”
在之前的战国时代,毛利家也是一方大豪,经过了几代人的经营之后占据了广大的地盘,最旺盛的时代曾经占有控制了七国接近两百万石的领地,并且有夺取整个日本的雄心。然而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相继崛起之后,他们却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为了实现自己一统日本的野望,织田信长四处征伐,势力一天天扩张,最终达到了毛利家的势力范围,两家不可避免地生了冲突。
在开战之后。织田信长派遣自己手下的丰臣秀吉进行征讨,并且在多次交战之后,毛利家落入到了下风当中。可是就在这时,织田信长在极盛之时被部将明智光秀动本能寺之变弑杀,丰臣秀吉不得不以毛利家割让三个国领地的条件退兵,回去参与争夺织田信长政治遗产的战争当中。
因为这次和秀吉的交战,毛利家内部商定之后,认定日本将会落入到丰臣秀吉的手中,所以只好暂时收拢自己的野心,成为了丰臣秀吉的坚定支持者。
为了回报毛利家的支持,丰臣秀吉一直都十分笼络优容毛利家。在太阁丰臣秀吉薨前,辉元被任命为“五大老”之一,负责商讨决策共同辅佐●31小说app下载地址●直至幼主丰臣秀赖成年。
五大老包括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及小早川隆景,其中毛利辉元的势力被列为第二位仅次于内府德川家康,年收入接近于一百十二万石。
可是随着丰臣秀吉的薨去,以及主少臣强的局面,再加上丰臣家臣内部的不和及斗争,毛利家野心又开始蠢蠢欲动。在激烈的斗争当中,觊觎丰臣秀吉的政治遗产的有力者们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德川家康为,毛利家当时的家督毛利辉元则加入到了另一派当中,成为主导人物之一。
两派人在多次的争斗当中渐渐变得水火不容,最后终于开始以刀兵来决定胜负。毛利辉元作为西军的总大将,成为了德川家康的主要对手。
然而,在决定性的关原大战当中,西军因为各个将领各怀异心、指挥不畅再加上劳师远征等等因素,最后一败涂地,作为西军最主要的主力军团,毛利家的军队也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打击,在打败了西军、奠定了对日本的统治地位之后,德川家康开始处心积虑地以各种手段来削弱毛利家,其中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减除封地——毛利家的领地被从一百二十万石削弱到了三十七万石,仅仅周防,长门两国的领地,就连起家的根本之地安芸国都被幕府强制剪除了。
虽然因为形势不由人的缘故,毛利家接受了这样的惩罚,但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他们君臣上下一直都没有忘记要复仇,想方设法想要夺回旧日失去的一切。所以,在大汉打过来、眼见德川家的统治至少在西国已经摇摇欲坠的今天,毛利家私下里又开始动别的心思了。
他们派毛利元信过来,第一是为了探知大汉的态度,看看他们是否一定要和毛利家为敌;第二是为了探寻两方合作、至少让毛利家借机行事的机会。
大汉军队一上来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无论是6上还是海上,都保持着碾压式的优势武力,即使两方还没有交战过,但是长州藩上下也明白,自己现在的武力,是绝对不能挡住大汉军队的进攻的。
所以,在毕肃明确表示只要毛利家不为幕府死战就不将毛利家视作敌人之后,他也马上表明了立场态度,深怕因为幕府而招来了无妄之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