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做一步便算一步吧。”沉默了许久之后,他低声告诉自己。
就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在离高丽不远的九州岛中,周璞也随着荷兰商人的商船来到了他们位于平户藩的商馆当中。因为前面两代藩主的关系,荷兰人素来都和平户藩交好,不过有传言说幕府一直打算将他们迁移到长崎的出岛当中,以方便管理。
也许是为了讨好大汉,荷兰人确实十分守信,把周璞等人带到了平户藩,也为他们找到了面见藩主的机会。
周璞并不是独身一人过去的,他和自己的那群随从,以及岛津藩主指派给他的两个家臣东乡重方以及江夏明闲。这两个人打扮成了向导和翻译,最近一直都在跟随着他行动,担负着负责两边沟通的任务。
此时,他们已经从荷兰人的商馆走了出来,向平户藩的本城平户城走了过去。平户藩是小藩,面积不大,财力也有限,所以平户城说着算是个城,但是实际上只是被土堆矮墙堆起来的小集镇而已。
和岛津家盘踞的萨摩藩不可同日而语,萨摩藩经过检地,实有六十万石的产出,而平户藩仅有六万石,而且平户藩的土地十分贫瘠,因此农业并不兴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才会那么重视海外的贸易,早早地就同西洋商人来往通商。
当这一行人出现在平户城内的时候,很快就迎来了周边的暧昧眼光,大汉的商人一般都在长崎活动,狭小逼仄的平户港他们一般来得很少,而且身边还有几个明显是武士出身的人,看上去实在有些招人怀疑。
自从德川幕府建立并且两次征伐大阪之后,日本已经大致安定了几十年,人口也在不断繁衍,于是流浪在外的武士浪人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浪人中还有许多是德川的敌对势力残余分子,所以就成为了各地治安的不安全因素,十分受人戒备。
看到周璞身边的人,城中的居民都以为他们是受商人雇佣的浪人,因此都暗自戒备着,没有像在长崎那样围过来问他们有什么商品可以出售。
不过这倒也方便了他们一行人,很快他们就穿过了城中的街道,来到了中心的天守阁,这里既是堡垒,又是藩主所居住的地方。
在带路的荷兰商人递上了文之后,天守阁外城墙的大门很快被打开了,接着周璞一行人马上越过护城河上的桥走了进去。
平户城不大,但是是在平户藩在战国时期和葡萄牙人通商的全盛时期修的,乱世当中要防身,手中又有钱,所以天守阁修得十分用心,规格不小。哪怕走入到了墙内,仍然只能仰视高高地盘踞在台阶和高地之上的几层楼阁,白色的墙面和背景的天空几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画似的美景。
等到战后,我就把驻日本的使馆也放在类似的地方吧,周璞突然闪过一个想法。
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被他压到了心底里,静静地和其他人一起走上了台阶,然后在藩主家臣武士的注视之下走入到了天守阁里面。
天守阁的底层和二层都是藩主的居住区,而顶层是瞭望台。因此他们很快就来到了正厅里面,然后看到了跪坐在榻上的平户藩主松浦隆信。
这是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虽然保养得十分良好,但是白净的脸上仍旧出现了不少皱纹。他的头上剃了武士常见的月代头型,下巴上则留着长长的胡子,脸色有些发白,看上去身体不怎么健旺。
他们一进来,松浦隆信就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领头的周璞,然后眼角的余光又扫了一下他旁边的那几个明显是日本本国人的随从。
“你就是那个想要求见我的大汉商人?”很快,藩主就马上问周璞。
他的态度虽然有些居高临下,但是并不算十分傲慢,毕竟在如今,因为幕府一直都在各个方面限制外样大名的权利,所以这些大名们的收入越来越少,领地的财政也就越发紧张,维持原本的家臣团也越来越难,因此松浦隆信也想要用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财政收入。所以一听到大汉商人想要求见自己,他也马上就答应了,并且期待可以借着这些商人发展自己领地内的商业贸易。
“启禀藩主,在下正是大汉商人周璞。”没有等人翻译,周璞马上走前了两步,然后跪坐了下来,“冒昧打扰藩主,还请恕罪。”
“无妨。”松浦隆信因为最近身体并不太好,所以也不想要跟这位大汉来的年轻商人兜圈子,“我是听荷兰商馆那边转过来的消息,说你想要求见我,请问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我等是商人,求见藩主自然是为了商业上的事情。”周璞连忙答,“我等在海上行商,多年来一直都将日本当做最为有利可图的市场,辛苦地经营了很久,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那么你们到底是想要从平户藩得到什么呢?”松浦隆信打断了周璞的客套话,“据我所知,现在大汉商人在长崎已经有了商馆,而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又何必跑到弊藩来特意寻求交易呢?事前说好,弊藩十分穷困,可没有多少余财可以和你们这样的商人交易。”
接着,他突然伸手指向了窗外,“你们既然是一路走过来的,应该就可以发现吧,平户藩并不富裕,所以如果想要来这里推销你们大汉的商品,恐怕你们来错地方了。”
平户藩并没有金银矿山,之前能够稍微兴盛,也是靠了和西洋人进行贸易交易,但是自从幕府开始限制海贸之后,平户藩的收入已经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气象。为了限制领地内的财富进一步流出,松浦隆信还主动限制了和大汉商人的贸易,大汉在其他地方畅销的商品在这里都十分少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入平户城的时候,这些居民看他们的眼神才会那么奇怪。
平户藩的做法其实和幕府差不多,只是幕府体量更大,所以更加能够忍受这种金银外流的趋势,只想着而已
周璞没有想到这位藩主居然会这么直接,倒是一时有些吃惊。不过他也很快就恢复了镇定,重新展露出了笑容。
“藩主,我们这次来寻求与贵藩通商,并不是想要将大汉的货物输入到贵藩境内。说实话,我们的商品在长崎就能卖得很好,不用特意跑到贵藩来,相反,我们是想要将贵藩的货物贩运到大汉去才来寻求藩主的帮助的。”
“我们有什么东西是大汉需要的?”松浦隆信显然有些奇怪,不过精神却振奋起来了。
“想必藩主已经知道了吧,幕府现在已经停止了对大汉的铜矿输出。”周璞抬起了头来看着对方,“幕府突然作出这等事来,老实说让大汉有些措手不及,听说现在官府十分恼怒,正在和幕府交涉尽快恢复铜的输入。不过,这种事情让官老爷们来头疼就行了,对我们这些商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商机所以,我们想要从贵藩输入铜。”
听到了他的解释之后,松浦隆信脸色顿时更加苍白了。“我们领地内没有铜矿。”
“就算贵藩领地内没有铜矿,也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然后转卖给我们。”周璞仍旧微笑着,“藩主是日本大名,想要收购铜肯定要比我们这些大汉商人要方便得多现在因为幕府断绝出口的缘故,铜价在大汉境内涨了许多,如果藩主肯将铜收购过来转输给我们的话,肯定会获利极丰,如果藩主”
这是在明确的暗示,松浦隆信当然也听得出来,所以他轻轻地敲了一下旁边的软塌,打断了周璞的话,“你是想要走私铜?”
“若藩主要这么说的话,倒也没错。”周璞笑着点了点头。“铜是大汉和日本之间贸易的最大宗商品,既然现在已经被暂时禁绝,那自然就会有商机在。”
这当然不是周璞的全部目的,他是想要用这种方式试探松浦隆信对幕府的态度,同时建立最初的联系松浦隆信虽然和幕府有父仇,但是他的性格和态度周璞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所以不敢跟他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来意,只好伪装成商人先试探一下对方。反正国内正好缺铜,如果能够从他这里搞到一些铜走私到国内的话,倒也算是先立了一功。
他和长崎商馆的人已经问过荷兰人了,他们最近确实加大了铜的订单,但是还达不到清空日本所有库藏的程度,虽然不知道幕府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们肯定是另外有图谋,找了个借口断绝了铜的出口。
“这是违反了幕府法度的!”松浦隆信不自然地加大了音量。
“请问违反了什么法度呢?”周璞马上反问,“幕府给了我们大汉商人朱印状,让我们可以和贵国的商人进行贸易,我们采购铜又有什么罪过?幕府是说因为需要加大对荷兰人的出口,所以暂时已经没有了库存,故而无法持续对我国出口并没有明文说禁止全国的铜出口啊?幕府的府库里面找不到,我们商人从其他地方找到了,为什么就不能输入到我国国内?既然是这样,我们商人抓住商机借此牟利,本来就无可厚非吧?”
他这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倒是让松浦隆信有些迟疑了。
“这是强词夺理,幕府那边是不会认可的。”
“不管幕府认可不认可,关键是藩主想不想抓住这个商机呢?”周璞并没有被对方的态度所吓倒,“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幕府方面虽说暂时停止了对大汉的铜出口,但是终究不会一直停止,过得不久就会恢复,那时候铜价就不会是如今的样子了,大赚一笔的机会可就没了啊。”
大明武夫 第1575章 能赢吗?
“你倒是个真正的商人。”松浦隆信眼见他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倒生出了几分佩服,“你就不怕因为触犯禁令,被幕府处罚吗?”
“藩主若是不想要和我们通商的话,恐怕就不会同意接见我们吧?”周璞马上反问,“贵藩不想要输入我们的商品,那自然就要找商品输出给我们了,现在铜最是有利可图,所以我们就想要从藩主这里进口铜,等到这次的商机一过,我们再购买其他商品。”
“你们想要长期和我们保持贸易?”松浦隆信微微皱起了眉头,看上去不太理解。
“如果藩主同意的话,我们愿意一直同贵藩保持贸易往来。”周璞马上答,“长崎虽然好,但是毕竟是在幕府的直接管制之下,有些时候就不太方便,还要依赖于别的渠道。”
“你们是有特殊门道的商人?”松浦隆信的表情更加凝重了,他紧盯着周璞,“在大汉你们也有门路吗?”
“要说有也是有吧。”周璞不置可否。“藩主若是肯和我们先做上这样一笔生意,以后我们想必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接着,房间里面突然陷入到了沉默当中,松浦隆信闭上了眼睛,好像在思考什么大事一样。
“好我可以帮你们去找铜,帮你们从平户港输出。”半晌之后,他突然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看着周璞。“但是相应地,为了维持这种交易,你们也要把一种商品输入到我们这里来。”
“藩主想要从我们这边进口商品?”周璞一阵惊愕,这位藩主刚才不是还在说不想从大汉输入商品吗,怎么突然就改口了。
“嗯,我确实是想要从你们这里购买商品。”松浦隆信不动声色,“而且是只有像你这样的有门路的商人才能经营的商品。”
“藩主是指什么?”周璞还是十分不解。
“你们大汉的火铳,威力十分惊人,而且精工细作,精度很高。”松浦隆信以一种十分沉稳的语调说,“我想要从你这里进口一批火铳,费用就从铜当中抵扣。
“什么?”周璞越发惊诧了。“藩主要火铳这可是幕府禁止一般大名进口的商品啊?”
大汉的火器十分精良,而且因为产量大、路途近,所以售价相对西洋火器也十分便宜,这也成为了日本上下趋之若鹜的商品,不过为了防止各地的大名借此坐大,幕府也严厉禁止大名输入火器,周璞没想到刚才还那么对幕府禁令那么当真的松浦隆信,转头就跟自己要武器。
“是的,我要火铳。”松浦隆信仍旧不动声色,“你们都是来自中土的商人,来日本都是为了钱,不会有那么多顾忌吧。”
“要说顾忌,确实是有,不过如果藩主硬是需要的话,我们倒也不是不能想办法。”过了片刻之后,周璞迟疑着答,好像十分顾忌一样。“但是,数量不会太多,而且要等一段时间,毕竟我们需要时间来筹措。”
虽然表面上十分为难,但是他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没想到这次的拜访居然比预想当中还要顺利。松浦隆信答应配合走私铜,还想要输入大汉的火器,可见对幕府并没有那种从心底里的畏惧,到时候想要策动他们也和岛津家一样反对幕府,应该也是很有希望。
“那好,我就等着看到你们的诚意。”松浦隆信霍得站了起来,“不过你们先要给我们定金,我们可不能白忙活一场。”
“定金的话,我们很快就会送到贵藩来。”周璞马上答。
“那好,你们去准备定金吧。”松浦隆信从踏上站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地离开了房间。
在午后的暮色下,周璞等人离开了平户城的天守阁,重新坐上了荷兰人的商船,准备赶长崎。
“不知大人对松浦氏为何如此客气?”就在他们即将返到长崎的时候,呆在周璞身边的东乡重方忍不住问了。“松浦氏无非是一小藩,领地内没有多少武士,就算是加入到我们这一方,到最后也帮了多少忙,大人和他们搭上线,只会平白增加我们面对的风险而已。”
“九州地域很广,贵藩虽然势力强大,但是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很快控制全岛,为了达成使命,我还是需要另外再找一些帮手,这对我们两边都有好处。”周璞客客气气地跟他答,“松浦氏虽然力量不强,但是他们终归在九州盘踞了多年,如果可以借用他们的力量的话,对平定九州来说是一个助力。再说了,松浦氏与幕府有深厚的仇怨,他们只要善加引导的话,一定会乐于同我们合作从今天拜访他们的效果来看,我们此行还是值得的,他们果然有别的野心。”
他知道虽然名义上这个东乡重方是岛津义弘安排过来保护自己的,但是实际上也担负有监视的任务,他跟对方说的任何话都有可能被报告到岛津义弘本人那里,影响到两边的合作。所以他一直对这个精通剑术的家臣十分尊敬,从不以下人视之。
同时,他之所以积极地寻求同九州其他豪族的联络,也是为了不过于依赖岛津氏,如果大汉在进攻九州之后只有岛津氏可用的话,那对大汉来说并非好事,对他自己来说也不是好事。他必须找到一些人来依靠或者说扶持,利用他们来削弱现在以及以后岛津氏的影响力。
“松浦氏有别的野心,恐怕对我们来说并非是好事,大人。”东乡重方仍旧板着脸,看来还是没有被周璞说服,“大人如果真要把松浦氏也拉进来的话,事后又该怎么酬报他们呢?九州可不大。”
周璞与岛津义弘密谈的时候,给岛津义弘开的条件是大汉在平定了幕府之后,将除了长崎之外的九州全岛分给岛津一族,也正是为了这个诱人条件,岛津家才义无反顾地参与其中,成为引狼入室的先锋。出于他们的立场,自然不愿意九州再有其他的豪族也参与起来,分割他们原本视为囊中之物的九州岛就连松浦氏的领地他们也都想拿走。
周璞当然看得出这位年轻人的心思,为了缓和气氛他微微笑了笑,“你不必担心,我们大汉重信守诺,说了的条件是不会反悔的,就算松浦一族也参与了进来,之前许诺给贵藩的领地也绝对不会少。”
“大人这是何意?”东乡重方更加不明白了。
“如果松浦氏真的参与到我们打倒幕府的大业当中,那自然也就是功臣,功臣是需要奖赏的,不过并不一定要在九州给予奖赏。战后,如果松浦氏立下了功劳的话,贵国朝廷可以将他们重新封赏,封到其他地方去其他帮助大汉的豪族大名,也可以照此办理,只有这样归附我们反对幕府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不是吗?”
东乡重方默然思索了片刻,最后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多问了。幕府当政之后,对各地大名的移封改易十分频繁,许多有力大名都被移动过领地,所以周璞所说的办法在他看来并非没有道理。松浦氏在战后被送到其他地方,纵使扩大了封地,也不会再对岛津氏的九州岛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大人能够牢记之前的承诺,我们感激不尽。”就在这时,旁边的江夏明闲也开口了,“大人之前送过去的那批火器,藩主已经收到了,而且对质量十分满意,果然是大汉的精工制品。不过藩主觉得数量太少,想要大人在近期尽快再补充一批送过去。”
在两边达成了默契之后,周璞应岛津义弘的要求,通过江夏明闲等人将大汉商馆现在所收藏的武器偷运了一批送给了岛津义弘,岛津义弘测试了这批武器之后感到十分满意,然后将它们装备给了自己最亲信的一支家臣武士队伍,不过为了继续扩军,他还想要从周璞这里得到更多武器。
“运输武器十分不容易,我们已经将馆藏的武器大部分给了贵藩了,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再运一批给到贵藩。”周璞轻轻摇了摇头,“还请藩主大人再稍稍等待一段时间。”
其实现在大汉商船一直都将武器大量偷运到长崎商馆当中,商馆内已经有了不少储藏,但是周璞并不想要将馆里面的武器现在就都给对方,所以借故推辞了一下。
“时间宝贵,还请大人要尽快将武器运过来。”江夏明闲接受了周璞的解释,但是还是在继续催促,“现在的武器太少,连让藩主的亲随全部武装起来都不够,藩主马上就要对藩中的反对势力进行肃清了,如果没有你们送过来的武器,恐怕要耽搁很久。”
岛津义弘想要在起事帮助大汉进军九州之前,先突然举兵肃清萨摩藩内自己的反对势力,如今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他将自己从大汉商馆得到的武器优先供应给了自己的亲信随从,随时准备发动。
“我知道了,去我就催促一下他们。”周璞点了点头,“不知道贵藩到时候到底能够调动多少人马?”
周璞问到的这个问题直指要害,所以东乡重方答之前稍稍犹豫了一下。
“这要看藩主肃清藩内反对势力有多顺利,毕竟如果不先做到上下齐心的话,就不能够全员战备,否则就会提前惊动幕府,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似乎是不想在周璞面前示弱,所以语速很快,“若是一切顺利,藩主得以肃清反逆的话,大概在夏天的时候能够召集起三四千人。”
“若是一切都顺利的话,还是只能召集三四千人?”周璞有些诧异的反问,“为何如此少?”
他确实有些奇怪,明明岛津义弘拥有号称物产接近七十万石的封地,人口至少也有几十万之众,为何在参与大事的时候只能拿出这么点人。
“兵贵精不贵多,打仗靠的是精兵不是随便堆人数,周大人想必也是明白的。”东乡重方神色有些尴尬,“岛津氏在战国的时候多年打仗,积累了许多富有战争经验、带兵打仗多年的家臣和武士,他们可以各自领兵,最后合成一直大军。如今日本承平多年,以前的老将已经大多数凋零了,碍于幕府的规定我们又不能大规模练兵,所以仓促之间拿不出足够的武士来带兵了。若是给我们一两年时间,也许可以整备出两三万人,但是从现在到夏天,我们能整备出三四千人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召集农夫随意编制军队,固然可以凑出人数,但是那样的军队有什么用?”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周璞点了点头,接受了对方这个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解释。“贵藩抓紧准备吧,到时候能召集起越多兵越好。”
其实东乡重方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没有像他透露。萨摩藩在检地的时候号称石高七十万石,其实真实的产出大概只有三四十万,因为萨摩藩临海,经常要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且雨水较其他地方为多,所以农业并不发达,能养活的人口比实际上要少得多,他不愿意将藩内的窘迫状况透露给周璞。
“我们当然会尽全力去准备,毕竟是身家性命所系。”这时候江夏明闲也开口了,“只是若只有我们尽力,大事终究是不成的,最终还是要看大汉和幕府交战的结果。若是大汉不能够一举击败幕府的话,那我们岂不是白白忙活一场”
他是明国归化人的后裔,三代人都侍奉在萨摩藩,早已经把自己视作为了日本人,因此说起这话来倒也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对。
“何出此言?”周璞隐隐然感觉有些对方好像话里有话。
“周大人,实不相瞒,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个消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江夏明闲一直盯着周璞,“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打算要明年提兵上洛,现在他们已经在天领之内调集兵员,预计在几个月内就能集中起大量兵力。虽然这不是因为发现了我们的图谋,但是从结果来看,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了”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周璞因为震惊而略微睁大了眼睛。
“大人,我们是不会跟你开玩笑的。”江夏明闲一字一顿地答。
难怪今天这两个岛津家的家臣显得那么奇怪,原来是收到了这样的坏消息,心里产生了动摇。
德川家光想要提兵上洛,向朝廷和西日本的有大名示威,而且从这两个人的口气来看,应该是倾巢而出的规模,至少数目是足够吓人了。可想而知,等到大汉向九州和本州岛进军的时候,幕府方面肯定已经提前集结好了大量军队,无论是向京都和九州进发、还是固守江户和关原老巢,都会给大汉的军队带来更大的麻烦。尤其是这次朝廷派出来的大军只有一个旅
这个坏消息必须马上转达给朝廷,让他们尽快想办法应对才好。
一瞬间他的脑子急速转动,竟然没有说出话来。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旁边这两个人都在暗中观察他,而且眼神都有些闪烁。
不好,绝对不能露怯!他心里暗想。
岛津家原本就还没有完全牵涉到其中,现在也在暗自寻着退路,如果自己表现得手足无措的话,天知道他们会不会因此而动摇,甚至干脆直接放弃。如果真的放弃了的话,自己恐怕也会有性命之忧吧。
一想到这里,周璞强行压住了心中的慌乱,反而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仿佛是在嘲笑幕府此举一样。“这倒是我们的好运气啊!太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