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武夫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特别白
而隅头镇是漕运的重要节点,漕丁运兵信奉闻香教的人非常多,漕运上的人马在隅头镇势力非常大,而漕运上的闻香教徒又不是完全听从山东总舵的命令,隅头镇的漕运闻香教势力,反而因为漕粮换烧酒的生意对赵进相对友善。
因为这些原因,尤振荣在隅头镇的活动越来越方便,人脉也迅速的搭建起来,相对来说,冯家煊赫几十年了,上头或许打点的周全,下面则懒得理会,自然不怎么得人心,此消彼长之下,徐州的江湖势力压倒对方也成了必然。
隅头镇的局面完全对赵进有利,所以赵进来到这边也没有隐藏行踪,就是大摇大摆的带着随从住进了孙家府邸。
孙家商行对赵进殷勤招待,毕竟自家门前都已经挂上了赵字营的认旗,完完全全一条船上的一家人。
到来的第一天还很正常,有些官道上的行商看到了赵字营的马车西去,也注意到了马车上的伤员和尸体,防腐的石灰和药材很容易闻出味道,因为他们的传言,不少人都说赵字营不知道在那里吃了大亏。
和冯家的对抗里吃了大亏,似乎也是正常,所以大家都在静观其变,只有某家粮行的大掌柜登门拜访,还在隅头镇最好的酒楼里摆下大宴,给赵进等人接风吸尘。
这家粮行的背景大家都很清楚,是漕运上的势力开的,准确来说,是用来吸纳存储那些常例损耗克扣贪墨的漕粮,这家的粮食便宜,但因为量大,又在不怎么缺粮食的南直隶地界,所以卖不上什么价钱,但自从开了漕粮换酒的生意之后,这家粮行的生意才真正兴旺起来。
平时这粮行和孙家商行的关系就好的如胶似漆,现在徐州本主过来,那更是要殷勤奉承,不能怠慢了自家财神。
第二天,又有几个商行掌柜登门拜访,这几家商行都是江南那边的背景,都过来询问汉井名酒的事宜。
江南那边虽说对烈酒的消耗不太大,可总量也不少,汉井名酒这样的烧酒卖过去,肯定也是有利可图,不过汉井名酒在这边是孙家专营,而且基本上被漕上的势力垄断,根本不在本地发卖,直接跟船北上,他们想问问徐州能不能给他们供货。
赵进都是简单应对,汉井名酒马上就要在双沟镇开设酒场,产量扩大,供应自然不会那么紧张了,这些都可以答应。u





大明武夫 第四百七十七章 市面变了(第一更)
有一名同样是江南来的商人,没有和其他人一起来,反倒是孤身拜访,而且一开口就是个很大的数目,这倒是让赵进惊讶了下,不过孙甲的解释让他明白了。
“..这人是给海主们做事的,咱们徐州那烧酒驱寒去湿气,听说有人见血用咱们这酒撒上去还能好得快,他们海上肯定用得着..”
所谓海主,就是海商海盗们的统称,当然大多都是海盗,在海上枯燥无聊,湿气又重,对烈酒的需求恐怕比对漕运上的这些人需求更大,至于见血受伤洒上酒好得快,这个说法让赵进笑了,烈酒消毒,相对醇烈的汉井名酒效果的确会比其他的酒好很多。
不过这么大的数目赵进一时也应承不下来,只说请这位等待消息,和先前那些算计价钱请求优惠的不太一样,这位江南商人很是直接,说若能尽快出货,价钱高些也无所谓,到底是海上人的生意,银子来的快,花起来也格外大方。
两天都很平淡无奇,孙家商行筹办流民寨子的物资也很简单,粮食之类的很快就有,大车也好雇,多出俘虏那么多张嘴也不是什么困难,赵进说出数目,那边就去忙碌,甚至都不用赵进多花一点心思。
第三天是二月二十六,隅头镇的气氛有些诡异了,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码头上也来越忙碌热闹,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不同,可实际上有心人都能感觉到古怪。
运河开化航段越来越长,各家商行货栈的生意都是越来越兴隆,可却有十几家商行大门紧闭,居然在这个时候停业了,相关的人过去问,店里倒也有人留守看门,只说且等等,东家那边出了大事,得大事办完能开业。
这十几家店铺商行有个共性,他们的背后都是冯家,或明或暗,有些店铺的股东姓氏看不到一个冯字,可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冯家的产业。
然后隅头镇内不少三教九流都是消失无踪,有人看到他们昨夜离开,神情惶惶。
隅头镇内富商豪客众多,又大多是外来的商人,所以花钱都是大手大脚,连带着****赌坊生意兴隆,其中****赌坊的档次比起清江浦和扬州这等地方都不差。
女人和骰子上都是暴利,但也和江湖相关,和三教九流,牛鬼蛇神都有关系,隅头镇上最好的几家差不多都和冯家很近,给他们看场子的也都是冯家属下的江湖人,那****和冯家相关也有一桩好处,冯家可以在扬州那等风月都会弄来姑娘。
不过就在二月二十六这天,****赌坊的掌柜什么的都备下厚礼,极为客气谦卑的去见尤振荣一干人,他们可没有见赵进的资格。
尤振荣他们一行人包下了一家中等客栈,这里就是他们的老营,这边距离隅头镇码头区域很近,一旦有什么大事,也方便去求助或者托庇于漕运上的势力。
尽管尤振荣他们这伙人逐渐占到上风,而且邳州城很多消息传过来,可****赌坊这些生意的东家掌柜却不为所动,他们自觉地见多识广,徐州那穷乡僻壤闹腾得再凶也无用,占了一时的便宜又能怎样,最后还不是冯家赢。
正因为他们这样的态度,尤振荣占据上风也没办法控制隅头镇的市井,大部分的牛鬼蛇神都靠着酒色财气上讨生活,这几家****赌坊的取舍也决定他们的立场,既然上面不倾向徐州来人,他们自然也不会,也就是少数聪明人两不相帮而已。
尤振荣接待这些本地大佬的时候,客气里带着矜持,什么都没有答应,毕竟折腾对抗了这么久,一定要捞足了够本,可尤振荣心里却又惊又敬,惊讶的是局势这么快就有变化,敬佩的是,赵进的确有大能,他一来一切都变了。
到了下午晚上,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谈论一件事,冯家的团练护卫被灭了!
扬州、清江浦、隅头镇三地都是运河的枢纽节点,被运河连接,消息往来的迅速便捷,冯家的权势威名也深入人心,在大家想来,这是一个需要抬头看,甚至抬头看都看不到的庞然大物。
什么朝廷里有大学士和尚书这样的高官撑腰,什么狼山副总兵是他家老太爷的晚辈,什么家中藏银百万两,什么和南京那些大佬彼此熟络,等等等等。
这样的大物,那有什么人能抗衡,大家所看到的也的确如此,官面上无论文武,江湖绿林中无论水陆,不管那条道上,都要给冯家面子,谁也不会招惹得罪。
突然间,徐州有个叫赵进的年轻人横空出世,养着一群好勇斗狠的厮杀汉,和冯家莫名其妙的斗上了。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只当赵进是个笑话,狠人猛人难道还少了?淮安府曾有响马杆子对冯家的商队下手,事后被各路会剿,整个杆子全被砍了脑袋。
曾有武艺高强的去冯家产业门前闹事,打倒了十几个冯家的护院,狂妄的说以后要过来收常例钱,结果夜里全家暴死,连徒弟之类的都被沉了湖。
隅头镇这边还有巡检司的人想要掐冯家脖子,专查冯家,才做了两次,就被淮安府撤了官职,下了大牢,家里钱财女子都归了冯家的一个管事。
这还仅仅是在隅头镇上,据说冯家在清江浦,在扬州府更加威风,那赵进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和这样的大物穷横,就等着身死族灭,成为大家嘴里的下一个谈资笑柄。
谁也没想到局势会这么发展,先是徐州江湖人突然进入淮安府,差不多十天左右的功夫,街面上市面上说话管用的好汉都是一口徐州话了。
然后对冯家毕恭毕敬的官府中人一直没什么动静,那些地头蛇差役和徐州外来户也客气的很。
大家表面上奇怪,暗地里都在议论,甚至都有些期待,心想冯家肯定还有什么雷霆手段。u




大明武夫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边人来(第二更)
前些日子隅头镇冯家相关各处筹备物资,看似做的隐秘,实际上也没办法瞒住人,掌柜这一级或许嘴严,伙计们就未必了,更不用说和他们打交道的方方面面。
冯家要对赵进动手了,这消息已经开始在小范围的流传,大家都觉得自己想的没错,都在期待会有什么事发生了。
所以赵进来到隅头镇的时候,加上运送的尸体被发现,很多人都在猜想,赵进是不是吃了个大亏,看着他平静无事,实际上已经开始步步败退,个别脑子快的,甚至想怎么去买徐州的酒坊。
然后确实的消息来了,这消息太过匪夷所思,以至于没人相信,都觉得离谱夸张,因为都在传说,冯家的团练私兵全都被赵进灭了,那可是千把号武人丁壮,有官军出身的军将劲卒,还有各处招揽的亡命之徒,有骑兵有步卒,装备精良,拿的全是铁家伙,而且不少人还穿着甲。
这么一大股力量,居然就这么容易被灭了,这怎么可能,是不是传错了,要败也应该是赵进那边被灭。
可想想赵进带着人来到隅头镇,大摇大摆的住下见客,而冯家的产业关门,他们手下的人逃散无踪,仔细想想,越来越觉得恐怕不是错了,搞不好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冯家那样的大物拿出的力量都能轻易灭了,那这赵进有多强,酒坊才开了多久,那比得上世代盐商的冯家,钱财势力上差的不知道多少,怎么就能赢了?
还有人说什么,冯家这次请动了官兵,连带官兵都被赵进灭掉,听到这个的根本没有人相信,都是嗤之以鼻,骗人编造也要靠谱一点,官军再怎么无用,也比绿林草莽和土豪团练要强,什么也被赵进灭掉,他有三头六臂吗?他有那个胆子吗?
不过即便这样,赵进在隅头镇这边也已经成了传奇,原来他不过被当成个会做生意的徐州土棍,有些不着调的勇武传闻,现在这几件事都被重新翻检出来,什么小八义杀拐子救女、小八义窄巷勇斗悍匪、小八义高家庄杀百盗,屠灭何家庄,大破云山寺,赵字营平十万流贼,突袭孔家庄..
四处传播的一件件事迹,有的是大家言之凿凿,有的是猜测,这些都被翻出来了,原本这些事只是在江湖人嘴里传播,现在却成了冯家团练被灭的佐证。
那接下来,这天就要变了,可一琢磨,和大伙没什么关系,这还是大明天下,生意也还照做,无非多了个让人关注的趣事谈资而已。
这么说起来,这位小爷留在隅头镇不走,没准是要长留此处了,留在这里也应该,隅头镇江北繁华第三,仅次于扬州和清江浦,比起徐州那等穷苦荒僻之地强出太多,年轻人都喜欢热闹,喜欢声色犬马,没什么可奇怪的。
无关的人们看个热闹,可相关的人们都动作了,冯家在淮安府北边最关键的就是盐,官盐和“官面私盐”都在海州顺着运盐河南下清江浦和扬州,在那边再顺着水路行销天下,和淮安府北部腹地以及西边的邳州没什么干系。
可那些见不得光的暴利私盐则必须要通过这边出来,不光是冯家的私盐,还有其他盐商的,还有些亡命的盐枭盐贩之类的,和这些相关,还有两个巡检司,以及若干路上的土豪窝主。
现在这边换了天,他们就要跟着动作,原来冯家是把其他家赶尽杀绝,自己吃独食,现在这位和盐上没什么渊源,能不能在他手下分润些好处?大家都知道没有白吃的宴席,上供分润那是少不了的,最起码也要上门磕个头,以后可就要在这位强豪手下捞食了。
就连那两位九品巡检都不敢自恃官身,按照江湖规矩,恭敬的备下了重礼,找身份足够的人引荐递帖子约时辰,看赵进这边的意思。
扬州那边得到消息的盐商,也都是派人北上,等着和赵进见面商谈。
至于那些盐枭盐贩和窝主一流也只能就近表态,和那些看不惯甚至敌对的徐州武夫们打个招呼,表示出对赵进的恭敬和善意。
他们甚至推举不出足够身份的角色来见赵进,原因无他,冯家打压这边太狠,根本不可能有强人冒头。
在和盐路相关的各路人马想来,赵进在大胜之后,在局面翻转确定之后来到隅头镇,一方面想要享受此处繁华,另一方面则是要等着众人过来拜码头,这也是应有之义,赢家胜者就有这个资格。
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进爷态度客气归客气,却说这些事要在徐州定下,不过绝不会亏待了大伙,冯家占掉的份额太大,即便要留出给赵字营和徐州各方的常例,大家已经可以赚很多,赵进做出这样的表态,已经是皆大欢喜。
不过大伙也能判断清楚一件事,进爷不是等他们,甚至很可能大伙去谈的事情都不放在进爷眼中。
接下来大家又弄清楚第二件事,进爷来到这边不是为了游玩的,他呆在孙甲的宅子里,出门也是去码头和隅头镇周围各处,声色犬马的地方丝毫不碰,也不见什么女色进宅,倒是来往隅头镇的快马多了很多,那些骑马的人带着信笺,在赵进的住处进进出出。
这表现让大家对赵进的看法又有改变,这位小爷虽然年轻,却是个做大事的性子,这个年纪也不毛躁,能沉住气这么勤苦,当真了不起。
********
三月初二这一天,有人自南来,十几名精壮汉子簇拥着一辆马车进了隅头镇,来自徐州的江湖人一看到他们就去通风报信,本地的牛鬼蛇神则躲得远远的,原因无他,这十几个汉子身上的杀气太重,而且顾盼之间没有丝毫的避让心虚,这等人物只能是军中精锐,或者是高门家将,甚至有可能是厂卫这样的身份,对这样的角色,还是敬而远之的好。u




大明武夫 第四百七十九章 给脸不要脸(第三更)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这一行人来意身份的时候,尤振荣已经开始布置人盯梢了,没曾想这些人直接来到孙甲的宅邸,有汉子按照拜客的规矩递进去帖子,然后马车上下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文士,被赵进的护卫领了进去。
“学生施坪敖,在陆将军幕中帮办文书,这里见过赵公子了!”施坪敖是方面大脸,或许是在军中做幕僚师爷的缘故,没有寻常士子文人的文气,言谈举止间沉稳干脆。
赵进这边护卫通报之后,施坪敖就自报家门见礼,作揖起身,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这神色赵进并不意外,无非是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
“施先生请坐,从狼山一路来,想必辛苦了。”
“谈不上辛苦,学生在路上耽搁一天,那边就多耗费一天的钱粮,这些迟早要着落在我家将军身上,所以紧赶慢赶啊!”施坪敖的态度谈不上亲切,这也是情理之中。
赵进一笑,他这种淡然对待让施坪敖眉头皱起,咳嗽了一声冷笑着说道:“学生孤陋寡闻,居然不知道南直重地有如此虎狼之众,若是朝廷知晓,肯定会视作心腹大患,定当派大兵征剿,赵公子,徐州有个典故不知你听过没有?”
“什么典故?”
“百年前闹白衣贼,刘六刘七过境徐州,这边有一缙绅人家忠心为国,办团聚众抗贼,保境安民立了大功,可事后他却因为杂事没有把团练散掉,当即被官府拿了,定下大罪,即便朝中有大臣缓颊,又散尽家财活动,还是被刺配三千里,去了哈密卫那等绝地,赵公子手底下这些虎狼之众比之当年还要胜过,如有人捅到朝中去,那下场恐怕不会好啊!”施坪敖盯着赵进说道。
这典故赵进也听过,他脸上神情不变,开口问道:“施先生就说这些吗?”
看着赵进无动于衷的样子,施坪敖冷哼一声又说道:“我家将爷是朝廷经制大将,出镇南直咽喉重地,南直江北安宁自然也是我家将爷的职责所在,乡野间豪强奸邪心存叵测,我家将爷自然要上奏朝廷的。”
说到这里,施坪敖身体却前倾了些,他在盯着赵进的神情变化,刚才还以为对方镇定,现在却觉得对方可能没有听懂,这赵进毕竟只是徐州乡野间的蠢笨武夫,年纪又不大,或许自己说的太深奥了,难道要威胁的更直白些?
还没等这施坪敖开口说的浅显些,赵进脸上的表情变成了微笑,悠然开口说道:“施先生,你知道赵某结拜兄弟的父亲是都察院的御史吧?”
“学生也是士林中人,怎么会不知道望山先生的清名,监司衙门的各位大珰可是交口称颂啊!”施坪敖说了句,被太监们称颂的清名那就是污名,王友山和内廷宦官交游密切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南直隶各处,虽然还未必被当成阉党,可这“清流”二字却算不上了。
赵进没理会施坪敖话里的讥刺,只是继续说道:“一名朝廷大将,麾下千余兵马不知所踪,追查起来却发现是这位大将为了银子把兵马借给豪商驱策,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可偏生人证物证俱全,有御史上奏,内廷外朝大佬们觉得兹事体大,不敢怠慢,急忙让天子知晓,急忙督促有司查办,你说接下来会如何呢?”
施坪敖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赵进自顾自的说道:“今日他能为了钱财借兵给豪商,明日或许就要借兵给别人谋反,这样的人物怎么还能镇守一方,怎么还能成为朝廷大将,这人要下狱问罪,九成九会是斩首抄家灭族,谁提拔的他,谁是他的靠山,这些人有没有牵扯,啧啧,不知道会是牵连多大的案子。”
说完后,赵进笑着看向施坪敖,这位副总兵的幕僚猛地站起,后退几步,脸色已经惨白一片,盯着赵进,满脸的惊愕和不可思议。
“到底是谁教你说的这番话?”
“一介武夫,怎么知道这么多典故,怎么知道朝中大政,谁教你的..一定是那个望山老人,对不对!”
这施坪敖完全没了镇定和风度,在那里指着赵进质问不停,与其是赵进所说惊人,倒不如说赵进这等武勇之辈,还这么年轻,怎么就能如此系统了解朝政,分清利害,说的这么明白,施坪敖惊讶万分,居然盯着这些细枝末节追问。
赵进脸色沉下,重重的一拍桌子,那施坪敖吓得后退两步,赵进冷然说道:“你们人证物证都在我手里掐着,只要放出去,你们就是大祸临头,给你们一个商量的机会,已经是开恩赏脸,你居然想唬弄欺诈,真是给脸不要,没什么商量了!滚出去!”
施坪敖身子又是一颤,脚步却始终没有挪动,脸色青白变幻,局促尴尬到了极点,赵进坐在那里端起茶碗,看着这施坪敖还没移动,抬手就把茶水泼了过去,淋了这副总兵的师爷一脸,又是喝道:“滚出去!”
屋内这动静闹大了,立刻有护卫家丁推门张望,看到这一幕之后才退出去,居然被人看到自己这般狼狈,施坪敖此时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觉得羞愤欲死。
赵进在那里自己又把茶碗倒满,抿了口说道:“是不是还要赵某喊人赶你出去?”
这般身份地位居然自己倒茶,当真粗鄙,施坪敖脑海里居然先闪过了这个念头。
堂堂大将幕僚,而且还是个有功名出身的文士,被乡野间的武夫如此折辱,茶水泼在身上,直接开口赶人,这等对待,换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更何况先前施坪敖盛气凌人,现在却被对方收拾了回来,当真是羞惭无地。
屋中就那么安静了会,也没有花多少时间,赵进喝了口茶放下茶碗,那施坪敖脸色居然就已经恢复了正常,拿袖子把脸上的茶水一抹,在那里作揖大礼拜下,谦卑客气的说道:“先前学生不知天高地厚,说了些狂妄无知的话,还望赵公子大人大量,不要见怪。”u




大明武夫 第四百八十章 交易(四更)
赵进神色不动,只是又端起茶碗,施坪敖一咬牙,也顾不得地面上还有水渍,直接跪了下去,拱手乞求说道:“小的先前有眼无珠,看到赵公子年轻,想要大言诓骗,却没想到自取其辱,真是让赵公子见笑了。”
听到这番话,赵进脸上闪过讶异神情,这次事情处理的基调就是要谈,让赵字营去和一名朝廷大将结为私仇,方方面面的麻烦实在太多,可谈归谈,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施坪敖开始时想要卖弄聪明钻个空子,那就没必要谈了。
文武殊途,不过赵进也和不少文人士子打过交道,他还以为这施坪敖被戳破心事,打面斥责之后会忍不住羞惭离开,下次自己这边可以开出更大的价码,却没想到这施坪敖的脸皮如此厚实,根本没有走的意思,直接一五一十的自承过错。
“小的给赵公子磕头赔罪了!”施坪敖看着赵进还没反应,直接磕头下去。
赵进放下茶碗,摇头笑着说道:“施先生还真是能屈能伸,怪不得能在大将幕中做事。”
“都已经在幕中做事了,脸面风骨这种东西自然要不得。”施坪敖苦笑着自嘲了句。
这人还好像变色龙一样,先前还带着鄙视的态度威胁,现在已经是谦卑到了极点,处处请示。
看到他的样子,赵进只觉得好笑,先前的怒气也消散无踪,抬手说道:“施先生还是起来说话吧!”
施坪敖松了口气,躬身站起,却没有继续去坐下的意思,只是小心的问道:“赵公子,我家将爷安排小的来,就是想和赵公子商谈此事,该怎么做,请赵公子示下!”
“这一个人身上陆将军一年能有五两银子的好处吧?”赵进开口问道。
这问题让施坪敖错愕了下,随即摇头说道:“赵公子说笑了,最多也就是二两多些。”
“有这些人才好吃空额,没这些人连空额都吃不上,赵某好歹也是军中子弟,这点门道还是明白的。”赵进悠然说道。
募兵就是当兵吃粮拿钱,按照规矩,一名兵丁一年差不多十两银十担米,可从兵部户部开始一直到地方上,七折八扣下来,一年里兵丁能拿到手二两三两已经不错了,其余的都被大家分肥分润。
虽说一级级克扣分配,到副总兵这一级能分到的不多,可太平年景,每个营头的兵马都不是足额的,人马不足,军饷粮食还要按照足额的发下,至于这空额,则是由相关的将佐分润了。
1...198199200201202...7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