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赘婿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愤怒的香蕉

    午时到时,狱卒进来打开了牢房的门。不久之后,在烈日的照耀下,外面土黄色的广场上,砍下了一排脑袋,人群中,有人欢呼雀跃大声叫好,有人默默无语神色肃穆,宁毅站在人群里,看完了砍头的整个过程

    <a href"" target"_blank">">




第二五二章 要有信仰
    今天说到这里,想说一件事给大家听。昨天的时候,在城东那边看了一场杀头,见了一位老人家,这位老人家叫做钱希文。知道他的消息,是因为早先前天,茹右跟我说起的那些事,我才起意过去看看。对于钱希文这个人,我之前并不是很熟悉,当然有过几次的见面。他是个极懂权谋人性的人。早几年的杭州一带,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他说一句话,能有决定性的作用,今天,便想把这个老人家的事,讲给大家。

    树荫摇曳晃动,带着悠闲意味的虫鸣中,书院的课室里,正响着年轻老师的声音,当然,说是讲课,到得此时,其实又已经惯例般的变成了讲故事。这个时候,课室之中有着大大小小的几十名学生,而在课室外的窗户后面,其实也有五六名学生聚在那儿,有的趴在窗台上,有的蹲在地上数石子,却也都在听着里面说的东西。

    自从书院中因为宁立恒这位先生产生过几次冲突后,学生之中,便已经分裂成了好几个派系,其中有想要干掉这先生的,也有亲近想要保住这先生的,更多的,自然还是无所谓的中立派。无论好恶怎样,当宁先生讲课有趣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不少人也都愿意到这丙班来听一堂《史记课。

    若是以前那种传统式的学堂,学生想要这样自由的跑来跑去,恐怕会被先生打骂死,但如今的文烈书院,真正敢管学生的先生自然没几位。到得此时,每天到丙班的《史记课时,班上便大概聚集了四十余名的保宁派与中立派学生,至于在窗外蹲着看起来不怀好意的,则大抵是那些想要找茬的倒宁派,他们说是秉承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想法来探听虚实,但毕竟都是岁到十五六岁左右的孩子,听宁毅的故事说得有趣,往往也是津津有味地听,听完了才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来。

    不过,今天说的这个故事,则使得课堂内外的气氛微微变得有些古怪了。

    钱家原本是杭州望族大户,他们家族原本出过很多高官。有关于钱希文,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几个月前我刚来到杭州,执着长辈的信函到钱府去拜访他,遇上两个追打的年轻人,然后捡到一个红色的珊瑚笔格我因此拿到了十贯钱,不过不是飞票,而是一个一个铜板串起来的,整整十贯钱,搬得我很辛苦,我后来去问,才知道这个珊瑚笔格是钱希文最喜爱的一样器具

    有关于钱希文的事情,由珊瑚笔格的事情开始,然后渐渐说起几年前的饥荒,立秋诗会等等等。课堂上下,一时间便起了微微的骚乱。课堂中的都是孩子,但大抵也听得出这故事的立场,他们保宁毅,是因为觉得宁毅已经投了义军这边,这时候说起那钱希文,便令得当中一部分孩子开始有些动摇。

    故事在说,外面的廊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两名书院的先生走过来,大概是觉得里面气氛有异,站在那儿听了几句,面上才显出惊疑的神色来:这人疯了?

    我看不像有恃无恐么

    两人惊疑地听了一阵,随后又有一名先生过来,听了几句,也是讶异地与两名同伴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原本杭州的儒生,自然知道钱希文的名字。但这个时候在方腊的地盘说这种事,岂不就是找死?

    正惊疑间,长廊一侧,一名身着黑色短衫的年轻男子似乎是闲逛一般的左瞧右瞧着朝这边走过来了。虽然是没见过的生面孔,但这时候书院外也有守卫,这个时候能进来的,看看这股精神气,便大概知道眼前男子是一名武人,多半还是方腊军中将领,因为他一出现,在课室外闲玩的几个孩子中便有一名明显的被吓到了,往后缩了好几步,随后似乎是跟身边同伴商量要不要走掉。

    三名儒生互相看了看,低头离开,那年轻人瞧了瞧几人的背影,随后侧着瞄了一眼宁毅这边的课室。他微微想了想,之后在距离课室一丈外的廊道栏杆上坐下来,拔了一根茅草叼在嘴里,似乎便在这里休息起来。这个距离上,看不见课室里的动静,但两边的话总是听得清楚的,不久之后,年轻人也就听懂了对方在说的是什么事情。

    所谓卫道,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死给你看。老人家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人,就我来说,也觉得如果他想要做更多的事情,其实是不用死在这里,不用回来的,这位老人也是个聪明人,然而他害怕的是,当所有人都这样当聪明人的时候,别人说起仗义死节,举不出适当的例子。大家会说,虽然你们这些先生,每时每刻在说骨气,在说忠孝节义,为什么对方一打过来,大家全跑了,他留下来,大家会说,有个钱希文,在这里,做了这样的事情,他一辈子在学问上所作的东西,就不是假的。

    他跟他的家人,昨天已经死了。名叫宁毅的先生顿了一顿:我希望大家能记住这样一个故事,记住有这样一个人。今天要讲的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现在说。

    他的话几乎还没有说完,便有孩子举了手愤慨地站起来:宁先生,你这样说,是要说朝廷那边才是好人吗?要说我们是坏人?随即便有人附和起来。前方的宁毅淡淡地看着,待到课室中的吵嚷说完,方才开口。

    好人,坏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没有办法告诉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只告诉你们做人。今天你们的父母让你们来这学堂,学四书五经,读书读史,为什么?朝廷的那帮人,何尝不是花一辈子的时间读这些。你们站的地方不同,学的却是一样的东西,我想告诉你们,你们要学的东西,都在这位老人家做的事情里,我是你们的先生,我觉得你们真要学得好,那么不该错过他。

    关于好坏对错,不是一个人站在好的地方另一个人就一定站在坏的地方。贪官横征暴敛,花石纲闹得民不聊生,你们起来,杀了他们,这是好事,你们读书,书上要教你们的,至少我要教你们的,也是这样的事情。那位老人家做的,也是好事。我告诉你们他的事情,是要让你们记得,有一位老人家,他学儒,他有自己的道,他做了这样的事情,做到了这样的程度,你们以后,也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要输给他你们会输给他吗?

    孩子与少年人终究颇有热血,宁毅问过这句,大家顿时喊起来:当然不会!这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就连窗外几个孩子都要被感染到。但自然还有人想问简单的对错的,宁毅停顿了一会儿,望向众人。

    你们如果是生于太平时节的孩子,我不该跟你们说这些,田玉昌陈秋你们中间,有些还太小,我不该太早教你们太复杂的对啊错啊,你们也许听不懂。但你们不是生在太平时节的孩子,你们的大部分应该都经历过了,在打仗,你们的父亲在打仗,就好像于四河,你已经上过战场了,对不对。

    当中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少年昂起了头。

    那你们就该知道,仗还远远没有打完,我希望你们不会再上战场,但你们是将门子弟,你们要做好准备。朝廷那边有很多贪官污吏,有很多只顾着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死活的无可救药的人,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跟这个人老人家是一样的,我不希望你们成了贪官污吏只顾着搜刮民脂民膏的那部分人,哪怕只是一部分。

    你们既然在这里读书了,称我一声先生,我希望你们都变成跟那位老人家一样的人。你们这一辈子,要有信仰,你们拿起刀,要记得是为什么拿起来的,贪官无道,所以你们杀官造反,天下糜烂,你们拨乱反正。你们要记得自己是为了让身边所见的变得更好才拿起刀的。

    那些长在太平时节的人,他们进学堂,是为了学着怎么当官,或者识点字,将来抄抄写写有个一技之长。你们进学堂,家中父母说是让你们有出息,但这出息,我不希望只是学着勾心斗角,当官钻营。你们若学到了信仰,那才有意义,才是真正的学到了这经史子集里说的东西。

    这话说完,课堂中有些沉默。自然有一部分孩子隐约懂了,但年纪太小的,顶多也只能懵懵懂懂地死记而已,许多年以后,他们也许会记得当初有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但现在,就仍旧只能看看周围的同伴,微感迷惘了。其中一个九岁的孩子举手,怯生生地说道:那先生,我们杀了那个老人家,是不是杀错了。

    没杀错。宁毅摇了摇头,你们将来要学会,敬佩敌人,学习敌人,但不要试图同情他们,特别是这样的,他绝不会投降,就只能杀了他。战场上有一个敌人,他武艺高强,大家都觉得他厉害,你也说,他真厉害,到了交手的时候,你如果也想,他真棒,要是杀了他就不忍心了,那你就死定了。你要有自己的坚持,敌人越厉害,越高大,你越应该出十二分的力气杀掉他们。不过你们如果有空,可以去安葬一下老人家的尸体,给他上柱香什么的。

    孩子们终究感受不来这么复杂的善恶观,年幼的孩子们现在基本觉得那老人家是个好人,死得可惜了,待听得宁毅说起安葬上香,这时候才点起头来。

    外面走廊栏杆上,坐着的黑衣年轻人噗的吐出了口中的草茎,皱了皱眉,又以闲逛式的步伐离开了

    书院无大事,宁毅关于钱希文的这番讲课,在随后一两天里,惊动了整个书院。众人一方面感叹于钱希文的悲壮,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各种关于宁毅的议论,有人佩服他的勇气,有人觉得他活得不耐烦了,但对于他后半段的说话,却又多少有些惊疑他到底站在了哪一边。

    这样的氛围中,除了与一帮学生有些互动,宁毅倒是成了书院中最为孤立的一人,有人佩服他,却又不敢怎么与他来往,有人不爽他,也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将会得到怎样的下场。至于在书院之外,他在这一天的讲课多多少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钱氏一族的遗骨在随后得到了相对正式的入殓,操办此事的是一位名叫于开泰的将领,他是那于四河的父亲,并不清楚宁毅的背景,只是觉得那先生把我儿子教得挺好。也有几个听了那些话的人觉得这先生其心可诛,但在其后,却也没有做出多么乱来的动作,似乎有人在暗中阻止了他们的行为。

    然后从八月初六开始,便是一系列的良辰吉日,杭州城内被闹得沸沸扬扬,包括由一大群绿林好汉所组成的绿林大会,预备推举方腊为天南武林的盟主,顺便推举一位副盟主之类的,由于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弄得声势颇大。然后游行狂欢,由各个起义地山寨送来的四海朝贡等等等等,到得最后,便是方腊的称帝仪式。

    其实这一切在半月以前就已经确定,朝堂的班子组建得差不多,消息也早已宣传出去,只是到得此时,方才算是正式昭告天下,永乐朝的成立。

    嗯,这章算是四号的,还还没迟

    <a href"" target"_blank">">



第二五三章 立场
    第二五三章 立场

    云层朵朵,给大地之上的杭州城带来些许荫凉的气息,外面隐隐传来忽远忽近的鞭炮与锣鼓声中,小婵抱着木桶跑进树荫里,将洗了的衣服往横在院落间的绳索上挂。圣堂少女正是最为清新活泼的年纪,纵然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灰裙,在微风中偶尔轻舞的裙摆仍能衬出纤秀曼妙的身形来。她一面晾衣服,一面笑着,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屋檐下坐着看书的年轻男子说话。

    那是她的姑爷,当然,如今也已是她的男人。

    好热闹哦姑爷,你说他今天能选出那个武林高手来了吧。

    她所说的,自然是这几天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绿林大会,据说有不少奇人异士这些天都在那大会上表现了自己的技艺。城内几个武艺高强的大将军,连同圣公方腊一起都参与了观看,如今外面每日里津津乐道的都是这些事,说起某某人施展的厉害绝学来,甚至比以往说起各个才子的诗会之战更有趣。

    当然,要说诗会文会,这几天在城里也不是没有,不少文社在这些天都已经有了动作,倒也流传出几首好诗词,也有一些针砭弊端的时文。有一干文人之前没被挑上的,自然也希望能在新朝正式定型之前,以此谋得一官半职。

    这些诗会文会,文烈书院的先生也有参加,并且地位都不低,但宁毅自然不去——霸刀营一方倒是不对此做约束。但一来宁毅之前就在杭州文坛名声不彰,二来他如今在文烈书院身份复杂,没人敢惹他,却也没有正式身份。众人就算有议论,也只是在书院内部说说,于是他的名字,终究还是没有传出去。退一步说,即便有人请,他也不可能在这时候搅合这些无聊事——他的诗才反正是假的,能避则避。

    这时候听得小婵说起那大会的事情,宁毅微微挑了挑眉:是武林副盟主,不是武林高手不过连人称血手人屠的你姑爷我都没有请过去,算什么武林大会,一帮农民自娱自乐而已

    宁毅平日里开玩笑,语气向来半带无聊半带调侃,小婵听得笑起来,攀在绳子上的衣服后头:那姑爷你就去啊,阿常大哥不是说了你可以去的么。

    宁毅拿着书笑笑:但他也说那是庄稼把式聚会。阿常阿命那种武林低手也懒得去的话,我去了不是掉身份么,有不是叫我去当盟主。

    喔,但是我在医馆那边听说有人会喷火小婵说着,颇为遗憾,还有能连翻一百个跟斗的人呢

    对于她这种将杂耍高手当成武林高手的观念宁毅不做评论,当然少女也不是傻瓜,这时候只是絮絮叨叨地凑趣而已。晾完衣服,她将木盆放回房间里,到宁毅身边坐下,拿着蒲扇扇起来,宁毅看书,她便也跟着看,偶尔与宁毅聊上一两句。过得一阵,压低了声音道:姑爷,我听他们说啊,你在书院说钱老爷子的事情?

    自从去看了钱希文之后,宁毅身边的环境,其实宽松了许多——或许并不是以看望钱老为开端,而是那天在屋顶上跟那年轻人说过话之后,霸刀营的人将衣物各种生活用品之类的多送了些过来,因此如今的二人世界基本还是变得更顺畅了。但宁毅在课堂上说的有关钱希文的事情毕竟在书院里引起了反响,如今认为宁毅有自杀倾向的居多,小婵自然也是知道了,这时候问起来。她当然也知道,自家姑爷的情绪,在那一天其实是受到了一定影响的。

    宁毅看看他,点了头之后,一边翻书一边轻声道:没事的。你知道咱们在湖州做的事情不小,有人要保你家姑爷,不是脑袋抽了,就是觉得你家姑爷有用——很有用才行。那个刘大彪是个剑走偏锋的疯子,太保守是不行的,单靠长得帅也不行适当的做点出格的事情,人家才看得上我。圣堂最新章节而且,我也确实想帮钱老做点事,不想让他和他家人的尸骨一直埋在乱葬岗里,以后捡不出来

    小婵点了点头,事实上,她最近一段时间虽然看来开朗,其实心里被弄得挺敏感的,一直担心这担心那。因此但凡能说的事情,宁毅并不避讳,总是会跟她聊一聊说一说。说起那个老人家,少女扇着扇子微微沉默,片刻之后,看看宁毅,方才道:那姑爷跟那些孩子说这个,是想是想真的把他们教好吗?

    为什么不?宁毅笑着看她一眼。

    可是他们毕竟是毕竟是

    小婵,你觉得我是站在朝廷那一边的吗?

    呃。大概之前没想过这些事情,这时候被问起,小婵吓了一跳,她心中终究还是将方腊军队当成乱军的,想了一会儿,结结巴巴:可是可是钱家的老爷子不是不是

    我尊重钱希文,因为老人家有自己的道,而且他贯彻得很伟大,跟他站在哪一边,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我站在朝廷一边,难道要跟那些只知贪腐的文官,贪生怕死的武官站在一起?那些恶霸流氓,让我觉得无药可救的人,站在哪一边我都希望他们死得干干净净。小婵,我哪一边都不站。钱老这种人,会让我觉得应该活着,其余的人,除了你你家小姐这些家里人以外,就算死光光了,我也无所谓的。

    宁毅笑笑:我现在既然在这里当老师,就尽一个老师的本分,把好的东西教给他们,因为他们只是学生,如果他们学到了,我也会很高兴,这个世界又变得更有意思一点了。小婵,就好像我们逃跑的时候那些当官的,让他们在我脑子里占了一个位置,我都觉得是浪费,他们是蟑螂,见到了能踩死就踩死,不行的话,就当没看见好了,反正到处都是。

    他耸了耸肩:反正我不讨厌他们,也不喜欢他们。

    说完这些,觉得自己讲的有点冷酷,只是看看小婵时,发现对方托着下巴正在点头,明显不是敷衍。其实小婵心中想的也差不多,她反正是个小丫鬟,生活的世界无非是那个小院子跟小院子里的姐妹姑爷小姐,将来也许还有她跟姑爷生下的孩子,院子外的东西,对她也是没太多意义的。当然,她没有姑爷这样豁达,对于那些出卖了姑爷的坏官,她现在还是挺记仇的,耿耿于怀,觉得他们死了才好呢。

    秋日的下午,气氛便在这样的闲聊中显得有些悠闲了,气候转凉,风轻云淡。这样的日子里,随着外界的喜庆,发生在杭州周围的各种战事,似乎也变得有些遥远了。尽管偶尔还有伤兵送来,但若是呆在书院里,每日里还只是讲讲课,看一帮儒生喝喝茶,小声地议论一些与家长里短无异的学术问题,或者又讨论一番最近杭州发生的热闹事件,真像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

    宁毅知道自己还有一关要过,无论他现在过得怎样悠闲,总会有人过来对他作出个安排。人在矮檐下,总是只能如此。但这一关,随后来得有些突兀,过得其实也有些奇怪。
1...166167168169170...9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