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教父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黑色贝斯
有些类似奥斯卡之后的名利场晚会,但却又有所不同。
不过却都是一样的正式,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会出现在派对上。
所有人都身着正装,衣冠楚楚,彬彬有礼。
“恭喜,加里。”
罗杰和加里-贝尔碰了一下杯,互相恭喜了一番。
“真不习惯这种场合。”
加里抿了一口香槟,小声吐槽道。
摇滚明星从来都不喜欢正式场合,罗杰也同样不喜欢。
“我们准备呆一会就走。”
罗杰随口说了一句,然后问道:“你们最近有什么计划么”
“休假。”
加里的答案让罗杰很意外:“我们要休上三个月的假期,我打算去欧洲玩玩。”
不过想到加里他们的地位,罗杰也就了然了。
到了二线顶级这个位置上,想要再进一步不是简单地发发专辑、开开演唱会就能做到的。
哪怕什么都不做,收入也不会低到哪去,如果进取心差一点,确实没必要太过拼命。
“真羡慕你们。”
罗杰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明天就得回纽约,很快就要开始工作了。”
“新专辑”
&nbs
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个家伙】(6更,2万+)
回到酒店,几个人都没有休息的想法。
虽然丢掉了三座奖杯,但毕竟还获得了两座留声机,其中还包括年度最佳新人这样的重量级奖项。
罗杰三人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但心里都很兴奋。
理查森买了几瓶酒,三人在理查森的房间里喝酒聊天。
——鉴于理查森嗑.药的习惯,无论是罗杰还是安妮,都拒绝在自己房间里聚会。
“喂,想什么呢”
安妮叫了半天,将走神中的罗杰叫醒。
“想到一些事情,没什么。”
罗杰摇了摇头,举起酒杯和安妮碰了一下,然后看向在一旁吞云吐雾的理查森,问道:“你打算吸一晚上,不陪我们喝几杯”
“喝酒可以,你得先告诉我们,你刚才为什么走神。”
理查森端起酒杯,但却没有和罗杰碰杯的意思。
“想那个家伙的资料。”
罗杰犹豫了一下,捡着能说的部分说了一句:“我在想那个家伙到底是天才还是白痴。”
“那个家伙”,指的是米迦勒-杰佛逊。
“天才白痴”
理查森和罗杰碰了一下杯,追问道:“具体说说”
“喂,你们干嘛讨论这种不开心的话题!”
安妮抗议道。
自从去年的“枪手事件”之后,任何和“那个家伙”有关的事,都会让安妮炸毛。
“别和死人计较。”
罗杰按住安妮的肩膀,说道:“那家伙活不了几年了。”
“你什么意思”
安妮被罗杰的话吓了一跳,说道:“你可别冲动啊,这是法制社会!”
天知道安妮脑袋里脑补了多少类似犯罪电影一样的小剧场。
“我又不是白痴。”
罗杰翻了个白眼,说道:“你想想那个家伙手里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
安妮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捕捉不到那一丝灵感。
纠结了半天,问道:“到底什么意思嘛”
“一个三岁的小孩抱着金砖走在黑帮横行的社区,会发生什么”
罗杰举了个例子出来,安妮和理查森立刻明白了罗杰的意思。
…………
米迦勒-杰佛逊的经历,和罗杰前世的那位黑人天王几乎如出一辙。
米迦勒-杰佛逊出生于一个音乐家族,有一定影响力,但影响力一般的音乐家族。
从一支家族摇滚乐队起家,并在这支乐队成名。
然后就开始了在乐坛坑蒙拐骗的碰瓷生涯。
在这位黑人天王的公关手段面前,其它音乐人的颁奖季公关简直像是小学生比赛。
80年代初的某一年,米迦勒-杰佛逊获得了年度制作和年度专辑两项重量级提名。
然后在投票结束之前,北美各地均出现了大规模的黑人组织游行和抗议活动。
于是反种族歧视成为了那一年的主题,而作为提名者中唯一的黑人,米迦勒-杰佛逊成为了唯一的赢家。
如果说依靠反种族歧视的特殊手段,在颁奖季公关是正常的竞争行为,那米迦勒-杰佛逊所做的另一件事,就差点引爆了整个北美的怒火。
这件事要从更早的时候说起。
米迦勒-杰佛逊的律师是臭名昭著的乐坛讼棍约翰-布兰卡,当然,这是在那件事情曝光之后。
约翰-布兰卡曾和一名叫做艾伦-克莱恩的会计师共同为一支传奇摇滚乐队石头乐队服务,两者私交非常好。
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两人先后因为丑闻和官司,被石头乐队扫地出门。
艾伦-克莱恩先被解约,然后很快找到了新东家,另一支传奇乐队虫子乐队。
虫子乐队为了管理自己的财产,并且出于避税考虑,建立了一家名为苹果军团的公司,并将大约250首乐队的歌曲版权挂在了该公司的名下。
艾伦-克莱恩骗取了虫子乐队灵魂人物约翰的信任,挤走了另一位灵魂人物保罗的岳父,成为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董事。
原本这并没有什么问题,艾伦-克莱恩手脚不干净,但最多也就是捞些钱的事。
但约翰-布兰卡被石头乐队扫地出门,成为米迦勒-杰佛逊的御用律师之后,很快找上了艾伦-克莱恩。
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人知道他们私底下商议了什么。
不久之后,苹果军团公司在艾伦-克莱恩的操作之下“成功”破产。
而在这个时候,米迦勒-杰佛逊也骗取了虫子乐队灵魂人物保罗的信任,成为了保罗的“朋友”。
在这位会计师信誓旦旦地赌咒发誓之下,保罗相信了对方的鬼话:苹果军团名下的歌曲版权最多只值三千万美元。
这包含了250首虫子乐队自己的歌,以及数百首其它歌手、乐队的歌曲。
歌曲版权+词曲版权打包,划重点。
在1985年苹果军团公司破产清算的拍卖会上,由于艾伦-克莱恩的暗箱操作,所有“具备足够财力”的竞拍者全部被阻拦在外,米迦勒-杰佛逊成功以4750万美元的价格拿走了这家公司名下的所有版权。
在这场拍卖会之后,艾伦-克莱恩人间蒸发,消失不见。
而后,米迦勒-杰佛逊立刻翻脸,向法院起诉保罗在演唱会上“未经授权非法翻唱”,由于歌曲版权和词曲版权都在米迦勒-杰佛逊手上,法院判定保罗赔钱。
仅仅只是在五年之内,保罗向米迦勒-杰佛逊支付的“唱自己的歌的版权费用”,就超过了一亿美元。
1990年,保罗在其他人的提点之下,才知道自己受骗了,于是立刻报警,并对米迦勒-杰佛逊、艾伦-克莱恩等参与此事的人发起控诉。
这起案件甚至惊动了唐宁街十号,直接向北美外交官发出警告。
fbi也发出通告,宣称将启动调查程序,以确认这起版权交易是否合法。
在这起通告发出不久,媒体上出现了艾伦-克莱恩的照片,称这位臭名昭著的会计师正躲在巴拿马的一栋豪宅里。
至于为什么是巴拿马,对引渡条约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
面对fbi的调查,米迦勒-杰佛逊六神无主,只得向自己的律师求助。
在约翰-布兰卡的建议下,米迦勒-杰佛逊决定寻求一个靠山。
然而当时包括华纳、环球在内的顶级唱片公司并不愿意接纳这个烫手的山芋。
只有急于打开局面的外来者索尼唱片,对米迦勒-杰佛逊发起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sony/atv公司。
资本的力量,在这个国度是非常惊人的。
虽然索尼唱片只是一个外来者,但也是一家巨无霸级别的商业公司,很快就压下了这件事。
fbi的调查不了了之,而版权官司则被无限制地拖延了下去。
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从罗杰前世的经验来看,估计到保罗老死,也拿不回属于自己的版权。
除了虫子乐队的版权之外,另一起与米迦勒-杰佛逊相关的版权事件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点。
&n
第204章 “休假”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格莱美成为了娱乐媒体报道的焦点。
大部分媒体吹捧的焦点,都放在了拿走年度制作、年度专辑两项大奖的拉丁天后佩内洛普-加西亚身上。
不过也有一部分媒体选择不去凑这个热闹,将注意力放在了其它“小奖”上。
获得了五项提名、两座奖杯的darkness乐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连许久没有联系的克莱尔也再一次打来电话,要求对乐队进行专访。
不过这一次,罗杰并没有接受。
某些“把柄”只能用一次,之后就只能依靠利益交换,这也是媒体和明星之间不成文的规则。
在克莱尔不能给乐队带来足够利益的前提下,罗杰也不会因为睡过对方一次,就随便送出好处。
给女人花钱大方是一回事,拿乐队的利益交换又是另一回事。
公事和私事,罗杰分的还是很清楚的。
返回纽约之后,罗杰三人和经纪人商议过后,决定暂时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反正无论乐队是否接受采访,作为年度最佳新人的获奖者,罗杰三人都必然会被媒体所关注。
即使接受采访,也多不了多少报道。
反而不如等这阵热度退散之后再接受采访,又能拉起一波热度。
格莱美结束之后,乐队的新工作也并没有立刻开始。
在长达一年多的工作之后,罗杰三人决定“休假”一段时间。
不过在那之前,乐队首先要向二十世纪娱乐和华纳唱片催账。
——唱片销售的第三次分成,以及联合巡演的收入分成。
或许是因为合作愉快的缘故,这一次的钱到账的很快。
前者包含了单曲和《怪胎》、《希望》两张专辑的分成,超过一千三百万万美元。
其中《怪胎》专辑的贡献接近一半,下来是《希望》专辑。
至于单曲《》的收入,只有一百多万美元,聊胜于无。
后者要少一些,联合巡演的收入总计六千多万美元,分到乐队手上的不到六百万。
两者相加,乐队账户上的存款数字迅速增加到两千多万美元。
…………
“罗杰,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新专辑的工作”
在财务部门签完字之后,加西亚-赖斯特顿问道。
“我们要休假一段时间,至少一个月到两个月。”
罗杰强调道:“我们已经一年没怎么休息了,必须要休假。”
休假什么的是扯淡,乐队只是打算找个理由,躲到二十世纪娱乐的视线之外,去录制《摇滚圣经》中的部分曲目。
当然,休假也是必要的,罗杰三人只打算录上两到三首歌就收工,剩下的时间好好休息一阵。
《摇滚圣经》是一个长达数年的计划,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宗旨,没有必要赶时间。
“总得给我个时间吧”
加西亚-赖斯特顿不依不饶地追问道:“什么时候回来”
“四月份吧。”
罗杰考虑了一会,给出一个时间,然后说道:“新专辑的计划,我回头会交给西奥多。乐队休假的这段时间,应该足以完成立项审核。”
“可以。”
加西亚-赖斯特顿考虑了片刻,点点头,又问道:“制作人依然要迭戈吗”
在获得了格莱美留声机之后,二十世纪娱乐内部对乐队的评级又上调了一些,定在了b+级,相当于二线上游乐队的待遇。
这一级别,已经可以拥有不弱的话语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