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朱叶一家
在这大明朝,要封外姓人为王,祖宗成法就是最大的阻碍。
即便是叶春秋,虽也有封王的意愿,却也只有两个方子,宗室们当他是朱家人,要避过这个祖法,而李东阳的药方则是遵循附属国的例子,也等于是规避了这个祖宗之法。
唯独叶景这个郡王,却是无论如何避不过的。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祖宗之法是死的,现在的问题,显然是把这件事如何圆过去了。
要圆过去,可不太容易啊。
说起今天尾随而来的几个宗室藩王,周王、兴王这等都来了,却是这里头最没有存在感的,他们身份尊贵,地位却是尴尬,所以虽然也随朱厚照在这神库中小憩,却是显得可有可无。
现在几个臣和部堂都不做声,藩王们的心思却也各自不同,周王朱睦柛和叶春秋无仇无怨,其实也早想拉拢,何况他在镇国府里有诸多股份,实在不愿和叶春秋反目成仇,叶景立了大功,他的心里不免也有些欣慰。
可兴王心里的滋味就有些不太好受了,他现在绝了俸,朱厚照又不准他到封地,让他留在京里悔过,宗室近亲,沦落到这个下场,实在有些可叹,可是他很清楚,现在宗室们都满心希望拉拢叶春秋,虽然他心里还是记恨叶春秋,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敢表达什么不满?最近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叶景死了,对他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这不合着就是叶春秋的报应嘛,活该!
谁料现在竟是这么一出,让兴王朱祐杬不禁有儿心里不太自在,偏偏又不敢露出死了娘的样子,索性只好装傻。
神库中竟是落针可闻,没有人发出声音。
连礼部尚费宏都觉得为难得很,因为这里头有一个两难的问题,坚持封王,那么就等于是自己支持陛下违背祖法,食言而肥,这是欺天灭祖,左右都不讨好,一个不好,就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个污,何必要做这个坏人呢?
朱厚照倒是失笑起来,从前的他天真浪漫,现在的他也算是经历过一些事的人了,怎会不明白诸臣的心思?
这些人啊,是不敢进言,怕担干系,别看平时他们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可是遇到这种大礼的事,却都一个个避之如蛇蝎,他们希望朱厚照一锤定音,反正就算天子做任何抉择,最后的结果都和自己无关,到时候若是有固执的人痛骂改变了祖宗之法,又或者捶胸跌足,指责陛下言而无信,那都是陛下的事,陛下能担得起这个关系,被骂一骂无妨,可是自己还是需要爱惜羽毛的啊。
若是认真细看,会发现朱厚照的笑是带着几分冷意的,此时他的心里忍不住在想“朕的这些大臣,平日里都是冠冕堂皇,句句礼义廉耻,忠君爱国,可到了重要的时刻,却个个都明哲保身了,他们若是有春秋父子二人一半的担当,可就好了。”
心里叹息了一阵,却也是明白一个道理,人是会变的。从前天真的人,而今已成了一个能洞悉人心的君王,只是当洞悉了人心,却不免使得朱厚照有些心灰意冷起来,他性子里总有那么儿倔强的劲头,你们不说是吗?那朕就非逼着你们说!
于是,朱厚照便道“怎么,诸卿家都无言了?都来说说看,这事儿,朕也踟蹰不定,正要听一听诸卿的高见呢。李师傅,你是最聪明的,你来说。”
李东阳不由咳嗽了两声,他是很聪明,也很理性,可是一个聪明理性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头鸟呢?他叹了口气,道“陛下啊,老臣以为,陛下圣明,此事关乎重大,还是陛下圣裁为好。”
显然,李东阳又把皮球踢给朱厚照了,朱厚照的心里愈发的冷,绷着脸道“费师傅,你来说吧,你是礼部尚。”
费宏嚅嗫了一下,道“若是不册封,则是陛下言而无信,天子无信,如何令臣民们信服呢?”
朱厚照下巴微微一抬,道“那么你的意思是,朕该册封叶景为王?”
费宏忙道“不过老臣窃以为,祖宗之法中,未有异姓封王的,假若册封为王,岂不悖逆了太祖皇帝的祖训吗?”
什么好话都被你说了,朱厚照很是鄙视地瞪了他一眼,说了等于没说啊。
朱厚照有些气恼,他发现这些老臣,都是属泥鳅的,竟是半天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陛下。”正在这时候,却有人道“臣有一言。”
朱厚照循声看去,竟是周王朱睦柛。
这反而让朱厚照微微有些意外“怎么,皇叔但说无妨。”
朱睦柛徐徐而出,他其实很清楚,之所以大臣们不敢发表任何意见,是在于他们不合适说,这毕竟牵涉到的是朱家的祖宗,他们是外姓,谁敢多嘴?
到时候若是惹来什么质疑,难免要被人秋后算帐。可藩王们的身份不太一样,他们毕竟是宗室,这祖宗,也是他朱睦柛的,大可以畅所欲言。
朱睦柛含笑道“陛下,何不如朱叶一家?”
当他缓缓开口,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整个神库的人都大吃一惊,更别说所有人的表情有多震撼了。
朱叶一家?
这是什么意思?
国姓为王,这是祖宗之法,那么如果叶氏也是国姓呢?
可问题在于,这也太破天荒了啊,甚至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地步。
连朱厚照都有些懵了,他真是想破头也料不到周王居然会有这个倡议。
朱睦柛在所有人的震惊下依旧从容,淡定地说明了自己的理由“镇国公,乃是陛下兄弟也,本就亲如一家,而在臣和诸宗室们的心里,镇国公亦是宗亲,臣何止是将叶春秋当做子侄看待,而是真真切切的将他奉若自己的亲人啊。”
呃这句话怎么令人感觉挺不要脸的
不过结合此前李东阳对宗室的打压,大有一副要撸起袖子收拾宗亲们的态度,周王豁出这张老脸也是情有可原了。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来.),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犒劳
宗室们虽是不事生产,可是都不傻,想要从他们虎口里夺食,那不如杀了他们。. .
周王所提的办法其实用意很简单,与其自己的金饭碗被人抢走,倒不如索性让叶家这一家人也跟着来吃这碗饭,不就是多几个金饭碗嘛,总比砸了锅,大家都要挨饿的好。
只是当周王抛出朱叶一体,俱为国姓的时候,却还是将所有人吓了一跳。
这事儿太大了。
这周王朱睦柛倒是够狠的,这是疯了吧。
可若是有心人,便一下子明白朱睦柛的打算了,若是叶氏也成了宗室,朝廷对宗室的动作,便成了打击叶家了,宗室和叶家福祸与共,谁敢打宗室的算盘就干谁。
而且他的理由倒也充分得很,陛下将叶春秋当亲兄弟这么叶家人就是我们的亲戚啊。
我们没把叶家父子二人当外人,哎呀呀,自己人呢。
这句话,想必是深受朱厚照认同的,自朱厚照与叶春秋结拜开始,叶春秋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分量,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怕并不会比寻常的宗室要低。
何况,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什么方法更好地解决眼下的问题呢?
叶氏成了国姓,那么朱叶一体,封个王,既使陛下不用食言而肥,同时也不算违背了祖训,当然,这些都是擦边球,可至少许多事都有了解释了。
朱厚照惊讶过后,眼眸一亮,显然认为这个主意极好,他不由道:“噢?这……可以吗?”
说着,朱厚照有点不确定地朝向几个阁臣眼,若是阁臣们反对,这事可能有些难办了。
于是这难题,却等于又抛在了李东阳诸人的身上。
反对?
反对了,就是坏人好事啊,这不正是又把叶春秋推到了对立面吗?何况,若是反对了,那么你来说,这个事该怎么解决吧?
李东阳心里自然是不赞同的,可是在这情况下,不禁语塞。
而王华和谢迁跟叶家的关系最近,则是默不作声。
杨一清资历浅,这时见其他几个阁臣都是默然,而其实他的心思素来都在军国大事上,对于这种名份上的问题,反是不大
费宏是礼部尚书,倒是很想表一些意见,可是他却知道自己不能表,因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极有可能为自己惹来一身骚,最后只好苦笑以对。
朱厚照的目光在所有人身上扫了一眼,大家的反应自是厚照的眼里,他笑了,道:“既然诸师傅们都默许了,想来周王的主意并不坏,那事情就这么定了,选了良辰吉日,就将此事宣告给祖宗,叶家一门皆是忠烈,他们家的老太公,尚且深明大义呢,叶景镇守辽东有大功,春秋更是功勋卓著,此朕的兄弟也,若是宗室之内,俱都赞成,朕也正好成这样的好事,列祖列宗若是得知,想来也不会见怪。传朕的旨意,立命叶景回京,噢,对了,顺道押解杨贼诸人一并到京师来,这是大喜事,要好生办一办,册封的典礼,大可在大典之后再来办,此事关系重大,切莫有什么疏漏。”
朱厚照终是一锤定音。
而如今,也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朱厚照大喜之余,却还是心心念念地想着之后的祭祀。
叶春秋却已懒得理会朝廷的恩赏了,只要父亲活着,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犒劳,他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父子相别的这些年,远在辽东的父亲,在独当一面之后,已经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认识,这种胆识和气魄,连自己都不禁折服起来。
待到朱厚照带着人匆匆摆驾出了天地坛,却是令在天地坛外休憩们的百官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这一场祭祀,怎的虎头蛇尾起来?陛下就这样走了?其余宗室藩王,还有内阁阁老,以及几个国公,居然也没有停留太久,也都匆匆而去。
这天地坛外顿时许多人窃窃私语起来。
“这又出了什么事?”
“莫不是和那叶景追授郡王有关?”
“你这样一说,本官……哎,陛下这是先斩后奏啊,偏生列祖列宗面前,我等不得进言,想来在神库之中,定是有人谏言惹来了陛下的不快吧?”
“这倒极有可能,礼部尚书费宏,是真君子……”
“是啊,是啊……”
众人议论纷纷,因为这事儿实在有些蹊跷。
倒是这时,有宦官脚步匆匆地赶来,扬了扬手中的拂尘,扯着嗓子道:“陛下有旨,祭祀已毕,诸位大人们且散去吧。”
众人心里带着许多的疑惑,却也只好泱泱离开。
可等他们回到了部堂和各寺各院里,却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一次倒是真难为了大家了,京里的各个部堂都已是鸡飞狗跳,邸报房里已经开始重新撰写邸报了,原本预备了一篇陛下祭祀的文章,现在却不得不赶紧撤换,从祭奠忠臣,现在却成了颂扬吾皇万岁,以及彰显叶巡抚的功绩。
待诏房那儿,更是加班加点,开始撰写各种送来的圣旨。
礼部不得不赶紧重新选过吉时吉日,为新的祭祀做准备。
至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此前是预备好了部署,因为辽东的失去,所以必须将兵力收缩到锦州一线,现在这个部署彻底作废,需要有新的章程出来。
户部的钱粮也需重新核算,吏部的一些任命,似乎也需有所调整。
可是真正给人震撼的,却还是叶景竟然活着,这时候大家不得不真正佩服起来,这位镇国公的爹,平时都极为低调,不显山露水,甚至总是被人遗忘和忽视,他当年任辽东巡抚的时候,不少人虽然羡慕,却也有人暗暗讥笑,人家都是儿子蒙爹的提携上位,这位叶巡抚倒好,却是仗着儿子的关系平步青云。
可直到如今,却再没有人敢笑了,以一人之力,而镇住了整个辽东,十数万女真人和叛贼俱都因他力挽狂澜而灰飞烟灭,细细思来,却似乎印证了一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
公告:玉米小说 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xsyd ()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喜气临门
原来大家所忽视的人,转眼之间,却是突然成了谁也不敢忽视的人物,这种心情,除了感叹之外,心里也不由夹杂着一些羡慕妒忌恨了。
而叶春秋回到了叶家后,这时候,叶景活着,而且将辽东收复回来的消息其实还未走漏,所以叶家这儿依旧还是哀乐阵阵,人人都是脸色幽然,白衣孝服的。
看叶春秋的车驾在府门前停下,那门房戴着孝帽要请叶春秋下车,叶春秋一见这刺眼的雪白,便道“将这身上的孝服除了。”
门房顿时呆住了,宛如石化一般,又是惊讶又是不解地道“公……公爷,这……这是什么意思……”
叶春秋现在却是难掩轻松愉快的心情,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将身上的孝衣统统除了,去叫叶东他们来,立即将这府上的灵堂撤下,赶紧的。”
门房却还是迟疑地一动不动,依旧还没从叶春秋的话里回过味来。
叶春秋却已是等不及了,匆匆进了家里,一路看着府里的人都是一身白晃晃地走动,叶春秋的脚步走得更急了。
待到了灵堂,只见王静初正领着叶小海跪在这儿守灵,王静初面上带着几分憔悴,公公当初待她不错,想到这人不在世上了,她的心情也是十分的难过,再加上连日操劳,她这儿媳,早已是身子有些吃不消了。
叶老太公按理是不该来守灵,应当回避,何况他身子也不好,不过总不免伤身,遇到了这种事,对于他这样年纪的人,犹如天塌下来一般。
此时,他也在这里,正愣愣地看着叶松的灵牌,心里则是百感交集,竟连泪也流不出来了,这样大的年纪,伤痛了这么多日,该流的眼泪早已流干了,只有心头那刺刺的丧子之痛令他格外的清醒。
这时,叶春秋几乎是箭步走了进来,叶老太公抬头,看到了这个孙儿,方才还痛苦不堪的样子,却努力地收敛起许多。
这有出息的孙儿现在没了父亲,真不知如何伤痛呢,何况他和自己不同,自己伤心也不过躲起来罢了,可是他却还有公务,在人面前还得忍着悲恸,这些日子,真不知吃了多少苦,若是孙儿见了自己伤心,怕又要触景生情,又不知该有多少撕心裂肺之痛了。
所以叶老太公此前也宽慰了叶春秋几句人有旦夕祸福的话,当着孙儿的面,尽力将这伤痛埋在心底。
不过今儿,叶老太公脸上的伤痛虽是收了,却是见叶春秋冒冒失失地进来,心里就有些不悦了。
再怎么样,不能没规矩啊。
这是你爹的灵堂。
叶老太公在心里摇了摇头,却又不禁忧心了起来,按说这孙儿素来言行都是很得体的,今儿……莫不是因为悲伤过度,导致神情恍惚?
想到这里,叶老太公心又是一紧,真若如此,那可就糟了,他本是不忍去叱责叶春秋,可是怕叶春秋在人前也是如此,若是被人瞧见,人家可是会戳脊梁骨,说你春秋不孝的。
于是叶老太公便板起面孔道;“春秋,你这是做什么?要记着,行礼如仪。”
本来还想到为止,可是叶老太公最郁闷的是,这个孙儿居然笑了。
没错,他笑了。
他居然笑了,甚至这笑看起来很欢快。
你爹才刚死啊,这是你爹的灵堂啊,亏得你还笑得出?
叶老太公顿时愠怒,别的都可以顺着,唯独这种事,却是万万不能置之不理的啊,叶老太公把脸一板,犹如榆树皮一般,厉声道“春秋……”
王静初和叶小海见状,也是被吓了一跳,都是担心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确实是在笑,不笑还能做什么?在这儿哭了不知多少回了,现在才知道,原来只是白哭一场,这若是不笑几声,实在有些对不住自己,现在自己的爹还活着呢,难道还继续哭不成?这才是大不孝呢!
叶春秋连忙作揖,对叶老太公道“孙儿见过大父……”话说到一半,实在憋不住,又是噗嗤一笑,冷俊不禁的样子,连自己都觉得滑稽。
叶老太公身躯一震,更加确定叶春秋疯了……这是真的疯了啊,好端端的孙儿,因为伤心过度,而今从祭祀大典里回来,就这样疯了?
叶老太公真真是被吓得魂飞魄散,忙道“春秋,你……你……笑什么?”
叶春秋笑容可掬地道“大父,你且听我说……”
“不听。”叶老太公板着脸,气冲冲地道“听个什么,真真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们叶家,到了而今,好歹也是正经人家,你爹现在过世了,你怎么能笑?春秋啊,你莫要疯了,这若是让人看了去,可怎么得了啊,你就不怕御史弹劾,不怕遭人非议,百善孝为先,这个道理,还需我来教你吗?”
叶春秋却道“大父听了也保准笑。”
“糊涂!”叶老太公气得顿脚,偏偏他虽然叱骂,可是仿佛又怕人听了去,引了其他人来,所以刻意压低了声音,显得尤为滑稽,他怒气冲冲地低声道“老夫笑什么,打死都不笑的。”
叶春秋定了定神,因为心里的真挚喜悦,一双眼眸看起来比往日的任何时候都显得明亮夺目,笑脸盈盈地道“方才传来了奏疏,是爹传来的,自辽阳紧急送来了京师,说是父亲已经克复了辽东,叛乱已经平定,父亲……还活着……”
叶老太公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精彩起来,起先还是暴怒,接着带着几分痛惜,可随即,面色僵硬了。
这个消息,一般人实在难以接受。
灵堂都设了呢,这个无法让人接受的事实,也早已接受了,只是……
叶老太公的表情很古怪,瞪大了眼睛,却又像是不信的样子道“你说什么。”
叶春秋道“大父,父亲还活着。”
“哈……哈哈……你在说笑吗?”叶老太公笑了起来,先是觉得可笑的样子,可是看叶春秋很认真的样子,他陡然意识到了什么,接着……放声大笑起来。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入宫大计
竟然死而复生……
当完全理解了叶春秋话里的意思后,叶老太公激动得全身颤抖,而后一个箭步上前,浑身仿佛一下子的充满了能量似的,一把将叶春秋的手死死握住,语气激动地道:“死而复生了?真的死而复生了?”
叶老太公的嘴巴边颤抖着边道,面色从方才的惨白,很神奇地一下子变得红润起来。『. .
叶春秋笃定的道:“不,不是死而复生,是父亲根本没有死,非但没有死,还在辽东立下了赫赫功劳。”
叶老太公嘴唇嚅嗫,竟是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接着便是大笑,如同一个快乐的孩子,手舞足蹈地道:“为何不早说?来,来人,快拆了这灵堂,哎呀呀,太不吉利了,快拆了。”
叶老太公感觉那可被刺得生痛的总算是轻松了下来,真是万万料不到这大悲竟然瞬间变成了大喜。
一旁的王静初孙二人一连串的古怪反应,先是错愕,不过她自小也是一个聪慧女子,少顷便也从叶春秋和叶老太公的对话里听明白了一件事,她的公公现在还活着,那悲伤而疲倦的脸,顿时也是破涕为笑。
叶家这里,众人也66续续地知道了缘由了,欢天喜地在老太公的亲自指挥之下,极为迅地除了丧,过了一会儿,便开始张灯结彩起来,显得比过年节的时候更加的喜喜洋洋。
叶春秋心情真是好极了,甚至时不时地露出会心的笑容,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将亲戚们统统请了来,汇报了情况。
一直忙到了黄昏时分,这叶家人济济一堂,叶老太公满腔感慨,头的子孙,感到无以伦比的满足。
正在这时,门房进来,恭谨地道:“禀老太公,公爷,宫中来人了。”
宫中来人?
这却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此刻就要入夜了,这个时间点来人,莫不是有大事不成?
叶老太公虽是这些日子没有好好休息,却是因为心情好,而显得精神气极好,便兴致勃勃地道:“请进来。”
过不多时,便有小人将一个小宦官请了进来,这宫里的宦官到了外头,素来是颐指气使的,可是在叶家人面前,却是低眉顺眼,先是在叶老太公的跟前拜倒道:“奴婢奉陛下的口谕前来请叶家太公明儿清早入宫觐见。”
叶春秋反而有些糊涂了,道:“只请老太公?”
这小宦官带着肯定的语气道:“是,陛下亲口说了的,说是明儿赶早儿去。”
叶老太公一听,眼里顿时放光,只请自己去?这叶家的祖坟,莫不是又冒烟了?
叶家的家人们则是一个个都错愕不已,旋即眉飞色舞起来,叶春秋也只是失笑,陛下行事,历来是难以捉摸的,叶太公去就去吧,这倒无妨,朱厚照本来就是马大哈的性子,即便老太公头一遭入宫,君前失仪,那也无妨,想来是不会怪罪。
叶春秋而今也没心思顾着其他的了,只盼望着父亲早些回来,经历了这些事,他现在只恨不得赶紧见父亲一面,更确切地亲好好儿的。
叶老太公却是格外的激动,连忙命人送走了这小宦官,接着便开始筹备他的入宫大计了。
叶老太公不是官,没有朝服,自然而然,他率先想到的事是置办一身体面的衣衫,现成的衣服倒是有,穿了穿,却又觉得不妥当,起先是一件圆领员外衣,是松江的绸缎,颜色鲜艳,大家都说好,唯独老太公摇头,感叹道:“太招摇了,咱叶家乃是积善之家,诗书传家的呢,穿着这衣衫去,要被人。”
1...425426427428429...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