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朱厚熜能感觉到,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叶春秋看向他的眼眸,多了几分锋利。
可这又如何呢?他不在乎,何况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叶春秋气恼!
朱厚熜不再理会叶春秋,唇边带着得逞的微笑,若无其事地继续尾随着朱祐杬,穿过了午门的门洞。
众官入朝,至太和殿,如每年的大年初一一般,所有人行礼道贺,到了正午时分,还需前去天坛地坛祭祀,朱厚照早已冕服正冠,他的心里,还是不免有几分失望的,越是到了今日,他心里便越是透着几分绝望,这叶春秋,胜算太微乎其微了,这倒不是朱厚照随意下的论断,实在是宫里的宦官,进行过了一场模拟。
如何模拟呢?那便是让他们各自出题,最后的结果却是现,这个世上根本没有人能够答出任何问题,即便你是内的老,若是这样自由出题,只怕也极有可能会被一个乡下的老农问倒,即便是那些在人眼里没有任何学问的神宫监小宦官,他所出的题,也极有可能让所有人答不上来。
更何况,还是兴王府精心准备的三道题目?这三道题目,一定会避开叶春秋的出身,学问以及读书的经历。
越是这样看,朱厚照就越觉得这兴王父子设了一个陷阱,最让他无语的是,叶春秋居然还是自己跳进了陷阱里。
所以,当朝贺完毕之后,朱厚照一副很没兴致的样子,道“天坛的祭祀,还需一个时辰,此前早就有约定,兴王考校叶爱卿的学问,白纸黑字在此,既如此,这考校就开始吧。”
朱祐杬听罢,连忙上前道“陛下,这场考校就让臣的儿子来吧,臣的儿子年方十一,杀鸡焉用牛刀,让这小子来,便可将镇国公问倒。”
新年快乐,今天到处都很热闹,希望大家有个愉快的节日,好吧,顺带老虎在此求保底月票,现在还在双倍月票之时呢,希望有票的支持老虎一把!最后再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学业进步!(未完待续。)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百度搜索 来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下马威
在这太和殿里的人,谁不会想到,这题目,只怕兴王父子二人早就算计好了的,现在只让一个十一岁的‘小子’来提问叶春秋,便带有故意给叶春秋难堪的意思。(八)(一)(中)(文)(网) | (八)8(八)1(一)z(中)(文)
朱厚照自也明白朱祐杬的用意,心里恼火,只冷冷地头道“叶爱卿以为呢?”
叶春秋在众目睽睽下出班,他心知,自己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所关注。
朝朱厚照行了礼,叶春秋才道“臣愿尽力一试。”
“好,来人,燃香。”朱厚照一想到叶春秋会输,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只是兴致阑珊地挥挥手,朝身边的宦官示意。
一枚香燃起,按照规矩,每一题都需在一炷香之内答出来,否则,便是无效。
无数人的目光便落在了那袅袅的香烟上,某种程度,对于大家来说,这是一场既令人期待,却又为之绝望的赌局。
李东阳这些日子,睡眠也不甚好,殷红的眼袋垂在眼下,叶春秋给了他一些希望,却也给了他绝望,他细细想来,最后却是现,这一切俱都是虚幻。
一个令人绝望的希望,没有比有了更好一些,至少不必使自己的内心翻江倒海。
朱厚熜已是不客气了,他上前一步,接着道“镇国公,你可听好了。”
叶春秋便徐徐而出,神色依旧淡定,道“就请世子赶紧出题吧。”
朱厚熜浮出一笑,道“是吗?看来镇国公颇有信心,镇国公可记着自己的承诺了,你的银子,我可笑纳了。”
叶春秋则是默不作声,不想和他在殿中做无谓的斗嘴。
朱厚熜讨了个没趣,也不在意,旋即道“镇国公可看过山海经吗?”
山海经?
第一道题竟出自山海经?这倒是让不少人悬着的心放下了。
镇国公好歹也是才子,是状元公,这部书,虽是杂书,却应该是看过的。
而且山海经不过寥寥三万余字,理应不难。
只要是牵涉到读书,想必是难不倒镇国公的吧。
想到此处,连李东阳也觉得意外,嘴角微微勾起,掠过一丝喜色。
其他的朝臣,不少人暗暗头。
叶春秋倒是不觉得朱厚熜会太过容易让他过关,不过他依旧不露声色,只是道“倒是看过一些。”
“那么,敢问山海经中,出现多少方国、多少座山、多少条水道、多少种怪兽?”朱厚熜一字一句地念出。
那袅袅的香烟,依旧在殿中缭绕。
这太和殿与冷冽的外界相隔,少了刺骨的寒风,可是在此时此刻,许多人却不禁打了个激灵。
卧槽,居然是这样的题?
山海经难吗?
不算难。
此书看过的人,只怕不下三位数,大多数人只当猎奇罢了,当年苦读的时候,娱乐确实是少得可怜,偶尔看一些杂书,权当是娱乐,也没什么不可。
当然,这种书是不可能像四书五经一样,三万余字,要求熟读于心,倒背如流的。
想必这世上,绝不会有人将其记得一清二楚。
既然连背诵都做不到,又有谁吃饱了撑着,跑去统计这山海经中有多少方国,多少座山,多少的水,更有多少怪兽呢?这时代,毕竟没有奥特曼和级赛亚人,难道还要去打怪兽不成?
于是满殿哗然。
这题,怎么答得出?
刚刚放下的心,百官们又心情沉重起来。
朱厚照的脸已拉了下来,连他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答出来的题目,本来朱厚熜说可知道山海经,他也是松了口气,因为作为平日不太爱看书,甚至算是不务正业的他,这山海经,他还真看过,更何况是学识深厚的叶春秋?原以为这对叶春秋会有利,可是现在
这么刁钻的问题,这殿里的百官,哪个不是学识渊博的,估计也没一个能再短时间里答得出!
朱厚熜面带微笑,他的眼睛掠过,已看到了所有人的反应,大家的反应,其实很好理解,他这是下马威,这第一题,就已经彻底令人透不过气了,更遑论还会有第二、第三题了。
他见叶春秋沉吟不语,不禁笑了,道“如何,镇国公答得出吗?若是答不出,那么接下来的题,也就不必再问了,镇国公便算是输了,到时,我成婚之日,也请镇国公来吃一杯水酒。”
他的语气阴阳怪气的,显是故意添乱。
他甚至想,假若这叶春秋即便是熟读三字经,要统计这些方国、怪兽和山水,只怕也需要慢慢地在心里计算,一天时间,或许有机会计算得出,至于一炷香,这就是笑话了。
挑了挑眉,朱厚熜道“镇国公,自己拿主意吧。”
叶春秋却也笑了,意味不明地道“你这题,倒是刁钻古怪得很。”
“哪里。”朱厚熜摇摇头道“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说着,他与自己的父王对视了一眼,笑得越加明媚。
可是在他们的笑容下,其他人的脸都阴沉了下来。
输了,只第一题,就已经必输无疑!
李东阳在心里叹了口气,方才听到山海经,差激动得把自己的胡子扯断,现在
他摇了摇头,全完了。
只是在这时候,叶春秋突然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这山海经总计三万二千四百三十三字,方国四十,有山五百五十座,有水三百,怪兽四百一十二种,却是不知有没有记错。”
嗡嗡
顿时间,所有人的脑子懵了。
老半天没有一个人过神来。
这是瞎蒙的吗?
不可能,谁真正会去考据这种东西?
于是无数人狐疑地看着叶春秋。其实连兴王父子,也有些呆滞,事实上,他们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从没有真正去深究过山海经里到底有多少方国多少山多少水多少怪兽,他们只想着,叶春秋根本不会答得出这个问题,这就足够了。
现在叶春秋脱口而出,朱厚熜猝不及防,愣得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应。
而事实上,整个大殿,君臣数百人,竟都是一脸疑惑。
(未完待续。)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百度搜索 来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运气爆表
今日,琪琪格也在班中,目测着这一场试炼,而她也早已打定了主意,若是叶春秋输了,真到了绝望之时,她也绝不肯屈从朝廷,嫁给这个朱厚熜,要嘛是决心逃出去,要嘛索性一死了之。
起初,她对叶春秋是带有信心的,她亲眼看过叶春秋在朵颜部所挥出来的急智,可谓处变不惊,可是等她从旁人口里得出了规则,方才感到了绝望,现在听叶春秋竟然道出了答案,一双美眸也是掠过了骇然,她的手心,已是捏满了汗,竟现自己紧张到冷汗淋透了身子。
朱厚照则是觉得叶春秋是在忽悠,可是见叶春秋那般信誓旦旦地道出了答案,再看那朱厚熜一脸懵的样子,便晓得朱厚熜也没有细究真实的答案,倒是让朱厚照突然来了兴致,心下一急,于是朱厚照连忙对一旁侍候的宦官挥手道“来人,查。”
一声令下,这落针可闻的大殿,顿时传出急促的脚步声,几个宦官心急火燎地去取了宫内收藏的《山海经》,接着铺了一个小案子,几个翰林官也不敢怠慢,纷纷凑上去摊开笔墨开始计算。
即便是查,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可是自始至终,却没有人说话。
所有人都在焦灼地等待着消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打鼓。
那翰林一页页的将书中所录的方国和怪兽写在了空白的纸上,朱厚熜也是紧张到了极,他忍不住道“陛下,臣要检验。”
这意思是,谁知道这些翰林和宦官是不是被买通了,这叶春秋随便瞎蒙一下,让翰林官们为他证实?
只是他这样一说,却惹来了不少人的怒火!
在这大明朝里,翰林是什么?是清流!可你这口气,岂不是说大明的清流竟还和人勾结了不成?
朱厚照也眼带冷色地瞪了这堂弟一眼,却还是了头。
朱厚熜便到了那书案之后,亲眼见着他们翻开每一页,记录着每一个方国和怪兽。
良久,突然有人道“陛下,方国已经统计出来,有四十。”
四十……
所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叶春秋所答无误,果然是四十。
又有人道“山,五百五十座。”
五百五十……又没有错。
这一次不再是倒吸一口凉气了,方才还清冷的大殿,顿时传出了哗然。
我的天,竟是一个都没多,一个都没少。
这叶春秋是从何而知?这可真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为过啊!诸葛孔明转世,怕也没有这样的手段吧。
而在此时,又有人道“有水三百。”
又对了。
李东阳已经目瞪口呆,甚至连捻着胡须的手都在颤抖。
世上还有这样的事?这叶春秋,可是妖孽吗?
可是,这事就这样实实在在地生在他们的眼前。
朱厚照死死地抓住御案,也有些哭笑不得,若说此前,他对这一场赌局没有任何期待,可是现在,却现今日的比试,实在是精彩到了极致。
兴王朱祐杬则是一脸的铁青之色,他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现在,就还差最后一个……
就在此时,一个翰林几乎激动得忘乎所以,用颤抖的声音道“怪兽恰好是四百一十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站在翰林们身后的朱厚熜,眼珠子都直了,因为每一个记录,他都是在后旁观,这个数字,根本就做不了假。
“果真是四百一十二啊。”无数人惊叹。
没有一个差错。
在所有人的眼里,这个世上绝无可能解出来的题,竟是这样轻轻巧巧地被叶春秋答了出来。
不等那朱厚熜反应过来,叶春秋已是含笑着走到了朱厚熜的跟前,作揖道“承让,世子这第一题显然是故意相让的,这一题太过简单,倒是有劳世子了。”
朱厚熜顿时羞恼,这哪里是承让,自己开始就预料好了,要将叶春秋一击必杀的,哪晓得没一会子,这叶春秋就轻而易举地答了出来。
朱厚熜看着唇边依旧带着浅笑的叶春秋,这笑在他眼里很是刺眼,他默默地深吸着气,心里既是震撼,又是愤怒,偏偏又作不得,于是面如死灰地道“第一题,镇国公胜了。”
瞬间,大殿中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松一口气的声音。
更多的眼神,则是像怪物一般地看着叶春秋。
这镇国公解出这个题,简直可以用运气爆表来形容,在这里的所有人扪心自问,尤其是那些看过山海经的,有几个人能答出来?而且是在半柱香的时间,如此轻松惬意地说出精准的数字?
叶春秋则依旧是淡然自若之态,他比谁都清楚,此时还不是他高兴的时候,之所以能回答得出这个问题,完全是拜光脑所赐,后世总有某些吃饱了没事做的学者对古籍进行各种研究,这种研究,从剖析到人物的解析,可谓层出不穷,更有人连里头出了多少个曰,多少个子,都会有所统计。
所以叶春秋不用太多功夫,只需一查光脑,答案便可轻松得到,对于有光脑的叶春秋,朱厚熜的第一道题,确实属于送分题。
可即便如此,叶春秋对接下来考验却没有半分的怠慢,他毫无骄傲之色,反而心平气和地对朱厚熜道“时候不早了,烦请世子出第二题吧。”
叶春秋这不疾不徐的模样,倒是让殿中之人佩服不已,这样的题都答得如此精准,却没有半分倨傲之色,叶春秋能有今日,绝不只是运气这样简单啊。
朱厚照已是龙颜大悦,他不禁大笑起来,道“是啊,是啊,快,出第二题。”
相较于一开始,现在许多人的心里对叶春秋已经有了几分信心,虽然知道后面的两道题也一定是其难无比,可多少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朱厚熜咬了咬牙,目带冷色,却道“镇国公,果然是厉害,倒是我小瞧了你,这第二道题,倒也容易,父王前几日,恰好得来一物,就请镇国公看看,此为何物。”(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才高八斗
朱厚熜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愣。
这第二题,竟是辩物?
于是许多人伸长了脖子,纷纷露出了好奇之色,他们倒想看看,这兴王带来了什么稀世的宝贝。
其实这很好理解,有了第一题的前车之鉴,虽然叶春秋答出了第一题,可也让大家知道兴王父子所出的题目,只会越加刁钻,若不是稀世的珍宝,又如何能难住叶春秋呢?
第一题让叶春秋轻而易举地答了出来,说朱厚熜的心里一不急是假的,不过当朱厚照说出了这句话后,方才那蜡黄的脸上,总算恢复了一些血色,若是细心观察,甚至会发现朱厚熜的眼眸里浮出几分得意。
显然,对于第二个题目,朱厚照是很有信心的,这个信心,可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他与父王苦思冥想的结果。
以叶春秋的身份和经历,有一样东西,叶春秋是绝对猜不着的。
所以说罢,朱厚熜便朝朱厚照行礼道“请陛下准臣献出此物。”
朱厚照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这才想起方才叶春秋虽答出了第一题,可是后头却还有第二题第三题啊。
谁也不知道,叶春秋是如何答出第一题的,可是……任谁都明白,后头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刁钻古怪。
所以,行路难,行路难,这才只走出第一步。
朱厚照很为叶春秋所担心,却又忍不住好奇,第二题会是什么呢?
他自然是猜不出来的,于是忙道“献上来吧。”
过不多时,便见一个宦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贴了封条的锦盒来。
看这锦盒,所有人都已经断定,这盒中必定是什么天下少有的稀罕之物了,于是殿中人窃窃私语,不过相比方才的担心,现在更多人倒是对叶春秋有了几分期望,大家苦苦地等待,总算,有了一缕曙光照在了心头。
朱厚熜去接过了锦盒,接着便将锦盒的封条撕了,这显然是防止今早送进宫里时,被人偷看而用的,封条完好,说明锦盒没有被人打开过,他才算放下心来。
于是在众人的好奇目光下,朱厚熜打开了锦盒。
呼……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可也同时响起了哗然的声音。
这……竟不是什么稀世珍宝!
恰恰相反,这个东西显得很古朴,这物件,像是一个什么器具,圆口深腹,形状像一个小盆子,一侧设了一个长柄,柄首扬起,铸成了虎头状,另一侧有斜向上的流,一首一尾,相互呼应,底部有三足,使得这东西,像一个昂首挺胸的猛兽,带着一种雄浑威猛的气势。
自然,虽然看上去花哨,可是在叶春秋眼里,如果非要用一个东西来形容,倒像是后世的茶壶,当然,是没有盖子的茶壶。
而就这么一个东西,形制倒还不错,可说实在的,却并没有半分像什么珍宝的样子。
倒是……像炊具。
没错,像炊具,可问题又来了,大家仔细去看,这东西极为古朴,只怕……有一些年头了,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这个时代的炊具。
顿时,许多人的脸色又变得不好起来了。
这个题才是真正地杀手锏啊。
因为这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认得这是什么。
这其实也难怪,这题目里有两个极大的难,这第一,便是年代久远,这个东西看起来应当是古人之物,说穿了,这是古董。
按理来说,古董这东西,在这殿中的大臣,也不乏有一些行家,官嘛,不搞收藏,怎么对得起这一乌纱帽呢?
而真正致命的是,即便是再厉害的收藏家,居然也认不出这是何物,从百官们的一脸难色就看得出来了。
大家认不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它是一个没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所谓的行家,若是给他珠子、玉佩之类,他一看,大致就能摸清楚路数了,偏偏这个东西,更像是古人的用具,既是用具,就没有收藏价值了。
反而在古代较为普通的东西,便不受人青睐了,上头虽雕有兽首,可实在过于普通了。怕是在市面上,也就是几百钱的事儿,怎么入得了行家的法眼?
当然,这还不是最难的。
更难之处在于,它是炊具!何谓炊具,其实就是做饭用的。
要知道,圣人门下,所崇尚的乃是君子远庖厨,你一个读书人,就算你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是吧,你也不能沾着荤腥啊,你读圣人书的,当然要离厨房远一,五谷不分才好,否则,没得辱了清白。
说起叶春秋当初的身份,虽是不算特别殷实,可好歹也是小地主出身,堂堂叶家少爷,怎么可能会去厨房呢?
你连厨房都没有经常靠近,又哪里会知道这是什么炊具?
所以,当朱厚熜扫视了众人一眼,脸上不禁露出了诡异的笑容,随即道“这是父王前几日在京中淘来的一物,看着倒也新鲜,就是不知这器具叫什么,出自哪里,作何功用,镇国公才高八斗,想必是知道的,还请赐告。”
果然阴险,很阴险。
看上去这个题目很容易,其实比那山海经还要难一些,如果这个问题,问的是一个乡间的妇人,说不定人家还会有那么一两分印象,可是问到了镇国公的身上,你让人家怎么知道?
这真是坑啊,真真是臭不要脸啊。
李东阳对这东西,也是一无所知,心里叹了口气,只觉得今日像是坐过山车一样,看着叶春秋爆发出了一次奇迹,令他激动不已,可是现在,心又沉了。
这题,不是难,而是跟第一题一样,在于刁,而且比第一题更刁。
叶春秋看着这炊具,不禁也想笑,是苦笑。
兴王父子,为了难倒他,还真是没少费心思啊。
见叶春秋也是面有难色,朱厚熜方才松了口气,他就怕叶春秋再来一次奇迹,不过细细思来,这怎么可能呢?他叶春秋又不是天上的神仙,当真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懂不成?
(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你又输了
说起当初选择这个题的时候,是朱厚熜和朱祐杬精心布置的,其实这不但是古物,是炊具,还是一个在古时也不太流行的炊具,说穿了,这东西……生僻。
既然生僻,叶春秋要认出这个,若是事先没有准备,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的可能。
第二注香已是燃起,香烟袅袅,只见很快便燃去了小半截。
这时,整个大殿,只剩下了呼吸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大家都紧张地看着叶春秋,眼眸里皆是盼望着什么。
看着所有人脸上露出的难色,朱厚熜自然有着得意,此时,他的唇边泛出一笑,故意调侃道“镇国公,怎么,这样的东西竟也认不得了吗?时间可不多了。”
朱厚熜虽是年级还小,可他也是一个何其聪明之人,他这般当然不是没有目的,而是故意想要扰乱叶春秋的心思,使叶春秋紧张,令他无法聚精会神地去回忆,虽是明知道以叶春秋的身世和经历,是绝无可能有对这炊具的记忆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是一个完全针对叶春秋的陷阱。
1...390391392393394...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