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当然,更大的优势还在于,一个蒙古的弓手,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最短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彻底熟练地掌握弓箭的技巧,这不但是考验臂力,还考验着经验,可骑枪轻便之余,任何人都可轻易上手,甚至不需要一个优良体魄的人,拿到步枪之后,玩上几天,就可轻易地上手杀敌了。
第一款步枪,显然是受限于产量和制造成本折中的结果,结构异常的简单,不过七八个部件罢了,那转轮的制造工艺,倒是难了一些,不过以现在镇国府冶金和模具的水平,却也不算难。
孙琦今儿也特意赶来这里看一看这最终的方案,他对骑枪也颇感兴趣,因为这是镇国府第一个民用的武器,以往镇国府的军器所几乎都是赔钱的买卖,一方面,受限于镇国新军的人数规模,所以只能小规模地生产,另一方面,因为配备的对象是镇国新军,只能是自家人用,所以基本上就是贴钱进去养活着这些军器所的匠人。
这个情况,到了倭国建立新军之后,才得到改善,因为一些步枪开始外销,总算能补贴了一些不足,可是要说盈利,却还是有些遥远。
直到这骑枪出来,虽对这骑枪只是有着初步的了解,可对商业已十分敏锐的孙琦,立即就意识到,军器所就靠这个可以挣钱了。
作为一个算是成功的生意人,孙琦的心里自然有一把算盘。
若是成本可以尽力做到三两银子上下,而兜售的价格,则在九两银子左右,最重要的是,子弹的价格不菲,十文一发,看上好像是少了,可是只要你用骑枪,这样的消耗就要继续下去,只要生产子弹的技能一直掌握在镇国府的手上,那便代表着源源不断的有银子入账。
若是所有的牧人,或者是在关外走动和行商的人都人手配制一柄,这将会是多大的商机?
孙琦对枪械也不是很懂,不过他很在乎这种骑枪和弓箭之间的优势,因为对于商人来说,最好的推销手段,不在于这玩意如何,他根本没兴致去了解这个,而真正关心的却是,用什么方法去说服自己的潜在客户购买这种商品。
所以在叶春秋兴致勃勃地去试枪的时候,孙琦则是用心地跟研究的人员低声询问。
“不不不,老夫想知道的不是这个,你说这些数据,老夫也是不懂,你就不妨直言相告,若是咱们的牧人配上了这个,遭遇到了一个训练有素的蒙古骑手,结果会如何,能否自保,你说实话。”
“这……具体如何,学生也是不知。”这军器所的技术骨干为难地道“不过,胜算估计是不小的,而今在这草原上,只要在中短程,无论对方是射手或者是提刀,六发子弹连续击发,便足以置对方于死地了,自然,现在只是实验的数据,具体如何,还不敢保证,可是以学生的估计,胜算会在七八成以上,若是个熟练的骑枪手,胜算还会更高一些。”
孙琦心里总算有底了,不由浮出了几分满意的笑意,道“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筹备开模制造了,这个容易,交给招商局就是,不过眼下就要开始进行推广,我本来这些日子准备回京师一趟,京师招商局也有不少事呢,可是现在看来,这骑枪却是大有可为,说不准,又是一个水晶作坊了。”
正说着,叶春秋已试枪回来了。
对于这骑枪的效果,叶春秋是颇为满意的,而他在帐外之时刚好听到了那技术骨干的话,于是进去便道“我看销量还会比这个要高,而且就算遭遇了蒙古骑手,应该可以做到九成以上的胜算。”
孙琦听罢,眼中不由浮出了明亮的光彩,顿时来了浓厚的兴趣,道“春秋,这何以见得?”
叶春秋不由笑了,道“你们啊,只想到人只会配置一柄骑枪,这骑枪轻便,你们是否想过,将来会有不少人要配置双枪的?双枪都是先填好子弹,一旦遇到了特殊情况,便可轮流抽出射击,如此一来,就是连发十二弹了,这骑枪构造简单,成本也不高,牧人们的薪俸不低,一旦骑枪流行起来,只怕将来很多人都愿意配置双枪的。”
孙琦眼眸一亮,声音带出了几分激动,道“这样说来,这款骑枪的销量,老夫还是算少了?对,说得不错,这骑枪很是灵便,插在腰上也不费多少力,配置双枪,哈哈……”
叶春秋有时候不免觉得这个舅父是越来越市侩了,可是细细一思,他本就是彻头彻尾的生意人了,所考虑的,自然永远是成本和销量,还有能有多少获利。至于骑枪横空出世,对于这草原会有多少影响,却不是这个生意人最为在意的。
而叶春秋的立场显然是截然不同,作为镇远国国主,世镇关外,却是非常清楚这将是意味着什么。
叶春秋含笑道“是呢,这一次,怕是关外的军器所,又不知要准备多少工坊,生产枪弹,得要招募多少人手了。”(未完待续。)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来/,..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物竞天择
骑枪的出现,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将牧人们武装起来,另一方面,亦可借机使军器所在这关外重获新生。
镇国新军的规模,暂时不宜继续扩大,倒不是现在镇远国怕遭人非议,而是现在的叶春秋宁缺毋滥。
关内和关外是完全两套体制,向牧人兜售枪支,叶春秋此前本也有疑虑,不过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关内是人满为患,而且没有外敌,这就导致内部矛盾是根本,因而朝廷收刀入库,也是情有可原。
而关外的情况则是截然不同,对于这些人数并不占优势的牧民来说,外患才是根本。
人在关外,他们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异族,而能够依靠的,反而是自己的同胞,就如寻常人在关内,遇到了同乡,往往会亲切一些,而在这里,遇到了同族,则也是倍感亲切。
每一个人,在面对这诺大的天地,还有这茫茫无际的草场,不免会生出胆怯之心,因而更容易抱团起来。
每一个牧场,将来都会成为汉人的据,彼此之间,各自用骑枪守卫自己的牛羊,而青龙,则是牛羊的集散地,同时给所有牧场提供各种物资。
说穿了,青龙就是牧民们的市集,而商行,则取代了官府的职能,成为了一个村落亦或者是牧场的组织者,他们用利益吸引到关内衣衫褴褛的人来这里闯出一片天地,他们也同时会毫无疑虑地捍卫牧场的果实,甚至若有必要,一旦遇到大敌,镇国府便可在青龙征召这些放马的‘牛仔’,凝聚一起,将所有入侵者击个粉碎。
人在了牧场,就已经没有什么的四五经了,有的只是野性和人类的本能,适者生存。
那些马术低劣,甚至是胆小畏事之人,立即会被所在的团队排斥,会被人讥笑和嘲讽,所以,每一个在这里的人,都将会努力学习去释放自己的野性。
叶春秋感觉自己是在培养一个新的民族,一个骨血里依然和关内的大汉血脉相连,却不受四五经拘束,豪迈而野性的大汉民族。曾几何时,自己的祖先们,在数百上千年前,何曾不是如此?那大汉武帝时期,无数人蜂拥出关,利用匈奴人最擅长的骑射,将那匈奴人打的满地找牙,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刀枪入库,有的只是物竞天择。
所以此时,叶春秋看着自己的舅父,在头痛于小皇帝玩失踪之余,却是有了一个想法,他对孙琦道“舅父,关内的平民车,理应降低一些价格了。”
“嗯?”孙琦不解地看着叶春秋道“可是现在平民车,销量尚可,何必”
叶春秋摇了摇头,浮出的笑容里带着几分狡黠,道“趁着现在的机会,把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人去买,买了车,就需要买马,我们大可以在马上挣银子就是了,只要马价一直居高不下,就更加有利可图,到时候出关的人只会更多。而出关的人愈多,你猜会如何?”
孙琦道“这还是春秋明示吧。”
叶春秋道“事物之间总是彼此会有联系的,一旦大量人出关,关内耕种的人力就会不足,人力的价格就会剧增,就如从前的轿子一样,当人力价格越高,谁舍得花钱雇这么多人来抬轿子和租种土地呢?那么士绅们势必就不得不用马车来取代出行,用畜力来取代人力的耕种了,如此一来,我们的车岂不是卖得更多?我们的牛马岂不是愈发的价格高涨?出关的人,还有关外的牧场,岂不也是愈来愈多?”
孙琦深吸一口气,还是这个外甥看问题透彻啊,没有错,眼下镇国府的根基在青龙,而青龙的根基现在看来,是牛马的交易和牧场,而想要牛马的交易和牧场兴隆,就必须维持住马价,保证关外源源不断的有更大的牛马需求,到时,根本不必镇国府拿鞭子和胡萝卜去威胁利诱,那些逐利的商贾,自然而然会疯狂地怂恿无数的青壮出关。
更重要的是,这些青壮成了牧人,挣的是关内的银子,可是他们的消费,却又在青龙,在这巨大消费需求之下,各种民生必需品,如骑枪,如马镫、帐篷、盐巴,甚至是皂角、衣物,都可趁此扩大,青龙便可借助着牧人大力发展工商,成为制造中心也是牛马交易的商业中心。
出关的牧人,当然是多多益善。
想明白这个关节,一切就说得通了。
孙琦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兴奋地道“我会令招商处拟定一个章程,现在倒是不急,反正马价本就居高不下,等这马价下跌了一些,再将车价狠狠跌下去,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坐得起车。”
叶春秋冷俊不禁,有时候,自己的舅父其实挺有幽默感的。
只是
叶春秋旋即叹了口气,道“现在这里的一切眼看是要上轨道了,现在真正担心的,反而是陛下的消息,这陛下真是不让人省心啊,好好的,竟跑了出来,可是到底跑去哪里了呢?按他那个性子,应该出关了才是,莫不是他出了什么危险吧?哎他有时候真像是个孩子。”
说起朱厚照,孙琦亦是感叹,自从叶春秋收到关内消息说朱厚照偷跑了出来后,几乎让人将这青龙翻了个遍,却依旧没有朱厚照的踪迹。
孙琦自然也知道叶春秋在这里面的压力,此时不由皱着眉头道“现在已经派人四处找寻了,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的,而且不是说那钱谦也跟着陛下出来了吗?有钱谦在,总不至于遇到什么危险,只要是出了关,我们总能有陛下的踪迹的,现在各大青楼、客栈,不是已经派人知会了吗?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春秋勿忧。”
叶春秋倒是把孙琦的话劝解听了进去,不由哂然一笑道“是呢,有钱大哥在,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的,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感觉,这个家伙,莫不是去养马了吧?”(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阔绰
青龙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终究还是朝廷的旨意起了作用,让无数红着眼睛手里存着的大笔的银子终于有了去处。
而今和从前不太相同了,从前的银子,一般情况是难以贬值的,因而那些老财们,往往会将金银藏进自己的地窖里,这天下的财富,十之八九都藏了起来。
可随着倭国银矿的开采,再加上海贸的开始,大量的白银流入了市面,这使得白银的价值开始暴跌,尤其是需求的旺盛,从前一两银子能雇到的人买到的东西,而今却是不能了。
镇国府也教会了许多人一堂课,银子藏起来虽然不能保值,可是一旦流通,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在这诱惑之下,许多人的金钱观也随之改变。
而今这关外,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块金矿,所有人都想乘机来吃一口,无数的商旅来往于青龙和京师,而此时,自青龙到秦皇岛出海口的运河也开始挖掘,无数的银子疯狂地流通起来,先是落入各种商贾的口袋,最后又通过薪金的方式分发了匠人、劳力、牧人的手里,这些人再通过采买必需品的方式,购买商品,商品得以卖出,那么就不愁没有人将天南地北的货物通过山海关的陆路和秦皇岛的海路送至青龙。
青龙的帐篷,已是连绵十里,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下来,其中商贾和他们带来的伙计便占了近半,隔三差五,便有牧人前来青龙采买。
这儿从早到晚,永远是一派热闹非凡之景,与此同时,军械所的骑枪也开始售卖。
第一批制出来的三千骑枪,居然只在一日内销售一空,各大商行明白了这东西的妙用之后,便开始疯狂地采入,毕竟银子倒是其次,可毕竟在牧场,他们已经投入了不菲的金银,这巨大的财富投入了进去,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这银子有什么舍不得的?
因而现在骑枪供不应求,只得继续去关内招募匠人扩大生产。
连续过去了两个月,陛下依然是音讯全无,这令叶春秋不得不上至京师,以私人的名义,向张太后请罪。
这件事固然他没有责任,可是且先认错再说,同时开始扩大了搜索的范围。
奈何在这关外,可谓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有不少人都是隐姓埋名,何况这牧场分布又较为散乱,这样寻人,不啻是大海捞针。
这一日清晨,叶春秋练了剑,却是有客人来了。
来的乃是那朵颜卫指挥花当,花当骑着马,带着数十个族人前来拜谒,这臭不要脸的家伙,而今腰缠万贯,倒也豪气得很,不过很快,他立即发现,自己的银子,终究又要流青龙来。
因为即便朵颜卫有银子,可是生活物资,终究还是得来这青龙采购。
不过当他看到这里的热闹,非但不恼,反而咧嘴而笑,吩咐了人去采买诸多部族中的必需品,接着便打马到了刚刚修葺好了的镇国府。
叶春秋只穿着短衫迎出来,朝这花当作揖道“花指挥使何时来的?”
花当下马,将马交给身后的护卫,接着大笑一声,露出他的黑牙,道“嘿来采买一些东西,有银子也要花的,是不是?哈,了不得啊,你这镇国府真正是了不得,半年还未到呢,牧场就都起来了,大大小小的牧场,怕是有数百处吧,你们汉人倒是人多,可是说到养牛马,哈哈我看到许多人,连马都骑不稳呢,罢,不奚落你了,我是得了银子的,我说话算数,这牧场,任你们汉人来建,你看,我一直勒令自己的族人不与你们发生冲突,哈用你们汉人的话,你便是我的衣食父母嘛。”
早就摸清这花当的性子,听他这般调笑,叶春秋也不过是莞尔一笑罢了,便侧身请他进去入座。
花当心里却是颇为得意,这叶春秋确实是个大财主,出手可谓是阔绰无比,一出手就是百万纹银哪,若不是叶春秋当真解送了银子来,他还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至于朵颜部的草场,他却是一丁都不担心和在乎,朵颜部横跨数百里的草场固然是祖宗基业,实是朵颜部立身之本,可是这些汉人能翻出什么浪来呢?他们当真会牧马?
好吧,退一万步,即便他们当真有这本事,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草原,是没有王法的地方,群狼环伺,即便他们能养出膘肥的牛羊出来,可照样还是别人嘴下的鱼肉罢了。
鞑靼人,还有马匪,哪一个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像叶春秋这种武功高强的人是少数,汉人那丁三脚猫的功夫,他怎会没有见识过?莫说是那些可怕的人,怕是夜里遇到了狼群,只怕那些胆小的汉人就要吓尿裤裆了。
所以,用不了一年,等他们见识到了草原上的寒冷,等天气渐渐冷起来,那些过冬的草原诸部好日子到头了,穷疯了,一个个磨刀霍霍四处去打草谷的时候,看你们还呆得下去吗?
只怕到时候,不是被人像肥羊一样宰了过冬,便是吓得又躲去了关内了。
花当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一直很愉快,不过说到突然有了银子,他其实还是觉得很不适应的,这种土豪的生活,有时候总觉得不真实,如做梦一样。
跟随着叶春秋进了镇国府的主厅,二人在主次位坐下,花当便笑着率先道“公爷,你们这儿还需要不需要牧人?这牛羊可不好养啊,没有一些熟练的牧人指导一二,只怕”
叶春秋先是命人上茶,皮笑若不笑地一面道“不劳费心,咱们汉人,自然可以自给自足,你们有你们的放牧方法,我们呢,也有我们自己的方法。”
难不成想安插他们的人进来?还是觉得那百万纹银不够他的胃口?
这花当打的真是好主意,叶春秋心里却没有不愉快,这花当若是不会见缝插针,便不是真正的花当了。(未完待续。)
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来]),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庶子风流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敲诈
花当对叶春秋的‘不近人情’,也是不恼,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不是?自从有了钱,他发现自己的脾气真是愈发的好了,整个人身轻如燕,吃得香、睡得熟。
此时,花当的脸上依旧浮现着笑意,眼露狡黠,看着叶春秋道“公爷还没有在草原上过过冬吧。”
叶春秋呷了口茶,这是江浙的雀舌,犹如香片一样,一口下去,口齿之中还留着几分余香。
叶春秋带着几分写意道“还请见教。”
花当舒服地坐在沙发上,这沙发坐的实在是太舒服了,他已打算回去的时候买几十个回去。
花当将心思从沙发上收了回来,便道“你们汉人耕种,是分农忙和闲时的,草原上的牧人也是一样,平时呢,逐草而居,放着牛马,等到快入冬的时候,就要准备好干草,预备要过冬了,可是呢,你也知道,这儿天寒地冻的,一旦入了冬,就更不必说了,可是许多人没有预备这么多干草,可怎么办呢?这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干草,冬天可不好熬,说不定还会要人命的,所以快要入冬的时候,这整个草原诸部,人人都是疯子,当然,我说的不是咱们朵颜部,咱们朵颜部有朝廷垂怜呢,倒不至于红着眼睛像是草原里的饿狼一般四处抢掠,不过那些日子不好过的人,有时候,连自家人都会抢,呵……何况……”
他贼兮兮地盯着叶春秋,颇有看笑话的意味。
其实这很好理解,关外的人固然有时候也有朴实的一面,可是因为条件所迫,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强盗,这就如猛兽入冬之前要赶紧捕食囤积食物一样。
草原上的人,每到快要入冬时,便会开始一次狂欢盛宴,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从前大家抢掠的难度会比较高,一方面是关外的人,本就没有几个有富余的,穷光蛋抢穷光蛋,而且哪个部族都不太好招惹,就如这朵颜部,谁敢抢他们?这朵颜部数万人的野性迸发出来,也足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现在汉人出关,在这外头建了这么多的牧场,养了这么多的牛羊,在草原所有人的眼里,每一个牧场,那就如同是金山银山,抢掠的价值极高,何况,这些汉人在他们眼里,素来跟绵羊没有任何的分别,抢掠的成本也是极低,这自然就成为了最有可能被抢掠的对象。
花当甚至可以想象,已经有部族打上他们主意,恨不得将他们的粮食和财富收入囊中了,只是现在因为朵颜部就在一侧,而且巴图蒙克汗没有轻举妄动,大举来犯,所以各部还算规矩,不敢造次。
可是一旦到了入冬的时候,情况就全然不同了,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意味着部族中许多的人都要被冻死和饿死,反正都是死,往往今年收成不好的部族,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叶春秋对这些,自然也是略有耳闻,却是笑着道“这些事,我也知道一二,花当兄看来是话里有话,有什么话,直说无妨吧,我入乡随俗,也不虚礼客套,花当兄却是绕起弯子来了。”
哼……装,你继续装,我可没有闲情陪你装!
花当心里想笑,他道“我就在想,青龙这里到处都是牧场呢,到时候可就要陷入了极危险的境地啊,难道公爷不需要请我们朵颜部协防牧场吗?其实也不贵的,有银子就成,我们朵颜部的勇士,早就饥渴难耐了,只要有银子,什么都好说。”
雇佣……
又或者说,这是敲诈。
这孙子真是永远改不了贪得无厌的死性啊!
叶春秋甚至明白,花当当初愿意答应将草场拱手相让,多半就是存着这个心思吧,他这是将镇国府当做他的提款机了。
叶春秋抿嘴道“若是镇国府连这个都支撑不住,完全得靠朵颜部的保护,那么……我在青龙招募这么多人出关,又有什么意义呢?”
“啊……”花当不由愣了一下。
花当以为自己已经说得如此明白后,叶春秋会因为安全的问题,而会同意他的提议,可听到叶春秋的回答后,花当显然有些始料不及。
花当愕然地看着叶春秋道“公爷的话,我听不明白。”
“其实很好理解。”叶春秋倒是让花当的反应给逗笑了,笑了笑,随即道“我素来知道草原上的生存很严酷,尤其是在快入冬时,这关外的草场,到处都是劫匪和强盗,可是,我想试一试!”
花当一下子明白了,试一试?这家伙真是疯了!他怎么也料不到叶春秋居然……
花当的如意算盘一下子落空,心里顿时恼怒,声音也随之冷了几分,道“是吗,这样也好,不过到时候真要出了什么事,可别怪我们朵颜部袖手旁观了。”
叶春秋不以为意地微笑道“花当兄自便。”
花当觉得挺尴尬的,敲诈勒索都不成,不禁恼羞成怒起来,豁然而起道“哎,真为你们这些出关的汉人可惜,到时候少不得又要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不知道多少人要用自己的尸骨滋养这里的青草,好吧,既然这样,便不多说了,我得去采买东西了,这就告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