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年岱
常思豪瞧瞧手里的小宝剑,遥想她当年持此剑来到这张床边,刺杀一个无辜婴儿的情景,也不禁身上一冷。
“可是不下手,卢靖妃必要致我于死地,我回不得无忧堂,又惯了这富足安逸的生活,没有再流落到江湖中去的勇气,思来想去,终于邪念占了上风,大喝一声,闭目捧剑,狠狠刺下!可是斜刺里窗纸忽破,啪地射来一件暗器,打在我腕上,登时这一剑,便刺得偏了。”她手中捻弄着常思豪怀里掉出来那块小木牌:“那件暗器,便是这济世令。”
安碧薰瞧着木牌,不解地道:“师父,这木牌雕得好看,拿来当暗器恐不合用,也太可惜了呀。”
妙丰道:“它自然不是暗器,它本来也不是用来伤人的东西。只因它的主人怕来不及阻止,身上又没带暗器,所以才把它抛了出来。我当时吃了一惊,加上心本来就虚,一屁股跌坐在地。一个黑影破窗而入,用剑指住了我。那时节窗子一开,满屋风紧,烛光摇曳,扯得影舞四壁,如同森罗殿里一般,那黑影手向后一扬,劲风起处,窗子复又合上,烛光一凝,我这才看清他的脸庞。”
说到这,她眼睛里流露出一股奇特的神采来,似是倾慕、向往、怀念、幽怨等等多般复杂的情绪都在内心里交集闪烁,不知道哪一种更强烈一些,痴痴的目光中,便仿佛当年那人的面孔就在前方不远。“他的脸线条刚硬,棱角分明,一对眼睛精光四射,瞧得我心突胆寒。他剑尖抵在我下颏之上,缓缓迈步,逼得我在地上手扒足蹭,不住倒退。我知道济世令是西凉大剑燕凌云之物,可是见他年纪很轻,并不像是燕老剑客,惊声问他:‘你是谁?’那人说:‘我是燕临渊。’【娴墨:秦家人口中已谈多次,此番出场仍在人口中,却是有形有象,又进一步】”
“燕临渊?”
常思豪差点跳起来,心想那不是陈大哥的老情敌吗?秦梦欢至今不嫁,更对陈大哥一片深情视而不见,皆因苦恋此人,他是燕凌云的儿子,又怎会和皇宫扯上关系?
妙丰眼帘垂低,道:“对,正是他。唉,他虽然救下了你,却没办法救治自己的伤心,听说后来把你带到江南,交到他父亲和那一班老剑客手上便离开,此后四处游荡江湖,居无定所,过上了自我放逐的日子。唉,当真是一场冤孽。”
常思豪忍不住问道:“他为什么伤心了?”
妙丰叹了一声:“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原来当年他有一个心爱的女孩子叫做林夕夕,她父亲林尚青是在山西做官的,因嘉靖皇上修道要征女孩子做鼎炉【娴墨:说得好听,无非是性奴罢了。历史上嘉靖还专收集少女经血炼药吃,人一富贵到头了就不知道该干嘛】,她父亲为了升官发财,便将女儿送进了宫。到宫里之后,遇上你娘阎贵妃,你娘挺喜欢这孩子,就留下她在自己身边做宫女,夕夕顺从乖巧,颇得你娘的喜欢。这时候卢靖妃设下了偶人栽赃的毒计,让夕夕去出首揭发,夕夕不从,卢靖妃派人去杀她父母做威胁,燕临渊知道此事,赶去截击杀手,本来和夕夕约好救人后回来报讯,结果似乎在山西中了一个年青姑娘的圈套,绊住了脚步,使他回京时间迟了一天。夕夕以为父母和燕临渊都遭了毒手,悲恸欲绝,便自尽了。卢靖妃又威胁另一个宫女叫采儿的,采儿见了夕夕的下场,心中害怕,事就成了。
等燕临渊回到京师时,连你娘阎贵妃都死在了棍下,燕临渊是个侠肝义胆的人,就算没有林夕夕这回事,他也要保住你的周全。何况知道你娘对夕夕甚好,夕夕宁死不屈,都是为了她?于是连夜查探到人在我这,这才赶来将你救下。然而他虽然救了你,却救不了自己心爱女子的性命,把这一腔恨意,都记在那山西姑娘身上,决意要杀了她,可是找去之后发现,那姑娘之所以设计绊住他,却是因为心中爱极了他,想多与他相处些时日,原无恶意,这样一来,他便下不了手,只能徒发浩叹,跺足离去,个中伤痛委屈,只怕是别人体会不到的了。”
常思豪心道:“那山西姑娘多半就是秦梦欢。她爱极了燕临渊,却无心做下错事,令他抱憾终生,怪不得每日里脸上总是有一股郁然,始终不散。”【娴墨:行文到此,小线头终于勾丝露块肉。梦欢列情榜第十,终是配角,笔墨也算不丰不减】妙丰道:“那日他救你之后,剑抵颏下,向我询问情况,我将一切都说了,他见我是个女流之辈,不忍杀我,要我听他的话。我们弄了一个死婴将你替下,跟卢靖妃交账【娴墨:没有外人相帮,以妙丰这智商,此事办来不易。】。燕临渊当时不杀卢靖妃,是想等你将来长大成人,能自己去手刃仇人。他把你带出宫去,什么情形,我便不知道了。当时老皇爷听说小皇子死了,难过了一场,百日之后给你补起了载基这名字,又追赠你为哀冲太子。有一年燕临渊偷偷带着你入西苑来探我,那时候你才五岁,我问你叫什么名字?你说你叫小哀,还记得吗?”
大剑 【评点本】059九章 诗对
常思豪张口结舌,长孙笑迟小时候的事情,他又如何知道?眼见这道姑陈说往事,情深意切,自己也不忍再撑将下去,正要表明身份,妙丰叹了口气,失笑道:“唉,你瞧瞧,我也真是,五岁的孩子,能记得什么?”
安碧薰问:“师父,那我又是怎么回事?”
妙丰道:“你是我后来和嘉靖爷所生,我非妃非嫔,名不正言不顺,嘉靖又记着安师兄的好处,便赐了你姓安,起名碧薰,养在三清观里陪我做伴。这事情只有我和安师兄等少有的几个人知道,谁也不会外传,连当今皇上也是不知,你这皇帝哥哥聪明睿智,却好色得很,没事喜欢往这跑,我也怕他是瞧上你了,准备找个机会告诉他事实,可是一直难开这个口,他来得勤了,宫里难免有风言风语的不干净,三人成虎,我这几天正愁着这事,结果听尧姜这一说,唉,无风不起lang,真是烦什么来什么,怕什么有什么。本来老皇爷这一去,我在西苑再待下去也没意思,一年来心烦意乱,干什么都不顺当,可是在这住了这么多年,想要离开,一时间天下之大,还真想不出能去哪里。”
“呵呵呵,真人这是跟谁聊天呢?”
一个清悦的声音响起,距离极近,应在窗边不远,妙丰脸色一变,急切间将常思豪往前一推,隐在窗台下暗影,随后单掌凌空虚劈,窗扇嘭然两开。
常思豪偷眼向外瞧去,只见一楼雨檐上负手站定一人,笑意盈盈,眉目如画,头戴青纱冠,蝴蝶结系在颏间,冠带随风。身着亮银色右衽长衣,两肩处绣着大朵的富贵牡丹,色彩鲜红,花团掩映,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一条黑色银边大带扎在腰际,旁坠两枚方孔玉钱,长衣下摆泼拉拉顺风飘展,露出猩猩红的裤腿和皂黑小靴。
常思豪猛地吸了一口气:“世上竟有如此英俊的男子!便是明诚君沈绿在此,比他也大有不如。”
妙丰脸色沉凝:“我道是谁,原来是郭督公到了。”
常思豪一惊非小,几乎从床上跃起,五指紧紧握住那柄小剑,心中喊道:“他是郭书荣华?他是郭书荣华!”【娴墨:东厂天下走到第六部,郭督公方才登场,却精神百倍,被恨其入骨的小常先夸了一声帅,连明诚君沈绿都被踩下去了,这待遇比郑盟主挨骂强太多。】安碧薰大声道:“我们这三清观是老皇爷敕建,要是踩坏了瓦片,你可赔得起吗!”妙丰手拢了她脸蛋,低低道:“薰儿不得无礼!”转向郭书荣华道:“郭督公不在东厂,到我这三清观所为何事?”
郭书荣华在夕阳中灿烂一笑:“我来宫里办些事情,在公主那里见着了冯公公。听他说道宫中来了贼人,我瞧见栖霞公主头晕目眩,与寻常困意不同,一探脉象,才知她是被人用内力震晕,也不知道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他语声温和清亮,听来十分悦耳,若非知道他便是郭书荣华,常思豪说什么也无法将这声音与阴狠毒辣的东厂督公联系起来。
妙丰道:“这宫里宫外,谁敢对公主动手?那可真是笑话了。倒是郭督公所到之处,香风抚面,公主闻之如醉,倒是大有可能!”【娴墨:可知香气在妙丰口中叙来时,已过三人鼻端矣】郭书荣华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方小帕搁在鼻翼处,轻轻一嗅,说道:“真人那可夸张了,我真的有那么香么?”说着手一抖,那方小帕在风中平平飞来,直入窗内,妙丰劈手接过,只见上面有些许血污【娴墨:偷情偷惯了,若不见这血污,定道是督公也要和自己定情。笑】。郭书荣华悠然道:“这是公主身上的东西,她又没受伤,这血是哪儿来的?可不挺奇怪么?我这心里记挂着真人,这便过来瞧瞧,刚才在后院地上又发现一滩血迹,尝了一尝,其味腥厚,和这手帕上的血倒是一样。我就想啊,真人多年素食,身上血液必然清淡,绝没有这般腥烈如烧的道理,那自然是别人身上的了。”【娴墨:此书中多有写血处,是爱血也,爱血亦是爱红,作者博客诗中有“花雄坦放何言怒,向来情浓是血涂。”之句,可窥一斑,爱红者血必热,冷血人岂有血烈文章。】常思豪提剑站起,指他喝道:“你既然尝了我的血,我倒也想向你要点血来尝尝!”
郭书荣华笑道:“常少剑,您是贵宾,还请自重,现下我来这三清观,可不是为了抓你。”
妙丰大吃一惊,瞪视着常思豪喝道:“你,你姓常?你不是小哀?那又是谁!”
院门处涌入人流,冯保阔步走进院中,大声道:“他是谁并不重要,真人还是先把那贼交出来的好。”
妙丰大怒:“什么这贼那贼?除了他还有谁?”
忽听身后有人答言:“他找的是我。”【娴墨:怪奇之至】常思豪猛地回头,只见衣柜之中走出一人,身着淡紫衣,正是长孙笑迟。妙丰和安碧薰二人却不认得,妙丰惊愕问道:“你是谁?”
长孙笑迟眼圈红红,似是哭过,两眼望定了她,哑声道:“姑姑,可还记得小哀五岁来看您时,写下的那首诗吗?”
妙丰张大了嘴,半晌,说道:“记得,怎么不记得?东风摧骨遍地朱……【娴墨:东风者,东厂也,朱乃天子之姓,朱不在天,而在地,是知龙子龙孙,皆伏尸流血,朱正是血色。一句话点透宫变。】”
长孙笑迟接口道:“坤宁宫内闻鬼哭!【娴墨:国母皇后住坤宁宫,连皇后屋中都闻鬼哭,是知三宫六院,皆人间鬼域也。此点阎妃遭刑横死事】”妙丰猛吸了口气,眼睛亮起:“残竖深宫谋奇计,”长孙笑迟:“一天红泪洒皇都!”妙丰颤声道:“义士挟颅赴国难,【娴墨:义士,燕临渊也】”长孙笑迟提高声音:“哀子何敢意踌躇?”妙丰含泪道:“它年,雪耻,学孤赵……”长孙笑迟顿了一顿,缓缓道:“扶苏剑斩二世胡!【娴墨:诗文简白,然小哀五岁能写此诗,亦属小有聪明】”声多感慨,又满含悲愤。
妙丰颤巍巍抬起手来:“是你,真的是你……你怎么会躲在柜子里?”
长孙笑迟道:“我回到京师,自然要来宫里瞧瞧,只是在娘旧日住处追思往事之际,一时失神,露了些形迹,以致被冯保一伙四处追缉,路经此处,便进了这三清观。姑姑替我挡去了冯保,我本来正欲与你相见,却不料听你在楼下说话,似乎认错了人,我便藏身在柜中,想听个究竟,没想到这柜子居然……”
妙丰眼睛瞪得老大,气息紧促地道:“你,你发现了……”
“无量天尊。”
墙壁之中,传来长长的叹息之声,脚步声响,又从柜门里走出两个老年道姑来【娴墨:怪奇之上,又加怪奇】,一个脸上皱纹稍多,眉分八字,面目慈祥,老态明显,头发却多是黑的。另一个则满头白发,从脸上看肤色光润,却又年轻得多。那柜子虽然不小,却也装不下三个人,显然背后另有暗室。
常思豪大为奇怪,心想顾思衣原说到这三清观中有两个道姑,怎么现在又冒出两个来?瞧她们这年纪也都不小了,又为什么在暗室里待着,不见天日?
妙丰道:“她们……是两个老宫女,因冲撞了我,被我抓来,囚在此处……”【娴墨:人笨连瞎话都不会编,抓来你伺候?那倒是囚啊倒是养啊?】“无量天尊!”
那白发的道姑说道:“我们已向哀冲太子表明了身份。你还瞒个什么。”说着手一挥,几片纸落在地上,写满文字,显然是刚才在暗室之中,曾经有过笔谈。
妙丰扑嗵一声跪倒在地:“小哀,她们已经洗心向善,再没做过一件坏事,当年若不是我做下错事,使老皇爷功亏一篑,也不会有后来这些事情,你要报仇,就冲我来,放过她们吧!”
黑发老道姑缓缓说道:“妙丰,你这又是何苦?”她似是身体虚弱,有些气息不足,然而语态柔和,温文尔雅,显然涵养深厚。
冯保率火铳手自楼梯处涌上,喝道:“长孙笑迟,还不束手就擒?”白发道姑转过身来,微皱其眉:“小保,你胡乱喊叫些什么?”这“小保”二字,是冯保年青时常被主子们叫惯的名字,他自入司礼监之后,大权在握,可是许久未曾听见过的了,登时不由一愣,仔细瞧瞧她面容,惊声道:“靖妃娘娘?怎么是您?”赶忙缩身施礼。常思豪更是一呆:“靖妃?这白发道姑是卢靖妃?”
黑发的老道姑道:“唉,还称什么娘娘。富贵荣华,早归尘土,如今她的道号洗心,早已入我玄门,做了贫道的弟子。”冯保抬眼瞧她,似乎觉得眼熟,揣摩半晌,忽然想起一人,试探问道:“恕奴才眼拙,您莫非是当年的王贵妃?”
黑发道姑微微一笑,甚是苦涩,仍是慢条斯理地答道:“这么些年过去了,亏你还记得。贫道如今道号无肝【娴墨:一洗心,一无肝,无肝为师,心肝连体又同级,则师徒又是益友也】,什么王贵妃的,可别再叫了。”冯保道:“是,娘娘。”言罢略一缩颈:这娘娘二字原是说惯了的,未及改口。偷眼瞧去,对方却也没怪。
常思豪心想:“原来这老道姑便是王贵妃,那就是受了卢靖妃指使,去阎贵妃宫里藏偶人那个人了。怎么她反倒成了卢靖妃的师父?起个道号居然叫‘无肝’,更是奇怪之极。”
卢靖妃说道:“小保,你先带人退下,我和无肝师父有话要说。”
冯保面色微凝,迟疑不动。卢靖妃杏眼略睁,嗔容威肃:“怎么,哀家使唤不动你了是不是?”冯保忙道:“不敢不敢!奴才只是担心娘……真人的安危,故此……”瞧了眼长孙笑迟。卢靖妃道:“我们和自己孩子说话,能有什么事情?你下去吧!”
无肝道:“洗心,你还当自己是他的主子不成?”卢靖妃一愣,垂首道:“师父教训的是。”无肝慈容转和,道:“咱们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们不走,便任凭他们听去罢。”冯保连道:“不敢,不敢。”向后使个眼色,率人下楼。身形在梯口刚刚隐没,传来低低的两声言语,似是在阻拦什么,又被断然喝斥,紧跟着又有两人走上楼来。
常思豪瞧见来人,却都认识,一个是刘金吾,另一个则正是那日在颜香馆放屁薰过自己的文酸公。
妙丰见二人上楼,微微点头,道:“你们来了。”很是和颜悦色。刘金吾和文酸公向妙丰、卢靖妃和无肝三人无声施礼,瞧见常思豪,都是冲他微微一笑,眼睛又都落在长孙笑迟身上,静静盯他,也不说话。安碧薰头低下去,脸颊微红【娴墨:何以微红?结合前文看,又在使暗透】。
常思豪回看窗外,郭书荣华早已跃下雨檐,与冯保所率人等静立院中。瞧这距离,冯保众**概听不清楼上的谈话,但郭书荣华武功渊深难测,就难说了。
回过头来,却见无肝正瞧着自己,目有嘉许之色,问道:“你便是常思豪么?”
常思豪点头。卢靖妃一笑:“刚才在暗室中我们对你的来头很是奇怪,小哀便笔述了一番。你舍生忘死,杀退俺答,这份赤胆忠心,十分难得,有你这样的侠烈之士,是我大明的福气。”【娴墨:试想是何口吻?洗心无肝,都成道姑,何以无肝称道号,卢妃仍称卢妃?谓作者意有二:一、卢妃虽也悔过,但威态仍在,主子的心未去净,不宜用道号。二、卢妃是祸首,此一场公案未了。】常思豪道:“鞑子到处杀人害命,坏事做绝,我只是觉得应该应份,就去干了,胆是有的,什么忠心,倒从来没寻思过。”
无肝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好,这是实话,你是好孩子。”【娴墨:是母亲对儿语态】常思豪这些事迹传开之后,人们见面总要捡精忠为国这类词夸上两句作为客套,他做事前本没想过那些,是以比较反感。倒是无肝刚才这句“你是好孩子”,如同大人见小孩无心做对事,奖的一块糖,让他听来,大觉舒服。遂向无肝点头一笑,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卢靖妃点头移开目光,道:“当年之事,我是罪魁祸首,虽然换了一身道装,又怎能洗去当年的血债?小哀,刚才在静室之中,我向你表明身份,便是没想再活过今天,不过在临死之前,还有几句话,你务必听我讲完。”
大剑 【评点本】060十章 慈亲
常思豪见卢靖妃虽清修已久,然而说话时眉目间锋芒犹在,言语之中仍是命令式的口吻,自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习惯难改,可以遥遥想见当年的威势。
长孙笑迟没有言语,静静瞧她,等待下文。
夕阳渐下,余晖入窗,从常思豪和妙丰二人当中照来,将卢靖妃的脸庞涂得耀目澄金。
她瞳仁收紧,缓缓地道:“当年我以为害死了你,可高兴了一阵子,不过回想起来,事情办的并不周密,若真被老皇爷查了出来,那可糟糕得紧,很是提心吊胆地过了些日子。后来看着没事,也便不再担心了。可是没想到,生第二个皇子的,却仍不是我,而是这王姐姐。”
听到“第二个皇子”这几字,无肝慈容转苦,皮肤收紧,仿佛脸上每条皱纹都是泪水垦就的沟渠,而今泪水已枯,沟渠尚在,却吹满岁月的风沙,令人不忍卒看。
卢靖妃望着她,目光里满是心疼。道:“王贵妃心地仁善,一直是我的好姐姐,当初害阎贵妃的事,是我逼的她。可是她的儿子、二皇子载壑出生之后,她也成了我的敌人。有阎贵妃的事在先,老皇爷对她和二皇子着意加护,一时难以下手,我只有等待机会,可惜,姐姐知我歹毒,早有提防,每日不离二皇子左右,在她眼里,宫女太监没一个可信,每个人都可能会被我买通,所以载壑的穿衣、梳头、沐浴、饮食等等,一切巨细杂事她都亲自动手,就连如厕也要亲自跟随守望,有新枕、新被拿来,她都要拆一遍仔细查看,怕里面藏了毒针。就这样生生地守护了二十年,没有给我半个机会。”
常思豪和长孙笑迟脸上都露出讶异之色,向无肝瞧去,护子是母亲天性,可是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做到这般令人发指的地步,只怕世间还没有几人。【娴墨:猪在狼窝里下崽,岂能不守得稳妥?如今的孩子说金贵,实实的离金贵太远,过去大户人家,上学放学,都要跟着小厮仆人,守到十六七,也是近二十年,如此仍难免有个磕碰,小孩不注意,脸上落疤破相,都是一生憾事】无肝干枣皮般的枯指起了颤抖,不住捋扯自己的衣袖,精神开始在回忆中失陷。
卢靖妃黯然抽回目光,低下头去叹道:“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载壑一开始还很顺从听话,后来被姐姐看护到难以承受,常常情绪难控,一阵怒火冲天,一阵沮丧无言,一阵又大哭大嚎,每日都在崩溃的边缘,到了这第二十年头上,终于一病不起,不治夭亡。”【娴墨:未服五志迷情散,也得此病,是知情志致大病,害死人不是虚话。相思入骨者、事父母至孝者、大人疼儿女夭亡者,都有郁郁至死的,更不用说怒发脑出血暴毙之类了,清静二字难得,亦是养身之本,可惜世人爱热闹,不能守住】常思豪瞧着无肝失神的样子,心想:“这神情好是熟悉。娘见我和小妹饿得哭时,也是这般模样……”想起母亲,心中不由得闷闷痛了起来:“这二皇子每天有娘在身边,自然不知道没娘孩子的苦处。他是烦娘烦得要疯,我却是想娘想得要死。娘若能够活转回来,我被她这样日日夜夜看守着,定然也不觉苦,我不要征杀战守,也不管什么国家百姓,我宁愿在她怀中,没羞没臊地撒一辈子娇。”【娴墨:是真男儿也。恋母未必不男儿。恋更要护,为母亲撑起一片天才好。二皇子也不是烦娘,是烦娘做的事罢了。没娘者见景生情,岂能不伤?故不可怪小常婆妈,实有情有义人方如此。】只听卢靖妃道:“姐姐心痛欲绝,来找我拼命,可是载壑之死,确然和我无关。她又数度求死,皆被救下,她认为是自己当初害阎妃,造下罪孽,求死不得,便执意要剃度出家。老皇爷被她闹得无奈,却仍不许出宫,只秘密准了她到西苑三清观来。她来了之后,让人在楼上打起隔断,给自己取道号‘无肝’,就此于室内面壁自囚,不读经,不学道,只念一句‘无量天尊’,这一坐,到如今,已是第十一个年头了。”【娴墨:学佛有数十年念一阿弥陀佛者,念错亦能成就,可知不在于念什么,而在于一心不乱。世间事业,只要专注专一,没有不成的。】妙丰惨然道:“老皇爷没想到她待下便不走了,最后只好对外瞒称她病薨。无肝师姐终日面壁,受尽孤独,才明白二皇子当年在她看管下,二十年的生活是如何的痛苦,因此追悔更深,曾说假使她能早一日明白这苦楚是何等难熬,哪怕给载壑一天的时间,让他尽享自由,也不枉来人世活这一回。”【娴墨:痛痛!大人疼儿女,懂此方知何为真疼,万不可按自己想法乱疼,是反令其苦也】无肝慈容含笑,喃喃道:“十年了……你长大了……长大了……”说话时八字眉微微抽动,两只浑浊昏黄的瞳孔于泪水间浮沉,光芒难聚,看得众人胸中无不酸楚。【娴墨:十年梦里寻肝肠,乞天光,星不亮,耳畔幻听,声声儿叫娘!山高野远路不尽,人跌撞,腿筛糠!可怜!叹叹!】常思豪见她声线嘶哑,浑粘的老泪一时盈于眶中滞久不落,脸上浮起的却是淡淡的笑意,似乎眼中瞧见了儿子一般,一时间只觉一股母爱罩身,荡气回肠,眼前早成模糊一片,心道:“儿子便是她的心肝,她死了儿子,便是无肝。可是起了这等道号,别人称呼起来,她却又如何清静?也许她根本也没想过要清静,而是在这静室之中,每日里思念着儿子罢【娴墨:唤儿等于念佛。】!娘,您若是活着,一定和这无肝一样,爱我呵我,拢我在您的身边,不会让我流落江湖,做这样一个野小子。娘,不知您的坟长草了没有?顶上压的砖还在不在?小花,我把你剩下的骨头和公公的肚肠一起埋在娘的身边,你有没有好好陪她?”【娴墨:父母在,不远行,今人几个能守?日夜相见相处不知其爱其慈,待到天涯远游、行旅落魄、人人侧目、妒害相加之际,谁来护、谁来疼?】自投军之后,每日里便是刀光剑影,生死搏杀,此刻回想起母亲在世时种种关怀亲切,以及自己和小花在她膝下顽皮的情景,生命里那一段贫穷却充满平和美好的时光骤然浮现眼前,泪水再忍不住,奔涌而出。【娴墨:有心人读罢此文,当回家为母亲炖汤煮肉,行一日之孝,方不负作者如此泪笔纯心。】卢靖妃探袖在颊边略按,继续说道:“二皇子载壑出生后不久,杜康妃和我都接连生了皇子,便是载垕和载圳,其实当时我生了孩儿,心性也变了一些,觉得皇子若接连出事,老皇爷始终要怀疑到我头上来,多半得不偿失,孩子还小,一切也无需操之过急,还须以培固根基为上。于是便连络内外,着意经营,谁知愿不遂人,最终我儿封景王定藩湖广,大好皇位,还是教老三载垕得了去。我失落之际,痴坐对镜一照,满头青丝,竟是黑少白多,才知青春逝尽,容颜尽老,哪里还是那个受尽皇王宠爱的靖妃娘娘?回想当年在宫中痴嗔种种,谋划条条,无非痴人话梦,一颗心也不由冷了。直到前年,我儿死在藩地,我这白发人送了黑发人,这才彻底明白:人自以为能,其实老天睁着眼睛。早知一切竹篮打水,这些年来,又何必杀生害命,苦苦相争?”【娴墨:过来人方有此言语】长孙笑迟目光收低,若有所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