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刘备站在南门城楼上,看着远处小城城楼上的灯火,忍不住骂了一句粗口。

    逢纪站在他身后,手里捏着刚刚收到的军报,心情也和火把一样起起伏伏,随时可能被吹灭。一场大雨即将如期而至,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就算攻克了邺城又如何,孙策突入中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中山国除了城里的数千士卒,城外只有关羽所部的一万人可以增援,刘备率领的主力还在邺城,要赶回中山至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

    孙策虽然只有三万人,却是最精锐的中军,不论是军械还是训练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按照刘备的估计,这三万人的战力足以匹敌十万,换句话说,孙策如果攻卢奴城,也就是一两天的事。如果再有冀北大族集结部曲支持孙策,中山国实际上已经亡了。

    现在的希望全寄托在关羽身上。如果关羽能及时增援,就算不能击败孙策,也能让孙策分兵相拒,不能全力进攻卢奴,或者还能争取一点时间。

    问题是刘备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搞得方寸大乱,甚至是吓破了胆,站在城墙上想了半天,就骂了这么一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粗口。

    逢纪忍不住开口提醒。“大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备扭头看着逢纪。火光下,他的脸有些苍白,有些狰狞,充满了绝望,却又像一只走投无路的困兽,既想逃走,又随时准备与人拼命。逢纪吃了一惊,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逢相,你说说,孤该如何断?”

    逢纪悄悄地咽了一口唾沫,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得知卢奴被围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犯了错,没有识破孙策的真正目的,一心执着于攻取邺城,反让让孙策钻了空子。此时此刻,刘备在幽冀已无立足之地,要想保命,只能西撤。

    但他不能承认这个错误,否则刘备不仅不会再信任他,还可能一怒之下,直接杀了他。刘备不是袁绍、袁谭父子,他只是一个游侠,杀人没什么顾忌。

    “大王以为,关侯能及时回援卢奴吗?”

    刘备想了想,点点头。“依时日计算,云长应该还在涿郡,收到消息,他必然回援。”

    “那关侯能拖住孙策多久?十天,还是半个月?”

    刘备眉头紧皱。他其实对关羽能支持多久并没有信心。关羽善战,换作别的对手,关羽说不定能直接击破对方,解卢奴之围。可这次面对是的孙策,他一点把握也没有。而且他对逢纪多少有些不满,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心眼?

    “十天如何,半个月又如何?”

    逢纪抬手一指乌云密布的天空。“大雨将至,全取邺城就在这三五天。取了邺城,派大将镇守,再回师中山,又需要三五日。如果关侯能坚持十日以上,大王就能赶回中山,与孙策决战于城下。若关侯支持不了十日,中山失守,大王纵得邺城也无法坚守,不过落得和袁谭一般的困境,不如弃之。”

    “弃之?”刘备沉吟了片刻,心里恍然,却不肯自己说出来。“吾将何往?”

    “去并州,为朝廷左翼。”

    刘备眼珠转了转,目光闪烁,良久未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逢相,兹体事大,当与诸将共商大计。”




第2251章 豪华阵容
    雄浑低沉的战鼓声缓缓敲响,每一声都像闷雷似的滚滚而去,传遍四方。各式各样的战旗摇动着,配合着鼓声,将中军的命令一一发布到指令的位置。

    远处不时传来一声声回应,各部将士在战旗下列阵,无数的脚步踩着干燥的地面,踢起呛人的烟尘,笼罩了阵地,将近万将士包裹在其中,却井然而序,连一丝杂音都听不到。

    阵依地形而立,面对东方,背对滱水,背对卢奴城。在滱水以西,还有两万人监视着卢奴城,不让他们有逃脱的机会,随时准备阻击可能出现的援军。除此之外,甄俨指挥的万余冀北豪强部曲正在四面的山坡上伐木取柴,准备打造攻城器械。

    一切都游刃用余,真正迎战关羽的只有中军万人,主力就是义从步骑三千人,这是吴军中最精税的力量,就算放眼天下,这三千步骑也称得上首屈一指。

    孙策站在将台之上,看着不远处像两座铁塔一般立在阵前的许褚、典韦,又看看两翼的骑兵将旗下的庞德、张辽,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对身边的刘晔说道:“子扬,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欺负人?”

    刘晔很严肃。“恰恰相反,臣以为这是大王对关羽的尊重。放眼天下,谁还值得大王摆出这样的阵势?就算是中山王刘备亲至,也没这样的荣幸。关羽若知荣辱,当感激大王才是。”

    孙策哈哈一笑。

    刘晔又道:“再者,大王有三万人而不用,只有万人迎战关羽,又亲临战阵,此乃王者之阵,无可非议。若是换了旁人,着一偏将,以众凌寡,以山压卵,一鼓而胜,哪会给关羽这样的机会。大王待关羽,可谓仁义尽至矣。”

    孙策微微一笑。刘晔话里有话,只是说得婉转。就用兵之道而言,他明明有三万精锐,却只用一万人迎战关羽,而且亲临战阵,这是不合常规的。他完全可以派人指挥这场战斗,无须以义从步骑出战,以双方的整体实力差距,任何一个人都能击败关羽,只是伤亡会多一些,可能会因为关羽暴走多死几百人。这点伤亡对一场战斗来说无足轻重。之所以排出这么豪华的阵营,还是想收服关羽。

    从刘晔的角度来说,他是不赞成收服关羽的。关羽的确能打,但他桀骜不驯,将来也未必温顺,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麻烦,刘备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他也不见得就能让关羽心服口服,痛改前非。按刘晔的建议,还是直接斩杀为好。

    孙策也是这么想,但他还是想给关羽一个机会,哪怕是堂堂正正战死的机会。死在许褚、典韦的刀下,总比死在乱军之中好一些。

    希望关羽能领会。

    孙策看向远处。关羽正在列阵。他的大营立在山坡之上,初升的朝阳从他身后照过来,将山坡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将整个阵地都笼罩在其中,看起来死气沉沉,弥漫着浓浓的不祥。

    不知道关羽那张脸现在是红的还是黑的。

    一匹快马从远处奔驰而来,穿过阵地间的通道,来到中军将台下,高高举起手中粘有羽毛的铜管。

    “大王,邺城急报。”

    台下的郎卫上前接过,噔噔噔地上了将台,凌统上前接过,检查了羽檄的密封情况,随即剥去火漆,拆开铜管,取出里面的军报,看了一眼后,递给孙策。军报内容并不多,孙策看完,嘴角轻挑,转身递给刘晔。刘晔扫了一眼,也撇了撇嘴。

    “还是大王看得准,这刘备还真是望风而逃,不愧跑跑之名。”

    “可惜,关羽还在为中山拼命,却不知道中山已经亡了。”孙策摇摇头,命人将消息通报后方的郭嘉,安排人马阻击张飞。张飞、张郃一起来,不能大意。要是被他们救走关羽,甚至翻了盘,那可就成了笑话。

    凌统领命,下了将台,亲自赶往后营。

    关羽坐在赤菟马上,皱着蚕眉,眯着凤眼,打量着对面的阵地。

    眼睛一扫,他就知道孙策没有骗他,这的确是万人战阵。不过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不仅在两翼看到了张辽、庞德的战旗,还在正前方看到了许褚、典韦的战旗。看到战旗下那两个山一般的身影,他心头沉甸甸的。

    在孙策麾下时,他多次与这二人交手切磋,清楚双方的实力。如果青龙偃月刀在手,他可以无惧任何一人,可是同时面对两人,他一点胜算也没有。

    更何况,他已经没有青龙偃月刀。

    有史以来,这是最绝望的一战。双方的实力是如此悬殊,他连冒险一搏的机会都没有。孙策就在阵前,目视可及,但他却没有与孙策面对面的机会。孙策面前不仅有许褚、典韦,还有郭武等侍从骑士,人数虽少,实力却不可小觑。

    他想起了当年随孙策奔袭文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文丑的运气,能在十几骑的连续突袭下活下来。

    “君侯……”周仓见关羽出神,半天没有动静,轻声提醒了一下。青龙偃月刀已经毁了,他手里抱的一柄丈八长的铁矟,这是辎重营连夜打造的兵器。关羽力大,普通长矛无法发挥他的实力,也承受不住他的巨大力量,只有这种铁矟才趁手。

    “周仓,你的家乡在何处?”

    “九江下蔡。”

    “拜托你一件事。”

    “请君侯吩咐。”

    “送家父去襄阳。”

    周仓愣了一下,仰起头,正待要问,关羽从他手中接过铁矟,向前一指。他身后的传令兵立刻摇动大纛,发出命令。十面牛皮战鼓同时敲响,轰隆隆的战鼓声响起,传遍四方。两翼前突的阵地上很快传来回应,战鼓雷鸣,旌旗摇动,将士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做好战斗的准备。

    一通鼓罢,第二通鼓随即敲响,两翼将士开始前进。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每走十步就要停下来调整阵型,保持阵势完整。关羽的部下训练很严格,行进中的阵型依然保持得很不错,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严各按照平时训练的标准来执行。

    若有平时,仅是这种令行禁止的气势就足以让对手心生畏惧,可是今天却没有一点意义。在他们对面的阵地比他们更坚实,即使站着一动不动,就足以让他们相形见绌。

    “呆若木鸡,上善之兵。”关羽暗自叹息,再次举起铁矟,下令中军向前逼,以免左右两翼因拉开距离而接应不及,被对方各个击破。他清楚孙策的用兵之道,也知道孙策中军的强悍,只要有一点破绽,都有可能被他们抓住,予以重创。

    高手相争,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这是吴王孙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随着中山军的不断前进,两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朝阳从关羽身后的土坡上升了起来,照亮了中山军将士的后背,后排的将士被前排将士的盔甲反光刺得睁不开眼,阵势出现了一丝紊乱,虽然并不影响队伍的前进,却还是被关羽感觉到了。

    关羽苦笑。他本不该主动进攻的,登高据守,牵制威胁孙策,让他不能全力攻城才是正理,主动发起进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些细微之处的麻烦只不过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麻烦等着他,考验着他。

    两军相距两百步,即将进入强弩的射程,关羽下令变阵,刀盾手上前掩护,弓弩手准备射击。他们是进攻一方,需要在行进中完成变阵,一边射击一边前进,远不如守方就地列阵方便,更麻烦的是无法使用重弩,射程大受限制,要冒着对方的重弩压制,冲过近百步的距离才有还击的机会。

    而守方则没有这样的问题。见中山军进入射程,强弩校尉开始举起手中的令旗,大声发出命令,射程两百步以上的重弩开始准备。重弩射程远,杀伤力大,但射速慢,所以不会选择普通士卒为目标,校尉、都尉这样的军官才是他们的目标,军侯、都伯之类的下级军官同样有被狙杀的危险,一时间,气氛陡然紧张。有亲卫保护的校尉、都尉招呼亲卫们举起盾牌,严密保护,没有亲卫保护的军侯、都伯只能躲在同伴的盾牌后面,同时睁大眼睛,随时准备闪避冷箭。不少人都听说过,吴军射手训练严格,射艺出众,能于百步外夺人性命。

    隆隆的战鼓声中,中山军再进二十余,两军相距一百八十步。

    随着一声厉啸,从对面的阵地中射出一支鸣镝,一支一丈长的巨箭电射而至,直奔左翼将旗下的中山军校尉。那个校尉看得真切,立刻大呼。

    “盾!”

    数名亲卫举盾拥了过来,在他面前布成重重盾阵。他们的盾都是特制的厚盾,上面蒙着一层铁皮。“当”一声巨响,金属交鸣,被巨箭射中盾牌的亲卫闷哼一声,向后便倒。巨箭偏了方向,从两盾之间射了进来,射穿了一名亲卫的腹部,强大的冲击力带着亲卫连退两步,摔倒在地,盾阵也出现了破绽。

    顷刻间,又有几支箭飞来。

    校尉脸色煞白,一边拉过一名亲卫护在自己面前,一边厉声大喝:“进!进!进!”

    战鼓声炸响,中山军加快了脚步,冒着吴军的箭阵向前突进。



第2252章 许褚出击
    为了迎战关羽,孙策派上了两名久经沙场的宿将:左翼是郭暾,右翼是林风。

    这两人名不见经传,却是最早跟着他的人,也是最早接受他练兵之法的将领,经过几年外放,有独立统兵经验,这次召回来就是发挥他们的优势,必要的时候分兵作战,指挥两千人结阵而战对他们来说是太轻松了,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一道道命令发出,弓弩手连番上阵,轮流射击,一阵阵箭雨倾泄而出,间杂着一声声闷响,长矛一般的弩射呼啸而去,牢牢地压制住了中山军。

    在吴军轻重结合、全面覆盖与重点打击兼顾的箭阵面前,中山军遇到了大麻烦。有亲卫贴身保护的校尉、都尉暂时还没有什么危险,没有亲卫保护的军侯、都伯就惨了,冲在前面的两名曲军侯很快被射杀,刚刚顶上去的假军侯还没来得及稳住阵型,又被重箭射伤,几名都伯也先后中箭,或死或伤。

    中山军的前阵失去指挥,出现了混乱,只能就地反击,无法再前进。虽然校尉、都尉接连下令,却无济于事,连响应命令的人都没有。亏得打头阵的队率、什长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还能勉强维持住阵型,换作差一点的,只怕现在就崩溃了。

    即使如此,这也是他们的极限了,只能结成盾阵,在密集的箭雨下苦苦支撑,指望他们再前进也不太现实,勉强向前也不太现实。双方实力差距明显,勉强冲上去也是徒增伤亡,让吴军刀盾手、长矛手活动筋骨。两个校尉不约而同的做出了选择,下令请示中军,要求就地立阵,与吴军对射,等待机会。

    初一交手,吴军便轻松胜了一合,一点悬念也没有。

    见两翼突破先后受阻,完全被吴军压制,关羽知道勉强无益,接受了两翼的请求,下令中军向前突。孙策的中军最为单薄,只有许褚、典韦率领的两营,总数不到千人,摆明了就是要和关羽对决。

    这个阵,原本就是为关羽本人而设。他的部下虽然精练,却不足以孙策的中军相提并论。

    关羽很清楚这一点。

    铁矟前指,战鼓隆隆,中军向前压去,关羽坐在赤菟背上,眼神复杂的看着身前的将士。这些都是他的部曲,随他出生入死的悍卒,可是这一次,他们怕是有死无生。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却没有一个人畏惧,依然平静地随着鼓点向前,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一通鼓罢,两军相距两百步,中山军暂时停下,调整阵型。关羽握着手中的铁矟,掌心全是汗。再往前进,中军就要面临两翼刚刚遇到的困境,在不利形势下与许褚、典韦所领的吴军精锐对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死在对方的箭下,或者说,从现在开始,向前的每一个人都有去无回。

    这和我亲手杀死他们有什么区别?关羽心中迟疑,手中的铁矟也似乎有千钧重,重得连他都举不起来,前进的命令堵在喉咙口,怎么也出不来。

    孙策远远地看见,忍不住笑了一声:“关羽这是临阵而怯,还是妇人之仁?”

    刘晔沉吟片刻。“或许是自知必死,不肯让部下跟着枉死吧。毕竟双方实力悬殊,胜负不难判断。大王,关羽恃勇,大宛马又快,以必死之心,逞一时之勇,为祸不小。”

    孙策连连点头,让人击鼓,提醒许褚、典韦小心,防止关羽单骑突击。许褚、典韦都是步战,真要被关羽突袭,还真是说不准的事。不管是两败俱伤,还是一命换一命,他都吃亏。

    鼓声一起,前面的许褚、典韦就给出了回应,下令弓弩手持满,只要关羽有冲阵的打算,就用乱箭射死他,又命刀盾手、长矛手结阵备战,再加上前面的两排拒马,就算关羽的赤菟马再好,突阵也不太现实。

    这时,许褚阵中又响起战鼓声,许褚主动请求出战。孙策略微思索了一下,便点头答应了。他心里清楚,许褚、典韦虽然和关羽相处时间不长,却惺惺相惜,不愿意看着关羽这么战死,如果有机会救他,哪怕是让他死得体面些,他们都会尽力争取。关羽是傲气,甚至傲气得讨厌,但他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相反,他和很多人处得都不错,只要这人有实力,是他看得起的人。
1...886887888889890...10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