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孙策这么说,刘晔放心了。“大王所言甚是。臣刚才与关羽见面,观其形容气度,与当年在淮水津口时相比,他虽然沉稳了不少,傲气却依旧。臣当初在中山时也曾听说了一些他的事,此人自视甚高,不遭几番挫折,伐骨洗髓,怕是难堪大任。”
孙策微微颌首,赞同刘晔的意见。这些年,他虽然没见过关羽,却时常收到与关羽有关的消息,尤其是太史慈,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来报告,让他及时了解关羽的情况。太史慈与关羽惺惺相惜,希望关羽能为吴国效力,孙策也有此心,却没有太史慈那么强烈。
他很清楚,关羽太傲气,如果不能真正折服他,不仅不能大用,反而会引起内部矛盾。他麾下不缺大将,没必要为了关羽一个人影响全局。相比之下,他倒是希望收服张飞。
“子扬,你有何妙计,说来听听。”孙策收回心神,对刘晔说道。刘晔主动请缨去见关羽,当然不仅是为了看看关羽的大营,更是为了看关羽这个人。他说关羽难收服,并没有说关羽不能收服,应该是已经有了主意,只等他开口请计。
刘晔笑笑。“大王,欲折服关羽,必挫其锐气,便其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臣有一计,可破其兵,夺其旗,折其刀,使其自缚于大王马前,甘为大王驱驰。”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第2245章 张辽战关羽
关羽考虑了很久,还是脱下了那套太史慈赠送的南阳产新式甲胄,只穿了一身绿色战袍,着绿帻,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外出会友,而不是与人战斗。
他本来打算连青龙偃月刀都不带,毕竟这也是孙策所赠,拿着这口刀与孙策交手实在别扭。可是想来想去,他又实在找不出趁手的兵器。这些年来,这口刀已经与他融为一体,难以割舍。没了这口刀,武艺至少要折三成,对付普通人也许足矣,与孙策交手却远远不够。无奈之下,他只得安慰了自己一句,反正要带兵器,刻意不带青龙偃月刀反倒显得自己心虚,便让周仓带上了。
上了赤菟马,带着周仓和青龙偃月刀,关羽出了大营,向西而来。
两营之间相距三里左右,遥遥相望,望楼上的士卒能将对面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关羽一边策马缓行,一边打量着对面。他本以为孙策会同时出营,两人在两营中间的位置相遇,与各自的大营保持五百步,以示公平。可他一直走到预定的位置,也没看到孙策的影子,心中微恼,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勒住坐骑,耐心等待。
好在孙策没让他等多久,很快,远处的营门就开了,两骑轻驰而来。关羽心中一喜,本想从周仓手中取过青龙偃月刀,想了想,又放弃了。不管是不是要战,总得先叙几句旧,一见面就提着刀,显得急迫,有失气度。
关羽一手挽缰,一手抚着马鞍,身体微微前倾,准备与孙策见礼,心里想着待会儿该如何打招呼,是称大王好,还是称孙郎好。听说江东百姓好称孙策为孙郎,以示亲近,自己如果这么称呼,会不会比称大王更妥贴一些?
正当关羽权衡之际,两骑来到面前。关羽刚准备开口打招呼,又觉不对,凝神一看,来的却不是孙策,甚至不是他认识的某人,而是两个生面孔。从甲胄上的徽识来看,似乎是义从骑的一员。正当他疑惑之际,走在前面的一个少壮汉子勒住坐骑,拱手施礼。
“雁门张辽,见过关侯。”
“你是张辽张文远?”关羽颇有些吃惊。他知道张辽是谁,刘备、张飞初游长安时,张飞与张辽交过手,对张辽的武艺很是佩服。听说张辽还和孙策阵前决斗过,不分胜负。张辽之前曾随天子来冀州,但关羽镇守涿郡,未能觐见天子,自然也没机会见过张辽。此刻听到张辽名字,很是意外,随即又想起张辽和刘晔一样,都是降将,心情随即低落。
天子有刘晔这样的谋士,吕布、张辽这样的将领,都败在了孙策手下,刘备还有什么机会?逢纪能和刘晔相提并论吗?虽说他对刘晔投降孙策不屑,但昨日一见,刘晔的气度可比逢纪强太多了,不失为豪杰。
“不意关侯亦知微名。”张辽拱手再拜。“关侯来得好早。大王正在营中处理公务,尚须片刻,还请关侯稍侯。”
关羽心中的不快不翼而飞。他抚须笑道“吴王百忙之中拨冗相见,羽甚是感激,岂能吹毛求疵,苛责大人。”他打量了张飞一眼,随即心中一动。“久闻文远武艺精湛,曾与吾弟益德大战数合,不分胜负。今日得见,不知关某可有幸与文远切磋数合?”
张飞微微一笑。“关侯言重了。久闻关侯斩颜良,诛高览,勇冠三军,就算是吴王也对关侯赞誉有加,辽武艺微浅,岂能是关侯对手。不过最近追随吴王左右,有幸受吴王点拨,自觉有所寸进,若能求教于关侯一二,亦是人生幸事。”
关羽听了,心中既是得意,又不禁回想起当年追随孙策左右的往事。那时候经常与许褚、典韦较量武艺,时有胜负,有时还能与孙策放对几合,真是快意人生。离开孙策之后,也就是太史慈能谈得来,堪作对手,现在就连太史慈也见不着了,着实寂寞。今天有机会与张辽战上几合,既能热身,也能找回几分当年的感觉,一举两得。
两人客套了几句,关羽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提在手中,笑道“文远,我这口刀可是吴王所赠,长度虽与千军破相当,重量却要超出七八斤,你要留意些。”
“好刀!”张辽单手握矛,矛尾夹在腋下,雪亮的矛头斜指前方。“我这柄矛不能与关侯的宝刀相提并论,只是普通的百折矛,长一丈八尺,唯一的好处就是用了黄大匠最近研制的炼金术,破甲能力更强。”
关羽已经注意到了张辽的长矛,这柄长矛有两个特点一是长,一丈八尺。这么长的矛一般不称为矛,而称为矟或槊,威力要比普通的矛强很大,尤其是这一丈八的尺寸比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长出一半。二是矛头小,只有常见矛头的一半左右。矛头小,重心后移,更易于操控,能使出更精妙的招法。
矛头大小和破甲能力息息相关,能做出这么小的矛头,还能保证破甲能力,看来黄承彦打造兵器的技艺又有了不小的进步,自己这口刀有些过时了,就像自己与张辽的年纪有差距一般。
关羽莫名的有些焦躁,没有再与张辽搭话,拨转马头,向右走去。张辽也拨转马头,向左而行。两人各走了五十步左右,同时停住,转身,遥遥相对,举起武器示意,然后开始踢马冲锋。
张辽双脚踩在马镫上,臀部与马鞍保持半接触,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握矛,直指关羽。他奉命来见关羽,并非只是为了传个话,而是按照刘晔的计划,要折关羽锐气。他知道关羽武艺绝伦,力大刀沉马快,若有丝毫大意,非死即伤。但他也不示弱,追随孙策大半年,天天与庞德、陈到等人比武较技,有时候还能与孙策身边的郭武等人切磋几合,他觉得自己就像回炉重炼了一般,脱胎换骨,就算吕布重生,他也有底气与吕布大战数十合。
义从营习武的时候,郭武等人时常说起关羽,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对手来分析,张辽参与其中,受益良多,对关羽并不陌生。关羽的优势很明显,但他的劣势也很明显,只要把握住机会,完全可以让关羽的优势无从发挥。
关羽的坐骑赤菟是大宛良驹,张辽的坐骑虽然不如赤菟,也是上等战马,速度很快,不过数息,两人便已相遇,张辽挺矛直刺关羽胸腹,同时用脚轻带马镫,使战马向右侧斜行,保持与关羽的距离。这匹战马随他一年多,每天都练习,早已心意相通,不须他用力便知执行命令,向斜前方窜出。
关羽见张辽挺矛刺来,不敢大意。他没有披甲,一旦被张辽刺中,不死也要重伤,是以顾不得伤人,先求自保。好在他对付用矛的高手多了,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见,张飞的长矛就是一丈八,两人交手多次,他一样能克制张飞的蛇矛,笑到最后。
青龙偃月刀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光,斩向张辽的矛头。关羽的动作很大,并不以磕头或斩断矛头为目的,后面还跟着他独创的一招拖刀。刀头磕开对方的矛头,顺势横拖,借着马速,能轻易斩开对方的甲胄,即使对方用兵器格挡,双方相撞的力量也足以让对方坐不稳马背。
在没有马镫的时候,这一招几乎所向披靡,连太史慈、张飞都觉得头疼。如今有了马镫,直接撞下马的可能性小了,他也稍作改进,多了一个贴着对方矛柄滑行,斩杀对方手指的招法。即使是比武较技,不需要下那么重的手,改刀刃为刀背,也足以让对方失去战斗力。
青龙偃月刀即将斩上张辽矛头的刹那间,张辽的战马向右前方窜出,两人之间的距离突然拉开,增大了两三尺。这两三尺看似不起眼,却让关羽的招数都落了空,他的长刀没能磕着张辽的矛头,张辽的矛头继续向前挺刺。关羽吃了一惊,来不及多想,顺势变招,扭身,抬刀,刀头下沉,刀尾抬起,青龙偃月刀倒提,向外猛推,险而又险的推开了张辽的长矛。
即便如此,张辽的矛头还是贴着关羽的左臂滑了过去,在绿色的战袍上挑开一个口子。
关羽心头一沉,有种不祥的预感。张飞说张辽和他武艺相当,现在看来,就算张飞没有说谎,如今的张辽也不是当初的张辽可比,武艺怕是又上了一个境界。想来也是,当初的张辽虽然跟着吕布这样的高手,却有公务缠身,哪能和现在一样天天在军营里,什么事也不管,只管练兵习武。更何况孙策的身边还有那么多高手,随时可以和他切磋。如果他没有进步,恐怕也不能在孙策身边立足。
稍有疏忽,一世英名怕是要毁于一旦。
关羽不敢大意,打起精神,全力以赴,与张辽战在一起。
第2247章 斩青龙
关羽勒住坐骑,转身一看,见是庞德,倒不好强行离开,只好拨转马头,继续等待。他虽然留下了,却不愿意再和张辽说话,绷着一张大红脸,一言不发。
张辽与庞德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再次向关羽致歉,拨马回营,向刘晔交差去了。庞德四下一看,见地上有半截战袍衣袖,便踢马上前,用手中千军破的刀尖挑起,大声说道:“关侯,这是你落下的衣袖吗?这中山国的布真是不结实啊,风都能吹破?”他摇摇头,又自言自语道:“常听人说中山断袖多,我还不信,今天真是见识了。”
关羽一听,气得七窍生烟。他原本不想搭理庞德,可是断袖二字实在太刺耳。中山靖王墓里被盗的那块石碑上说刘备有断袖之癖,他和张飞都是刘备的男宠,就已经很难听了,好在没人敢当着他们的面说,他可以装不知道,现在庞德当着他的面说,他如果再不回应,掉在地上的就不仅是袖子了,还有他甚至整个中山国的脸面。
“贱奴,岂敢胡言乱语?不怕关某斩尔首级乎?”
庞德哈哈一笑,单手举起明晃晃的千军破,直指关羽面门。“关侯当庞某是三岁小儿么,出言恫吓?庞某不才,愿领教关侯刀法。”
关羽大怒,二话不说,踢马就向前冲,挥刀猛劈。
庞德早有准备,挺千军破,与关羽战在一处。两刀相交,“丁丁当当”一阵乱响,火星四溅,转眼间就换了十余合。关羽怒盛之下,刀刀全力以赴,恨不得一刀将庞德斩于马下,但庞德有备而来,刚才又看着张辽与关羽大战近两百合,对关羽的刀法一清二楚,不求伤人,先于自保,守得严密。虽说手心、肩膀被震得发麻,却也没让关羽得手,不露一丝怯意。
关羽已经与张辽大战一场,气力原本不足,再被庞德“断袖”二字激得气血浮动,一口气连劈十余刀,气力便难以为继。庞德感觉到他的力量中断,立刻反击抢攻,千军破舞得如雪花一般,将关羽裹在其中。
义从步骑都用千军破作为主战兵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原本也是千军破,只是加大了刀身,增加了刀刃的弧度,强化了劈砍能力,却弱化了刺击的威力,也对使用者的膂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质上是专为关羽打造的个人兵器,实用性远不如千军破。
义从步骑是孙策最精锐的力量,向来都是用最好的军械。黄承彦研究合金一有成果,制出新式军械,首先供应义从步骑。庞德手中这口千军破正是如此,看起来与之前的千军破没什么区别,实际上所用的钢材却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合金材料,超出青龙偃月刀整整两代技术优势,被青龙偃月刀连砍十几刀也没断,只是留下了一些斫击的痕迹。
但庞德反攻,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却有些承受不住,粗壮的刀杆、厚重的刀身还没什么大问题,刀刃却遭受了重创,一阵连续的撞击后,原本光滑如月的刀刃出现了好几个缺口,如同锯齿,刀身上的青龙也被砍出几道印痕,断为几截,面目全非,精神全无。
关羽大惊失色,抽身急退,跳出战圈。他勒住赤菟,打量着手中变了模样,凄凉不堪的青龙偃月刀,心中的惊骇无法言表。“你……你用的是什么兵器?”
“千军破。”庞德横刀立马,淡淡的说道:“义从骑的制式兵器,当然不如关侯的青龙偃月刀威武,不过都是黄大匠的心血。”他嘴角微微一挑。“关侯倚此刀纵横幽冀,可对黄大匠心存半点感激,可还记得吴王赐刀之恩?手持此刀,与吴王对阵,关侯报恩的方式还真是少见啊,令庞某大开眼界。”
关羽脸涨得通红,却无言以对。他看了一眼远处的吴军营门,一声长叹,拨马就走。
庞德看着关羽远去,也转身回营。进了大营,庞德翻身下马,向正在等候的刘晔躬身一拜。“军师,德无能,未能斩断青龙偃月刀。”
刘晔笑笑。“无妨,刀虽未断,青龙已死。走吧,我们回中军,准备下一步。”
关羽回到大营,下了马,提着刀进了大帐,将所有的掾吏都轰了出去,一个人坐在帐中,看着破损的青龙偃月刀,抚着刀上残缺不全的龙纹,心中五味杂陈。
得刀以来,此刀随他东征西讨,从未离身,斩颜良,诛高览,都是倚仗此刀立功,可谓是所向披靡。幽冀童谣中青龙刀高居榜首,力压刘备的青云、赤霞双剑和张飞的丈八蛇矛。他一度以为青龙偃月刀便是天下最强的兵器,无他物可比,就算黄承彦本人也不能打造出更好的兵器,孙策的霸王杀也要甘拜下风。
但事实是如此残酷,根本无须孙策的霸王杀出手,义从营所用的制式兵器就能将青龙偃月刀斩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在展示了吴军在冶炼优势的同时,也提醒了他一个问题:青龙偃月刀本是吴王所赠,可以胜任何人,唯独不能胜吴王。
推而论之,哪怕刘备可以战胜任何人,他也无法战胜吴王。他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吴王所赐,至少是吴王的指点。如果不是吴王提醒,刘备甚至不会回幽州。这一切都在吴王的计划之中,今天的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也许,向吴王称臣,是刘备和中山国的唯一出路。
此念一起,关羽便有些犹豫。劝刘备向孙策投降?这似乎有些不妥。虽说孙策包围了卢奴,但他孤军深入,兵力也只有三万余,一旦刘备率部回援,双方决战,至少刘备还是有机会的。集结幽冀兵力,刘备现在能动用的兵力至少六七万人,是孙策的两倍有余。
两倍又如何?孙策率领的都是精锐,岂是刘备所领的幽冀之众可比。
关羽心中忐忑,一时决断不下,但他觉得就算不能劝刘备投降,提醒刘备小心些总是应该的。他决定给刘备写一封信。铺开纸笔,关羽斟字酌句,希望能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又不露怯。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从来没写过这样的书信。
就在关羽涂涂改改,数易其稿,还是不能决定的时候,孙策派人送来了书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孤与云长一别,虽久未谋面,却常闻云长笑傲北疆,纵横无敌,甚是欣慰,今虽为敌,欲与云长阵前相见,叙叙别情。不料云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战张辽不胜,裂衣断袖,二战庞德受挫,青龙偃月刀亦不复当年之锐,实在可惜。既然如此,不见也罢。孤不日攻取卢奴,灭中山,解民于水火。云长欲战,孤命将授兵,以待云长。云长欲退,且作壁上观。今奉上锦衣一袭,为云长掩体遮羞,望云长识时务,明形势,莫作无谓之斗。若能称臣,共平天下,自当重铸龙刀,否则云长当退隐尽孝,生儿育女,为关氏延嗣为佳。
又附:河东有公明,不缺名将,云长可放心矣。
关羽看完,不仅脸红得要滴血,就连眼睛都红了。他双拳紧握,用力一砸,结实的木案裂成碎片,几根木刺扎进他的手掌,鲜血直流,关羽却更加狂怒,不仅将孙策的书信、锦衣撕得粉碎,更挥起残破的青龙偃月刀乱砍,将整个大帐砍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欺人太甚,竖子敢尔!”关羽咆哮着,挥拳猛砸青龙偃月刀的刀柄,没几下就将刀柄砸弯,犹不解气,又将刀身砸成两截,扔下地上,咬牙切齿的跺了两脚。“无此刀,关某就不能断尔首乎?传令,全军饱餐一顿,椎牛犒士卒,明日破孙策军,斩吴儿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