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衣米豆腐
高句丽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
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他们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
而扶余,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高句丽政权,在常常在军事进行打击。
而如今的高句丽,已经从早期的几个濊貉部落,扩张到汉江流域。
同时实行集权化统制,并且吞并了东沃沮全部,及东濊一部分领土。
高句丽此番对辽东发动攻势,完全看在汉廷自顾不暇,打算摆脱汉朝的控制。
如果,高句丽人知道什么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话,一定不会招惹公孙续这个疯子。
不得不说,高句丽王很有远见,汉军与鲜卑大战数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损失必定是惨重的。
因此,高句丽王,野心勃勃,打算一口吞下辽东,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攻下玄菟郡后,高句丽人居然公开在境内奴役汉人。
而这一点,正是让刘虞最终下定决心,派遣公孙续出征的的根本原因所在。
此次出征,公孙续大军的路线,是准备先抵达昌黎郡。
稍事休整之后在向东,进入玄菟郡内,伺机与扶余、高句丽的联军决战,进而攻取扶余、高句丽全境。
至于兵力的对比,按照暗部传回的消息,虽然扶余、高句丽的联军号称十万,实则能有七万大军就已经顶破天了。
东部鲜卑强盛的时候,一直对周边的部族进行着袭扰,扶余、高句丽的可战青壮,早就被鲜卑杀得差不多了。
而当下的高句丽王,虽然说服了扶余国王,却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当其知晓公孙续统兵三万东征时,高句丽王还是有所犹豫的。
最终,贪婪的**战胜了理智,使得高句丽王错误的判断了形式。
眼下的昌黎城外,五万高句丽、扶余联军,将其为了个水泄不通。
围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昌黎城已经是岌岌可危,若不是城内的守军与百姓同心协力,恐怕这座不大的城池早就被攻破了。
箭矢早已用尽,城内能拆的房子几乎都拆了,还好粮草充足,这才是的军民一心,保卫家园!
昌黎城东面,赵云率领着骑兵悄然而至。
而此时的高句丽王,根本就不知道汉军已经抵达了,仍然在猛攻昌黎城。
赵云的五千骑兵一路行来,由于有暗部的眼线指引,因此一路之上畅通无阻。
甚至于,连高句丽的斥候都没有遇到过。
再加上进入辽东郡后,一路行来都是偃旗息鼓,使得扶余和高句丽的联军根本就不知道汉军抵达。
“赵将军,敌军毫无防备,吾等是否一鼓作气掩杀过去”说话之人乃是名叫乌拉,乃是赵云一手提拔起来乌桓人。
若是放在乌桓之中,以乌拉的身份,想要做到现在的位置上,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乌桓部族的等级森严,向乌拉这样的汉奴后代,根本就不会得到重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乌拉才追随了赵云。而经过了几次大战之后,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赵云笑了笑,乌拉这小子立功心切,若是面对鲜卑人,他必然不会同意。
可如今,对面的敌人乃是扶余人及高句丽人,暗中观察了许久的赵云,心中已经有的答案。
“想法不错,吾等突然杀出,即便是不能击退敌军,亦能将其吓个半死!”赵云淡淡的说道。
相对于鲜卑人而言,无论高句丽亦或是扶余的军队,就连安营扎寨都是混乱不堪,更别说是战斗力了。
片刻之后,一阵悠长的号角声传出,休息完毕的赵云动手了。
听见号角的高句丽人,好奇的向着东面望去,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只五千余人的骑兵部队。
随着骑兵开始加速,一杆黑底红字的汉字大旗赫然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将士们,凿穿!”冲锋在前的赵云,手举着龙胆量银枪大吼道。
“凿穿!凿穿!”身后的五千骑兵发出了整天的呐喊,而后迅速的转变成了冲锋的阵型。
第295章 实力的差距
汉军骑兵的突然出现,让高句丽的士卒大吃一惊!
赵云选择出击的时机恰到好处,正好处于高句丽、扶余的大军攻城的关键节点之上。
在得知援军抵达的消息之后,昌黎城头上爆发出了整天的欢呼声。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
五千骑兵,在赵云的率领下,对着正在攻城敌军便冲了过去。
由于毫无防备,在加强赵云的武艺高超,不费吹灰之力便来了一次凿穿!
“呜呜呜呜!”悠长的号角声再一次的响起,那是赵云在重整队形的将令。
短短的几十个呼吸之后,原本已经有些混乱的骑兵阵型再一次的重组完毕。
“将士们,在冲一次,一举击垮敌军!”赵云举着龙胆亮银枪高声喝到。
此刻,赵云身上的银甲,已经被鲜血染红,刚刚的那一次冲阵中,也不知有多少敌军死在了他的枪下。
而这一次,赵云冲锋的目标不再是已经混乱的敌军,而是高句丽大军旗所在的位置。
随着五千骑兵再一次的开始加速,大地开始有节奏的震动起来。
高句丽王,此刻还没有从震惊之中清醒过来。
虽然,他之前已经知道汉军的援军已经出发,但可没想到出现的如此之快。
而且这支汉军的骑兵,似乎里面还有部分乌桓人。
高句丽王想不通,若全是乌桓人也就罢了,刚刚汉军的那些砍杀动作,看起来比强大的鲜卑骑兵都要流畅许多。
“汉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高句丽王差异的问道。
只可惜,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大王,快撤吧!汉将勇猛,正向着这边冲来!”一个声音惊醒了高句丽王。
随着声音望去,乃是自己的手下大将崔龙飞。
此刻,这名爱将的身上沾满了鲜血,也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他自己的。
“崔将军,本王上有三万大军在手,何惧汉军数千骑兵”高句丽王的语气中,露着十足的底气。
可崔龙飞此刻,心中苦不堪言!
刚刚的那一次攻城,正好是崔龙飞在指挥。
对于汉军的突然出现,他的反应速度一点也不慢。
可刚刚与汉将交手不到两合,自己就被汉将刺了一枪,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但崔龙飞心中清楚,这名汉将的武艺根本就不是他能比的。
“大王,末将刚刚……哎,这条命算是侥幸捡回的!”崔龙飞言语间有些无奈。
作为高句丽的第一大将,居然敌不过汉将两合,这让他怎么也难以说出口。
“呵呵,本王派人会会汉将!”
说话的乃是扶余王子,这次出征好不容易抢到了指挥大全,他可不想半途而废。
话音刚落,扶余王子便向着一旁一员身材魁梧的战将使了个眼色。
见此,崔龙飞不在多言,默默的站到了高句丽王的一旁。
“汉将受死!”不得不说,扶余人的汉语有些别扭,但整体上赵云是听明白了。
冲出来的是何人,赵云不清楚,但在战场上敢于挑衅自己的人,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赵云冷哼一声,双脚轻磕马腹,座下的照夜玉狮子心领神会,猛地长鸣一声,一个加速冲了出去。
为了引导全军的冲锋,赵云通常情况下都是压着马速,这也让照夜玉狮子一直憋着一口气。
眼下,照夜玉狮子驮着赵云,像一道白色闪电一般冲了出去!
“死!”两匹战马交错而过的一瞬间,赵云猛地爆喝一声。
刚刚那员冲出敌阵的战将,连挥动手中兵刃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直挺挺的一头栽下马去。
如此一幕,看的扶余王子心惊胆战,而高句丽王立刻便领悟了刚刚崔龙飞言语间的无奈。
眼下,赵云距离高句丽王所在的位置也不过数百步而已。
“撤!”高句丽王大喊一声,而后在崔龙飞的护送下向后跑去。
至于扶余王子,虽然还没有缓过神来,但已经被他的亲卫抬着向后跑去。
刚刚出站的那员战将,可是扶余王子账下的第一猛将。
别的不说,至少在整个扶余国内可以排进前十的。
即便是如此,面对汉将的时候,仍然被一招秒杀,让扶余王子一时半会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随着两面王旗向后退去,整个扶余、高句丽的联军开始疯狂的向后退去。
原本心高气傲的他们,尽然被赵云的一击吓退了。
“靠!这点本事也敢侵犯大汉领土,真是不知死活。”见到敌军退却,赵云并没有追击,而是自顾自的骂了一句。
不是赵云不想追击,而是公孙续有将令在先,他不希望高句丽、扶余的所谓十万联军,一股脑的逃出大汉的领土。
大汉在弱,那也不是这样弹丸之国可以欺辱的。
再说了,大汉的领土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按照公孙续的原话,“既然来了,那就留下来呗!”。
至于留下来做什么,赵云不用想也知道。
没见从弹汉山押回来的那些鲜卑俘虏,如今正在涿县赶着苦力的活。
扶余王子与高句丽王这一跑,一口气跑出了三十里。
直到斥候回报,汉军并没有追来,方才停下来安营扎寨。
由于赵云表现的实在是惊艳,已经让扶余王子及高句丽王开始犹豫起来。
汉军仅仅是一个先锋,就如此强大,若是大军抵达,后果难以想象。
可他们,毕竟侵占了大汉的领土,即便是此刻退出,难保汉军不会挥师北上。
难道又要躲入深山老林之中
高句丽王已经开始考虑退路了,可他心中不甘。五千汉军骑兵就能吓得三万大军后撤三十里。
若是就这样回去,恐自己的威严扫地不说,还能不能坐稳王位还是一回事。
大帐之内,扶余王子的脸色铁青,高句丽王亦是如此,整个大帐陷入了一片沉默,空气似乎凝固了一般。
“本王子大军未到,否则今日亦不会如此!”最终,扶余王子打破了僵局。
他说的也是实话,在来昌黎之前,扶余王子将四万大军分散了出去,打算在玄菟郡内大肆掠夺一番。
最让他生气的就是,高句丽王明明手握三万大军,却被五千汉军一击而溃。
他已经开始后悔,后悔与高句丽王联盟了,就这样的战力根本就不配与扶余平分辽东。
第296章 关本侯毛事
扶余王子的想法,高句丽王并不清楚。
不过,从扶余王子的面部表情来看,今天这一仗很是窝火。
“今日汉将勇猛异常,本王害的皇侄折了一员大将,实乃本王之罪!”高句丽王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扶余王子的脸色变化。
顿了顿,高句丽王继续说道:“待他日占领辽东,本王让出一郡之地,作为赔偿!”
此言一出,扶余王子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高句丽王便是很好的证明。
三言两语,便化解了今日的尴尬!
“皇叔当真”
“汉人常言,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高句丽王继续说道。
其实,高句丽王之所以如此,完全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按照今日的情况分析,汉军的实力只强不弱。
区区五千骑兵,便已经让高句丽王认清楚了双方的差距。
因此,他正在盘算着,如何将这个一根筋的皇侄,忽悠到第一线。
让地盘这一说法,无非就是抛出了一个大饼,至于给于不给,那都是后话了。
“皇叔无虑,待五万大军抵达,定让汉军俯首臣称!”
一夜无话,双方都很好得保持了克制。
由于赵云乃是轻装简行,因此在高句丽大军退去之后,便匆匆进入了昌黎城内。
昌黎成的守将,姓刘明政,此人有勇有谋,在辽东一带名气颇大。
若不是他率部坚守昌黎,恐怕此城早已被破。
按照刘正自己的说法,守昌黎,实在是万般无奈之举。
公孙度大军在时,刘政因与其政见不合,在加上刘政有勇有谋,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名望,因此,公孙度对其是又嫉妒又憎恨。
于是,便用尽一切手段想要将刘政除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