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衣米豆腐
少时,皇甫嵩就在众人的眼前,将一根玉带摆在身前的案几上。
并抬起右手,拔下头上的簪,而后再用簪的一头,将那根玉带剖开,里面赫然出现一张锦帛。
“衣带诏!”公孙续惊呼一声,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这封锦帛的意义。
如果公孙续记的没错,演义中是有过这么一段描述。并且,因衣带诏而死的大臣可不止一两个。
只不过,这一次衣带诏的授予和接受的对象,均不是演义中记载之人,也不像记载的那般被提前发现。
刘虞双手接过了衣带诏,微微的有些颤抖,衣带诏上的字,居然也是刘协用血书写的。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刘协的血,但衣带诏中字字带血,言辞慷慨激昂!
在血诏之中,刘协历数董卓的飞扬跋扈,要求公孙续加紧练兵,尽快举兵西征讨贼,从而振兴汉室。
众人依次相互传阅,当公孙续双手捧着衣带诏的时候,显得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从心眼里讲,公孙续是不打算西征的。
可如今这场合,他若是不表态,一定会被众人生吞活剥了不可。
而此刻的皇甫嵩,却一改之前的表情,两眼不仅炯炯有神,还死死的盯着公孙续的脸色,一秒也不肯离开。
从大的方面来说,公孙续此刻已经成为了这些朝中老臣的唯一救星,他就必须为了大汉王朝,舍得这百十来斤的身躯。
从小的方面来看,公孙续乃是当今天子的姐夫,在亲情的面前,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
毫不夸张的说,汉室是否能够再一次中兴,全在公孙续一念之间。
若是公孙续这个新晋的冠军侯,迟迟不做决定,后果自不用说。
空气似乎凝固了,这一瞬间,公孙续分明感觉到了所有人投来的炙热目光,答应与不答应,全在一念之间。
营救出天子刘协,公孙续不但可以位极人臣,而且将开启大汉历史上,公孙家族的新的篇章。
公孙续的呼吸有些急促起来,不仅如此,就在他一旁的老爹公孙瓒同样如此。
常言道母凭子贵,而公孙瓒这是要父福凭子贵了。
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刘虞的眼色中已经开始流露出一丝的不安,虽然众人感觉时间很漫长,可这紧紧是过了数十个呼吸罢了。
终于,公孙续动了!
众人见他此刻的面庞坚毅,起身向着皇甫嵩道:“臣公孙续,遵陛下诏令,必当举兵西征,解救陛下于水火之中,重振大汉之威!”
语毕,无论是皇甫嵩,亦或是刘虞,眼中的光芒渐渐的变得柔和了起来,所有人的心中,均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公孙瓒,此刻不仅仅是长出一口气,其脸上带着的笑容,似乎已经看到了公孙家族重振朝纲的那一刻。
“子衡,练兵所需一切尽管提来。”刘虞起身,向着公孙续一拜。
这一拜,不仅仅代表他这位汉室宗亲,还代表着无数心系大汉王朝的老臣。
不仅刘虞如此,皇甫嵩亦是起身一拜。
这一拜包含的信息太多,公孙续突然觉得自己的肩头沉甸甸的。
如果刘虞、皇甫嵩二人知晓,公孙续已经下定了决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使君,皇甫将军,某何德何能,受得了此拜!”公孙续说着,向着二人回礼。
顿了顿,公孙续接着又道:“某当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得不说,公孙续此刻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感动。
这样的豪情壮志,正是刘虞、皇甫嵩等一杆老臣所需要的。
虽然嘴上这样说着,但公孙续心中还是有自己的打算。
反正又没有说立刻西征,自己还是安心发展实力为上。
不过经此一事,公孙续相信,整个幽州的资源,怕全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了。
“皇甫将军,可在长安见过王越”就在场面有些尴尬的时候,公孙续抢先打破了这种局面。
王越的大名,这些常年在朝中为官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其行踪飘忽不定,很少有人能见到。
“王越行踪不定,但陛下曾提过此事!”虽然不清楚公孙续的意图,但皇甫嵩还是将自己知道的事如实道来。
闻言的公孙续点了点头,王越的脾气他是了解的,但现在自己还不能暴露暗部,提起王越,也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衣带诏风险极大,此番董卓没有发觉,并不代表着日后不会。他日陛下若有诏令,通过王越送出即可!”
闻言的皇甫嵩恍然大悟,此番若不是董卓全身心的投入眉坞建设之中,恐怕这衣带诏根本就出不了长安城。
第289章 焦虑的公孙续
经过了公孙续的提醒,可以说为远在长安的朝廷和幽州之间建立了一个信息渠道。
虽然还有很多工作去做,可这样的结果,足以让皇甫嵩回长安复命了。
至于为何不选袁绍、曹操亦或是其他诸侯,而是选择了公孙续作为衣带诏的接收者,刘协还是有着私心的。
从实力上来说,公孙续目前的功绩,在当下大汉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再加上有刘莹的这层关系在,刘协自然是宁愿相信自己的姐夫,也不愿再相信外人。
眼下的局势,对于公孙续来说,欠缺的唯一就是一块地盘了。
皇甫嵩来的快,走得也快!
在宣读完诏书的第三天后边踏上了归途。
与来的时候相比,公孙续特意安排太史慈率领五百骑兵,护送至函谷关。
一方面,是因为太史慈轻车熟路。
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太史慈在返回的路上将他的老母亲接到涿县定居。
公孙续在弹汗山大破鲜卑这事,早就已经传的世人皆知。
因此,天下人的眼光全都聚集在了幽州。
随着皇甫嵩的离去,公孙续被封为冠军侯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乎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大汉的大江南北。
这其中,有刘虞等人的安排,也有李儒的手段。
总之一句话,公孙续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嫉妒的,袁绍、与袁术两兄弟此时的心情就大不相同。
袁绍此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自从返回了渤海之后,就一心一意的开始谋划着如何夺取冀州。
虽然盟主的风头早已散去,可袁绍始终把自己摆在了这个位置之上。
但韩馥就是死心眼,无论袁绍是什么手段,威逼利诱之下就是一个不字。
现在的韩馥,张口一个冠军侯,闭口一个冠军侯,搞得公孙续就像他的亲戚一样。
不过,袁绍能听的出来,韩馥这是在变向的警告自己。
或许,之前的公孙续他袁绍可以不放在眼里,可现在被封为冠军侯的公孙续,就不得不让袁绍掂量掂量了。
“主公,那韩馥有公孙续做后盾,如果要抢夺冀州,就必须要快!”许攸上前一步言道。
此时的袁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看得见儿得不到的那种感觉,让袁绍这些天来异常的暴躁。
反观远在南阳的袁术,小日子过的可就要惬意许多。
没有束缚的他,除了担忧董卓出兵之外,其余的诸侯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但当袁术知道公孙续取得大捷,而后被封为冠军侯之后,立刻向着陈县和幽州派出了两批使者。
袁术的想法很简单,一旦董卓出兵攻来,谁都靠不住,唯有公孙续的兵马才能与西凉军一战。
至于曹操,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说不出有什么表情上的变化,只是继续埋头发展自己的实力。
如今的曹操身边,多了一位猛将。
样貌丑陋不说,身材异常魁梧,使得一手双戟,在曹军之中无人能与之匹敌。
此人姓典明韦,深得曹操的喜爱,还常常与人言道:“古之恶来,不过如此!”
而远在江东的孙坚,得知公孙续被封冠军侯之后,只是淡淡的一笑。
自从与刘表起了冲突之后,孙坚与刘表二人之间的摩擦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由于孙坚的勇武,刘表一时间难以招架,就连原本属于荆州的江夏郡,都已经被孙坚夺取。
“主公,南阳袁术的实力日渐强大,若是不能与其交好,恐难抽取兵力,全力应对孙坚。”蔡冒起身,向着刘表一拜。
今日刘表召集议事,除了蔡冒之外,还有蒯良、蒯越两兄弟在场。
如今的蔡冒风头正盛,虽然屡次败于孙坚之手,依旧能够得到刘表的信任。
蒯家兄弟对视一眼,而后出声附和着。
虽然,荆州的内部纷争从来没有断过,可在大事面前,出奇的保持了一直。
“如此,可派人前往。袁公路与袁本初都是一个德行,给足了面子与好处便是。”见到三位谋士达成了一致,刘表开口道。
为了尽快夺回江夏,刘表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刘表说的一点也没错,袁家兄弟二人到哪里都是一个德行,只要给足了面子和好处,一切好商量。
“主公,孙坚勇武,当下不可正面与之交手,只可智取!”
蒯良起身,蔡冒败了数阵,黄祖连江夏也未能守住,若是再这样下去,襄阳迟早要完蛋。
与孙坚这个勇夫比起来,襄阳的各大家族更喜欢与刘表做交易!
如若襄阳被攻破,刘表的结局不言而喻,因此蒯良自然是要全力帮助刘表击败孙坚的。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蒯良将自己的计谋通通说了出来,引得刘表一阵大笑。
当然了,针对孙坚的阴谋诡计已经展开,而公孙续这边则是愁眉苦脸。
当初答应皇甫嵩的时候,成了口舌之快,如今却是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拖延。
“奉孝,喝酒时能不发出声音”
“翼德兄,吃肉就吃肉,别吧唧嘴能成”
公孙续此刻,表现的像极了怨妇,一点点小的问题,很快就被他放大了。
张飞咧了咧嘴,用胳膊捅了捅郭嘉,这几天的公孙续表现的实在是反常。
“主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了,练兵亦需要时日,何必自找没趣”郭嘉放下了酒杯,笑着向公孙续建议道。
见公孙续没有答话,郭嘉坏笑道:“嘉以为,主公应该去听听蔡小姐抚琴。”
闻言公孙续一愣,自从被封冠军侯之后,公孙续便开始忙的不着边际。
今日好不容易闲了先来,反而使得自己有些急躁。
“哎!”叹了一口气,公孙续自顾自的离去了。
心智的磨炼,公孙续差的还远。
郭嘉的提议不错,或许去听蔡琰抚琴,可以让自己的躁动的心,慢慢的沉寂下来。
从军营返回了公孙府,公孙续便直接向着蔡琰居住的别院而去。
“见过侯爷!”刚刚步入院门,蔡琰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公孙续的眼前。
第290章 焦尾琴
“见过侯爷!”蔡琰微微一礼,让公孙续很不适应。
“文姬,吾二人之间不必如此。”
公孙续笑了笑,也只有在面对蔡琰的时候,他的心中才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念头。
“侯爷乃是大汉的冠军侯,琰儿乃是”话说了一半,蔡琰立刻闭上了嘴,脸颊上已经翻起了一阵的红晕。
公孙续见此,顿时玩心大起,立刻问道:“乃是什么”
见到公孙续一脸的坏笑,蔡琰猛地一跺脚:“琰儿不能失了礼数!”
语毕,蔡琰转身向院内走去,留下了公孙续一个人愣神了好一阵。
“额,某近些时日心情烦躁,今日特来听文姬抚琴,不知”公孙续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见蔡琰已经座回到了琴前。
直到这时,公孙续才发现蔡琰身前的琴与众不同之处!
下一刻,公孙续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三个字“焦尾琴”。
以往听蔡琰抚琴,公孙续完全陶醉在了琴声之中。
因此,并没有发觉蔡琰所弹奏的乃是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
公孙续隐约记得,蔡邕避难在吴地时,看到有人烧梧桐木做饭,火烧木材时出的巨大声响。
蔡邕顿时心惊,急忙从百姓手中讨来,并做成了一把琴,音质极佳。
虽然抢救及时,但是木头的尾部还是被烧焦了,因此取名为焦尾琴。
按照后世史书的记载,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并称为古代四大名琴,可见其价值!
而在蔡邕的眼中,焦尾琴是无比珍贵的。
能听焦尾琴弹奏一曲,是当今大汉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