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等冯话齐把他的意思说了,不但沈明钧夫妇,连惠娘脸色都有些迷惑,事情来得有些太突然了。

    先生,我家小郎他刚学《五经,这么快就又学别的,怕他吃不消啊。沈明钧有些迟疑。

    以前他们希望儿子能早点儿接触更高深的知识,但眼下沈溪才刚学《五经两三个月,先生就跑来告诉他们,准备让沈溪继续跳级,这让沈明钧夫妇和惠娘觉得,冯话齐是因为新学塾东主是惠娘,所以才会对沈溪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来讨好东家。

    惠娘虽然对沈溪的能力很信任,但关于学问的事,她却不敢抱有急于求成的心态。

    面对沈明钧夫妇和惠娘质疑的目光,冯话齐叹道:几位,在下一介老朽,从刚接触沈溪这个学生开始,就发觉他天分非比寻常,说是神童也不为过。

    这半年多下来,凡四书五经,他过目不忘,凡经义集注,他可出口成章。在下教书多年,如此天赋的学生,生平仅见,我只怕资质愚钝,耽误他的前程,唯有对他多加教导,悉心栽培。

    沈明钧夫妇对望一眼。

    对于做学问他们一窍不通,冯话齐把沈溪的天分说的那么好,他们不懂这话到底是实情还是恭维。

    惠娘倒有些见地,点头道:先生既如此说,可否当着我们的面,考核一下小郎的才学?

    冯话齐笑着点头:也好。这是前几天我教给沈溪的《春秋左氏传,此书乃儒家十三经之一。昨日我曾两次考核,其中内容他无不对答如流。今日就请陆夫人监督。

    冯话齐递上来一本《左传,惠娘拿过来看了一眼,这种隐晦难明的儒家经典,她从未接触过,只是稍微读一下都觉得语句生涩,头晕脑胀。

    沈溪到后,冯话齐的考核正式开始。

    冯话齐让沈溪背诵《左传部分内容,沈溪仰起头便开始背诵,没有平常学生摇头晃脑的习惯,背的速度比惠娘看的速度还要快。惠娘用手指头点着书上的文字,到后面跟不上,连翻页都赶不及。

    等背过之后,冯话齐满意点头,再道:通背全文,不知其义,终究不妥。沈溪,你且将此段经义注解。

    沈溪一一回答。

    之后冯话齐好像有意继续为难,续道:颍考叔其人如何?

    沈溪答道:颍考叔乃郑国大夫,郑庄公继位,其兄弟段罔上谋逆作乱,郑庄公举兵平之,觉其母武姜氏与段暗中有谋,遂以‘不及黄泉,不再相见’为誓。颍考叔闻之,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令庄公与母亲睦如初。世人谓之纯孝,后颍考叔为公孙子都暗箭伤人而死。

    沈溪回答得很干脆,对于历史典故驾轻就熟,冯话齐不住点头嘉许。

    冯话齐看着惠娘:陆夫人可有异议?

    师徒应答,惠娘看得一愣一愣的,苦笑道:这些事,我一介妇人如何懂得?若先生觉得好,那就如此吧。

    冯话齐再征求沈明钧夫妇的意思,得到准允后,正式让沈溪半年内第二次跳级,从学习《五经到学习作文要领。

    从这个时候开始,沈溪可以正式可以作文章,他腹中很多学问,也能发挥作用,不用再一直藏着掖着了。

    五月二十四,洪浊启程回京。

    一大早洪浊就来到药铺门口,等沈溪上学路过。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洪浊伤病痊愈,此时他换了身干净的衣衫,脸上少了刚来时的意气风发,添加了些许阅尽世事的沧桑。

    小兄弟,你说得对,我现在没本事,实在没脸去见谢家妹子。我已经想明白了,我这就回京,今年秋闱,我定要中举,明年会试争取金榜题名。到那时,我再来汀州府,用八抬大轿把谢家妹子迎娶进门。

    洪浊发出豪言壮语,似乎立下了大志向,但在沈溪听来完全是空口说白话。

    举人倒是有希望,但进士岂是那么好考的?洪浊二十不到,以科举的难度,五十少进士,学到老考到老,恐怕真等洪浊高中进士,谢韵儿孙子都已经能上街打酱油了。

    不过沈溪还是不准备打击洪浊的积极性,当下用鼓励的口吻道:我看好你!

    洪浊多了几分自信,笑道:小兄弟,与你相识不过两三个月,但感觉你为人实在,来日我再赴汀州府,必当厚礼以报。

    沈溪笑着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以如今交通之不便,洪浊十有**不会再踏足汀州之境了。但沈溪却觉得自己有机会跟洪浊再见面,因为他是有大抱负之人,大明朝的京师,怎么也要闯一闯。

    二人言笑甚欢,洪浊没把沈溪当作孩童,更像是平辈相交的朋友。

    临行前,洪浊目光往药铺门口瞟了一眼,心中不舍,眼下他最希望谢韵儿能出来为他送别,这样他不但能诉说衷肠,还能把自己的计划告知心中牵挂之人。

    但到最后他也未见到佳人一面,洪浊来汀州府一趟,与谢韵儿最近之时也不过是隔着屏风相对,终究无缘无分。

    洪浊背着包袱,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城西而去。

    来汀州府一趟,洪浊成熟了不少,多了这一番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人生有了遗憾,未来或许会促使他发奋图强。

    看着洪浊的背影,沈溪若有所思,是否他的出现改变了洪浊的人生轨迹?

    或者曾经历史上的洪浊,来到汀州府后得到谢韵儿的原谅,过上双宿双飞的幸福生活,但在历史上这洪浊却没有留下丝毫印记。

    经此一事,说不定洪浊将来能有一番作为,成为一代名臣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沈溪不由无奈摇头,他的出现的确是异数,历史已经因为他的出现悄然发生变化,从此时开始,历史出现了分岔口,将来的华夏文明,或者不会再沿着既定的轨迹发展下去。

    :第三更,同时这也是月票满300票的加更!

    友情推荐《盛唐霸业:笑看江山万里,美人如歌。汉家儿郎在西北,千军万骑踏胡门。城破翘首望长安,可怜关中父老泪。

    这是一个铁血儿郎将家国天下抗在肩上的故事。




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订阅和月票)
    八月初,盛夏刚过,秋高气爽,沈溪在新学塾里学习也是如鱼得水,不到九岁的他,已跟着十四五岁的学生一起读书。。

    同班人中,他的座位排在最前面,为的是方便看清黑板。

    有了黑板后,学塾的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别的学塾听说有这好东西,也都找人造上那么一块。

    以前沈溪在同学中属于个头矮容易受欺负的对象,但在新学塾,他的地位可不一般。学塾东家惠娘是商会会长,教谕冯话齐和几个先生对他分外看重,这里的学生又都是商会子弟,沈溪在所有同学中,就算年岁小那也是大哥级别的,没人敢招惹。

    这天放学,坐在沈溪后面名叫李琦的同学拍了拍他肩膀:沈溪,今天我们几个准备去酒肆一醉,你去不去

    李琦大沈溪五岁,今年十四,再过两三年就该成婚了。

    这些人现正处在少年叛逆期,他们不喜欢去河边抓鱼又或者上树掏鸟蛋这些只有孩童才喜欢玩的东西,专门学着做成年人的事。

    我们还在读书,买醉不合适吧

    沈溪直接回绝。这年头只要是读书人,几乎都会喝酒,连冯话齐平日也会让妻儿去买几两酒回去,邀请几个老友小酌,吟诗作赋。

    李琦笑道:怕什么,李白斗酒诗百篇,堂堂七尺男儿,只有千杯不醉那才叫本事你放心。我们不对外人说,你酒量浅。喝两盅尝尝味道就好。

    我现在被家里看得严,你们自己去吧。沈溪依然摆了摆手,拒绝了李琦的好意。

    李琦也不勉强,他们几个都是大孩子,本来带上沈溪是想对这个学塾少东家表示友好,但他们也清楚沈溪年纪小。太早接触酒不太合适。

    等沈溪把书包收拾好要出门。杨文招流着鼻涕等在门口。见到沈溪,杨文招嘴巴一咧,招呼道:小表哥,我想到你家玩。

    杨凌和是商会最早一批会员,他让儿子来新学塾这边读书,为的是省下给先生的束脩。在惠娘这家专供商会子弟入读的学塾,每家送过来的孩子只用交一些基本的书本费即可。办学所需资金,要么是从商会的季费中划拨,要么是由惠娘承担。

    半年下来。学塾学生的数量已有九十多名。

    杨文招虽然跟沈溪年龄相仿,但杨文招此时还在读蒙童班,除了读论语,再就是读三百千和幼学琼林这些启蒙读物。

    放学不回家。不怕你爹揍你

    杨文招身体缩了缩,嘿嘿一笑:只要回头说在小表哥家,我爹我娘才不会揍我呢。

    沈溪想到这小子每次去家里玩,都会被林黛和陆曦儿两个小萝莉欺负,而他却还屁颠屁颠乐此不疲,就像个小受虐狂。有时杨文招被欺负得太惨,沈溪都有些看不下去。偏偏他还趋之若鹜。

    沈溪叹道:你去不怕被揍成猪头

    杨文招乐呵呵地道:两个姐姐对我都很好啊,不仅陪我玩,还给我吃好东西,怎会欺负我

    沈溪心想,感情是一点好吃好喝就把这小子给收买了。本着为杨文招身体着想,沈溪婉拒了杨文招到家做客的请求,沈溪要把两个小萝莉打造成淑女,杨文招的存在,却有把两个小萝莉往魔女的道路上引,这个口子决不能开。

    从学塾出来,宁儿已在门口等候。

    以前沈溪上学放学都是一人,但夏天城里出现拐子,接连掉了几个男孩后,惠娘和周氏慌了神,自那以后沈溪上学放学都要宁儿和秀儿轮流过来接送,就是怕沈溪路上出什么意外。

    小少爷,一会儿回去,能不能帮我跟奶奶说一声,让奶奶放我一天假快回到药铺的时候,宁儿突然带着恳切的口吻道。

    沈溪瞥了宁儿一眼:姐姐有事

    没没事,我我有个亲戚来了,我想明天去看看宁儿有些慌张。

    沈溪心说可能是去会情郎吧。

    宁儿算是在五个丫鬟中最有心机的一个,从最初想勾引他,他就知道宁儿懂得一些笼络男人的手段。但沈溪仔细一想,宁儿除了接送他上学放学,似乎没机会走出药铺,想出来认识有钱的公子哥不太可能,或许是某个公子哥去抓药的时候,被她勾搭上了。

    这两天药铺挺忙的,少你一个可能转不开,你怎不等过几天中秋时再请假

    他宁儿支吾了一下,过两天就走了。

    沈溪撇撇嘴,宁儿这借口太差劲了,还亲戚呢,先不说她不是本地人,而是被牙婆从外地卖过来的,就算她真有什么亲戚,也不可能打听到她人在汀州府城。

    沈溪道:那等姨回来,我试试吧。

    毕竟宁儿也快十六了,正是春心萌动的年龄,人家想找个对象嫁人也不能说是错的,当初惠娘把她们买回来的时候就说过将来会把她们嫁出去,而不准备留在身边当老姑娘。但宁儿签了十五年的卖身契,这才来两年就想走,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况且,若真有富家公子看上她,也不会把她娶回去作正妻,最多是当个妾侍,到时候任人欺凌,还不如留在药铺赚钱养活自己,等将来赚够嫁妆嫁个老实本分的人,一辈子有个着落。

    回到药铺,却见惠娘老早就回来了,让沈溪有些意外。

    药铺生意只有一段时间冷清,在之后惠娘通过请戏班子演戏,顺带找病患现身说法做广告后,药铺的生意比年初最红火的时候还要好。

    平日惠娘基本都在忙商会和银号的事,就算回来得早,她也会到印刷作坊那边巡视一番。

    年后印刷作坊收到苏遮柒几批彩色连环画的订单,基本上就没停工过,现如今作坊不但印彩色连环画,黑白连环画也没停下。作坊几次扩大,现在光汀州府城这边印刷作坊的连环画日印数就保持两千册左右,那一架架印刷工具就好像生钱的机器一般。

    过了八月,印刷作坊将会开印年画,以备年底销售。

    可以说印刷作坊已经步入正轨,在银号还没有做大做强之前,这基本上算得是汀州府最赚钱的行当。

    小郎,你回来得正好。

    惠娘把沈溪叫到柜台前,顺带给沈溪搬来张椅子,让他踩上去,这是苏掌柜找人送来的彩色连环画,说是南京那边出现了盗版,还说可能是从我们这里偷去的技术你看看。

    沈溪随便翻看了一下,眼前这本连环画除了封面和封底有所不同,纸张颜色也较淡外,其他在做工上跟正版很相似,连纸张厚薄都差不多。

    姨,苏掌柜是什么意思

    沈溪一直觉得苏遮柒是个老狐狸,现在彩色连环画生意合作了大半年,这老狐狸说不定又准备耍花样了。

    想让咱降价。

    惠娘的话没有出沈溪预料,如果市面上大规模出现盗版连环画,对出货影响很大,不降价不行但连环画的事素来是你做决定,这次姨还是听你的意思。

    沈溪直接摇头:不行。谁知道这是不是姓苏的自己搞的鬼

    周氏插嘴道:咱钱赚得不少,有个老主顾不容易,现在少赚一点儿也不是不行。

    娘,姨,咱现在只管负责印制连环画,真正掌握销售渠道的是苏遮柒,而最有可能在背后捣鬼的也是他,之前咱跟他做生意,他就曾找人照搬我们的黑白连环画这种盗版的彩色连环画,我看分明就是咱的印刷作坊印制的。

    惠娘惊讶地道:这怎可能这做工这颜色,远不及我们

    姨,你可能不知道,咱印的连环画用的都是咱福建本地的纸,南京那边盗印连环画,不可能千里迢迢从福建运纸过去,你看这纸,跟咱们作坊用的纸一样,连压制工艺都一样。姓苏的能在印刷上做手脚,可这纸张他是做不了假的。

    惠娘仔细看过,却根本不懂分辨纸张的品质。

    小郎,你是说苏掌柜用咱卖给他的连环画,找人采用褪色以及其他工艺做差后,冒充市面上盗版的,借机来跟咱压价惠娘想了想道。

    沈溪点头:确实如此

    惠娘有些担忧:那咱若是不加理会,苏掌柜就此断了咱的订单,损失的终归还是咱。

    沈溪笑道:他断了订单最好,姨难道忘了,咱现在背后可是商会自从几个月前商会从洞庭西湖太湖岳阳等地直接采购春茶后,夏天又分别联系到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地主,有了稳定的秫米和小麦供货渠道。如今大明各地的土特产咱都能自行采购,为何咱生产的东西,不能通过这条渠道销售出去呢咱不能总靠着苏遮柒销售咱的连环画,现在应该自己开拓市场了。

    印刷作坊毕竟是几家铺子和作坊中最赚钱的,突然说断了渠道自己去开拓市场,惠娘不太有底气。思索半晌后,她才道:此事还是姐姐决定好了,毕竟姐姐才是印刷作坊的大掌柜。
1...9293949596...1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