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香烟盒子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已经几乎听不见了。
陈扬顿时愣住,她这是准备好了?不会又像上辈子那样,在喜宴上冷着张脸吓唬各位身份尊贵的来宾吧?
李秋禾果然是个很严谨并且很会办事的女同志。
在接到陈扬电话后的第二天中午,她就乘机从深市飞到了燕京。
陈扬是在燕京饭店见到李秋禾的。
当时他正跟纽葫芦一块吃饭,解释了一下昨天没到场的原因,不过他解释完就后悔了。因为纽葫芦这厮果然不靠谱,讪笑着跟他说,其实昨天他即使到场也没用,那杨台长谱儿太大,只叫了个女秘书来应付他。
李秋禾的到来让纽葫芦眼前一亮,顿时有种找到春天的感觉。一下子就把他家老头子让他回来相亲的念头抛诸脑后,热情洋溢的欢迎起了李秋禾。
陈扬先是给两人分别做了介绍,然后纽葫芦就主动伸手道:
“小李,你好,你好。”边说还边从口袋里掏出张镶金边的名片,递给李秋禾,“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电话,有事尽管找我。”
李秋禾却是从一进屋就有点不爽了。也是,她本来听到陈扬说在燕京饭店订了包厢请她吃饭,心里还着实高兴了一下,谁知到了才发现还有其他人在场,顿时就有些小小的失落。
当然,她习惯性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倒也没表露出来。就接下名片,礼貌的跟纽葫芦握了下手,浅笑道:“你好,纽总。”
坐下后,纽葫芦就殷情的把菜单递给李秋禾,“小李,你喜欢吃什么就点啊,别跟我客气。”
李秋禾还是礼貌的笑笑,接过菜单,然后却看向陈扬。
陈扬却是大咧咧摆了摆手:“别浪费时间了,咱快吃吧,这桌菜咱俩动都没动还点啥啊点。再说,她也不是什么嘴刁的人。”他倒是完全把李秋禾当成是给他打工的了,说话很直,一点也不客套。
李秋禾其实本意就是不想多点菜浪费了的,不然也不会向陈扬投去询问的目光了。可女人天生就有种逆反心理,见陈扬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一下子就气得不行,差点就想把这餐牌扔到陈扬脸上去。
幸亏之前她见识过陈扬的厉害,对陈扬有种恐惧心理,不然当场就得翻脸了。
于是,她只能把餐牌放下,挤出笑道:“陈书记说的是,我无所谓的。”
很快,三人边吃边聊起来。
李秋禾因为还生着闷气,就不怎么说话,倒是纽葫芦时不时的会找话跟她聊一下,她虽然觉得不耐烦,但碍于陈扬的面子,都礼貌回答了,心里头却后悔死了,早知道是这样,自己就不过来了。
吃到半时,陈扬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酒。李秋禾却是“呀”的惊呼一声,急急忙忙的掏出纸巾,手忙脚乱的帮陈扬把衣服上溅到的酒水擦了擦。倒像是被她弄脏的一样。
纽葫芦立刻就有所醒悟,赶紧给陈扬使了个眼色。
陈扬这儿正有点手足无措,不知把衣服怎么办好,就没注意。
纽葫芦只能笑着跟李秋禾打了个哈哈:“小李,你先坐着慢慢吃,我跟陈扬去上个洗手间。”
陈扬愣住,刚要说话就被纽葫芦半拉半拽的从椅子上扯了起来。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一四八章 高端访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刚一进厕所,纽葫芦就忙不迭问道:“陈扬,你跟我说老实话,这小李跟你什么关系?”
“能有什么关系?刚我不是介绍了吗?她是我母亲的特别事务助理。”陈扬边脱下外套,边奇怪道。
“嘿,你还想蒙哥们是不?”纽葫芦一脸不屑。
“我蒙你什么了?”陈扬更奇怪了。
“切,陈扬,你太不够哥们了吧,咱多少年兄弟了,兄弟面前你装啥装啊?”
“我装什么了?”陈扬有点火了。
“你敢说这小李不是你的人?”纽葫芦边说边掏出盒烟,取出递给陈扬一根,然后自己也点上。前面在美女面前,他装得挺斯文的,连烟也短暂戒掉了。
“什么我的人?”陈扬没点烟,反问了一句。
“行了行了,我懂的,你前面也不跟我介绍清楚,差点害我闹了个乌龙。”纽葫芦一副了然的模样。
“你闹了什么乌龙?”陈扬刚说完就马上又讶异道,“你该不会是想打人李秋禾的主意吧?”
纽葫芦看了陈扬一眼,跟着就没好气道:“前面不是不知道是你的人嘛,换了谁不想打小李的主意啊?”
边说,边又一脸不忿的看向陈扬:“陈扬,我还真奇了怪了,我一成天在圈子里混的名人,怎么尽碰上些个**,要不就都是些假货,想找个良家吧,偏偏都是些恐龙,你可倒好,天天在办公室里待着,领导架子摆着,怎么身边就都是些极品啊?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比我还花?难不成现在当官儿的吃香?靠,你丫还让哥们活不?”
纽葫芦的话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确实,看到陈扬身边的美女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还个个都是极品,也难怪会让他这个在演艺圈里泡着的风流浪子感到极度的心理不平衡了。
陈扬听后却是哭笑不得道:“老纽,我跟你说啊,这李秋禾不是我的人,你待会出去也别给我惹事生非啊。”
“得了吧,瞧人小李刚才那紧张兮兮的可怜样儿,真当哥们这些年白混的啊?这点破事都瞧不来吗?切!我可是个有底线的人,回头你私下里记得跟小李说说,就说我误会了,别搞得以后见了面尴尬。”
纽葫芦的确是有底线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是他常在挂嘴边的话。就他这么号大嘴巴的人,一旦知道是陈扬的女人,那是连玩笑都很少开的。
这话说完,他立马就要拉着陈扬走出厕所。
陈扬却不肯走,反拉住了他,很严肃的问道:“等等,你都瞧出什么来了?”
确实,做为一个党员干部,这没影儿的事若是都能让纽葫芦瞧出点暧昧来,那还了得?而且最主要的,他刚才没觉察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直不都表现得很正常嘛。
纽葫芦见陈扬说得认真,也愣住了:“真没有?”
陈扬皱眉瞪了他一眼。
纽葫芦啧啧两声,也皱起了眉头:“这就奇怪了,按说我这些年见过的女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应该不会判断失误的啊?”
跟着不等陈扬开口就又说道:“陈扬,我是不会看错的,人小李对你有意思是绝对的,你这么做作可就太暴殄天物了啊。”接着又爆出了那句口头禅,“靠,我说你丫的还让哥们活不!”
陈扬气乐了,却也隐隐有些相信了纽葫芦的话。跟着就有点头疼起来。
要是李秋禾真像纽葫芦说的这样,那自己可真得注意点了。若是传递了什么暧昧的信息让人误会就罪过大了。
见陈扬不说话,纽葫芦就又问:“怎么,不信哥们说的?”
陈扬虽然信了个八成,但还是哼道:“你少在这儿胡说八道,平白让人尴尬。”
“好,不信哥们待会给你做个试验。”
说完就兴奋的扯着陈扬回到了包间里,陈扬想拦都拦不住。真是交友不慎啊。
两人回来坐下后,李秋禾就赶紧问陈扬道:“陈书记,你这外套都弄脏了,一会咱们吃了饭就赶紧买一件吧。”
她的意思是待会儿陈扬要见记者,说不定还得拍个照什么的,还是体面点好。陈扬当然听出她的意思,却摆手说不用。
不想,她这话听到纽葫芦耳朵里就彻底变了味儿。
纽葫芦心里嘿嘿一笑,问李秋禾道:“小李,现在像你这种有学识又有品位的女士可真的很少见了,我能不能冒昧的问一句,小李你现在有男朋友了吗?”
饶是李秋禾再怎么聪明,也断然想不到这其中有诈,她前面就瞧出来对面这位公子哥对自己不怀好意,这时就以为对方想,不过好歹这公子哥也是陈扬的朋友,她也不好说什么,就礼貌的笑笑说道:“有了。”说完却下意识的看了陈扬一眼。
纽葫芦捕捉到这个眼神,更是笃定自己猜测无误,脸上故作惊讶道:“噢?是吗?啧啧,真是太可惜了。”又问,“小李你这么年轻就当了特助,我想你男朋友应该也挺有本事吧?也是做生意的?”
李秋禾没想到这人这么唐突,却只能耐着性子又回了句:“不,他是政府单位的。”
纽葫芦心里更乐了,紧接着又问:“哦,是公务员?在政府里头担任什么职务啊?”
李秋禾心里一紧,这辈子除了差点被那老流氓强.奸时候,还从没这么紧张过。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陈扬。
而陈扬也实在看不过眼了,忙呵斥道:“老纽,你别在这废话了啊?有你这么不礼貌的吗?”
老纽就朝李秋禾笑笑:“呵呵,小李,我们做生意的人说话都这样,平时就喜欢广交朋友,你可千万别介意啊,”
李秋禾勉强点头笑笑,心里却巴不得这公子哥赶紧滚蛋。
陈扬生怕这老纽再闹下去弄得人李秋禾尴尬,加之他还有正事要办,就赶紧叫服务员过来埋单。
纽葫芦朝陈扬扔过去一个“我懂的”眼神,倒是很爽快的先走人了。
纽葫芦前脚一离开包厢,李秋禾就忍不住了,忿忿的说道:“陈扬,你这是什么朋友啊?讨厌死了。要不是碍着你面子,我早翻脸了。”
陈扬却是知道纽葫芦是故意的,只好安抚道:“秋禾,我这老同学就这样,他人不坏的,你别往心里去。”
李秋禾却还是不悦的轻哼了一声。
埋完单,陈扬就要送李秋禾回分公司。
李秋禾却摇摇头说:“不用了,我上来之前,已经在这里订好房间了。”跟着又说,“我这次是约了《南方周末》的汤副总编一块过来的,不过他前面先去了他们报社的驻京办事处办点事,一会就该来了。”
陈扬没想到李秋禾办事这么牢靠,忙问道:“你约的是几点钟?”
“前面我给他去过一个电话,约好了下午三点,就在这里的810号房间给你做访问。”
陈扬看看表,还有一个小时才到时间呢,不由奇怪道:“你怎么不约他早点?”
“你衣服前面弄脏了,不需要去换一件吗?”李秋禾认真说道。
“还换什么衣服啊,赶快联系一下,让他过来吧。”
李秋禾看了陈扬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是点点头:“那好吧。”
半小时之后,汤副总编带着一个随行文字记者敲开了燕京饭店810号房间。
陈扬此时已经在客厅里等着了,相互间握手寒暄了一会后,立刻进入正题。
“陈书记,首先恭喜您获得‘年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谢谢。”
“不过,最近媒体上,关于您和您致力打造的辛庄开发区有不少负面传言。我想您也应该听说了。”
陈扬笑笑点头。
汤副总编继续说道:“关于您的媒体形象,是一个染有人治色彩的改革者形象,有些强悍,不够民主。我们想知道,“媒体陈扬”是不是真正的“公民陈扬”?您的媒体形象和真实形象有没有什么差异?”
“当然有差异。”陈扬斩钉截铁道。
“您请继续说。”汤副总编做了个请的手势。
“‘媒体陈扬’是一个中性的陈扬,有锐意改革的一面,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比如媒体说我的形象中,有酷吏的一面,最典型的一个细节是,媒体采访到的一个干部说,说我做事喜欢走极端,不重过程,重结果。”
“是有这么个细节。”汤副总编点点头。
“这个干部举了个例子,是关于开发区征地拆迁的。他回忆起拆迁时的惨烈,说开发区方面动用铲车与公检法等单位的干部将近200多人,将老百姓赶走。这不是事实,我也不允许辛庄发生这种事情。”
“可笑的是,媒体描述过这个细节之后,接着就套用我的话——‘但不用强制力量行不行?’,这样的描述,让读者看起来,好像是我领着干部去拆迁,而事实上,我从来就没有去过拆迁现场,对这件事我也从不知情,更不知媒体怎么会从这件事中推导出一系列所谓的‘野蛮’逻辑。”
汤副总编频频点头,而他旁边的那个青年记者则不停的在本子上记录着。
“当然,我认为,媒体是没有恶意的。他们表面上在写我,实际上在写中国。我只是他们借以透视中国改革和命运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媒体的文章总是要展现冲突的,有冲突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事实上,辛庄开发区改革中的冲突并没有那么激烈,辛庄的改革总体上是平稳的,有序推进的。
虽然媒体说我是“最富争议的区委书记”,我自己也的确曾经跟下属说过,‘不要怕改革起争议,也不要怕犯错误’。但是,在我具体做事的时候,总是努力将争议降低到最小程度,尽最大努力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我在辛庄,任何一项改革,没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把握,我是不会做的,因为我承担不了失败的风险。
上述这些话,我跟下属讲过,当然,我也不怕跟任何媒体讲。”
顿了顿,看到汤副总编一愣一愣的。
陈扬留给对方思考的时间,就停了下来。
汤副主编足足花了将近五分钟才消化掉陈扬所说的话,然后才接着问:“转型时期的中国,有记者和学者认为,您是有缺点的时代英雄,他们在肯定您的时候,总不忘呼吁,希望您注意民主,对此,您怎么看?”
汤副主编的话很客气,事实上媒体肯定的不是陈扬,至少现在还不是。
陈扬微微一笑:“我认为这是外界不了解我,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的结果。我始终将权力运作在法律、政策和制度的框架内。”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沉吟半晌,喝了口茶,才边敲着桌面,很严肃的一字一顿的说道:“也可以这么说,我从未逾越过权力的边界!”
汤副主编一下就被陈扬这句掷地有声的话震住。忐忑问道:“陈书记,我们可以就用您的原话发表出去吗?”
“可以。”陈扬点了点头。
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
随后,汤副总编又针对一些极富争议性的问题向陈扬做出了提问。而陈扬也早有准备,一一给出了官方的答案。
而李秋禾一直坐在边上旁听,而随着访谈的深入,她似乎也从刚开始只是感兴趣,好奇,逐渐转变成了深刻的思考,最后,再看向陈扬时,她的眼神变得复杂深邃极了。
陈扬喝完了第三杯茶后,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很显然,他是想用这个动作告诉汤副总编,时间差不多了。
汤副总编是个明白人,忙说道:“嗯,陈书记,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好,你问吧。”
“陈书记,现在媒体方面大多都只是通过一些所闻所见而对您做出的不一定公允的评价,我想请问,您能对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吗?对这个问题,我想所有读者都是很感兴趣的。”
陈扬沉默了良久,然后从座位上起身,走到窗边,用手拨开窗帘,任凭那落日的余晖从缝隙里徐徐洒入到了房间内,柔和的覆盖在他身上。
驻足良久后,他才长叹了口气,徐徐说道:
“我不是酷吏!”
重生之官场风流 第一四九章 捧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官场风流最新章节!
《南方周末》是一份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周报。自84年创刊以来影响力逐步扩大,直至今日,早已成为了国内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中的周报第一名。每期发行量稳定在4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覆盖面广,影响力巨大,读者层次高,主流得不能再主流了。
而陈扬之所以选择这个国内报业巨头发出自己的声音,除了因为上述原因外,同时也是因为那里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舆论思潮相较内地比较开明、开放。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岭南始终是陈系固有的地盘,现任省长正好是他的三叔陈耀国。
这最后一点,决定了一切。否则,就算你说得口水都干了也不会有人给你登出来。
当周四新鲜出炉的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出炉后,前两天还在大肆讨论着辛庄改革的得失功过,以及对开发区书记陈扬蛮横极左的工作作风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探讨的各界媒体和广大群众,一时间全都大跌眼镜。
该报在头版头条就刊登了汤副总编对陈扬所做的独家专访,并且引用了一个大大的标题——“我不是酷吏”!
振聋发聩!
而随文配上的一副主题图案,正好是汤副总编的随从那天抓拍到的——陈扬伫立在窗前,在落日的余晖映衬下,夹着一根燃到半截的香烟,深深思索的背影。
这个高大的背影,更是让所有看到这期报纸的人心中为之一颤。
这个人真的是已经被妖魔化了辛庄开发区的陈书记吗?
不,没有人会相信,拥有这样一个形象的人会是一个妖魔鬼怪。
而以上这些种种,无疑给这些抹黑辛庄改革方向及陈扬个人形象的媒体一记响亮的耳光。
《南方周末》长期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端,并且一向来有舆论风向标之称,凡登载在它头版头条的新闻向来都有引领舆论动向的巨大作用。
很快,舆论风向让人瞠目结舌的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弯。至少,在南方是如此。
当然,做为国内最官方的垄断媒体,央视习惯性以老大自居,始终没有表态。毕竟这时间太短了,而且第一把火又是他们放出来的,这老大的面子总还是要的。
只是,没有几个人能知道,央视方面本来已经准备好要再次下到辛庄进行深度采访的计划立刻被无限期搁置了。
并且,原本已经录制好了的一期座谈类节目——邀请众多法学界专家教授及名人对辛庄开发区产生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很无奈的,这盒带子也遭到了永久封存在废片区里的悲惨命运。
同时,有高层传来的小道小息称,据说在《南方周末》登出陈扬专访后的当天早上八点十分左右,中宣部的一个大佬直接单线联系上了正开着早会的杨台长。
当然,这种高级别电话外人是不会知道其中内容的,但那天开会的高层都看到了这样一幕,杨台铁青着脸走回会议室,无端端的冲一干高层发了通脾气。
不得不说,这期专访的影响及意义深远而悠长。
交州市,市委书记办公室里。
墙上的挂钟滴滴答答的走着,正好指向七点四十分。
貌似还有将近二十分钟才到上班时间,但此刻,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已经坐在他那张宽大舒适的老板椅上了。
是的,这是方逸从政多年养成的习惯他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然后利用这半个小时时间把当天所有他感兴趣的报刊新闻都浏览一遍,风雨无阻。
他从不会利用上班时间翻阅报纸,虽然机关里很多人这样干。
当然,他还会自己动手冲上一杯香浓可口的热咖啡。
事实上他很讨厌咖啡的味道,但每天早上的第一杯饮料,他还是选择了咖啡,而不是热茶。
这同样是他的一个很奇怪的习惯。
今天也同样如此。
方逸静静的坐在老板椅上,一手拿着份报纸,是今天的《南方周末》,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悠闲的品着咖啡阅读手里的报纸。
当墙上的挂钟“当当”的响到第八声时,他才放下了报纸,喝了口咖啡后,淡淡的说了一句:
“照片拍得不错!”
是的,今天早上他把所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都用在了阅读这个专访上,至于读了几遍?就只有他心里清楚了。
而上面那句话,则是他花了半小时时间阅读,然后对这个专访所做出的最终评价。
笃笃!
敲门声准时响起。
进来的是方逸的秘书林国文。
“方书记,您是马上要开常委会吗?”
方逸点点头。
林国文马上要转身离开。
“小林。”
方逸叫住了他,皱眉想了想,却又摆了摆手。
林国文愣了一下,但还是马上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十分钟后,市委办公楼六楼的小会议室里。
除了军分区政委肖田外,其余十名常委悉数到齐。
会议议题并不令人意外,讨论的是这次辛庄被媒体曝光出来的一些影响极为恶劣的问题,比如那什么“自我亮相”等等。
会议气氛很压抑,方逸没怎么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听大家的意见。
在座的除了市长位置还没坐暖的曾天成外,其他人恐怕全都是方逸的马仔。同时,他们也都是在政坛上打滚了多年的老江湖了,这次辛庄被曝了光,当然能猜出来方书记的意图,这时见方书记让大家谈谈看法,哪还不争先恐后的表明立场。
主管党群组织的于文化跟陈扬打过点交道,虽然挺欣赏陈扬这个年轻人的,但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赶紧,第一个谈了谈看法。
他谈了两点,一就是市委该承担的责任,市委班子以前只看到陈扬同志抓经济时的干劲,却忽略了陈扬同志在工作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从而造成了这次被央视曝光的恶劣影响。由于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使得市委在这件事上很被动。市委方面没有把好关,这个责任必须由班子全体成员承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