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但愿如此!”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动员
相比起地方官员制度改革的推进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军队的裁减相对却要顺利得多了。
皇帝李泽的威信,仍然是至高无上,一言九鼎的。
“很多人说,我们现在裁减军队为时过早,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敌人。”炯炯的目光扫视着满满一屋子的高级将领,李泽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
“但我认为,一点也不早。在场的都是带兵的将领,很多人都是在前朝带过兵,打过仗的。我们现在的军队的人员素质,战斗装备,战斗意志与过去相比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眼光落在李睿的身上,李泽接着道:“前朝高仙芝时期,西域驻兵不到三万,就控制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二万余士卒就敢与二十万大食军队相抗衡,就敢向着敌人发起冲锋。李睿,现在你在西域驻扎了四万人,你觉得人少吗?你觉得自己能守住西域,保一方平安吗?”
李睿霍地站了起来,大声道:“能。如此陛下允准,末将认为,凭现在的兵力,末将还可以为陛下开疆拓土,陛下想我打到哪里,我就能打到哪里。”
“坐下!”李泽眼睛一瞪。
李睿哧溜一声坐了下来。
“军队,是国家意志延伸出去的手臂,手臂强不强壮,首先就要看这个国家的肌体够不够强壮有力。你们见过一个孱弱的身躯会长出一条肌肉贲张的手臂的吗?手臂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身体本身。所以,只要我们的帝国愈来愈强,那么,手臂的力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强大。”
说到这里,李泽停了一停,道:“我给大家讲一件小事吧,这是第五兵团左军中郎将厉海在不久前的一份捷报之中提到的。在青藏行省,原本的一些吐蕃部族,有的还在抵抗,有的却在准备逃亡。有一次他的一个斥候小队在探查的过程之中走散了,三名斥候落了单,在找寻道路的过程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支准备逃跑的吐蕃部族。这支吐蕃部族有多少人呢?足足上千人? 其中的青壮战士便有近三百人。但这三名斥候没有躲避,他们反而径直迎着这些人冲了上去。”
“结果如何?”
没等众人回答,李泽道:“结果? 就是这三名斥候? 迫使上千人的这支吐蕃部落投降了? 也是这三名斥候,将这支部落带了回去。难道说,这三名斥候是靠着他们的武力吗?当然不是? 这个吐蕃部落一个一口口水? 就足以将这三名斥候淹没了。但他们不敢,他们怕。他们怕什么?当然是怕我们大唐。他们很清楚,要是他们敢伤害我们的士兵? 哪怕他们跑到天涯海角? 我们也会把他们逮住。”
“为什么他们会害怕?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强盛? 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惩罚对我们不友好的任何人或事情。”
“所以?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 军队的数量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每年大家都在伸手要军费,要装备,但可能在场的有些人不清楚,军队,吃掉了我们整个大唐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李泽接着道:“这已经大大地妨碍了我们让国家更加强盛的步伐和计划。所以? 裁减军队? 已成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我们的国家建设之中? 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更有力。当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反过来便也能促使我们的军队更加地强健有力。”
“现在? 我们军队的开支占到我们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诸位,国家已经承受不起了。我们的目标是,军队的开支不到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成。而按着我们现在的载减规模,军队的开支仍然会占到二成。那么,怎么样才能保证我们军队的利益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地富强,赚更多的钱。去年,我们全年的总收入为一万万五千万元。军队花了五千万。今年,我们的总收入预计超过两万万元。那么我们军队的开支会有四千万元。大家可以想想,如果我们每年的总收入,达到子五万万元,军队的支出即便只有一万,那也是五千万元,如果收入更多呢?那么军队的支出,是不是也会水涨船高?锅里有了,还怕碗里没有吗?”
听到这里,一屋子的将领,倒是兴奋了起来。
理儿是这个理儿啊!
“而且,军队的数量少了,但军队的预算却还是那么多,甚至还年年在上涨,那么,我们士卒的待遇是不是会更好?我们的军械装备是不是会更加地精良?我们的武器研究是不是会更加地突飞猛进?”李泽巧舌如簧地继续鼓吹着美好的前景。“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可以想一想是那场景是不是美如画?”
众人猛点头。
“所以,忍得一时苦,受得一时痛,却是为了未来我们军队更好的发展,为了军队更大的利益。这就像我们在打仗的时候,有的时候为了整体利益,不得不放弃一些局部的利益一样。我这么说,大家理解了吗?”
“理解了!”
李泽欣慰地点头:“当然,在这一次的大裁军之中,很多人的眼前利益会受到损失,比方说再坐的有一些人,将要退出现役了,退出军队了,我知道你们舍不得离开军队。但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有人付出,需要有人为我们的帝国作出牺牲。诸位,当作为统帅的我,命令你们向着敌人发起冲锋,而你们明知这一次的冲锋很有可能就会死在战场之上,再也回不来了,你们会不去吗?”
“义无反顾!”屋子里的将领吼道。
“这就对了。这一次,我仍然要向你们发出冲锋的命令了。只不过这一次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心魔,是我们自己的执念,诸位,请为了整个大唐的利益,服从命令!”李泽双手抱拳,向诸人拱手一揖。
呼啦啦一阵乱响,满屋子的将领都慌乱地站了起来,忙不迭地躬身还礼。
“愿遵陛下号令,绝无违逆!”
“多谢!”李泽连连点头:“但请大家也要相信我,不论是留下来的,还是即将要离开的,李泽,我,这个帝国的皇帝,都不会让大家吃亏的。在这里吃亏了,我在另外的地方,给你们找补回来!”
“多谢陛下!”
“不过这话,咱们只能达间屋子里说,出了这个屋子,我是不认帐的。”李泽笑道:“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大家明白吗?”
“明白明白!”屋子里传来了哄笑之声。
“大家都是通情达理而且深明大义之辈,这一点,在我们这十余年来的奋斗过程之中就忆经体现无疑了。没有将士们的浴血拼搏,就没有我们大唐帝国的今天。而我们的未来,帝国的未来,人民的未来,仍然要有赖于我们的将士们去守护。”李泽继续道:“所以,诸位在返回驻地之后,一定要妥善安排,周密布置被裁减军官、士卒事宜。不能让走的人伤心,留下的人寒心。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我们的军队仍然具有高昂的战斗力,也要让离去的人,仍然对我们的军队无比热爱。”
“留下的人,要为国奋斗。走了的人,也将在另一个战场之上为国奋斗。要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军人作风,军人能力,有朝一日,国家有事,要召之能回,回则能战,战之能胜!”
“遵命!”所有人哄然作答。
将领们一个个的告辞离去,对于他们自己的去向,这些人其实都有了明悟。一些人将会永远地离开军队。
可是正如李泽所要求的那样,即便要离开,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要将这最后一件事办好了,再体体面面的离开。可不能忠心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博得了偌大的名声,却在这最后一件事上翻了船。
李泽决心既下,朝廷大略已定,事情已经不以个人意志力为转移了。
左武卫大将军李存忠已经离开了。
接下来,右武卫大将军张嘉、右金吾卫大将军田平也将离职,而左金吾卫大将军薛冲以及部属,已在两年前就地转为了生产建设兵团,这一次也将完全与军队脱钩。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通过这一次的大裁军,李泽,或者说是朝廷,对于军队整个的控制力,反而是愈发地加强了。前朝时期得那些领兵的将领,在这一次的大裁军之后,基本上都脱离了军队,要么转向地方,要么回到中枢任职,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渐渐的消逝。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朝廷在稳住脚跟,掌控局势之后的必然举动。
而这些人,其实在内心深处,也早就明白了最终的结果。
能体面的离开,再获得一个不错的安置位置安享余年,舒舒服服地过完下半辈子,其实也是极不错的了。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复员
湘西,吉首县。
距离峒河里许远的地方,一排简易的木制房屋矗立在高处的一块平地之上,周边一排栅栏将这几十间木房子围在中间,四角高耸的望楼以及上面飘扬的军旗,表明了这里属于军营。
此时此刻,除了大门之上的两名哨兵以及四角望楼上的哨兵之外,平日里最为热闹的中间小校场之上,竟然是一个人也看不到。
而这片军营里,可是住着整整一百余人。
这些人,现在正聚集在第三排靠左角的一间木屋里,屋里挤不下了,便挤在了屋子的外面,门边,窗边,都挤满了人。
而在屋内,一人正弯腰在自己的床铺着收拾着东西。
这是一间普通的兵房,两排大通铺,住着十个人,而这个人的位置却是最好的,靠着这间兵房唯一的窗户,透过窗户,便能看见奔腾汹涌的峒河。
床上放着一个个的小矮几,将通铺分成了一个个的单独的位置,而这个人的位置,明显比其他人的要大一些。
他大了,其它四个人自然就要更挤一些。
但这并不是他霸道好强,逼迫着别人让着他,而是其他四个人为了让他住着更舒服一些而特意让出来的。就算他挪回来,用不了多大会儿,在大谱儿又会自动地挪回去。
时间一久,他也就干脆不麻烦地搬来搬去了。
他叫王彪,一个服役了近十年的老兵。
他也是这一次大裁军之中的一员。
“师父,这件事一定是上头搞错了,怎么裁,也裁不到您的头上啊!您别忙着收拾了,我去找罗副尉,一定是他弄错了。”说话的人叫邹枫,是这个队的队正,但同时,他也是王彪的徒弟。
六年前,右威卫还驻扎在潞州的时候,邹枫来到了这个队? 那个时候? 王彪是伙长。六年过去了,他们从潞州一路打到了湘西吉首? 邹枫已经是队正? 但王彪还是伙长。
邹枫从一个菜鸟新兵,对战争一窍不通的新人? 到现在成为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完全是王彪一路手把手教过来的。
卡死了王彪晋升之路的一是年龄? 二是识字不多。
王彪将自己的被服收拾得整整齐齐? 扎得利利索索地,这才直起身子,转了过来,看着邹枫? 笑道:“疯子? 别忙活了,你知道,这是真的。”
“不是罗副尉搞错了,就是上头搞错了,您怎么可能被裁减?”邹枫大声吼道? 脸上青筋毕露。
“其实我知道,每一年的退役人员名单之中? 都有我的名字,我之所以能留下来? 就是因为你,还有罗副尉呢!这一次不成了? 朝廷大裁军呢? 要裁整整二十万? 我怎么也不可能留下来了。”王彪笑道。
“你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兵,被裁撤了是大唐军队的损失。”
“瞧你说的!”王彪笑道:“大唐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我不多,没我不少。像我这样的人,全天下不知有多少呢?至于说经验丰富,咱们这屋子里,有几个不丰富的?大家都是血里火里爬出来的,身上的伤疤早就教会了你们怎么打仗了。”
“我们都是您带出来的!”邹枫的声音有些呜咽了。
“脑子里的一点小秘密,都被你们这些家伙掏光了哦!”王彪大笑起来:“既然没有什么可教你们的了,再腆着个脸留在这里,我都不好意思了!”
屋子里有人低声地哭泣了起来。
王彪是这个队里年纪最大的人。整个队,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四岁,但王彪已经三十六了。年龄让他的晋升之路出现了阻碍,而识字不多则成了致命伤。他也曾努力地想要去多识一些字,邹枫等也想尽办法地去教他,但问题是,这个打起仗来经验极其丰富,花样百出的老兵,却在读书识字之上一窍不通。想千方设万计地教他学会了几个字,睡一觉起来,便又忘得干干净净。
一个地方的地形,他看一眼就能牢记在心里,但让他画下来,却是错漏百出,除了他自己,任谁也搞不明白。
但他会带兵,能练兵,包括现在他们这个营的营官罗副尉,也曾经是他带出来的。
每一次到了退役季的时候,上司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把他留下来,而他的大名,便连旅帅、郎将甚至中郎将也都知晓。
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很奇特的老兵,所以每一次他都能有惊无险地留下来。
但这一次,谁都无法留住他了。
邹枫知道王彪说得没错,颓丧地一屁股坐在了通铺之上,垂着头一言不发。倒是王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疯子,我也想回去了。这南方的天气,我还真是不习惯呀,夏天热得要死,还黏糊糊的。到了冬天,又冷到了骨头里,坐在火堆边上都不济事。那盔甲往身上一套,简直就跟套了一块冰一般。”
邹枫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一口气。
“再说了,朝廷待我不薄呢!罗副尉不是说了吗?像我这样的老家伙,这一次一次性地能拿到五年的薪饷呢,哈哈,你知道多少吗?八百元,足足八百元呢!你这辈子见过这么多钱没有?”王彪嘿嘿地笑着:“哦,你见过,你是队正嘛!不过你有这么多钱吗?没有吧?”
王彪所说的,是这一次朝廷为了顺利的裁减军队,而对被裁撤的士兵作出的一种补偿。
大唐是职业兵制度,士兵的薪饷是相当丰厚的。又因为大唐军队的战争胜率极高,伤亡很低,这使得这门本来风险很大的职业,成为了大唐男儿最为向往的职业。当上了兵,不但在当地拥有了很高的声望,而且在经济之上也有极高的收入。
这一次裁撤军队大致的政策便是,入伍一年的士兵,可以一次性获得半年的军饷的补偿。入伍一年以上,三年以下,可以获得一年军饷的补偿。而三年以上,则可以获得五年的军饷的补偿。而这个军饷,是以士后们本身的饷银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当兵越久,职位越高,薪饷越高,拿到的补偿也就越高。
朝廷裁军二十万,除了各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裁减之外,也鼓励年龄较大又不可能晋升到将军以上职级的军官自愿申请退役。当然,这些校尉级别以上的军官,退役之后回到地方,都会在当地得到一个不错的职位。
但像王彪这样的,拿了钱回到家,基本上就只能自谋职业了。
“疯子,不是骗你,我真想回家罗。我家在魏州,知道那地方吗?现在那可是大唐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呢。我家里有二百亩地,家里可是有三进的大瓦房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军中,父母一直由兄弟照看着,我也该回去尽尽孝了。这些年,老让他们替我担心了。回去之后,再建一个三进的大瓦房,再娶一房媳妇儿,给爹娘生一窝孙子。我现在可是有钱人了,而且我这身子骨,打仗是比不上你们了,但回去了,照样是一把好劳力,不管是种田还是去干点别的什么活计,都能过得滋润呢!”
“师父!”邹枫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王彪转过身来,看着一屋子的兵,吼道:“都呆在这里干什么?那个你,你,没出息的,哭什么鼻子,我又不是要死了,只不过是退役而已。等回去安顿好了,我再回来看你们不就行了吗?这不经常有商队过来吗?上次去城里,我便发现了有我们家乡的商队,到时候找个护卫的活计,一路就又回来了。像我这样的人,那商队老板还不上赶着请我当护卫啊!走走走,该干啥干啥去,一天天的,都不习练了吗?走走走,别让老子看着生气。”
看到王彪瞪起了眼睛,士兵们默默地转身,走出了屋子,片刻之后,屋子外头得校场之上,便响起了呼喝之声,竟是比平时还热闹了几分。
“这些小子,真是有心了,还知道给我临走的时候,看一看他们的勇武英姿呢!”王彪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了邹枫一人,他再也拿不住了,一屁股坐在通铺之上,捂着脸,眼泪却是抑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好半晌,王彪才擦干净了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邹枫:“疯子,让你看笑话了,本来说是想家的,退役就退役嘛,以后还没得这些管束了,这也不许,那也不让,以后可就轻松自由了。可临了临了,却还是舍不得啊!”
“师父,你这一走,只年一年半载,也不可能回来了。叶子姑娘怎么办?”
王彪楞了半晌,才摇摇头道:“我跟她本来也没有什么,她只不过是看我救过她一家,对我好一些而已,她自然还是要嫁人的。”
“师父,我可是知道,叶子姑娘是真喜欢你的,而你,也是喜欢叶子姑娘的。只不过是因为军纪约束着,才一直忍着没说而已。”
王彪叹了一口气:“那又有什么办法,她家里还有老娘,也不可能跟我走。算了,不说这些了。”
“去看看吧。”邹枫小声道:“不管怎么样,也要告个别的。”
寻唐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告别(上)
??王彪看着不远处的一幢土坯房。
??房子很简陋,一间正屋,一间卧室,一间偏房,厨房就搭在偏房的外头。
??所有的屋顶,都还是盖着茅草。
??这幢土坯房,是王彪带着一帮战友们,一木槌一木槌地夯砸出来的。
??邹枫嘴里的叶子姑娘,是王彪在一次进山剿匪的时候救下来的。当时他们在山中追踪一股土匪的时候,这股土匪逃窜到了吐子姑娘的家中,叶子的爹当场就死了,她的娘被打断了腿,就在叶子险些要遭到凌辱的时候,王彪率兵赶到了,将十几个土匪全都击毙,救了叶子姑娘和她的娘。
??而叶子姑娘的娘因为双腿被打断,伤势沉重,王彪等人不得不带着她们返回到了驻地,将其送到了野战医院之中。否则在那样的深山老林单家独户的情况之下,叶子娘是必死无疑的。
??一个月后,叶子娘出院了,她们也不再愿意回到山中的那个家,便在距离王彪他们军营不远的地方,搭了一个窝棚住了下来。
??叶子娘的双腿终究是不能回到以前了,行走不便,也干不得重活。还是王彪看着她可怜,便去打了邹枫,让叶子到军营里来帮着伙夫做饭。饷钱啥的先不说,重要的是能跟着军队混一日三餐饭。
??要知道,这个时候,普通的百姓家,基本上都是一天二顿饭而已。
??再往后,叶子姑娘又开始了给士兵们缝补衣裳。
??王彪他们经常会出任务剿匪,而在山里剿匪,最困难的不是打仗,而是行军,是找到敌人在哪里。对手的战斗力不值一提,像吉首周边的大股土匪也不存在了,但剩下的这些小股土匪就是如同牛皮糖一样?十分地惹人厌。
??你来了,他跑了,你走了?他又回来了。
??而且?他们熟悉这里的地形地貌?那个犄角旮旯有个山洞都一清二楚,这让唐军的清剿变得异常的困难。大部队只会扫荡那些大山寨,而这些小土匪?便留给了像王彪所在的这些留驻队伍来对付。
??三天两头地钻山沟子?老林子,衣服鞋子啥的便破得极快,上面的补给?又不可能坏了就给你添上?这些人打仗是好手?要他们手缝衣针那就是难为他们了。
??于是叶子便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而这一次?唐军却是付钱的。
??就这样?叶子和她的娘?便算在这里安顿了下来。
??去年入冬之前,这母子俩人再住在窝棚里,只怕难得熬过这个冬天,于是王彪便又张罗了一帮弟兄,给叶子母子俩?建了这幢土坯房。
??这娘儿俩?终于也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窝。
??到了今年春上?王彪又叫上了一帮兄弟们?给她们开垦了近三亩水田,水田地的肥土,都是王彪从河道里挖出来的肥土?这样,土力就足够,秋上便能有不错的收获。而且因为是垦荒而得的新田,第一年官府是不收税的。
??两人的感情,就是在这一天天的相处之中,慢慢地培育起来的。
??说起来王彪能经常地走出军营,也是因为他在这里特殊的地位,换了别人,断然是不可能如此频繁地进出军营,而且去做一些与军队毫无关系的事情的。
??眼光慢慢地从土坯房移到了前面院坝坎下的水田里,那里,一排排金黄色的麦穗正在随风起伏,而最上面的那一块田,已经基本上被割完了,稻子被打成了捆放在田中。
??第二块田中,一个人正在勾着腰,用力地挥舞着手里镰刀,熟练地割着已经成熟了的稻子。此刻,那个人正背对着王彪,而她,也正是王彪此刻专门前来告别的叶子。
??王彪刚刚迈步,一阵狗吠声突然传了过来,紧跟着,一条黑色的大狗从土坯房那边一路狂奔过来。
??而水田里的叶子也闻声转过头来,一眼便看到了王彪,不由得喜笑颜开,直起腰来,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大声喊着:“王大哥,你来了?”
??王彪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蹲下身子,那条大黑狗扑到了他的身边,跳了起来,两条大前腿搭在了王彪的肩膀之上,伸出长长的红舌头,在王彪的脸上就是一阵狂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