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围困拉萨之后,李存忠并没有急于攻打吐蕃的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围点打援这个经典的战术再一次被运用。
拉萨被围,吐蕃赞普以及布达拉宫的佛佗都向外发出了勤王的信号。而这,也是李存忠希望看到的。利用这一点,将各地来勤王的吐蕃部族军队,一支一支地歼灭,是最为省力的事情,他不希望因为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了拉萨而导至在以后,他需要一地一地的去攻略这些地方。
现在这些人会主动地送上门来,何乐而不为呢?
这是一个世人都能看明白的阳谋,但绝大部分的吐蕃部族却仍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支支的冲向拉萨想要勤王救驾,然后一支支的被唐军分割,包围,歼灭在拉萨周边。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唐军在拉萨的周边歼灭了来自各部族的援军多达十余万人。
每一次的战果,都让此刻身在唐军军营之中的色诺布德痛心疾首。
色诺布德在唐军军营之中的待遇不错,享受着与红教大喇嘛隆巴一样的待遇,时不时地还能与皇后柳如烟,大将军李存忠等人宴饮,或者坐而论道。
但相对于隆巴,色诺布德却是如坐针毡。
随着来援的吐蕃部族军队愈来愈少,也愈来愈弱,而他赫然在唐军之中发现了运送到的火炮之后,他终于坐不住了。
唐军很快就要发动最后的攻势了。
而吐蕃人的元气,也在这一次次的援救之中,快要被唐军打得烟消云散了。
“皇后娘娘,请允许外臣前去说服吐蕃各部族放弃拉萨,臣服大唐!”在亡族来种或者亡国的两个选项之中,色诺布德终究还是选择了后者。在这样下去,吐蕃人,真的会被大唐的军队杀光的。
柳如烟笑了。
她一直在等待着色诺布德的这句话。
“色诺布德,你在大唐多年,当知道我大唐包融天下的胸怀,而现在,你也看到了,在吐蕃作战的大军之中,除开唐民之外,更多的是其他族裔,但他们享受着与唐人同样的权益,唐人拥有的,他们也同样拥有,我可以很笃定地告诉你,在我们的眼中,这些人,也是唐人的一部分。而吐蕃归降之后,也将得到同样的待遇。”柳如烟道:“在武邑,在长安,你看到了操着各种语言,拥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外貌,文化风情截然不同的人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所以,你不用担心大唐的态度。你需要担心的,是将来吐蕃人归顺之后,是不能真能放下仇恨将自己视作大唐一部分的问题。只要你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吐蕃人很快就会像大唐其它地方的人一样富裕起来。”
色诺布德顿首不语。
“去吧!”柳如烟挥挥手:“你可以在俘虏之中挑选一百人作为你的随从,去到吐蕃的各地,劝说那些还在观望,或者还准备向我们发起攻击的吐蕃各部族,不要作自取灭亡之举。大喇嘛,还请你多派一些人手与色诺布德同行,助他一臂之力!”
隆巴微微欠身应命。
怀着满心的悲愤与无奈,色诺布德踏上了劝降的旅程。
而李存忠也终于准备在夏季来临之前,对拉萨发动最后的攻势。
六月底,伴随着千里迢迢一路运送过来的十门火炮的轰鸣之声,大唐军队对吐蕃的最后总攻拉开了序幕。
李存忠的作战意图很明显。
首战即终战。
所以进攻一开始,包括火炮,手雷,炸药包,猛火油弹等众多吐蕃军队闻所未闻的新式武器一齐登场。
开战伊始,火炮便在拉萨东城方向,摧毁了吐蕃人所有的远程防御武器,轰垮了长达百米的城墙。东面防御的溃散,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倒下,德里赤南费尽心机打造的防守体系被迅速摧毁,唐军从三个方向之上攻进了城内。
整个战事,仅仅持续了一天时间,拉萨便被攻克,德里赤南战死,赞普杀。大量王公贵族被俘。
吐蕃宣告亡国。
寻唐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日子
八月,正是关中最热的月份。
火辣辣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晌午刚过的时候,也正是一天正热的时候,路上基本看不到什么人影儿,唯有在路边的一些大树的阴晾底下,一些农夫,畅着衣襟,一边拿着草帽用力地扇着风,一边大口地喝着自带的凉茶。便是平日里活蹦乱跳的狗子,此时也焉头巴脑地趴在树下,伸着舌头不停地喘息着。喘上一会儿,爬起来,小跑到路边的沟渠之中,撅起屁股舔食一阵子凉水,然后又赶紧奔回到树荫之下。
今年陕甘大旱,收成远远比不上往年,补种了一批苗子,现在还都青了吧唧的,但越是这样,农夫们便越是不敢怠慢,要是这些苗子再坏了,今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好在过了五月之后,久违的甘霖终于是降落了,这也让地方官府和百姓们都大大地收了一口气。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旱情得到了缓解,田里的收成虽然下降了不少,但得益于朝廷的一系列补贴政策,终究还是能过的。
为了帮助遭到旱情的陕甘宁等地渡过这一次的灾情,朝廷减免了今年的土地税赋,这也使得百姓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几场大雨过后,一直在不停修建的水利沟渠终于是发挥了作用,现在田边沟渠里水流潺潺,看着就令人欣喜。
当然,补水也不是没有矛盾的。那些从修建的大堰之中流出来的水,总是有先有后的抵达不向的地方,下游的人翘首以盼,上游的人则恨不得让水往自家田里多流一会儿,即便是苗子吃饱了,但自家挖的那些小水塘,也要装满了以备不时之需才好啊。
在连续发生了几次为争水的械斗之后,官府制定了严格的补水时间,并且严惩了一批为争水而纠集民众进行械斗的村民之后,才刹下了这股歪风。
总的来说,一切都是向好的。
从经历灾情时的绝望,到现在的充满希望,老百姓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一般的心路历程。皇帝是好的,官府也不错,虽然惩罚那些为本乡本土争利益的人厉害了一些,但谁也说不出个什么来。毕竟,人家是按照律法一条一条地来的。
预料中的粮食大涨价并没有来,虽然有小幅上扬,但也还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之内。
“我们灭了吐蕃了!”树荫之下,聚集在一起的一群农夫之中,突然传出来一个欢呼之声,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张大唐周报,突然欢呼起来。
相比起现在的年轻人以及孩童识字率大幅度攀升,一般三十岁以上的人,能识字的还是凤毛鳞角的,眼前这位农夫,却是因为以前是一位军人,而且还是一位曾经当过什长的军人,所以在军中,被逼着认识了不少的字。
识字虽然不多,看不懂那些华彩的文章,但像大唐周报这样一直致力用大白话来写文章的报纸来说,他认的字也就足够勉强能读懂了。
就是凭着认得这些字,能读懂大唐周报以及平时张贴在村里的那些文告,以及曾经的军人身份,这个汉子被全村所有人一致选为了村长。
汉子只能站着,因为他的屁股前不久才被官府狠揍了二十大板,原因就是争水。这家伙当过兵,下手狠,把对方人都打蔫儿了,外表还看不出什么伤痕来。不过念在是上游截断了他们村儿的水,所以才从轻发落,挨了二十板子。
“又灭了谁?”跟着汉子一起守水的其它村民对于吐蕃还真没有什么概念,或者又是那块地方的一个大官吧?反正这些年来,大唐周报经常地刊登又又又把谁给收拾了,又又又把哪里的土地纳入到了大唐的疆域之内。至于这些地方在哪里,他们是不知道的。很多本地人,平素都连去县城一趟都少呢。
“吐蕃,吐蕃!”汉子游动的又蹦又跳,今天早上将报纸揣在怀里,还没有来得及看呢,现在才抽出空来,不想一眼便看见了那粗大的排在最上头的捷报。
“吐蕃是啥?”
“一个国家,很厉害的。”汉子哈哈大笑:“那可是有数十万大军的强国,以前经常欺负我们的,哈哈哈,现在被我们干掉了。连他们的赞普,哦哦,就是他们的皇帝,都被我们捉来了。”
“吐蕃很大吗?”
“当然,疆域万里,带甲数十万啊!被我们几万大军就给灭了,威武我大唐军人!”汉子扬天大笑。“今天回家后,都去我家里,我请客,宰一头大肥猪。”
“村长,怕是你堂客要跟你急哦!”一个与村长年龄相仿的村民笑道。“你忘了前几个月,你说是咱们的大军在南方打了大胜仗,宰了家里一头猪,被你堂客拿着扫帚赶得满村跑的事了吗?最后大家也没有吃上猪肉。你堂客架上车去县城里卖罗,大家空欢喜一场。”
“这一次保证让大家都吃上,这不一样呢!这是灭了吐蕃,灭了吐蕃!”汉子哼道:“她要敢再不知事,我揍她。”
众人轰笑起来,别看村长在外头威风八面,打起架来一向冲在最前头,但在家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被他那娇小的老婆管得死死的。堂堂的七尺汉子,经常被老婆拎着耳朵穿行在村中的大街小巷。
谁叫他的老婆不但识字,还会弹琴,画画呢,而且长得还标致。听说是村长当年打仗的时候救下来的,还带着一个娃娃,看起来是知书识礼温文贤淑的,也不知道内里性子居然这么泼辣。想来当年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伤心事吧。
女子现在还在村子里的小学堂当女先生呢,是极受大家敬重的。因为他们村子里,这两年,年年都有人考上县里学堂,比邻近的几个村子强多了。要知道,上了县学堂,将来就能在县里找事儿做了,要是考上了州府里的学堂,那就不得了啦,可以做官儿啦。
“真要是大喜事,村长觉得值得大肆庆祝的话,当然是可以动用公里的钱啦?怎么也不能让村长自掏腰包。”另一个年长一些的笑着道。
现在的村子里,都是有公有钱的。而这个公有钱的来源并不少,一来是官府每年会拨一点点,二来就是村子里规定的提成。富裕的村子就提得多一些,穷的村子就提得少一些,有钱人家提得多一些,穷人就少一些。三来就是村子里的人如果犯了错,会有一定的惩罚,不太严重的话,就是罚钱,这些钱也是记在公帐之上的。另外,就看村子里的村长之类的人物,有没有本事弄来钱了。如果这个村子里出过大富豪,出过大官儿,那这事儿就容易得多了,每年总是会弄到一些乐捐的。
而这些钱,一来是用在村子里的学堂上,二来是准备在有灾祸的时候可以救急,三来是用来抚养孤寡。虽然官府也有孤寡院,但还是号召地方上尽可能地自己解决问题。四来可以修修村子里的路啊,挖挖水井啊等等。
总的来说,现在的大唐,虽然还是有很多的穷人,还有很多的地方有人吃不上饭,穷得叮当响,但在大部方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的确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起来,而官府的很多政策,也让老百姓舒心。
就像这种每年给乡里拨钱的事情,以前可是没有听说过的。只听说老百姓必须要给官府缴纳钱粮,还真没有官府这个大貔貅往外吐钱反哺老百姓的事情。
别看官府给的这点钱不多,但在老百姓看来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这让他们每年缴税纳赋的时候心里舒服多了。
这不是还有一些钱粮又还给我们了吗?
官府这么通情达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没事儿,别的事她不干,这件事儿她一定答应的。”村长却是信誓旦旦,“她最恨吐蕃人了。”
村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道:“公里的钱也不多,今年还要准备着给村子里多修几个池子,平素可以养养鱼虾鸭鹅啥的,碰到了今年这样的坏运气,还可以弄来浇地。我是村长,每年拿薪俸的,堂客当先生,县里也发钱,我的日子,可比你们大家过得殷实多了,请大家吃一顿饭,还是没问题的。你们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到时候从家里提溜一点菜过来不就行了吗?”
众人都是笑了起来,这倒是实话,村子里的第一家一正三厢的大瓦房院子,可不就是村长家的吗?出去当过兵的村长走南闯北,见识多,胆子大,赚钱的门路多着呢。
“到时候让你堂给我们弹一首曲子唱支歌成不?”有人大胆地道。
“没问题。”村长大包大揽:“吐蕃灭了,她必然是欢喜的。”
正说着话,耳边却传来了马蹄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却看见了一队队的骑士出现在不远处的大路之上,看到骑士的旗帜,村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不是左武卫的兄弟吗?就是他们灭了吐蕃人呢,咋的报纸上才登出来,他们就回来了呢?”
“这还说用,肯定是报捷的啊!”大家也不顾太阳毒辣,从树荫之下涌了出来,跑到路边,围观着越来越多的车马。
寻唐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背叛者
沿着宽阔笔直的驰道一路前行而来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的确是从吐蕃而来的。不过倒不是报捷,报捷的文书早就轻骑到了长安,这支队伍,就是押送着吐蕃上至赞普以及布达拉宫的那位,下至一些达官贵人至长安像皇帝献俘罢了。
六月底的时候,吐蕃的战事,从大的层面上来说,其实已经结束了。
拉萨被攻陷得太快,唐军来得太快太突然,云集在拉萨的这些达官贵人,部落头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漏网之鱼,被唐军大量的骑兵完全给兜住了,然后一网打尽。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却是在吐火罗死之后,德里赤南集大权于一身,算是重新统一了吐蕃,为了保证吐蕃境内的稳定和统一,德里赤南强令一些有影响的土蕃贵人以及大部落的头人们,全都到了拉萨。
这在无形之中帮了唐军一个大忙,无形之中为接下来的唐军扫荡吐蕃境内的其余势力减轻了极大的压和。吐蕃大军被打垮之后,那些散居各处的部落群龙无首,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更别说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抵抗唐军了。
再者还有色诺布德以及隆巴大喇嘛的全力配合,原本就六神无主的大部分部落,终于彻底放弃了抵抗。
唐军所到之处,要么闻风而降,要么一触即溃,到了七月底,整个高原基本上已经完全被唐军掌控到了手中,剩下的一些小鱼小虾,压根儿就触动不了大局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柳如烟,李存忠这才下令将这些人押送长安。
要说还有哪里仍然有一些麻烦的话,也就是曼格巴的亲弟弟所占领的大小勃律了,如今厉海与韩锐兵分两路,正在向着大小勃律迫近。
原礼部侍郎唐得功一跃而成为了大唐又一位封疆大吏,为为了青藏行省的总督,色诺布德,阿不都拉,薛仁忠则成为了新成立的青藏行省的各部衙长官,李睿以左武卫中郎将的身份统领驻青藏大军,韩锐为其副贰。
而李存忠则返回长安向军事委员会述职。
其实所有人也都知道,李存忠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这一次回到长安,必然会得到丰盛的奖励然后在军事委员会抑或其它部衙之中就任一个轻闲的职位,就此退居二线。
不过李存忠已经很满足了,灭国之功,放眼大唐十二卫将领,还有谁能与他比肩呢?史书之上,必然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对他十余年来辛苦耕耘的最好的回报。
所以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之下,他兴高彩烈的移交了军务,然后与柳如烟一道返回了西宁,很干脆利落地处理了他在西宁的家产,携带着家人赶回长安。
他走得极是彻底,连在左武卫任职的儿子及其他一些亲眷也全都带了回来。算是准备彻底让自己的影响力在左武卫中消失。
对于他的这一系列作为,内卫的报告中用了无可挑剔四个字来评价。
而李泽在面对监察部提交的一份李存忠这些年在左武卫中的各方面的审计报告之中提到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李泽大笔一挥,便将其全部抹去了。
对于李泽的这个做法,监察委员会的吴进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官儿做到了李存忠这个份儿上,些许的经济问题,其实真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了,只要不过份,都是能容忍的。
水至清则无鱼,毕竟不是每一个人殾有像吴进这样的。而吴进也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真正的楞头青。
这一行人中,柳如烟自然是开心的,离开长安小半年的时间,的确是想念李泽了。
李存忠自然也是开心的,因为他算是功成名就了。与过去的老上司韩琦等人比起来,他将来在历史上的声名,必然要更盛。
左武卫的士兵自然也是高兴的。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是在这场战事之中立下大功的人,是回来接受表彰的,据说皇帝还要亲自接见他们,这份荣耀,足以够他们吹嘘上一辈子了。
有高兴的,自然也就有不高兴的,甚至是凄凄惨惨戚戚的。
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吐蕃俘虏了。
虽然他们在被俘之后,仍然享受到了相应的礼遇和待遇,特别是赞普与那些大喇嘛,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就是阶下囚的事实。
而且可以想见的是,离开了家乡的他们,这一辈子,是休想再回到故土了。
队伍之中,最为尴尬的莫过于色诺布德了。
他是队伍之中唯一的一个自由的吐蕃大贵族,他是如今大唐青藏行省的高官,他也是这些吐蕃俘虏眼中的叛徒,异类。这些人甚至将吐蕃的这一次灭国的失败怪罪到了他的身上,认定了他就是唐人派回吐蕃的奸细。
色诺布德有苦难言。
面对族人的怒目而视,羞辱嘲笑,恶语相向,他只能苦笑应对,一路之上,还要竭尽全力地照料这些人,不让他们受到些许的委屈。毕竟这一路之上行来,在大唐的国土之上,不少大唐的地方官,打着拜见柳如烟,李存忠的名号,实则上却是想把这些吐蕃贵人当猴子一般的参观一番。
心力交萃之下,色诺布德原本一个雄壮的汉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心中的伤痛,只怕比外在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盘腿坐在柳如烟的对面,色诺布德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这个大唐最尊贵的女人。此刻却是一身寻常女人的打扮,木钗青衣,只不过那种常在高位所养成的威势,却是柳如烟怎么想掩盖也掩盖不了的。
“你今天中午没有吃主食,倒是喝了不少酒。”闻着色诺布德身上浓浓的酒味,柳如烟皱着眉头从身边拿了一个提盒出来:“这是一些点心,你边吃咱们边聊。”
“多谢娘娘!”色诺布德欠身道:“在下惭愧,心思恍惚,心神不定。”
“看得出来。”柳如烟道:“你觉得自己是背叛者?”
色诺布德沉默不语。
“对于这些人来说,你是背叛者。”柳如烟接着道:“对于眼下的很多土蕃人来说,你大概也是背叛者。前一段时间,你被刺杀了七次。其中五次被内卫提前侦知而逮捕,两次是你过去的部下,差一点得手,但最后你却把人放了。”
色诺布德垂下了头。
“但是色诺布德,对于未来的吐蕃人来说,你会是他们的功臣,你会是他们铭记的对象。”柳如烟将一盒精美的点心推到了色诺布德的面前。
“但愿如此吧!”色诺布德对于柳如烟还是比较了解的,作为一名统兵大将出身的女子,对方其实是十分豪爽而且并不喜欢缩手缩脚畏畏缩缩的人。当下也就拈了一块点心,吃了起来。
“你在大唐多年,你觉得现在的吐蕃会是我们大唐的对手吗?”柳如烟问道。
“不是!”
“是大唐的百姓过得好,还是你们吐蕃的百姓过得好?”
“大唐的百姓。”色诺布德很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却又无法掩盖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有很多吐蕃人现在恨你,是他们并不了解大唐百姓的生活,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因为昔日的生活被打破而充满了惶恐和畏惧,他们都害怕改变,害怕因为大唐的统治而变得更差。”柳如烟道:“这就像是一只猴子,被锁上链子关在铁笼子里多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旦打开了笼子,松开了链子,猴子却害怕了不敢出去。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而你,色诺布德,就将是指引这些猴子奔向自由生活的人。这个比喻没有恶意,更没有贬低吐蕃人的意思。”柳如烟道。
“我知道!”色诺布德道。
“当有了引导者,这些被锁了关了多年的人,获得了自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的时候,他们终究会发现,原来的恐惧和惶恐是有多么的可笑,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回过头来,就会真正地记起你,感谢你。”
“这个事情,阿不都拉或者比我更合适。”
柳如烟缓缓摇头:“阿不都拉因为出身,学识等方面的短处,很难完全做到我们想要他做的。他的想法太偏激,太狭隘了。可以作为你的制衡,但绝不能让他主导这样的事情。那会让很多事情走到另一个极端。因为吐蕃不仅仅是农奴,还有普通的牧民,战士,自耕农,以及一些小贵族以及大量的官员,僧侣。你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你的学识以及政治素养,足够你在以后的治理青藏的过程之中,权衡利弊,作出最佳的选择。所以,在青藏,唐得功居首,你排在第二位,而阿不都拉,只能排在薛仁忠之后。”
“色诺布德,我们选择你,不是千金市马骨,而是切切实实地需要你。这一点,你要清楚明白。而你更要清楚的是,你现在服务的对象,不再是过去吐蕃的那些大贵族,大奴隶主,而是千千万万的吐蕃百姓。你在大唐多年,当知道皇帝陛下的想法,这些年来,皇帝陛下有事没事找你聊聊天,可不是无地放矢,而是意有所指的。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
色诺布德嘿了一声,“娘娘,我想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了要将我们吐蕃灭国吞并的心思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