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寻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枪手1号
在绚烂的烟火之中,向兰充满绝望的眼神慢慢地黯淡了下来,终于,她的头无力的垂了下来。
“李相,她,她死了!”一名女卫士伸手摸了摸向兰的颈脖,惊道。
“可惜了,也算是一位奇女子吧!下一辈子,投胎到一个普通人家吧!”李泽挥了挥手:“好生葬了她吧!”





寻唐 第九百九十七章:宣传的力量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解释:有书友分析说,应当把这一切加诸于小皇帝身上,以便让小皇帝身败名裂,枪手其实最早也是这么考虑的,不过左思右想之下,还是放弃了。因为不管怎么说,李恪都是皇帝,如果说一个皇帝需要用这种手段来刺杀麾下大臣而谋夺权利的话,可见李泽平时有多么跋扈,小皇帝过得有多么的不堪。这岂不是从另一个方向上证明了李泽的确准备谋朝篡位以至于逼得小皇帝铤而走险?这对于李泽的名声是极度不利的。所以只能把这些都栽到向训的身上,把向训搞臭。而一个假的小皇帝,也更利于李泽控制以及为后来的接替皇位做好准备。)
开平十八年的十二月,注定将会永久的载入史册。因为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太多惊心动魄的事情。
开平,仍然是已经过世的太上皇李俨的年号,小皇帝李恪虽然登基为帝,但因为年纪尚幼,并没有亲自执政,所以依然沿用着李俨的年号。
十二月,李俨薨。
十二月,回镇州奔丧的李泽遇刺。
十二月,小皇帝李恪自广州港登陆,以岭南节度使向训,福建观察使容宏为首的十余名南方节镇一齐于广州港迎接李恪。
十二月,李恪在广州宣布亲自执政,并称李泽为国贼,号召全天下忠于大唐的仁人志士起而共击之。
天下震动。
而也是在十二月,刚刚经历了刺杀风波的李泽,却丝毫没有受到这些事情的震动,依然有条不紊地在镇州为太上皇李俨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让天下人震惊的是,又一个小皇帝出现在了祭奠仪式之上。
这个李恪在李俨灵前,宣布亲自执政,改年号为洪武。
天下哗然!
谁才是真的李恪?
不等广州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之前,大唐周报,连续刊登出一件件足以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大事件。
第一件,就是太上皇虽然一直病势沉重,但在朝廷太医局的多位太医的精心治疗之下,身体已经大有好转。突然离世,并不是因为旧病难愈,而是因为受人刺杀。
而刺杀太上皇李俨的,居然就是准皇后娘娘向兰。
而这一切,有太上皇身边的贴身太监以及太后为证。
因为在向兰进入镇州的别宫之后,整个别宫的内部防守工作,都已经交由了向氏一系人马。而在太上皇离世前后数天,除开向兰,太后诸人见过太上皇之外,其余人都不曾进入过别宫。
大唐周报的报道极为详细,甚至公布了太上皇李俨的医案,以及在事发之后,太医局对于太上皇遗体的详细检查,证实太上皇之死,是因为中毒而亡并非自然离世。
而向兰谋杀太上皇的动机何在呢?
大唐周报亦给予了详尽了分析。
就是为了诱骗正在洛阳前线的宰相李泽回来奔丧。
目的就是为了刺杀李泽。
在大军之中想要杀死李泽无疑是天方夜潭。但只要李泽离开了军中,机会便会大增。
这个机会不可谓不巧妙。
对伪梁的战事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李泽不可能功亏一篑撤军还朝。但太上皇死去,他身为大唐宰相,自然也只能返回镇州治丧。
刺杀计划设计的精巧之极,前后因果相互呼应,环环相扣,由不得人不相信。
更重要的是,在镇州这样的通州大邑,各地商贾云集,自然也是耳目众多,在那一个夜晚,别宫之中的轰然爆炸之声,不知为多少人亲耳听到,亲眼看到。
而在灵寿县边境处,数千叛军被击杀,尸横遍野,到现在那里还是血腥气浓厚,不知多少野兽在此地徘徊不去。而这,自然也是瞒不过人的。
而这些人,全都是向氏之人。
而最重磅的,莫过于原向氏将领,向兰亲兵统领向杞的自白书。
而随着向杞的自白书被公之于众之后,于镇州被俘的其余向氏诸人,也一一招供,他们的供书也被大唐周报大肆刊登。
现在的大唐周报,可不仅仅行销于李泽控制下的区域,在伪梁的地盘之上,在南方的地域之中,大唐周报亦是极为敞销之物。
对于敌视李泽的人来说,大唐周报之上经常刊登朝廷的人事变动,军事调配,政策施行,他们可以从中窥见北地朝廷的动向,估摸下一步李泽要干什么。
对于那些商人来讲,大唐周报可以让他们于其中寻觅到无限的商机,什么畅销,什么赚钱,哪些是新兴的产业,北地又弄出了什么新东西,商人的嗅觉向来灵敏,只需要抢得先机,那便是滚滚财源。
而对于普通人来讲,大唐周报上的那些奇闻轶事,皇室趣闻,达官贵人的怪癖爱好等等,又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大唐周报的销售,早就遍及天下,并为所有人都喜欢。
但除了李泽等少数人之外,其它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话语权。
这意味着大唐朝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他们想要告诉大家的话,堂而皇之的写在上面,然后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让天下人所知晓。
这便是舆论。
这便是宣传。
等到广州朝廷看到最新一期的大唐周报内容意识到不妙的时候,成千上万份这一期的报纸已经民间传播开来。
对于上面关于太上皇之死,李泽遇刺的一系列有理有据的记载,瞬间便引爆了天下。
向训大为震怒。
南方各地,兵马巡捕齐出,抓捕这些印刷大唐周报的印坊中人,并且收集销毁这些已经传播开来的报纸。
亡羊补牢,却亦是为时已晚。
你愈是禁绝,便愈是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之心,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件事的后续到底如何。
公开的印刷售卖大唐周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会掉脑袋。但这并不能禁绝那些私下里印刷售卖的行为。
一份大唐周报,过去不过要五文钱,现在骤然涨到了一个银元,然后便是五个银元,甚至于十个银元。但因为能够卖出去的已经不多,仍然是一报难求。
而大唐周报的后续报道,并没有让这些花了大价钱买了报纸的人感到后悔,因为猛料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
向氏谋杀的不仅仅是太上皇,不仅仅是李泽,还有当今皇帝李恪。
因为他们的手中,已经有了另一个李恪。
将镇州真正的皇室宗裔干掉,弄一个西贝华来装点门面,向氏要做的才是谋朝篡位的勾当。
大唐周报,甚至将现在在广州登基称帝的那位李恪的真实面目都给揭了出来。
此人姓古名川,是岭南平潭茅草岗村人氏。因一个偶然的原因被向氏发生此人长相酷似皇帝李恪因而被向氏弄进了府中以作渔目混珠之用。
而当有好事之人发现平潭茅草岗村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渺无人烟的时候,这件事便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因为在民间,知道茅家岗村的人可不少,认识茅家岗村民的人可也不少。
但现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全都莫明其妙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去哪里了?
当然是被灭口了。
被谁灭口了?
这还用说吗?
难不说李泽还能派人千里迢迢跑来这样一个小村子杀人不成?
所有人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在广州的这个皇帝是假的啊!这才能说得过去啊!不然的话,小皇帝是怎么从镇州逃出来的呢?
向大帅说李泽是国贼,是要谋朝篡位的野心家。如果真是这样,那李泽对于小皇帝应该是看管得极严实才对,怎么会让这样的一个重要人物如此轻易的逃之夭夭呢?没看到连向大帅的亲孙女向兰都在镇州被抓住了吗?连向氏大将向杞都被活捉而投降了吗?
没道理身份比向兰还要重要的小皇帝李恪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从李泽统治的腹心区域逃了出来!
除了是假的,是向大帅本来就准备好的西贝货,这才在道理上能说通啊!
大唐周报仍然在南方秘密发卖,传读,而流言更是甚嚣尘上。位于广州的小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向训,除了暴怒,除了派出大量的人手去抓拿这些传播谣言的人之外,竟是毫无办法。
向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亲孙女已经死亡的消息,伤心之余,却又突然发现自己似乎作茧自缚,弄来了李恪,但现在却成了手里的一个大麻烦。
除了一口咬定广州的李恪是真的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问题是,他没有大唐周报。他没有办法告诉李泽手里的那个李恪才是假货,他也没有办法告诉世人,那个假货就是自己送到武邑去的。
如果这么一说,岂不是变相应证了大唐周报前面刊登的太上皇实是死于被谋害之事是真的,是自己的孙女下的手?
“父亲,这些嘴上之争,毫无意义。”向真扔掉了刚刚拿到手的一份大唐周报,道:“不管是我们,还是其他各镇节度,现在并没有其它的路可走,只有奉李恪为主这一支独木桥可走,至于那些愚民百姓,他们怎么认为,并不重要。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军备战,我们与李泽之争,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战场之上的。”
向训的目光从地上的大唐周报之上收了回来,如今的大唐周报,印刷愈来愈精美了,不但有文字,还有了图案。
“今天晚上各位节度使的集会都已经准备好了吗?”他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向真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那么以东南的财力,与李泽并不是不能一战。”
“我们向氏这一次要做好作出重大让步的准备。”向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孩儿明白!”




寻唐 第九百九十八章:善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李泽看着陈文亮,道。“他能起到的作用,有时候并不比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差。”
陈文亮连连点头。这一次大唐周报展现出来的力量,让整个武邑朝廷都对其刮目相看。从南方谍探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大唐周报对于这一次太上皇离世,李泽遇刺,真假李恪等事件的发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南方普通百姓,大体上都相信了大唐周报之上所登载的事情。
比起广州小朝廷,大唐周报的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在向训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民间已经是炸开了锅。而随之而来的逮捕,禁言,杀头等一系列的强硬措施,反而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如果不是真的,你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呢?
“李相,报纸的力量如此之大,对其的监管,属下也觉得要加强了。现在除了大唐周报,光是在武邑,便还有另外三种报纸,而像山东,浙江,也都各自办了自己的报纸。通过这一次的事情,报纸的威力,只怕会为更多的人知晓。接下来恐怕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多起来,而我们对此并没有相应的法规管制,也就是说,谁都可以办一份报纸。这里头,必然有不乏心怀叵测者,有意与我们进行人心的争夺。虽然翻不起大浪,但却也不得不防。”
“你的意思是?”
“以前大唐周报的监管由属下代管,但接下来,恐怕属下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件事情了,所以属下认为,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做这件事情会更好。属下认为,以后报纸不但能成为我们的喉舌,也能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力武器,更是能促进民智的有力武器,必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让其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发展,来规范。”陈文亮道。
李泽欣慰地点了点头,陈文亮这还是第一次明确地在一些大事之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贴身秘书,秘书监的二号人物,毫无疑问将来会成为大唐重要的政治人物,就像章循,现在已经总督一省了。
而陈文亮与章循的出身是完全不一样的。章循出身名家,老子章回本身就是大唐的重要人物,是李泽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所以章循在李泽身边的时候,向来是敢想敢说敢担当。陈文亮出身贫苦,小心谨慎,一向秉承着多说不如多做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个秘书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品格,但对于他将来的发展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你认为这件事情该交给那个部门来主管呢?”李泽问道。
“属下以为,还是交给礼部吧!”陈文亮道:“成立一个专门的新闻司,对报纸的成立,发行进行审核。”
“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件事情,便交给你去与章公接洽吧!”李泽道。
“只怕还要请淳于尚书一起商讨,这还涉及到新的法规,以前并没有相关的法条!”陈文亮建议道。
李泽点了点头:“这件事,便由你去操办吧。”
“是!”陈文亮转身准备退出李泽的公厅。
“去看看公孙先生回来了没有?如果回来了,让他来我这里一趟!”李泽吩咐道。
这段时间,公孙长明很忙。
镇州事件的所有善后事宜,都是他在处理。李泽是不可能插手这些比较阴暗的事情的,而敢于作主,也不惮于去做这件事情又能让李泽充分信任的,也就只有一个公孙长明了。
经刻的公孙长明,正在与一个人谈话。
而这个人的身份,说起来倒可算是现在大唐朝廷身份最为尊贵的一个人了。
她就是太上皇的遗孀郑氏。
郑氏一族对于李泽并没有任何的好感。李俨的第一任皇后,就是在壶关因为受到李泽无声的压迫而自杀身亡的。到了镇州之后,小郑氏作为续弦又嫁给了皇帝。这是郑氏想要延续自身辉煌,也是当时保皇堂一派增强自身实力的一个做法。但随着这些年来保皇堂分崩离析,一一被李泽收服,郑氏的日子已经是极不好过了。
在武邑,根本就没有人把郑氏当成一盘菜。
而小郑氏本人,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嫁给李俨之时,李俨已经是重病之身,可怜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女子,嫁出去之后便一直守着活寡。
此刻在公孙长明的面前,她怯生生的哪里有半分太后的威严?
“太后,接下来您要做的事情,便是这些了,不知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公孙长明道。
“都清楚了,必不会出差错的。”小郑氏低声道。
“那就有劳太后了!”公孙长明笑了笑,便欲拱手告辞。
“公孙先生!”小郑氏突然开口,看了一眼公孙长明,却又欲言双止。
“太后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言!”公孙长明重新坐了下来,看着小郑氏道。
“前几日家父前来祭奠先皇的时候,与我见了一面,说到如今家里过得实在艰难……”小郑氏有些难过地低下头,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也让她感到很是羞辱。
公孙长明却是恍然地点了点头:“明白了,太后一家国灰是外戚的原因,一直没有得授官职,只靠做一点生意养家糊口。”
“做生意被人骗了,几乎就是倾家荡产!”小郑氏难过地道。
“太后,这件事情,我来安排,您看这样可好?”公孙长明道:“郑氏一族如果在这周边安排太扎人眼睛了,也容易引起非议。太后也清楚,现在朝廷授官有着严格的制度,而郑氏一族之中能符合要求的,实在是没有。”
“不知先生想怎么安排?”郑氏一听公孙长明松了口,不由大喜过望。今几日看到父亲愁白了头,她伤心之余却也是无计可施,需知她现在也完全是靠人供养,如今李俨死了,以后到底如何,她都觉得自身难保。
“太后知道高丽吗?”公孙长明道。
“高丽?这,这太远了吧?而且是蛮夷之地!”小郑氏大失所望。
“太后,高丽与其它的蛮夷之国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其国贵族都说唐话,习唐字,与唐人区别倒也不大。如今朝廷在高丽组建都督府,顾寒任都督,顾寒以前是我的属下,有几分香火情在,不如让郑氏一族移居高丽,哪里如今正需要大量的唐人充斥总督府。郑氏过去,很容易能获得较好的职位而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在哪里,没有知道郑氏的真实身份,只要郑氏自己不宣扬的话。”公孙长明意味深长地道。
小郑氏顿时怦然心动。
“而且唐人在高丽那边地位极高,即便是做生意,也必然是能风生水起的。”公孙长明笑道。
“那安全?”
“大唐在高丽都城驻军五千,同时在仁川设有军港,常驻有水师!”公孙长明道。
“那就去高丽,劳烦先生安排!”小郑氏站了起来,竟是不顾尊卑,欠身向公孙长明行礼。
公孙长明赶紧避开,看着小郑氏,压低了声音道:“太后,等到将来郑氏一族在高丽站稳了脚跟,便是太后也是去得的。到时候隐姓埋名,远离中原,谁又能知道太后是谁呢?太后芳华正盛,岂能就此伴着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小郑氏一听这话,脸色唰地一下变白。
“这,这是李相的意思吗?”
“主要看太后的意思,这两年还要辛苦太后,将来如果太后有意离去,只管说一声,公孙必然也会安排得滴水不漏的!”公孙长明拱拱手,“太后慢慢考虑,反正还有两年时间,不必急于一时。”
看着公孙长明的背影,小郑氏一时心乱如麻。
她受家族所累,嫁给李俨,伴着一个活死人过了这许多年,到如今,她也不过二十余岁,以后最好的下场,就正如公孙长明所说的那样,长伴青灯古佛,一想到以后那漫长的孤苦无依的年月,便不禁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能离去?
她当真是怦然心动。
如果李泽当了皇帝,自己倒是真得可以离去,只要李泽愿意放自己走的话。
她突然有些明白,公孙长明为什么要安排郑氏一族去高丽这种边远的地方了。如果说先前她还有些不愿意,现在,却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谁愿意让自己的青春韶华就此白白消逝呢?
至于公孙长明所说的一两年的时间,自然是李泽想正大光明的坐上那个位置还需要一到两年的铺垫,而在此之前,她也好,还是小皇帝李恪也好,都是需要坐在这里为李泽撑门面的。
不动声色地安抚了小郑氏,公孙长明又到了别宫的正殿,在哪里,还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傀儡正在等着他去谈话。
曾经的古川,现在在武邑朝廷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几乎已经被天下所有人都认定是正儿八经的大唐正牌子皇帝,李恪。而那个在广州的正主,却被认为是一个冒牌货了。
颠倒黑白,世事之奇妙,莫过于如此。




寻唐 第九百九十九章:扮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古川很害怕。
他住的屋子很豪华,吃的饭食很精美,配的卫士很雄壮也很恭敬,不过如果他想要走出这间屋子,卫士就会很礼貌的上前阻止。
毕竟被向氏弄去训练了好几年,一个啥都不明白的乡里少年在学会了读书写字之后,见识终究是长进了许多。
对于眼下自己的处境,他也有着一个大概的认知。
在向氏哪里,自己是一个工具,现在落到了向氏的对头李泽手中,自己仍然逃不脱这个命运。
但凡是工具,下场一般都堪忧。
但他却对自己的命运走向毫无掌控的力量,只能做一片飘零于水上的落叶,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公孙先生!”
听到外面卫士恭敬的声音,古川努力地让自己坐得更端正了一些,外面这个老头子,绝对是能掌控自己生死的一位大人物。
“陛下!”公孙长明进了门,带着微笑躬身向着古川行礼。
古川有些惊慌地起身避让。
“陛下坐好!”公孙长明板起了面孔,看着古川在一阵失措之后,终于重新找回了状态,不由得满意的点点头,向氏的训练还是颇有成果的,当古川一本正经地开始扮演他的角色之后,不是颇得其中真味的。
坐到了古川的对面,公孙长明打量着古川。
“先生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古川低声道。
公孙长明点了点头:“古川,已经有确切的消息传来,你的家人,还有你所在的那个村子,包括你的邻居,的确已经都被向氏杀了,一个也没有剩下。”
古川眼睛睁得极大,但却并没有眼泪流下,或者当他在前些天目睹了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已经知道自己卷入到了多么可怕的事情之中了。在这些人物的较量之中,小人物的命,根本如同草芥一样毫不值钱。
“不知先生要我以后怎么做?”
“忘掉你叫古川,你就是李恪,永远都是李恪”公孙长明淡淡地道。
古川默然了片刻,道:“先生,我什么时候会死掉?是在李相想当皇帝的时候吗?”
公孙长明微微一笑,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聪明,并不会因为他们地位很低,就什么也不明白。
1...404405406407408...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