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但让况且更担心的是他听到的一些消息,边关有数位将领被白莲教的人收买了,如果有内奸跟鞑靼里应外合,再多兵力也等同虚设。
这个担心他只能埋在肚子里,没法跟王崇古和方逢时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确定是哪个边关的哪个将领准备通敌卖国。
“不是说上次鞑靼攻入内地,损失也是非常惨重吗?他们都能恢复过来,咱们边关应该恢复的更好才是。”况且问道。
“他们也没恢复到原来的盛势,这次采取他们想要采取如此大的攻势的确有些令人不解,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方逢时笑着回答。
他并没直接回答况且所问,而是绕着圈子解释边关为何不能恢复到最好状态。这种事原因复杂牵连太广,涉及的人太多,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人,只能似是而非作答。
朝廷在边关投入的财力的确非常多,可是很大一部分都被层层瓜分了,尤其是军中那些将领,借助各种名义瓜分占有物质军饷。这些情况他们做总督、巡抚的也都知情,却没办法,革了这些将领的职务,新派来的人可能更贪,他们只能在这些贪官将领们不出大格的前提下装聋作哑。
不仅他们知道,朝廷也都知道这些情况,却是积弊难返,官军中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最让朝廷气愤的并不是他们的贪污行为,畏敌如虎,临阵脱逃,养寇自重才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皇上让况且练兵,不惜投入巨资,还都是自己掏腰包,也是知道官军长期松垮已经不堪重任,一旦战事爆发根本无力拒敌,只好另练新军。
“这么说,鞑靼是不是想借这攻势来压迫朝廷,加大自己谈判的筹码?”况且道。
“嗯,这倒是太有可能了。我们也是这样猜想的。”王崇古道。
“两位大人对塞外的情况比较谙熟,还望不吝赐教。”况且虚心求教。
大海商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张神秘纸条
况且表情认真。王崇古看了看方逢时,似乎在商量谁来说比较适合,然后还是王崇古开口道:“塞外的事也没什么可赐教的,朝廷基本都掌握了,现在俺答王虽说表面上不可一世,至少暂时统一了塞外各部落,但其实也是内忧重重,别的不说,就说瓦剌和兀良哈部落对俺答王就是面和心不和,这些年来也是屡有争执。”
方逢时道:“这两大部落就使得俺答王如坐针毡,那些大大小小跟瓦剌这样的部落更是俺答王王座下的一根根针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露出来。俺答王急于求和也是想先稳定和朝廷的关系,然后从互市里买到足够的物质,再来彻底平定瓦剌和兀良哈这两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那咱们不能想办法让瓦剌和兀良哈这些部落牵制俺答王吗?以夷制夷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吗?”况且笑问道。
王崇古苦笑道:“原来是这样,也是咱们对塞外一直实行的策略,可是自从白莲教赵全投靠了俺答王,这个方法基本就失效了,赵全把咱们最擅长使用的计谋都告诉了俺答王,并且用这些招数来反制我们。不得不说,赵全的确是个人物,咱们拿他毫无办法。”
况且心里怒气上涌,看来张居正处处针对赵全等人并非是偏执狂,而是赵全对朝廷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对于这种国贼,况且找不出可以饶恕的理由。
赵全不是汉将李陵,不是被俘后投降,而是主动投靠俺答王,为俺答王献计献策,反过来对付自己的民族和同胞,这种罪行跟明末清初的汉奸吴三桂有得一拼了。
方逢时苦笑道:“非是我等尸位素餐,这些年为了瓦解塞外各部落之间的联盟,做了许多谋划,可惜都被赵全事先识破,不但没能成功,反而造成若干损失。一个赵全就毁了我们的全盘计划,真是臭不可闻的老鼠屎。”
“这次钦差大人出塞谈判,也要处处小心赵全,千万别掉进他的陷阱里。”王崇古提醒道。
“两位大人放心,况某人倒是要跟他斗斗。”况且点头道。
对于这位闻名已久的赵教主,况且从未有半分的小觑,因一人被张居正视若敌国者仅此一位。他是第二次听到有人如此痛恨赵全,这就是面前的总督和巡抚两位大人,想必这两位也在赵教主手下吃了不少苦头。
若是一般的计谋也还罢了,关键是赵全现在已经对边关造成严重的威胁。
如果况且不是特别相信张居正,甚至不会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一个人,除非他是诸葛孔明、刘基那样的天才谋士,很难在两国交锋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显然赵全教主就是这样的人。
酒会过后,况且回到给他安排好的公馆里,左羚和李香君等人早就回来了。
她们没跟况且在一个大厅里吃饭,而是被当地权贵的妻妾们在另一处招待。
“那两个都御史有问题。”
这是况且的第一感觉,都察院派出两个都御史决不会是为了监督谈判官员,一定是另有使命在身,至于这使命是皇上布置的,还是都察院甚至是某些人故意安排的,那就不好说了。
除了察觉到两个都御史不对劲以外,他对边关的形势也大感失望,王崇古和方逢时明显信心不足,这样一来,他谈判的职责就更重了。
能不能想个办法达成一个协议?
他脑子里一直琢磨着这件事,只是有张居正设定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赵全的脑袋,谈判想要谈出结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又无法不按照张居正的意思来谈判。
此时,纪昌忽然走进来,递给况且一张条子。
况且看后大惊道:“这条子哪来的?”
纪昌道:“一个仆人送来的,没说什么,只是说奉命给大人送张条子。”
况且问道:“那人没说是奉谁的命令,给谁送条子?”
纪昌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了一下苦笑道:“那人就说了一句:奉命给大人送张条子,然后转身就走了。怎么了,大人?”
况且摆摆手,条子上只写着一句话:你的人中有奸细。
况且回想了下酒会前,他已经匆匆跟那些向他报道的谈判官员碰了一下头,不过是在王崇古和方逢时等人都在的场合,他也只好点头回应,没说什么。
这些人中除了都察院派出的官员有些超出规格,其他六部等机构派出的官员都比较正常,主要是司一级的官员,不过四品到五品之间,但都是对各部业务非常精熟的专业人员。
大鸿胪寺除了派出两位司级官员外,还派来四个传译员,其中一个就是巴图鲁,他是况且点名要来的人。
他一直被王崇古等人簇拥着,没来得及跟巴图鲁说什么,只能点点头示意。
他在这里并没有熟人,那么这张条子是谁给他送来的?
难道是锦衣卫布置在这里的暗探?
他不知道锦衣卫在各地有没有安插暗探坐探,毕竟他对锦衣卫总部那里不是很熟悉,不过考虑到锦衣卫在塞外都有人手,在如此重要的边关安插密探是完全有可能的,朝廷对王崇古这些封疆大吏不会全然放心。
况且想起来,出发前刘守有跟他说过,如果锦衣卫的人看到他到了,会主动跟他联系,然后听他调遣。采用这种方式,传递这样一张不明不白的条子,明显不像锦衣卫的风格。
“难道是白莲教的反间计?”
他又想到另一个极端,却也不是没一点可能。
白莲教在内地堪称无孔不入,驿馆里有他们的人也不奇怪,毕竟是朝廷大员你来我往的地方,在这种场所探听消息十分容易。
先传递这样一张纸条,让他对下面的官员怀有戒心,甚至可能所有官员都接到了这样的条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真是好计策。这招毒计叫做:以讹传讹瓦解军心。
“大人,条子上写什么了?不会是什么人对大人有歹意吧?”
纪昌有些慌神了,他怕有人刺杀况且,他们已经从那个弃暗投明的知府口中知道,京城几大权贵家族想要勾结瓦剌和兀良哈等部落对况且下手,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刺杀。
“不是,是有人提醒我谈判成员里有奸细,不过还不确定这是好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离间。”况且平静道。
“离间计?也有可能啊。那要不要我叫人问问其他人有没有接到类似的条子?”纪昌道。
“不用问了,就是接到他们也可能不会说,更何况现在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淡定些,不要自乱阵脚,先不管这张条子,看看以后的形势再说。”况且道。
“大人,刚才酒席上几位大将还跟属下说,大人应该把此次保护商团的名义改为保护使团,那些物质就说是军用的,属下倒是觉得他们说的很有道理。”纪昌说道。
酒席上,纪昌孙虎都被边关将领们拉到另一张桌上喝酒,跟况且的桌子隔了很远。
“嗯,王总督的意思似乎也是如此,不过没明说。但是你想一下,他们这样提议是不是别有用心?”况且笑道。
“别有用心?”纪昌不明白。
“当然了,如果咱们说是保护商团的,那一万人就不算是战斗人员,鞑靼未必会多么在意,如果是保卫使团的,那就是有一万个骑兵了,鞑靼至少要准备两万骑兵防备咱们吧?”况且道。
“可是,这对边关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好处,俺答王一共也就能调集二十万骑兵,这还是多说,其中最精锐的也不过十万而已,如果十万精锐中再拿出两万监视防备咱们。俺答王庭里也要有两万精锐吧,边关的压力不就大幅度缓解了吗?”况且道。
“这……”纪昌听得目瞪口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这些混蛋,居然算计到大人头上了,我明天找他们算账去。”纪昌大怒。
“无需如此,如果真能调动鞑靼四万精兵,何乐而不为?就怕这计策太拙,反而被人一眼看破,然后人家不跟你玩了。”况且从鼻子里发出了笑声。
他看得出来王崇古没明说这个提议,就是觉得被人识破的可能性太大了。
不过他没想到的倒是另一点,他带着一万人马五千辆的车子出京,赞同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就连张居正都觉得在边关被拦下的可能是九成九,若不是他一再担保自己有办法让鞑靼放行,估计皇上都不会同意。
他原本以为到了边关,这些督抚和大将一定会嘲笑他,哪曾想这些人对自己的一万人马欢迎得很呢。
这一万骑兵若是留在边关,自然是增加了守关的力量,但是他们一旦到了关外情况又不同了,鞑靼需要至少两倍甚至四倍的兵力来防范,这对边关的紧张形势有多重要当然不用多说。
况且原本没想到这些,现在想到了,也乐于如此,但同时他能想到,边关的文武大臣都能想到,俺答王和赵全会想不到?他们会出怎样的对策还没法知道,但是出关的难度一定比原来设想的要大了很多。
大海商 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命的王爷
其实,做不做这次生意对况且不是特别重要,他本来就是赌一口气,觉得朝廷被迫之下对那几个权贵家族做出让步,取消了对潜入京城的白莲教一行人的通缉。这口气他一直没地方出,所以就想带着一万人出塞制造一个难题,趁机打一把俺答王的脸。另外,对塞外各部落的生意一直被几家权贵家族垄断着,他要虎口拔牙,分一杯羹,让这几家难受难受。
做生意赚钱并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从远处着眼,让这些新练成的将士在塞外实地历练一番意义更大些。
不过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这次行动的意义,低估了鞑靼方面可能对此做出的反应。
第二天上午,王崇古和方逢时都派人送来信件,说是边关那里鞑靼有异动,所以他们要去边关视察,不能来陪钦差大人。
其他谈判人员大概都在抓紧时间休息,也没人来拜会他,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他这个钦差在那些谈判成员的眼里地位并不算高。
况且趁着这时间开始演练怎么当王爷,菲儿、婉儿、雪儿领着那些舞者穿上宫女服装,排练如何伺候王爷的起居。
这方面的教员当仁不让由张鲸领衔,跟着他的十几个宦官现场指导。
况且高坐在堂上,旁边就是这些宫女在毕恭毕敬地服侍着,张鲸在一旁开始指导那些宫女如何跟随况且的行动配合着。
左羚和李香君都在下面看的津津有味,不是觉得这些宫女表演的多么好,而是喜欢看况且出糗。
“哈哈,这就是王爷的生活,看样子不怎么样啊,一点不自由。”左羚评判道。
“就是,难怪听人家说王爷都是富贵笼中鸟。”李香君也苦笑道。
她们一点都不羡慕高高在上的亲王了,觉得托生帝王家真是人生的悲剧。
况且也是怨言频出,张鲸气道:“小子,你埋怨什么?你这是不习惯,要是从小生下来就这么过日子,你就不会抱怨了,换种别的日子你还过不惯了呢。”
况且苦笑道:“陛下原来当太子时就是这么生活的?”
“当然,你以为呢。现在也是这么生活,就是伺候的人更多了,排场更大了,规矩也更多了。”张鲸道。
好在那些舞者都是瘦马家族培养出来的,不但能歌善舞,更是个个具有察言观色、把人服侍的如在天堂的本领,这一场演练很快就像模像样的了。
“嗯,这些丫头真不错,老实说,比宫里的宫女强多了,你不要万岁爷赏赐宫女还是对了。”张鲸对这些“宫女”的表现十分满意。
不过况且这边就有些相形见绌,他想要什么东西时总是自己去拿,走路时的“英姿”也还是缺少亲王的派头。
“你得这么走路,不要昂首阔步的,这样不行,走路必须有走路的规矩,要规行矩步,每一步迈出的尺寸都要非常精确,还有,眼睛要平视,面带微笑,对,要有胸怀天下还有有与民亲善的表情,不对,你这表情还是不对。”张鲸恼怒道。
“老大人,亲王小时就知道胸怀大志、与民亲善?还有王爷们都胸怀天下,皇上乐意吗?”况且受不了了,反唇相讥。
“哦,我忘了,这不是教育王爷的而是教育太子的,是万岁爷小时候我们这样教他的,当然也是一年年逐步培养起来的。”
况且听到这话很是同情皇上,幼小的心灵就开始经受折磨。他也知道张鲸不是瞎说,要说满天下谁家最重视子女教育,那就是皇室了,这是从朱元璋开始立下的规矩。
王子从生下来就由专门的宦官和嬷嬷带着,教给他各种走路、吃饭,待人接物的规矩,至于读书那就更不用说了,王子们受的肯定是天下最好的教育,他们当然不是学科举文墨,而是学习历史和各代文豪的著作。
“丫头们歇歇吧,况且你小子给我好好练,别出去了让鞑靼笑话咱们,你可是代表皇室的体面的啊。”张鲸毫不留情,对况且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是况且所受过的最严重的摧残。
堂下,张鲸的小侄子围着一群美女转来转去,不停地搭讪着,倒是得其所哉。他还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美女。
最让他眼睛发直的就是雪儿了,他转着转着,就开始围着雪儿前后不停地说着什么,雪儿看样子很讨厌他,却又不好得罪他,只得勉强敷衍。
左羚看着这小子,心里发笑;这小子要害相思病了。
练了一上午,况且差点被逼得发疯,好在纪昌及时赶来救驾,禀告说有人在外面求见。
况且好像看到救星似的,三下五除二把蟒袍扒了下来,扔在椅子上,喘气道:“好了,我说老大人,我的王爷先当到这儿,该去办正事了。”
张鲸瞪了他一眼道:“怎么说话呢,代表朝廷的体面才是最大的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你小子连这个都不懂吗?”
况且叹息一声,也不跟他争辩,换了便服急匆匆就出去了。
来到门口一看,原来是周鼎成、小君还有卓茂林三个人。
“你们搞什么鬼?”况且诧异。
“搞什么鬼啊,老周酒瘾犯了,想出去找酒喝,你去不去?”
“找酒喝?驿馆里的酒不够你们喝的吗?”
“不是,他是听老卓说城里有个酒馆的美酒最地道了,别的地方比不上。这里供应的酒就更别提了。”小君解释道。
况且苦笑,这里的酒可都是贡酒,而且是货真价实的贡酒,当地在进贡给皇上的贡酒单子里多加了不少,多出来的就由当地一些大员私分了,再就是供应住在这里的大员们享用。
卓茂林笑道:“况兄,我还是几年前来过这里,在那家酒馆喝的酒,的确是绝品美味,可惜他家的酒只能在店里喝,不允许带走,也不外卖。怎么样,有兴趣吗?”
况且当然有兴趣,不是对有喝酒兴趣,而是想出去透透气,这一上午的王爷体验糟糕透了。他头一次知道,处处被人伺候着居然也是莫大的折磨。
“可是我没衣服穿啊?”况且看着自己的衣着有些头疼。
他带来的衣服都是皇室规格的,穿出去等于亮明了身份,这会引来太多的麻烦。
“你那些手下不是有跟你身材差不多的嘛,借一套就是了。”卓茂林道。
况且点点头,立即让纪昌他给找来一套衣服换上,然后没告诉左羚她们,只是说出去有事,就带着纪昌和三个护卫出去了。
本来纪昌和护卫也不用带着的,不过纪昌非常坚持自己的职责,不让他跟着,就坚决不让况且出去。
“你现在也是大官了,尝尝微服私访的味道。”周鼎成笑道。
“咱们是微服找酒喝,私访什么啊。”况且用鼻子哼道。
八个人偷偷溜出驿馆,穿的都是普通护卫的便服,这样的穿着大同城里多得是,倒不用担心引人注目。
一行人穿大街,走小巷,就跟做贼似的,有意避开一些人多的热闹场所。走了大半个大同城,才在城西的一条小巷里找到一个酒馆,上面写着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就是店名?”况且仰头看着酒馆的招牌问道。
“的确,这家店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名是谁起的,够有创意的,就是名字太长了。”况且很是开心。
看到满城里到处都是什么杏花春、杜牧白、东坡醉等招牌名,这样的招牌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酒馆不大,里面只有十几张桌子,还都已经坐满了,况且等人只好老老实实在外面的一条长凳上坐着等着。
“你说咱们亮明身份会不会得到优先接待?”小君有些不耐烦道。
“当然会,不过那样就没意思了,就算本地的大员来也都是遵守规矩的。”卓茂林笑道。
“的确,要是那样还不如派人来这里强行买酒带回去喝了。”周鼎成也道。
况且看着三人也是暗笑不已,他们四个人其实最好说话的就是他了,要是按小君的心思,早就自己拿酒喝了,反正谁也发现不了。卓茂林不用说,十足的江湖枭雄,周鼎成则是酒瘾最大的一个,闻着酒香慢慢等候,对他而言是天底下最大的折磨。
反而况且却是处之泰然,他对美酒兴趣不大,等候一阵子也不会心焦,反正没正事可做,在这里闲散一阵,看看满庭院的杏花倒也兴致盎然。
他倒是真没有在酒馆外面等候的经历,原来就是在京城,也是所到之处都有纪昌等人先行给安排好,有一次他遇到客满,亮出锦衣卫的牌子立刻就有空桌了。
纪昌带着三个护卫在附近假装随便溜达,眼睛却是紧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手按在长袍里的刀柄上,准备一有情况就拔刀。
“那有凳子,你们也都老实坐下。”况且吩咐道。
纪昌四人装的虽然像,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破绽,当然也就不难看破况且这些人的身份来历,如此欲盖弥彰,还不如直接亮刀了。
纪昌等三个护卫遵命坐在另一张条凳上,眼睛还是发光地盯着四周。
大海商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全能的全二爷
他们并没有等多长时间,里面就有一张桌子腾出来,况且等八个人正好坐满一张桌子。
按照规矩,纪昌和三个护卫应该在另外的桌子上吃酒,不过这里只腾出一张桌子,也只好打破规矩了。
伙计拿来菜单,大家都看着卓茂林,意思是让他点菜,只有他最熟悉这里,别人都不知道当地有什么好吃的。
周鼎成挥手道:“先每人上一坛子酒来,菜慢慢点不急。”
“每人一坛子?”伙计有些吓着了,看看这八个人,怎么看也不像能喝的酒鬼。
这些伙计眼睛很毒的,大凡客人来到店里,看上一眼就能大致估量出一个人的酒量,不过这八个人好像都不像是饕餮客。
长时间嗜酒如命的人脸上身上都会带着一些特征,像周鼎成这样天天泡在酒里的人,起码应该有一张酒糟鼻子,可是他武当功夫练的到家,酒精根本不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其他人不用说,都不是那么嗜酒的人,小君也就是跟周鼎成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做竟夜饮,喝的也不过是个兴致。
“对,一人坛子。”周鼎成一瞪眼睛不耐道。
“几位爷,小店的酒不许带出店外的。”伙计看着几个人尤其纪昌和三个护卫的样子,心里也有些发怵,却不得不事先声明。
“你放心吧,你们店的规矩我们都知道,保证都在店里喝光,喝不了的也不会带走一滴。”卓茂林也表现出了不爽。
“那好,各位爷知道就好,免得小人难做。”伙计跑着去告诉老板上酒。
叫完了酒,况且和小君看看周围,这才知道伙计为什么会觉得吃惊。
临近桌子上的客人点的酒都是瓷瓶装的,并不是坛子装的,显得很雅致。那些客人烫热了酒,小口喝着,品着,不时竖起拇指赞赏,这才真是品酒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