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况且给自己订的标准就是不卑不亢,以钦差的身份平等地对待对方,而不是摆出一副天朝上国的倨傲姿态。他倒不是怕死,而是觉得这根本没必要,真想摆什么天朝上国的派头,那就别谈判,跟一个藩属国有什么好谈的,直接下旨就是了。
既然是谈判,那就是承认对方跟自己有平等的地位,是在对等谈判。否决了这个前提,也就不存在谈判的事了。
这并不是小事,后来崇祯朝时,就因为坚决不承认在东北的满清国具有同等地位,而是坚决认为对方只是自己治下的一个部落,不具有谈判资格,所以坚决不肯跟努尔哈赤、皇太极谈判。此后连年战争不休,最后庞大的军费拖垮了大明帝国。
其实崇祯帝当时也想谈判,却被大臣们以大义顶住了,他授权兵部尚书陈新甲和蓟辽总督袁崇焕跟皇太极秘密谈判,陈新甲不慎泄露了崇祯的密旨,崇祯斩了陈新甲来遮羞,其后皇太极带兵从大同破关直入,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又处袁崇焕以剐刑以谢国民,平民愤,也有灭口的意思。
所以后世都说崇祯是上了皇太极的当,误斩忠臣良将,那是只看到了表面,崇祯斩袁崇焕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实属无奈之举,袁崇焕也的确有一死谢天下的罪责,只是不应该死的那么惨,更不应该死在通敌卖国的罪名下。
此是后事,不再赘言。
“老大人,要不您领队出去,这些礼仪方面的事都交给您老人家。我当您的跟班小喽啰。”况且殷勤建议道。
“哟,你个小兔崽子是想害我啊。”张鲸一听吓得一哆嗦。
“您老人家怕什么,我带着一万人呢,怎么也能保护您老人家安全回来,您尽管放心。”况且殷殷劝导,低头窃笑。
“不的,我老人家说什么也不去,万岁爷都给我差事了,去买貂皮熊皮狐狸皮。当然,你小子出钱。”张鲸头摇得跟拨浪鼓相似。
况且冷笑:你知道做不来,还硬逼着我来做,当我是傻子啊。
在况且看来,当一个使节就要做好一个使节的本分工作,有辱国格,向敌人卑躬屈节固然是卖国的罪行,但是爱国主义过于膨胀,指着对方君王的鼻子痛斥痛骂,也是不合格的外交人员,真正的爱国主义是有礼有节据理力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他欣赏的后世那些职业外交人员,哪怕双方还在交战中,也能在谈判中坚持标准的外交礼仪和礼节,而不是一味的恶言相向,彼此拍桌子,相互瞪眼珠子痛骂,乃至薅脖领子厮打,那是街头流氓无赖小痞子的行为,就连那些大的帮会组织,都不会这样做。
况且晕头涨脑地回到衙门,然后开始检查那些亲王仪仗队的用品,让人都搬出来擦拭干净,又调来那些熟悉这些乐器的人来演练。
他也不知道亲王的仪仗队都演奏什么曲子,让这些人演练的是传世的兰陵王破阵曲,这曲子也不知是谁写的,估计不会是隋唐时正宗的兰陵王破阵曲。
不过乐曲的确做的豪迈大气,有战鼓声催,马蹄破阵,万军呐喊,横推无敌的气势。
况且只是偶然间得到了这个曲子,正好乐队没有可供演练的曲子,也就拿这个代替了,他倒是觉得挺应景的。
多少代已经没有亲王出征的事例了,许多礼仪乐曲也就失传了,宁王造反也没摆出这套行头,他并未亲自上阵打仗,只是坐镇南昌指挥大军,结果被狡诈百出的王守仁奇兵天降,一战成擒。
说起来可笑,历来理学家都被想象成天天板着面孔,一丝不苟,手里拿着教鞭,随时准备给人一下子的模样,程颐兄弟也真是这个样子,其他理学家大同小异,讲究的是诚心诚意,口不离慎独二字。
王守仁却是理学家里的另类人物,他狡诈百出,诡计多端,就连广西大山里的土匪都慨叹:王公狡诈,不可信也。
比土匪都狡诈,都没有信用,这也算是理学家的另一个极端吧。
“我说兄弟,你这是干嘛啊?”赵阳见他搬出这些来,还有模有样地让人演练,惊讶的了不得。
只要不在众人面前,赵阳、周鼎成二人跟况且还是兄弟来兄弟去的,并没有上司跟下级的规矩。
“这次去塞外都用上,给蛮夷猾虏开开眼界。”况且眨着眼睛笑道。
“你又玩什么花样啊?”
况且的花样百出赵阳也算是领教够了,不过是一个出使谈判的差事,他居然摆弄出一个大型商团来,还都是他自己家的班底。
“小子们,都给本大人好好演练着,弄得像模像样的,别叫人家看出什么破绽,谁到时候给本大人掉链子,本大人就砍谁的头。”况且交代一声又跑了。
那些乐队成员个个面如土色,过后半天才诚心向赵阳请教什么叫掉链子,没听过这词儿啊。
赵阳也不懂,他跟着况且的日子多了,倒是能猜出来。
“链子就是环节,就是警告你们哪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不然就掉脑袋。”赵二爷给出了权威解释,真的也就是这意思。
乐队成员们都诚惶诚恐地研究每个链子,真害怕到时候掉了一个链子,一个大好头颅就落地了。
在内地况且或许还不会随便砍谁的头,到了塞外,就只有军法没有国法了,况且可是想砍谁的脑袋就砍谁的脑袋,绝对没地方喊冤去。
没有限制的权力就如同*,这东西谁摊上谁都会上瘾,最后自己也会因此掉脑袋。
况且现在也是极力警告自己尽量远离权柄,能不动用就不动用,但是早晚都有必须动用的时候,到时候能否摆脱这种毒瘾的副作用就难说了。
况且离开衙门,又来到李香君的住处,早已有护卫先行去一条街那里通知了李香君,所以李香君已经在家里等候他的到来。
况且这些日子经常抽空过来看望她们,主要是看她们过得怎么样,是否缺什么东西,缺不缺银子等等,况且原想给李香君换个房子,后来卓茂林来到北京,跟况且相处愉快,况且倒是不好这样做了,害怕卓茂林会产生误会。这处房产就是盐帮为李香君买下的。
“老爷可是多日没有光临了,奴家无上荣幸。”李香君迎上来施礼笑道。
况且脸一红,这是意有所指啊,李香君感受到的怕不是荣幸,而是冷落吧。
其实他在家里也很少跟萧妮儿和左羚在一起,这些天脑子里都是去塞外谈判这件事,怎么想都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闹的他根本没有任何欲望,就是嫦娥下月、西施复生,他也不会有任何想法。
大海商 第三百一十章 香君撒娇了
“香君,我这次来是有正事商量。”况且道。
“是,老爷是贵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李香君继续笑道。
“你就别戏弄我了,我这些日子真是忙的不可开交,不是故意冷落你们。”况且解释道。
“冷落也没办法,谁让我们不上不下,不大不小的,没人疼也是应该的。”李香君继续含笑道。
况且心中一痛,李香君这是埋怨没有名分吗?
他原来也曾提出过正式纳她过门,她却又不干,坚持要在外面自己住,说这样自己随便不会受气,况且也就随她了,不过这样子的确有自己包养外室的嫌疑。
况且待她当然没有这种心思,他本来不想惹这情债,但既然惹上了也就不会赖账。他现在算起来已经有了五个女人了,除了正妻石榴外,还有萧妮儿、左羚、石榴的陪嫁丫头红袖,再就是李香君。
可笑的是正妻石榴到现在还没跟他正式同房过,有同房恐惧症,李香君也一直没有怀孕,其他三个女人倒是都给他生下儿女了。
“我这次来是想借你那些舞伎用,要带到塞外去。”
坐下后,李香君亲手奉上茶,况且就开门见山道。
“行啊,随你怎么用就是。我也想跟着你去,见见大草原的风光。”李香君道。
“香君,你是不是有身孕了?”况且仔细看看她的脸色道。
“你怎么知道,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吧,两个月没来了。”李香君有些慌乱。
她的确不确定,只是月事两个月没来,应该就是了,但她想等完全确定后再告诉况且这个喜讯,她却忘了况且是神医,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
况且抓过她纤细的手腕,搭脉后仔细诊脉,笑道:“的确是喜脉,不会错的。你要是没有身孕,倒是可以走一趟,现在你应该好好在这里养胎才是。”
况且现在才明白,李香君为何也会拈酸吃醋,原本李香君是最大方的,也最善解人意,从不吃醋妒忌,这当然不是什么天性,而是可恶的瘦马家族从小强行灌输进去的观念。现在可能是因为怀孕,女人的天性反而有些复归了。
人都是嫉妒的,不论男人女人,这是人的天性,理学家讲究存天理、灭人欲,人欲指的是所有人天生的欲望,并非是单指性的本能和欲望,嫉妒、贪婪、嗔怒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佛祖说修行首要就是戒除这三毒:贪嗔痴。
嫉妒显然就是贪婪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的占有欲就是贪婪的欲望中的一种。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嗔,对欲望的执著则是痴,不管是男欢女爱,还是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贪婪和执著追求,都是痴的表现。
况且也同样会嫉妒,会嗔,他不会想要夺取别人的东西,但是他的女人,如果谁想染指,他也会跟那人拼命,不管那人是谁,就是天皇老子都是一样,这也是痴。
若是真想像佛祖所教导的那样完全戒除贪嗔痴三毒,唯有出家当和尚才行,没有父母妻儿的羁绊,也没有亲情友情牵挂,一身之外都是浮云,最后连此一身都是累赘,那才叫*裸来去无牵挂,也只有这样才能不犯贪嗔痴。
当然这样的人生是否还有意义,有什么意义,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况且不佞佛,也没认真学理学,他现在只是按照正常人的观念来生活,而且尽量让自己生活得更符合当时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再多的要求他也做不到。
况且不让李香君去,李香君却是不依,她早就敏感地觉出况且这次出使凶险巨大,甚至有回不来的可能,所以她也就更想跟着一起去。
如果况且有个三长两短,她也就跟着去了,应该说这是好女人的念头。
倒不是她真的爱况且到这种程度,这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她和手下三个丫环的命运已经跟况且紧紧连在一起,况且要是不在了,她还好说,她手下三个丫头的命运一下子就从天堂跌入地狱了,盐帮决不会让那三个丫头逃过他们的魔掌。
别看卓茂林在况且面前什么都好说话,盐帮的人可是知道,这位大龙头手段狠着呢,若不然怎么能统帅上万的亡命之徒?
所以,李香君在况且面前,连以前从未用过的撒娇耍赖的手段都用上了,况且这下真的吃不消了。
“好,好,你跟着我也好,有什么问题我也能随时给你调理。”况且最后只能妥协,答应了她的要求。
他本来只是想借用李香君手下那些舞伎,她们不只会跳舞,弹拉歌唱都是行家里手。
“那三个丫头也带着吧,不然留在这里也不好。”李香君又偎在况且的怀里软语央求道。
“好好,你说什么都行,就是你好好坐着,不然我今天就别想走了。”况且已经在极力压制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却感觉有些吃力了。
“那就别走,奴家正是这个意思。”李香君痴痴笑道。
“别闹,真的,我真的是事情太多了,等闲下来好好补偿你就是。”
况且也很想留在这里,他不是怕萧妮儿、左羚吃醋,而是真的还得去做别的事。
到现在最后行期还未定,不过他猜测,使团人选应该差不多都定下来了,而且每个人也都接到了命令,随时准备出发。
他回去还得跟左羚研究带什么货物去塞外,该组织多少人去购物、换货,左羚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不过,香君,还有一个困难你得克服,就是去了塞外可能没有新鲜的蔬菜吃,瓜果倒可能能买到。每天大多是牛羊肉和牛奶、羊奶这些。”
“只要跟着你,吃什么都没问题。”
蔬菜问题也是况且现在头疼的,别说这些女孩儿家,就是那些护卫和战士长期没有新鲜蔬菜吃也不行啊,随军只能带一些能长期保存的蔬菜,土豆萝卜白菜之类的,也带不多,半道上估计就吃光了。
瓜果在塞外能买到,而且比内地的还要好。蔬菜的确没有,不是没有田地可种,而是游牧民族天生就跟蔬菜不对付,不吃这种东西。他们认为蔬菜就跟草一样,是喂马喂牛用的,人哪能吃草呢。
民间有个笑话,是说忽必烈大军征服江南后,特地派了一位重臣去江南查看情况,好给江南各省定赋税。
这位大臣在江南走了一遭后,回来哭着对忽必烈说:“陛下,那些南方蛮子太穷了,过的日子太苦了,他们根本没吃的,天天都在吃草,这赋税别要了。”
这位心狠手辣的蒙古大臣都起怜悯心了,他们不知道汉人尤其是江南人离开蔬菜根本没法活,就跟游牧民族离开牛羊肉一样。
据说忽必烈听后也是心中恻然不忍,倒是没有全免江南赋税,只是比北方低了许多。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只能当笑话听,不过忽必烈对江南的统治比在北方要好很多,不那么野蛮残暴,苏杭二州的百姓在元朝的日子比在朱元璋治下好过很多也是事实。
元亡后,许多身为汉人的大臣反而为元朝尽忠,不肯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对南方的统治比元朝还要凶狠也的确是原因之一。朱元璋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提出是“士不为我用者,杀”的原则。
明朝驱逐元蒙当然是正义的行为,是民族光复的伟大事件,这是完全可以定性的。但是就当时的人而言,许多人感觉生活水平反而降低了,倒也是实情。
明朝开国时的主要功臣刘基原本也是完全效忠元朝的,只是后来看到元朝腐朽没落,大势已不可挽回,这才转头效忠朱元璋,是为识时务者。
后代也同样有相同的事例,民国肇初,驱逐满虏,复我山河,也是正义的伟大的事件,是滚滚历史洪流不可阻挡的大势,然而民众在民国的生活还不如在清朝末年也是确实的。直到新中国建立,才是真正的拨乱反正,中华民族重归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所以历史许多时候需要放大了看,需要放长了看,而不能剪取一小段、一小块来剖析,那样就会得出跟历史真实相反的谬论。历史虚无主义者玩的就是这一套把戏。
对了,豆腐,这可是好东西,别忘了。
况且忽然想到一点,急忙拿纸笔写下来,以免自己忙昏了头,忘记吩咐准备了。
“豆腐?什么意思,你想吃谁的豆腐?”李香君警觉起来。
“不是,你想哪儿去了,塞外没有蔬菜,水果也未必供应充足,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多带一些黄豆,随时都能自己做豆腐,牛肉炖豆腐味道也不错。”况且解释道。
“牛肉炖豆腐?比不上牛肉炖萝卜或者炖土豆啊?”李香君摇头道。
“可是萝卜土豆后来也未必能有了,黄豆却能带的多。”况且道。
“嗯,你说啥是啥吧,反正我什么也不懂,你能带着我们娘几个就行。”李香君一副认命的表情。
况且真是为带这些女孩儿才想到这些的,他个人就是天天吃牛肉干也能对付,只要有酒有清水就行,主要还是考虑那些士兵未必受得了,怕他们一趟下来,缺乏维生素会得病。
大海商 第三百一十一章 猪是否长肥了
若要问游牧民族终生不吃蔬菜为什么不会缺乏维生素,这只能归因于长期各自进化的结果,游牧民族的肠胃已经养成了不需要蔬菜,能够在牛羊肉里获取各种维生素的功能,汉人食菜为主,对牛羊肉、奶制品缺乏足够的消化能力,也就无法肉类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
这就像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区分一样,汉人可以说是杂食动物,两样都可以吃,却还是以吃蔬菜为主。
内地缺少牛羊肉,以食肉为享受,但真要让某个人天天只吃牛羊肉喝牛奶羊奶过日子,没人受得了。
制作豆腐很简单,随车就能带着整套用品,再带一些会做豆腐的师傅就行,安营扎寨后,每天晚上都可以制作一批,只要有水、黄豆和卤水就行。
其余用品也简单,石磨、豆腐包这些都占不了多大地方。
不过这次带去的人太多了,大约每一百个人就需要一座石磨来磨黄豆做豆腐,这就需要带一百组做豆腐的人。
况且头疼,这真跟滚雪球一样,计划是带一万人,加上其他一些不可少的,又要加几千人,不过使团这里用不上那么多,许多供应可以向鞑靼方面索求,只有必不可少的才自己带,总的人数不会有多大的增加。
“还好,还好。”况且心里暗自庆幸道。
想象和实际操作总是有很大距离,他现在真的想让使团轻装上阵,人越少越好,带的东西越少越好,可惜事与愿违,现在的趋势却是逐步在增加,最后还不知会到什么程度。
想出了这个主意,况且心里又安稳一些,随后他欣赏了一曲李香君最擅长的名曲“春江花月夜”,菲儿、婉儿就着曲子翩翩起舞,此时况且也是陶陶然不辨东西,颇有神仙中人之感。
随后,雪儿又大大方方表演了她的绝活:阳春白雪。
李香君亲自操琴弹奏,雪儿独舞,看的况且是目眩神摇,几乎不能自己。
他早就听李香君说,瘦马家族培训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代人,只有雪儿才真正领会到这个上古名舞的真髓,把这支舞曲的内在蕴含完全挖掘出来完美表达出来。这一曲“阳春白雪”,在瘦马家族中堪称绝响。
雪儿容颜俏丽,比李香君还略胜一筹,绝对是妖孽级的,倾国倾城不足以为喻。尤其是她独有的童颜气质,据说一些老变态就喜欢这口,瘦马家族也就是为了迎合这种老变态特地挖掘人才精心培养出来。
当初况且也曾经被误认为是这种变态人物,差一点把他气得七窍生烟。
他哪里有什么恋童癖,无意中成了大姐控倒是真的,他的女人除了石榴跟他同岁外,都比他大,这当然是凑巧了,他也没有小君那种专门喜欢年长美妇的癖好。
雪儿原来就害羞的了不得,况且每次来,她都躲起来不见,后来菲儿、婉儿经常吓唬她,说她长大了,公子要收她做小老婆了,吓得她魂飞魄散,躲都没地方躲。况且前一阵说要去塞外执行刺探军情的任务,雪儿感觉到要跟况且生离死别了,这才不顾害羞,每次跑出来缠着况且,不让况且走。
况且对雪儿也很是喜爱,当作自己的妹妹来看待,并没有收为己有的意思。
“嗯,有了这些佳丽天天在自己身边歌舞升平,总算有亲王的派头了吧。”况且心里暗自想到。
他对朝廷礼仪制度并不陌生,可是亲王生活起居却知道得不多,毕竟那些并没有写在大明会典里,皇上也没有具体指明亲王郡王们都应该怎样生活,那样的话岂不成了《亲王郡王生活指南》这类的小册子了,太庸俗了。
现在有亲王级的仪仗队和乐队,又有宝马香车载丽人,应该是派头足够了。
至于珠宝类,他就不想那么多了,跟继承了元朝皇室的鞑靼王庭比珠宝钻石,那是自讨没趣,即使皇宫大内也要逊色三分,更不用说他这个冒充亲王级别的钦差了。
自成吉思汗、窝阔台以来,大半个世界的金银珠宝钻石玛瑙都被收集在鞑靼王庭,简直是数不胜数,虽说有许多都作为殉葬品陪着历代可汗埋进地下,但剩下的也还是非常可观。
况且待了一会就起身走了,不顾李香君眼中那哀怨的目光,他心里也充满歉意,可是真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在临行前不办妥了,到了塞外可能就会引发大问题出现。
责任当头,儿女情长已经是微末小事。
接下来的几天他都在旋风般四处跑着,感觉自己像在飞一样,就连午饭都是在车里吃着酱牛肉,啃着大饼对付的。
第七天上午,他接到了皇上的旨意,让他三天后启程,赶往宣府集合其他的人一起去塞外谈判。
另外还有一系列交代下来的事,使团必须在宣府等候鞑靼使团的人到达,然后双方完成交换手续,一方入关,另一方出关,当然这期间双方的谈判大使要在宣府会晤一番。
其他林林总总的事况且大致上已经从张居正那里了解到了,也都做足了准备工作。
他现在还不知道使团的其他人选,据说有些人已经先行赶赴宣府,在那里等候他。
为何不在北京聚集所有的人一齐上路,他想不通,张居正只是说这样做是为了保密,但他觉得似乎别有内情。
又过了一天,所有需要的东西都发下来了,况且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再吃惊了,却还是被吓了一跳。
他现在的座车也要上路,不过配发给他的居然是皇上当裕亲王时的行辇,那几乎就是一座行走的小型宫殿,需要八匹最好的马才能拉动,不用说,皇上赏赐的御马都用上了。他的两匹坐骑也要跟随上路,这个派头比亲王丝毫不差。
皇上又发下来十套服装,两套是女官服装,八套是宫女服装,所谓的套,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各色全套服装,每一个人的服装都装满了三个大箱子。
给他订制的服装更是令人发指地装满了十个大箱子。
其他还有许多日用品,包括一些装饰品,都是裕王府的库存。
皇上即位后,裕王府就原封不动封存了,作为潜邸,不能分封给诸王用,那会引发不可言说的恶果,皇上就算有太子,宫里也有东宫供太子住,还有其他宫殿可供年幼的王子居住,那座裕王府就成了无人染指的贡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