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大国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暮看云
面对这些真诚的官兵,百姓们都接受了进入帐篷休息的邀请。虽然骑兵只有两万人,而百姓有近十万,不过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避雨的地方。一个可以睡下六个士兵的帐篷,百姓们坐在里面可以坐下近二十个人,所有的百姓很快就被安顿了进去。
随后唐军所有士兵在城墙下整队,整齐的坐在地上,就用军毯顶在头上遮雨。没有人叫苦,也没有人脸上有不豫之色,他们一个个犹如铜浇铁铸一般,即使坐在那里也笔直的犹如一条线,看得百姓们都大为佩服。
佩服他们的不止有百姓,那些本来的守城官军和青壮也都暗暗佩服。本来夜间睡到半夜就下了雨,他们还在自哀自怨的自认倒霉,认为官军的装备太差,没有避雨的装备,看看人家唐军都是遮雨的帆布帐篷,根本就不怕下雨。
没想到他们抱怨了不久,唐军就紧急集合了,随后他们将帐篷都让给了百姓,所有人甘愿在雨中淋着,也没有人去帐篷中挤坐,这让守城官军都大为佩服。
此时没有官军和青壮去抢百姓们的帐篷,他们宁可也坐在雨地里淋着雨,心中却第一个有了某种自豪感。
一支没有信仰的军队,哪怕技战术再高,武器再先进也称不上是一支强军。官军始终都是一支没有信仰的军队,他们或许对皇帝有那么一丝丝的敬畏,但远未达到信仰的地步。大多数官军心中所想的就是当兵吃粮,为了吃饱饭为了拿军饷才会当兵,过这种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日子。
可是现在唐军为他们诠释了为什么要当兵,为了谁当兵的理念,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当兵也可以如此伟大,也可以如此的受人敬仰。看着百姓们望向唐军的眼神,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作为军人的自豪感,所以他们宁愿淋雨,也要与唐军一样,此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经悄然升华。
孙传庭看出了那些官军的想法,心中也是大为高兴,想不到朱聿键始终贯彻的民族主义思想,竟然会有这样的感染力。那些官军明显是受到了感染,才会在淋雨的情况下毫无怨言的,或许他可以继续感召这些官军,让他们将唐军的思想传播到各地,让所有的官军都出现变化,这对华夏民族的未来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冒着头顶上不停落下的雨水,孙传庭站到了战士们面前,他高声喊道:“大家现在没有了防雨的帐篷,全都坐在雨水里无法睡觉,大家认为苦不苦?”
“不苦。”所有人都在高声喊着。
“假话。”孙传庭大喊一声:“淋雨怎么可能不苦,谁再说不苦就是虚伪。”他的话让战士们哈哈大笑了起来。
孙传庭继续说道:“苦是苦了点,可是我们为什么甘愿淋雨?因为我们是为了爱护百姓,我们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身体虽然是冷的,但我们的心却是暖的。”
“对。”战士们答应着,声音并不算齐整,显然他们已经被调动起了情绪。
孙传庭大声说道:“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兵,我们是打不垮也压不烂的钢铁军队,那怕今夜淋雨明日上阵照样打败流贼,大家说对不对?”
“对。”官兵们再次应和着。
孙传庭大手一挥说道:“非常好,为了让百姓们安心,就展示一下你们必胜的信心吧。咱们唱首军歌,我来起头。岂曰无衣?预备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官兵们全都忘情的唱了起来,他们一遍遍唱着军歌,情绪越来越激动。因为淋雨有些低落的情绪,也很快就恢复了过来。百姓们和那些官军都好奇的看着他们,渐渐被雄壮的歌曲声所感染,到了最后许多人也纷纷附和跟着唱了起来。
这一夜唐军的做法震撼了官军,也震撼了百姓们,他们不再将唐军看做是外来的援军,而是与他们血肉相连的亲人,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封地之外的军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唐军除战斗力之外,精神面貌的强大,在那一瞬间仿佛他们已经连为一体,成了真正的亲人。
朱国相也被唐军所感动,颇为感慨的坐在官军中间,任由雨水落在身上却不躲避,最后他也跟着一起唱起那首古老的战歌,属于华夏雄兵,最具有血性的秦军战歌。
在所有人都处于兴奋的氛围之中时,只有远处的十几个亲兵围着两个人,将几个蓑衣勉强搭成防雨的茅草棚,躲避着大雨的侵袭。而被围在正中间的两人正是杨御蕃和杨泽。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四十九章 主动出战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看着远处正在忘情歌唱的众人,杨泽撇撇嘴道:“一群穷乐呵的苦哈哈,简直是愚民。”
杨御蕃摇头道:“我们也不能完全无视,唐军这是在收买人心,至于是不是八贤王有什么深刻的用意,恐怕还不好说。”
“你是说八贤王在邀买人心,打算起兵造反?”杨泽听得一惊当即问道。
杨御蕃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以唐军区区万余骑兵,就杀得数十万流贼魂飞胆丧,恐怕就算八贤王起兵,官军也难以抵敌。”
对于杨御蕃的判断,杨泽为之语塞,他看着雨中隐约可见的唐军士兵说道:“这可能吗?如果唐军官兵都甘心为了八贤王邀买人心,他们有多么忠诚于八贤王。”说到这里杨泽看向惊愕的杨御蕃,两人都感受到了对方心中的寒意。
明日肯定还有一场恶战,唱歌只是进行到一更天就停止了,随后雨也小了些,唐军战士们就将羊毛军毯顶在头上,背靠城墙露宿了一夜。当第二天早上来临的时候,雨又开始大了,吴之番害怕战士们寒气侵体而生病,赶快将所有人招呼起来进行训练。
战士们在雨中佩戴着全副装备进行三公里跑步训练,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在官军之中,即使是步兵也难以完成。但是对于唐军来说,哪怕是有马代步的骑兵,也能够轻松完成而没有人掉队。看着唐军一个个轻松的样子,朱国相惊得下巴险些砸了脚面。
训练完成之后,唐军官兵们又顶着毛毯,用罐头吃了早饭。有这些方便的随军食品,在无法点火做饭的雨天,至少能够补充足够的能量。牛肉煮黄豆、梅菜扣肉、腊肉炖土豆和鸡肉煮青豆胡萝卜,尽管这些菜都是冷的,却全都鲜美可口而且能全方位的补充战士所需营养。至于主食则是罐装的干蒸米饭和压缩米糕,只需要加水泡一下就能吃,口感差了一点却非常方便。
看着唐军普通士兵的伙食,就连朱国相也有点发傻,官军平日都只能吃上两顿稠粥,加上些腌菜已经是了不起了,半年也不一定能尝点肉味,何时见过如此丰盛的伙食。朱国相暗暗咂舌,就算是自己也不敢天天这么吃啊,八贤王如此养兵的花费,恐怕至少也在朝廷的十倍以上。
吃过早饭后半个小时,吴之番宣布全军上马准备出击,这个时候杨御蕃和杨泽冒雨赶了过来。
“吴副将打算去做什么?”杨御蕃询问道。
“当然是出城消灭流贼。”吴之番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吴将军不可啊,流贼势大怎可轻易出击,还是守城为上。”杨泽连忙阻止道。实际上他那里是规劝,分明是害怕这支强军离开后流贼攻城,要了他的狗命。
“是极,守城为上不可轻出,否则必然中了流贼之计。”杨御蕃也连连点头,他心中所想与杨泽一般无二,什么胜负都不要紧,最主要还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对不起,我们军如何行事,无需报与两位知道。出击乃是师参谋部商议之后定下的策略,断然不会更改。”吴之番根本看不上这两个人,他们现在阻止大军出击,他也没给两人什么好脸色。
杨御蕃听出吴之番的轻视之意,他头脑一热拦在吴之番马头前说道:“我是凤阳巡抚,有权要求你驻守城内不得出动。”
吴之番眼睛微微一眯冷然道:“杨巡抚恐怕是昨日受了寒气,烧坏了脑子吧。我唐军乃是八贤王麾下,与朝廷官员毫不相干,你还管不到我们头上吧。”
“你……大胆。”杨御蕃感觉到自己受了侮辱,一个仅有副将衔的武人,竟敢无视他堂堂的凤阳巡抚。
吴之番却冷笑道:“我再说一遍,我军行动断不会因为巡抚大人一句话而改变。如果你再行阻拦,我们会将你以妨碍军务罪论处,按照战场纪律可以直接处死。”
“你敢。”杨御蕃自己都能听得出来,他的话有多么虚弱无力。
吴之番却不在与他计较,直接大声命令道:“所有人听令,开城门,出刀,前进。”
几个战士很快将城门打开,紧接着所有骑在马上的骑兵齐刷刷抽出马刀竖在胸前,一股萧杀之气蔓延全场,吓得杨御蕃牙关直打颤。杨泽看到情况不对,连忙将杨御蕃拉到了旁边,而吴之番率领的骑兵师已经如风卷残云般冲出了土城。
“你疯啦,他们是不会犹豫杀朝廷官员的。”杨泽吓得尖声喊道。
“他们敢。”杨御蕃喊了一声,不过他自己也感觉这句话等于是废话,他又多加了一句:“我要上告朝廷,告他们违抗上命。”
杨泽拉拉他的衣袖说道:“你恐怕告不了吧,除非你的级别比八贤王还高,否则无法命令这些唐军的,他们等于是王府卫士一般,不需要听从地方官的命令。”
“这……”杨御蕃彻底傻眼了。
在说农民军一方,天明以后见到雨越下越大,高迎祥和马守应等人大为高兴,声称要即刻攻城,给那些骑兵一个深刻的教训。见到高迎祥兴致如此之高,也考虑到明军的火器在雨天的确会失效,张献忠勉强同意一起出击。
农民军全体整队,打算分派队伍开始攻城,可是云梯还未发到攻城部队手里,土城的大门却开了。队形严整衣甲鲜明,出城的赫然是那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农民军中顿时出现了一些骚乱。
“不用怕他们,这些骑兵只是虚有其表而已,他们失去了火器根本打不过我们。”马守应大声为部下打着气。
“杀光他们,我们必胜。”马守应大声喊着,他身后的四千多回族骑兵也在高声喊叫着。昨天输得实在太过窝囊的,竟然被对方拖尾的手雷炸死数百人,这简直是他们毕生最大的耻辱。
昨天的战斗也让他们确信回族骑兵比对方的华夏人骑兵要精锐许多,如果他们不是耍赖使用火器,回族骑兵虽然人数较少却可以轻易获胜。今天对方的火器已经因为下雨而不能用了,正好给了他们报仇的机会。
所有回族骑兵都士气高涨,准备给对方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马守应连保存实力也忘了,连忙向高迎祥请战。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五十章 气势攀升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既然马头领有必胜把握,那就放心大胆的干吧,我派郝摇旗率领所有骑兵助你一臂之力。”作为大头领,高迎祥也不可能眼看着马守应自己去拼命,为了堵众人的嘴,他将手里仅有的五百骑兵和第一悍将都派了出去。
“好,我们即刻出击,还请大头领率军随后支援,切不可给官军逃跑的机会。”马守应说得自信满满,当即对着高迎祥拱了拱手率领骑兵去了,郝摇旗不敢怠慢,也率领五百骑兵紧紧跟了上去。
“这么点骑兵就敢正面挑衅?”吴之番有些意外对方的大胆,以农民军低劣的军事素质和武器,竟然敢以少对多,显然对方有两把刷子的。吴之番也不敢怠慢,连忙与孙传庭一起,率领骑兵师列队站好,与对面的马守应骑兵遥遥相对。
双方隔着五六里路,根本看不清对方的面目,但是这个这么远,那股萧杀之气却是都能感觉到的。马守应所部的回民骑兵本就是牧民出身,在陕西的时候他们没有马匹,发挥不出自己的战斗力,而在入山西之后,他们与蒙古人有了接触,因此弄到了数千战马。
马守应将自己劫掠来的银子都花在了战马上,对此其他头领还多有嘲笑,可是在见到了回族骑兵的作战威力之后,众人就全都闭嘴了。比起他们购买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武器,尽可能多的装备手下炮灰,马守应的做法无疑更加精明。
马守应将手下两万农民军优中选优,最后挑选出五千精锐回族骑兵,给他们购买战马并装备最好的武器,结果这支骑兵很快成了农民军的拳头部队,并在山西的多次大战中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就连高迎祥和张献忠也颇为羡慕。
只不过两人自家知自家事,他们手下那些人虽然有些精锐边卒,却也都是步兵出身。就算给这些人配备了战马,战斗力也增加有限,所以高迎祥的骑兵队依然只有五百骑,张献忠干脆就没有设立骑兵队,只有将领们才有马骑。不过他倒是买了不少大车和骡子,这让张献忠所部辎重的运输速度却是提高了不少。
如今马守应精锐的回族骑兵出战,几乎所有的农民军就信心满满,认为这次胜利可期。
农民军的头领都很清楚,这支骑兵恐怕是近一个月内唯一的援军了。如果击垮了他们,就再无后顾之忧了,而城中守军也会因此而士气并亏,那么皇陵将旦夕可下。
想到先进的火器,以及大量埋在地下的珍宝玉器,农民军头领们心中一阵的发痒。他们伸直了脖子,等待着双方决战的开始。
此时两支骑兵队伍遥遥相对,战场上的空气十分紧张。不管是观望的农民军步兵,还是城头上守御的官军,人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同时默默祈祷着,希望己方能够获胜。
与所有观战者相反,除了郝摇旗手下的骑兵队略微骚动之外,回族骑兵和唐军骑兵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马守应部下的骑兵们各个挥动着马刀,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而对面的唐军骑兵则排着整齐的队形,所有人纹丝不动。
他们的双眼皆死死盯着对面的回族骑兵,任凭雨水在胸甲和头盔上滑落,整支队伍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没有人抹去脸上滑落的雨水,甚至连战马也如泥胎木塑一般,静静等待着主人的命令。
高手之间的过招,比拼的是技战术水平,更是彼此之间的气势。尤其是在以攻为主的骑兵中间,往往气势如虹的一方,能够在开战前就力压对手,让对方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而唐军骑兵就是这样的高手。
在绝对的静止中,唐军骑兵的气势却在节节升高,那是在北方冒着严寒和风雪行军时锻炼出的坚毅,是面对凶残的游牧民族骑兵时,依靠无数次屠戮培养出来的杀气,是依靠民族主义信仰由内而发的精神,在各种各样气势的叠加下,唐军骑兵虽然一动不动却让对手感觉到犹如面对着巍峨的高山,任凭他们如何努力也无法撼动。
回族骑兵们终于不再如刚才般写意,就连马守应也是微微色变,他不明白官军是从哪里找来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他们训练有素,他们纪律严明,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军队,这不是训练所能达到的效果,只有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才能慢慢培养出这种足以震慑人心的气势。
“跟着我冲。”马守应只好抽出战刀,催动起战马。他知道不能再任由对方的骑兵提升气势,否则农民军有不战自溃的可能。回族骑兵动了,早已变颜变色的郝摇旗也率领着骑兵队跟了上去,排着并不算密集的队形,农民军骑兵们开始慢慢提速,准备着接下来的冲击。
“出刀,全速前进。”在吴之番的命令下,骑兵师的官兵齐刷刷的抽出马刀,全军开始整齐划一的驱动马匹,均匀平稳的提升马速,单是这份从容和精准,已经能令任何骑兵为之动容了。
双方都在逐步提升马速,以便在冲击的时候,得到更大的冲击力。两股骑兵逐渐接近了,回族骑兵们挥舞着战刀,大声用回语吆喝着,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反观唐军骑兵则是悄无声息,除了马蹄腾起落下的声音之外,没有人出声。所有人都紧握着手中的马刀,双眼死死盯着即将撞在一起的敌人。
骑兵们终于撞击在一起,刀光交错战马嘶鸣,一场本该是势均力敌的战斗,却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昨天双方没有进行接触,回族骑兵还认为自己能够天下无敌,然而当他们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将战刀砍在对方铠甲上的时候,却发现吃亏的并非看似轻薄的胸甲,而是他们手中无坚不摧的战刀。而没有防护的回族骑兵,却在对方锋利的马刀下纷纷坠马。
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百五十一章 俘虏高迎祥
www.bxwx.io,最快更新明末之大国崛起最新章节!
后面的回族骑兵大骇,连忙改变战术用手中战刀去迎击对方的马刀,结果情况依然如故。当看似更加轻薄的唐军马刀与厚重的农民军战刀对砍,吃亏的往往是那些战刀,而在猝不及防之下,回族骑兵只能被对方的锋刃划过咽喉。
虽然双方都是骑兵,却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不是两支骑兵队伍的比较,而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较量。当双方从武器的质量到科技含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时候,战争的结局其实已经被决定了。
表面渗碳处理的锰钢马刀,直接宣布了回族骑兵的死刑,而他们手中的生铁战刀在对抗中并不比纸片结实多少,结果就是回族骑兵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
看着手下骑兵纷纷被杀,马守应急得双眼赤红,他挥动着手中战刀,就向穿着将军服饰的吴之番杀了过去。双方马刀互砍,结果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吴之番巧妙的一个翻腕,将对方的战刀削断,随后转过刀背砍在了马守应的背心上。
马守应的武功本就不如吴之番,在武器上又差了这么多,结果猝不及防之下,被沉重的刀背砍在后心,一口血差点逆着咽喉喷出来。也就是马守应如此硬汉,生生将到了嘴里的血又咽了回去。不过接下来他就没有什么好运气了,吴之番又是一刀背砍在他的后颈处,让其直接晕了过去。
看着马守应即将坠马,吴之番轻舒猿臂,让对方直接提了过来放在鞍桥上。马守应被俘虏,郝摇旗看得心头大急,他连忙挥动着大刀冲过来相救。吴之番将马守应横担在鞍桥上,一时倒不过手来抽刀。旁边的亲兵害怕他有所损伤,立刻就有两个人抽出燧发枪,对着郝摇旗就是呯呯两枪。
幸亏郝摇旗身穿扎甲,铁片将铅弹夹住让他没有受伤,但是铅弹上传来的巨力却将他贯倒马下。还不等郝摇旗爬起来,立刻就有两个唐军骑兵围过来,用马刀逼住了他的脖子。
两位首领接连被捕,农民军的骑兵顿时混乱起来,他们纷纷后退,很快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见到对方后撤,孙传庭不失时机的纵马向前高喊道:“跟着我冲。”大队骑兵跟在孙传庭身后,立刻提起马速,跟在溃逃的农民军骑兵后面,向着其主阵杀去。
高迎祥等头领正在看热闹,却发现自家的骑兵已经败退了下来。他们隔得远,没有看到马守应和郝摇旗被擒,还在纳闷为何精锐的回族骑兵,如此迅速的就被击败了。
看到逃回的骑兵越来越近,高迎祥脸色大变失声惊叫道:“不好,赶快结阵,别让溃兵冲散了。”
高迎祥这么一喊,张献忠等众多头领也醒悟了过来,他们纷纷驱赶着士兵,赶快结成枪阵,防止被自家的骑兵冲撞。
然而骑兵马速太快,那些乌合之众的步兵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排好队伍。还不等慢吞吞的步兵结成阵型,溃逃的农民军骑兵已经到了近前,他们现在惊魂未定,也听不到农民军头领们的呼喝声,他们只知道前方就是友军,只要回到友军中间便有救了。结果骑兵向着步兵猛冲,却冲乱了自家的阵势。
吴之番见到机不可失,立刻命令骑兵分成多个箭头,向着农民军的大阵之中穿插,搅乱对方的队形。这些乌合之众的农民军,最怕的就是被搅乱,通常他们越是混乱就越好浑水摸鱼。
“射击,快射击。”吴之番大声命令着,为了制造更大的混乱,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动用火器。战士们闻言纷纷抽出短枪,对着农民军呯呯啪啪的射击起来。农民军万万没有想到,唐军的火器即使在雨天也能使用,结果自然又是大乱。
这些没有文化的士兵很迷信,发现唐军火器如常,他们并没想这是科技进步让燧发枪有了防雨装置,而是以为天助唐军,让他们能够必胜。
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会畏畏缩缩,农民军士兵们立时胆寒,纷纷向后撤退。因为始终在下雨,手雷是无法使用了,但有着防雨盖采用燧石发火的长短枪却毫无影响。有的战士用自己的两支短枪连续射击,有得甚至将皮袋里的长枪也拿了出来,用以射击距离比较远的敌人。
在骑兵们的乱枪射击下,负责前线指挥的农民军低级指挥官们损失惨重,这让对方的混乱更加严重了。一万多唐军骑兵犹如死神降临,所到之处无一合之将。很快几个过于突前的头领纷纷被杀,农民军彻底崩溃了。
无论是哪家的农民军,见到杀过来的唐军骑兵皆四散奔逃,甚至有一个班的十二名唐军骑兵,追击三千农民军的奇闻。见到事不可为,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人也顾不得搜罗部属,只带着亲信手下没命的向着北方逃去。
然而面对着四散奔逃的农民军,骑兵师却是不依不饶,全军很快分成小股部队,分别追着溃逃的农民军杀去。人数要多上数十倍的农民军,面对人数稀少的唐军骑兵竟是不敢回头,没命的向着未知的目标逃命。
然而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那些毫无训练的乌合之众很快被追上,在唐军缴械不杀的喊声中,大多数临时加入农民军的平民都直接弃械投降了。很快大队大队的俘虏被押了回来,甚至两名唐军骑兵押解着上千俘虏,却没人敢逃走,看得朱国相等官军无不骇然。
就在这个时候,喊杀声再次传来,原来是孙传庭率领的骑兵团和骑炮营已经到了。骑炮营立刻找寻高处设置阵地,对着跑窜的大股农民军猛烈炮击,而孙传庭则率领骑兵团从侧后出击,将最大股的高迎祥所部农民军给驱赶了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