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当张伯伦到来之后,斯大林热情地接见了他,还做出了承诺,苏联可以出兵二百万来打德国,但是,当张伯伦一走,斯大林就转变了态度。
相信英法?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而且,波兰也绝对不会同意我们进入他们的领土,和我们一样,他们是抱有戒心的。”布琼尼继续说道。
“所以,我觉得,与其我们帮助波兰抵抗德国的入侵,不如我们和德国一起,把波兰给瓜分了。”斯大林抽了一口大烟锅,向着周围的人说道。
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瓜分波兰?
这个主意,听起来很不错啊!
西班牙内战中,苏联是和德国人干了仗,但是,那又有什么?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什么无法化解的仇恨,只有赤裸裸的利益!
现在,大清洗还没有完全地落下帷幕,斯大林的话,就是权威,布琼尼最先反应过来:“对,我们应该去找德国,签署个互不侵犯协议。协议中达成秘密的协议,商量我们共同瓜分波兰的行动。”
派谁去合适呢?
如果图哈切夫斯基没有被清洗的话,派他去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和德国的关系最密切,但是现在,只能是令派人手了。
布琼尼已经太老了,指挥军队还行,外交方面不够格。
“莫洛托夫,你跑一趟德国吧。”斯大林向一旁的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这是一名指挥大清洗的得力干将,也是斯大林最信任的心腹之一。
“是。”莫洛托夫立刻就接受了这个任务。
和德国商议,共同瓜分了波兰,德国人一定会同意的!
“还有,可以催促一下德国人,有关我们的航母建造协议,德国人是不是不打算履行了?我们出口了那么多矿石,可不能白费了,德国人如果不打算给我们建造,就让他们给我们折算现金。”斯大林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这事,苏联上下都觉得受骗了,德国人获得了大量的矿石,还没有给己方造船,而西班牙内战一开始,两国关系受了影响,矿石已经停止运输了,而那艘航母,也就没戏了。
这次,苏联主动示好,希望德国人给面子!
第三帝国 第二百八十六章 苏德互不侵犯协议(加更2,求月票)
莫洛托夫,斯大林的班子里面的二号人物,由他来柏林,已经足以显示出斯大林对德国关系的器重,而德国方面,也是派遣了希特勒手下的二号人物,希瑞克来迎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参加了会议。
“我们两国,自从一战之后,一直都保持了友好往来的关系。”莫洛托夫向希瑞克说道:“现在,我们希望深化这种关系,我们双方都是爱好和平的,不希望彼此刀兵相向,所以,我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要和贵方签署一份互不侵犯的协议。”
希瑞克点点头:“对贵方的友好,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都是相互合作之中的,我们也期待着我们双方能够和平相处。”
历史上,是德国外交部长赴莫斯科,签署的这份协议,但是现在,形势和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德国更早地开始了扩张,和苏联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西班牙内战早已经结束,尤其是德国还没有给苏联建造军舰,这一切,都让苏联有些焦急。
在远东,苏联也感觉到了危险,日本似乎有北进的苗头,苏联要安抚好西方。
尤其是,苏联看到德国已经扩展了那么大的地盘,而苏联还没有什么建树,所以,也已经蠢蠢欲动了。
希瑞克的话,就能够代表希特勒了,现在,双方在友善的气氛中,开始了具体的细节谈判。
最终,经过半日的磋商,达成了五条协议。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莫洛托夫松了口气,事情已经完成了一半,议题暂时中止,德国方面,准备了精美的午餐。
尤其是望着餐桌上的美酒,莫洛托夫就感觉到一阵的兴奋。
每一个毛子,都是嗜酒如命的,莫洛托夫也不例外,现在,看着希瑞克举起酒杯,莫洛托夫没什么客气地连干了三杯。
“为我们的和平干杯!”第四杯,希瑞克举了起来,向着莫洛托夫说道:“我觉得,我们的协议还可以加一个附属的协议,比如,我们重新划分一下我们的边界如何?”
重新划分边界?两国根本就不相邻,哪里用得着划分边界?莫洛托夫心中一阵激动,德国人也想到了?
端着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谈事,还真是不错。
于是,在酒桌上,莫洛托夫和希瑞克两人,将双方的边界再次划分了一下。
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也就是说,整个波兰,都会一分为二,原来,德国也早就想好了!
“只要苏联首先出兵,我们也会从西方动手,我们两国一起,将万恶的波兰从欧洲抹除掉。”希瑞克说道。
这酒,有些上头,莫洛托夫听着希瑞克的话,好像和斯大林的吩咐一样,于是,他点点头,在酒桌上,就将这秘密的协议给签署了。
等到酒醒之后,他才发觉了事情不妙,这个协议之中,有一条,苏联人是不好办的,那就是苏联先动手!
他拍着自己昏昏的脑袋,感觉到中了德国人的计策了!
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老毛子爱喝酒是出名的,喝了酒就撒酒疯,打老婆也是正常的,他们爱喝酒,不一定代表着能喝酒,昨天喝了十杯而已,就醉到现在才起来。
希瑞克心中感觉到好笑,昨天把这个协议拿给希特勒看之后,希特勒也是夸希瑞克的计策好。
苏联想向波兰动手,早就是迫不及待的了,但是,苏联人没有借口。苏联人表面上,还要维持和英法的关系的。
如果德国先动手,苏联肯定会上来咬一口,而如果让苏联先动手的话,他们就得考虑考虑了。
希特勒接受了希瑞克的提议,打波兰,绝对不能着急,一定要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才行,只要一打波兰,那二战就会正式地开始!
整合了捷克的军工企业,帝国的军队真正变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者,要数量有数量,要质量有质量的时候,才能够动手!
再等一到两年!到时候,德国会用半年的时间,横扫整个欧洲!
莫洛托夫脑子里还有些晕晕的,他把协议放进公文包里,都签字了,还怎么更改?回去之后,怎么和斯大林交代啊!
就在这时,希瑞克开口了:“莫洛托夫先生,今天,我带您去一趟我们的造船厂,现在,船台已经空出来了,可以给贵方制造航母了。”
瞬间,莫洛托夫的脑子就彻底清醒了,来的时候,斯大林交代过这件事啊!现在,德国人还真是给面子,居然要给己方建造了?
总得给苏联人一些好处,一些希望啊,现在,用航母来拴住他们,是最好的。
这几年,德国的海军也在暴兵,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已经正式服役,舰载机也配属齐全了,几乎每天都在海上训练。
二号航母,也已经下水,在最后的舾装阶段,这样,船台就空出来了,第三艘航母,也就开始建造了。
这第三艘航母,名义上,是给苏联人建造的,至于苏联人最后能不能拿到手,那就不知道了。
“走,去看看。”莫洛托夫瞬间就爆发了热情。
航母!苏维埃一直都没有放弃发展海军,可惜,现在以苏维埃的国力,第一艘的重型战列舰苏联级,现在还在最后的方案论证阶段,都没有真正地开始制造。
而航母,当初是和德国签署协议的,现在,听说德国终于开始给己方开工了,有了这个消息,拿回给斯大林去,就可以把昨天自己犯迷糊签订的那个协议的失误给弥补过去!
第三帝国 第二百八十七章 俾斯麦号战列舰
基尔,德意志造船厂。
清晨的天气,雾蒙蒙的,北大西洋上飘来的湿气,让这里变得无比朦胧。
莫洛托夫的心里是火热的,一路上,他的神情就一直都处于兴奋状态,作为一名成熟的外交家,应该喜怒不行于色,而现在,他真的控制不住他自己的心情。
苏维埃,需要航母,需要战列舰!而现在,苏维埃的战列舰还早着呢,而航母,却已经开始建造了!
此时,站在船台上,莫洛托夫望着电火花飞溅,心情继续处于激动状态。
“我们德意志造船厂,在上个月,刚刚完成了齐柏林伯爵级二号舰的船台建造,现在,第三艘舰,已经开工,切割钢板了。龙骨正在铺设之中。”造船厂的厂长,向着来人们说道。
造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船只是有着复杂的形状的,这是从一块块的钢板开始的。
将钢板切割开,用水压机压成确定的形状,然后再一块块地焊接起来,而铺设龙骨,则是造船的第一步。
“这艘航母,就是为苏维埃建造的,我们德意志,一直都是信守承诺的。”希瑞克说道:“只可惜,我们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收到贵方的矿石了。”
按照当初的协议,苏联需要提供大概三倍于这艘船的矿石,毕竟德国还要加工铁矿石的,建造船只本来成本就很高。
而在西班牙内战开始后,苏联人的矿石供应得就不及时了,而最近几个月,苏联更是断绝了铁矿石的供应,现在,希瑞克的话语中,是带着不满的。
莫洛托夫当然知道对方要求的是什么,他立刻回答道:“前段时间,是我们国内打算开工战列舰,所以比较紧张,现在,我们已经排开了工序,矿石可以按照之前的速度,继续向贵方供应了。”
既然苏德友好协定都签署了,而且德国人也在给己方制造军舰,那恢复矿石的供应,当然是应该的了!对这点,莫洛托夫自己就可以做主了。
希瑞克点点头:“那样最好,否则,我们会在刚刚造出壳子来之后,就不得不停工待料。”
“希瑞克将军,既然这艘军舰是给我们苏维埃建造的,我们必须要派出军代表,监督这艘军舰的制造。”莫洛托夫继续说道。
可不能让德国人耍花招!莫洛托夫当然知道,这艘军舰,什么时候开回了苏维埃,那才能算是苏联的,而一艘航母的建造,是需要好几年的,如何维护好苏维埃的利益?当然是从建造开始,就派人监督!
而且,这也是惯例,哪怕是苏联国内,各种军工厂,那也是有军代表驻守的,以免厂里制造出不合格的产品来。
“这个,当然可以。”希瑞克也很大方:“但是,贵方的军代表,只能在这里,不能四处走动,您是知道的,这是惯例。要是闹出点什么间谍事件来,就损伤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里还在给德国开工其他的军舰,可不能让对方的人乱走动,刺探秘密。
同时,也是将苏联人圈在一个小圈子里,等到要对苏联人动手的时候,正好可以将苏联人全部控制起来!几个军代表算什么?
最好是苏联人派一些重量级的人物来,比如那个库兹涅佐夫,红海军虽然没有在海上立威,却上岸之后,在陆地上杀得起兴,这和库兹涅佐夫的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如果把他给诳来了,肯定会在以后入侵苏联的战斗中,减小阻力。
此时,雾气已经渐渐地散去,在附近的舾装码头上,一艘更大规模的战列舰,显示出来了它巨大的轮廓,当看到这艘战列舰的时候,莫洛托夫,瞬间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希瑞克将军,我可以问一下吗?那艘军舰,就是贵方的俾斯麦号吗?”莫洛托夫小心翼翼地问到。
“是的,这就是以我们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战列舰,也将是我们德意志的旗舰。”希瑞克说道。
随着希瑞克的穿越,德意志的一切战争准备,都比历史上提前了。
靠着从苏联获得的大量的铁矿石,靠着从英国,华夏等国搞来的大量的船工,靠着从西班牙搞来的大笔的黄金。德意志的造船厂,比历史上提前一年,就开始了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建造!
历史上,俾斯麦号是在39年下水,40年入役的,而现在,就在38年的2月,这艘战列舰,就已经开始舾装阶段了!
整个军舰的主体,都是和历史上的卑斯麦级差不多,满载排水量5万吨,适航性一流,非常适合在大西洋航行。
德意志的工匠精神,让这款航母的质量绝对是一流的,而和后世的航母比起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它的主炮。
在历史上,俾斯麦战舰安装的是sk-c/34型380毫米主炮,采用的是四座双联装的炮塔。
其实,早在34年的时候,德国海军就在主炮口径选择上考虑过两种方案,一是采用406毫米主炮的方案,二是采用380毫米的主炮设计。
其中,选择406毫米主炮的设计方案,无论在弹丸重量、火炮射程和威力上都将远胜于380毫米主炮。
可惜,当时德国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口径的主炮,缺乏在经验和技术上的支持,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德国海军为了追求稳妥,最终采用了380毫米的主炮,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还是有影响的,一战后,德国就丧失了这种大型军舰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但是现在,已经不同了,希瑞克第一次的莫斯科之行,就和苏联方面签署了协议,帮助苏联人制造和德意志级同级的巡洋舰,同时,也帮助苏联人制造他们需要的莫斯科级的主炮。
所以,在协议签订之后,克虏伯公司就进行了研发,而现在,这款海军用的406毫米舰炮,终于成熟了!而在俾斯麦号上,使用的就是三座三联装的406毫米的舰炮!
(和前面的航母一样,具体的数据,放在作品相关里,省得读者大大说俺凑字数。)
第三帝国 第二百八十九章 钨矿
奥地利。
高大的阿尔卑斯山山脉上,一行人在艰难地行走着,道路太崎岖了,他们根本就无法使用车辆,只能是靠着自己两条腿来行走。
即使如此,他们还扛着重重的设备,一步一个脚印。
“按照希瑞克将军的推断,很可能就在这里。”一名中年男人说道:“动手吧!”
动手!几个人将自己扛着的设备,放了下来,很快,他们就将设备组装起来,一台小型的汽油机,被发动着了,这台设备,也跟着嗡嗡作响,下面,一个钻头,很快就钻入到了岩石之中。
这是一个地质队,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身强力壮,毕竟,地质队的生活是最艰苦的,比如现在。
为了帝国,他们要发掘出更多的矿产来,这是他们的使命!高大的阿尔卑斯山,不仅仅风景优美,更是有许多的矿产的!
点燃一堆篝火,泡上一杯咖啡,他们在钻探的间隙,停下来休息一下。
“汉斯,你觉得,咱们的推断正确吗?”一名年轻的地质队员,拿着面包,喝着咖啡,向着领头的人说道。
“当然正确,希瑞克将军的推断,一向都是无比准确的!”汉斯说道。
“那听说以前去利比亚开采石油,就是一个笑话?这都过去十几年了,也没有听说过那里有什么。”
“你这个蠢货,真的有什么,会说出来吗?注意保密手册上的纪律,咱们在这里,要是发现的什么,也不能说出去,否则,就等着去盖世太保总部报道吧!”汉斯作势用手砸了这个说错话的手下一拳。
“找到了,找到了!”就在这时,在钻机那边,一个人大声地喊起来:“果然是钨矿石,品质还不错!”
发现了,当钻下去几米之后,就发现了钨矿!
顿时,整个地质队,都欢呼起来。
没有白来!
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上,发现了钨矿!这个消息,迅速地传回了柏林!
“希瑞克,你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希特勒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德国,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比如,作为重要的稀有金属钨,德国就只能进口。
历史上,德国就是从华夏大量进口的,现在也是如此,不过,有了这座钨矿,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毕竟,从华夏进口,要绕很远的路,而一旦进入战争状态,海上是很容易被美国封锁的。
“希瑞克,你怎么知道那里有钨矿的?”一旁的戈林也是不解。
“我猜的。”希瑞克的声音有些懒散。
后世提起二战来,总是有很多的唏嘘,比如,如果隆美尔要是知道利比亚的沙漠下就有石油,还会在北非失败吗?
要是希特勒知道奥地利就有全球第二大的钨矿,那还会为这种金属担忧吗?
奥地利的钨矿,在后世,规模达到了年采矿石40万吨,产商品金属钨1800吨。而进入战争之后,哪怕是只有这个数量的一半,也足够德国使用了!
这可是用来制造穿甲弹的最好的材料!在贫铀出现之前,钨合金的穿甲弹,就是最棒的。
“元首,我建议这件事先不用声扬。”希瑞克说道:“我们现在需要秘密地开发这个钨矿,让莱因哈特找到大量的死刑犯,先进行矿区的基本建设,包括通往维也纳的公路,铁路,矿区的各种工厂的建立,选矿,冶炼等设备的建设。”
找死刑犯来干,那当然是为了保密,等到这里的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好了之后,这些死刑犯的下场只有一个。
“现在,我们依旧进口钨矿,毕竟,我们的进口渠道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而一旦我们的进口渠道受阻,那我们可以立刻启动这里的钨矿生产。”希瑞克继续说道。
就和石油一样,先藏着,作为后手,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立刻就能用。
钨矿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而同时,德国装甲力量还最需要的另一种稀有金属,就是钼,这种金属,是德国用来做装甲的一种必须的稀有金属。
而整个欧洲除了苏联,只在挪威有丰富的钼矿。历史上,在1944年美帝搞了一次专门针对挪威钼矿的战略轰炸,结果那次轰炸以后,德国装甲力量出现严重缩水,没有了这种金属,他们只能上表面渗碳工艺来加强装甲的质量。
现在,还没有征服挪威,也只能是暂时通过大量进口苏联的矿石来库存,只要能用到征服挪威就够了。
同时,等到战争起来之后,优先保护这些矿区。
现在,希瑞克为何要求保密?当然是为了不让外界知道啊,省得遭到轰炸,等到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力量,美国还有能力来轰炸吗?
“希瑞克,你的意见很正确。”希特勒说道:“就按照你的方式处理。”
希特勒兴致勃勃。
随着希特勒的拍板,整个德意志,奥地利,捷克境内的监狱里的死刑犯,全部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悲惨的一个时期。
他们被告知,只要通过他们的劳动,就可以换取自由,但是,当他们被运到了矿区之后,在监工的皮鞭下工作,他们才发现,这根本就是要把他们活活累死的一种工作。
有的死刑犯想要逃跑,结果被四周的盖世太保们毫不留情地击毙,而剩下的死刑犯,只能是一天天地熬着,当一年之后,所有的项目都建成之后,死刑犯剩余的人数,不到一半!
随后,他们被装上了汽车,送到了更深的山区里,然后,在那里,传来了43的机枪声。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无数的冤魂,在山谷里缠绕。
在这个时代,本来就是只有最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去的!
当占领了捷克之后,德国战争的车轮,似乎突然停了下来!德国人突然就变成了人畜无害的兔子一样,于是,一些人再次放松下来,他们认为,希特勒吞并了捷克之后,终于吃得饱饱的了。
也有一些人,知道下次一旦再有战争,就是石破惊天,比如丘吉尔,继续在奔走相告,可惜,很多人都对他的战争言论感觉到无比的厌烦了!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这段时间,希瑞克并没有放松,想要让德国打赢二战,这一年,是相当重要的!
这天,他乘坐汽车,来到了ge公司。
第三帝国 第二百九十章 雷达技术
二战,是科技大发展的时期,后世的很多技术,都是在二战中发展起来的,比如火箭,比如喷气式飞机,比如雷达。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探测物体的一种装备,英国正是因为有了雷达,才能够在德国轰炸伦敦的时候,提前发现德国空军来袭的战机方位和批次,然后引导拦截。
而整个二战中,德国在很多技术方面都是居于先进方面的,却不包括雷达,二战中德国的雷达技术,只能说是够用而已。
从后世过来的希瑞克,当然知道雷达的巨大优势,所以,希瑞克要改变这一切,让德国在二战初期,就拥有性能先进的雷达装备,而且将这个先进性一直保持下去!
雷达里,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就是磁控管,希瑞克在第一次的岛国之行中,就和岛国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将岛国的磁控管技术引进过来,再经过自己的改造,成为了雷达的核心装备。
其实,早在1904年,德国的huelsye博士就最早提出了有关雷达的原理及假想结构.可惜他的理论超出了当时的时代,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意义.那个时代的电子技术,还太落后了,根本就造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