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为了过分地追求流线型,导致了斯大林坦克内部的空间相当狭小,为此,苏维埃的坦克兵,都是招收一些小个子的,装填手就是从中亚过来的小个子,身高只有一米五。
这样的小个子,缩在坦克内,可以减小拥挤,但是,小个子也是有劣势的,比如他的力气就小。
在激烈的战场上,装填手的劳动强度是最高的,刚刚装填了两次,已经让他气喘吁吁了,现在,闻着炮塔内部呛人的味道,装填手卯足了劲,开始搬第三枚穿甲弹的弹头。
这种被帽穿甲弹,弹头的重量就达到了25千克!前两枚装填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等到装填第三枚的时候,装填手才感觉到了两个胳膊都酸疼起来了,他咬紧牙关,用力地把这枚炮弹,向着炮膛塞去。
就在这个时候,车体突然就是一晃。
在战场上,没有任何一辆坦克傻傻地呆在原地不动,那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靶子。只有在开火的时候才会停下来,只要完成了射击,就必须要开动起来。
在空战中,保持三秒的直线飞行,就可能被击落,而在地面上,保持三秒的原地不动,就可能被击毁!
所以,在发射完刚刚的炮弹之后,前面的驾驶员,就开始启动坦克了,只是,他这次的启动有些猛,刚刚加速之后,前面的履带,却又碾压到了一个石头上,车体晃动起来。
在坦克内,晃动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装填手却感觉到自己再也经受不住了,他的双手晃动着,突然,就放开了。
那枚25千克的穿甲弹弹头,就这样掉落下去,在脚下面滚动了一下,就正好砸到了别罗科夫的脚底下。
瞬间,别罗科夫就感觉到一股巨大的疼痛传来,在发动机的隆隆的声音中,他似乎还听到了骨头断裂的咔嚓声,搞不好,脚骨头已经是粉碎性骨折了。
他的额头上,一下子就渗出了汗水来。
“你个蠢货,快点装填!”他大声地喊道。
装填手这才意识到闯祸了,似乎身体又充满力气了,赶紧弯腰,把那枚穿甲弹的弹头给塞进去。
如果是德国的坦克,也是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意外的,毕竟虽然德国的坦克炮口径小,但是炮弹是整体的,也不轻。
但是,肯定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因为德国的坦克炮塔是吊篮的,车长和炮长两人,都是坐在坦克内的,脚根本就没有在地板上。
要砸,最多就是砸了装填手的脚,砸不到别人的脚上。
苏联的坦克,却是脚丫子直接踩在地板上的,当炮塔旋转的时候,炮塔里面的三个人,脚丫子跟着在地面上踩着转。
这样,可以简化结构,同时降低重量,方便生产,苏维埃的坦克,从来不考虑人性化的,人就要适应机器才行。
现在,别罗科夫知道自己的脚丫子受伤了,照样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
但是,当他把眼睛重新放回到观察孔上的时候,他的脸色就有些变了。
德国人,冲过来的太快了,现在,已经冲到了跟前了,德国人居然还不减速?
不好,德国人要偷袭!
“快,转动炮塔,转到后面去!”别罗科夫突然就察觉了德国装甲兵们的意图,立刻就大叫起来。
装填手懵逼了:“车长,我还没有装填!”
他才刚刚把炮弹搬起来了而已。
但是,别罗科夫却没有搭理他,忍着疼,脚丫子在地板上踩动,同时,炮塔也开始缓缓地转动起来。
于是,装填手也只能搬着炮弹,跟着一起转,这让他更加吃力起来了,眼看这炮弹是又抱不住了。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炮弹的问题
别罗科夫的心里很清楚,在装填炮弹和旋转炮塔上,当然是要先旋转炮塔了,只有这样,才能让炮塔前面最结实的主装甲对着最危险的地方。
转过去之后,再装填炮弹也不迟,如果不先转过去的话,那可能他就再也没有机会装填炮弹,开火射击了。
但是,他还是没有预料到,意外又再次发生了。
当脚丫子上再次传来疼痛的感觉的时候,他挥舞着自己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装填手的鼻梁上:“科迪亚,这次战斗结束,你就给我滚回中亚去!”
反正也是粉碎性的了,不介意再来一次,回去之后,这只脚恐怕是废了。
就这样一耽搁,他的坦克炮塔的转动就慢了。
而此时,与他擦肩而过的德国坦克的钟形编队,炮塔却在整齐划一地转向,如果从天空中看,是相当赏心悦目的。
两边的坦克,各向两边转动炮塔,坦克还在向前高速开进,炮塔就已经齐刷刷地向后了。
打对方的后脑勺!
在二战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先进的火控系统,所以坦克在行进之中,是无法进行射击的,但是,到了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不能在行进中转动炮塔了。
如果不能在行进中转动炮塔,那坦克还有什么用?
不过,另一个方面,虎式坦克的炮塔,的确转动得不是很快。
其实这是跟炮塔的重量有关系的,早期的豆丁小坦克,炮塔总共没多重,靠手摇就行了,但是,当炮塔有十吨之上的时候,靠手摇就很慢了,而且炮手消耗体力太多,是不适合作战的,这种时候,就需要靠其他方式。
西方一般喜欢电动,而德国喜欢用液压。
在历史上,即使是使用了液压驱动的炮塔,虎式的炮塔旋转速度还是不快,一周需要一分钟,改进到了虎王,也还是45秒呢。相比之下,转得最快的谢尔曼,据说只需要十秒。
因为炮塔旋转慢,所以德国坦克兵不得不创造其他的战术,比如中心旋转,在炮塔旋转的同时,车体也跟着转,就能让炮口更快地指向目标了。
这是历史上的情况,而现在,德国的装备,和历史上已经有了区别。
比如,早在十几年开发黑豹坦克的时候,德国的坦克炮塔就开始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了,十几年下来,在炮塔的液压驱动上,德国坦克设计师们早就轻车熟路,到虎式坦克上,炮塔的液压驱动系统的功率已经被加大,炮塔旋转一周,只需要25秒的时间。
同时,手摇转动炮塔,那也是要保留的操作方式,毕竟液压驱动只是将炮塔转动到大致的方位上,精细调解,还是需要靠手摇来驱动的。
炮长和车长,身边都有摇把,而在极限情况下,如果两人一起摇动,那就更快了。
比如现在,在液压驱动的同时,两人还在一起用手摇动摇把,加上两人的驱动,炮塔以最快速度旋转,20秒就可以转一周,而现在转半周,那就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
当他们转过来的时候,苏联人的坦克,炮塔才刚刚开始转动。
正是机会!
穿甲弹早就装填完毕了,在这个瞬间,莫得林大声地喊道:“开火!”
编队这边的四辆坦克,全部向这辆斯大林坦克开火,而编队另一侧的坦克,则瞄准了附近的另外一辆斯大林坦克,那浑圆的脑壳,等着承受来自德国装甲兵的怒火吧!
“轰!”炮口一声轰鸣,钨合金的穿甲弹,扔掉后面的弹托,继续向前飞去!
此时,双方的距离还不过二百米,几乎不需要等待,穿甲弹就准确地打到了对方的炮塔的后面。
正面没有击穿,难道后面还不行吗?
后面的装甲厚度,肯定比前面要少得多!这个机会转瞬即逝,因为对方也在转动炮塔!
带着德国装甲兵的希望,穿甲弹和炮塔发生了亲密接触,接着,它只在炮塔上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小坑,再次被弹开了!
一枚,两枚,三枚,四枚,这四枚穿甲弹,全部命中,却全部被弹飞。
这一瞬间,莫得林的脑子里并没有崩溃,他在飞快地思考之中,接着,就继续下达了命令:“钝头穿甲弹,装填!快!”
己方的穿甲弹,无法击穿对方的炮塔,那绝对不是因为穿甲弹的穿深不够,如果正面打不透还有的说,现在绕到侧面去,居然还打不透,那就说不过去了,肯定是有问题的,搞不好,就出在脱壳穿甲弹上,所以,改用己方的普通穿甲弹试试!
“明白,钝头穿甲弹,装填!”装填手大声地喊着,从炮塔后面搬出新的炮弹,然后塞了进去。
训练有素,而且,德国的坦克内部空间充足,所以坦克手也不用刻意地选择小个子,装填手更是其中的大力士,在平时的训练中,举炮弹一百下,都不带喘气的。
两条胳膊上,青筋暴起,一枚钝头穿甲弹,就被塞了进去,关闭炮门,整个过程,用了不到十秒。
一个一米五的小个子,和一个一米八的大个头比比力气?
钝头穿甲弹,射击!
“轰!”十五秒不到的时间,虎式坦克,再次开火了。
此时,那辆目标斯大林坦克,炮塔已经转过了九十度。他们的炮塔侧面,对着德国坦克的炮口。
刹那间,钝头穿甲弹带着凌厉的呼啸,砸到了斯大林坦克的炮塔侧面。
这个炮塔的外面,从四个方向看,几乎都是一样的流畅的避弹外形,钝头穿甲弹在砸到了侧面之后,角度本来也是很大的,但是它没有被弹飞,而是瞬间转动了一个角度,和炮塔的侧面垂直了。
靠着巨大的动能,它开始使劲地向里面钻。
倾斜装甲,并不需要装甲特别厚,只要角度合适,对方在穿甲的过程中是一个倾斜面,就可以大大地增加穿甲弹的穿甲距离,也就是增加了有效厚度。
而现在,钝头穿甲弹转正了,那就是垂直射入,炮塔的侧面装甲,垂直厚度,不超过五十毫米。
而88毫米炮发射的这种穿甲弹,足足有上百毫米的穿深,炮弹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钻了进去。
“轰!”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取胜的前提条件
击穿了,终于击穿了!望着那辆炮塔被掀飞的斯大林坦克,莫得林的心中是兴奋的,同时,这也证实了他的判断,先进的脱壳穿甲弹,对斯大林坦克无效,原来的炮弹反而要更合适!
“快,向我们的部队下达通知,对付斯大林坦克,只能用钝头穿甲弹打侧面!”莫得林向无线电员喊道。
虽然打穿了,莫得林还是心中清楚的,钝头穿甲弹,肯定打不透对方的正面,这种坦克肯定比kv-2还要结实。
至于为何先进的穿甲弹打不透,等到这场仗结束了,俘虏了对方的斯大林坦克之后,让后面的军工人员做个试验就知道了。
此时,战场的情况,已经交织了起来。
德国的装甲集群,突破了苏联坦克的第一道的防线,但是在防线的后面,还有几道漫长的坦克阵列在等着他们,而且,那些被他们穿越过的重型坦克,现在已经开始掉头了,很明显,他们是打算把德国的坦克部队包围,而且吃掉。
德国的装甲部队是进退两难,现在,他们只能依靠头顶的坦克开罐器快速赶到了。
“军长,我们已经包围了德国人的坦克,我们一定有信心把他们全部干掉!”此时,在后方几公里的军部内,参谋长塔姆鲁奇上校向着军长孔德鲁谢夫说道。
第22机械化军终于按时赶到了战场,而且,他们恰到好处地投入了战斗,现在的局势,对他们是有利的。
到现在为止,苏维埃卫国战争并不顺利,德国人在推进,苏维埃在不断地撤退,苏维埃非常需要一场像样的战斗来证明自己了。
今天的进展顺利,让他们的脸上终于洋溢起来了笑容,他们已经知道了对面敌人的番号,党卫军第五装甲师,也就是维京师,如果这样的一支军队被己方给干掉了,对他们的打击肯定是相当大的!
“不过,我们现在的胜利,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孔德鲁谢夫说道:“我们的空军,要能顶住德国空军的打击,为我们围歼德国人创造条件,如果德国人的攻击机大量地过来,我们恐怕要损失惨重的。”
在战争中学会战争,苏联人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德国人在坦克进攻的时候,空军也是立刻伴随的,开战第一天,苏维埃的空军就被消灭在了地上,把头顶的天空丢掉了,这是让地面部队不断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现在,苏维埃也在快速地调动,后方的航空团,不断地被调动到西方来,现在他们必须要顶住德国空军的攻击,为己方围歼德国地面部队创造条件才行。
粗短的伊-16战斗机,在天空中飞行着,整个机群一共十六架飞机,由波兹德尼亚科夫大队长带领,他们的任务,就是拦截德国人的攻击机群。
编队的一角,飞行员赫洛贝斯托夫坐在狭窄的座舱内,专心致志地驾驶着自己的飞机。
他们是在一天前从后方的摩尔曼斯克转场过来的,几乎是刚刚休息过来,就上战场了,此时,四周都是德国飞机在肆虐,而他们,必须要以少胜多。
虽然在战争开始前,苏联已经拥有一些先进的飞机了,比如米格-1,雅克-1之类的,但是这些飞机毕竟数量稀少,而且更多的飞机,则是在开战前就被摧毁在地面上了,先进的飞机,几乎算是消耗殆尽了。
二线部队里面,伊-15和伊-16还是主力,在历史上的卫国战争中,苏联空军的前期的主力,几乎就是这种飞机。
短小的伊-16,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赫洛贝斯托夫在刚刚驾驶这种飞机的时候,差点被操作杆打断了胳膊,好在现在终于掌握熟练了。
他向下望了望,此时,他们的机群已经飞过了交战的上空,可以看到下面正在进行一场如火如荼的战斗,场面是相当的激烈的。
“注意,发现德国人的机群,准备攻击!”就在这时,耳机里面传来了大队长的命令。
前面,已经出现了德国人的飞机,双发动机的hs-129!
随着苏联空军被第一时间摧毁,整个战场上的制空权都落入了德国手里,再加上军情紧急,所以,德国空军几乎没有护航机,只飞过来了一队hs-129攻击机。
汉斯-赫尔曼-施泰因坎普少尉坐在自己的攻击机的澡盆里面,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战场上,在这种双方鱼目混杂的时候,他们必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能误击了自己的战友。
同时,无线电里面传来的呼叫,说明现场出现了苏联一种强悍的坦克,让己方的虎式坦克也不容易摧毁,己方必须要首先将最大的威胁,斯大林坦克干掉。
不过,飞行员的天性,还是让他不时地抬头看天空,接着,他就看到了那边天空中的机群。
“注意,发现苏联人的战斗机,正在向我们发起攻击。”汉斯少尉在无线电里面大声地喊道:“放弃对地攻击,准备迎敌。”
没办法,他们本来只是攻击机,用来进行对地攻击的,但是现在,天空中的苏联机群是来攻击他们的,他们不得不迎战。
如果还是最初型号的hs-129,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溜掉,因为厚重的装甲,让他们的机动性能相当的差劲,但是现在不同了,换装了法制的发动机之后,他们已经摆脱了动力不足的毛病,虽然他们是攻击机,也可以进行一下空战。
更何况,来的是那些短粗的伊-16,这种飞机在35年还算是先进的,现在都已经是41年了,机动性能,恐怕还比不过hs129.
拉动油门杆,发动机马力全开,hs129攻击机,开始向着天空中爬升,为了攻击对方的坦克,他们本来是低空飞行的,现在要进行空战,他们必须要拉起高度来才行。
他们的这个行为,顿时就引起了苏联飞行员的一阵兴奋,这群慢吞吞的攻击机,难道要来和己方格斗?这简直就是送死来了。
他们也纷纷地迎了上去。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军拖延
两边的发动机在隆隆作响,hs129敏捷地从低空中拉了起来,不过因为本来就有高度差,导致它的高度还是不如伊-16,此时,伊-16机群也已经如同饿狼扑食一样地冲上来了。
赫洛贝斯托夫推动操作杆,自己的战机在向下俯冲中,已经瞄准了一架飞机,接着,他按动了自己的机炮按钮。
“嗵嗵,嗵嗵!”20毫米的机炮,打出了几发炮弹,可惜,就在这时,对方突然转向,离开了机炮的航道,炮弹全部打空了。
赫洛贝斯托夫的眉头突然就是一皱,对方的这个转向,进行得太快了,说明这种对地攻击机,也具有很高的机动性,甚至比他们的飞机还要高。
接下来,必须要小心翼翼地攻击了。
赫洛贝斯托夫和对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突然间,对方机头一抬,跟着,机头下面的机炮就开火了。
“嗵嗵嗵!”三点射,三枚40发的炮弹,向着伊-16射来,赫洛贝斯托夫赶紧压操作杆,蹬方向舵,才算是躲了过去。
双方擦肩而过。
过去之后,赫洛贝斯托夫快速地改变方向,身体由于过载紧紧地压在椅子上,他必须要绕到对方的后面去,在有机会击落对方。
他一边转向,一边使劲地把头扭到后面,想要看看刚刚和他擦肩而过的德国人的飞机在干嘛。
对方居然也在转向,和他是相同的目的,而且更可怕的是,对方转向的速度比他还要快。
谁能相信,这种双发动机的攻击机,飞起来居然这么的敏捷,赫洛贝斯托夫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转向了,他拉动操作杆,战机开始向上爬升。
伊-16的发动机不到800马力,但是同时它的自重也不到两吨,现在发动机全速开动,拉动着飞机向上爬升,等到爬到一定高度再俯冲下去,对方这种攻击机,肯定追不上来。
赫洛贝斯托夫已经发现对方的水平机动性能很好了,所以他立刻采用竖直平面内的机动来和对方交手。
但是他不知道,和hs129比竖直机动,那就更是找死了。
竖直机动,那需要的是发动机的动力,两台发动机,永远比一台发动机的出色。
他的后面,汉斯少尉也拉动操作杆,跟着他爬升。
当上升的时候,是速度转化为高度的,只要发动机的推重比无法到1,那就永远会掉速度。
谁的速度先掉到0,谁就必须要转入俯冲,否则绝对是失速尾旋,其实很多飞机根本就减速不到0就得俯冲下来。
现在,汉斯少尉继续跟在对方的后面,看着对方高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低,然后,在对方推动操作杆,准备俯冲下来的时候,瞄准具中,对方的飞机急速地变大了,这种投影面积最大的时刻,就是他等待的开火机会。
“嗵嗵嗵!”hs129开火了,一枚炮弹,击中了伊-16的机翼,瞬间,极大的能量下,半块机翼撕裂开来,接着,断裂的部位,开始燃起了火苗。
这次出击的任务,是对苏联的坦克部队进行攻击,所以hs129主要的武器,就是这门40毫米的博福斯机炮,而且,里面压的都是穿甲弹,只有间隔几发,才会夹杂着一发穿甲燃烧弹,而在空战中,最需要的却是榴弹。
如果过去的是榴弹,一炮就能将对方的整个机翼都给炸个稀巴烂,而不是现在,穿了个大洞,然后机翼因为承受不住拉力才断裂开来,还好是个穿甲燃烧弹,让对方的机翼给燃烧起来了。
一个击落战果!汉斯少尉在心中想到,就在这时,他却看到对方坠落的轨迹不寻常。
座舱内,赫洛贝斯托夫的眼睛里面满是战意,他的飞机断裂掉了半截机翼,已经不受控制了,他依旧在用全身的力气推动操作杆,此时,那架德国人的飞机,就在眼前,对准了他砸,一定要把他砸下去!
这家伙,肯定是故意的!
汉斯少尉赶紧推动操作杆,他的攻击机,几乎是和那架下坠的飞机擦肩而过,差一点就被对方给撞上了。
这些顽固的苏联人。
平静了一下心情,汉斯少尉推动操作杆,继续追赶另一架苏联人的战机。
此时,战场上爆发的空战,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一方面是已经略显老旧的战斗机,一方面是最新的攻击机,两者在天空中正在纠缠着,不断地有飞机冒出火舌,也有的从天上滚落下来。
从大局上看,德国的攻击机占有优势,因为他们抗打击能力很强,即使被苏联飞机击中,很多时候也安然无恙,但是他们的40毫米机炮,只要命中对方一炮,对方就会彻底丧失战斗能力。
不过,苏联空军的这种行动,却阻止了这些攻击机的对地攻击,现在,天空中的战斗是次要的,地面上的战斗才是主要的。
菲利克斯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自己的主力坦克,已经被苏联人给包围起来了,双方在广阔的平原上不断地机动,交战,就在河岸上,奏响了坦克兵的乐章。
“空军是怎么搞的,护航的战斗机在哪里?现在,谁去支援我们的坦克?”菲利克斯黑着眼问到。
空中的战斗不会瞬间结束,即使是结束了,那些攻击机也该回去了,他们的机炮里面只有一百发的炮弹,估计打得差不多了,得回去补充新的弹药才行。
今天真是不顺利。
菲利克斯身边的参谋说道:“师长,我们的战斗机正在赶来,预计二十分钟之后就能到达我们这里。”
二十分钟,等他们到来,己方的坦克部队都不知道挨了多少炮了,菲利克斯的脸上带着焦急。
现在怎么办,从这边的包围圈再抽调一部分坦克上去吗?不行,包围圈里面的苏联人,也是蠢蠢欲动,准备突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