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飞行员暂时没有受伤,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安然无恙。
波卡夫看到前面窜出来的火苗,就知道这架飞机已经无法挽救了,他使劲地推开头顶的舱盖,然后,推动操作杆。
机翼也中了很多的弹片,舵面几乎都不受控制了,波卡夫几乎是使尽全力,才让飞机倒转过来,然后,他使劲蹬下面,让自己从座舱里面掉下去,这是标准的跳伞动作了。
前面的火苗,已经蹿了过来,波卡夫感觉到自己的眉毛都被烤焦了,他的身体从座舱里面倒出来,低头再一看,顿时就是脸色大变。
高度太低了!
他快速地拉动伞绳,希望降落伞打开,但是,就在他的降落伞撑开的瞬间,头顶上,那架燃烧的飞机,坠落下来,砸到了他的降落伞上,降落伞也跟着燃烧起来。
在天空中,波卡夫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向着地上坠落。
“217号,干得漂亮!”耳机里面传来了营长的声音,卡尔尤斯这才下令坦克停止发烟,他打开顶部的舱盖,看着远处那架飞机正在坠落。
此时,头顶上响起了隆隆的声音,担负夺取制空权任务的fw190机队,在得知消息之后,已经快速赶来,不过已经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卡尔尤斯,你升任这辆坦克的车长,我会很快给你派一个新的炮长过来。”营长的坦克开动到了他的旁边,向卡尔尤斯说道。
此时,卡尔尤斯正在清理炮塔上的血迹,半截身体的车长,被抬了出去。
而卡尔尤斯,接受了命令,坐在了车长的位置上,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这只是进攻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整个坦克部队,在继续向前开动,他们的目标,就是明斯克。
明斯克后方,第十三集团军司令部。
巴甫洛夫的脸色有些不太好。
当巴甫洛夫刚跑到这里的时候,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指挥是极度混乱的,不过现在都知道巴甫洛夫就在这里,所以很多消息,都直接传到这里来了。
巴甫洛夫拿到了一个个新的消息,让他很是不安的,这些消息都是负面的。
他已经下令各个部队在坚守中进行反击了,但是,效果却相当不好。
在格罗德诺地区,苏联军队进行了仓促的反击,但是,却被反包围了,格罗德诺的苏联军队伤亡惨重,被迫向新格鲁多克的方向后撤,这样,导致了他们和北部的苏联军队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在巴甫洛夫的命令下,他的军团再次对德军实施第二次反击。
只可惜,这种反击的组织仍然是非常仓促的,缺乏必要物资供应支持反击。和上次一样,他们的反击集团无法进行有效作战。不但没有获得成功,还导致部队被德军第二装甲集群分割为数块,被迫且战且退。大量装备遗失被德军缴获。
现在,中央集团军穿插兵团已深入苏联境内200公里。在比亚威斯托克的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第3、4、10集团军完全陷入包围当中。
巴甫洛夫的脑子有些发蒙,一整天,他都在望着地图沉思,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了,上次战斗失败,他被弄到乌拉尔山去了,如果这次再失败,他恐怕连生命都会有危险。
他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他要将功补过,扭转现在的局势。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建议
巴甫洛夫是从坦克兵发家的,上过西班牙战场,他深知坦克部队的机动性,但是现在,他的脑子里,并没有绷紧这根弦,因为他现在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别让自己失败,如何挽救现在的局势,保住他的地位。
“巴甫洛夫将军,我们现在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第三、四、十集团军,他们即将被德国人包围住,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三个集团军的后路。”就在这时,接受了斯大林的命令,从莫斯科急匆匆地赶到西部特别军区的代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才刚刚进入司令部半个小时,就已经搞清楚了现在的局势,他向着巴甫洛夫表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该将军队撤出来,防止被德国人包围。”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说道。
听到了他的话,巴甫洛夫立刻摇头:“不行,他们绝对不能撤出来,我们必须要组织新的反攻,我们还有足够的能力。嗯,我们必须向前线调动更多的军队,传达我的命令,将所有的预备队,都向前线调动,组织一场更大的反击,我们要将入侵我们领土的德国人,全部都干掉。”
巴甫洛夫镇定自若地说道,让他把军队撤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现在必须要调动更多的军队上去,组织新的反攻。
看起来德国人进攻很猛烈,其实,德国人孤军深入,反而更加容易被己方给打断了后勤补给线,然后将他们从容消灭掉。
对,就是这样!
巴甫洛夫相当有信心。
听到了他的话,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直摇头。
在来的时候,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是有斯大林的密令的,如果在必要的时候,他甚至可以接替巴甫洛夫来指挥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军队。
不过,莫斯科并不清楚这里的局势有多么恶劣,而当他到这里之后,他才深刻地意识到了有多么危险,同时,他也决定不去趟这场浑水。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是巴甫洛夫指挥的,如果最后失败了,那也由巴甫洛夫来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他半途上接替过来了,最终失败了,责任就不好说了,双方都会指责对方犯的错。
所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只是提醒,而现在,巴甫洛夫居然还在一意孤行,于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也只能是从另一个方面尽力了,将这一切汇报给莫斯科,让莫斯科来下达撤退的命令。
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不知道,因为他的延迟,让整个西部特别军区的大部队,丧失了从德国包围圈跳出来的机会了,他们缺少的就是这点时间。
在十三集团军的指挥部里,到来的情报并不全面,所以,在巴甫洛夫的眼里他的三个集团军依然是装备完整、后勤补给充足的完整部队,依然有强大的反击能力,强到甚至可以将已深入突出部战略纵深的德国军队赶回原来起始点的能力。
但是现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已经意识到了,那前面突出部的三个集团军,恐怕已经丧失了反击能力,他们要再不撤退,都会被德国人包围然后消灭,现在让他们去反击,那简直就是自杀行为。
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将自己的这些判断,都随着电波,传回了莫斯科。
随着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为了更好地指挥前线的战争,斯大林大刀阔斧,对指挥机关进行了改组,建立了统帅部大本营。
这个大本营是对苏联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实行战略领导的最高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战略侦察任务,给总参谋部下达准备建议、制定战局计划和战役计划、组建战略集团和预备队、计划战役战略输送、发展战区指挥体系等;组织各军种战略集团间和战役军团间、游击队间的协同动作;协调苏联武装力量和盟国军队的行动;监督所赋予任务的执行过程;确定发展后方、建立物资储备和建立机动物资的措施等。
也就是说,这个大本营就是苏维埃的战时最高指挥机关,而斯大林亲自担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在之后的几天内,又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成为了苏维埃的最高领导者,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到了他的手上。
大本营在建立之后,就迅速地向前方派出了大本营代表,而现在他们最关心的西部情况,已经被大本营代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汇报了上来。
当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斯大林并没有在场,此时,他正在对全国发表讲话。
德国人把这场战争粉饰为一场因为苏联要对德国入侵才发起的反击战争,苏维埃当然不会这么认同。
“我们一直都是怀着友好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国家的,我们从未想过要去入侵什么国家。”斯大林的话语是低沉的:“只是我们没有想到,德国人居然伪造谣言,背信弃义,突然对我们发动了军事进攻。”
斯大林的广播,是向着全世界传播的,不仅仅有苏维埃,其他国家的人也都能听到了。
芬兰人摘下自己的帽子,脸上的表情都是愤怒的,苏联人,从没有入侵别的国家?打了一年多的苏芬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
波兰人也流下了泪水,波兰都没有了,被苏联和德国瓜分了,现在,苏联人居然还说自己是友好的?
波罗的海三国,中亚…那些被苏联入侵过的国家,被沙俄入侵过的国家,都在对着收音机咒骂。
不过收音机那边正在讲话的斯大林,绝对是听不到的,他拿着自己的演讲稿,继续说下面的内容。
“这是苏维埃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是苏联各族人民生死存亡的问题,是苏联各族人民享受自由还是沦为奴隶的问题”
“全体苏联人民必须坚决克服泰然自若、漠不关心的心理,克服和平建设的情绪,使一切都服从于粉碎敌人的组织任务,把自己的全部工作转到新的、战时的轨道上来,我们的国家,正式进入战时体制,我们的人民要踊跃参军,要贡献出你们的财产来支持国家,我们要将民用项目也转入到军事工业上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自由、自己的荣誉、自己的祖国.”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拖延症
到现在为止,斯大林知道来势汹汹的德国人,是早就进行过准备的,所以,这场战争将是一场艰难的战争,苏维埃在战争的初期,甚至会出现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局面,但是斯大林相信,胜利最终是属于苏维埃的。
原因无他,因为在历史上,哪怕是沙皇时代,北极熊可以被打败,但是绝对不会被征服,当年不可一世的拿破仑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德国怎么会做到?
他不知道,历史上,从未被灭亡过的英国,现在也已经被德国给灭亡了,虽然英国依旧存在,已经是德国的一个仆众国了。
斯大林还是进行了富有号召力的演说,国家要全面转入战时体制,把国家所有的力量都转移到生产武器上来,国家要实行配给制度,接下来,人民的日子可能会不好过。
同时,他还号召人民踊跃地捐款捐物来支持苏维埃的正义的战争,斯大林相信,苏维埃是不会被征服的。
从广播室里面出来,斯大林重新踏进了自己的指挥部里面,就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
“斯大林同志,您回来太好了。”统帅部的大本营主席铁木辛哥向斯大林打招呼了:“我们刚刚接到了西部特别军区的报告,那里的局势不太好。”
大比例的地图上,蓝色的箭头标明了德国人的进攻方向,虽然因为前线还在混乱之中,让一些部队的番号探查工作不容易进行,但是德国军队的大致进攻方向,当这些箭头标准出来的时候,一个可怕的态势就已经出现了。
“也就是说,德国人现在是分成两个方向,向我们的明斯克进发,一旦德国人占领了明斯克,包围圈就形成了,这样,我们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这三个集团军,都有落入德国人的包围圈的危险。”铁木辛哥继续解释道。
这也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担心,而他的担心,已经成为了在场所有人的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军队继续冒险了。”当斯大林的目光望向朱可夫的时候,朱可夫就开口了:“我们必须要将这些在突出部的军队撤出,防止被德国人合围,在欧洲的战场上,德国人已经不止一次地采用这种战术了。”
朱可夫也是深深地担忧,他清楚地知道德国的机械化部队的强大。
斯大林拿着烟锅,一口口地吸着,两眼继续盯着地图,看了半个小时,他终于开口了:“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守卫部队迅速撤回原有筑垒地区。第三、十集团军撤往利达、斯洛尼姆、平斯克一线。”
说完,斯大林把自己的烟锅放在桌子上敲一敲,里面的烟灰都已经耗尽了:“巴甫洛夫这个笨蛋,到底在想什么?如果明斯克失守,德国人的军队,就很容易到达斯摩棱斯克,甚至是莫斯科。如果西方面军几十万人在一个小小的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明斯克一线被德军完全合围的话。整个苏联将完全失去地理和军事力量上的屏障。”
斯大林是有战略上的眼光的,他已经看穿了这一切:“看来我们的判断有问题了,照这种局面来看,南部的德国军团,并不是进攻的主力,中部的军团,才是最强大的,我们必须要着手在斯摩棱斯克布置防线,防止白俄罗斯失守。”
斯大林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了。
斯大林亲口下达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第十三军的指挥部,当听到了这个命令的时候,就犹如一瓢凉水浇到了脑袋上,巴甫洛夫居然感觉到自己的脑袋已经清醒了。
“南北两路军队,正在向我们的首府明斯克扑过来。”巴甫洛夫向着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说道:“现在,我们的明斯克面临安全的威胁,我们的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各部队所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反击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避免近在眼前的全军覆没的危险。”
巴甫洛夫终于明白过来了,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脸上,却是意味深长,作为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居然还想着怎么搞这些政治上的把戏,真是让人着急啊。
什么想明白了,以前不明白吗?以前只是不敢想撤退而已,现在,斯大林同志撤退的命令下来了,巴甫洛夫才敢把部队撤下来,现在只希望还来得及。
“现在,立刻传我的命令,撤回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的第四、三、十集团军,坚守明斯克,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首府安全。”巴甫洛夫说着,开始撰写自己的命令。
第13、第10、第3及第4集团军司令员:
今天,即4月3日夜间,不晚于21点开始退却,各部应做好准备,以坦克为前卫,骑兵及强大的反坦克防御部队为后卫。
……
这次行军应在强有力的后卫的掩护下,昼夜兼程急进。在辽阔的战线上甩掉敌人
……
应在一昼夜间一举跃出60公里以上
……
允许各部队充分利用当地工具并征集任何数量的马拉大车
……
看着巴甫洛夫书写命令,一旁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很有把他一头按在桌子上揍一顿的冲动,现在,军情是十万火急的,这么婆婆妈妈的命令,打算怎么传达下去?
要是让电报兵发出去,那绝对是电报兵的噩梦,要是让士兵去传达,今天晚上都不一定能到了各个机械化军的司令部里,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就是在牺牲战士们的生命!
他终于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巴甫洛夫的命令终于书写完了,可以说,这份命令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果断,只是充满了政工色彩,让人看起来心急如焚。
如果不是这种拖延症,如果一上来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就接手过指挥权来,然后立刻下令撤退,那么西部特别军区的这几个集团军,也就不会被德国人合围,然后被歼灭了。
而现在,由于时间的不断拖延,苏联军队的撤退,注定是一场场的可怕的突围战,而且,下达了这个命令之后,巴甫洛夫就彻底地失去了对比亚威斯托克各部的指挥……




第三帝国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三路大军
狼穴。
当战争爆发之后,狼穴作为对苏联作战的大本营,就进入了全速工作的状态,希瑞克和自己手下的一众高级指挥官,虽然不会具体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策,但是他们必须是要统筹全局的。
到目前为止,进展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尤其是最让人关注的中部战线上,己方的两个坦克集群,就仿佛是两个大钳子一样,即将在明斯克实现对苏联军队的合围。
“在我们的包围圈里面,会有至少四十万的苏联军队。”凯特尔说道:“我们在苏联地区的战斗规模,已经超过了在欧洲的任何一次作战。”
这个大包围圈即将合围,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最好的消息了,这次战役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需要让前线的古德里安注意,苏联军队是要困兽犹斗的,他们很容易通过森林地带逃脱,让古德里安在森林的外围布置军队,将这些敌人统统俘虏掉。”希瑞克说道。
现在和历史上几乎没什么区别,希瑞克已经能够想到结果了。
历史上的白俄罗斯的这个大包围圈,是一场漂亮的打胜仗,俘虏了苏联三十多万人,西部特别军区算是彻底被打掉了编制,对整个苏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而己方,就是要比历史上做得更完美,争取不让苏联人逃出去。
历史上,整个包围是相当混乱的,苏联人的建制都被打破了,悲惨点的,连军长这样的人都没有撤出来,在突围的时候被干掉了,而幸运的,不仅仅是部队跑出来了,甚至伙夫连锅都背出来了,他们居然都没有饿肚子,一路跑到了莫斯科。
现在,德国的装甲力量已经数倍于历史上,必须要将这个包围圈彻底地包好,不让苏联人逃出来。
“等到这些人被俘虏之后,我们就要着手建立一支白俄罗斯解放军了。”希瑞克向着手下的人说道。
在历史上,希特勒一直都坚信纯粹的日耳曼人的战斗力是最强的,对于武装这些俘虏,是相当的排斥的,一直到了43年,44年的时候,才算是松了口,用这些俘虏来充数,弥补自己军队的不足。
希瑞克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后面还有很多的战斗,现在,从这些俘虏中挑选出一部分来,驱赶着他们去打苏联人,不是很好吗?
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哪怕是刚刚参加白俄罗斯解放军的时候,他们还带着一些侥幸的心理,只要他们手里沾染上了苏联人的鲜血,他们就不会再有回头路,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他们可能放过敌人,但是绝对不会放过叛徒。
“还有乌克兰解放军,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在一旁,舍尔纳跟着说道。白俄罗斯的合围就在眼前,而在乌克兰,再过几天,对基辅的合围也将会俘虏大批的敌人。
不仅仅有白俄罗斯解放军,还有乌克兰解放军,总之,现在在狼穴里,对苏联人的战斗,都是相当乐观的,所有人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我们的南部军团,遭遇到了斯大林坦克,据我们的战士反应,我们的最新穿甲弹,无法击穿斯大林坦克的主装甲。”拿着一份报告,凯特尔向希瑞克说道。
在斯特里河,爆发了一场几千辆坦克的大战,这场大战,几乎算是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的主力坦克部队,同时,这场大战,也爆发出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如何对付斯大林坦克的问题。
希瑞克点点头:“把缴获的坦克运回来,给克虏伯的工程师们研究,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留下了大量的苏联人的坦克,其中有被击毁的,也有机械故障的,想要找到原因,必须要靠后方的军工专家,斯大林坦克的装甲厚度,按说是容易被己方的脱壳穿甲弹击穿的才对。
三路大军,两路都是进展顺利的,希瑞克的眼睛,望到了北面上,在那里,还有一支军团正在前进之中。
在历史上,中央军团和南部军团不断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是,北方军团却是毫无建树,他们受困于彼得堡前面,打了几年,一直打到了德国开始撤退,这简直是在丢日耳曼军队的脸。
希瑞克是不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其实,北部没有太多的战略要地,那里纬度太高,无比寒冷,对德国来说,即使是拥有了那里的土地,也没有太多的用处,在那里浪费太多的军队,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在北方,却有一个必须要拿下来的地方,就是彼得堡。(为了避嫌,以后基本上都称它为彼得堡,请大家谅解。)
彼得堡,原名彼得格勒,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200多年来一直是辽阔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所以,它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的。
同时,这里也是十月革命发源地,之后更名为列宁格勒,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它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枢纽,共有十条铁路线贯穿其间,其中十月铁路线把列宁格勒同莫斯科和苏联其他些经济地区联结在一起。
同时,它还是波罗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是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
如果留着这里,那苏联人出动轰炸机,很容易就能飞到德国首都去,同时,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也会频频出动,对德国和瑞典的海上运输线路造成破坏,毕竟,德国需要的大量的铁矿石,就是从瑞典进口过来的。
所以,德国也必须要在北方有所行动,北方集团的目标,就是占领彼得堡。
在这方面,希瑞克是有所保守的,毕竟历史上,那场八百多天的战斗,让德国脸上无光,现在,不能重复这样的场景。
北方的军团,动作并不是特别迅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配合,同时,还有己方的舰队的配合。
这场仗,打起来必须要稳当,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所以,到现在为止,北方的军团,并没有南部的两个军团打得过瘾。
“希瑞克元首,我们的舰队,已经进入了波罗的海。”就在这时,海军司令向希瑞克报告了一个消息。
已经进入了波罗的海,那就意味着,一场新的战斗可以开始了。
1...315316317318319...4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