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这两天唐军有没有什么异常?”杨万春观察了好一会儿,最后放下望远镜向旁边的守将问道,他身为城主,虽然每天都来城头,但毕竟不可能十二个时辰都呆在这里,所以平时他也叮嘱守将时刻注意对面唐军的动静,免得遗漏了什么。
“异常倒是没有,只是前几天唐军打着旗号前来收尸,因为人数很少,所以我们也没管。”守将当即回答道,每次大战结束后,若是双方不分胜负,就会派出收尸的队伍,将自己一方的尸体带回去,主要是怕尸体腐烂从而引发瘟疫,而收尸的队伍一般数量不多,彼此也不会发生冲突,这也算是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
“除此之外,唐军还有没有其它的动静?”杨万春听到这里却是皱起眉头,随后再次追问道,唐军派出一支上万人的大军出了大营,而且就在大营东侧做着什么,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跷,而且十天过去了,唐军也该恢复过来了,以他的估计,很快唐军就会第二次攻打安市城。
“这个……”守将听到杨万春的追问也不由得露出思索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这才恍然道,“我想起来了,前两天下午时,倒是有几个唐军将领打扮的人,在远处围着城墙转了两圈,最后在城的东南角方向停留了好一会儿,然后这才回到大营中,昨天又有人出来,不过却是直奔东南角的方向,也是呆了好一会才回去。”
杨万春听到守将的禀报也是一愣,他身为安市城主,对整个城池的情况自然是了然于胸,当听到“东南角”这三个字时,他也是如遭雷击,立刻就猜到了唐军要做什么!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筑土山
安市城大概位于后世辽宁省鞍山市城区的位置,因为这里临近大海,地势属于东南高而西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安市城东南属于千山山脉的延伸,有许多的丘陵与小山,靠近东南角的方向位置,就有一座不大的丘陵,而且十分靠近城墙。
杨万春身为安市城主,安市城里里外外的地形全都了然于胸,而且以前没事时,他就喜欢在地图上推演,想像如果是自己要攻打安市城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而其中安市城的落案角因为地形的关系,可以说是安市城最大的破绽之一,所以当他听到唐军两次去城的东南角查看,立刻猜到对方要做什么。
当下杨万春也顾不得再观察唐军的大营,大步下了城墙回到自己的府中,然后将城中的一些主要官员和将领都召集起来,随后开始布置加强安市城东南角的防御事宜,他几乎可以肯定,唐军的下一次进攻肯定是从东南角的方向开始。
不得不说杨万春的判断十分正确,就在他刚刚加强东南角的防御,结果第二天唐军就再次出兵,两万大军直奔安市城的东南角,一时间整个安市城也大为紧张。
“上!”随着李道宗的一声令下,手下的士卒也立刻拼命的向前冲,不过次唐军的举动却十分奇怪,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攻城,甚至连攻城的器械都没带,反而每人都背着一个个沙袋,冲到安市城附近时,就直接把沙袋丢下,然后转身就跑,而他们身后还有无数替换的士卒。
“果然如此!”安市城头上,杨万春看到唐军的举动也不由得焦急的一捶城墙,随后命人放箭阻止唐军的靠近,因为唐军的举动很显然就是要堆一座土山,到时就可以通过土山直接登上城头,特别是唐军最可怕的骑兵,若是让他们骑着马冲上城头的话,到时就算拼尽全城之力,恐怕也挡不住唐军的兵锋。
城头上的高句丽人刚开始也没反应过来,直到接到放箭的命令,这才万箭齐发,不过唐军却是早有准备,运送沙袋的士卒不但身穿铁甲,而且还能将沙袋顶在头上,箭支很难伤到他们,起到的效果自然十分有限,眼看着唐军先是把护城河给填满了,随后土山也一点点的开始增高。
“父亲!这样下却不行啊,咱们的箭支虽然比较充足,但也不可能一直射下去,而且效果也十分有限,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没等土山堆起来,咱们就无箭可用了!”正在这时,杨宠跑到杨万春的身边低声道。刚才已经射了几轮箭,但是唐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反倒消耗了他们大量的箭支,所以杨宠才会跑来向父亲请示。
“箭支绝不能停,另外将投石机拉过来,无论如何也要阻止唐军把土山堆起来!”杨万春这时咬着牙道,东南角的这个位置,城外的地势本来就高,再加上又有一座丘陵,使得唐军更容易堆起一座土山,现在他们之所以能够挡住唐军,就是仗着城墙之利,若是有了土山,那他们就再也没有任何优势了。
听到父亲这么吩咐,杨宠也只能痛心的叹了口气,随后跑出去将父亲的命令传达下去,城头上的弓箭也一直没停,一批弓箭手累了,就换另外一批,哪怕效果微乎其微,至少也能给唐军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从而减缓土山的建造。
与此同时,李世民却站在城外的一座丘陵上,打量着远处唐军建造土山的举动,一边看一边笑呵呵的说道:“承范的这个办法真不错,虽然看似笨了一点,但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哪怕被敌人看破了,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旁边的李绩与程咬金等人听到李世民的话也都赞同的点了点头,承范是李道宗的字,上次商议攻打安市城的策略时,李道宗提出一个办法,那就是他发现安市城的东南方向地势比较高,而且还有一座靠近城墙的丘陵可以利用,只要在城墙下堆出一座土山,大军就可以直接越城而入,对方再多的兵力也守不住安市城。
“人多力量大,数万大军一起动手,竟然真的可以移山倒海!”李休这时也边打量边赞叹的道,像眼前这种场面,后世恐怕很难看到,当然后世也不需要,毕竟几台挖掘机就可能超过上万人一起动手,不过在看到眼前的场面后,李休也终于明白长城为什么能够建造出来了。
“嘿嘿,这还不算什么,要不是担心那些战俘不听话,导致阵前叛乱的话,到时逼着那些战俘去背泥,背不动就直接拿人命去填,到时光是踩着尸体就能登上城头!”程咬金听到李休的话却是忽然一笑道,他这辈子打过无数次仗,其中有些惨烈到别人都无法想像,踩着别人尸体登上城头这种事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你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知道收敛一下自己的杀性,而且这次是陛下御驾亲征,若是用这种办法的话,陛下的名声还要不要了?”李绩听到这里却是瞪了程咬金一眼道,他和程咬金是多年的老兄弟,说话时倒也十分的随意。
“身为武将,杀性重一点也是应该的,难道你还想让我在战场上对敌人仁慈?”程咬金这时却是毫不示弱的反驳道。
“好了,知节你们不要吵了,现在安市城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经集中到东南方向了,你们觉得什么时候实施下一步?”正在这时,忽然只见李世民打断了程咬金和李绩的争吵,转过身微笑的看着他们问道。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李休与程咬金等人也都露出严肃的表情,修建土山的办法虽然很好,但毕竟需要消耗相当长的时间,以李休的估计,这座土山想要达到城墙的调度,最少也得七八天才能造好,而李世民却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才有了第二步计划。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声东击西
“放!”随着城头的一声令下,从四面城墙集结而来的投石机也立刻弹开,一枚枚石弹呼啸而出,带着万钧之势狠狠的砸到城前正在造山的唐军之中,虽然唐军的阵形分的很散,但总归有几个倒霉蛋会被碰到,结果非死即伤。
不过相比数量庞大的唐军,安市城头的那些投石机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而且唐军这边也不甘示弱,同样运来了许多的投石机,而且唐军用的并不是普通的石弹,而是火油弹和火药弹,还专门的攻击安市城的投石机,所以往往是安市城的投石机刚扔出几枚石弹,就被唐军的火油弹或火药弹击中最后被烧成一堆火炬。
投石机这东西对于大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太复杂的器械,甚至军中的工匠可以就地取材建造,但是高句丽属于半游牧民族,国内的技术水平低下,所以投石机这东西对他们来说制造起来也十分不易,而且射程和准度上都不如大唐,安市城中本来就缺少木材和工匠,所以城头上的投石机也是毁一辆就少一辆。
不过就算是这样,杨万春却是没有丝毫的动摇,哪怕是投石机被烧光了,他也要尽量的阻止唐军筑山的计策,否则等到土山筑成之时,就是他们城破之日,到时留着再多的投石机也没用,所以他将城中所有能用的投石机都调了过来,另外还有大批的箭支,这两天他们几乎是疯了一般拼命的向下进攻,地面上的箭支密密麻麻的排在一起,看起来像是庄稼一般。
等到天快黑时,杨万春本以为唐军会像昨天那样连府筑山,但却没想到城外的唐军竟然缓缓的退去,留下一个已经堆起来数丈的土堆,虽然离城墙还有一段距离,但只要唐军坚定不移的向前填土,迟早都会与城墙接触在一起,到时唐军骑兵直奔而来,城头定然会失守。
经过两天两府的筑山,唐军竟然退了回去,看样子唐军也要休整一下,这也让杨万春松了口气,不过当看到城外几乎与城墙平齐的土山时,他也不由得眉头紧皱,哪怕唐军已经退去了,但土山上却还驻扎着一支唐军,看样子是为了防止他们占据土山,其实杨万春还真有这个想法,不过想到占据土山就必须派兵出城,他也立刻打消了这个想法,毕竟现在他派兵出城只能是找死。
想想这两天唐军筑山的进度,估计再过五六天就能让土山与城墙接触到一起,这让杨万春的眉头也不由得皱的更紧了,不过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摇了摇头吩咐人打扫城头,并且让人替换城头的守军,实际上这段时间因为高强度的作战,城头上的守军几乎每隔几个时辰就要轮替一次,否则根本坚持不下来。
“父亲,已经整整两天了,唐军连续不断的在城外筑土山,咱们也一直不断的阻挠,可是城中的物资消耗实在太惊人了,特别是投石机被毁掉大半,箭支也消耗了三四成,再这么下去的话,恐怕几天之后咱们连一支箭都射不出去了。”杨万春刚一下城头,他的儿子杨宠就满脸焦急的上前开口道。
“消耗再大也要撑下去,否则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将土山填到咱们的城墙上!”杨万春这时叹了口气道,唐军用的是阳谋,以堂堂正正的实力来碾压自己,毕竟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唐军都远胜自己这边,可以说他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根本没有丝毫的胜算。
杨宠又何尝不知道父亲的苦衷,特别是看到父亲愁眉紧锁的样子,更是心中难受,不过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禀报,所以只能重新振作起来道:“物资的消耗倒也罢了,关键是守城的将士经过两天的轮替,已经是疲惫不堪,虽然将士们都尊敬父亲,可是再这么苦撑下去的话,恐怕军中迟早也会有怨言,到时军心不稳,情况更加的不妙!”
听到儿子的话,杨万春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这几天为了阻止唐军筑山,他已经命城头的守军轮替,可是因为作战的强度太大,使得将士们也都是十分疲惫,这的确是个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将士们厌战,到时就更加糟糕了。
“明天让城头的将士好好的休息一天,将城中的预备队部署到城头上轮替!”杨万春考虑了片刻后,终于终于开口道。
杨万春擅长于守城,而且每次守城时,都习惯在城中预备一支队伍,主要就是防止哪里出现什么意外,到时这支队伍就可以达到补救的目的,事实上他的预备队都是城中的精锐,之前程咬金之所以没能打下安市城,他的那支预备队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真的要动用预备的大军吗?”杨宠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犹豫的道,城中的预备队数量也不少,达到万人左右,而且全都是精锐,一般只有到了安市城生死存亡时,才会动用他们。
“现在已经是咱们生死存亡的时刻了,我料想唐军明天肯定还会接着筑山,虽然咱们的阻挠效果有限,但至少也带给唐军一些伤亡,如果唐军伤亡过大的话,我想那位大唐皇帝应该会重新考虑攻城的办法!”杨万春当即再次开口道。
不过在说上面这些时,杨万春心中也没有任何的信心,因为他知道大唐的皇帝陛下可不是一般人,年轻时也是身经百战的统帅,这样的人恐怕根本不会在乎一时的伤亡,毕竟只要打下自己的安市城,就可以快速突袭平壤城了,而平壤城若是丢了,那整个高句丽也就完了。
杨宠听到父亲的话,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随后搀扶着父亲回家,事实上这两天杨万春也一直守在城头,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只不过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因此根本没怎么睡,现在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之极,脸颊都凹陷了下去,这让他也不由得担心父亲的身体能不能撑下去?
杨万春也的确是疲惫到了极点,回到家中刚扒了几口饭,就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最后杨宠亲自扶着他到床上休息,这一晚杨万春也是睡的极沉,不过等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时,他就再次被城外的战鼓声惊醒,当即跳起来穿上铠甲就奔向城头,果然发现唐军再次开始了筑山。
休息了一夜之后,唐军的攻势也更加凶猛,而且杨万春发现对面的唐军似乎换了一批,之前指挥唐军的将领也变了,但是这支唐军的素质丝毫不比之前的唐军差,进退之间极有法度,这让他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哪怕是他手中最精锐的军队,恐怕也无法与对面的唐军相比,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拼死都要保住城墙的原因。
不过唐军虽然凶猛,但杨万春也早有准备,特别是今天守城的换成了城中预备的军队,士气也十分高昂,因此当唐军攻来时,如雨的箭支也给唐军带来一些伤亡,特别是随着土山的向前填移,唐军离他们也越来越近,更容易让他们发挥出弓箭的威力。
就这么一直持续到中午,城外的唐军也换了几轮,城头上的杨万春同样也替换了一批,毕竟他们守城花费的力气要小得多,反倒是城外的唐军背土担泥的,而且还要小心头顶的箭支与巨石,比他们累多了,不过唐军数量多,累了就换一批,根本不怕无人可用。
“父亲,午饭已经做好了,轮替下去的将士们已经开始吃饭了,您也去吃一点吧!”杨宠这时来到城墙上,然后对父亲开口劝说道,他知道父亲忙起来就没空吃饭,这么下去可不是办法。
“不用,你给我拿点干粮就行了!”杨万春却是站在堡垒的垛口盯着城外的唐军一动不动的道,虽然唐军的主要任务是筑山,但同时也在压制着城头的弓箭,因此城外的弩箭和投石机就没有停过,为此他也不得不躲到城头的堡垒里藏身。
听到父亲这么说,杨宠也没有办法,只好下去让人取了些干粮,另外还有碗米汤,杨万春这时也的确饿了,当下拿着干粮塞到嘴里,然后又将米汤倒进嘴里和着干粮咽下去,说是吃,其实就是吞,估计吃东西对他来说只有填饱肚子这一个要求。
不过也就在杨万春将把自己的午饭吞进去,忽然只见有士卒慌慌张张的跑过来大声叫道:“启禀城主,有一支唐军开始攻打南城!”
“什么?”杨万春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随即追问道,“对方有多少人马,攻势如何?”
“约有两万余人,攻势十分的猛烈,而且南城的人手不多,现在已经有些抵挡不住了,还请城主速派援军!”前来报信的人也十分焦急的回答道,南城也就是安市城的正门,上次程咬金炸塌了城门,本来那里的守军最多,可是因为这两天唐军在东南角开始筑山,所以南城那边的守军也调来不少。
“轰~”就在报信的人话音刚落,忽然只听城南的方向传来一声巨大的轰鸣声,而杨万春听到这个声音也是惊的脸色雪白,因为上次他已经听过这种声音了。




懒散初唐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你可愿降?
“杀,第一个冲进城者,赏钱千贯!”程咬金看着烟尘弥漫的安市城南门,当即狂喜的大吼一声,这也极大的激励了唐军的士气,无数将士舍生忘死的向那道缺口冲去。
依然还是上次被程咬金炸开的南城门,虽然后来被杨万春用砖石给堵上了,但在坚固上肯定不如原来的城墙,而且也十分容易挖出容纳攻城筒的大洞,所以刚才在进攻时,程咬金就派出一支敢死队,推着龟车冲到城下,然后挖开城墙装进攻城筒,又一次炸开了城墙。
本来城南是高句丽人防守的重点,可是这几天李道宗日夜不停的在东南角的方向筑土山,不但吸引城中高句丽人的目光,同时也把其它方向的高句丽军队也吸引了过去,如此一来,城南的防守自然也就变得薄弱起来。
上次程咬金没能攻下安市城,一直引为平生之耻,李世民也体谅他,所以上次李道宗提出明面上在安市城东南角筑土山,但实际上的目的却是为了吸引高句丽人的兵力,趁着城南兵力空虚时,李世民再次派程咬金出兵,果然再次炸毁了原来的缺口。
而且这次程咬金也是发了狠,刚才用龟车一次运了十几根攻城筒,所谓龟车就是像乌龟一样的车子,上面的盖子十分坚固,可以防御弓箭甚至是石头,然后士卒藏身其下,推到城墙下可以打洞,至于城墙前的护城河,早在上次进攻时就已经被填平了,所以这次炸开的缺口比上次还要大,而城中却没有上次那么多的士卒防守。
在这种情况下,城南的高句丽守军根本挡不住唐军的攻势,甚至在刚开始就被唐军攻占了缺口,随后无数唐军源源不断的涌进城中,并且开始向城中心的方向杀去。
杨万春也很快反应过来,知道自己中计了,可惜这时已经迟了,本来他想派援军前去城南支援,可是城外本来筑土山的唐军却开始扔下沙包,推出攻城的器械开始攻城,将城中的主力死死的拖在这里。
若是杨万春强行撤军支援城南,恐怕这里立刻就会被唐军攻破,可若是不去支援,唐军也迟早会攻到这里,可以说他现在是首尾难顾,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程咬金那边的进攻十分顺利,唐军冲进安市城后,一部分冲往城中心,另一部分杀上城头,很快就凭借着优势的兵力占据了城头,然后沿着城墙杀往杨万春所在的方向,与城外的唐军里外夹击,很快高句丽的主力也抵挡不住,特别是在城破之后,对高句丽人的心理是个巨大的打击,很多人也纷纷放弃了抵抗,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慷慨赴死。
“恭喜陛下!”城外观战的李休等大臣看到这种情况,当下也纷纷向李世民道贺,虽然安市城还没有打下来,但以现在的这种情况,若是杨万春还能翻盘的话,那程咬金这些将领就可以去自杀了。
不过就算是在这种情况下,唐军进城后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虽然有很多高句丽人放弃了抵抗,但依然有许多人死战不退,哪怕是死,也想要与唐军同归于尽,为此唐军也陷入到痛苦的巷战之中,万幸的是唐军装备精良,而且还有火药开路,这也十分有效的减少了唐军的伤亡,否则这一战下来,恐怕唐军最少也得付出上万人的伤亡。
随着唐军源源不断的杀进城中,等到傍晚的时候,整个安市城的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被唐军占据,唯独只剩下城主府那里被杨万春的儿子杨宠死死守住,另外还有杨万春所在的城墙位置,那里本来是高句丽的主力,在杨万春的指挥下,这些高句丽主力死死的守住一段数里长的城墙,唐军几次进攻都被他们顽强的打退了。
这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李世民让人暂缓了进攻,开始清理城中占领的区域,毕竟在这些区域里,还是隐藏着一些散兵或敢于反抗的平民,虽然这些人影响不到大局,但时不时会出来偷袭一下巡逻的唐军,也足够让人恶心的。
等到第二天早晨时,安市城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唐军牢牢的掌控,而城主府那边也被唐军团团的围住,事实上城主那边的高句丽军队并不多,大概只有两千人左右,但是城主府却建造的十分高大坚固,再加上昨天天已经黑了,所以才暂停了攻打,至于杨万春那里,也一直没有放弃抵抗,甚至晚上还组织了一次突围,但却被唐军打了回去。
虽然安市城还没有完全的打下来,但是李世民却并不在乎,当下率领着大臣们进到安市城,不过他并没有去城主府的方向,反而去了杨万春被包围的那段城墙,当他们来到这里时,发现高句丽已经在城墙上筑起一条用杂物堆起来的矮墙,借着矮墙成功的将唐军挡在外面,每次唐军进攻时,矮墙后就箭如雨下,使得唐军也很难靠近。
“大唐皇帝在此,让杨万春前来答话!”李世民来到这里后,立刻让人将自己的话传递过去,而对方也很快有了反应,只见一个中年守将出现在矮墙后,此人中等身材,相貌也十分的普通,但是眼神却十分的冷静,哪怕现在身陷重围,也丝毫没有半分的慌张。
“安市城主见过大唐皇帝陛下!”只见杨万春打量着远处的李世民,然后微微一躬行礼道,虽然是战场上相见,但他却没有失了礼数。
“杨城主,现在朕的大军已经占据了安市城的大部分,只剩下你这里和城主府,而城主府那里有你的家眷,所以朕才没有让人强攻,现在你可愿降?”李世民这时高声问道,杨万春虽然败了,但也已经证明了他的才能,所以李世民也起了爱才之心,而且像杨万春这种有威望的高句丽贵族,招降之后也有利于日后大唐对这里的统治,现在就看杨万春自己的选择了。




懒散初唐 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
李世民对杨万春也算是十分看重了,为此不但让人暂缓了攻击,而且还亲自来见杨万春劝降,这种规格也算是十分高了,而且杨万春不是高惠真这种奸邪小人,若是他愿降的话,日后还是很可能得到大唐的重用,前途未必会比现在差。
1...380381382383384...468
猜你喜欢